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拉应该是老鹰”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4篇学生教育心得体会:孩子 ,我只是想让你自己解决问题,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学生教育心得体会:孩子 ,我只是想让你自己解决问题,如果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喔!

篇1:学生教育心得体会:孩子 ,我只是想让你自己解决问题
课间,科代表来告状,说同学骂他不负责任。
起因是昨天交抄写作业,他却把听写本用于抄写,今天早上要听写,他又没了听写本,因此就责怪科代表。
我把那同学叫上讲台,告诉他你昨天乱用本子,从而导致今天没有听写本,第一步你就错了;今天你又责怪科代表没及时抱回听写本,马上要听写,你可以临时借一个本子,完全没有必要去责怪谁。
孩子很委屈,说没有本子,才临时用了听写本,本想今天科代表要抱回来,结果……
我告诉他,本子要专用,这是规矩,你昨天就应该买或者借!现在出现了问题,你把责任推到别人身上,这第二步你又错了。
孩子翻来覆去只有一句话,他只有一个本子。
我压住内心的火气,你只有一个本子难道是科代表的错,还是老师的错,没给你准备好?初三的学生,连没有本子这样的小事都不能解决,或者说没有人愿意借给你,你的能力、人缘也太差了。
现在知道该怎么办吗?
孩子点点头。
科代表这时发话了,我刚才借给他本子,他不要。
孩子说,这上面有他的名字,我怎么用?
我彻底无语了。
如果我们总是把问题的过错推向别人,那就永远也解决不了问题。
其实我们成人也有这样的过错,抱怨生活环境的不如意,埋怨社会的不公,感叹生活的艰辛……
关键是我们有没有想过,我们现在的生活水平,到底是谁一手造成的。我们身边肯定不乏比我们优秀的人,也正因为和他们相比,才造成了你现在的不满和落寞。
我们只有试着自己去解决生活中的难题,我们才能如鱼得水,幸福快乐!
课后,我又找那孩子做了一番交流,真心希望他能处理好自己的生活,只有这样,他以后的日子才会有希望可言,有梦想可求!
莫言说:
“我”字少一撇成了“找”
那一撇
代表了很多很多
只有找到属于你自己的那一撇
“我”才是“我”
这,就是生活
公众号:天一学习

篇2:教育笔记:尝试让孩子自己解决问题
今天下午,孩子们进各个区角活动的时候,几个孩子一下子涌到娃娃家,不一会就传来孩子们争吵的声音:“我当爸爸,我先来的!”、“不行!我也要当爸爸,我从没当过爸爸!”镜泽和玮轩为了当“爸爸”争得面红耳赤。只见玮轩一手抓着围裙,一手紧拿着小锅,两个人你一言我一语,谁也不让谁!于是,我在旁边暗地里观察。不一会当“妈妈”的小宁也过来了,她想了想说:“你们俩个一人当一会吧?”这时镜泽也想出了办法:“要不今天你先当爸爸,明天我再来当爸爸,好不好?” 玮轩同意了镜泽的建议,于是玮轩高兴地当起了“爸爸”, 镜泽也高兴地当起了“叔叔”,孩子们又开心得玩了起来。
其实,每个孩子都会遇到难题,孩子之间也难免会发生争执,当孩子出现争执的时候,我们成人往往急于干预孩子,去帮助幼儿解决矛盾和纠纷,希望孩子能够绕过这些烦恼,并努力为孩子铺平前进的道路。然而我们却忽略了,恰恰就是这些小小的、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碰到的问题,由于成人的过多干预,错失了给孩子解决问题的机会。孩子总要长大,总要自己去面对和解决问题,成人不可能一辈子去代替孩子成长,要相信孩子,同时要教给他们一些与同伴的交往技巧,讨论一些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法。
当孩子出现矛盾和纠纷的时候,家长或老师要多一点等待,多一份耐心和关注,尝试让孩子自己去解决。当孩子不能解决时,家长或老师要及时介入,以免加重幼儿之间的矛盾和伤害。
篇3:让孩子自己解决问题幼儿教师教育随笔
让孩子自己解决问题幼儿教师教育随笔
现在幼儿园的孩子大多都是独生子女,在家里可是宝贝,全家人都围着这个宝贝转,平时爷爷奶奶都是寸步不离的,怕孩子磕着碰着,吃饭的时候也是追着跑着喂,可是当孩子来到幼儿园后,他已经迈出了人生的第一个转折点,没有了家人的溺爱,多的是许多同龄的伙伴,有了自己的主意、学会了更多的本领,今天我要和家长说的是请让孩子自己处理自己的事情。
一航是我们班最小的孩子,平时在家里可是爷爷奶奶的宝贝,上学、放学的时候都是奶奶背着来的,也许是由于老人的溺爱,一航在幼儿园里所表现出来的依赖、自私、霸道的性格总是让周围的小朋友不愿意和他玩,时间久了,他总是爱打小朋友,也许他是要用这种办法取得别人的注意吧,可是最近我发现一航有个小小的毛病,就是每次奶奶来接的时候,他就会守着奶奶告上一状,把原本属于自己的错误转移到别人的身上。
今天放学的时候,孩子们和往常一样陆续的被接走了,一航的奶奶来了,刚才还有说有笑的一航瞬间就哭了起来,我还没能明白怎么回事,他就哭着跑到奶奶身边说:“奶奶,今天小松打我了,”“是吗,谁打我家宝贝孙子,给我站出来,”这个奶奶一听说宝贝孙子被欺负了,想都不想的就想替孙子讨回公道,看见他奶奶生气的样子,我瞬间明白了一航这种性格的起因了,我先让奶奶别生气,接着蹲下来问一航:“是哪个小朋友打你了?”“小松”一航气氛的说,“哦,那他为什么打你呢?难道没有原因的就打你了吗?”“嗯。。。我也不知道,反正就是打我了,”“是吗?一航,说谎的孩子鼻子可是会长长的哦,你摸摸自己的鼻子有没有变长了呢?”一航摸了摸自己的鼻子,哇的.一声就哭了起来,一边哭着,一边对我说:“老师,小松没打我,我以后再也不撒谎了,你快把我的鼻子变回来吧”,我抬头看了看一航的奶奶,显然她的气已经消了,她不好意思的对我说:“姜老师,不好意思啊,你看看我,刚才有点急了,”“哦没关系,以后孩子的事情还是让他们自己解决吧,”“嗯,那老师,我们还是先走了,看着她们远去的背影,我突然为我们祖国的未来感到担忧。
未来社会肯定是个竞争和合作的社会,目前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孩子任性、缺乏群体概念,缺乏交往能力及解决能力。作为我们主要的教育者老师与家长,当孩子告状时一般都采取直接的帮助,批评及教育。其实我们应该交给幼儿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技巧,给他们一些空间让他们自己去解决一些小的事情,如:协调商量、关心安慰、等。让他们学会处理与同伴间的小矛盾,使他们建立社会交往的意识和情感,形成积极的交往关系,从而学习交往的策略和待人处世应有的态度,以及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成为顺应时代发展的人。
篇4:教育心得:孩子让我告诉你写作是什么
说话是说给人听,写作是写给人看,这不难理解,表达必须以受众为前提。所以,写作和说话的区别就在于表达方式的差异。
说话大部分时候是带着互动方式说的,写作不是,写作是长时间的自言自语;说话就像泼出去的水,覆水难收,但说话可以再解释,写作是完整的、整体的表达,可以反复修改、锻炼,但一经提交就白纸黑字成为“呈堂证供”。
显然,这种差异决定了写作必须具备以下特点:
你必须一次性写清楚、写准确你想说的,否则你将失去辩论的机会;
你必须向读者传达价值,否则你何必要浪费一张白纸?
所以,这是我们写作教室的第一个基本共识,写作必须心中有读者,必须具备表达的价值。
接下来的问题是,对于中学生,我们学习写作,到底学什么呢?
关于写作我们会接触到许多表达方式,譬如描写、抒情、议论、说明、记叙;我们还会接触许多体裁,譬如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甚至影视剧本……如此复杂,我们从哪里下手呢?
对此我们不妨回忆一下学习表达的人生历程,毕竟我们是在用母语写作。
最初,我们呱呱坠地,开始接触这个世界,于是,我们开始描绘我们眼中的世界,表达我们的需求,接着我们开始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表达自己的心情。显然,前者是描写,后者是抒情。就像我两岁的儿子,有一天吃到一块甜甜的椰汁糕,忽然来了一句“真好吃啊,我吞下去了”。他当然说“好吃”就足够了,其他不过是描写和抒情。也就是说,从刚会说话,我们已经开始描写和抒情了。
很快,我们会发现,普通的语言常常无法胜任我们的表达,有时候我们难以描绘一个对方没有体验的事物,有时候我们难以表达心中澎湃的情感,于是比喻、夸张、排比等等修辞技巧接踵而至,我们的语言能力在绘声绘色的同时得到提高。
再接下来,我们不仅仅表达眼前之所见,我们还喜欢回忆过去发生的事,想象可能发生的事,于是,夹杂着回忆和想象,我们开始记叙一件事,讲述一个故事。并且,我们对于这些过去的事,有了许多品头论足的欲望,我们希望发表自己的看法、自己的道理,于是有了议论。
当你将故事讲得足够好,假如它是真的,那么它就会变成新闻,变成纪实文学,假如它带有你虚构的想象,那么它就会变成小说、戏剧、电影、电视剧甚至神话传说、寓言、妈妈的睡前故事……
而当你将道理讲得足够好,它就会变成评论、理论、研究著作甚至学术经典……
事实上,这个世界上最常用的文学性的表达通常不过是这两种,要么讲故事,要么讲道理,比如报纸,新闻是故事,评论是道理。
所以,中学生的写作,我们写作教室的根本任务,就是在描写、抒情、修辞的基础上,教会大家讲故事(记叙文)、讲道理(议论文)。
公众号:点墨斋写作教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