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unpee”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9篇土地的根诗歌欣赏,以下是小编整理后的土地的根诗歌欣赏,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篇1:土地的根诗歌欣赏
土地的根诗歌欣赏
背篼,架子车,老辈的汗水和着泥土
电灌工程的的堤坝立起来了
几万亩绿色田野的希望升起来了
划拨,牺牲,国家建设的需要
几座农场建起来了
关进了一茬又一茬不安分的社会分子
蓝天,河流,沉甸甸的收获和喜悦
绿树花丛中的新农村建起来了
太阳能灯下农家人的广场舞跳起来了
地震,天灾,岷漳移民异地安置项目的实施
监狱(农场)搬走了
七千人的'新农村开工了
希望,盼望,又要作出牺牲
当地百姓失望地不理解
国家把最好的土地给了几百公里外的移民
亲爱的大爷大娘,你老请回吧
因为我知道你们争的是
土地的根和土地的魂
亲爱的大哥大嫂,你们理解吧
因为我知道你们怕的是
没有了根也怕没有了安息的魂
走吧,都散吧,理解了就是支持
我们自个的土地是比移民少
我们美丽的家园正在走向小康
打工,留下,我们都要活出精彩
无论走多远无论去何方
我们的根在这里我们的魂就在这里
篇2:我的土地诗歌欣赏
我的土地诗歌欣赏
“烧砖窑”的烟囱赫然屹立
不可一世的傲视着大地
日夜喷吐着滚滚浓烟
肆意把天空的蔚蓝涂成暗灰
父亲佝偻着如弓的脊背
枯枝样的双手颤微微
抚摩着那一排排待烧的土坯
眼中涌出滚烫的泪
啊!这曾是我的土地!
岁月里一同走过多少风雨
四季里浸泡着多少希冀
昨天的饥饿还未远去
树叶充饥的滋味还未忘记
胸中的伤痕撕裂着一个真理——
生命离不开土地!
充满着辛酸和期待的土地
诞生着幸福和爱情的土地
用鲜血和生命保卫的土地
祖祖辈辈赖以生存的根基
魔鬼的窑门大张着贪婪
老板的口袋膨胀着私欲
脚下的土地在一天天减少
父亲的心脏渗出鲜红的血迹。
窑中烈焰在疯狂的.燃烧
翻卷的浓烟吞没了父亲的身躯
火光中他看到爷爷哀怨的目光
浓烟里他听到祖先在声声叹息
啊!我的土地!
远处的城市飘来美妙的夜曲
酒店的华灯通宵不熄
麻将在肥胖的手中哗哗作响
钞票在狂笑中叠叠堆积
“窑头”手中高擎着血红的美酒
领导身边依偎着如花的美女
篇3:诗歌欣赏:我们的土地
诗歌欣赏:我们的土地
你可曾想起,
在春秋战国的烽烟里,
从战马眼角边滴落的眼泪。
你可曾想起,
念奴娇.赤壁怀古的涛声,
煮沸英雄情怀让人千古醉。
你可曾想起,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诗句,
刻骨铭心地滋养着华夏人生死相依的土地。
这就是我们的土地,
这就是从我们的土地里生长出的情义!
这情义爆满连绵悠长的情思,
荡漾着屈原拷问苍天的眼神,
凝聚起司马迁翻拣竹简的汗滴,
流淌着昭君出塞曲中无尽的乡愁,
飞扬起卫青们驰骋边关的豪气。
这是我们的土地,
这是从我们的土地里生长出的情义!
我们的脚下生长美如图画的甲骨文,
生长古雅的.端砚,
生长灵秀的浣纱女,
生长虞美人的侠骨柔肠。
八千年前的玉雕龙在晨光里微笑,
贾湖骨笛的神音依旧悠扬;
曾国大墓里,沉睡的编钟,
仿佛依旧在富丽堂皇的殿堂里回响。
大秦彩俑的动人表情,
至今让世人联翩遐想。
在马踏飞燕的那一刻,
定格成大汉朝浪漫的神往。
无言的城墙迎送过千载流云,
它眼前的江河曾沐浴过古老的晨光。
读《史记》不朽的容颜,
会让我们触摸到那一个个
曾镌刻在竹简上跳动的心脏。
永恒的是那些埋藏在泥土里,
永不生锈的魂魄绽放的光芒。
车辚辚,马萧萧,
汉唐帝国的风烟凝聚成天上的云霞,
到今日,总会在晨曦时,
仍将这片温情的土地抚摸。
透过晨曦的阳光,
依稀还能看到孔子坐着马车,
刚刚从雨后的大地上碾过,
留下的斑驳车痕,
随后就长成了高山大河,
长成古风遗韵,化在泥土中,
芬芳成梅兰竹菊,
灿烂成了街市和乡村的万家灯火。
你奔流不息的长河,
曾经从《诗经》里流过,
从《水经注》的图画中流过,
从祖先渔猎的欢笑声里流过,
从逐日夸父的梦影中流过......
悠悠流过千古春秋,
流过无尽的日升日落。
于是,被你唤醒的土地,
盛开出五十六支绚丽的花朵,
也滋养了无数个梦想永不停息地发芽、结果。
在这片土地上,
有南国红豆的相思,
有椰风火热的芬芳;
有广袤草原上骏马奔腾的壮美,
有高粱红、大豆黄、南瓜香......
还能听见——
苗鼓神秘的音韵在青山绿水间回响,
冬不拉、马头琴依旧在深情的歌唱......
家园里的风光,千百年来,
怒放了洛阳的牡丹,
婆娑了江南的绿风烟雨,
丰美了草原上奔驰的骏马。
生长出布达拉宫墙壁上庄严的图画,
还有故宫殿堂上曙光映照的飞檐,
张择端笔下描绘的街市的繁华,
深藏敦煌洞窟的飞天,
和王羲之轻轻吟唱时行云流水的勾画。
走过这土地上的每一个黎明,
总能听见熟睡的孩子甜梦中的笑语;
走过这土地上的每一个黄昏,
总有菊花般的空气让我们呼吸;
走过山岗,走过原野,
总有布谷鸟的鸣唱,
总有耕耘过的泥土上,
溢满谷穗的芬芳。
这就是我们的土地,
这就是我们时刻能够孕育崭新生命的土地!
这就是从我们的土地里生长出的情义!
当烽烟散尽,
在煦暖的阳光里,
我们宽广而深情的土地,
依旧红梅绽放,依旧飘散缕缕荷香。
篇4:我爱这土地诗歌欣赏
我爱这土地诗歌欣赏
■点出土地情结
先欣赏起始两句:“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诗人对土地的酷爱,已到了不知道如何倾诉的地步。于是,他只能舍弃人的思维语言而借用鸟的简单朴素的语言倾泻他的爱情,在诗人看来,这简单朴素的往往是最真诚热烈的。形容词“嘶哑”,已不能再唱出美丽悦耳清亮动听的情歌,但这“嘶哑”的歌声正能抒发对土地的义无反顾的真诚和执著。于是土地情结的激越歌声由此响起。
■倾吐土地情结
诗的第一节可分四层。
第一层,隐喻人民苦难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暴风雨”、“悲愤的河流”这些意象告诉我们,艾青魂牵梦绕地爱着的土地,是布满痛苦、躯体上有太多凝结成块的流不动的悲愤的土地。当时日寇连续攻占了华北、华东、华南等广大地区,所到之处疯狂肆虐,草菅人命。艾青在《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有着相似的描写:“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风,/像一个太悲哀了的老妇,/紧紧地跟随着/伸出寒冷的指爪/拉扯着行人的衣襟,/用着像土地一样古老的话/一刻也不停地絮聒着……”诗人用“寒冷”、“雪”、“风”、“封锁”等意象勾勒出扼杀着一个个求生的生命的悲惨处境。两首诗写于同一时期,都表现出诗人对人民苦难的深情关注。
第二层,隐喻人民反抗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一句象征着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神州土地养育了中华民族,也养育了一种坚韧不屈的民族精神。“无止息”暗寓反抗精神的传承,“刮”、“激怒”表示力量的强大,由悲土地之苦难转入赞土地的抗争,诗人的土地情结深了一层。
第三层,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一句可以看作是斗争前景的象征,也可以更“实”一点,看作是充满生机的解放区的象征,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的象征。总之,诗人的情思已由悲愤、称颂进入憧憬,表现出坚定的必胜信念,构思又进一层。
第四层,—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诗人没有沉溺于对“温柔”恬静的“黎明”的欣赏中,为了自己的爱永远留给土地,他作出了上述郑重庄严的抉择。这种献身精神可以作这样的诠释:我来自土地而最终归于土地,这样,爱才得以升华,得以永恒。这是一种多么超凡脱俗、悲壮高尚的土地情结啊!
■升华土地情结
第二节的一问一答,诗人由借鸟抒情转入直抒胸臆:“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太“深沉”太强烈的土地之爱,已使诗人难以诉诸语言,只能凝成晶莹的泪水。“深沉”一词也许达不到与实际感情相应的表达强度,于是,其后紧跟的六个沉重的省略,似乎涌动着潜流地火般的激情,更为沉重地叩击着读者的心房,激起读者持续的共鸣。全诗在这问答中达到高潮,那炽热、真挚的爱国情怀,留下不尽的余韵。
■文章的基调
在诗的开头,诗人把“我”假设为一只“鸟”的形象,而且这“鸟”是饱受磨难的喉咙嘶哑的鸟,使读者立刻被诗人的忧患意识所感染。这忧患意识来自对多灾多难的祖国博大深沉的爱。诗歌就在这样的基调下,进一步展开了对鸟儿歌唱对象的描述,它们是:土地、河流、风、黎明。从四个歌唱对象前面的修饰词语看来,它们都是长期遭受风雨打击、悲愤满怀、奋力抗争的形象,与下文鸟儿献身于土地的精神正相吻合,这就强化了诗人所要表现的“爱土地”“爱祖国”的主题。
■第二节分析
如果说第一节是对“爱土地(祖国)”主题的抒情性的铺陈描述,第二节短小精悍的两行则可看作是对主题的高度凝练的概括。去掉第二节,诗意则得不到提炼和强化。
篇5:我们的土地优美诗歌欣赏
我们的土地优美诗歌欣赏
——有感于盘锦宜居乡村建设
春风吹拂的土地,
在生活磨难之中,
深情地期待明天,
迎接那新的意境。
无数的生命,
在土地的胸膛里生生死死。
梦幻般的思想,
被深深地感动。
追求生活的人,
在土地上奔跑、呼喊。
土地如一位慈祥的老人,
公正地站在岁月里,
让劳作者如痴如醉在生活中,
孕育一个完美的收获。
永恒的土地呀,
你深入人心,
还原真诚的心灵,
在造就美的过程中,
让多少命运之神获得新生。
土地如一首抒情诗,
唱响了命运的旋律。
我们沉稳地行走在土地里,
踏出的足音有着土地般的.情怀。
我们真诚地感谢土地啊,
创造了一个恒古的世界。
在中华民族的记忆和体验中,
土地的每一部分都是神圣的——
每一片耕地,
每一条河流,
每一根闪闪发光的松针,
每一只嗡嗡鸣叫的昆虫……
空气与土地滋养的生命是一体,
清风给了我们祖先第一口呼吸,
也送走了祖先的最后一声叹息。
不是吗?
土地是我们祖先的遗灰,
存留着我们亲人的生命。
我们都是土地的一部分,
土地也是我们的一部分。
青草、绿叶、花朵是我们的姐妹,
麋鹿、骏马、雄鹰是我们的兄弟。
树汁流经树干,
就像血液流经我们的血管一样,
我们和土地共同属于一个家园。
为我们骄傲自豪吧,
能够燃烧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
去创造一个又一个美丽的神话。
因为,春天在你在我们的心中,
因为,春天是一种希望一种爱,
因为,春天是开启梦想之门的动力……
年月日
篇6:土地诗歌
土地诗歌
从水田里软软的泥到山坡上红黄的土,
千百年来养育了多少人,又埋葬了多少骨!
深沉的梦里永远渴求着一份简单的幸福,
退守在密密麻麻的稻穗,年年耕种的反复。
村落的根是这深沉不变的土地和聚集的言语,
圈养的家禽与家畜朝夕间长大成自给自足。
无功名利禄也无尔虞我诈更无谁王谁主,
你贫穷的血液里也可以提供善良高贵的帮助。
二月初春的暖正好播种,也恰好开始了忙碌,
摇尾巴的狗在游荡或者安坐门口默默守护。
老牛依然拉着犁,静静行走在希望的路途,
或悠闲抬头低头间咀嚼嫩绿鲜美草给的反刍。
无言的土地里有生命在挣扎,在挣扎而出,
就像这欲求不高的村民为了生根了的古朴。
从喜鹊燕子的时令来到深山里断续声的鹧鸪,
梦是一段一段的又好像接连不断的没有结束。
你是执着而高贵的,如风雪里昂然的梅竹,
是千百代生命里简单却永远不可缺少的元素。
天寒地冻炎热酷暑,心恒在一个稳定的归属,
你是深沉土地上永远不死的守护者坚毅如初。
九月的收获你用疲惫的`身躯洋溢满足的音符,
大板车上饱满的谷袋宣称辛勤后得来的偿补。
得失只是虚无,生存才是土地上不变的瞩目,
你用五十年的时间养活白发新生,荣华不顾。
我爱深沉的土地,就像你爱金黄沉甸的稻谷,
你为生存我也为生存,我们共在土地居住。
可新老生死一瞬间冲击而来的喜与悲无数,
才是深沉的土地里不会褪色的营养和安抚。
篇7:叶和根诗歌
叶和根诗歌
我和你的距离
只差一场相见
为这-——
沉默中的关怀究竟有多少爱
在你举起的高度里
我甘愿,并欣然放弃
高枝的腾飞
为了相见是那么美
美到相见时你眼里流出相逢恨晚
一步,一步
我学会在风中舞蹈
更在雨中,一蹙,一颦
学会柔美的万千仪态
只等一个时刻
我骄傲地落在你的'眼前
万千生灵却告诉我
千古以来
从没见你与女子相见
只看到一茬一茬的裙色
都成为枯死的幽魂
我不信
不信垂望的那些貌似的我
都是为了相见
我才从爱的萌芽中爆发
生灵一定都在说谎
他们的爱,他们的怨
许多都是一场相见后的分手
是没有勇气面对吧
面对一场草木成为眷属
面对欠我们
一个不肯认错的道歉
为了相见
为了让真爱成为攻破一切的力量
我--不——信
我向大山发下誓言:
若不相见
我的美,就葬在根旁
若不相见
我的情,就送给轮回
篇8:根的诗歌
根的诗歌
我们的祖先
牵着身躯庞大的大象
从远古缓缓走来
阡陌纵横的沃土
横亘一座山的脊梁,支撑一个伟大的民族
交错的河流流淌, 连起黄皮肤黑头发黑眼睛
在九州辽阔的大地,生生不息繁衍
黄土地上满眼葱茏的麦苗,征战四疆挂着红缨的.玉米,还有向阳的葵花
大豆高粱,开花节节向上的芝麻
秦砖汉瓦的子民
唱着古韵的豫剧小调
滋润着炎黄后人
丰盈着一块块黄天厚土
文明的摇篮
中华民族从风雨飘摇中走来
向现代文明执着前行
这是我的九州大平原
这是你的华夏之泉
这是他的祖居之地
这是我们曾经共同拥有的故乡
我爱故乡的一草一木
我爱故乡质朴醇厚的歌谣
唱响大河南北
生命之根
篇9:根脉散文欣赏
根脉散文欣赏
去过黄山、泰山的人,也许惊叹于它壮丽的日出,也许惊叹于它诡谲的云雾,也或许被开凿出上千级台阶的的人们的韧性所折服,也或许为它的奇峰幽谷,晚霞夕照所陶醉。但我却惊异于它千山万壑之中的绿!而这绿,大多蓬勃于奇松怪柏和其他一些不知名的植物。尤其是那些执著于幽谷陡崖上的生命,给你的,不仅仅是流连忘返,心旷神怡。就在这千山万壑之上,几乎没有泥土,更谈不上养料,它们却自在悠然地生长着,任高风舞蹈,任流云淡抹。
当你在崖间的逼仄栈道上“款步”时,手不禁触摸到一棵松的根须,彻底裸露着------坚硬、扭曲、斑驳,有的盘桓向上直插岩石缝隙,有的垂挂而下,仅有一绺触角紧紧扒住岩层,似乎还没有深思熟虑似的。也许,在这样艰苦卓绝的环境里,它就是以这样的姿态和节奏,追寻着生命之源和生命的真理。手摸着这根须,这生命的根脉,不断延展,繁衍生息的“血管”,让你似乎对生命立刻顿开茅塞。根脉,既给了树以生命,又以裸露的姿势支撑了粗壮的树干和姿态万千的枝条。假如在这样的峡谷沟壑里,没有一点生命的颜色,是否消减山的容颜,是否还能增添你的游兴呢?此时,我倒万分钦服这根脉的恩德,拜谢这大自然的恩宠了!不觉间,这千山万壑中的绿,立刻满眼地淙淙流淌起来,仿佛永不枯竭!
也许你还知道一种草的名字,人们叫它骆驼草。它只在沙漠中生长,每当八月间,它会在浩瀚的沙海之上绽放出繁盛的浅红的花朵,给这广漠的大戈壁平添了生命的亮色。因为它是骆驼唯一可食用的植物,因此称之为“骆驼草”。这名字真好!正如骆驼一样,只在这荒漠中才能显现它的.本色,真可谓沙漠里一曲极富情调,又有乡土气息的小词妙曲。而且,当大风起时,它自己的尖刺就会不经意扎破自己的叶子,从叶片的伤口处就会流溢出“糖汁”,这“糖汁”在风吹日晒中就会凝固成糖块,当地人用它来医治痢疾、腹泻等疾病,它是不是一种灵丹妙药------生命草啊?!你也许会问,骆驼草为什么有这样奇异的生命力?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它的根系可达沙漠深处20米,并且,在遍布在20米深处的四周,细密,有力,韧性十足地向四周延展。它把沙漠深处的水分和养分源源不断地汲取,以供骆驼草静静地婆娑花影、丰腴荚果。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这是人人皆知的白居易的名句。它道出了生命的韧性。其实,在我看来,即使野草棘藤的茎叶化为灰烬,但深埋在泥土之中的根茎、根须却依然故我,这是生命得以延续的希望所在,任何外在的苦难也不能击倒它,也不能毁灭它。生命的力量往往以一种看不见的难以置信的方式生存和繁衍。君不见, 春来满眼,草长莺飞的时节,千芳竞放的原野入目时,那姹紫嫣红,那万木竞秀是怎样描画了这个世界!是啊,我们既叹于时令的美好,更应对生命的根脉唱一曲赞歌!
在大自然中,有许多惊人的相似之处,即使刀斧削其枝叶,斫其身躯,唯有树根尚存,它仍会在合适的时节,依然怒发它稚嫩的幼苗,招展它油绿的叶子。有些生命,即使没有根须,只将它的茎埋在土里,春风来时,它仍然能从这茎里毅然生出根须来,然后让新绿从容地释放生命的自信和力量。
有时候,我想,根脉的存在方式有时候是无形的,有时候是有形的。有形的,容易遭受野蛮的蹂躏,也容易以物化的形式烟消云散;无形的,却在心中,在骨髓中,在千百年来沧海桑田永恒不改的灵魂里。是血脉,是魂魄。烧不死,砸不烂,风吹不朽,霜侵不变。
小而言之,人无脉,就失去了生命之象;族无脉,就不存在后裔永续;大而言之,国无脉,根基就会腐朽,枝叶就会枯零,国将无颜色。
寻找我们的根脉,永驻我们的根脉,让我们追寻的根脉扎根、延续在思想和灵魂的土壤深处,厚重,坚韧,无处不在,无刻不有,我们就永远会有一种无声、无形的力量,这种力量,会让我们常常憧憬时代的春天。就像野火过后,依然会有似锦繁花,万紫千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