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柔鱼”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5篇拼搏后成功的故事,以下是小编整理后的拼搏后成功的故事,欢迎阅读分享,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拼搏后成功的故事

篇1:拼搏成功的故事

清朝初期的著名学者、史学家万斯同参与编撰了我国重要史书《二十四史》。 但万斯同小的时候也是一个顽皮的孩子。万斯同由于贪玩,在宾客们面前丢了面 子,从而遭到了宾客们的批评。万斯同恼怒之下,掀翻了宾客们的桌子,被父亲 关到了书屋里。万斯同从生气、厌恶读书,到闭门思过,并从《茶经》中受到启 发,开始用心读书。转眼一年多过去了,万斯同在书屋中读了很多书,父亲原谅 了儿子,而万斯同也明白了父亲的良苦用心。万斯同经过长期的勤学苦读,终于 成为一位通晓历史遍览群书的著名学者,并参与了《二十四史》之《明史》的编 修工作。

拼搏后成功的故事(整理5篇)篇2:拼搏成功的故事

在一个美国的教堂,快过圣诞节了,人们都很想得到圣诞礼物.的确,礼物很多.不过,牧师的礼物更加诱人,他说,如果能够把<圣经>的一章(比较长)背诵下来,而且一字不差的话,就会得到去离此地很远的地方的大教堂去观光.很多人跃跃欲试,但是,也有不少人背诵了几段就放弃了.最后,是一个谁也没有想到的9岁的小男孩一字不差地背诵下来.当牧师问他是怎么样做的,他说,“我是竭尽所能了”.

篇3:拼搏成功的故事

当时遇到的第一个创业难关,就是借钱。第二个难关是拿不到项目。

那时大陆还是“计划经济”,比较落后,拿项目也不仅要有钱,还得有“计划指标”,得出现在当时“国家计划委员会”指标名单上才行。

我只好找到大连一个老战友“借”一点指标,同时付出一点费用。他同意给我几万平米指标。但是拿了指标,还得去找当时的市领导批地。跑了左一遍,右一遍,没人理。市领导被我找烦了,出了一个题目:“你不是想开发吗?把市政府的北侧那块地给你”。

市政府是一个老建筑,很气派。但它的北侧居住区,房子差,设施差,一百多户人共用一个水龙头,一个厕所,被认为“有碍观瞻”,所以把这片地给我去干。可这个项目改造完,要1200块钱一平米的成本,我前面有三家国有公司都不肯干。因为大连市当时最好的房子只能卖到一千零几十块。

我坚持要干这个项目,公司里的很多同志反对。当时我们公司叫“西岗开发公司”,我就说:“开发公司,只有开才能发,你都不敢开怎么能发呢?”为了赚钱,得把这个房子卖到1500元一平米,后来我们动脑筋,推出来几条创新:

第一,当时大陆的房子没有明厅,一个小过道进去直接就是几间房。那好,我们做一个明厅;第二,当时房子没卫生间,县处级以上干部才允许配一间卫生间。我们没管那一套,每户都配了卫生间,还把木头窗换成了铝合金窗,再加一扇防盗门。房子推出来均价1580元每平米。1000多套房子一个月一扫光。就这样,万达就成为了大陆地区第一个闯入了“旧城改造”这一行业的公司;这一单使我们赚到了接近1000万元。就这样,我掘到第一桶金,找到了一个盈利的模式——旧城改造很有钱赚,别人不敢干,我敢,于是在大连就搞开了。

篇4:关于拼搏就成功的故事

“拼命三郎”精神:“快节奏、满负荷、高效率、工作狂”,湖北钟祥市的群众这样评价他们的市委书记陈永贵。从上任的那天起,他就把自己的整个身心与钟祥的事业捆在一起,工作不分白天黑夜。1月至8月,他累计休息只有5天半时间,其中病休2天,出勤率为97.7%;晚上90%以上时间在加班;星期六、星期日加班率为100%;每天从早上8时至晚上11时,平均日工作时间12小时;累计下乡下厂调查研究92天,占整个工作日的38.3%。陈永贵就是凭着“拼命三郎”的精神,赢得了全市百万人民的支持,换来了钟祥的发展变化:全市国内生产总值已达到54.3亿元,综合实力连续4年进入全省十强行列,农业增加值居全国第五、全省第一。

篇5:关于拼搏就成功的故事

把失败变为拼搏的动力:举世闻名的拳王阿里,善于从失败中总结经验,把失败变为顽强的、科学的拼搏的动力。1973年3月底,在圣地亚哥的一次拳击比赛中,阿里被名不见经传的肯•诺顿打碎了下巴,以惨败告终。舆论界为之大哗,嘲讽、挖苦的信件雪片般飞来。面对这种情况,阿里表现得相当冷静,他从惨痛的失败中找出了失败的原因:轻敌。他把这些意外的打击变为行动的动力,毫不松懈地苦练。终于在数月后的洛杉矶比赛中,他一拳打败了肯•诺顿,重新取得了胜利。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