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vnvshushu”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5篇医学检验向检验医学转变的改革,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后的医学检验向检验医学转变的改革,供大家参考借鉴,欢迎大家分享。

篇1:医学检验向检验医学转变的改革
摘要:
医学检验不是简单的提供检测数据和三大常规检测的实验室,检验医学有着标准化、精确化、速度化和高效化的特点,这就使得医学检验正在向检验医学进行转变。
对培养医学人员的医学院校的教育就会必然发生改革。
关键词:
篇2:医学检验向检验医学转变的改革
临床医学和实验室科学的融合产生一门新的学科,医学检验。
医学检验涵盖了细胞病理学、化学病理学以及分子病理学和临床医院相结合用于临床检验诊断等内容。
现代化仪器的推广使得临床和基础医学密不可分,让医学检验登上了现代医学的大舞台。
医学教育为了适应医学改革就必须重视检验学的教育。
篇3:医学检验向检验医学转变的改革
医学检验可以为临床治疗提供数据,检验人员不亲自参与到治疗中,所以医院觉得它并是不那么重要也并不十分重视它的发展。
科学的发展总是超出人的预料,生物化学等大量医学学科应用先进的电子医疗设备,使得医学学科走进了科技化和自动化的时代;检验也不例外,由原来的全凭检验人员的双手演变为半自动甚至在一些方面已经全自动;其中生化检验、血液检验、细胞检验等表现的更为突出。
检验医学可以满足医学检验的更高要求,检验医学不仅仅再是一张写满数据的报告单,检验医学可以为人体健康评估的诊断、预防及治疗提供有力证据,运用生物学、微生物学、血清学、化学、血液免疫学、生物物理学、细胞学、和病理学来分析人体材料,
并且可以为人们提供相关方面的资讯信息;还包含结果的解释以及对进一步检查提出合理建议的学科。
2检验医学教育现状
医学检验教育不再是精英教育,更偏向于大众教育,这是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自身发展的必然趋势。
现在的检验医学不再满足本科这个教育体系,它的教育体系下至专科上至硕士、博士甚至博士后。
专业人员的评价等级除了检验技师还有更深层的检验医师,这样就可以完善医学检验教育体系,也能适应我国国情和学科发展的新局势。
当然,检验医学在培养目标以及检验系和检验科的关系上还存在问题;以及学生的临床知识的掌握和综合能力的培养都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比如,对学生培养的目标方向不明确,检验体系和检验科是相互分离,对学生教育只是片面追求检验知识没有和临床知识以及医学综合能力相结合等一些问题。
3医学教育改革
为了培养出更多满足社会发展和检验工作要求的检验人员,对医学教育进行改革也是必然的,杨振华在检验医学上面的成就是登峰造极的,他曾经指出医学检验转变成检验医学的本质就是供给资料变成供给信息。
信息就包括数据还有对数据的解释说明,这也对检验人员的工作增加了难度以及对检验人员的数量上做出了要求。
组织一支检验医师的战队是一项系统工程可以解决检验医学在工作上人手不够的问题,同时它也是检验医学的源头是教育。
这就要求检验医师既要掌握临床知识还得学习检验理论这样才能应对现代临床医学的挑战。
医学检验涉及到多门学科,但在医学学科发展中又是实用性强的一门学科。
教育部对医学检验专业本科教育提出了以下要求:学生必须掌握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医学检验等方面的知识和基本力能;这样学生就能在医院和血站以及防疫部门从事医学检验工作,所以新的教育制度要求医学检验学生不再是只要掌握检验方面的知识就可以应付检验工作上的需要,它需要与其他医学学科相结合共同来完成检验工作。
3.1医学教育观念的改变检验医学和医学检验是不同的学科,科学医学和临床的知识在检验医学中都出现过,其中医学技术也是检验医学的一部分;而医学检验主要对知识技术的应用方面的内容。
医学教育工作人员意识到陈旧的教学方法不能满足时代的发展需求,所以教育改革以及研究出新的教学模式是当前医学检验向检验医学能否成功转变的关键,医学教育学院应该合理安排课时,对创新教学内容,坚持以人为本的方针,让学生在学习的主动性得到有效的提高,重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当新生入学时,做好医学入学教育工作,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清楚认识到掌握基础医学知识结合临床技术在今后的工作中有很大的作用,做一个多功能的医学人员就必须学习最新的医学理论,具备高素质的医学检验的品质。
3.2探索新教学方案要使得人文与基础医学、专业基础、临床医学知识和专业四大课程相融合就必须加强教育体系的改革,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拓宽基础知识结构,让学生在思维方法和自学能力上得到更大的提高。
同时适当增开一些课程应对不同学生的需求;为了能让学生和国际医学接轨可以通过双语教学,这样学生就可以更好了解其他国家的医学技术。
为了满足学生兴趣发展需求,学校可以通过选修课程来让学生学习自己感兴趣的学科,让学校的教学不再是以老师为中心,老师和学生是学校的两大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将老师和学生相互结合来进行日常的`授课,使得学生在今后发展更能适应社会需求。
3.3培养适应实验室发展需求的人才高科技的自动化设备在医学研究中广泛运用,使得检验医学的学生必须电脑操作更熟练、拥有强悍的逻辑分析能力,仪器在安装、调试、使用、维护都应该了解并熟知。
因为先进的设备在很大一个程度上节约了人力资源,但是它对人才的要求就更多了。
学校可以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的训练,学校可以通过开设实验课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学生可以自助选择在课前设计自己的实验课题进行分组讨论,配备专业的老师进行指导,并要求学生对课题进行讲解和分析,写一份实验报告,这样有利于拓宽学生的视野,发散学生的思维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适应实验室发展。
4检验医学的展望
检验医学随着生物技术发展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它表现在三个方面:明显的提高了临床标本和检测效率。
使得检验医学更集中更广泛运用;在保健、慢性疾病的自我检测、急性病的快速诊断和患者的个性诊疗都用重大作用;因为检验工作比较简单快速,所以在这些方面都起着重要作;独立的实验室可以很好的解决社区服务站中技术设备落后的情况。
检验医学教育改革和发展和检验医学相结合,从中找出更适合检验医学教育的教学体系,培养出更多适应医学工作中医学人才来探索医学的奥秘,更好的为这个社会做出贡献,让医学检验转变为检验医学的工作能够更好更快的完成。
参考文献:
[1]高佩安,孟祥香,江新泉.医学检验向检验医学转变的教育教学改革[J].高校医学教学研究(电子版),,(01):12-14.
[2]韩学波,魏军,徐广贤,汤建中,于欣.医学检验专业实验教学模式改革[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2,(21):2766-2767.
[3]李燕,罗萍.面向未来的检验医学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之探讨[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06):463-465.
[4]姚群峰,宁勇,谢圣高,郭亮.对新形势下医学检验教育教学改革的思考[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07):10-11.
[5]岑叶平,费红军,汪文娟.高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实验教学改革与创新探析[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04):92-93.
篇4:医学检验向检验医学转变的教育教学改革
临床医学和实验室科学的融合产生一门新的学科,医学检验。医学检验涵盖了细胞病理学、化学病理学以及分子病理学和临床医院相结合用于临床检验诊断等内容。现代化仪器的推广使得临床和基础医学密不可分,让医学检验登上了现代医学的大舞台。医学教育为了适应医学改革就必须重视检验学的教育。
一、医学检验走向检验医学
医学检验可以为临床治疗提供数据,检验人员不亲自参与到治疗中,所以医院觉得它并是不那么重要也并不十分重视它的发展。科学的发展总是超出人的预料,生物化学等大量医学学科应用先进的电子医疗设备,使得医学学科走进了科技化和自动化的时代;检验也不例外,由原来的全凭检验人员的双手演变为半自动甚至在一些方面已经全自动;其中生化检验、血液检验、细胞检验等表现的更为突出。
检验医学可以满足医学检验的更高要求,检验医学不仅仅再是一张写满数据的报告单,检验医学可以为人体健康评估的诊断、预防及治疗提供有力证据,运用生物学、微生物学、血清学、化学、血液免疫学、生物物理学、细胞学、和病理学来分析人体材料,并且可以为人们提供相关方面的资讯信息;还包含结果的解释以及对进一步检查提出合理建议的学科。
二、检验医学教育现状
医学检验教育不再是精英教育,更偏向于大众教育,这是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自身发展的必然趋势。现在的检验医学不再满足本科这个教育体系,它的教育体系下至专科上至硕士、博士甚至博士后。专业人员的评价等级除了检验技师还有更深层的检验医师,这样就可以完善医学检验教育体系,也能适应我国国情和学科发展的新局势。当然,检验医学在培养目标以及检验系和检验科的关系上还存在问题;以及学生的临床知识的掌握和综合能力的培养都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比如,对学生培养的目标方向不明确,检验体系和检验科是相互分离,对学生教育只是片面追求检验知识没有和临床知识以及医学综合能力相结合等一些问题。
三、医学教育改革
为了培养出更多满足社会发展和检验工作要求的检验人员,对医学教育进行改革也是必然的,杨振华在检验医学上面的成就是登峰造极的,他曾经指出医学检验转变成检验医学的本质就是供给资料变成供给信息。信息就包括数据还有对数据的解释说明,这也对检验人员的工作增加了难度以及对检验人员的数量上做出了要求。组织一支检验医师的战队是一项系统工程可以解决检验医学在工作上人手不够的问题,同时它也是检验医学的源头是教育。这就要求检验医师既要掌握临床知识还得学习检验理论这样才能应对现代临床医学的挑战。医学检验涉及到多门学科,但在医学学科发展中又是实用性强的一门学科。教育部对医学检验专业本科教育提出了以下要求:学生必须掌握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医学检验等方面的知识和基本力能;这样学生就能在医院和血站以及防疫部门从事医学检验工作,所以新的教育制度要求医学检验学生不再是只要掌握检验方面的知识就可以应付检验工作上的需要,它需要与其他医学学科相结合共同来完成检验工作。
1.医学教育观念的改变
检验医学和医学检验是不同的学科,科学医学和临床的知识在检验医学中都出现过,其中医学技术也是检验医学的一部分;而医学检验主要对知识技术的应用方面的内容。医学教育工作人员意识到陈旧的.教学方法不能满足时代的发展需求,所以教育改革以及研究出新的教学模式是当前医学检验向检验医学能否成功转变的关键,医学教育学院应该合理安排课时,对创新教学内容,坚持以人为本的方针,让学生在学习的主动性得到有效的提高,重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当新生入学时,做好医学入学教育工作,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清楚认识到掌握基础医学知识结合临床技术在今后的工作中有很大的作用,做一个多功能的医学人员就必须学习最新的医学理论,具备高素质的医学检验的品质。
2.探索新教学方案
要使得人文与基础医学、专业基础、临床医学知识和专业四大课程相融合就必须加强教育体系的改革,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拓宽基础知识结构,让学生在思维方法和自学能力上得到更大的提高。同时适当增开一些课程应对不同学生的需求;为了能让学生和国际医学接轨可以通过双语教学,这样学生就可以更好了解其他国家的医学技术。为了满足学生兴趣发展需求,学校可以通过选修课程来让学生学习自己感兴趣的学科,让学校的教学不再是以老师为中心,老师和学生是学校的两大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将老师和学生相互结合来进行日常的授课,使得学生在今后发展更能适应社会需求。
3.培养适应实验室发展需求的人才
高科技的自动化设备在医学研究中广泛运用,使得检验医学的学生必须电脑操作更熟练、拥有强悍的逻辑分析能力,仪器在安装、调试、使用、维护都应该了解并熟知。因为先进的设备在很大一个程度上节约了人力资源,但是它对人才的要求就更多了。学校可以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的训练,学校可以通过开设实验课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学生可以自助选择在课前设计自己的实验课题进行分组讨论,配备专业的老师进行指导,并要求学生对课题进行讲解和分析,写一份实验报告,这样有利于拓宽学生的视野,发散学生的思维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适应实验室发展。
四、检验医学的展望
检验医学随着生物技术发展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它表现在三个方面:明显的提高了临床标本和检测效率。使得检验医学更集中更广泛运用;在保健、慢性疾病的自我检测、急性病的快速诊断和患者的个性诊疗都用重大作用;因为检验工作比较简单快速,所以在这些方面都起着重要作;独立的实验室可以很好的解决社区服务站中技术设备落后的情况。检验医学教育改革和发展和检验医学相结合,从中找出更适合检验医学教育的教学体系,培养出更多适应医学工作中医学人才来探索医学的奥秘,更好的为这个社会做出贡献,让医学检验转变为检验医学的工作能够更好更快的完成。
参考文献:
[1]高佩安,孟祥香,江新泉.医学检验向检验医学转变的教育教学改革[J].高校医学教学研究(电子版),2012,(01):12-14.
[2]韩学波,魏军,徐广贤,汤建中,于欣.医学检验专业实验教学模式改革[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2,(21):2766-2767.
[3]李燕,罗萍.面向未来的检验医学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之探讨[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1,(06):463-465.
[4]姚群峰,宁勇,谢圣高,郭亮.对新形势下医学检验教育教学改革的思考[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3,(07):10-11.
[5]岑叶平,费红军,汪文娟.高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实验教学改革与创新探析[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04):92-93.
篇5:分析医学检验向检验医学的转变
近些年,世界的科学飞速的发展,高科技手段不断的进入到生物医学领域,为医学领域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医学检验从形式上说,从原始的手工操作逐渐发展为计算机控制的自动操作[1]。从内容上进行分析,主要代表为免疫标记技术以及分子生物学技术,为医学检验添加了新的发展空间及新的内容。随着临床医学及实验医学的高速发展,在加上两者的不断结合,使得医学检验技术逐渐的凸显出来。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来研究医学检验向检验医学的转变。
1验技术水平的转变
1.1仪器方面的转变现今,大型医院的仪器主要从单个仪器自动化发展到组合仪器自动化,例如血液分析仪模块的自动化组合模式为:网织红细胞、自动血涂片染色机、血液分析仪以及血凝仪等,通过传送带将各种仪器连接,实现实验室自动化操作。
1.2检验方法实现标准化过去在对化学成分进行测定时有很多种方法,有时虽然使用一种方法,但是具体的步骤也不完全相同,所得的参考值及结果也不完全一致,这给临床医生、检验人员以及患者带来不便。现今,很多国内外学者在研究以期制定一套适合全球使用的标准,其不但可以统一全球的结果及方法的表达,同时还有助于统一诊断标准,同时有助于试剂生产,进而保证检验的可比性及准确性[2],特别是在这个人性化时代,不但能够准确快速的检验出各项生理指标,而且患者的检验结果在各个医院能够通用。
2科研力量和工作理念的发展促使转变
2.1随着大量关于人类组织细胞功能、结果、分子间相互作用以及代谢等信息被发现,医学研究的最终目标是运用一组数据来反应人体特定组织器官的代谢、功能等。传统的检验医学主要是对单一的检验项目进行定量、定性分析,很难真实反映疾病变化的整体结局,现今,更多的科研成果为我们提供了更新的挑战及希望,科研力量的强大导致检验项目走向整体化。
2.2工作理念的转变对检验的管理更加人性化和科学化,医学检验主要是将临床医学及基础医学联系在一起,属于多个学科的组合体。现代医学检验为一个庞大的部门,主要的业务范围在不断的`扩展,能够完成千百种试验,每天有大量的报告发到临床[3]。怎样才能将这一庞大的部门管理好,保证其能够有效顺利的进行,尤其是保证报告发出的准确性,这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早些年,仅仅依靠几台离心机和显微镜就可以将三大常规工作完成,在加上一台目测比色计就可以将大部分生化工作完成,在通过临床医生的经验及知识就可以完成各项测定项目。
3检验医学发展中的问题
从“医学检验”转变成“检验医学”,不但颠倒了文字顺序,同时也蕴含着深刻的内涵。检验学科发展的定位及理念也同时发生了显著地改变。检验科工作的重点不在是方法学的研究,而是及时准确的提供诊断报告,帮助临床医生进行诊治、另外,为了加强医院管理,提高医疗质量,这些都需要检验人员与临床医生的良好沟通[4]。经过沟通,可加强检验结果的准确及有效应用;而且还能够从临床上得到很多反馈信息,以此来综合分析检验的结果。
4结论
4.1事实上,检验医学的发展主要还是体现在医学理念的转变上,现今,检验技术仍然向着小型化、简单化及床边化发展,各种床旁试验使得检验人员可在患者身边实施各项试验,同时快速得到结果,这为患者提供方便,同时也体现了人性化的服务理念。从“医学检验”到“检验医学”不单纯为词汇的变化,同时还有服务模式、学科发展理念、知识结构以及工作范围的变化[5]。过去检验科主要以标本为中心,主要目的为实验数据,现今的检验医学则主要以患者为中心,主要目的是诊断及治疗疾病。
4.2“检验医学”与“医学检验”为不同的概念,前者主要包含临床、技术、科学三个方面的知识,而后者主要是对技术知识进行应用。当面对新的形势,医疗服务不但是需要单纯技师型的检验人才,同时更需要复合型检验人才。虽然国家有规定医学检验室将本科定位于检验医师,但是相关的专业设置由市场需求决定。
参考文献
[1]李丽.浅谈由医学检验向检验医学的转变[J].医疗装备,2010(01):823-824.
[2]宋敏.检验医学存在的主要问题与改革建议[J].现代医药卫生,2009(11):41-42.
[3]杨志伟,王萍,贾翠兰.临床医学检验中的实验误差[J].中国当代医药,2011(08):2649-2650.
[4]宿振国,周玉明,彭新国,安新业.医学检验分析前误差的原因及对策[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1(04):55-56.
[5]柴淼,罗晓慧,潘宇,单吉平.浅析药物对临床医学检验结果的影响[J].中外医疗,2011(10):410-4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