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KI”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1篇说明文《人类水资源现状》阅读答案,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说明文《人类水资源现状》阅读答案,以供大家参考借鉴!

篇1:说明文《人类水资源现状》阅读答案
说明文《人类水资源现状》阅读答案
①水是人类及其他生物繁衍生存的基本条件,是人们生活不可替代的重要资源,是生态环境中最活跃、影响最广泛的因素,具有许多其他资源所没有的、独特的性能和功能,是工农业生产的重要资源。工业生产中,水具有冷却、加工、沸腾、蒸发、传送等一系列功能。农业用水占了全球使用量的73%,这里主要指灌溉用水。
②全球有水139万亿立方米,其中97.3%是咸水。2.7%的淡水中又有69%以冰雪形式存在,或作为冰帽集中在南北极的高山上难以开发利用。只有很少的水可供人们使用,有直接经济效益。水的数量虽在一定时期内是保持平衡的,但在一定的时间、一定的空间范围内又是非常有限的。目前,世界上早已有出现了水危机的国家,如埃塞俄比亚。联合国已发出警告:“水将成为一种严重的社会危机。”水资源已成了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持续发展的非常稀缺的资源。现在世界上约2/3的国家都不同程度地反映出水的危机。
③我国是一个水资源十分短缺的国家,人均水资源量仅占世界平均水平的1/4。尽管我国水资源总量为28000亿立方米左右,但地区分布十分不均,有八成分布在南方,而南方耕地只占全国耕地面积的1/3左右。水土资源不相匹配,生态环境相对脆弱。我国地域广阔,南北跨度极大,远距离调水的难度可想而知。因此,总的水资源可利用量并不很大。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2300立方米,到2030年人口高峰将达到16亿,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1700立方米,将接近或达到世界公认的用水警戒线。缺水将越来越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严重制约因素。中国平均每年因旱受灾的耕地面积约四亿亩。正常年份全国灌区每年缺水300亿立方米,城市缺水60亿立方米。全国年排放废污水总量近600亿立方米,其中80%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水域。在全国调查评价的`700多条重要河流中,有近50%的河段、90%以上的城市沿河水域遭到污染。
④供需失衡的结果,一是国民经济用水挤占生态环境用水,二是城市与工业用水挤占农业用水。目前,北方水资源开发程度已超过50%,导致河道断流和湖泊萎缩;南方水网地区污水超标排放,造成水体污染;西北干旱区大量挤占生态用水,荒漠化趋势蔓延;西南山丘区坡陡田高水低,水资源开发利用工程艰巨。从全国看,水资源承载能力和生态容量已经明显不足。
18.下面说法和文章内容不符合的一项是(2分)
A.我国人均水资源量仅占世界平均水平的1/4。
B.我国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北方缺水严重。
C.我国污水处理率低,河流污染严重。
D.世界上约一半的国家都不同程度地反映出水的危机。
19.阅读材料,结合文章,简要写出“南水北调”工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6分)
答:
答案:
18.(2分)D
19.(6分)必要性(3分)要点:结合文章,中国水资源8成在南方,北方干旱缺水。
可行性(3分)要点:结合短文,西线和中线取水点地势高,无须扬水水自流;东线虽需扬水但有老设施。
篇2:人类水资源现状 阅读答案
人类水资源现状 阅读答案
①水是人类及其他生物繁衍生存的基本条件,是人们生活不可替代的重要资源,是生态环境中最活跃、影响最广泛的因素,具有许多其他资源所没有的、独特的性能和步重的使用功能,是工农业生产重要资源。工业生产中,水具有冷却、加工、沸腾、蒸发、传送等一系列功能。农业用水占了全球使用量的73%,这里主要指灌溉用水。
②全球有水139万亿立方米,其中97.3%是咸水。2.7%的淡水中又有69%以冰雪形式存在或作为冰帽集中在南北极的高山上难以开发利用。只有很少的水可供人们使用,有直接经济效益。水的`数量虽在一定时期内是保持平衡的,但在一定的时间、一定的空间范围内又是非常有限的。目前,世界上早已有出现了水危机的国家,如埃塞俄比亚。联合国已发出警告:“水将成为一种严重的社会危机。”水资源已成了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持续发展的非常稀缺的资源。现在世界上约2/3的国家都不同程度地反映出水的危机。
③我国是一个水资源十分短缺的国家,人均水资源量仅占世界平均水平的1/4。尽管我国水资源总量为28000亿立方米左右,但地区分布十分不均,有八成分布在南方,而南方耕地只占全国耕地面积的1/3左右。水土资源不相匹配,生态环境相对脆弱。我国地域广阔,南北跨度极大,远距高调水的难度可想而知。因此,总的水资源可利用量并不很大。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2300立方米,到2030年人口高峰将达到16亿,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1700立方米,将接近或达到世界公认的用水警戒线。缺水将越来越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严重制约因素。中国平均每年因旱受灾的耕地面积约四亿亩。正常年份全国灌区每年缺水300亿立方米,城市缺水印亿立方米。全国年排放废污水总量近600亿吨,其中80%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水域。在全国调查评价的700多条重要河流中,有近50%的河段、90%以上的城市沿河水域遭到污染。
④供需失衡的结果,一是国民经济用水挤占生态环境用水,二是城市与工业用水挤占农业用水。目前,北方水资源开发程度已超过50%,导致河道断流和湖泊萎缩;南方水网地区污水超标排放,造成水体污染;西北干旱区大量挤占生态用水,荒漠化趋势蔓延;西南山丘区坡陡田高水低,水资源开发利用工程艰巨。从全国看,水资源现状承载能力和生态环境容量已经明显不足。
1.这篇说明文的说明对象是 ,说明顺序是 (2分)
2.第④段中,作者举出北方地区、南方水网地区、西北干旱地区、西南山丘区等几个地方的用水情况,是为了具体说明什么?
3.第段中,我国水资源十分短缺的主要因素有三点:(3分)
(1) ;
(2) ;
(3) ;
4.第段中“人类水资源量仅占世界平均水平的1/4”中的“仅”字能否删去?为什么?( 3分)
参考答案:
1.(2分)对象:人类水资源现状 顺序:逻辑顺序 (每空1分)
2.(2分)水资源供需失衡的结果,一是国民经济用水挤占生态环境用水,二是城市与工业用水挤占农业用水。
3.(3分)(1)地区颁布不均(或:水资源不相匹配,生态资源相对脆弱)
(2)南北跨度大远距离调水困难(或:总的水资源可利用量不大)
(3)人口越来越多(或:人均水资源占有量越来越少)
4.(3分)不能。(1分)“仅”字突出了我国水资源严重短缺的程度,去掉则无此效果。“仅”字在此句中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意对即可)(2分)
篇3:阅读答案《人类水资源现状》
⑴水是人类及其他生物繁衍生存的基本条件,是人们生活不可替代的重要资源,是生态环境中最活跃、影响最广泛的因素,具有许多其他资源所没有的、独特的性能和多重的使用功能,是工农业生产重要资源。工业生产中,水具有冷却、加工、沸腾、蒸发、传送等一系列功能。农业用水占了全球使用量的73%,这里主要指灌溉用水。
⑵全球有水139万亿立方米,其中97.3%是咸水。2.7%的淡水中又有69%以冰雪形式存在或作为冰帽集中在南北极的高山上难以开发利用。只有很少的水可供人们使用,有直接经济效益。水的数量虽在一定时期内是保持平衡的,但在一定的时间、一定的空间范围内又是非常有限的.。目前,世界上早已有出现了水危机的国家,如埃塞俄比亚。联合国已发出警告:“水将成为一种严重的社会危机。”水资源已成了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持续发展的非常稀缺的资源。现在世界上约2/3的国家都不同程度地反映出水的危机。
⑶我国是一个水资源十分短缺的国家,人均水资源量仅占世界平均水平的1/4。尽管我国水资源总量为28000亿立方米左右,但地区分布十分不均,有八成分布在南方,而南方耕地只占全国耕地面积的1/3左右。水土资源不相匹配,生态环境相对脆弱。我国地域广阔,南北跨度极大,远距离调水的难度可想而知。因此,总的水资源可利用量并不很大。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2300立方米,到2030年人口高峰将达到16亿,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1700立方米,将接近或达到世界公认的用水警戒线。缺水将越来越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严重制约因素。中国平均每年因旱受灾的耕地面积约四亿亩。正常年份全国灌区每年缺水300亿立方米,城市缺水60亿立方米。全国年排放废污水总量近600亿吨,其中80%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水域。在全国调查评价的700多条重要河流中,有近50%的河段、90%以上的城市沿河水域遭到污染。
⑷供需失衡的结果,一是国民经济用水挤占生态环境用水,二是城市与工业用水挤占农业用水。目前,北方水资源开发程度已超过50%,导致河道断流和湖泊萎缩;南方水网地区污水超标排放,造成水体污染;西北干旱区大量挤占生态用水,荒漠化趋势蔓延;西南山丘区坡陡田高水低,水资源开发利用工程艰巨。从全国看,水资源现状承载能力和生态环境容量已经明显不足。
16.第⑵段中画线的句子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答案】主要说明方法:列数字。作用:具体、准确地反映了全球水资源的总量及咸水、淡水所占的比例等,表明全球只有很少的水可供人们使用。(说明方法1分,作用2分,满分3分)
【解析】本题考查对说明文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的理解能力。只要考说明文,考查说明方法是必有一题,需掌握常见的说明文方法,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分类别、作比较、引资料、列图表、下定义、作诠释、摹状貌。答作用时应结合句子的具体内容,也就是对什么说明对象的什么特点起到什么作用,不能简单地只从理论上概括作答。句意表明“全球水资源的总量及咸水、淡水所占的比例等,表明全球只有很少的水可供人们使用”,列数字意在准确说明这个特征。
.从第⑶段中看,我国水资源十分短缺的主要原因有哪些?(3分)
【答案】⑴地区分布不均(水土资源不相匹配,生态资源相对脆弱) ⑵南北跨度大,远距离调水困难(总的水资源可利用量不大) ⑶人口越来越多(人均水资源占有量越来越小)(每点1分,满分3分)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段内容的理解和概括能力。说明文层次分明,只要针对题干说明的主体对象“我国水资源十分短缺的主要原因”来概括即可。“尽管我国水资源总量为……生态环境相对脆弱”-- 水土资源不相匹配,生态资源相对脆弱,“我国地域广阔……总的水资源可利用量并不很大”-- 总的水资源可利用量不大,“我国人均……制约因素”-- 人均水资源占有量越来越小,“中国平均遭到污染”--水资源遭到污染。
篇4:《人类水资源现状》阅读答案
⑴水是人类及其他生物繁衍生存的基本条件,是人们生活不可替代的重要资源,是生态环境中最活跃、影响最广泛的因素,具有许多其他资源所没有的、独特的性能和多重的使用功能,是工农业生产重要资源。工业生产中,水具有冷却、加工、沸腾、蒸发、传送等一系列功能。农业用水占了全球使用量的73%,这里主要指灌溉用水。
⑵全球有水139万亿立方米,其中97.3%是咸水。2.7%的淡水中又有69%以冰雪形式存在或作为冰帽集中在南北极的高山上难以开发利用。只有很少的水可供人们使用,有直接经济效益。水的数量虽在一定时期内是保持平衡的,但在一定的时间、一定的空间范围内又是非常有限的。目前,世界上早已有出现了水危机的国家,如埃塞俄比亚。联合国已发出警告:“水将成为一种严重的社会危机。”水资源已成了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持续发展的.非常稀缺的资源。现在世界上约2/3的国家都不同程度地反映出水的危机。
⑶我国是一个水资源十分短缺的国家,人均水资源量仅占世界平均水平的1/4。尽管我国水资源总量为28000亿立方米左右,但地区分布十分不均,有八成分布在南方,而南方耕地只占全国耕地面积的1/3左右。水土资源不相匹配,生态环境相对脆弱。我国地域广阔,南北跨度极大,远距离调水的难度可想而知。因此,总的水资源可利用量并不很大。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2300立方米,到2030年人口高峰将达到16亿,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1700立方米,将接近或达到世界公认的用水警戒线。缺水将越来越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严重制约因素。中国平均每年因旱受灾的耕地面积约四亿亩。正常年份全国灌区每年缺水300亿立方米,城市缺水60亿立方米。全国年排放废污水总量近600亿吨,其中80%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水域。在全国调查评价的700多条重要河流中,有近50%的河段、90%以上的城市沿河水域遭到污染。
⑷供需失衡的结果,一是国民经济用水挤占生态环境用水,二是城市与工业用水挤占农业用水。目前,北方水资源开发程度已超过50%,导致河道断流和湖泊萎缩;南方水网地区污水超标排放,造成水体污染;西北干旱区大量挤占生态用水,荒漠化趋势蔓延;西南山丘区坡陡田高水低,水资源开发利用工程艰巨。从全国看,水资源现状承载能力和生态环境容量已经明显不足。
1.第⑵段中画线的句子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2.从第⑶段中看,我国水资源十分短缺的主要原因有哪些?(3分)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去掉后对文意影响相对较小的一项是(2分)
A. 水是生态环境中最活跃、影响最广泛的因素。
B. 农业用水占了全球使用量的73%,这里主要指灌溉用水。
C. 现在世界上约2/3的国家都不同程度地反映出水的危机。
D.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十分短缺的国家,人均水资源量仅占世界平均水平的1/4。
4.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2分)
A. 全球的水有69%以冰雪形式存在或作为冰帽集中在南北极的高山上难以开发利用。
B. 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接近或达到世界公认的用水警戒线,缺水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严重制约因素。
C. 北方河道断流和湖泊萎缩的主要原因是水资源开发过度,西北干旱区大量挤占生态用水使得荒漠化趋势蔓延。
D. 文中举出北方地区、南方水网地区、西北干旱区、西南山丘区等几个地区的用水情况,主要是为了具体说明我国是一个水资源十分短缺的国家。
5.针对我国水资源的现状,请你提两条合理建议,并简要说明理由。(2分)
参考答案:
1. 主要说明方法:列数字。作用:具体、准确地反映了全球水资源的总量及咸水、淡水所占的比例等,表明全球只有很少的水可供人们使用。(说明方法1分,作用2分,满分3分)
2. ⑴地区分布不均(水土资源不相匹配,生态资源相对脆弱) ⑵南北跨度大,远距离调水困难(总的水资源可利用量不大) ⑶人口越来越多(人均水资源占有量越来越小)(每点1分,满分3分)
3. D(2分)
4.C(2分)
5. 提示:此题为开放性试题,只要提出两条合理建议,并能说明理由即可。(2分)
篇5:阅读答案《人类水资源现状》
18.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去掉后对文意影响相对较小的一项是(2分)( )
A. 水是生态环境中最活跃、影响最广泛的因素。
B. 农业用水占了全球使用量的73%,这里主要指灌溉用水。
C. 现在世界上约2/3的国家都不同程度地反映出水的危机。
D.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十分短缺的国家,人均水资源量仅占世界平均水平的1/4。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对说明文语言的理解能力。考说明文,对说明语言的考查是常见题,我们应记住说明文语言特点是准确、简明、浅显、易懂,其中准确是前提,做此类题,我们应先清楚考查句的说明对象和特点,再看考查词对说明对象特点所起的作用,A、B、C三项去掉后改变了原句意思,只有D项“仅”是突出强调的作用,去掉后力量减弱,但没改变原句意思。故选D。
19.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2分)( )
A. 全球的水有69%以冰雪形式存在或作为冰帽集中在南北极的高山上难以开发利用。
B. 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接近或达到世界公认的用水警戒线,缺水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严重制约因素。
C. 北方河道断流和湖泊萎缩的主要原因是水资源开发过度,西北干旱区大量挤占生态用水使得荒漠化趋势蔓延。
D. 文中举出北方地区、南方水网地区、西北干旱区、西南山丘区等几个地区的用水情况,主要是为了具体说明我国是一个水资源十分短缺的国家。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对说明文内容的准确理解能力。只要仔细读原文,此题不难。A项原文意是“2.7%的淡水中又有69%以冰雪形式存在”数量关系不准,B项原文意是“将接近或达到世界公认的用水警戒线。缺水将越来越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严重制约因素”,是推论不是定论,是将来时,不是现在时。D项原文意应表明“水资源现状承载能力和生态环境容量已经明显不足”。只有C项跟原文符。
20.针对我国水资源的现状,请你提两条合理建议,并简要说明理由。(2分)
【答案】提示:此题为开放性试题,只要提出两条合理建议,并能说明理由即可。(2分)
【解析】本题属思维拓展题,考查对选文内容的感悟。尽管属于开放性题,但答案要体现出“节约用水,人人有责”的思想,也强化学生的主人翁意识。
篇6:《人类水资源现状》练习题及答案
《人类水资源现状》练习题及答案
①水是人类及其他生物繁衍生存的基本条件,是人们生活不可替代的重要资源,是生态环境中最活跃、影响最广泛的因素,具有许多其他资源所没有的、独特的性能和功能,是工农业生产的重要资源。工业生产中,水具有冷却、加工、沸腾、蒸发、传送等一系列功能。农业用水占了全球使用量的73%,这里主要指灌溉用水。
②全球有水139万亿立方米,其中97.3%是咸水。2.7%的淡水中又有69%以冰雪形式存在,或作为冰帽集中在南北极的高山上难以开发利用。只有很少的水可供人们使用,有直接经济效益。水的数量虽在一定时期内是保持平衡的,但在一定的时间、一定的空间范围内又是非常有限的'。目前,世界上早已有出现了水危机的国家,如埃塞俄比亚。联合国已发出警告:水将成为一种严重的社会危机。水资源已成了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持续发展的非常稀缺的资源。现在世界上约2/3的国家都不同程度地反映出水的危机。
③我国是一个水资源十分短缺的国家,人均水资源量仅占世界平均水平的1/4。尽管我国水资源总量为28000亿立方米左右,但地区分布十分不均,有八成分布在南方,而南方耕地只占全国耕地面积的1/3左右。水土资源不相匹配,生态环境相对脆弱。我国地域广阔,南北跨度极大,远距离调水的难度可想而知。因此,总的水资源可利用量并不很大。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2300立方米,到2030年人口高峰将达到16亿,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1700立方米,将接近或达到世界公认的用水警戒线。缺水将越来越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严重制约因素。中国平均每年因旱受灾的耕地面积约四亿亩。正常年份全国灌区每年缺水300亿立方米,城市缺水60亿立方米。全国年排放废污水总量近600亿立方米,其中80%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水域。在全国调查评价的700多条重要河流中,有近50%的河段、90%以上的城市沿河水域遭到污染。
④供需失衡的结果,一是国民经济用水挤占生态环境用水,二是城市与工业用水挤占农业用水。目前,北方水资源开发程度已超过50%,导致河道断流和湖泊萎缩;南方水网地区污水超标排放,造成水体污染;西北干旱区大量挤占生态用水,荒漠化趋势蔓延;西南山丘区坡陡田高水低,水资源开发利用工程艰巨。从全国看,水资源承载能力和生态容量已经明显不足。
1.下面说法和文章内容不符合的一项是( )(2分)
A.我国人均水资源量仅占世界平均水平的1/4。
B.我国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北方缺水严重。
C.我国污水处理率低,河流污染严重。
D.世界上约一半的国家都不同程度地反映出水的危机。
2.阅读材料,结合文章,简要写出南水北调工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6分)
答:
南水北调总体规划西线(未开工)、东线(在建)和中线(在建)三条调水线路。西线工程在最高一级的青藏高原上,地势上可以控制整个西北和华北。中线工程从长江支流汉江中上游丹江口水库引水,可自流给黄淮海平原大部分地区供水,终点为北京。东线工程在扬州引长江水,借助京杭大运河等水道北上,因地势低需逐级提水北送。
答案:
1. (2分)D
2. (6分)必要性(3分)要点:结合文章,中国水资源8成在南方,北方干旱缺水。
可行性(3分)要点:结合短文,西线和中线取水点地势高,无须扬水水自流;东线虽需扬水但有老设施。
篇7:人类水资源现状阅读理解附答案
人类水资源现状阅读理解附答案
①水是人类及其他生物繁衍生存的基本条件,是人们生活不可替代的重要资源,是生态环境中最活跃、影响最广泛的因素,具有许多其他资源所没有的、独特的性能和多重的使用功能,是工农业生产重要资源。工业生产中,水具有冷却、加工、沸腾、蒸发、传送等一系列功能。农业用水占了全球使用量的73%,这里主要指灌溉用水。
②全球有水139万亿立方米,其中97.3%是咸水。2.7%的淡水中又有69%以冰雪形式存在或作为冰帽集中在南北极的高山上难以开发利用。只有很少的水可供人们使用,有直接经济效益。水的数量虽在一定时期内是保持平衡的,但在一定的时间、一定的空间范围内又是非常有限的。目前,世界上早已有出现了水危机的国家如埃塞俄比亚。联合国已发出警告? 水将成为一种严重的社会危机。水资源已成了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持续发展的非常稀缺的资源。现在世界上约2/3的国家都不同程度地反映出水的危机。
③我国是一个水资源十分短缺的国家,人均水资源量仅占世界平均水平的1/4。尽管我国水资源总量为28000亿立方米左右,但地区分布十分不均,有八成分布在南方,而南方耕地只占全国耕地面积的1/3左右。水土资源不相匹配,生态环境相对脆弱。我国地域广阔,南北跨度极大,远距离调水的难度可想而知。因此,总的水资源可利用量并不很大。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2300立方米,到2030年人口高峰将达到16亿,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1700立方米,将接近或达到世界公认的用水警戒线。缺水将越来越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严重制约因素。中国平均每年因旱受灾的耕地面积约四亿亩。正常年份全国灌区每年缺水300亿立方米,城市缺水60亿立方米。全国昱欧欧衔鬯?芰拷?00亿吨,其中80%未经处理直优湃胨?颉T谌??鞑槠兰鄣?00多条重要河流中,有近50%的河段、90%以上的城市沿河水域遭到污染。
④供需失衡的结果,一是国民经济用水挤占生态环境用水,二是城市与工业用水挤占农业用水。目前,北方水资源开发程度已超过50%,导致河道断流和湖泊萎缩;南方水网地区污水超标排放,造成水体污染;西北干旱区大量挤占生态用水,荒漠化趋势蔓延;西南山丘区坡陡田高水低,水资源开发利用工程艰巨。从全国看,水资源现状承载能力和生态环境容量已经明显不足。
1.①段中繁衍的'衍读音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加点词这里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语境,③段中加点词脆弱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篇说明文的说明对象是_________________,说明顺序是_______________。
4.这篇说明文采用的说明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5.从③段中看,我国水资源十分短缺的主要原因是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第③段人均水资源量仅占世界平均水平的1/4,一句中的仅能否删去?为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第④段中,作者举出北方地区、南方水网地区、西北干旱区、西南山丘区等几个地区的用水情况,是为了具体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针对我国目前水资源现状,请你提两条合理化建议,并简要说明理由。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yǎn。本文所说的农业用水(或:农业用水)。
2、自我调节能力差。
3、人类水资源现状。逻辑顺序。
4、列数据、作比较(或:举例子)。
5、①地区分布不均(或:水土资源不相匹配,生态资源相对脆弱)。②南北跨度大,远距离调水困难(或:总的水资源可利用量不大)。③人口越来越多(或:人均水资源占有量越来越小。
6、不能。因为用上仅可以突出地说明我国水资源严重短缺的程度,去掉则无此效果,这里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科学性。
7、水资源供需失衡的结果,一是国民经济用水挤占生态环境用水,二是城市与工业用水挤占农业用水(或:水资源供需失衡的结果)。
8、此题为开放性试题,只要提出两条合理建议,并能说明理由即可。
篇8:《人类水资源现状》的阅读训练题答案
《人类水资源现状》的阅读训练题答案
①水是人类及其他生物繁衍生存的基本条件,是人们生活不可替代的重要资源,是生态环境中最活跃、影响最广泛的因素,具有许多其他资源所没有的、独特的性能和多重的使用功能,是工农业生产重要资源。工业生产中,水具有冷却、加工、沸腾、蒸发、传送等一系列功能。农业用水占了全球使用量的73%,这里主要指灌溉用水。
②全球有水139万亿立方米,其中97.3%是咸水。2.7%的淡水中又有69%以冰雪形式存在或作为冰帽集中在南北极的高山上难以开发利用。只有很少的水可供人们使用,有直接经济效益。水的数量虽在一定时期内是保持平衡的,但在一定的时间、一定的空间范围内又是非常有限的。目前,世界上早已有出现了水危机的国家如埃塞俄比亚。联合国已发出警告? 水将成为一种严重的社会危机。水资源已成了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持续发展的非常稀缺的资源。现在世界上约2/3的国家都不同程度地反映出水的危机。
③我国是一个水资源十分短缺的国家,人均水资源量仅占世界平均水平的1/4。尽管我国水资源总量为28000亿立方米左右,但地区分布十分不均,有八成分布在南方,而南方耕地只占全国耕地面积的1/3左右。水土资源不相匹配,生态环境相对脆弱。我国地域广阔,南北跨度极大,远距离调水的难度可想而知。因此,总的水资源可利用量并不很大。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2300立方米,到2030年人口高峰将达到16亿,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1700立方米,将接近或达到世界公认的`用水警戒线。缺水将越来越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严重制约因素。中国平均每年因旱受灾的耕地面积约四亿亩。
④供需失衡的结果,一是国民经济用水挤占生态环境用水,二是城市与工业用水挤占农业用水。目前,北方水资源开发程度已超过50%,导致河道断流和湖泊萎缩;南方水网地区污水超标排放,造成水体污染;西北干旱区大量挤占生态用水,荒漠化趋势蔓延;西南山丘区坡陡田高水低,水资源开发利用工程艰巨。从全国看,水资源现状承载能力和生态环境容量已经明显不足。
1.①段中繁衍的衍读音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加点词这里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语境,③段中加点词脆弱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篇说明文的说明对象是_________________,说明顺序是_______________。
4.这篇说明文采用的说明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5.从③段中看,我国水资源十分短缺的主要原因是(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第③段人均水资源量仅占世界平均水平的1/4,一句中的仅能否删去?为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第④段中,作者举出北方地区、南方水网地区、西北干旱区、西南山丘区等几个地区的用水情况,是为了具体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针对我国目前水资源现状,请你提两条合理化建议,并简要说明理由。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yǎn。本文所说的农业用水(或:农业用水)。 2、自我调节能力差。 3、人类水资源现状。逻辑顺序。 4、列数据、作比较(或:举例子)。 5、①地区分布不均(或:水土资源不相匹配,生态资源相对脆弱)。②南北跨度大,远距离调水困难(或:总的水资源可利用量不大)。③人口越来越多(或:人均水资源占有量越来越小。 6、不能。因为用上仅可以突出地说明我国水资源严重短缺的程度,去掉则无此效果,这里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科学性。 7、水资源供需失衡的结果,一是国民经济用水挤占生态环境用水,二是城市与工业用水挤占农业用水(或:水资源供需失衡的结果)。 8、此题为开放性试题,只要提出两条合理建议,并能说明理由即可。
篇9:人类离不开水资源说明文
人类离不开水资源说明文
水,植物生长的必须能源;水,人类赖以生存的能源;水,一切万物生长的根本!
世界上,能食用的水只有7%,少得可怜。我国也是世界贫水之国,有一些人白白浪费别人的生命之水 ,而还有一些人,却因为体内没有足够的水死亡了。人体中水占了70%,那么可想而之,人体中没有了水会怎样呢?
在中国,不难以看到这样的景象:泥沙翻滚在长江黄河中,各式各样的垃圾在水里随着浪涛起伏不定;在大海中,油污毒死了水中的动物,又一次污染了人类宝贵的水。鱼儿,小虾不止一次发出生命最后的呼唤;救救动物,救救植物,救救人类自己!而这些,没有水是不可能的!生活中的一些小事让我们触目惊心:洗手要用一大盆水,刷牙要用两大杯水,洗澡不在浴室呆上一两个小时不会出来……这是多么浪费呀;洗菜的`水用来洗手,洗了手的水又用来拖地,拖地剩下的水可以分两半,一半浇花一半冲厕所。废水利用率百分之百,这又是多么的节约啊。
“工厂的废水没有经过任何处理就有直接排入河里……”,这样的新闻不知道在电视上看到多少次了。原来清澈见底的河流,现在变得混浊不清,人们走过时,捂着鼻子,怕闻到了恶心的味道。试问工厂的老板,贵厂的污水怎样处理 的,又有几个老板问心无愧?
因为水,大地裂开了缝,因为水,引发了一次次咆哮而来的山洪:因为水,人类即将面临生存的危机。有树木被砍伐,有能源要消失,有土地面积在缩小……水也不例外,这些都是人类不注重环保的结果,作为地球的主人,让我们从我做起,保护人类离不开的资源――水!
篇10:我国水资源说明文阅读答案
我国水资源说明文阅读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题。
我国水资源的季节分配和地区分布很不均匀,不仅制约了有限水资源的可利用性,也给开发利用带来诸多不便,夏季我国降水集中,汛期河水暴涨,大量宝贵的淡水资源白白流入大海,并且还容易造成洪涝灾害;冬春季则降水少,河流进入枯水期,北方一些河流甚至干涸见底,造成严重的干旱缺水。我国水资源南丰北缺。南方水资源占全国的80%以上,北方仅占20%不到,特别是华北和西北地区,缺水最为严重。以我国小麦、棉花的集中产区华北平原为例,这里耕地面积约占全国的40%,但水资源仅占全国的6%左右。
兴建水利工程可以有效地解决水资源分布不均匀的问题。兴建水库,可以有效调控径流和水量的季节变化。例如,三峡工程和小浪底水利枢纽,建成后对长江和黄河的防洪及水资源调配发挥重要作用。跨流域调水,可以缓解一些地区严重缺水的状况。例如,引滦入津工程,将滦河水引入海河水系,缓解了天津市严重缺水的状况;引黄济青工程,将黄河水调入青岛,缓解了青岛市严重缺水的状况。
16.下面的说法哪一项不符合文意?(2分)
A.夏季降水集中,汛期河水暴涨;冬春季则降水少,河流进入枯水期,这一现象表明我国水资源的季节分配不均匀。
B.水资源季节分配不均匀,既浪费了大量宝贵的淡水资源,使有限的`水资源得不到有效利用,还容易造成洪涝灾害。
C.南方水资源占全国的80%以上,北方仅占20%不到,水资源南丰北缺这一事实说明,我国水资源的地区分布不均匀。
D.兴建水利工程可以有效提高水资源的可利用性,缓解北方地区的缺水状况,从根本上解决水资源缺乏的问题。
17.下面对文中划线句子的理解哪一项恰当?(2分)()
A.水、土资源的配合不合理,加剧了北方地区缺水状况。
B.水、土资源的配和不合理,会引起水、土资源的浪费。
C.水、土资源的配合不合理,导致了南北经济差异扩大。
D.水、土资源缺乏,致使小麦、棉花集中产区干早严重。
18.从文中看,有效地解决水资源的季节分配和地区分布不均匀的办法分别是什么?(2分)
▲
参考答案:
16.D
17.A
18.兴建水库,可以有效调控径流利水量的季节变化,解决水资源的季节分配不均匀的问题。跨流域调水,可以缓解一些地区严重缺水的状况,解决水资源的地区分布不均匀的问题。
篇11:《我国水资源》说明文阅读答案
《我国水资源》说明文阅读答案
我国水资源的季节分配和地区分布很不均匀,不仅制约了有限水资源的可利用性,也给开发利用带来诸多不便,夏季我国降水集中,汛期河水暴涨,大量宝贵的'淡水资源白白流入大海,并且还容易造成洪涝灾害;冬春季则降水少,河流进入枯水期,北方一些河流甚至干涸见底,造成严重的干旱缺水。我国水资源南丰北缺。南方水资源占全国的80%以上,北方仅占20%不到,特别是华北和西北地区,缺水最为严重。以我国小麦、棉花的集中产区华北平原为例,这里耕地面积约占全国的40%,但水资源仅占全国的6%左右。
兴建水利工程可以有效地解决水资源分布不均匀的问题。兴建水库,可以有效调控径流和水量的季节变化。例如,三峡工程和小浪底水利枢纽,建成后对长江和黄河的防洪及水资源调配发挥重要作用。跨流域调水,可以缓解一些地区严重缺水的状况。例如,引滦入津工程,将滦河水引入海河水系,缓解了天津市严重缺水的状况;引黄济青工程,将黄河水调入青岛,缓解了青岛市严重缺水的状况。
20、下面的说法哪一项不符合文意?(2分)(D)
A、夏季降水集中,汛期河水暴涨;冬春季则降水少,河流进入枯水期,这一现象表明我国水资源的季节分配不均匀。
B、水资源季节分配不均匀,既浪费了大量宝贵的淡水资源,使有限的水资源得不到有效利用,还容易造成洪涝灾害。
C、南方水资源占全国的80%以上,北方仅占20%不到,水资源南丰北缺这一事实说明,我国水资源的地区分布不均匀。
D、兴建水利工程可以有效提高水资源的可利用性,缓解北方地区的缺水状况,从根本上解决水资源缺乏的问题。
21、从文中看,有效地解决水资源的季节分配和地区分布不均匀的办法分别是什么?(2分)
参考答案:
20、D
21、兴建水库,可以有效调控径流和水量的季节变化,解决水资源的季节分配不均匀的问题。跨流域调水,可以缓解一些地区严重缺水的状况,解决水资源的地区分布不均匀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