“椿Majik”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4篇考研网络培训成市场新锐,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整理后的考研网络培训成市场新锐,希望大家能够受用!

考研网络培训成市场新锐

篇1:考研网络培训成市场新锐

考研网络培训成市场新锐

来自考研网络培训机构考研教育网校的近期电话咨询统计印证了这一现象。以往6月底至7月初为考研网络辅导的咨询淡季,通常在校考生有的已经完成辅导课程的选择,有的则忙于期末考试,将辅导报名延后至暑假。近期,考研教育网校的考研网络辅导日均咨询电话较之前平均增加了一倍以上,其中不少考生都在考虑退掉已经报名的面授辅导课程,准备选择网络备考。

考研教育网校考研项目总监陈老师就目前考研网络备考升温的现象进行解读。陈老师表示,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应用的总体快速发展,在网络环境成长起来90后大学生对通过网络参加学习已经非常接受。在此基础上,暑期酷热成为了他们选择网络培训的催化剂。客观而言,考研是个长期的过程,对人的`体力和耐力也是一种考验。

陈老师老师提醒广大考生,选择网络课程切记盲目,应充分与辅导机构沟通,注意比较和选择适合自己的辅导品牌和课程。一般来说,自制力较差的同学可以选择附加服务比较丰富的课程产品,在辅导老师的帮助下完成复习过程,保证复习效果。

(沈桔 彭晓慧)

篇2:考研辅导名师陈文灯揭秘考研培训市场黑幕

考研辅导名师陈文灯揭秘考研培训市场黑幕

考研辅导市场逐年萎缩

辅导机构面临“僧多粥少”

的考研分数还没有公布,考研培训的宣传海报已经贴到各个高校。在各类海报中,“绝对全国第一”、“各项指标连续十年榜首”、“20考研英语大小作文全部命中”、“政治大题全部命中”、“考研数学重要知识点100%全部覆盖”等以大号字体突出的宣传,吸引着有考研计划的人们。

“这些宣传早在研究生考试还在进行的时候就开始了,现在考研辅导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文登学校创办者,中央财经大学教授陈文灯认为,现在考研辅导市场竞争激烈的原因是本科生对于是否考研已经不再盲目,不再把考取研究生作为增加就业砝码的渠道,而是通过对时间、成本进行综合考虑再做决定;另外,一些知名高校保研人数逐年递增,加上近几年本科毕业生出国留学的人数逐年增加,都造成了参加考研辅导班的学生逐步减少,辅导机构的.竞争程度由此更加激烈。

但是考研辅导机构不正当的竞争方式,让陈文灯这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从上世纪90年代初就参与考研辅导,并且被誉为数学考研辅导权威的教授忧心忡忡:“为了拉生源,为了赚钱,什么不正当的手段都用,让辅导班的名誉都丢没了,重要的是损害了考生的利益。”

考研网络培训成市场新锐

对于考研辅导市场的种种不规范行为,相关主管部门并没有等闲视之,2008年1月,教育部下发1号通知《关于进一步加强考研辅导活动管理的通知》。

考研辅导市场乱象丛生

“考研培训就像割韭菜,割了一茬又一茬。”这是一家考研培训机构的负责人对这个行业的总结。正是把一年年不断更新的考研学生看成刚长出来的“韭菜”,许多培训学校才敢在竞争中进行虚假夸大,甚至是不实宣传。

北京一名刚参加完2008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正在等待分数的大四学生说,自己在报考研辅导班期间确实有点摸不到门,因为每个考研辅导班都恨不得号称自己是全国第一,甚至有的辅导班说自己这几年辅导过的学生100%通过初试。还有的把讲课老师吹得像神仙一样,给人的感觉是听了他们的课,自己肯定能考高分。但事实不是这样,不经过努力,谁也不会考出好成绩。

另外一名2008年考生对于一些押题、猜题的宣传很反感:“我觉得学习是来不得投机取巧的,好好学习,掌握知识点,抓住规律,这样才能拿到高分。押题、猜题太不靠谱了。”

为此,陈文灯介绍了教育部《通知》。通知明确指出了近期考研辅导市场的种种乱象:近一段时期,一些社会机构以所谓考研辅导的名义蒙骗学生,获取不正当利益,有的甚至没有办学许可手续,有些所谓的辅导班不择手段,恶性竞争;有些社会辅导活动公然在高校设点招揽生源,有的甚至长期租用高校内部设施;一些高校教职工组织、参与考研辅导活动的现象仍然存在。上述种种现象,不仅危害学生利益,干扰招生工作环境和秩序,也影响高校教育教学秩序,严重者甚至会影响教育公平,亟待加强监管并依法整治。

据通知要求:坚决清理、取缔在高校内部进行的考研辅导活动,考试大纲编写人员、命题人员不得公开其参与命题、考试工作的身份,不参加任何形式的有关研究生招生考试的补习和辅导活动。

考研辅导班十大骗人招数 钻石卡收费高达数万

学费少则七八千多则十万 考研高端辅导班不靠谱

考研辅导班战国时代:借你一双慧眼辨真伪

篇3:考研网络备考或成趋势 跨专业报考逐年上升

14年考研网络备考或成趋势 跨专业报考逐年上升

“考研,你会如何备考?”随着年考研逐渐拉开帷幕,这个话题成为近期考研论坛上的热门贴。日前发布的一组考研网络备考调查数据显示,在网络备考花费上,考生平均支出1200元,平均到每天的学习时间为40分钟以上。而面授的考研备考费用,由于交通成本的增加,还会更高一些。

网络备考或成趋势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和移动通信的发展,网络备考、“充电”越来越被职场白领以及90后在校大学生所接受。互联网教育培训日渐成熟,选择网络备考的人数也与日俱增。根据此次在线的调查数据显示,20选择网络课程的学生比增幅超过50%。预计2014年选择网络备考的人数还将进一步增长,大概可以继续保持50%的增速。

专家指出,目前备考的学生大多是在网络中成长起来的一代,多数一开始就熟悉并认可网络学习的模式,不少人已经依赖网络学习的模式,所以带动了网络培训业的发展。

跨专业报考逐年上升

对很多参加2014年研考的考生来说,备考费用支出是非常关心的问题。那么年,考生用于备考的费用是多少?数据显示,2013年考研网络备考者的.平均报班金额在1100-1200元之间。而面授的考研备考平均费用还要更高一些。

随着近两年管理类、经济类、医学类成热门行业,越来越多的考生开始跨专业考试,因此报班专业课的人数在逐年上升。其中,专业课中经济学(含金融)、法学、计算机、教育学,还包括MBA、会计硕士、心理学等都属于最热门的专业,报名总人数比例都很高。此外,由于90后考生主动索取信息的意愿不强,所以他们更愿意接受全程辅导的模式。

篇4:考研催热培训市场 考生应慎重选择理性对待

考研催热培训市场 考生应慎重选择理性对待

虽说2012年研究生考试的报名工作刚刚开始,但各式各样的培训班招生信息早已充斥着校园的各个角落,基础班、强化班、模考班、钻石班、VIP班……由考研催生起来的培训市场相当火爆。那么,这些辅导班的效果究竟如何?记者走进省会几所高校进行了采访。

培训班广告校园满天飞

在记者走访的郑州大学、河南农业大学、河南财经政法大学等校园里,随处可见考研培训班的广告,报刊栏、阅览室、教学楼、学生宿舍甚至厕所里都贴着广告宣传单。“全国一流名师,考研辅导第一团队”、“考研政治辅导第一人”、“100%命中”等是这些培训广告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宣传用语。

记者发现,这些铺天盖地的宣传攻势还是起到了一定作用。一名来自郑州大学外语学院的大四女生说,她们班里有29名学生,其中将近一半的同学都在准备考研,而且大多数都报了考研培训班。

郑州轻工业学院应用化学系的小张对记者说,他暑假没有回家,和另外两位室友一起报名参加了考研政治基础班的培训。当被问及对于明年考研有多大的把握时,小张笑着说:“看见周围同学都报班了,不报又怕会落后,图个心理安慰吧,跟着听听课总没坏处。”

“保过班”真的能保过吗?

记者发现,在众多的考研培训班招生广告中,有一种被称为“钻石班”和“VIP班”的“保过班课程”格外吸引考生和家长的眼球。这种培训班的价格一般都在万元以上,对于家庭条件一般的学生无疑是难以承受的。

为了更详细地了解这种“保过班”的'情况,记者拨通了郑州一家知名度较高的考研培训机构的电话。一听说是咨询“保过班”的情况,电话里的招生负责人很是热情,向记者介绍:“全程的‘一对一’学习指导,前期点对点的复习指导,后期复试环节联系导师,包括指导调剂、选学校……”听了对方的介绍,记者觉得所谓的“保过班”似乎也物有所值。但当记者再三询问最后能不能保证去所报考学校和专业就读时,这位负责人变得沉默起来,说了一句“反正肯定可以保证过最低线,不会让你没学上”。

据今年刚刚考上北京理工大学的研一学生小刘介绍,他上“保过班”时才发现,“保过班”就是硬件条件比其他班要好很多,都是小班教学,但是从讲课内容和师资力量上看,“保过班”和其他班真的没有太大区别。

应理性选择培训班

今年被中国农业大学经管学院录取的小李是某金融机构的职员,对于在职人士去考研,他觉得报个辅导班还是有必要的。“不能和在校大学生相比,工作后很难静下心看书了。”小李告诉记者,“报班就是想根据老师的讲课思路来系统学习,但关键还是靠后期自己‘消化’,没有什么辅导班是万能的。”

有关专家提醒广大考生和家长,培训班的实力强弱固然重要,但如果不能持之以恒地坚持学习,再高价完美的“钻石班”也无能为力。希望考生根据自身情况理性对待和选择培训班,只有做到有计划、有针对性地看书复习,才能真正在考研大军中胜出。(记者 王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