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咸”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5篇《数学神探006》读后感200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数学神探006》读后感200字,欢迎阅读与收藏。

《数学神探006》读后感200字

篇1:《数学神探006》读后感200字

一只大熊猫脖子上戴着一串竹雕项链,非常稀有,于是就有一群盗窃团伙把大熊猫劫持了。第二天一早,就听旅馆里报案!黄狗警官和懂数学的小猕猴神探006到大熊猫住的屋子里检查了一遍,发现了一张纸条,上面写着一道数学题,006马上就解了出来,来到了关押大熊猫的地方。经过一番周旋,黄狗警官与006终于拯救了大熊猫,并拿回了竹雕项链。

这是我阅读李毓佩老师的`第三本书了,从中发现了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老师将数学知识融入到童话的形式里,让我对数学的兴趣更加浓厚了。我也要更加努力地学习数学,让自己成为一位精通数学的大神探!

篇2:读《数学神探006》有感

读《数学神探006》有感

今天,我一口气读了两遍《数学神探006》这本书,让我感受颇深。

这本书是李毓佩爷爷写的`,是一本关于通过解决数学问题,最终解决书中四个故事问题的书。文中的主人公分别是数学猴、机器人、马克和胖子侦探,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数学神探中的数学猴。他是黄狗警官的得力助手,在过关斩将中,数学猴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黄狗警官给数学猴取了一个森林神探的名称,代号为007、但数学猴不喜欢电影里侦探这个名称,他要当数学侦探,所以把代号改为006、数学猴说:因为7是质数,而6是一个伟大的完全数。6除去它本身,还有三个因数:1,2,3,而6=1+2+3,一个正整数如果恰好等于它所有因数(本身除外)之和,则这个数就叫完全数。

看来聪明的数学猴不但为自己取了一个特殊的名字,还能为黄狗警官解决各个数学难题。如:买竹雕项链需要这么多金币:这些金币取出一半外加10枚给狐大哥;把剩下金币的一半外加10枚给狼二弟;再把剩下金币的一半外加30枚赠送给猴神探006,钱就分完了。猴侦探针对上题进行了快速解答:

猴侦探:可以用倒推法来算。1、把剩下金币的一半外加30枚赠送给我,剩下的也就是30x2=60(枚)。2、把剩下金币的一半外加10枚给狼二弟,(60+10)x2=140(枚)。3、这些金币取出一半外加10枚给狐大哥,也就是(140+10)x2=300(枚),就知道总共要拿300枚金币才能赎回竹雕项链。

006用自己的智慧帮助黄狗警官解决了各种破案难题,他们最后顺利通关。

这本书使我了解了书中不管是006还是马克,是胖子侦探还是台劳教授,都能把解决数学问题发挥得淋漓尽致,能够巧妙地利用数学原理,让坏蛋原形毕露,抓住真正的敌人。这本书还告诉我们面对问题,时刻要保持冷静,通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最终通过自己的智慧来克服眼前的困难。还告诉我们数学在生活中是非常重要的,我们要学好数学,用好数学,使数学在生活中助我们一臂之力。这样,才能使生活变得更加轻松、美好。所以今后我一定要学好数学,多思考,多分析问题,把数学应用到生活中去。

篇3:《神探伽利略》读后感

《神探伽利略》读后感

李木子子

周末,我在家里,看完了《神探伽利略》和《神探伽利略2之预知梦》,伽利略意大利伟大的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科学革命的先驱,作者东野圭吾用伽利略这个人物来比喻小说中的神探汤川学,《神探伽利略》和《神探伽利略2之预知梦》是短篇推理小说之集,。每本书分为5个部分来叙说的。每一个部分是一个短的推理小说,全书以汤川学为主人公贯穿每部分的短篇小说。《神探伽利略》这系列的书,读起来很轻松,不会觉得很疲惫,短篇小说之集,读完一个部分又是新的一部分。

《神探伽利略》分为5个部分,分别是燃烧,转印,坏死,爆裂,出窍。从狭义上讲,推理小说构成的主要要素,以通过设立悬念,并运用逻辑推理的方法,进行侦查破案。东野圭吾的《神探伽利略》加入了科学,通过做实验,运用的科学的方法去侦查破案,汤川学,作为本书的主人公,他是帝都大学物理系的副教授,研究量子力学。他相信科学就是真理,在破案之前,他都会通过做实验来证明自己推理的正确性,在本书中,叙述科学的那一部分不是枯燥的,或者说太专业了,让人不理解,语言通俗易懂,书中安排了一个刑警,作为汤川学的搭档。草S和汤川学大学的朋友,通过羽毛球社认识的,有时候汤川学会对物理学不懂的草S进行调楷,两个人的对话配合起来,很诙谐,有趣。在这本书中,作者精心准备了人体自燃,突然出现在荷塘边的死人面具,唯有心脏腐烂的尸体,海上发生迷一样的爆炸和灵魂出窍这五个,让人想到超常现象的谜团。层层深入,让人对本书充满了好奇心。

在《神探伽利略2之预知梦》中,作者设计的谜团更胜前者,分别是梦想,显灵,扰灵,绞杀,预知。在第一部分,梦想中,描述的是一个男子私自闯进梦中女孩的房间,被女孩妈妈发现了,然后逃出去,开车肇事的一个故事,本以为这是一篇跟踪狂的故事,而在之后男子供词中提到的邀请函,使案件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转弯,引出了女孩的妈妈是一个凶手,这一系列的.事件是一个有预谋的事件,不幸的是,女孩妈妈对男子谋杀未遂,之后,在刑警调查过程中,暴露了自己。在预知那一部分,本以为是丈夫的婚外情,导致第三者自杀,结果后来引出那男子的妻子,也有外遇。丈夫的外遇对象看见了妻子的外遇对象,而妻子的外遇对象谋杀了丈夫的外遇对象。故事情节超出人们的想象。

在《神探伽利略》系列书中,作者把神秘,推理和科学相结合,科学逻辑的介入,实验的介入,物理学知识的介入,并没有让读者感到专业性的困难,而降低推理小说的趣味性,作者轻松的把三者联系在一起。一环扣着一环,引人入神。

篇4:神探柯南读后感

神探柯南读后感

施金辰的'博客

努力了,总能有收获。 《神探柯南》主要讲了一个坏蛋用炸弹把拦河大坝炸出了好几个大口子,洪水从口子里倾泻而出。波涛汹涌的洪水朝着一个村庄奔涌而去,眼看着村民就要遭到灭顶之灾。柯南运用他的智慧造成一次人造雪崩,把滑雪场里的雪堆起了一座雪山,改变了洪水的流向。村民得救了,他们一个个欢呼雀跃,高兴极了。柯南真是一个机智勇敢的神探。我长大后一定要向他学习。

篇5:神探伽利略读后感

汤川学算是野叔书中出镜率比较高的人物了,最被大家熟悉的该是在《X的献身》和《圣女》的出演,而最本书作为他第一次亮相,算是用几个小短篇来描述了他的侦探入坑经过。

一个冷静客观的物理侦探,善于观察和推理,独来独往甚至有些独裁,草薙即便算好友也未能走得亲密,这一切人设都符合一个神秘兼具魅力的侦探角色。按野叔之前的采访说,在创作这本书的第一话时,他还处于青黄不接无人问津的状态,陷入苦恼的野叔痛定思痛,“干脆写一个自己喜欢的角色”,这样便诞生了汤川学这样一个物理男神。

野叔并没有因为伽利略系列一炮而红,但种子却是播下了。这个角色不断穿插在后续的作品中,睿智高冷依旧,但角色塑造上却有着变化——也可以看着是作者有意让步入侦探角色的汤川学渐渐“成长”。

细究起来,伽利略里的汤川学,浑身散发着一股高智商天才的高冷与可爱,却没有透出《X献身》里的绝情与偏执。或许我们可以理解为,在诸多案件中浸淫之后,汤川的性格才会往着冷漠方向变化——不近人情,这大概是最适合的描述,也可能是野叔认为汤川最后应有的进化方向。

作为野叔早年的作品之一,可以看出,这些作品并没在推理细节上惊为天人(比如伽利略最后一话),而是着墨在人设和剧情塑造上,这也算是野叔后期成名作的雏形了。伽利略是汤川学的第一次出镜,未必不是人们印象中的野叔文风的第一次见光。

《数学神探006》读后感200字

篇6:神探伽利略读后感

不得不赞叹电视编剧的才能,电视剧很好看。当然小说本来就很有趣。

我觉得小说与电视剧的一个共同点是解释所谓的不可能手法上。

燃烧中的头部起火。转印中的人脸铝材质面具。坏死中的类似心脏麻痹。爆裂中的水中火柱。出窍中的看见视线被遮挡的红色汽车。有许多电视剧或者小说喜欢把重心放在犯罪的故事的前情后果的讲述,不免有些感性泛滥。这部小说里更像解密,像物理实验,解开了这些所谓不可能现象侦探的部分如顺水推舟。

内海这个角色在这部小说里是没有出现的。

燃烧里关于犯案的动机小说与电视剧差别巨大。电视剧中是为盲人朗读的义工犯下的故意杀人案。这种冲击是小说中没有的。

电视剧中坏死中苍老师还露了一次脸。

小说和电视剧都非常有意思,值得看看!

篇7:神探伽利略读后感

看这书的人,绝大多数是看过电视剧来的。我就不是很懂了,电视剧都看了,为什么还要来看小说呢?

电视剧我好像有点点印象,可能看过其中某几集吧。但电视剧拍得实在不怎么样,很艰难才看下去。我估计主要是因为男主角吧。

我自问看过的电影、电视剧,觉得好看,会去找小说看。这是出于什么机理呢?我想了很久……也没想出来。不过证明这种奇异的现象的确存在(汤川学给分析一下吧)。

这册是短篇小说集,里面包含五个短篇。电视剧除了用这几个故事,还用到了续集《预知梦》的几个故事。短篇长篇和发型长短一样,长短不重要,关键是好看不好看。按以往的惯例,有的好看,有的不好看。

东野圭吾笔下有两大干将,加贺恭一郎和汤川学。如果按照MARVEL的做法,每人都有自己的系列,就好比一个是CaptainAmerica一个是IronMan,两个都是超级英雄,但是只活在自己的时空里。相信很多读者都想东野圭吾弄一个类似Avengers的东西,把两人能够凑在一起,那才好看啊。但这只是读者们自己的遐想而已。

加贺恭一郎系列写得更早一些,最早出现在1986年的小说里,而汤川学要到十年后才崭露头角。但明显国内读者知道汤川学的人比加贺恭一郎多得多,这无非是因为电视剧的关系。除了外表的影响,另一个因素就是多才多艺比老实忠厚更受欢迎一点吧。

加贺恭一郎比起汤川学,更成熟老练、稳重细腻。两人都有运动背景(剑道/羽毛球),都喝咖啡(冰咖啡/速溶咖啡),但总属性是不太一样的。一个是低层警察老没得升职,辛辛苦苦跑腿找线索,一个是年轻有为副教授,做做实验轻松破破案。大致可以一句话概括,一个低调沉稳有内涵,一个高端洋气上档次。虽然我更看重加贺恭一郎,但普遍的群众可能还是倾向汤川学吧。汤川学的问题不在于IQ方面,而是EQ不太够,不是说智商越高就越让人喜欢,更何况加贺恭一郎智商也很高,要分出谁高谁低还没那么容易。

扯了那么远,回到这本书吧。五个故事不是没看头,悬念都很足,而且还有一定的科普性,唯一的问题是不够深刻。很多人归结于短篇就是不能达到长篇的深度,其实不一定。其它变量保持恒定的情况下,小说的深度越大,读者就读得越困难,同时,作者也写得更辛苦。作者如果总写长篇、总想写深度作,往往就会适得其反,所以经常换一换写法,长短结合,才能两者都写得好。短篇的好处就是短平快,易进场易收尾,写失败了也不会影响其它几篇的质量。读者只看长篇会很累,看看短篇就当调剂放松一下,而且,让作者也放松休息一下吧。

人名备考,非全名不录。名后为该名首次出现页数。

向井和彦4、山下良介5、草薙俊平6、金森龙男12、前岛一之12、藤本孝夫56、山边昭彦56、齐藤浩二57、森下百合60、柿本良子63、小野田宏美64、柿本进一70、柿本昌代76、笹冈宽久84、内藤聪美108、田上升一108、高崎纪之112、高崎邦夫115、汤川学115、桥本妙子138、松山文彦140、河合亚佐美145、梅里津子161、梅里尚彦163、加藤敏夫165、藤川雄一165、松田武久174、长江秀树184、木岛文夫198、上村宏210、竹田幸惠212、竹田亮太212、长塚多惠子214、栗田信彦216、上村忠广239。

篇8:神探伽利略读后感

东野圭吾通过刑警草薙和帝都大学物理系教授汤川用五个独立的故事串连起了《神探伽利略》。就象小时候常看的福尔摩斯探案集。

这是五个看起来都非常离奇的故事,每一个案情的发现、发生时都让人觉得不可思议。

深夜原本一向宁静的街巷五个“不良青年”常常站骑着摩托车轰鸣而来,在公交站大声说笑,其中一人后脑部突然起火,毫无征兆情况下的人体自燃?常常在科学探索类的图书或者电视节目里能看到这样极其吸引我们眼球的字眼。

废弃的公园池塘里突现死亡面具,面部特征与失踪多日的牙医柿本进一毫无二致,到底是什么样的神奇现象?阴魂不散?借一张神奇的死亡面具回到人间申诉冤情?

对妻儿苛刻吝啬却对情人一掷千金的超市老板高崎邦夫在浴缸里泡澡的时候“幸福”地死去,看不出任何外伤,胸口却惊现黑痣......突发心脏麻痹?

海里突然出现巨大火柱,二十九岁的帝都大学学生服务中心职员梅里律子被炸身亡,是超无法解释的自然现象?随着案情的进展,毕业于帝都大学的能源工程系的藤川在寓所被害,他和海上爆炸案有受害者之间又有着何种关联?

化妆品公司女职员长塜多惠子被害,一切证据似乎都表明一直想要追求她的保险业务员栗田信彦有最大嫌疑,案发当天小学二年级学生上村忠广生病在家休养,大脑意识模糊中发现自己“飘”在半空看见栗田信彦的车停在与他家对面工厂隔河相望的河岸上......孩子“灵魂出窍”?这又能否作为栗田不在案发现场的证据?

每一个案子看起来都非同寻常又毫无线索,让刑警草薙不知如何下手,于是只好去请教大学好友,帝都大学物理系教授汤川。汤川总能运用自己所学寻找到蛛丝马迹,从而一步步抽丝剥茧,用科学理论和实验让案情真相大白。

根据案情的发展需要,每一次的离奇命案总是由刑警草薙率先出场,再让汤川走到台前用他慎密的思维,严谨的科学态度来逐一分析各种线索,就全书篇幅上看似乎草薙是本书主角。但真正的神探却是汤川。作者写书的角度也多样,或者从警察角度,或者从罪犯角度给我们呈现出案情的发展。作者在书中着重案件的发生发展,以视觉化的表现方式让我们对各种离奇的死亡现象产生好奇,至于罪犯的作案动机则不是重点,只在每个故事的结尾用草薙和汤川的对话得以解释。这是东野先生给我们设置的五个圈套,五个非常有画面感的案件深深抓牢了读者们的好奇心,让读者想跟着他一起去解开谜题。

在人物性格方面刑警与教授迥然不同。汤川热情幽默,每次喜欢用特别的“烟火”来欢迎草薙的来访,用那从未洗干净过的马克杯请草薙喝咖啡,对小孩子过敏。而草薙严肃古板,一本正经,正好衬托出一个风趣活泼的科学奇才加“神探”形象。

不过这种类型的书看得多了会发现结构大体相似,那些科学实验、科学现象对于我这种中学物理都不及格的白痴型读者来说有时候不是那么容易理解,读多就感觉大脑好累。再一个看小说不能较真,不然汤川既然身为大学教授,不是应该每天忙着做自己专业内的科学实验的么?还能休闲地喝着咖啡,未卜先知地适时制造点小烟火来欢迎刑警好友的到来?既然小说便不必把这些情节放到现实生活当中来,不然生活便也没有乐趣了不是?

迄今读东野先生的书并不多,同时我所读的推理小说也非常的有限,所以可以说没有评判的资格,不过所读过的几本书里先生在语言方面皆朴实而细致,没有华丽词藻的堆砌,读起来行云流水感觉轻松我比较喜欢。

篇9:《小虎神探队》读后感

小虎神探队是由“小虎队之父”托马斯・布热齐纳而编著,自从看到这册书的那一刻起,我的心就被它牢牢牵住了。

这册书的大致内容是这样的:这册书共有10本,讲述了碧吉、路克、帕特里克三只小虎展开环球冒险之旅,从神秘的埃及到繁华的美国;从热情如火的西班牙到浪漫优美的挪威……看似平静的生活中,往往隐藏着不为人知的秘密,不寻常的事件全逃不过三只小虎的眼睛!明察秋毫的观察力,抽丝剥茧的分析力,当机立断的果敢,不屈不挠的勇气,让三只小虎逐渐成为最棒的少年侦探!

我最喜欢的还属威尼斯惊魂夜的那一本书,它将小虎队的勇敢、聪慧、机智表达的淋漓尽致,同时也将坏人的可恶丝丝毫毫的表达出来,它让小朋友们相信,世界上没有鬼魂的存在,我们遇事要冷静,不要盲目判断是非,只有这样,才能让坏人们的本性展露出来。

这册书的主要人物有三个,我最敬佩的莫非是碧吉了。她是一个女孩,却拥有像男孩一样的独特气息。她勇敢,愿意尝试,喜欢收藏,大大咧咧,爱做记忆力训练。她还有非同一般的强项,那就是做事喜欢亲自动手,当然,人无完人,她也有自己的缺点,她最大的问题是太固执,脑袋硬得像犀牛和大象,什么都敲不进去!她还有自己觉得很酷的东西:漂亮衣服,榛子味的.冰激凌,烹饪美食,骑马,跳舞,零食不离手。她也有特烦的东西:不靠谱的男生,牢骚王,假期太短,不把她当回事儿的大人。这些所有的特点归纳起来,便成为她的独特座右铭:要率性而为,也要追求强大!

读完这册书后,我也意识到了自己的不足。在生活中的我,胆小,遇事不敢尝试,总爱依偎大人,遇到挫折就喜欢退缩,一点也不勇敢,完全没法与三只小虎相提并论。记得有一次,我不过就是遇见了一个小小的老鼠,就大哭了一场,想想三只小虎,遇到强盗都丝毫不畏惧,何况是老鼠。还有一次,我的考试成绩十分不理想,伤心的我似乎遇到了人生最大的挫折,再也站不起来,还是过了好久我才振作起来,重新面对学习,再想想三只小虎,如果遇到了强盗也这么犹豫不决,那么,他们的性命早就不保了。所以,我也很庆幸自己看了这本书,现在的我逐渐变得勇敢,不怕挫折了。

以后我还要更加努力学习,天天向上。像小虎队一样聪明、勇敢。遇到任何危险,困难都不言败。做一个坚强的人,更要做一个强者。

篇10:《小虎神探队》读后感

《小虎神探队》这本书是托马斯・布热齐纳写的是一本让我受启发的书。书里的主角是路克,碧吉,帕特里克。帕特里克是个不言放弃的人,有什么题目不得出结果就不罢休,他这种精神值得大家学习。小虎们不怕艰难,勇往直前,这三只小虎也值得成为我们的榜样。

在一次困难之中小虎们很久没有吃东西了,正好看到一棵果树,饥肠辘辘的他们被吸引着。只有路克觉得可能水果含有毒,但看到周围的猴子吃的津津有味时,他才断定水果没毒。你看路克是不是很聪明呢?我也要好好学习他细心观察的特点。更吸引我的是路克随身背包里的一天迷你电脑,如果有困难或难题的话,一查就知道了。当然碧吉也很厉害,她的动作很敏捷,而又快速,一根细细长长的电线杆她三下两下就爬上去了。在《猴岛谜案》上她就用这招帮助队友找到了犯人,我很佩服。

小虎队里,每一位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不足,每一个人都是那样勇敢,令人佩服。

以后我一定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像小虎一样聪明、勇敢。遇到任何危险,困难都不言败。做一个真正的男子汉,强者。

篇11:神探妈妈读后感作文

神探妈妈读后感作文

读完了《神探妈妈》,真是让我笑得肚子都疼了;让我也不由得服了小作者的妈妈“神探”的'称号,就从这句就可以看出:“你还敢说没有看电视,遥控器放在电视机上。怎么会自己长脚跑到床上?还有原先明明放的是浙江三套,怎么会自己跳到少儿频道?”这句话不禁让我想起了爸爸。一天早上他要去上班,前嘱咐我:“今天不准玩电脑!”他走后,我还是悄悄溜进了房间,玩起了电脑游戏。他回来后问我有没有玩电脑。我摇摇头。他立即火冒三丈地对我说:“你还学会骗人了啊!键盘原来在桌子上,怎么会跑到放键盘的地方啊?还有,鼠标插头原来没有插上,现在怎么又插上啦?你还敢说你没有玩电脑?”结果……我被罚一星期不准碰电脑。还有让我感到有趣的是这张家庭判决书:霏霏因偷看了电视,撒了谎,触犯了家庭法则第七条:必须在家长同意下才能看电视。经过考虑,被罚一星期不准看电视。这让人感到小作者家的家庭惩罚多么幽默、开朗啊!要是我家也是这样该多好啊……

这真是一片幽默、风趣的作文啊!

篇12:神探伽利略的读后感

一直以來,特別喜歡東野圭吾的小說。

五個案件,五個不同的殺手手法,五個科學實驗,背後的離奇古怪,用物理化的實驗給我們解開謎底。

總結了一下五個案件的科學原理:

1、激光及鏡面折射原理;

2、衝擊波原理;

3、超生波原理;

4、鈉金屬的化學反應;

5、光線的折射。

不知是否總結得對,但感慨物理化知識的威力,平添自己無庸的煩惱,感歎自己為何沒在高中時學好物理化呢?身為理科生,卻是學得最差的,可又在文的道路上停留在原點。

可惜文中那些熟知物理化領域的精英們,卻在他們的路上錯開了。

文中“你的心是黑的”

或許正是對那些犯下罪惡的人,最好的寫實。

篇13:神探伽利略的读后感

原来《嫌疑人X的献身》中的汤川来源于此汤川!!!

总体具体来说就是神乎其神的大学物理教授破案系列,感觉草薙木有太大作用,除了个警官的身份有用而已。

唯一的看点就是各种不同寻常的死法,当然啦,都是需要物理现象来解释,所以说论认识一个物理大学教授的重要性。

剧情来说,一般,若已看过《嫌疑人X的献身》,那么再来看这里剧情描写,就会稍显失望,不过每个故事就那么短,人物情感等的描写不够,就当看了一集柯南的feel。觉得最狗血的就是每次草薙去找汤川的时候,汤川总是以一个物理现象来“欢迎”草薙,当然啦,这个物理实验总是和案情相关的;还有各种汤川卖关子,总是到最后一刻才说,啊,这个事情的由来是怎样怎样,blabla,嗯,的确有点俗套。

不过客观来说,这个故事本来就是讲汤川的嘛,如此这样描写倒也中规中矩,只是相比东野圭吾的其他作品,没有太大亮点。

或许加一些曲折的汤川的人物背景描写,能让这个人更饱满一些,但也有可能就跑题,毕竟大家想看的是案情,哈,拙见拙见

篇14:神探伽利略的读后感

1、《燃烧》

小故事总没有太多的悬念,也不太复杂。动机(因为太吵要吓吓他们而事情搞大了)、嫌疑人、作案手法都有所指示。

2、《转印》

这本书确实跟之前看东野圭吾故事完全不一样,套路已然明显:刑警无法理解的离奇案件,靠着天才的物理学家朋友“简单”询问、调查,发现灵感一下子解决。

这本小说真的很适合拍电视剧。

3、《坏死》

几个故事都是差不多的讲述手法。

我喜欢这个结局。

4、《爆裂》

人物心理很写实啊,就连汤川突然被叫吓一跳然后回头发现是熟人而安心这种细节都会写。

汤川真的对案件很上心啊,都出差了,对奇妙现象的好奇,而且他俩好基友吧。

最可怕的,莫不过是想不开钻牛角尖,两个凶手都是如此,为了前途而杀人。

5、《脱离》

以“灵魂出窍”来掩盖读者的目光,其实破案关键跟那求出名父子没关系,这种手法好玩。

东野圭吾的小说,爱情常常是作案的动机,如果不是因为爱情,那就更阴暗的“恶意”了。这部小说给人一种很轻松的感觉,就是个侦探故事集。

篇15:神探伽利略的读后感

侦探小说逃不过一句话:冤有头债有主。事出必有因,当然《神探伽利略》也不例外。时间起因不外乎是婚外情:情妇被杀害或是偷情者被杀害,亦或是戴绿帽者被杀害,ok,前面是关于婚外情的故事,后面就是一些自己从未想到做的事会带给别人痛苦导致的自己身亡。

一件小事就能招惹死亡的确是典型的日系侦探故事,你永远不知道自己死亡的原因,而这一件件原因更偏向于私人动机,少有见如阿婆小说中侵占财产的杀人动机。许是日本人给我一种近乎精神上的某种不可思议的执拗的印象,例如许多小说中都是切合人性伦理的,令我对这个民族的一些看法又有点不同,我更中意用“变态”来形容,当然,此“变态”非彼“变态”。这种“变态”更强调这个民族既有保守的传统,也有比欧美更大胆和独特的精神。因为作为看官的异族人有时甚至无法想象某种行径的由来,又有种莫名地感叹。我想这也是日本人骨中渴望突破创新,除了在外在开放的同时,也愿意更深入去挖掘人性丑陋,想让大家知道,并不是只有道义上的丑陋才是罪源,也有人性根源中的丑陋吧。

提到文笔,我认为这个译者的翻译过于生硬,不够地道,不知道是不是本身作者功力的问题,因我是第一次看东野圭吾的书,无法与其他比较而妄下判断,只是心觉这个小说并没有我之前看的侦探小说那么触及心灵,总感觉文字上生生给文章与读者造成了隔阂,许是原文这种不断变换主角的叙述方式,又或是我理科知识不足的缘由,总而言之,故事本身是好的,只是缺了那么一种与读者的“心电感应”。

精彩片段:“没办法,人们通常会有先入为主的观念。明明知道肥皂泡中有空气,却因看不见便忽视它的存在。如果以这种态度对待,还能不遗漏人生中的许多事情,那真是遗憾。”

书评:尽管这句话最后一句有点让人摸不着头脑,可是我依然认为这是本书中最有印象的一句话,这一点对于我这种拖延症患者深有体会,拖延症群体往往为了避免受痛苦,尝试着忽略,以为看不见为净,可到头来也是没办法到最后期限去做,人往往试图用掩耳盗铃方式去欺骗自己,殊不知这种自欺欺人却让自己错过许多。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