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ukensen”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3篇《马》教案设计4,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马》教案设计4,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篇1:《马》教案设计4
执教:大桥中学
余继宏
教学目标 :
1、在朗读中积累优美词句。
2、思考人与动物的关系,感悟动物身上折射出来的可贵精神。
3、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结合生活体验,发表自己的见解。
4、激发学生关爱动物、珍视生命的感情。
教学重点:
1、培养学生对文章的整体感知能力。
2、引导学生思考人与动物、自然的关系。
教学理念:
1、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强化学生自主阅读能力;
2、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提出不同观点,相互交流,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对动物喜爱之情,并与动物能够和谐相处,增强保护生命的群体意识。
教学准备:
CAI课件
教学过程 :
一、导入 。(CAI播放乐曲《骏马奔驰保边疆》)
师:亲爱的'同学们,随着这美妙的音乐,让我们放飞想象的翅膀,一起踏上快乐的语文之旅吧!
师:从这美妙的乐曲声中,你们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奔驰的骏马……)
师:是的,这旋律不仅让我想起了那蓝蓝的天,白白的云,还有云朵下那纵情奔驰的骏马……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马吗?
师:其实自古以来,马就是人类最忠实而高贵的朋友,战场上有它们无所畏惧的身影,旅途中有它们不辞劳苦的足迹。它们默默无闻的见证着的历史,可是,试问人类自己,我们对马的了解又有多少呢?今天,让我们随着布封先生一起走进马的世界。去探寻动物王国的灵性之美。
二、初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
1、作者简介。
&n
篇2:《马说》教案设计4
《马说》教案设计4
《马说》教案设计4
一、自读作业 。
1.给加黑词选择正确的解释。
(1)奴隶人
A.做奴隶的'人
B.农奴、家奴
C. 隶人(职位低微的吏役)
D.仆役(既含B又含C)
答(D)
(2)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A.等候
B.等同、一样
C. 等于
D.等级
答(B)
(3)策之不以其道
A.道理
B. 规律
C. 方法
D. 道德
答(C)
(4)执策而临之
A.面对
B.驾驭
C.到达
D.光临
答(A)
2.选出加黑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句(一组)。
(1)一食或尽粟一石
A.或得日或否
B.而或长烟一空
C.或异二者之为
D.或曰,此东海也
答(B)
(2)①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
②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③骈死于槽枥之间
④策之不以其道
⑤山之僧智仙也
⑥越长城之限
⑦愿陛下亲之信之
⑧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
⑨杜少府之任蜀州
⑩甚矣。汝
篇3:《马说》 4
韩愈
论点: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o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
遭遇(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主旨:其真不知马也。
《马说》教学设计4由本站会员分享,版权归作者所有,请注明出处!
篇4:《马》 设计4
《马》 设计4
《马》教学设计
执教:大桥中学
余继宏
教学目标:
1、在朗读中积累优美词句。
2、思考人与动物的关系,感悟动物身上折射出来的可贵精神。
3、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结合生活体验,发表自己的见解。
4、激发学生关爱动物、珍视生命的感情。
教学重点:
1、培养学生对文章的`整体感知能力。
2、引导学生思考人与动物、自然的关系。
教学理念:
1、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强化学生自主阅读能力;
2、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提出不同观点,相互交流,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对动物喜爱之情,并与动物能够和谐相处,增强保护生命的群体意识。
教学准备:
CAI.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CAI播放乐曲《骏马奔驰保边疆》)
师:亲爱的同学们,随着这美妙的音乐,让我们放飞想象的翅膀,一起踏上快乐的语文之旅吧!
篇5:《复习4》教案设计
《复习4》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复习声母、韵母、整体认读音节;
2、通过多种形式,使学生更熟练、准确地拼读音节。
二、教学重点:复习声母,拼读音节。
三、课前准备:声母练习题、拼音条、物品、幻灯、青蛙(组织教学用)
四、教学过程:
课间:《半半歌》、《落叶》、《大小多少》、《门》、《小猫拉车》、《过山车》
(一)课前热身(3m)(10:20-)
1、师:今天爸爸妈妈从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看我们小朋友上课,开不开心呀?让我们一起用热烈的掌声欢迎我们的爸爸妈妈!
上课之前,我们一起来做拼音操热热身吧!
出示:
点点头,伸伸腰,我们来做拼音操。动动手,动动脚,我们来背声母表:
b p m f……
扭扭脖子,扭扭腰,我们来背韵母表:
a o e……
站要直,坐要正,我们来背整体认读音节表:
zhi chi shi ri……
(二)复习声母(我会连)(8m)
1、师:刚刚同学们很熟练地背出了23个声母。这23个声母很团结,它们在一起排列起来能排成一个图形,现在请同学们翻到语文书第40页,试着连一连,已经连好的小朋友坐端正。
(投影练习)
2、师:这个小朋友连对了没有?(出示幻灯片)
3、声母填空题练习
师:在课本上连对了,那离开课本能不能写出来呢?现在请同学们拿出老师在课间发的练习题,用声母把空格补充完整。
4、(投影练习)齐读。
(三)复习韵母、整体认读音节(4m)
师:声母能熟练地背出来,韵母可以吗?我们一起开火车来背一背吧。
师:韵母能背得那么熟练,整体认读音节肯定也可以。我们也开火车来背一背吧。
(四)认识动物,拼读音节(读读连连)(10m)
1、拼读音节
师:你发现这是什么了吗?(海豚)
师:海豚是一种非常有灵性的动物,相信大部分孩子都很喜欢。接下来,老师要为大家介绍更多的动物朋友,不过,它们给你们提了个小小的要求,只有你们拼读出它们的名字,它们才会和你们见面、做朋友。
(出示幻灯片)待会拼读的小朋友如果读对了,请你跟他读,如果读错了,请你举手教他读。
2、连线
师:请同学们翻到语文书第40页,看图用尺子连线,连好的小朋友坐端正。
(投影评议)
3、写出喜欢的动物名字。
师:除了刚才的动物外,你还喜欢哪些小动物?
师:怎么拼出这些动物的音节?
师:大家都有自己喜欢的动物,现在就请你拿出刚刚的练习纸,把它的名字写在词语格里,看谁写得又快又好。
4、指名介绍自己喜欢的小动物。
师相机拿学生的拼音条上来。
师:请你来拼一拼你喜欢的动物,你能说一说为什么喜欢它吗?
5、看图说话。
师:除了这些动物,老师这里还有很多有趣的动物。谁能看图说一句话?
一种动物能说,两种动物在一起能说吗?
(五)课间休息(3m)(10:45―)
师:上了大半节课,小朋友们肯定有点累了。我们来玩玩拼音游戏吧。
请同学们看大屏幕,自己拼读音节,然后做出相应的动作。注意,不要把音节读出声。
出示gǔ zhǎng jǔ shǒu chàng gē yóu yǒng wēi xiào
(幻灯“你真棒” )
(六)拼读互动(读读画画)(10m)
1、自己读
师:上周,当老师宣布秋游的消息时,小朋友们也是像刚才玩游戏那样高兴。是呀,马上要秋游了,你想带些什么呢?请你看大屏幕,自己拼一拼这些音节。
2、指名读
师:请同学们看老师手上的拼音条,如果你能读得又快又准,那么老实就把这张拼音条送给你。
如果同学读对了,请你跟他读,如果读错了,请你举手教他读。
(师出示拼音条,并递给读对的孩子)
3、互动读
师:刚刚你们读的.物品,老师请我们的爸爸妈妈带来了,请回头看。现在,请拿着拼音条的孩子快速地到阿姨叔叔面前找出对应的物品。
请同学门一起大声地读出来。
4、下面,请同学们用铅笔把你要带的东西涂出来。
5、我们这次不拼读,直接把词语读出来。(例:手绢 手绢)
(七)课堂小结,作业布置(1m)
今天,我们一起复习了声母、韵母和整体认读音节,认识了许多可爱的动物朋友和家中的生活物品。小朋友今天的表现很棒,这和你们的努力是分不开的。同时,我们也要感谢我们的爸爸妈妈。现在,请同学们转过身,一起对我们的爸爸妈妈说“谢谢爸爸妈妈!”
(幻灯:家庭作业:1、熟读 “复习四”;2、完成练习册的“复习”。)
篇6:《乡愁》教案设计4
教学要求
1 在已有的“诗教”基础上,扩大学生阅读视野,加深阅读印象。
2 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具有质疑、解疑、归纳、综合的能力。
3 背诵《乡愁》。
教学难点
通过品位语言来鉴赏诗歌,通过个人质疑、集体解疑来理解诗歌。
教学角度
诗歌品味课
主要教学过程
欣赏--朗读--品味--迁移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情境导入
1 同学们,首先想请你们来倾听一段非常优美的旋律。
(播放马思聪的《思乡曲》)
这段婉转的旋律选自著名音乐家马思聪先生的《思乡曲》,他用音乐来倾诉心中的乡愁,想必已深深地打动了你们!是啊!那剪不断的乡愁总是漂泊在外的游子们永恒描写的主题。让我们来看看古代的诗人又是如何来倾吐心中的乡愁的!
(FLASH演示)
同学们还能想起另外一些表现乡愁的诗句吗?
(生交流)
2 其实,现当代诗歌中也有很多写乡愁的名篇。今天,我们就来欣赏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的《乡愁》。
(FLASH演示)
二 品味
1 朗读
(1)同学们不但被优美的画面感染了,更被这位先生的朗读打动了。的确,他的朗读语调深沉,语速缓慢,感情真挚。但我相信,我们班的每个同学读来,都会别有一番滋味。你可以独自一人来品位这首诗歌,也可以邀请三、两好友,一起读好他。
(多媒体出示整首诗歌。学生自由离座朗读。)
(2)指名读
(3)齐读:让我们一起来诵读这首充满离愁的诗歌,你可以看着媒体,可以看着我,也可以闭上眼睛,随着旋律,在心中体会诗歌的意境美。
2 品位
(1) 乡愁写得真美啊!同学们读得也美!就像古人说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2) 自学及小组学习
(多媒体演示学习方法
批注要求:1、品味:批注诗歌中的好词好句。
2、质疑:将疑问写在记事帖上,贴上展示板。
3、解疑:浏览展示板上的问题,选择你认为可以解答的,在兴趣组中探讨、交流。)
(3)师生互动。
学生质疑并集体解疑。
(品位,例:诗歌结构上有相似之处,有五组词语在诗歌中的位置相同,词性也相同。
“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这些名词美,形象写出了“乡愁”;
“小小、窄窄、矮矮、浅浅”这些叠词美,美在他们增强了句子的诗意;
“一枚、一张、一方、一湾”这些数量词美,美在他们准确形象地表示出邮票、船票、坟墓、海峡的形状。
“小时侯、长大后、后来啊、而现在”这些时间词美,美在写出了作者人生的四个阶段;
“这头、那头、外头、里头”这写位置词美,美在虽然没有写清地点,却表现了余光中与亲人、与大陆难以逾越的距离。)
师小结:《乡愁》从语言上来说,朴素、自然、亲切。就好象一位饱经风霜的老人在侃侃述说着思想的故事。与母亲的'母子情,与妻子的夫妻情,与祖国大陆的鱼水情。从小到老,时间愈久,思乡愈切。而且每一段落的结构都相同,字数也相同,形式也一样,读起来确有音调和谐之美。如果说《静夜思》是古诗中脍炙人口的思乡名作,那么余光中的这首《乡愁》就是现代诗歌中的佼佼者。他同样是全世界华人游子的诗!让我们再一次轻声的来读一读,来细心品一品这首《乡愁》吧!
(多媒体演示)
3 拓展
读了余光中的《乡愁》后,我好象也沾上了几分诗情,突然间诗兴大发--师作诗:“乡愁是故乡那湾永远流淌的小溪,乡愁是雕刻在记忆中的古老童话。乡愁是远走时父亲久久的伫望,乡愁是别离时母亲依依的挥手。” 啊!我发现同学们不但钦佩曹老师的才华,好象也跃跃欲试了!好,你们也来试着表达心中的那份浓情诗意吧!请选择一、二句,写在卷子下方。
(多媒体出示:乡愁是…… 母爱是…… 友谊是……)
4 欣赏
每位同学都当了回小诗人,挺过瘾吧!只要积累更多的优秀作品,我们的诗歌就能更上一个层次。这里,我推荐几首同样描写乡愁,但和余先生风格迥异的佳作。有席慕容的《乡愁》,彭邦桢的《月之故乡》,舒兰的《乡色酒》。任意选择一篇轻声读一读……谁愿意先来诵读!
(指名读并请学生谈谈感受或略作赏析。)
三 结束语
优美的诗歌能陶冶人的情操,能提高人的欣赏水平!我欢迎同学们能够找到自己喜爱的诗歌,与大家共赏!
篇7:《识字4》教案设计
最新《识字4》教案设计
文章摘要:
本文章的主要内容是最新的关于识字4优秀教案设计四,欢迎您来阅读并提出宝贵意见!
(一)看图谈话,引出所学生字
1.观察教材上的彩图,学生先说说从彩图上看到或想到夏天有些什么有趣的事。图上有什么呢?有蜻蜓,有蝴蝶,有蚂蚁。出示蜻蜓、蝴蝶、蚂蚁。它们在干什么呢?出示生字:展、运。
2.看蚯蚓、蝌蚪、蜘蛛的挂图或多媒体课件。我们又看到了什么呢?出示蚯蚓、蝌蚪、蜘蛛。看看蜘蛛在干什么?出示:网。
(二)学习生字
1.小组合作学习,运用形声字的.构字规律学习带虫字旁的字:蜻蜓、蝴(蝶)、蚯蚓、蚂蚁、蝌蚪、蜘蛛。
2.用肢体语言演示字词的意思:展(翅)、运、网。
(三)练习巩固
用基本字加偏旁编儿歌的方法记生字。
(四)朗读感悟
1.自由试读识字儿歌。
2.读出含有要求写的字的句子:蜻蜓半空展翅飞、蚂蚁地上运食粮、蜘蛛房前结网忙,结合词句理解字义。
3.抽查朗读,根据抽查情况指导读正确、读流利。
4.一人一句接力读。
5.男女同学或小组竞赛读。
6.配合动作表演读。
(五)指导写字
1.指导写前、空时,注意这两个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前是上小下大,空是上大下小。
2.教师范写,学生仿写。
3.学生掌握要点自己写。
(六)展示活动
1.我会认。
展示自己会认的带虫字旁的生字。
2.我会写。
能听写本课六个生字。
3.我会编。
学生自己结合生字或结合课文内容编儿歌。
4.教师范写。
5.学生书空。
6.学生描红。仿写。
(七)兴趣延伸
同学们,课下还可以观察一下,夏天其它动物都在干什么?收集夏天的小文章,编编小儿歌。
篇8:《识字4》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蜻、蜓、蝴、蚯”等11个带有虫字旁的生字和“展、运、网”
3个生字。引发学生识字的兴趣,使学生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2、正确、整齐、规范书写”蚂、蚁、前、空、房、网“6个字。
3、正确、流利朗读儿歌。
4、认识并了解夏天一些小动物的生活,体会小动物给夏天带来的情趣,使学生产生好奇,愿意观察、了解大自然。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蜻、蜓、蝴、蚯”等11个带有虫字旁的.生字和“展、运、网”
3个生字。引发学生识字的兴趣,使学生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2、正确、整齐、规范书写”蚂、蚁、前、空、房、网“6个字。
教学过程:
一、谈话揭题。
夏天就要到了小小动物们在干什么吧?
二、认识动物,看图说话。
1、出示动物园(课件或挂图)。说说图上有什么动物?生活中看到过这些些动物吗?
2、动物们在干什么?
三、学习字词。
1、自由读儿歌,用”——“划出藏在儿歌里的这些小动物,并大声多读几遍。
要求:读准字音。
四、自由读儿歌
开火车读儿歌
读词
重点指导:蜻(qīng)蜓(tíng)
2、(出示词:蜻蜓、蚂蚁、蝴蝶、蝌蚪、蜘蛛、蚯蚓)它们又从儿歌里
跑出来了,还认识他们吗?
(1)借助拼音认读词语。
(2)去掉拼音再认一认。
3、游戏:找朋友”(图与词配对)
4、观察特点,认记生字。
(1)观察生字,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2)小组合作,识记这些虫字旁的生字。
检查
1.自由读儿歌。
2、找出自己最喜欢的小动物的一行读一读,读出自己的感情和小动物的快快乐。
4、继续识记“网、运、展”。
(1)(出示3个生字所在的句子)指名朗读。
(3)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认记生字(画一画、猜一猜、做一做等)。
五、指导书写“蚂、蚁、网“。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正确、流利朗读儿歌。
2、认识并了解夏天一些小动物的生活,体会小动物给夏天带来的情趣,使学生产生好奇,愿意观察、了解大自然。
教学过程:
一、巩固生字。
(1)我会认。
1、抽读生字卡片。
2、“我说你找”教师说,学生在自己的卡片中找。
(2)我会说
1、“我和动物做朋友”
(出示图卡:你想和哪个动物做朋友,上台读一读。)
2、“我让生字交朋友”
(出示所以的生字,说词语)
3、全班交流:你还在哪儿看到今天学习的生字?
二、指导背诵
1、齐读全文。
2、看课件说一说。
3、自由背诵。
4、引背。
5、借助插图背诵课文。
6、表演背。
三、鼓励创新。
1、激发兴趣:课文中只写了六种小动物,真是太少了,我们来说几种吧!
2、小组讨论。
篇9:《复习4》教案设计
《复习4》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复习复韵母和鼻韵母,练习书写,小学语文第一册《复习4》教学设计。
2、能够正确拼读音节,连接相对应的图片。
3、正确拼读音节,了解秋游该带些什么,并能用简笔画将这些东西画下来。
4、能够根据音节看清图意,看图说几句话,明白互相谦让的.道理。
5、能够正确认读词语,并会恰当使用。
6、能够正确拼读儿歌,会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儿歌。
7、声母,韵母和整体认读音节的分流练习,分类按顺序排列。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复习复韵母和鼻韵母,练习书写,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小学语文第一册《复习4》教学设计》。
2、能够正确拼读音节,连接相对应的图片。
教学过程:
(一)第一题:描描读读。
1、先读韵母卡片,按顺序读,打乱顺序读。
2、按虚线描韵母,一边描一边想想这个韵母的读音。
3、描完了再按顺序读一读。
4、扩展活动,做游戏“找朋友”。
一部分同学举声母卡片,一部分同学举韵母卡片,大家在一起跳找朋友的舞蹈,跳完一曲,看看两个人拿的声母和韵母组成什么音节?然后一起拼读一遍,若两个人拿的声母和韵母不能拼成音节,说明朋友找错了。
篇10:《练习4》教案设计
《练习4》教案设计
教学要求
1通过阅读短文,让学生知道让学生懂得:处处留心随处都能学习语文。
2继续学习把句子写通顺、意思表达清楚。
3练习写好钢笔字。
4熟记成语,积累词汇。
5口语训练,说漫画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词句训练、口语交际。
难点:口语交际
课前准备:卡片、挂图
第一课时
一:导入:
这节课,我们就学习练习4
二:教学第一题:
1.谁来把第一题的题目要求读一读?(指名读)
处处留心就能发现“汉字的学问真不少”
2.练习:
读短文思考:
1)我和杨雨恬在预习过程课文时,对哪个汉字产生了疑惑?
2)他们有什么新的发现?
3)阅读短文思考:“醒”为什么不用“目”而用“酉”?
“醒”为什么不用目而用“酉”,师引导:酉是象形字,形如古代酒坛之类的器具,用以指代酒
用酉作偏旁的汉字,大多与酒有关,“醒”原指醉酒后醒过来,睡醒的“醒”正是借用醒酒的“醒”,是其引申意义。
4)说说在生活中处处留心你都学会了哪些生字?
5)遇到类似的疑问,大家研究一下,可以通过什么方法学习
(通过查找工具书,也可小组互动)
第二课时
教学第二题:
1读读背背
2下面请大家在小组长的带领下自由认读,
全对的请举手。错了的同学可要再接再厉啊。
3指名读、齐读、小组比赛读,自由练读这8个成语,读准每个音。
4来把你会读的词语带着大家一起读一读?(指名读)
5开火车读。齐读。
6同桌商量这8个成语是什么意思。
7交流。
8看谁背得最快。
指名背。齐背。同桌互背。
教学第三题:
1写好钢笔字
2教师范写提醒:“口”在不同的位置,大小形状也不同
3笔笔谁的钢笔字写得最棒
第三课时
口语交际《说漫画》
设计意图:
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
本次教学设计在遵守此原则的基础上,力图体现以下目标:
教学目标:
1、看懂漫画,通过编故事和形式和同学交流,并通过练习使学生初步了解和感受漫画的特点。
2、提出具体的要求,让学生在说话的同时,训练口头表达能力,感受语言的魅力,培养学生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注意口语交际中学生的情感调动,努力在口语交际中培养学生对学习正确的观点。
教学设计:
(教师上课,师生问好,等到学生完全做好准备,教师才开始正式的教学)
一、组织教学,引出要求1:
(虾米歌)师:一个小虾米。生:咦!
师:卧在浅水中。生:噢?
师:弯腰又驼背,生:哈哈!
师:我们坐起来。生:不学小虾米!
请评价一下,我们的对话怎么样?
(根据评价,引出要求――注意语气[板书])
二、联系实际,激发说的欲望。
1、谈谈你此时的心情,可以根据早上你的经历、昨天的梦境来谈。(指名说,尽量多说,教师及时做出评价。)
2、引出要求――大方真实。[板书]
3、谈谈你对张老师的看法?(根据学生实际,抒发内心的感情。)
4、引出要求――发自内心。[板书]
5、教师及时做出评价,帮助学生保持本次口语交际的参与热情。
三、引入正题,进行“说漫画”口语交际。
1、提问:同学们喜欢漫画吗?(这一环节中,鼓励学生不同的见解,可以喜欢也可不喜欢,但一定要讲出自己的理由。)
2、欣赏课文中的漫画[实物投影展示](刚放出画时不要立刻提出要求,留出空白,学生小声议论也可,暗暗赞叹也可。)
3、谈谈你的感受。(鼓励学生按口语交际的要求,大方的、真实的表达出发自内心的感受。)
4、根据漫画中小花狗的神态编故事,与同学交流。
5、集体交流,讲讲寓意,你明白了什么?(这一环节有难度,要注意引导)[板书:相信自己不过分自卑、不过分自大、]
四、总结,课堂延伸实践活动。
1、再看图,总结一下漫画的特点,你能用自己的话表述吗?
2、根据回答,教师总结:漫画是一种独特的语言形式,往往不需要一个字就可以表达出深刻的思想,让人在会心一笑中受到启发。
3、谈谈你还看过的漫画有哪些?引出漫画种类。
(卡通漫画、生活漫画)
4、老师与学生同看漫画,分享少年时的快乐。
(老师也准备了一些杂志《少年漫画》,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分享少年时的快乐。)
5、师生同看漫画,个别交流。
6、集体交流一、两幅可笑的或印象深刻的漫画。(实物投影展示)
五、提出希望。
短短40分钟过去的太快了,和你们在一起的时光真的很快乐!这节课我们了解到……(引出口语交际的要求――发自内心、大方真实、注意语气)下节课再见!
自己评价: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课上的学生反应不错,热情的参与口语交际,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从他们的表现看出教师的引导对他们对漫画有了一个崭新的认识。
篇11:《练习4》优秀教案设计
《练习4》优秀教案设计
第一课时
1.指导练习习题1。
(1)小黑板揭示字母表(大写),指读并背诵。
(2)说说熟练掌握字母表(大写)有什么实际意义。(运用音序查字法,提高查字典速度;汉语拼音中人名、地名、物名等专用名词及句子打头字母要大写。)
(3)完成习题1。说说为什么排除选项(1)、(2)、(3)。
2.指导练习第3题。
(1)复习。我们学过音序、部首、数笔划三种查字典方法。什么样的情况下选用哪种查字法最方便? (知道这个字的读音,选用音序查字法最方便;不知道读音,一般选用部首查字法;不知道读音,而部首又难以判断的才选用数笔划查字法。)
(2)请判断以下字用什么方法查最方便。(小黑板揭示)
帷冉瞰kàn 缶fǒu 逸甩
(音序:瞰,缶;部首:帷,逸;数笔划:冉、甩。指出在练习中,哪些字采用音序查字法,由题目规定确定。)
(3)查字典,完成习题3。(请3人上黑板分别按要求查“窘”、“穹”、“鼎”。)
(4)检查、订正。点拨“鼎”的笔划数,12画。
参考答案:窘,音序J,jiǒng,难住,使为难;穹,部首,穴,7画,苍天;鼎,数笔划,12画,大。
3.指导练习第4题。
(1)审题,明确要求。(注意带点部分,读出层层推进、加重的语势、语气。)
(2)自由练读句子,体会。
(3)理解。
①这是什么句?(排比。)
②研究两句句子带点的部分,说出排比有什么特点。(联系例句理解。)要点:结构相同(或相似),3个并列分句以上,语势层层推进,语气层层加重。
(4)指导朗读。(排比标志词——带点的部分,读得重些,既要读出排比节奏,也要读出语气逐步加重、速度逐步加快的层层推进的语势。)
指名诵读(评议)——自由练读——集体齐读。
(5)体会排比的`作用(复习)。
说说这两句句子运用排比的方法强调了什么?(第1句,强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喜讯传遍了祖国天南地北、山山水水,表达出人民对新中国、对领袖的热爱之情。第2句强调了邱少云在烈火中纹丝不动的力量源泉,烘托邱少云顾全大局,宁可牺牲自己,也要严守纪律的精神品质。)
4.指导练习第2题。
(1)审题,明确练习要求。这些都是易写错的字,分四组对比排列,要求正确抄写。
(2)四人小组议论。每人解释一组。如,不要多点,指字的什么部位不要多点?不要少点,指字的什么部位不要少点?说不准的互相纠正。
(3)抄写,完成作业本第2题。
第二课时
1.指导练习第5题。
(1)审题,明确要求,改正句子中用错的标点。
(2)指导方法。
①句子该用什么标点符号是由什么决定的?(句子意思。)因此,标点用得是否正确,要根据句子意思加以检查。
②有错才改。有的标点可以这样加.也可以那样加,这要尊重原句。改的是绝对有错的,因此要说得出错在什么地方,该怎么改。
③教给规范修改符号,
(3)在课本上修改。改后交流,逐句说出错在什么地方,为什么是错的,该换成什么标点。(答案见《教参》)
(4)用规范的符号在作业本上重改一遍。
(5)小结:做这个练习有什么意义?(写文章,做作业都要正确使用标点。)
2.指导练习第6题。
(1)审题,点拨阅读方法。
①讨论本次阅读练习的任务是什么。(a、联系上下文解词;b.领会短文中心思想。)
②怎样领会中心思想,掌握阅读的方法、步骤。(读懂短文主要内容——思考为什么写这件事——选择打√。)
③默读短文,随手把要解释的词语划出来,思考短文写什么事,理清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明白为什么写这件事。
(2)默读,划划想想。
(3)课堂交流。
①逐一理清6个要素。
②调整语言,说出短文主要内容。
(4)选择短文中心思想。说明选择的理由。为什么选项①、③是错的?
(5)再读短文,联系句子说明指定词语的意思。
自学思考——同桌议论——课堂交流。(交流时强调,说出这个词在课文中指什么。答案见《教参》。)
(6)完成作业本第6题。
篇12:《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案设计4
一、教学目的要求:
1。掌握课文的思想内容(中心论点)。
2。学习课文结构严谨、层层推进的论证方法。
3。比较两篇短文的差异。
4.掌握课文的论辩语言。
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目的要求1、2
教学难点 :目的要求3、4
三、教学时数:一课时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1. 预习:看注释,试译全文;编提纲,试背全文。
2. 简介孟子和《孟子》:孟子,名轲,思想家,教育家,是继孔子以后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合称“孔孟”,并有“亚圣”之称。
《孟子》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记述了孟子的.言行、政治主张、哲学主张及哲学、伦理、教育思想等学术问题的论争。全书共七篇,计261章,约35000字。《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选自《告子》。
3. 初读课文,疏通文意。
(1)学生接力赛诵读课文,后教师范读。
(2)教师巡视,释疑点拨。
(3)对照书下注释,学生独立思考,逐段疏通并翻译。
4.概括课文的中心论点。
5.同桌学生编写结构提纲。
6.课文重点论述了“人和”的重要性,联系以前学过的课文例子,举例论证。
(提示:《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陈涉世家》等。)
7.提问:(1)本文论述的是不是军事问题?孟子是否主张打仗?
(2)本文论述的作战目的是什么?
(3)第一段和第二、三段之间是什么关系?二、三段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8.整理:(1)通假字:“畔”同“叛”。
(2)文章结构严谨、层层推进的论证方法。
(3)字词:多音字:夫;一词多义:利、道、池、兵、之、而;古今异义:亲戚、去。
(4)词性活用:域、固、威
9.小结:这篇课文运用了层层推进的论证方法,论述了“人和”对于战争胜负的决定作用,从而阐明了施行“仁政”的重要意义。
10.作业 :1。领会本文的语言特点。
2.预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并简要比较两篇短文的差异。
文中有些地方参阅了《名师特教备课笔记本初三语文(上)》、《教与学整体设计初三语文(第五册)》等教案,在此致以诚挚的谢意!
篇13:识字4的教案设计
识字4的教案设计
【教材简析】
《识字4》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实验教材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中的识字课。本课是一首充满童趣的儿歌,描写了小动物在夏天的活动情况。这里写的小动物大多是昆虫,因此本课要求认识的字大都带有虫字旁。教学本课时,为学生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让他们在游戏中、在阅读中识字,激发他们的识字兴趣。把握住了低年级识字教学的主要任务──识字、写字,并通过多种有效的方式,将这些任务落在实处。
【教学目标】
1.认识蜻、蜓等14个生字,提高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会写蚂、蚁两个字,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书写,做到间架结构合理。
2.通过在阅读、游戏中识字,指导学生认识本课生字,提高识字能力。
3.激发学生识字兴趣,使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准备】
1.教学课件。
2.词语卡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出示课件:夏天图片。
师:当多彩的春天过去以后,来到我们身边的就是生机勃勃的夏天。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识字乐园,学习《识字4》,看看小动物们在夏天里的快乐生活吧!
(教师板书:识字4)
师:请你们仔细观察,图上有哪些小动物?它们在做什么呢?
【设计意图:利用图画导入课文,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并引领学生走进教学情境,感受大自然的美好,从而更加有兴趣地进行学习。】
二、看图识字学词 了解形声特点
(一)看图识字
出示课件:学生说到哪个小动物,点击,出示带有注音的相应汉字。
认读:蜻蜓 蝴蝶 蚯蚓 蚂蚁 蝌蚪 蜘蛛
(指名拼读认识汉字,其他学生跟读。)
(同桌互相认读生字卡片上带有音节的词语。)
【设计意图:通过拼读音节认识汉字,使学生掌握了学习汉字的方法,为自主识字打下基础。】
(二)认识虫字旁 了解形声字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些汉字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呢?
(引导学生发现这些字都有虫字旁,因为蜻蜓、蝴蝶、蚂蚁都是昆虫,蚯蚓、蝌蚪、蜘蛛虽然不是昆虫,但样子很像虫子,所以表示这些动物的汉字都是虫字旁。一般和昆虫有关的汉字都是虫字旁。)
师:观察蚂蚁两个字,因为蚂蚁是昆虫,所以左边带有虫字旁,那么两个字的右边谁认识?
(学生认读马和义。)
师:你们发现了什么?
(学生发现:马和蚂的读音相同,义和蚁的读音相近。)
教师讲解形声字。
(学生自主发现本课中的其他形声字。)
(学生一起认读本课中出现的形声字。)
【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发现汉字特点、了解形声字进行认字,使他们掌握一定的识字知识和方法,从而激发学生识字兴趣,提高识字能力。】
出示课件:儿歌
小蜻蜓,像飞机,小蝴蝶,穿花衣。
小蜘蛛,织网忙,小蚯蚓,爱翻地。
小蝌蚪,水中游,小蚂蚁,爱劳动。
虫字旁,动物多,形声字,要牢记。
(学生齐读儿歌。)
【设计意图:通过朗读儿歌,复习刚刚学过的生字,也使学生对形声字加深了印象,还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汉字。】
三、学会观察 练习书写
师:我们刚刚认识了很多动物朋友,小蚂蚁想请同学们帮个忙。它希望大家能帮它写写它的名字。你们行吗?
出示课件:田字格中书写的蚂蚁两个字。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两个字的结构,并想一想写这两个字的时候,应该特别注意什么?
(学生仔细观察,并进行交流。明确:这两个字均为左右结构,左右宽窄基本一样,右边比左边稍宽一点,找准两个字中虫字旁所占的不同位置。)
教师板书范字。
学生练习书写,教师指导。
展示学生写的字,并请其他学生点评,教师总结。
【设计意图:指导学生学会观察汉字的占格,做到间架结构合理,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从而提高写字能力。】
四、利用游戏 巩固识字
游戏一:小动物回家
师:小蚂蚁为了感谢同学们帮助它写名字,想请你们一起来做个游戏。
黑板出示:小房子,房子上面贴有动物图片。
游戏规则:请学生认读生词卡片,并把卡片贴到带有相应动物图片的小房子中。
游戏二:走迷宫
师:这些小动物特别感谢同学们把它们带回了自己的家。所以要带你们去一个迷宫,看看谁有本领走出来。
出示课件:迷宫游戏。
游戏规则:学生认读词语,读对了,进入下一关,读对所有词语,便可走出迷宫。
【设计意图:在游戏中复现本课生字,调动了学生识字的`积极性,激发识字兴趣,并取得良好的识字效果。】
五、朗读课文 复习巩固
师:胜利的鼓声是在夸奖同学们词语认得棒,如果这些生字跑到了儿歌中,你们还能认识吗?
师:请同学们自己朗读儿歌,注意读准生字的字音,并把句子读通顺。
(学生自由练习朗读儿歌。)
【设计意图:这次朗读的目的是把字音读正确,把句子读通顺,又一次复习了本课要求认读的生字。】
师:谁愿意把这首儿歌读给大家听,要做到声音响亮,字音正确,把句子读通顺。
(指名朗读。)
【设计意图:交流中学生相互帮助,在阅读中识字可以提高识字效率,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的认读能力。】
出示课件:课文内容。
师:请同学们边朗读,边把今天学过的生字找出来,如果你们找对了,动物乐园里的小动物就会送给你们一朵鲜花。
(学生寻找生字,并一起认读。)
教师对学生进行表扬、鼓励。
【设计意图:通过阅读,使学生进一步熟悉本课要求认识的汉字。在寻找生字的过程中,学生又一次巩固了识字。】
六、总结提升 布置作业
师:今天,我们认识了许多形声字。在你们读课外读物的时候还会发现更多这样的汉字,希望同学们能留心观察,认识更多的形声字。
【设计意图:此项作业鼓励学生多积累,同时也激发了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在生活中、阅读中大量识字,不断提高识字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