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困包”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7篇高考时需要注意什么,心浮气躁的三大表现最容易出现失分,下面是小编整理后的高考时需要注意什么,心浮气躁的三大表现最容易出现失分,欢迎您能喜欢,也请多多分享。

篇1:高考时需要注意什么,心浮气躁的三大表现最容易出现失分
一、这题我会,拿来就做
我们在高考时,最容易出现的就是我们遇到了之前解过或进行练习的题型,而在面对此题型时,我们要避免出现不假思索,就直接动笔解答,这种情况是非常危险的,毕竟每一道题都不可能一样,如果没有细致的进行身体,而忽略相关关键词,那么在解题是就很容易因为解题内容与出题内容不符而导致失分,如之前只回答一个问题,但高考试题确需我们回答两个,那么就很容易因为缺少答案而失分,沉着冷静,即使遇到会的题也不要疏忽大意,仔细审题才是我们可以完成正确答案的关键。
二、写完就交,缺少检查
我们的解题过程很少是会全部正确的,即使我们我们感觉自己全部都按照自己所预想的答案并解答,那也有很大的概率出错,我们在上交之前,如果还拥有一定的时间,最好是将试卷内容都全部检查一遍,最好是运用不同的解题思路进行检查,不仅多方面的检查可以确定答案的正确性,还可以使我们多一重重要的保障,避免因为疏忽检查而导致失分现象出现。
三、错题
我们在检查之后如果发现错题,那么也不要急着将错题划掉,这是为了避免我们的解题思路一样有误,可以先行利用草稿纸去进行计算验证,但真的确定答案有误,那么就将错题在一边划去,并在指定区域进行作答,切记划去错题时不要涂写乱画,这不仅破坏卷面整洁度,还容易使后续的解答过程出现意外情况出现。
篇2:考试容易出现失分的原因是什么,最容易出现失分的三大原因
一、缺乏相关思考
无法对我们的所汲取的知识点进行加工整合,变成属于自己的知识的话,那么就难将我们所学习的知识点应用起来,在解答一些基础性的问题时管用,但如果问题稍微转个弯,或是知识结构变换,就很容易因为无法明确分辨,而导致失分,这都是学习中非常容易出现的通病,我们的学习需要正确的理解,并去寻找知识点与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并了解问题本身的内涵,才能真正的将知识点吸收理解,才能构建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来帮助自己提升分数。
二、心理不自信
对于自身的学习过程不自信,就很容易怀疑自身是否真的讲知识点掌握,进而怀疑整个知识体系的构成是否有误,最终就在不断的反复复习中浪费学习时间,在考试过程中,因为对于自身的知识理解不自信,就在解答试题中纠结反思,最终导致解题时间不足,或本身的正确答案被修改,导致失分,这都是对于我们的学习不够自信的不良表现,复习反思都是我们在学习中需要格外注意与重视的,但是不能过度,但我们的演算过程无误,并学习的内容与正确答案一样,那么我们就要相信自身的学习能力,相信自身的学习效果,可以通过多解题并及时对照参考答案来提升自身的学习信心。
三、细节
不管是考试,还是我们的日常学习,细节都是我们学习中至关重要的,日常学习中,只专注与解除答题,而忽略一般难题与基础题,就很容易细节方面出现错误,毕竟解答大题,那么所需要运用的基础知识与解题思路都需要我们通过日常学习才能理解透彻,匆匆解答大题,最终也不过是浪费我们的学习时间,最终在某个难点卡住而导致学习进程受阻。
考试细节就体现在我们解题之前的审题步骤,我们在审题时,如果没有去细心审视我们的题型内容,把握其中的关键词,就很容易导致之后的解题过程出现思路偏差,解答过程有误,答案出错等等原因,都是自审题时不够细致,最终导致失分或解题过程浪费大量的时间。

篇3:高考语文最容易失分的七个题型
高考语文最容易失分的七个题型
1、字音字形题,耗时过多而丢分。字音字形题耗时不要超过1分钟,否则既降低了答对的机率,还挤压了其他题的时间。俗称“丢双份”。高考语文选择题多为复查负效题,不复查还好,越查越易改错。
【对策】选择常见100个多音字和100个常错形近字,遵循“以义定音定形”原则,适度联想发散,逐一记忆过关,每天一题,适当训练。
2、词语(成语)运用题,不知分类而丢分。成语题中只要出双重语义的一般是选择项,比如灯红酒绿、想入非非等。当然成语还有因不了解成语意思误用、因不明成语适用对象误用、因不明成语感情色彩误用等角度进行分类。
【对策】1)选择100个常考成语和100个常错成语,逐一过关,每天一题,适当训练。2)其他实词虚词不能放松。
3、语病辨析题,不分轻重而丢分。语病题是命题人最头疼的题目,因为语言本就讲求约定俗成,因此答题时不要苛求完美,只比较哪个选择项更好一些--“认对不认错”。
【对策】汇总高考题,熟悉六种语病类型,分类解析,每周一题,适应训练。语病题是训练低效题。
4、实词理解题,教材不熟而丢分。实词题与教材文言文联系最紧,出题点一般为教材内容。
【对策】汇总必修教材和选修教材中的文言文,每天一篇,翻译梳理过关。
5、文言筛选题、分析概括题,忽略原文而丢分。
【对策】文言筛选信息题的关键是将选择项内容代入原文,根据题目要求进行排除。分析概括题除了要重视原文,代入原文外,还须盯紧该题设错的五大方面(搅乱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和语意逻辑)。
6、文言翻译题,得分点不全而丢分。
【对策】汇总必修教材中22篇文言文,每天一篇,翻译过关。重视四个落实(一是字字落实,重点在单音节词翻译为以该单音节词为核心的双音节词;二是句式落实,不仅有句式还包括活用法;三是文从句顺语言落实,四是得分点定位落实,是得分点的绝对不能译错更不能译掉。
7、文言断句题,不懂标志而丢分。
【对策】断句题命题点在于标志。标志有哪些?句前“犹、况、夫、其”,句末“耶、者”,当然还有句中的“而”等。此外,要善于利用句式特点、主谓、动宾关系等技巧。断句答问命题自由,但无非内容概括和常识考查。内容概括摘原文,常识考查适当须积累文学、文化常识。
高考语文近十年最常见的100个错别字
1.哀(唉)声叹气2.按(安)装3.金壁(碧)辉煌4.针贬(砭)5.惨(残)忍6.璀灿(璨)7.检察(查)作业8.为人所不耻(齿)9.一愁(筹)莫展
10.精萃(粹)11.看的(得)上眼12.提心掉(吊)胆13.迭(跌)宕起伏14.重迭(叠)15.渡(度)假村16.防犯(范)17.防(妨)碍18.入不付(敷)出
19.扶(抚)慰20.一幅(副)对联21.重蹈复(覆)辙22.竹杆(竿)23.卑恭(躬)屈膝24.鬼斧神功(工)25.勾(沟)通信息26.悬梁刺骨(股)27.全神灌(贯)注28.贵(桂)冠29.貌和(合)神离
30.迫不急(及)待31.挖墙角(脚)32.不径(胫)而走33.巨(剧)烈34.中恳(肯)35.馈(匮)乏36.兰(蓝)天37.泛烂(滥)成灾38.发楞(愣)39.变本加利(厉)40.再接再励(厉)
41.鼎立(力)相助42.权利(力)斗争43.厉(利)害关系44.姐妹俩(两)个45.了(瞭)望46.假期邻(临)近47.另(零)乱48.年令(龄)49.罗(啰)唆
50.蛛丝蚂(马)迹51.揭开迷(谜)底52.神密(秘)53.观摹(摩)54.磨(摩)肩接踵55.买那(哪)个好呢56.批(披)露57.水蒸汽(气)58.欠(歉)收59.亲(青)睐
60.一肚子委曲(屈)61.鸦鹊(雀)无声62.冰雪熔(融)化63.水乳交溶(融)64.垂头伤(丧)气65.善(擅)自处理66.伸(申)请67.出身(生)在晚上68.寻物启示(事)69.受(授)予奖状
70.金榜提(题)名71.品位(味)老师的话72.情况相象(像)73.肖(萧)条74.歪风斜(邪)气75.模形(型)76.反醒(省)77.生活必须(需)品78.弦(旋)律79.眩(炫)耀
80.报仇血(雪)恨81.循(徇)私舞弊82.天崖(涯)海角83.沿(延)伸84.流光异(溢)彩85.心心相映(印)86.反应(映)意见87.生死悠(攸)关88.记忆尤(犹)新89.怨天忧(尤)人
90.始终不逾(渝)91.世外桃园(源)92.渊(源)远流长93.震(振)奋人心94.截止(至)年底95.因地治(制)宜96.置(质)疑的勇气97.德高望众(重)98.九洲(州)大地99.化妆(装)成乞丐100.乘座(坐)火车
篇4:高考复习阶段容易出现的三大误区
1、时间问题的误区
从高三开学到高考结束,有些同学认为这是一个很长的时间段,就会出现“前松后紧”的状况。还有的同学开学第一个月时间抓得比较紧,只坚持一个月就松懈下来了。这些同学在时间把握方面比较随意,这样下去只会浪费宝贵的时间。
高三的主要任务是全面夯实基础,而打好基础往往是要花很多时间的。我们要强化时间意思,而且要有足够的耐心,不要等到高考前一个月才进行补救。
2、复习资料的误区
许多同学认为买的复习资料越高级(难度大)越好,却忽视了复习的重点要突出基础性。盲目购买了很多高考真题、模拟试题或所谓某些名校的复习资料,自己又不会做(学霸另论),在做题的时候会打击自己的自信心。实际上,老师自己编印的资料才是最合适而且也是最有效的。
3、复习练习的误区
对于基础不扎实的同学来说,本来自己的起点就低,到了高三就更焦虑,想着走捷径,花大量的时间去做一些综合性的练习,认为这样是最有效的。
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以后,发现结果适得其反时才后悔莫及。其实我们的复习重点只需吃透课本的知识内容,落实单元主干知识,梳理出高考考点,做好基础题才是根本所在。
最后还要提醒各位同学书写规范性的问题,书写不规范往往是不少学生忽视的问题,对理科生来说,这种现象就更为突出。我们要重视自己的书写工整,不要在高考阅卷中吃大亏才开始后悔。
篇5:广东高考:高考答卷不该出现的失分
(1)因写错别字或用语不规范而失分。
在高考物理评卷中,令改卷老师痛惜的是因错别字失分的情况。近几年填空题文字表述不规范是学生的易丢分点之一。如果一旦采分点出现错别字和不规范用语或容易产生歧义的用语,是一律不给分的。如物理试题第13和第14题中,若把温度“升高”写成温度“增大”,把“界面”写成“表面”等都是以零分计,表明考生对物理概念的含义没有确切的理解。
在近几年的阅卷中,也发现很多考生在回答问题时,出现错别字的现象,如把“振动”写成“震动”,把力的单位“N”写成“n”,磁感应强度的单位写成“7”,另外“卢瑟福”的“卢”写成“声”等。
(2)答卷马虎而失分。
高考答卷马虎失分主要有四种情况:
一是字迹潦草,改卷老师因为看不懂,常常不给分,或者给很少的分数。
二是卷面脏乱,改动不统一,有的地方画横线,有的地方画个圈,有的地方又涂成黑块,让阅卷老师到处找答案。这种卷子,很少能得高分。
三是做计算题时,只写答案,没有写出必要的步骤,这种情况一般只能得答案分。有的考生虽写了步骤,但步骤不明确,或只写出一般公式,没有说明公式和题目之间联系,将不会得分。有些需求出物理量大小的.题目,有的考生计算出物理量的数值,但没有写出单位,或单位因粗心写错,如把加速度2m/s2写成2m/s,这两种情况将失去答案分,这是非常可惜的。
四是因没有用标准的符号表征而失分。每个物理量,在高考中也要求考生解题中运用的物理量要用统一的字母来表示,并用文字交代或在图中标明其意义,题中给定的字母意义不能自行改变。有些考生常由于字母意义的理解错误导致严重失分,如不少考生错将电动势ε当成电场强度E。
(3)因心理不稳而失分。
例如的物理试卷普遍反映计算量大,不少考生心情大受影响,变得手忙脚乱,连其他平常轻轻松松就能完成的题目此时也没了思路。一些心理素质较差的考生更是被复杂的计算所困扰,结果后面的题目都没有时间做。高考中的有些题目,有时候看似计算复杂,其实,通过简单的估算就可得出符合题意的答案,根本不需要代入数据一步一步地计算。一步一步地计算,浪费宝贵的有限作答时间也很可能在计算过程中出错。
(4)审题不清而失分。
很多考生没有好的审题习惯,没有看清题意,看到题目和平时训练相似,就匆忙下笔做题。其实每年的高考题基本上都是原创题,即使遇到和平时训练相似的题目,也只是相似而不相同。题设的条件、题设情境、题设的过程,题设的信息,或设问的方式,都可能和平时练习略有差异,解答的思路和答案也不同。不管不顾地将平时练习的思路或答案搬上去,当然可能是错的。
(5)因计算技能太差而失分。
明明思路、步骤、公式都对,通过简单计算就可得到正确的答案,但偏偏答案错了,这种情况相当多,导致答案分丢失,非常可惜。如广东20第13(2)题,要求计算风力发电机的叶片的长度,题目中给出的已知量均是约数,题目设问也是“约为多少”,可不少考生仍然精确地去计算,最后又没算对,最后丢了分。
(6)因时间失控而失分。
有不少的考生,前面部分都做得相当好,但最后一两题却连动都没动,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时间不够。在物理大题中,最后两题虽然是压轴题,但一般说来,题目的第一问都是比较容易的,水平一般的同学也可以拿到分,丢了可惜。
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平常做事没效率,没有强化限时做题的训练。有的考生平常做题时因没有时间限制,所以都能很好地完成。但一旦到了考试,问题就出来了――紧赶慢赶,最后还是来不及做完。最可惜的是,明明是些懂得做能拿分的题,却因没时间做失了分。
(7)因书写不清楚而失分。
评卷中遇到有的考生因笔细、墨淡或者书写较轻,或者答题用笔不合适如用了铅笔、圆珠笔等(一般用0.5mm黑色水笔),导致扫描图像不清,这种情况往往影响考生的得分。建议答题时注意字的大小。在落笔作答时最好先大体规划一下书写的版面,要保证答在规定区域内。需要特别强调的是,修改内容不要写在原来文字上,应用“双杠”将原来文字划去,在其上面或下面书写改正的内容。作图时可先用铅笔,等成熟后(答完该题)再用黑笔描黑。
(8)在规定区域外答题,因答题错位而失分。
有些考生不注意作答要求,答题超出规定的区域,结果导致网上阅卷不能看到完整答案而影响得分。更有甚者,有的考生不按题号答题,答错区域,这种情况即使解答正确,也以零分计。
(篇6:中考十个最容易失分的地方
一:错位答题
考生答的是第一题,但是答题卡上却做在第二题的位置上,由于中考(微博)实行网上分题阅卷,阅卷老师只能看到他所评试题区域内的答案,所以答错位的题评卷老师无法正常阅评,建议考生在答题之前一定要对准答题卡的位置。
二:答题字迹不清晰
考生答题时,字迹不清晰或者涂选择题的时候涂得太轻,都容易造成答案扫描后不清楚,影响老师判卷。另外,考生万一答错只需要在错误答案上划条斜线即可,并在指定位置写上正确答案。切勿因此答错题而扰乱后面答题的步骤,影响后面的发挥。
三:忘写作文题目
有的考生有先写作文、最后总结作文题目的习惯,中考时候由于紧张,容易忘了题目,但是在中考评卷时,如果没题目直接扣3分,建议考生写完语文和英语作文时一定要重点检查题目,以免无谓失分。
四:答不到给分点
政治的论述题或者物理、化学的大题都是按照得分点给分,建议考生在答题时最好是分点作答,层次清晰地表明各点内容,不要整体一大段地回答一个面。一定要记得根据问题填空或者问题的方面进行针对性的分点答题。
五:不按题目要求答题
考生在看到自己熟悉的.题目时容易疏忽,如数学考试中要求写概念和运算,而考生只写了结果而不写简要的过程。还有,在英语考试的改错题中也容易出现此类问题,不按照试题的要求正确标出错误内容,这样就算答对了也不能得全分。
六:不按解题格式答题
考生解题格式一定要按课本要求,否则会因不规范答题失分。老师建议考生在答题时一定要学会用学科术语答题,按照平时答题参考答案的标准答案进行作答。不能随心所欲地用口语作答。
七:省略步骤,失得分点
解答题给分方式是“踩点给分”,题目再难,每个题目中的条件总是可以推导出结论,实在不行,写出题中应该用到的公式,也可能有得分点。尤其是数学和物理考试中,很多大题是按照步骤给分,而且大题的前一、两个问题都比较容易,看到不擅长的内容就放弃,这样不合理。
八:答题卡涂写不规范
按照要求,答题卡只能用2B铅笔涂写,有些考生不按照答题卡要求涂写,涂得过重过轻都有可能影响得分。在填涂答题卡时,最好轻重大小都能一致。另外,建议考生在选择题全部做完以后首先将答题卡涂完。
九:选考模块涂写不完整
考生在答题时首先要涂写选做题的序号。有的考生看到第一模块的某道题简单,答完后又看到第二个模块中的某道题简单,每个模块都答一部分,却又没有回答完一个完整的选考模块,这样几乎是无效劳动。
十:答题不完整
中考评卷时,解答题是根据考生的答题要点“踩点给分”。建议考生根据分值多回答一个要点,因为中考阅卷是“不写不得分,多写不扣分”,所以三分的题目最好能回答四点,这样避免出现“踩分点”不全。
篇7:高考复习容易出现什么误区,最容易出现的三种复习误区
一、习题不精
在习题演练中,我们都会收集大量的习题以供我们进行学习理解,提前解析习题中的解题方向,拓展解题逻辑,避免在高考中,遇到相同的难题时,缺乏有效的解题方法,从而出现解题困难的现象出现,而我们的习题选择上,除了历年真题外,其实学校提供的复习材料,也是有助于我们进行学习理解,这毕竟是学校精挑细选的重点资料,在学习过程中,也有其相应的一套知识体系帮助我们进行学习理解。
二、学而不思
考试分数往往都可以真切的反应我们的学习具体情况,对于那道题不够了解,做题过程出现了那些问题,在卷面中,都可以清晰的看到我们对于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如何,如果只是单纯的将知识点记忆,那么要出那么多的难题干嘛?只有让我们真正的去思考,理解其中蕴含的寓意,才是我们真正的将知识点掌握在手中,多总结,多思考,才能真正的不断提升自己。
三、基础不足
我们对于学习,要抱以足够的耐心,只有真正的讲知识点掌握透彻,我们在解答各种难题时,才能得心应手运用知识内容进行解决,而缺乏基础的支撑,就匆匆的去解决难题,不仅容易出现卡题,还拖慢了我们的学习进度,毕竟,你可以将一道题完整的解答,但是如果题型转换,那么解答的知识点运用也就不一定相同了,基础的本质在于,遇到任何难题,都可以从容的找到切入点,并给予及时的解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