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颜吽裂”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2篇诗歌西湖,天堂梦,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后的诗歌西湖,天堂梦,希望大家喜欢!

篇1:诗歌西湖,天堂梦
诗歌西湖,天堂梦
辗转一夜的梦,梦里乍现天堂的光芒
翌日的我,仿佛修道成仙
从阜山乡到青田站买票候车
从万里无云到遮天蔽日
二十五公里的山路呵,盘来盘去
盘尽我心中的天堂呵,还有彼岸
时刻牵动着心结的西湖纤细的腰身
轮轨延伸梦想,凌晨午夜的喧嚣
装进睡眼惺忪的梦里,饿着肚皮发呆
从缙云仙都到永康方岩
从武义温泉到义乌小商品市场
从诸暨五泄到杭州西湖
金温铁路的车厢里,荡漾着每一个旅人的梦
我微微看到,总有一缕清光
自人间射向天堂
一张地图的距离,找寻清晨六点的西湖
望断那缕公交的风,不敢问来人
陌生又熟悉,怕遇上了天堂鸟
奏响去往天堂的路,或是
独自踏寻的瞬间,有天堂的风景下凡人间
古老的.河坊街,方回春堂或胡庆余堂
飘逸的药香醇醉一世铅华。莫等闲
吴山广场的天风卷起最炫民族风的浪潮
从柳浪闻莺到断桥残雪,一路的风景
时间走得太慢,依旧在湖滨晴雨徘徊不前
断桥残雪匆匆的过,平湖秋月缓缓的来
梦中的断桥,谁与我在此相会
或是康熙的品题,又为那般秋月景行
曲院风荷或苏堤春晓,雨中的西湖
任湿了便湿了吧。湿了在绿荫里奔跑
湿了在小卖部里辗转,湿了在雷峰塔下仰望
湿了我一身孤寂
湿了江南第二天堂
/8/5农历二〇一二年六月十八
说明:7月12日从青田坐夜里的火车次日凌晨5点多抵达杭州城站火车站,在城站寄存点寄存了行李,从建国南路一路踏寻至河坊街,并独游西湖。从柳浪闻莺一路往东,经过钱祠表忠、涌金桥、一码头公园、湖滨晴雨、五码头公园、六码头公园到断桥残雪,过白堤、锦带桥至平湖秋月,再过西冷桥、苏小小墓、武松墓、岳坟至曲院风荷,天下起雷阵雨,然后过玉带晴红来到苏堤,一路冒雨朝着雷峰夕照前行。雷峰塔需40元门票,想到回家车票不够而没登塔参观,终于雷峰塔附近的净寺公交站台乘游2回杭州城站火车站,然后坐大巴回上虞老家。
注:说明处“柳浪闻莺”、“钱祠表忠”、“断桥残雪”等皆是景点名,根据地图上来的。
篇2:西湖梦之天堂
没有去过西湖,西湖只是一个浅现的慨念,悠悠绿水,碧柳蓝天,游人如织,鱼戏画船。西湖是我的梦,不能与之相见,便怕是要永远的梦下去。有梦是件好事,会少些寂寥多些期盼,向望与憧憬。生于北方,看惯了硬汉式的景致,于柔媚的江南自然便止不住的心生出许多的幻想,就像向往情人的初恋。静静地闭上眼吧,在那细雨如丝的天地,撑一把油纸伞,于湖畔留恋,于静幽的古巷信步徘徊,徘徊听数千年沧桑瓦漏的滴水轻吟,看烟雨弥漫的榭台亭楼,或许有伊人相望,或许有素手运墨,吐一番难得的英眉豪气亦是点点幽思,或许什么都没有,只有清清的静寂,宽了胸怀让历史也变得雾一般的朦胧起来。西湖,于千年的轮回中我来了,来了,寻梦,山正青水正秀梦正酣。
寻梦,于隔世之憾潜籍温柔。西湖那是心的日月之湾。或于星光点点的浩瀚夜晚,泛舟湖上,衣袂飘飘,横一长笛,声洒西楼,独消清寂,盈盈酒杯盛载天地。没有对话者,诉说只有自己的声音:活着,是心的成长与明朗,于万物长养慈悲,于天地感怀深恩。不知金山寺的钟声是否还悠扬如常,是否木鱼振振,炉火明灭,香客满堂。西湖,我想你将永不寂寞,你倒影着历史的辉煌和感叹,诉说彩步袅娜,水袖漫天,把手相别,泪眼顾盼的柔情与肝肠寸断。
西湖,你泛波的涟漪是否就是离人的泪,幽幽脉脉,浸我千年的一叹。“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西湖,于不能相见的悠悠长别中,你成了我心底灿烂素描的画,轻提卷轴,行步无疆。不得不承认,有些追问是无需答案的,有些步履也无需方向的,只要坚持扣问,坚持前进,风光无限,精彩依旧。不能穿越心灵的便会永远彷徨,痴迷只能带来永世的痛苦与轮回。西湖,于不能相见的期盼眺望中,那是我生命的另一种高度,深度,温度与风景。
于不能旅行中,满怀羁域之情的淡逸容雅。行者,未必一定是衣缕赤脚,满面生灰,也未必扬鞭策马,大漠止饮,行者也可能是心灵的,其实质也更应该是心灵的,只有这样才能天地广极,真正实现无疆之行而意味深长。西湖,你是我双眸里噙着的泪水吧,阅尽苍桑之痛后涅畔新生。西湖呀,是我心灵的光明天堂。
心窝里的西湖
在杭州呆了许久,还是不得不感叹自己所处的地理位置的优越,优越到什么时候想,便能与西湖来一个亲密的接触;优越到无时无刻不被西湖的人文、风景感染着。
近期在看王旭峰的《爱情西湖》,在感慨文字的优美,故事的动人时,忽然想去西湖走走。苦于我究竟是一个懒人,总是被种种借口所绊住,在夜夜念念不忘中,才放下会否下雨,会否半路迷失的种种会否假设借口,起了个大早,去看看王旭峰笔下充满故事性的西湖。
可我们终究还是迷了路,不知何去何从,只能凭着路人的指点茫然前进。迷失的久了,同行的闺蜜的耐心显然是快到尽头了。经常迷路的我却开始享受迷路带给我的别样风景与心情。意料之外的东西不是惊人便是动人,风景也是如此。坐在前往南高峰的公交上,感觉城市离我们越行越远,而春色却越行越浓郁。耳中响着纯音乐《回忆》,回忆与这些清丽的风景固然无关,但是慢节奏的纯音乐伴着沿途的春色是再好不过的。清明前的春色虽不能撩人,人却被这嫩的滴水的春色迷得不知身在何处。
南高峰与北高峰全然是不一样的风情,南高峰更给人一种小家碧玉的感觉,混合着江南的水墨风情,令人不敢小觑。山上以茶叶居多,因是阴天,采茶的人并不多,茶最新嫩的芽得以幸存,可多瞻望瞻望这大好的春色。小家碧玉般的南高峰也是有自己的性情的.,她巧妙的将自己的凶险掩藏在自己温婉的面孔之下,让人不经意间唏嘘感慨。
西湖毕竟是杭州的西湖,南高峰毕竟是西湖的南高峰,就一会儿功夫便到了山顶,从山顶俯瞰,山下的村庄都笼在薄雾之中,粉墙黑瓦的房子映在青山薄雾之间,突然觉得生活在其中的人该是如何的惬意舒适。而身处南高峰上的我们显然是兴奋过了头,对着山陇下的村庄绿茶薄雾开始毫无形象的尖叫欢跳,喜悦之情不亚于登上极高山峰一览众山小的人们。
王旭峰在《爱情西湖》里就双峰插云描述了一段南北相望的爱情,南高峰与北高峰两两相望,湮没在云端的它们是否会在夜深人静时细细私语?
下了南高峰,我们便沿着公交的方向去了太子湾花园。途径净慈,南屏晚钟的碑前满是围观拍照的游客,佛门的清静便到底是少了些。阴天太子湾的人还是一如既往的多,到底是美景鲜花,鲜有人不爱。淡淡的樱花下是浓郁的郁金香,浓郁的郁金香下是满是落英的泥土,浓淡相间处便是游人的身影在晃动,爱美的人们头戴花环四处留影留影,留住自己花样般年华。
苏堤春晓,柳枝拂水。《爱情西湖》中男女主角一座一座桥走过去,走过第一座跨虹桥,第二座东浦桥,第三座压堤桥,第四座望山桥,第五座锁澜桥,第六座映波桥,然后女主说了一句:好的。我和朋友却是从映波桥走到了跨虹桥,如同看一段倒叙的故事,从最终走到了最开始。其实故事能够倒叙也是一件很不错的事情,能让人更加明白什么是值得珍惜珍重的。苏堤的春色到底是没有欣赏多少,除了断断续续飘飘忽忽的思绪之外,只有一个“冷”字在全身上下不断晃荡游走,让人不可自拔。
西湖总是不断变换着出现在我的梦中我的思绪中,有的地方有关情结,有的地方有关风情,有的地方有关诗意……把这些片段片片拼凑加以勾勒延伸,便是完完全全的,我心窝中的西湖。
篇3:天堂诗歌
天堂诗歌
走进五彩缤纷的世界
时间慢了下来
沉静在花香鸟语的海洋里
我好像主宰了一个世纪的未来
不要浪费青春
不要千年等待
在与世隔绝的地方播下种子
在希望的田野上挥洒汗水
让激情扩充到极限
让梦想成就一切辉煌
阳光属于人间
天堂属于我
花红柳绿,春色迷人
脚下舞动的步伐释放着无限魅力
喉咙里滚动的歌词很有节奏的全程播放
我深陷醉生梦死的状态
请不要约束自己
请释放我的'灵魂
肉体之外
幻想中的宇宙拥有无数个地球
人类移居不再是梦
外太空的很多绿色星球就是我们的后勤保障
不必灰心
人只要有了坚定的信仰
活着就有希望
土地河流山川永远不会消失
隔空对视的异域空间里
我做的梦只有神的福祉
世界不可以有末日
但凡末日到来的地方只会出现天崩地裂
浓烟四起
在水火无情的年代
我选择安乐死
在我长眠的时间里
天堂永远属于我
篇4:西湖梦作文
没有去过西湖,西湖只是一个浅现的慨念,悠悠绿水,碧柳蓝天,游人如织,鱼戏画船。西湖是我的梦,不能与之相见,便怕是要永远的梦下去。有梦是件好事,会少些寂寥多些期盼,向望与憧憬。生于北方,看惯了硬汉式的景致,于柔媚的江南自然便止不住的心生出许多的幻想,就像向往情人的初恋。静静地闭上眼吧,在那细雨如丝的天地,撑一把油纸伞,于湖畔留恋,于静幽的古巷信步徘徊,徘徊听数千年沧桑瓦漏的滴水轻吟,看烟雨弥漫的榭台亭楼,或许有伊人相望,或许有素手运墨,吐一番难得的英眉豪气亦是点点幽思,或许什么都没有,只有清清的静寂,宽了胸怀让历史也变得雾一般的朦胧起来。西湖,于千年的轮回中我来了,来了,寻梦,山正青水正秀梦正酣。
寻梦,于隔世之憾潜籍温柔。西湖那是心的日月之湾。或于星光点点的浩瀚夜晚,泛舟湖上,衣袂飘飘,横一长笛,声洒西楼,独消清寂,盈盈酒杯盛载天地。没有对话者,诉说只有自己的声音:活着,是心的成长与明朗,于万物长养慈悲,于天地感怀深恩。不知金山寺的钟声是否还悠扬如常,是否木鱼振振,炉火明灭,香客满堂。西湖,我想你将永不寂寞,你倒影着历史的辉煌和感叹,诉说彩步袅娜,水袖漫天,把手相别,泪眼顾盼的柔情与肝肠寸断。
西湖,你泛波的涟漪是否就是离人的泪,幽幽脉脉,浸我千年的一叹。“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西湖,于不能相见的悠悠长别中,你成了我心底灿烂素描的画,轻提卷轴,行步无疆。不得不承认,有些追问是无需答案的,有些步履也无需方向的,只要坚持扣问,坚持前进,风光无限,精彩依旧。不能穿越心灵的便会永远彷徨,痴迷只能带来永世的痛苦与轮回。西湖,于不能相见的期盼眺望中,那是我生命的另一种高度,深度,温度与风景。
于不能旅行中,满怀羁域之情的淡逸容雅。行者,未必一定是衣缕赤脚,满面生灰,也未必扬鞭策马,大漠止饮,行者也可能是心灵的,其实质也更应该是心灵的,只有这样才能天地广极,真正实现无疆之行而意味深长。西湖,你是我双眸里噙着的泪水吧,阅尽苍桑之痛后涅畔新生。西湖呀,是我心灵的光明天堂。

篇5:西湖梦读后感
西湖梦读后感
西湖梦读后感今天,我看了余秋雨的“西湖梦”。
西湖有悠久的历史,早在唐宋时代就有很多大文豪、大诗人,比如白居易、苏东坡等人都游览过西湖,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喜欢西湖。西湖最有名的景点是“白堤”和“苏堤”,他们分别是白居易和苏东坡修的,不是为了好看,而是为了帮百姓除害。在西湖也有一些历史故事,苏小小和白娘娘,都不是正常人,但她们都希望变成正常人,过正常人的生活。
我觉得,过平凡的生活,才是最有意义的生活,比如,可以自由自在玩耍,可以快快乐乐的学习……
西湖,一个令人魂牵梦绕的圣地,作者余秋雨感受着西湖的美,避不开这汪湖水沉浸着某种归结性的意义,于是提笔,记下了西湖的种种。
西湖梦,是令人憧憬的,是令人向往的,是保留在人们心中那小小的归属地,为之奋斗的。西湖梦,初读余秋雨的这篇文章,实在不知为什么以梦为题,似乎与他写的内容毫不相关,读到第三遍时,有了模糊的概念,也许,是作者对西湖单纯的梦,更或许,是作者感慨于数千年来文化人格的日趋没落,而作者呼唤着富有生命力和自主精神的人类灵魂的一种期望。梦,多么美好的一个字眼埃
文章结构层次鲜明,十分清晰。每一小节都谈论到了一个主题,但各小节与文章最终写作目的是相照应的'。作者的联想十分丰富:明代正德年间一位日本使臣游西湖后写下的诗,联想到宗教并阐述了宗教与西湖的关系,联想到了苏东坡与白居易在西湖留下的两条生命堤坝,联想到了以梅为妻以鹤为子退隐的林和靖,联想到了名妓苏小小和白娘娘。
第一节,作者自己初识西湖,与西湖亲密接触,日本使臣所作的诗,作者因此发生感慨,对于许多游客来说,西湖即便是初游,也有旧梦重温的味道,但也给人一种疏离感。就如作者所言:它贮极了太多的朝代,于是变得没有朝代。他汇聚了太多的方位,于是他失去了方位。他走向抽象,走向虚幻,像一个收罗备至的博览会,盛大到缥缈。也许这就是作者对西湖产生梦的原因吧。
第二节,作者开始了他的批判,发出疑问,是山水走向宗教,?抑或是宗教走向山水?这一切归结于非常实际,而又非常含糊的感官自然,说实话,我并不理解余秋雨为什么这样写。我进能理解他写鲁迅时,鲁迅劝郁达夫不要将家般至杭州,因为他怕天大的才华和郁愤,最后都化成供后人游玩的景点。再也读不到创世的文章了,因此,作者借此批判了消极隐退于西湖,感于世风日下,群体性文化人格日趋暗淡。
第三节,继续借苏轼,白居易之名批判消极隐退,大力赞扬了白居易和苏轼当年所作所为,称他们在文化品位上,是那个时代的巅峰和精英。但却称赞林和靖将隐士真正的做地道了,做漂亮了。我不太理解。
第四节联想到了苏小小与白娘娘。呼唤富有生命力和自主精神的人类灵魂。苏小小和白娘娘都为了爱情而发出生命的光辉,苏小小凭借自身,发散出生命意识的微波。作者借此赞扬他们的生命力。
从语言上看,文字不算太悠美,讲道理颇多,而且有些地方晦涩难懂,但文字却有力的批判了消极隐退,大力赞扬了富有生命力和自主精神的人类灵魂。
而从修辞上看,有比喻,令人更懂,给本身晦涩的文字增添了一些优美。
篇6:西湖梦读后感
西湖梦读后感
西湖的文章实在做得太多了,做的人中又多历代高手,再做下去连自己也觉得愚蠢。但是,虽经多次违避,最后笔头一抖,还是写下了这个俗不可耐的题目。也许是这汪湖水沈浸着某种归结性的意义,我避不开它。
初识西湖,在一把劣质的折扇上。那是一位到过杭州的长辈带到乡间来的。折扇上印着一幅酉湖游览图,与现今常见的游览图不同,那上面清楚地画着各种景致,就像一个立体模型。图中一一标明各种景致的幽雅名称,凌驾画幅的总标题是“人间天堂”。乡间儿童很少有图画可看,于是日日通视,竟烂熟于心。年长之后真到了西湖,如游故地,熟门熟路地踏访着一个陈旧的梦境。
明代正德年间一位日本使臣游西湖后写过这样一首诗:
昔年曾见此湖图,
不信人间有此湖。
今日打从湖上过,
画工还欠费工夫。
可见对许多游客来说,西湖即便是初游,也有旧梦重温的味道。这简直成了中国文化中的一个常用意象,摩挲中国文化一久,心头都会有这个湖。
奇怪的是,这个湖游得再多,也不能在心中真切起来。过于玄艳的造化,会产生了一种疏离,无法与它进行家常性的交往。正如家常饮食不宜于排场,可让儿童偎依的奶妈不宜于盛妆,西湖排场太大,妆饰太精,难以叫人长久安驻。大凡风景绝佳处都不宜安家,人与美的关系,竟是如此之蹊跷。
西湖给人以疏离感,还有别的原因。它成名过早,遗迹过密,名位过重,山水亭舍与历史的牵连过多,结果,成了一个象征性物象非常稠厚的所在。游览可以,贴近去却未免吃力。为了摆脱这种感受,有一年夏天,我跳到湖水中游泳,独个儿游了长长一程,算是与它有了触肤之亲。湖水并不凉快,湖底也不深,却软绒绒地不能蹬脚,提醒人们这里有千年的淤积。上岸后一想,我是从宋代的一处胜迹下水,游到一位清人的遗宅终止的,于是,刚刚抚弄过的水波就立即被历史所抽象,几乎有点不真实了。
它贮积了太多的朝代,于是变得没有朝代。它汇聚了太多的方位,于是也就失去了方位。它走向抽象,走向虚幻,像一个收罗备至的博览会,盛大到了缥缈。
西湖的盛大,归拢来说,在于它是极复杂的中国文化人格的集合体。
一切宗教都要到这里来参加展览。再避世的,也不能忘情于这里的热闹;再苦寂的,也要分享这里的一角秀色。佛教胜迹最多,不必一一列述了,即便是超逸到家了的道家,也占据了一座葛岭,这是湖畔最先迎接黎明的地方,一早就呼唤着繁密的脚印。作为儒将楷模的岳飞,也跨身于湖滨安息,世代张扬着治国平天下的教义。宁静淡泊的国学大师也会与荒诞奇瑰的神话传说相邻而居,各自变成一种可供观瞻的景致。
这就是真正中国化了的宗教。深奥的理义可以幻化成一种热闹的游览方式,与感官玩乐溶成一体。这是真正的达观和“无执”,同时也是真正的浮滑和随意。极大的认真伴和着极大的不认真,最后都皈依于消耗性的感官天地。中国的原始宗教始终没有像西方那样上升为完整严密的人为宗教,而后来的人为宗教也急速地散落于自然界,与自然宗教遥相呼应。背着香袋来到西湖朝拜的善男信女,心中并无多少教义的踪影,眼角却时时关注着桃红柳绿、莼菜醋鱼。是山水走向了宗教?抓或是宗教走向了山水?反正,一切都归之于非常实际、又非常含糊的感官自然。
西方宗教在教义上的完整性和普及性,引出了宗教改革者和反对者们在理性上的完整性和普及性;而中国宗教,不管从顺向还是逆向都激发不了这样的思维习惯。绿绿的西湖水,把来到岸边的各种思想都款款地摇碎,溶成一气,把各色信徒都陶冶成了游客。它波光一闪,嫣然一笑,科学理性精神很难在它身边保持坚挺。也许,我们这个民族,太多的是从西湖出发的游客,太少的是鲁迅笔下的那种过客。过客衣衫破碎,脚下淌血,如此急急地赶路,也在寻找一个生命的湖泊吧?但他如果真走到了西湖边上,定会被万干悠闲的游客看成是乞丐。也许正是为此,鲁迅劝阻郁达夫把家搬到杭州:
钱王登假仍如在,
伍相随波不可寻,
平楚日和憎健翮,
小山香满蔽高岑。
坟坛冷落将军岳,
梅鹤凄凉处士林,
拔似举家游旷远,
**浩荡足行吟。
他对西湖的口头评语乃是:『至于西湖风景,虽然宜人,有吃的地方,也有玩的地方,如果流连忘返,湖光山色,也会消磨人的志气的。如像袁子才一路的人,身上穿一件罗纱大褂,和苏小小认认乡亲,过着飘飘然的生活,也就无聊了。”(川岛:《忆鲁迅先生一九二八年杭州之游》)
然而,多数中国文人的人格结构中;对一个充满象征性和抽象度的西湖,总有很大的向心力。社会理性使命已悄悄抽绎,秀丽山水间散落着才子、隐士,埋藏着身前的孤傲和身后的空名。天大的才华和郁愤,最后都化作供后人游玩的景点。景点,景点,总是景点。
再也读不到传世的檄文,只剩下廊柱上龙飞凤舞的楹联。
再也找不见慷慨的遗恨,只剩下几座既可凭吊也可休息的亭台。
再也不去期待历史的震颤,只有凛然安坐着的万古湖山。
修缮,修缮,再修缮。群塔入云,藤葛如髯,湖水上漂浮着千年藻苔。
西湖胜迹中最能让中国文人扬眉吐气的,是白堤和苏堤。两位大诗人、大文豪,不是为了风雅,甚至不是为了文化上的目的,纯粹为了解除当地人民的疾苦,兴修水利,浚湖筑堤,终于在西湖中留下了两条长长的生命堤坝。
清人查容咏苏堤诗云:“苏公当日曾筑此,不为游观为民耳。”恰恰是最懂游观的艺术家不愿意把自己的文化形象雕琢成游观物,于是,这样的堤岸便成了西湖间特别显得自然的景物。不知旁人如何,就我而论,游西湖最畅心意的,乃是在微雨的日子,独个儿漫步于苏堤。也没有什么名句逼我吟诵,也没有后人的感慨来强加于我,也没有一尊庄严的塑像压抑我的松快,它始终只是一条自然功能上的长堤,树木也生得平适,鸟鸣也听得自如。这一切都不是东坡学士特意安排的,只是他到这里做了太守,办了一件尽职的好事。就这样,才让我看到一个在美的领域真正卓越到了从容的苏东坡。
但是,就白居易、苏东坡的整体情怀而言,这两道物化了的长堤还是太狭小的存在。他们有他们比较完整的天下意识、宇宙感悟,他们有他们比较硬朗的主体精神、理性思考,在文化品位上,他们是那个时代的峰巅和精英。他们本该在更大的意义上统领一代民族精神,但却仅仅因辞章而入选为一架僵硬机体中的零件,被随处装上拆下,东奔西颠,极偶然地调配到了这个湖边,搞了一下别人也能搞的水利。我们看到的,是中国历代文化良心所能作的社会实绩的极致。尽管美丽,也就是这么两条长堤而已。()
篇7:西湖梦作文
绿荫幽幽林漠漠,只闻知了鸣难休。暝色入西湖,唯我独怜影。绿水东流逝,宿鸟入林归。何处是天涯,相逢离散间。我闻五百年的轮回,修得今生一次擦肩,我亦思前尘,辗转望今生。
断桥雪,断桥伞,执情脉脉西子中,眸望断桥日复日,空阶青苔一年年。
红白相间暗香浮,聆听远来轻履步,但目盼,芳尘来,轻盈薄纱映素肌,暖风拂青丝飘飘,袅袅身姿娉婷来,嫣然一笑醉花间。
恨见玉容相晚,逢后愁应何诉?
携手相对,荷花不语,砌下荷花片片红,乱红静入溶绿水,此时无声胜有声,千言万语双眸中;
执手漫步,风回絮拈,苏堤杨柳堆如烟,绿芜拂尽长堤路,斜阳暮色映鸿影,影影相怜相惜沫。
西湖澹澹起,素鱼相濡间,画舫抚瑶琴,红袖添清茶,弄笔依偎人,鸳鸯生两字,薄纱留温存,西湖共醉影。
尘缘短,天长水阔疑无路,相思长,千山万水总相逢。
重重密云横空布,绵绵细雨挂山涧,二十四桥人断魂,十里长堤伞难收。
浮生长,恨欢短,把酒斜阳晚照留,挥袖拂了一袖清泪,离散天涯相思无奈,只凭落花寄流水,漂泊何方,只奈随尘无归。
何处天涯?触目浮景人空去。满眼芬魂西湖间,自古多情空遗恨,悠悠,不尽落红滚滚来,与伊相逢目目触景中,隐隐人如玉,征鸿微步来。
惊梦断,相思曲,漫漫浮生,短短相欢,拂了一身前尘,独留一袖暗香,空照西湖,回首依依。
夕阳暮,人独立,西子夏幽深,明月楼风声草渐,青苔桥柳絮蝉鸣,画舫锁悠愁。
素鱼悠悠相濡,一湖浮萍映谁伤,几处遗红,触目肠断轻,一叶叶,一片片,繁花空殆尽,夏流逝,向谁去?一晌伫桥人难望,萧声咽,咽胭红,咽断今生苏堤别,绿柳絮飞心上陌,和梦回,旧时曾去,独醒珠溅西湖,落尽翠色余花。
篇8:西湖梦作文
西湖梦作文
与其高官厚禄,不如乘扁舟,弄垂柳,笑看人间,一世风流。
——题记
西湖,是什么?是细雨中一人为另一人撑起的油纸伞,是溪流边素白如雪的轻纱?还是轻歌曼舞,楼台画阁,每一朝的文人墨客们苦苦寻觅的梦境?
丹青也描不出它的涛声,油彩也绘不出它的'波光,它就那样永远恬然而安静地藏在江南柔软的水雾与丝缎里,低眸垂睫,嫣然浅笑。
一点一点,我小心翼翼地拉近与它的距离,西湖,那样多情的西湖,终于肯让我走进它,然后在垂柳小荷间,笑靥如花。
可以说天公不作美么?等好不容易能够乘上船时,原本阴郁的天空突然下起了小雨。是想帮我们重现那一场相遇吗?我也不由地笑起西湖的多情来。雨不大,才刚刚能够沾湿衣襟和发梢,我却仍是在西湖边的摊点处挑了一把素雅的油纸伞,白底蓝花,淡雅的一如水箱的烟雨与梦境——那些有着西湖的梦境。伞上晕开的雨丝飘渺空灵,捉摸不定,可是,不可否认地,它在这里。就像在我面前的这一湖通透如玉的水,安然,与真实。
登上小舟,画舫轻摇。我伸出手,当触碰到清凉的湖水的时候,我才得以确定,这不是梦,可那些梦里的烟雨亭台,为何竟一模一样地出现在这里?微醺的湖水,精致的断桥,以及那些因着细雨而朦胧如烟的绿荷粉莲。这多情的西湖,竟给予我这样一个真实的梦境。迷醉其中,却不自知,却无法自拔。该责怪它吗?这样美好的西湖。只是,谁还能责怪它?在这轻柔曼妙的的波纹里,谁还会记得那些尔虞我诈,谁还记得那些明争暗斗?只剩下一心的恬静,随着那一湖清波荡漾。不仅不要责怪,或许还应感谢它为我们留下了这一方净土、一湾碧水吧?
如果可以,我宁愿乘扁舟,弄垂柳,笑看人间,一世风流。
篇9:这,就是天堂诗歌
人生不需要太多行囊
有梦想才有远方
脚步永远比路长
收集阳光
放飞希望
---题记
我面带微笑
看向四面八方
不是因为我看不到伤痛
我只是想让周围的人
看到一点希望
人生像是一场旅行
不需要背负太多的行囊
我带着微笑出发
奔赴梦寐的'地方
沿途的风景都是云烟
梦想的远方
才是我的天堂
梦再远,路就在脚下
路再长,都长不过我的步伐
迎着朝阳出发
伴随夕阳西下
夜再黑,不要怕
放飞希望
天堂就在脚下
有梦想的人,才有远方
有微笑的地方,就是天堂
篇10:天堂序曲诗歌
天堂序曲诗歌
被一道闪电划破
寂夜,沸腾了
划破冗长的昏晓
浓稠的夜色,侵袭了故乡的角落
在空旷的原野上,却诞生了——
那股生命的潮汐在蠕动
哦!朋友
幻化的行军
你可曾看到过?
从亘古赴来,湮没了乡间小道
湮没了纯厚质朴的心
幻化的呐喊
你可曾听到?
那铿锵有力的字符
投掷在沿途
投掷在心魂萦绕的乱世佳园
在夜的边缘、在黎明开始的地方
蓄势、喷泊、奔放着——
那颤动的曙光
村野,晨雾,浴火初阳
唤醒沉睡的村庄
撩开柔软的雾帷
崴蕤秋兰,丹枫迎香
小径纤陌间
谁修葺了秋的韵华流年。
星罗寒雯,麦果茫茫
脉脉旋舞间
谁躲在氤氲薄幕里绽开了温妍
我去了太阳神谷
掬一捧支离破碎的灵光
畅然游曳于魅力四射的故乡。
蔷薇花开
暗香浮动的幕色里,
听夜莺唱着昔夜的老歌,
在山间,轻轻飘扬
路呵!
亲爱的`路,
蜿蜒了几湾辛酸?
我在你的帷帐里,低絮千语;
你在我的航程中,永不迷惘。
当我们再次的
从这个驿站航过那个驿站,
风雨依然
亲吻着你心涧那亩怒放的幽莲
当我从亘古赴来,
她轻泛着灵动的眼眸
瞬间成为一圈圈的幸福
倘徉在林间小道
于是小道上驰骋的不是亡灵,是精魂
在林梢腾飞的不是凤凰
是驾着执爱的理想。
柳絮飘飞,白衣苍狗间请在终点守护,
守护
不要错过那个能够承载幸福的天堂!
篇11:白梅天堂诗歌
我在开满鸢尾的黑色山坡上,向你抬头仰望
你在雪絮纷飞的冰冷荒原上,向我俯身微笑
你在云层之上,我在苍穹之下
我们没有皱着眉
也没有再说话
远处梦魇般的山脉还是连绵不绝
落日橘黄色的余晖还是很暖
却让我想起故乡里某个没有下雪冬日
那里的白梅开的好美
我想我不会再回到我的白梅故乡
我也许可以,我也许可以
侥幸骗过自己
我亲爱的你
依然孤独地清醒着
我在一个逆光处
望着你佝偻的背影
那背影与明晃晃的光线
显得如此合衬
好像一生风雨都穿不透的一道墙
四下弥漫着着一片蓝色烟雾
刺鼻的硝石,硫黄气息
那散落一地的.爆竹声
仿佛在送别过去的日子
它们如同扬尘一般
撒向了岁月深处
不能寻
几年之后我可能会忘了白梅树故乡
那个白云一遍一遍飘过的地方
终于有一天我不再面带忧伤
微笑的走过你走过的地方
不再问你为什么合上眼
连等都懒得等
我知道,我是一只飞翔的青鸟
总有一天,我会越过满园的荆棘与忧伤
带着满身白梅的清香
前往我们闪闪亮亮的旧时光
然后骄傲告诉你
我已找到我们的
篇12:天堂来信诗歌
天堂来信诗歌
从天边飘来一片云,
飞进了我心中。
云片上是密密麻麻的字痕,
原来是一封寄来信。
信曰:
“听说你仍然还不断在烦闷,
为何要这样对待自己的生命。
再好的筵宴总要人去席面空,
再深的感情也要各奔南北东。
那里有长流水愿意聚汪存,
只要有出口就会向往去奔腾。
汪成一潭死水就会变腐臭,
形成臭气冲天怎该面对人。
我离你而去也是无奈之形成,
黄土路上那有同生共死的生命。
相聚了几十年是应得的'缘分,
思念中还该继续奔前程。
逝者早已抛弃了滚滚的洪尘,
生者重自己珍视自我生。
连草木也录着它们的年轮,
何况唯人需活出个月屈阴睛。
生死两茫茫苍天已注定,
思量情难忘别时疼痛肠断魂。
杨柳轻风总要思念月儿明,
不枉来到世间一场相遇情。
离队的孤雁两眼盯雁群,
折翅的鹰仍然向往着蓝天和白云。
活一天不能负对远去的心,
凹凸不平的路上拼搏才算真历程。
虽然没天路应该怀着上天的心,
人活一辈子要有摘取星月抱怀中。
胸抱鹍鹏志敢于深海擒蛟龙,
笑对玉宇遨千河雄气才能贯长虹。
别忘了“忠言逆耳利于行,
良药苦口利于病”之千古训。
脚踏实地走完应走的远路程,
才会活出个真情实感的人中人。”
铿锵的肺腑言瞬时驱散了好奇心,
已明了是谁寄语的良苦之心情。
多少飞泪换不来这闪光的金珠明,
浑身的泪水也难溢满这倾心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