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联酋”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3篇人生,一半烟火,一半初心优美散文,这里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人生,一半烟火,一半初心优美散文,方便大家学习。

篇1:人生,一半烟火,一半初心优美散文
人生,一半烟火,一半初心优美散文
人到了一定年龄,想要活的纯真、内心年轻,是极不容易的一件事。就好比一个中年人,说自己想要如少女一般的去生活,一定是会被世俗嘲笑的,仿佛你不深沉,你不够狡猾,你怎么有脸说你是成年人。
却好在这个世界上总会有一种人是和世俗格格不入的,她们喜欢纯粹的活着,即使有了一定的年龄也不玩心计,不麻木,不论开心的大笑,还是伤痛的流泪,都不忘将自己的生活过的热气腾腾,这激情里,还有那么一丝极其珍贵的少女心。
与一个人相识看似偶然,实则必定会有必然的吸引,就如她;她是一家烘焙店的老板,有段时间每走过她的店总会流连,痴痴的看她变着花样做各种花式的小点心,我们就这样认识,并攀谈起来成了朋友。
她做点心的时候,会放着轻柔的英文歌,一边娴熟的操作,一边不忘告诉我一些小技巧。很少见做美食的女人也穿的那么讲究,一袭长裙及脚,长发随意的编成辫子搭在肩膀一边,她与我对视时如民国女子一样温婉轻笑,她不是少女了,却会闪着孩童般的眼神指着一副照片对我说:看,这是我男朋友,你看我是不是和他很搭?
熟悉后经常会在她几十平米的小店流连一下午,喝着自制的酸奶,有时会喝一些红酒,吃着刚出炉的点心,和她东一句西一句的闲聊,她喜欢旅游,经常将店铺交给朋友打理,自己去东游西逛,小店里有一小面墙都摆满了她淘来的书和摆件,她说家里还有很多,一个人的审美和精神是有源头的,她的内心充满了少女气质,也将自己活出了一种无年龄界的生活方式。
如果仅是这样,或许她也只算是一个有情趣够优雅的女人,但她不止,聊天中得知她有过丈夫,后来分开了,前夫再娶的女人和前夫的妈妈水火不容,她却主动邀请前公婆入住自己的家,直到现在5年了,俨然已经成了相亲相爱的一家人;我真的佩服她,这气度怎是一般人能比!
虽然我是女人,但我一样会着迷这样有灵魂有质感的女性;我认为世上最厉害的人靠的不是套路,不是技巧,而是她的真诚质朴,和心有目标不畏艰苦的精神,有些人真的可以做到内心一点杂质都没有,光阴历练了她的气质,却没有将她的'心性磨老,她有成熟的思维和一心向前的斗志,却也完好的保留着天真的心态,这看似的矛盾,形成了不可思议的魅力。
经历沧桑之后并未沧桑,那种精神的美丽和洁净让人沉醉,活出这样境界的都是大家,如杨绛先生,举手投足已没有了年龄,每看她的文字,总让我感到那股沉淀之后的一脉天真,一束阳光投到书桌上,一只猫安静的卧于她的面前,她的眼神像个孩子一样的让人亲近,如此素素白白却也如此妥帖的淡然和干净。
这些醉人的美,摸上去软软的,如一个温柔的女子,在心中开着一树又一树的鲜花,用纯粹和天真抵御着岁月的痕迹;这美和优雅不只简单的一面,更是一种极致的精神状态,张力十足,能把俗世烟火也过的满心欢喜;多像是我们每一个平凡的日子,饿了便煮着一锅蔬菜粥,把简单的原料熬制到只剩甘甜的滋味。
有人感叹:岁月真是把刀啊,一刀刀下去总会有很多伤痕。是啊,有些人把这些伤疤刻在了心里,还会时不时翻出来撕裂,那伤痛总也无法愈合;可有些人会把这些伤痕雕出花来别在衣襟上,在阳光里晒一晒,依旧灿烂的笑,无怨无悔的爱,勇往直前的做着自己喜欢的事。
我想把自己修炼成这样的人,用最朴素最本源的心在时光中渐渐成为温暖、简单而勇敢的人。
篇2:一半芬芳一半缠绵优美散文
一半芬芳一半缠绵优美散文
清风飒飒,细雨蒙蒙,倾洒于一池荷塘之上。
这夏日午后的傍晚,清凉而幽静。坐于池畔树下,彼时,荷叶在风中摇曳,花朵在绿波里飘浮,触目的是颜料怎样调和也无法超越的新绿,明亮,鲜润;是任何画家都不能复制的水墨图画,生动,天然。荷叶淋水,青翠欲滴,莲花初绽,不染纤尘。水是青绿的.色,花是红白的朵,顿使人飘飘然,恍忽如江南女子,独摇小船,采莲荷叶间。
有位佳人,在水一方,说的也是这一池夏花。百花之中,独有她驻颜有术,永葆青春之姿:绽放时清丽空灵,毫无凡俗之气;凋谢了也淡然风雅,不染尘埃,只是随波而去,有着无法形容的清爽和唯美。
邂逅了她,叫人爱慕,让人贪恋,使人痴狂。
有人说,绝色美女要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于清雅柔美中更具一种风流态度。曹雪芹笔下的林妹妹便是这样的美人。曹雪芹写林黛玉行动如弱柳扶风,娴静若娇花照水,文中言她甚喜李商隐的那句留得残荷听雨声。读到后来,方知那正是书中她的宿命。
徐志摩写女人之美有著名的一句: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似一朵水莲花不胜娇羞。可见他心仪的是这种类型的女子。先是林徽因,而后,他爱上了陆小曼。想来小曼小姐也兼有莲花之诗情画意吧,否则,徐志摩邂逅了她不会意乱情迷,胡适先生也不可能会说,陆小曼是一道不可不看的风景。
微雨轻尘里,对花沉思,我想起那一年,在普陀山普济寺的后院里,放着两缸清新的睡莲。海天佛国的莲,是莲中的精灵。那缸便是小小的江湖,花瓣如玉,依水而生,清新可人,在俗世里默默静修着岁月。
对花沉思,也有清香盈袖。泛舟湖上,那水碧若琉璃,那风细若游丝,莲叶随风拂动,花朵轻轻摇曳,轻易就破解了李清照的千古名句:沉醉不知归路,误入藕花深处。
对花沉思,记得梁实秋曾这样回忆清华园里的一处景致:徘徊池畔,有‘风来荷气,人在木阴’之致我在这个地方不知消磨了多少黄昏。似乎文人雅士对荷塘的清雅古来自有偏爱,所居之所,若有一荷塘相伴,寒窗苦读之时可稍解枯燥,闲暇之余又添情,不知会引发多少灵感
邂逅一池夏花,一半芬芳一半缠绵。此时若有一杯香茗在手,实在是无懈可击,但我依然欢喜,怀着一种希冀。人间有味是清欢,雨中赏荷独成一味。梦想超脱于外,内心澄澈通透,恬静而淡泊。
此情此景,我唯恐时光不再。关于夏花的一场相思,从此情根深种。都言人生若只如初见,但我仍深深期待着与它再次重逢。
篇3:遗憾大约占了人生的一半散文
遗憾大约占了人生的一半散文
我家电视的电影板块里有一个“2016年全球电影回顾”的短片,我看了三遍,对其中一个片段印象很深。据说,这短短的一分钟被称为“奥斯卡提名瞬间”。
因为这一分钟,我去看了整部电影。
电影名叫《海边的曼彻斯特》,讲了一个普通家庭的悲剧故事。一场无心之失的大火吞噬了Lee三个年幼的儿女,也彻底击垮了这个曾经开朗活泼的男人。他远离故土,他沉默寡言,他醉酒滋事,他社交障碍,如同曼彻斯特阴冷的海风和厚重的积雪,这个男人的生命从此蒙上抹不去阴影。
那个Oscar moment 描述的是Lee为了处理哥哥的后事回到家乡,遇到了他的前妻。她希望与他共进午餐,因为当年对他说了很多不该说的话,她非常后悔,想为之道歉。这个终于走出悲伤的母亲哽咽着说:“我的心碎了,但我知道,你的心跟我一样,破碎得彻底再也无法完整了。”Lee却只是颤抖着摇头,强忍泪水,说不出一句完整的话,就匆匆逃走。
这是全片最催泪的一幕。
Lee经历了与妻子的重逢,也没能走出过去的创伤,他返回波士顿,重新回到自己日复一日毫无希望的生活。他冷漠的躯壳里,永远藏着抚不平的伤口和解不开的死结。但是,他们之间的这段经历却让影片更加贴近现实,一段经历改变一个人的桥段只会在电影或小说中发生,在现实生活中,更有可能只是微微一阵清风,并不能掀起多大的波浪。
人生假如真的是因为一些小细节而改变的,那会让人绝望,这种感觉就会像帕斯卡在《里斯本夜车》里写的那样:“我们总是无法看清自己的生活,看不清前方,又不了解过去,日子过得好,全凭侥幸。”
都说生活是美好的,总有阳光透过裂缝照进生命。不,生活永远痛苦。
这部电影就是要告诉我们:岁月斑驳,命运捉弄,总有些事,时间无法治愈,此生耿耿于怀。你们都朝春天去,留我一人在破碎里既丧失又美丽。
即使生活已经原谅了他,他却永远无法原谅自己。一遍又一遍,I can't beat it,I can't beat it……
综艺说它是爱、愤怒、温柔和讥讽的精彩交织。
用普通人感动普通人,永远有效。谁的生活里没有一两件让人崩溃的事。
昨天晚上十一点半,我爸手术伤口周围的皮肤发疼,我才发现他的伤口溃疡得有点严重,他无法下床行走,而我已经预约了今天的化疗。我把这事告诉了姐姐,问她该怎么办。她把我批评了一顿,说我平时没有用心,网上那么多的资料,我怎么什么都学不会。
我一边帮老爸处理伤口,一边上网查询应急措施。查到几种可用的药品,家里都没有储备。我心急火燎地跑下楼,希望能找到一家夜间经营的药店。在瑟瑟的寒风中跑了两条街,所有的药店都关了门。与此同时,我的手机一直响个不停,微信中姐姐一直在指责我,我爸也发了一条短信:“血压107/200,家里没有降压药了。”
无比绝望的我,好想在寒风中大哭一场。可是我不能,我得回家,得去面对生活带给我的折磨。
回到家之后,简单把老爸的伤口处理了一下,等他睡下,又把他的.衣服拿到洗衣机里清洗。时间已经接近一点,我却没有一点睡意,坐在沙发上跟老姐聊微信。我知道她心里一直挂念,可是隔着空间和时差,有些问题也没办法跟她解释,只能安慰她,让她不要着急。
她说:“你再坚持一年,我争取一年以后回国。”
这句话让我觉得有点难过,原来我是一个靠不住的人。
等把衣服晾起来,我也心灰意懒地上床睡觉。一个晚上翻来覆去睡不着,我姐嘱咐我说,不要耽误化疗,可我恐怕没办法给她立下保证。一边心疼我爸,一边后悔自己没有早点发现他的伤口。就这样,在悔恨交加中度过了一夜,迷迷糊糊终于等到天亮,穿好衣服冲到楼下去买药。
药买回来,又帮老爸处理伤口,折腾了一个早上,最终还是决定推迟几天再去医院。老爸的心情好了一些,反而安慰我不要担心,该上班就去上班。
在单位我一直忧心忡忡,为自己的无能为力感到惭愧不已。行尸走肉般地度过了一个上午。
中午在狭小的办公室里醒来,短暂间,不知身在何处。又开始了对人生的怀疑:生活中那么多的不如意,人这一辈子到底为什么而活啊。
想来想去想不出一个答案。
所有的苦难与背负尽头,都是行云流水般的此世光阴。我们是谁,曾经经历过什么,我害怕此生行云流水转逝,自己却什么都没能沉淀下来。
回忆我曾读过的书,看过的电影,似乎也没有谁给过我一个明确的指引。就像《海边的曼彻斯特》,我们只能任由Lee这样用悲伤惩罚自己的余生。
好在,人总是比自己想象的坚强,上一秒还绝望得要死,下一秒就能在脑海里闪过一丝希望。
我想,人来到世上,是为了对某一件事全力以赴。真正的生活是用心浇灌与承担责任,你要对你的挚友、你的家庭、你的每一个承诺、你的每一天的生活负责,对我来说,不浪费自己的情感,
不辜负别人的期待,这就是我每天都会想起的事。
有些人比较幸运,在爱中成长;有些人比较凄惨,在恨中成长。但,大部分人,也不过在大大小小的“遗憾和悲伤”中成长吧,幸好这样,不致伤心伤肺,入骨入肉。当然,也有极深的痛楚如梦如魇,但你我不说,又有谁知,等于没发生过。生活就是这样,遗憾是永恒的主题。
下班回到家,老爸说我买的药很有用,他的伤口已经好了很多。这一天的担忧与挂念,最终得以释怀,遗憾大约占了人生的一半,剩下的大概都是惊喜。
没有悲剧就没有悲壮,没有悲壮就没有崇高。
慈予乐、悲拔苦,慈悲如是,上善如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