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橙C多C”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5篇李书福你错了!,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整理后的李书福你错了!,希望大家喜欢!

李书福你错了!

篇1:李书福你错了!

吉利汽车老总李书福是一个很有个性的企业家,在他刚刚进入汽车制造行业的时候就放言:“汽车不就是一个沙发安上四个轮子!”为此有人一片叫好,如今在上海汽车展会上,李书福发布了中国山寨版“劳斯莱斯”概念车豪华旗舰卓越(GE),他更有一语惊人:中国版劳斯莱斯售价100万,安全性超宾利。

看到李书福老总一味说雷人的话,心急,于是想商榷一二。

首先吉利的这款豪华旗舰卓越概念车以劳斯莱斯和宾利作为对比对象,目的在于提升产品形象。我们都知道,劳斯莱斯与宾利是奢侈品汽车,它们都有自己的知识产权。我们中国十分缺乏自主品牌的奢侈品,如果李书福想抗此重任,就必须在产品创新上下功夫,而不能玩“山寨版”的游戏。应该说,李书福说话是很讲技巧的,他拿自己的汽车去“碰撞”宾利的安全性,殊不知宾利在产品核心价值方面是以“手工打造”而名闻天下,那么,“中国版劳斯莱斯”的产品核心价值又是什么呢?是安全性吗?这可能是汽车主人一时还没搞清楚的问题,

其次,汽车可不是一个沙发安上四个轮子那么简单,那样做出来的是马车而不是汽车。如果汽车要成为商品,必须有一块“牌子”,而且这块牌子要有很高的含金量。劳斯莱斯有1历史,宾利有90年历史,而且是英国皇家和许多国家元首的坐骑,它们的品牌核心价值里边洋溢着贵族、地位的气息。历史与文化这是中国汽车先天缺乏的元素。国际上把这两款车称之为“车轮上的移动宫殿”而不是沙发。“中国版劳斯莱斯”只是形似,而不是神似。吉利的品牌核心价值是什么?它是否能够承载起奢侈品的份量?这可能又是汽车主人也没搞懂的问题。

我们说,奢侈品不是高价商品。奢侈品的高价格是与高品质、高性能、个性化、品牌文化密切相关的,亦即产品质量和品牌质量决定了产品价格。吉利旗舰卓越(GE)只有和李书福一样个性彰显才有出路。

假如李书福真要打造中国顶级轿车,笔者可以提出点建议,那就是要遵循以下五个“至上战略”:第一、品质至上战略;第二、个性至上战略;第三、原料至上战略;第四、品牌至上战略;第五、价格至上战略。不知李书福先生以为如何?

欢迎与作者探讨您的观点和看法,联系电话:13910126563,电子邮件:82564811@163.com

篇2:李书福简介

李书福

姓名:李书福

性别:男

职务:吉利董事长

国别:中国

今年的李书福要比去年沉寂了很多。不再四处推销他的低价理念,也不再抨击政策不公,以民营汽车企业代言人自居。李书福比任何时候都开始更像个汽车行业的人。于是,李书福今年都在忙着打破吉利集团的家族企业形象,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原浙江省地税局总会计师徐刚被挖过来做ceo。李书福则隐身幕后。目前,吉利正在积极准备在香港上市,并且提出一系列的中长期发展计划。步入正轨的吉利也逐渐得到市场认可,在北京,吉利曾一度挤入北方汽车交易市场销量前三名。

篇3:李书福经典语录

李书福经典语录大全

领衔的吉利收购项目团队,发布会前刚从瑞典飞回北京,一路风尘仆仆,脸上却一直挂着笑容,几乎看不出疲惫。关于未来的策划案,李书福已经成竹在胸。

吉利是吉利,沃尔沃是沃尔沃,吉利不生产沃尔沃,沃尔沃也不生产吉利。吉利和沃尔沃是兄弟之间的关系,不是父子的关系。

李书福你错了!(共5篇)

吉利收购沃尔沃的协议书共有1万多页,不知道在其中,吉利是怎样向沃尔沃承诺的?李书福告诉我们,沃尔沃的问题在于规模太小,吉利要帮她扩大规模,增加产量,还要在两年内扭亏为盈。

为什么要卖给吉利,因为吉利研究沃尔沃已经八年多了,正式跟福特讨论沟通这个问题已经接近三年了,对沃尔沃这个企业的理解,和对这个汽车行业的理解,以及对于福特想法的理解,以及吉利这个企业的核心价值理念等等,都是福特选择沃尔沃新的东家的重要因素。

你提的这两个问题我都不能回答曾经评价自己,最大的缺点是性格太刚烈,一点也不会柔和。发布会上,对于不愿意回答的问题,他断然拒绝。

你提的这两个问题,我都不能回答。(笑声)因为我刚刚讲了,我们只讨论上集,不讨论下集,这个事情是分上下集的,第一集是收购,第二集是落地,所以我们不讨论落地。

确实像大家所说的,失败的多于成功的,那问题,中国企业走出去到此结束了还是要继续尝试?吉利并购沃尔沃项目,也是一种新的实践和探索,我现在不能向大家保证就能成功,但是我可以告诉大家,我们对此项目充满信心。

大家首先关心的是钱的问题,买沃尔沃轿车公司,不是有钱就能买得到的,也不是没有钱就买不来的,所以钱不重要。

吉利花了18亿美元,把沃尔沃娶回了家,经过测算,后续运营的流动资金还需要9亿美元,也就是说,吉利一共要花27亿美元才能最终完成收购,可李书福却轻松地说钱不重要。那这些资金究竟从哪里来?简单说,一半来源于国内,一半来自国外。国内部分,吉利自己掏了其中51%以上的'资金,还有一部分,是从国内主权银行融得的收购或并购资金。海外融资获得的资金,分别来自于美国、欧洲和香港等地。

吉利要花那么多的钱,买一个世界顶级的豪华汽车公司,如果没有知识产权的支持,买来的公司是苍白无力的,所以,在知识产权的内容上,我们是斤斤计较的。

现在吉利买的就是100%的沃尔沃轿车的商标,关于品牌,并不是50%,在这里,要向全世界关心沃尔沃的品牌的人讲清楚。

篇4:李书福的经典语录

名人名言是人类智慧宝库里的一份珍贵财富,是古今中外先哲和有志之士的思想精华,是人类知识的积淀,是民族智慧的提炼。在茫茫书海中,由人类文明与智慧凝聚而成的至理名言,集思想性、洞察力和语言美于一身,正如文化星河中的点点繁星,散发着永恒的魅力。它们世代相传,跨越国界,使无知的人变得聪明,使聪明的人更智慧,给智慧的人以思想共鸣,是人生旅途中的良师益友。人生阅历尚浅的青少年朋友,阅读这些名言,更可以启迪智慧,陶冶情操,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正因为如此,入们喜欢搜集、品味并且引用名人名言。

李书福,现任吉利集团董事长。经济师职称,台州市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李书福白手起家,创办吉利集团。

1、请允许民营企业大胆尝试,允许民营企业作轿车梦,几十亿的投资我们不要国家一分钱,不向银行贷一分钱,一切代价民营企业自负,不要国家承担风险,请国家给我们一次失败的机会吧!

2、为了拿到汽车生产权,李书福对国家汽车权威部门的领导说。

3、什么叫创新,就是人家都反对你而你还坚持去做。如果你和大家的观点一致,这叫创新吗?

4、造汽车没什么神秘的,无非就是四个轮子加一个方向盘再加一个发动机。世界汽车工业已经形成了非常成熟的技术,完全可以为我所用,只要有钱,就可以买来技术,买来零配件,请到人,设计出好的产品。我们过去造两轮(摩托车)时,不是没人相信我们能做出来吗?事实怎么样呢?我们不仅做出来了,而且还做的很好。

5、我心意已决,我负全权责任,哪怕是倾家荡产,头破血流,我也要干通用、福特迟早要关门!120xx年后,人们可以自己买零件组装汽车,就象现在个人组装电脑这么简单,到那时,通用、福特怎么会不关门呢

6、这个社会最可怕的就是没有欲望,没有个性。这是一个进步的社会,发展的国家,允许人们有个性和不断提高欲望,不断有自己新的追求,只有这样才能发展,如果我不张扬,我没有个性,我不知道吉利集团今天会怎样

7、合资就像是勾引我们抽鸦片。品牌掌握在谁的手里,核心的技术掌握在谁的手里,主动权就掌握在谁的手里。

8、让中国的汽车走向全世界,而不是让全世界的汽车跑遍全中国。

9、一辆宾利车的利润大概有80%。也就是说,卖600万元,税收200多万元,还有300多万元,除去成本100多万元,他有200多万元的利润。我觉得这是一种概念,用户买到的实际东西只有100多万元。

10、领衔的吉利收购项目团队,发布会前刚从瑞典飞回北京,一路风尘仆仆,脸上却一直挂着笑容,几乎看不出疲惫。关于未来的策划案,李书福已经成竹在胸。

11、吉利是吉利,沃尔沃是沃尔沃,吉利不生产沃尔沃,沃尔沃也不生产吉利。吉利和沃尔沃是兄弟之间的关系,不是父子的关系。

12、吉利收购沃尔沃的协议书共有1万多页,不知道在其中,吉利是怎样向沃尔沃承诺的?李书福告诉我们,沃尔沃的问题在于规模太小,吉利要帮她扩大规模,增加产量,还要在两年内扭亏为盈。

13、为什么要卖给吉利,因为吉利研究沃尔沃已经八年多了,正式跟福特讨论沟通这个问题已经接近三年了,对沃尔沃这个企业的理解,和对这个汽车行业的理解,以及对于福特想法的理解,以及吉利这个企业的核心价值理念等等,都是福特选择沃尔沃新的东家的重要因素。

14、曾经评价自己,最大的缺点是性格太刚烈,一点也不会柔和。发布会上,对于不愿意回答的问题,他断然拒绝。

15、你提的这两个问题,我都不能回答。(笑声)因为我刚刚讲了,我们只讨论上集,不讨论下集,这个事情是分上下集的,第一集是收购,第二集是落地,所以我们不讨论落地。

16、确实像大家所说的,失败的多于成功的,那问题,zg企业走出去到此结束了还是要继续尝试?吉利并购沃尔沃项目,也是一种新的实践和探索,我现在不能向大家保证就能成功,但是我可以告诉大家,我们对此项目充满信心。

17、大家首先关心的是钱的问题,买沃尔沃轿车公司,不是有钱就能买得到的,也不是没有钱就买不来的,所以钱不重要。

18、吉利花了18亿美元,把沃尔沃“娶”回了家,经过测算,后续运营的流动资金还需要9亿美元,也就是说,吉利一共要花27亿美元才能最终完成收购,典故,可李书福却轻松地说“钱不重要”。那这些资金究竟从哪里来?简单说,一半来源于国内,一半来自国外。国内部分,吉利自己掏了其中51%以上的资金,还有一部分,是从国内主权银行融得的收购或并购资金。海外融资获得的资金,分别来自于美国、欧洲和香港等地。

19、吉利要花那么多的钱,买一个世界顶级的豪华汽车公司,如果没有知识产权的支持,买来的公司是苍白无力的,所以,在知识产权的内容上,我们是斤斤计较的。

20、现在吉利买的就是100%的沃尔沃轿车的商标,关于品牌,并不是50%,在这里,要向全世界关心沃尔沃的品牌的人讲清楚。吉利和沃尔沃是兄弟之间的关系不是父子的关系。

篇5:李书福能开好沃尔沃吗?

吉利和沃尔沃的“蜜月”并不像外界看到的那般美满、甜蜜,

2月底,沃尔沃轿车公司全部股权被吉利正式收购半年后,首次公布未来5年在华发展战略。吉利董事长李书福高调宣布了一个让人热血沸腾的发展远景:2015年沃尔沃中国区市场销售量将达到20万辆,约占到国内豪华车市场的20%。这个数字与去年中国市场最为成功的高档车品牌――奥迪的国内业绩相当。然而,几天后,李书福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吉利和沃尔沃确实存在分歧,比如企业发展方向和造车理念上。

从吉利全资收购开始,两方的合作效率无法让人满意。在沃尔沃国内生产厂选址和如何设厂的问题上,双方各持己见。直到今年1月25日,沃尔沃汽车中国区才正式挂牌成立。对于中国工厂的具体生产计划,如生产何种车型、何时生产,都还是未知数。

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国内企业走出去的步伐也呈越来越快的趋势,不过成功的却少之又少,从首钢的秘鲁铁矿困局到上汽集团的双龙**,中国企业遇到的最大困难就是文化背景和管理体制的差别。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企业家接受的先进管理方法和经营理念多来自美国,强调一切以市场需求为先,按照市场的需求生产。深谙中国市场特点的李书福自然明白,要想在中国市场,特别是豪华车市场中取得成功,大排量、长轴距的产品才是王道。而在沃尔沃人心中,安全、环保才是沃尔沃品牌的灵魂所在,这显然与目前沃尔沃目标中国市场人群的消费观念相差甚远。虽然沃尔沃已经归于吉利旗下,但其品牌和管理上依然是独立的,当分歧出现时,这两“兄弟”间的矛盾也就在所难免。隐藏在造车理念不同背后的是双方文化背景的差异,这也是李书福遇到最为棘手的问题。

不同文化融合的难易程度除了双方意愿之外,还决定于自身文化的包容性。奔驰与宝马将在中国市场销售的车辆,轴距加长,销售量得到大幅增长,2004年法国标致为了迎合中国消费者,甚至将其经典两厢车型307改款为三厢。而瑞典人性格中带着根深蒂固的固执与保守,其文化的包容性无法与德、法两国相提并论,更遑论文化大杂烩的美国,

而且以上企业都是在中国市场遭受过“滑铁卢”之后,才开始本土化进程,标致集团甚至一度退出了中国市场。从另一个方面来看,无论奔驰、宝马还是标致,这些跨国集团都具有足够的实力,在中国市场“买”教训,李书福和沃尔沃是否具有足够的耐性和实力,恐怕谁都不敢保证。

吉利之困不只存在于文化层面,还包括对于沃尔沃认识的误区。李书福立志将沃尔沃打造成可以与奥迪在市场份额上扳手腕的豪华品牌,而在笔者看来,这种“跨越式”发展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首先,市场定位不准。瑞典汽车价格不菲,且造型简洁,一直以来就是低调、个性的代名词,这就决定了其消费群体必定相对范围较小,难以大范围推广,带来规模化效益。

第二,自身能力不足。福特集团曾经雄心勃勃地力图大力开发高端汽车市场,为此还专门成立了豪华车事业部,沃尔沃、捷豹、路虎等豪华车品牌纷纷被招至麾下。可是,当这些“血统”纯正的欧洲品牌,被嵌入福特的灵魂之后,体现更多的却是福特的美式风格,看重其“贵族气质”的消费者并不买账,最终,各品牌被纷纷贱卖,部门也难逃被裁撤的命运。福特集团尚且难以驾驭沃尔沃这匹北欧“猛兽”,入行只有区区13年的吉利很难让人相信其具有让沃尔沃起死回生的能力。

第三,福特的阴影。也许福特对于沃尔沃的市场运作和经营是失败的,但是福特对沃尔沃的资源整合却异常成功。吸入沃尔沃之后,一方面,福特很好地融合了后者的先进行车安全保障技术;另一方面,福特又通过汽车公用平台战略,将自己的底盘和车身技术融入了旗下不同品牌的同级产品,比如国产福克斯、马自达3以及沃尔沃S40虽然在外形和功能上大相径庭,但是内在的灵魂却是统一的福特P1平台。如今的沃尔沃虽然已经投入了吉利的怀抱,却无法改变对于福特的依赖,而吉利自然并不具备为沃尔沃开发底盘的能力。

坦白地说,笔者从一开始就不看好吉利的这场并购。汽车工业,特别是轿车制造不仅仅需要工业生产能力的支撑,其产品还体现了艺术设计能力、系统工程管理能力以及对于汽车文化的理解等软件实力。与有着百年造车经验的欧美国家相比,我们的企业还是过于幼稚,要学习的东西还有太多。现在盲目地扩张并购,就像让小学生参加大学生的考试,答案可以抄袭,笔迹可以模仿,可是知识学不到。吉利和李书福之困也许还将继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