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谚楠”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9篇骑游浮龙湖经典散文,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后的骑游浮龙湖经典散文,希望大家喜欢!

篇1:骑游浮龙湖经典散文
骑游浮龙湖经典散文
五、六年前,听说毗邻我县虞城的单县黄冈浮龙湖度假区新景落成、风光秀丽,是年十一假期期间,在家赋闲无事,我和邻人决定一起骑单车到彼一游,想着此行既能锻炼身体,美景又能先睹为快。
虞城到浮龙湖距离大概四十公里,来回骑行单车并不算近,这段漫长的征程也是我和邻人骑行单车运动的最远记录。六点吃过早餐,七点出发前,我们各自备好了毛巾和水壶,再把单车打饱气,在家人的殷殷嘱托声中,义无反顾的踏上了直通单县的省道虞单公路。
一路上我俩互相鼓劲,说说笑笑,浏览着路边的风土人情、金秋景色。快12点时,终于看到了虞单公路大路边的醒目标牌——浮龙湖风景区由此向西。
奋力骑行到浮龙湖入口处的高坡,眼前仿佛豁然打开了一轴中国水墨画卷:脚下,一塘烟波浩渺的水面,在飒飒秋风吹拂下,碧波荡漾,涛声如喑;湖水四周莲叶田田、蒹葭苍苍,水中游艇画舫泛舟莲下,悠然自得,观之美不胜收、心旷神怡。
我们骑行环湖一周来到偌大的浮龙湖广场,广场连接一条木质栈道,长长的栈道像长龙卧波腾飞于浩荡的水面,一路平平坦坦通向湖心岛。
湖心岛小巧玲珑,占地约三、四百亩,岛上甬道四通八达,小道两旁松柏、银杏、石楠等树木密植,枝叶阴翳蔽日,其上鸟声啁啾,一切令人赏心悦目。
信步行至岛边,岛边宽大的.石阶上被汹涌肆虐的湖水浸漫,那天天气炎热,望着清澈见底、鱼虾潜游的湖面,有不少游客兴致勃勃打起赤足,在石阶上和孩子们一起戏水打闹,我和邻人一路骑行八十余里,此刻更是汗水湿透衣背,我俩索性在岛边找个幽闭无人处,大胆解开衣襟,用毛巾蘸着清凉的湖水痛痛快快全身擦洗一遍。
孔子之门徒曾点曰: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这儿,位于钟灵毓秀、有凤来仪的黄河故道,生生不息流淌了千万年的黄河之水才应是曾点的最佳浴所。
回来时,我在浮龙湖广场买了小贩二十元的新鲜莲蓬,品尝着清香可口的莲子,我想,虽然这次长途骑游累的精疲力尽,可是,我却满心欢喜,这次骑游不正像这青青如水的莲子吗?苦中有甜,苦中有趣,让人回味无穷。
篇2:浮龙湖游记作文
浮龙湖游记作文
7月23日一大早,学校组织我们暑假班四级和七级的学员去浮龙湖采风,我带着爸爸的长焦距相机,迫不及待地去学校门口集合。
一路上,大家欢声笑语,车窗外树叶随风摆动,好像在向我们招手,小鸟在我们前面叽叽喳喳叫着,好像在给我们带路。大约半个小时,我们就来到了浮龙湖。
我们先在观景台上全体合影留念,带队老师宣讲了纪律后我们排着整齐的队伍出发了。我们看见一座像青岛栈桥一样的长长的木桥,它像一条黄色的长龙蜿蜒盘旋在碧绿的湖面上。在木桥的'尽头,我们朦朦胧胧看到一个岛,老师对我们说:“对面那个岛就是湖心岛,你们看它像什么?”大家七嘴八舌,有的说像个贴在湖面上的薄饼,有的说像个倒扣着的锅。沿着木桥往前走,波光粼粼的湖面绿色的水草随波摇曳,细长的小鱼儿自由自在地再水草间穿梭。向东面极目望去,“水上商务中心”在水天相接处,就像海市蜃楼一样似真似幻。这时,一直渔船向我们缓缓划来,那是渔民打渔归来了吧。
来到湖心岛,因为天气炎热,我们先在亭子里休息补充体力。今天真是幸运,岛上的“汉贤茶馆”管理人员破例为我们学员开放。据说这个汉贤茶馆是汉朝皇帝刘邦的后人开的,不知后人其名,只知是个汉朝贤士,故名“汉贤茶馆。据传此馆名气很大,汉光武帝刘秀、汉末神医华佗、丞相曹操、唐太宗李世民、诗人李白杜甫、明代大书法家雷鲤等都曾到此饮茶品诗,留下不少墨宝和传说。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进入茶馆,这里面古色古香,古朴典雅,花墙镂空,室内的桌椅茶具造型精美,墙上的工艺品和古筝,让人仿佛回到了古代。
恋恋不舍地离开了茶馆,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开始环岛游。漫步在湖心岛上,微风阵阵,空气清新,我们边走边欣赏岛上的奇花异草,碰巧岛上的管理人员在用扎了很多孔的水管浇花,我们欢笑着从这“人造喷泉”上面跑过去,个个都成了快乐的“落汤鸡”。
盼望已久的坐船时刻终于来到了,我们兴奋地坐在船上,跟湖水亲密接触。我看见了湖面上大片的芦苇、水鸟贴着湖面掠过,我们绕着浮龙湖转了一圈,大约三十分钟后,船靠岸了。
中午十一点,我们恋恋不舍地离开了美若仙境的浮龙湖。
篇3:乐游大龙湖现代散文
乐游大龙湖现代散文
世界现有十处大型溶岩水库,号称世界十大喀斯特溶岩湖,而广西上林县的大龙洞水库竟名列其中。
大龙洞水库又叫大龙湖,位于广西上林县的西燕镇,距县城28公里,而今已经辟为一个风景优美的旅游景区,景区包括大龙洞水库和大龙洞溶岩景观。大龙洞水库修建于1958年,是一座堵塞地下落水洞和沿山坡修筑防渗体遮盖溶裂而形成的大型水库,一座人造的高山平湖,因为其坝首处有大龙洞溶岩,故称大龙洞水库。大龙湖水长13公里,总库容1.51亿立方米,最深处达180米。而水库所处的上林县为典型的中国南方喀斯特地貌,水库又为拦蓄地下暗流而在地面形成的人工湖泊,故湖面在群山中曲折蜿蜒,因而也就把许多山坡山峰分割成半岛或孤岛。
水面宽阔处则显碧水连天,波光粼粼,狭窄处则青峰并立,曲折回环。而更有那被水面分割后孤立湖中的十四座青山,于碧波中形成十四座天然岛屿,时而抬眼望去,入目处便有青峰倒影水中,天水青山浑然一体的'美感,因而被人们称为“水上桂林”和“中国的下龙湾”。有此美景,于是乘船游玩大龙湖便成为游玩者一件赏心悦目之快事。大龙湖碧水连天,青山环绕,休闲之时,到这水天一色,青峰映影的壮美景区玩赏,确实让人心旷神怡。大龙湖长13公里,乘机动旅游船一个来回约两个小时,如果步行环游,时间就长了,谁知这环绕水库周围的青山绿崖,那峰回路转的山径小路连接起来会有多少里程。
游罢大龙湖,如果时间还早,尚可以再钻进大龙洞以欣赏溶洞奇观,因为大龙洞就位于大龙湖旁。据说洞中的钟乳石多姿多彩,有12个景厅向你展示各自的神奇,那天然的洞中水潭,地下伏流,也是人们探索洞天的好去处。遗憾得很,由于游玩大龙湖玩得太仔细,回船时间太晚,大龙洞已关洞门,待来日吧。
篇4:游记作文:骑自行车游云龙湖
游记作文:骑自行车游云龙湖
今天的天气很热,但我还是冒着高温出门了,只因为在前几天答应了张姐,否则我想这么热的天气,我是死也不会出门的。我们商量了很久才决定今天出门的,谁知道老天这么厚爱,给了我们这样一个好天气。但是没办法既然答应了,就要付出行动啊~!出门的时候,我还做了一些防护措施,但因为是骑自行车,没一会儿汗就布满了我的额头,我也就索性任凭它晒了。
骑着自行车,不一会儿就到了云龙湖,这个在我们徐州算得上风景秀丽的地方了。回想一下,我似乎也有好多年没有去过云龙湖了,我也真的很好奇它究竟变成什么模样了。没有给我太大的意外,只不过原来的游泳场现在修的更加正规了,旁边还新建了一个公园。听张姐说公园里面还是挺好玩的,有蹦极啊、滑道啊之类的,不过我对这些兴趣不是很大,再加上我自认心脏的承受能力不是很强,所以我们并没有进去,而是选择了相对来说风景秀丽一点的小南湖。据说小南湖去年才见好,那边的风景还是不错的,吸引了很多恋爱中的人去那里缠绵。
大概骑了10分钟的路程,就到了小南湖。首先映入眼帘的不是小南湖,而是我们徐州人为了纪念一个在徐州曾经短暂逗留过的历史名人
--苏轼建的一个苏公塔。塔有5层大概十几米的样子,不是很高,但登上去后,不敢说徐州的美景尽收眼底,反正云龙湖的景色也就看得差不多了。塔的每一层都有苏轼的生平介绍,随着登塔越高,对苏轼的了解也就会越深。我们并没有一口气就登上了塔,而是在每一层都稍作休息,或许是因为天气的原因,外面越热,登塔越高,会越觉得凉爽宜人。终于登到了顶层,随着阵阵凉风的`吹入,好像越不舍得下来。长久的呆在空调的屋里,很久都没有吹过这样惬意的风,人也仿佛有了精神。
从苏公塔上下来,我们去了解忧桥。很奇怪的造型,像一个小的山顶坐落在小南湖上,湖中的荷花还在星星点点的开着,与解忧桥交相辉映。本来打算从解忧桥一路走过,顺便去看一看不远处的廊桥。可是因为修路的关系,不得不取消了这个计划,心中不免还是有些遗憾。
不过有点遗憾也好,否则太完美的话,总会给人一种不真实感~~!
最后要谢谢张姐,谢谢她的沿途讲解和盛情款待~!今天真的很开心~!
篇5:浮龙湖游记作文500字左右
浮龙湖游记作文500字左右
7月23日一大早,金笔作文学校组织我们暑假班四级和七级的学员去浮龙湖采风,我带着爸爸的长焦距相机,迫不及待地去学校门口集合。
一路上,大家欢声笑语,车窗外树叶随风摆动,好像在向我们招手,小鸟在我们前面叽叽喳喳叫着,好像在给我们带路。大约半个小时,我们就来到了浮龙湖。
我们先在观景台上全体合影留念,带队老师宣讲了纪律后我们排着整齐的队伍出发了。我们看见一座像青岛栈桥一样的长长的.木桥,它像一条黄色的长龙蜿蜒盘旋在碧绿的湖面上。在木桥的尽头,我们朦朦胧胧看到一个岛,老师对我们说:“对面那个岛就是湖心岛,你们看它像什么?”大家七嘴八舌,有的说像个贴在湖面上的薄饼,有的说像个倒扣着的锅。沿着木桥往前走,波光粼粼的湖面绿色的水草随波摇曳,细长的小鱼儿自由自在地再水草间穿梭。向东面极目望去,“水上商务中心”在水天相接处,就像海市蜃楼一样似真似幻。这时,一直渔船向我们缓缓划来,那是渔民打渔归来了吧。
来到湖心岛,因为天气炎热,我们先在亭子里休息补充体力。今天真是幸运,岛上的“汉贤茶馆”管理人员破例为我们金笔作文学员开放。据说这个汉贤茶馆是汉朝皇帝刘邦的后人开的,不知后人其名,只知是个汉朝贤士,故名“汉贤茶馆。据传此馆名气很大,汉光武帝刘秀、汉末神医华佗、丞相曹操、唐太宗李世民、诗人李白杜甫、明代大书法家雷鲤等都曾到此饮茶品诗,留下不少墨宝和传说。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进入茶馆,这里面古色古香,古朴典雅,花墙镂空,室内的桌椅茶具造型精美,墙上的工艺品和古筝,让人仿佛回到了古代。
恋恋不舍地离开了茶馆,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开始环岛游。漫步在湖心岛上,微风阵阵,空气清新,我们边走边欣赏岛上的奇花异草,碰巧岛上的管理人员在用扎了很多孔的水管浇花,我们欢笑着从这“人造喷泉”上面跑过去,个个都成了快乐的“落汤鸡”。
盼望已久的坐船时刻终于来到了,我们兴奋地坐在船上,跟湖水亲密接触。我看见了湖面上大片的芦苇、水鸟贴着湖面掠过,我们绕着浮龙湖转了一圈,大约三十分钟后,船靠岸了。
中午十一点,我们恋恋不舍地离开了美若仙境的浮龙湖。
篇6:周三骑游游记散文
周三骑游1000字游记散文
时间过得匆忙而又安然,四月,悄悄去矣,榴树未红,而莲叶却撩人心弦。满塘吐蕊的花苞飞来阵阵清香,叽叽喳喳的小鸟在竹林里穿飞,沿山公路的绿道上迎来一群不老玩童,因为,今天是周三,是多年已来都江堰冬泳人骑游的日子。我因俗事繁琐,有好长一段时间,没参加这项活动了,队友也在不断更新,有的走了,有的来了。总之,这支队伍还是欣欣向荣,但大自然今天又让我们耳目一新,路面在不断完善,心情更是舒畅。
和风宜人,陌上草更青,山色如黛,卧牛岭绵延而去,在明亮而强力的光照下,仿佛那些冷寂的往事全都被溶化,成了一支空灵的歌,队友们的随身唱机,更是五花八门,高低随行,但我听的是佛门歌曲,车速不慢,歌声洗人灵魂。
沿山公路的风景,静美而晴好,好象是春季开始徐徐转暖的样子,骑游的人们用温情的眼眸,对望这夏季未来的景象。不老玩童们的私话,总是聊不尽,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口若悬河,反正东南西北都是聊天的内容。这便是骑游队阳光的一面,聊而不争,快乐同行,也就是我永远也割舍不下的团队,老年人的梦幻,幸福的里程。
倾诉或听他人倾诉在浅浅的清欢里飘摇,有些人走了,走到人生的尽头,好以是走在雨水中,彼此在梦打了个照面,相视一笑,再梦里慢慢回忆,道像发生在昨天
有些蓦然的相遇,还是在骑游队里,谈得来,便是一阵浅喜,有时依约泛着淡淡的灵犀,像是隔着一层薄薄的雾,静静的落在心间。
初夏的阳光有些缠绵,丝丝缕缕,带着些许暧昧的味道,这会让人想起榴红,也许榴红是为爱而来的,爱得红红烈烈,风过熊猫基地,我忽然闻到花开的香气,景色在榴枝的美妙,往往一下就过了,但总是在无意时候,才蓦然惊见一朵,摇曳在微风的枝头上,这更增加了绿道的韵味,快乐而温馨。
车队不紧不慢骑行在这仙境般的沿山路上,阳光如丝,丝如媚。用心感触大自然的每一个音符,你便能触摸到荷风最柔软的情怀,能聆听到花朵最柔情的耳语,池塘中也泛着淡淡的幽香,给人灵感,收集诗意。
此时花开,彼时花落,这本来就是大自然的规律,根本不用大惊小怪的,可能是因为上了年纪,有些悲观吧,想到的是,有些远去的足音,那些无法言语的情愫,隐匿着阵阵伤痛,或许是一些寂寞的思念,有一些默默的挂牵,谁人可懂呢,落花好象在对人说,你只有将寂寞坐断,才可以重拾喧闹,把悲伤过尽,才可以重见欢颜,把苦涩尝遍,就会自然回甘。一路骑行,总有不期而遇的`美好,当然,指的是风景,或许也有故事。
人生悄然间从指尖渐次划过,青葱的梦想在年华深处留香,光阴的菩提树上开出了淡雅的花。那些说好的不见不散,在一缕晨光里尘埃落定,分道扬镳或一去不回。
人呀,那么近,却那么远,我愿把初春的细柳写进四月的诗笺,烙上春天的印迹,翠绿成行,再借一枝柳笛,把心中的思念为你吹奏。
车放在建福宫,开始徒步登山,千年石阶,风声缱绻,流水阵阵,寂寂的飞布敲打着崖壁。时光清浅,尽管人流量很大,来于不同肤色,丝毫打不动我的内心,静静地行走在天下之幽的山路上,真好。
人呀,也许上了年龄,便没有追求,便淡看人生,淡看世事,心中常常存喜悦之情,眼里便就流水花开。世间万物,终不负爱它的人,爱它的心,爱它的静美,月城湖很静,水与荷交相辉应,木舟红红绿绿,山影倒置,小鱼在云里穿梭,鸟儿在竹枝飞行。我应该感谢生活,感谢我的团队。
篇7:记叙散文:清明骑游
记叙散文:清明骑游
白居易诗云:“逢春不游乐,但恐是痴人”。
清明节那天,风和日丽,春光明媚,我跟随单位里的几位资深骑者,进行了一次难忘的春日骑游。
我们骑游的第一站是北舞渡镇。北舞渡镇古称定陵,它位于舞阳县城北二十多公里的沙河南岸,有着两千多年的悠久历史,明清时曾因水陆交通便利而繁盛一时。到达镇区后,我们先走马观花地参观了天主堂、天爷庙和山陕会馆彩牌楼,然后来到著名的闪记胡辣汤店,每人要了一碗热气腾腾的胡辣汤和半张刚出锅的油饼,开始大快朵颐。不要嘲笑我们贪吃,因为北舞渡的胡辣汤不仅味道鲜美、香气扑鼻,而且营养丰富,被称为中原小吃中的一绝,来到这里,如果不喝碗正宗的胡辣汤,那就实在有枉此行了。
喝完胡辣汤后,我们朝下一站贾湖遗址骑去。贾湖遗址位于北舞渡镇西三公里的贾湖村,因村而得名,它是一处重要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经七次发掘,贾湖遗址出土的文物及标本达数千件,主要有陶器、石器、骨器、动物骨骼、植物颗粒和果核等,其中骨笛的出土震惊了世界,成为中国八千年音乐史的有力证据。来到遗址后,说实话,我内心有点失望,因为我眼里看到的只是一块南北走向的狭长土地,上面无房无树亦无麦,一片荒芜,如果不是那座刻有“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石碑,我还真的很难把它与名震中外的“贾湖遗址”联系在一起。
继续骑游,我们的第三站是樊哙墓。提起樊哙,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因为高中语文课文《鸿门宴》里就有他智护刘邦的.英雄事迹。汉成立后,樊哙被封为舞阳侯,死后葬在了现在的舞阳县马村镇郭庄村。樊哙墓高约三米,周长约十五米,墓前有一石碑,结实厚重,完好无损,碑上的文字乃双线镂刻,上书:“汉樊侯铭,班固撰。将军,威盖不当,操盾千钧,拔主项堂,汉兴破楚,矫矫忠良,卒为丞相,帝室以康。嘉靖丙申知县张颖、县丞钱汝楫、主簿姚文豪同立”。我粗略一算,这石碑离现在竟也有四百多年的历史了。
在马村镇吃过午饭后,我们奔向了此行的最后一站——狄青湖。 狄青湖位于现在的姜店乡湖东蔡村的西边,南北长数里,宽百步。相传北宋仁宗宝元年间,党项族首领元昊称帝,建立西夏国,屡犯宋境。于是,朝廷派兵讨伐,身为皇室侍卫的狄青也上了战场,且骁勇善战,屡立战功,很快被升为枢密副使。回京入朝途中,狄青带领一队人马路过舞阳境内的一个天然湖泊,见湖水清澈,岸边水草丛生,便决定在此休整数日。休整期间,狄青每天都去湖中饮马。后来,人们为了纪念英雄狄青,便把这个无名湖泊称为了狄青湖。
此次骑游,我们跨越了近十个乡镇,行程达一百余公里,不仅饱览了沙澧大地秀美的春景,还参观瞻仰诸多历史遗存和古迹,一举两得,实在是不虚此行,让人终生难忘呀!
篇8:丽水骑游有感散文
丽水骑游有感散文
责任
两个月前,队长王巧贞宣布:“四月份我们二队骑游去丽水,因为是长途,所以报名自愿。”有人说:“温州到丽水120公里,加返回里程,再加奔波各旅游点的里程,三天时间?吃得消吗?”听着反对意见,看着这位个子小巧的队长,我真为她捏一把汗。她的提议会有多少人响应呢?带着一丝好奇和一份担心,我报名参加了。
这次出游,具体时间定在4月13至15日共三天。想不到在12 号那天,除了几位确实身体不适,或家中有事的队员外,无论是新老队员,还真的都报了名。13日上午6点,队员们准时来到松台广场。王队长满脸堆笑,不时地感谢队友的支持,好像参加这次远游的人,都是在帮她忙似地。而此时,我不知道王队长心里是怎么想的,难道她真的就不怕途中发生情况吗?干嘛要自找麻烦呢?
6点50分,队伍正式出发。一路上大家精神焕发,情绪高涨,真可谓是车轮飞转传歌声,一路春风撒欢笑。不知不觉,车队已过桥头镇,队员们还未觉得疲劳。而此时王队长却发话了:“大家都悠着点儿,过了青田会很累的。”说也奇怪,这话还真被队长说中了。
中午,车队刚过青田,速度就越来越慢了,车距慢慢拉长了,说笑声也越来越来少了,有人开始叫腿痛了。可就在这时,只见一直押后的队长突然超越了所有的车,开始当起了领队,而且节奏协调,步步有力,时速就控制在18公里左右。谁都知道,队长虽说是位老队员,却也没经历过长途骑游的体验,加上她那娇小的身材,她从哪来的这股劲呢? 简直让人不可思议。
这时,队伍里就有人大声地叫了:“嗨,队长带队了,咱们都跟上。”一时间,车队好像打了一针强身剂,忽然又活跃起来。最佩服的是那些新队员,都忘了腿是不是还胀、还酸、还痛,也跟着、叫着、笑着,一路你追我赶起来,引来沿途路人的一片赞美声,而路人的赞美又激起了队友们的激情。
下午4点,还没等大家回过神来,120公里的丽水就这样简单地到了。算一算时间,平均时速竟达15公里。这对于大部分没经过长途训练的队友来说,真让人不敢相信。或许是应了一句古诗:“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所以,做什么事都该有个好心情。只有心情好了,干什么事都不觉得累了。
事后我问队长:“你当时不累吗?”队长笑了:“当然累,我也是肉长的呀,可我是队长,我把大家带出来,就有责任带好大家,关键时刻我要是不顶上去,大家可就要垮下来了。”队长很随意的回答。而我在她随意的话语里,却感觉到“责任”这两个字是那么的沉,那么的重。
古堰画乡那一抹红
古堰画乡的清晨。那棵五人合抱的千年香樟,正在清风里散发着新芽的芬芳,浓郁浓郁的,让人心广神怡。路边、溪畔、墙角,早已有三五成群的年轻人在摆设画架,准备写生。这些来自全国各地画院的天之骄子们,仿佛都被一种魔咒所定,手握画笔,心却早已荡漾在眼前的景色中。
清清的瓯江支流双荫溪,就横躺在村前。对岸青山幽幽,白云缭绕,一层淡烟雾霭,一幅美丽的画卷。脚下,堰头村古居木屋、油光的木柱,斑驳的古床,蒙尘的农具,熏黑的房梁,处处盈溢着古朴气息,在蓝天的映衬下,仿若写意。曲折的深巷,偶有村人身影,脚步轻盈,蜿蜒而去,渐消于巷尾,给游人留下遐想的余影。一条石子路穿村而过,那是画家一条街。画室、古屋、老人;泥墙、木门、凉亭。公鸡在墙脚鸣啼,小狗在街上溜达。埠头,儿童光着脚丫戏水,惊飞几只白鹅。我们就游走在这样的梦境中。大自然的神奇如开启天堂大门的钥匙,让我们沐浴着江风,就仿佛进入了心灵的梦乡。当我们被眼前的景色迷醉时,不曾想,我们也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迷醉了别人:“快看哪,古堰画乡那一抹红。”尖叫的是一位正在写生的小帅哥,他指着我们对学友激动地说,说完迅速地在即将完成的画稿上点了几点红。呵呵,原来他把我们这群穿着骑协服的老家伙们,也当成了绘画素材。可想,在一派纯绿色的画面上,再点上几点红衣老人,那是一种何等的艺术创造啊,我深感后生可畏,这位帅哥学子捕获画境的水平让人敬佩。
当我们一行上了一艘画舫,在湖面洒脱的看着对岸的青树百草,脑海突然想到的是一群南归的候鸟,带回的讯息不只是我们的回来,还有春的召唤。
站在 275米长的通济堰上,脚下流水潺潺,水从上游冲下,至此受堰阻挡,分流多支,工程区域内,水流交错,灌溉着下面的碧湖平原。这座拱型堰坝,比起四川的都江堰来毫不逊色,至于为何名声不大,就无从知晓了。在堰旁的司马庙内,陈列着历朝历代修建的事迹碑文,其中就有范成大、汤显祖的。我在想,南北朝时期,是中华民族的战乱时期,而此堰就在这战乱时期建造的,真的很难为主持者了。而范成大、汤显祖的参与,则更好印证了古代知识分子“为官一方,造福于民”的民本思想。
来时匆匆,离去茫茫。此时,我在河滩捡起一块紫色的小石子,我捡石子留念的不只是石子那么简单,因为它有我们这群骑友,在这里留下了温州骑协的声誉,同时也驻足了我们的欢声笑语,有我们说不尽的俏皮争吵,或雀跃欢呼。
风从山中来
从旅馆到古堰画乡30多公里,从古堰画乡到美丽乡村利山路口约5公里。现在已经是中午1点多了。传说中太阳也是个多情种,队友们情绪高涨,它也来个热情奔放。冒着浑身汗气的大家,就站在利山路口的一块里程碑前,石碑标示着距美丽乡村—利山3。5公里。去还是不去?很简单,对于骑协二队的人来说,“不”字很难说出口。
大港头镇的利山村。就躲藏在那山山岭岭的背后。这绝对是个世外桃源。进入利山牌楼,但见:古香樟村口迎客、木廊桥溪边鼓掌。半月形的村子新房连片,白墙黑瓦,马头翘角啸长天,凸显一派徽式住宅。村前50多亩荷塘连成一片,一条木质栈桥九曲环绕。此时季节,虽不见荷叶田田,却已是“小荷才露尖尖角。”尽管如此,站在栈桥的中间,我总觉得耳傍有香风吹过,总觉得眼前是一片翻涌的绿绿葱葱,和点点怒放的纯洁白莲。
看那水中的'如盘肥叶,正迎着微风左摇右摆,把玩着投入怀中的几颗闪闪银珠,实乃憨态可掬。几点嫣红却隐在其中,如天真烂漫的少女,只把纤纤素手,擎出水面,荡开涟漪无数,揉皱一天白云,那便是让人醉心的荷花了。它们旁若无人、热情奔放。有的欲开还合 ,羞涩缅腆,捻着一瓣沁香,优雅地顾盼回眸;有的出淤泥而不染,立于高处, 凝神注目,望尽天涯。自然如清泉流淌,空灵似鸿羽飘旋。醉了星月,醉了太阳;而那三五成群、交头接耳、窃窃私语的,是否正在讨论大唐帝国的荷韵幽幽:“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千里芙蓉绿映红,荷风细雨自含情。”就这一刻,夏风拂面,荷香四溢,听着那莲韵悠悠的千古绝唱,我的心灵被震颤,一腔的情怀被抖落。呵呵,想多了,想远了,但愿7月能再来一次利山,见一见心中永恒的惦记——白莲花。
利山村是个有着3历史的畲族古村落,下辖3个自然村,全村共有152户338人,有800多亩竹林和400多亩茶园。以茶叶、笋竹、油茶、蔬菜为主导产业,去年人均纯收入6400多元。畲汉村民的生活富裕了,便在村边建了一座别致的木廊桥,取名万福桥。桥上的每一根柱子都相对携刻着赞美或祝福的对联。人老了,记性差了,只记得一副:“四面青山看画展,一泓春水听诗吟。”逢年过节,畲民在桥上对歌。在桥头广场歌舞,可想,届时该有多大的气势和热闹哦。
春日里的美丽乡村,就像村里有个姑娘叫小芳,纯洁、美丽、善良、多情,只闹得队友们久久不舍得离去,然而太阳已经下班,我们不走能行吗?明天还有120公里的路程呀。
再见了,利山;再见了,万福桥;再见了,白莲花。
凝聚
世上有一种力量是无穷的,它能移山填海,它能改变世界,它能面对任何艰难困苦而淡然处置。它就是凝聚。
从丽水回来已有两天了,有一个问题总在我的脑子里挥而不去。骑游二队,这是一群怎样的人呢?为什么他们首次就敢骑游那么远的路程?而且还一个不落地都能平安回来?难道他们就不知道劳累?不,我也经历了这次骑游,我就觉得很累。那么既然很累,为什么大家在返温之后,都纷纷表示,希望这样的骑游活动今后多搞几次?嗨,这群让人难以琢磨的二队骑友。
13日队伍出发,十二辆车子的间距,从起步到结束,从来没有拉开30米之外的。如果因路阻而把车队间距拉长了,前面的队友就会自觉地停下来等待。这是为什么,简单,为了安全,为了便于互相照应。
半途有人爆胎了,所有的人都会立时停下来,帮助抢修,然后同时出发。这是为什么,简单,这是一个团队,一个家。既然是一起出来的家人,那就一个也不能少。
途中累了,想选个地方停下歇歇。和大家招呼一下,全队就都停下来了。这是为什么,简单,为了尊重,谁都不会因为时间和地点的选择,与自己的心意不合而反对,大家都明白,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
远途骑游,总离不开要吃要住,为了轻松,大家就随便封一个人为后勤队长,这人也就随便地接受了,虽然是随便地接受,可办起事来却很认真。为了省钱,她会很固执地和人讨价还价。这是为什么?简单,为了大家的利益。
每次点菜,总是再三征求大家意见,然后对价格和菜种进行反复比较。而大家也都不会因为某一种菜不合自己的口味而反感。这是为什么?简单,这个团体就是一个家,家里人哪会为了口味不同而争吵的?
有时结账后,后勤队长突然会怨自己被人宰了,大家就会去劝她,而她就像自己的钱被人骗了一样,总是耿耿于怀。这是为什么,简单,因为她把大家当成了自己的兄弟姐妹。
当这一件件看似小事的生活细节,在我的脑海重新闪过时,我终于明白了,原来二队的这群老娘老爷们,都把这个群体当成了自己的家,把大家都当成了自己的兄弟姐妹。他们把自己微弱的力量凝聚在一起了,怪不得三天骑400公里也不觉得累。
所以,凝聚的力量是无穷的。
篇9:龙湖公园游记散文
龙湖公园游记散文
人在城里待久了,便烦了、倦了、懒了、散了。尤其是在一个城里。
心下想着,便厌恶起自己来了。于是,趁着脚力还健,天气尚暖,就携家拖口一直逶逶迤迤而来。直奔龙湖公园,一口气,车儿兀自叫唤一声就抛下了我们。
偌大的公园里青砖铺地,光洁如洗。绿色草坪如夹道欢迎的礼队格格盈笑,喜得幼女上前亲昵的抚摸她们,毛茸茸、嫩生生、光洁洁、腻柔柔,煞是可爱。呼啦啦,堤边匝地的垂柳有些嫉妒了,在风中荡起了秋千,互相纠缠撕扯着,鹅黄的外衣立即引起了小女的兴趣,似蝴蝶般翩翩穿梭在柳间,不料弯月桥畔柳下仄卧着几方怪形巨石,那白白的身躯兀突突愣从树后蹿出,吓得女儿哇的一声掉头就跑,妻却在一旁吃吃直笑,我言说是石头,你怕啥?小女回头仍自踟蹰不前,粉嘟嘟的小脸上仍是惊恐的神色。此时,一搂粗的银杏树像个哲人似的,头重脚轻在不远处正簌簌抖掉自己身上的黄金,宛若又被某个新问题折磨的大脑发胀,不得不减负。可怜的矮脚松悠悠的在河堤边展示他优美的身姿,如那T台美男俊女。白堤旁的石拱桥上的石狮子也耐不住寂寞了,眼望着桥下潺潺溪水叫嚣着从身下淌过,他兀自自竖起耳朵,愁眉立目恐吓着路人,立逼得桥头的小青龙吱吱的缠上桥墩,差点腾空而去。我可怜起了他们,忍不住伸手抚摸了一下,小女却生生的被吓得缩回了柔荑似的小手。
桥下水无声的哽咽着,清石见底,芦苇丛生,一不知名的黑头白身的鸟儿从身边掠过,小女一声尖利的锐叫,吓得鸟儿惶惶窜入芦苇丛中,立即招来妻的大声埋怨声。女儿却全不理这些,只顾玩自个儿的,一直跳跃着、欢奔着,妻没办法,只能紧紧的跟在她身后,生怕有一点闪失。我独独的紧跟在她们的后面,漫无目的搜寻着。女儿的红衣服在这寒冬里,格外醒目,仿佛一只花蝴蝶,戏弄着飞禽游鱼。下得桥来,缘堤边西行五米,就是如巨型馒头般一座土山,山无气势,不能称作山,只能算个土丘吧。沿人工砌成的十字形水磨洗的石板路,拾阶而上,四周那矮矮的松、杨、柳如卫兵似的迎接我们的到来,微风一吹齐刷刷的欢呼,个个虔诚的如同仆人,惊得山顶八角亭里一对情侣顿作鸟兽散,乐得小女得意了好半天。
站在土丘上极目远眺,只见斜漠漠的天空中几只红鱼似的风筝滋滋润润上下游窜,又引得小女站立不安,立马向山下广场跑去,无奈,只得跟随其后,被行人常年踩踏的青砖光滑如镜,稍不留神就会摔倒。惊奇的是一簇簇月季花还在吐艳,在寒风中争奇斗妍。青砖的尽头是一个长方形广场,一个老者正在一角转动轮子,那根线紧紧的牵扯着想要飞翔的纸鸢。我转过绿色长廊,却发现玉兰树后藏着一只巨大的海子。或许是海子的强大,抑或是夕阳余晖洒落在湖面而抖起的金色丝绸而震惊了我,我大呼一声,妻和小女也跑过来了,她们都被眼前的景象所倾倒,一齐欢呼着,拥向了湖边。霞光点点,碧波万顷。此时,我方才明白,长年久居北方的人,常对平原上忽然能有这么多而宏阔的水分外惊奇,因为是没有见过海的缘故。故把水稍微多的地方统称为海子。
日光更艳了,仿佛一只巨大的红灯笼圆圆的挂在了天际,天也更加辽阔了。踏上了横在湖水上的铁板桥,晃晃悠悠仿佛进入时光隧道,一瞬间回到了古赵国,也是在这么美的日子里,赵王带领他的`所有宠姬曾泛舟在这湖水上,要不怎么叫龙湖呢,可此时,却少了充盈在天地间的丝竹管弦之声。哦,是,是了,莫非我是那幼小的嬴政,寄人篱下,也曾多次偷偷的跑在了这龙湖之外,遂心生嫉妒意,后来造成他灭六国的主要原因。
龙湖啊龙湖,莫非你那神秘的过去都隐藏在这碧波荡漾光怪陆离的波光中,可从来没有人读懂过你。
就在我正在恍恍惚惚的沉思间,一阵现代歌曲从桥那边陆地上顺着潮水返过来了,把我从古代拉回到了现实。妻女已在那边招手,我急忙顺着步过桥,赶到了湖边的她们身边。越过窄窄的石拱桥,又进入了一片巨杉木树下,树下都是锻炼的老年人,抖空竹的、打太极的、拉二胡的、钓鱼的,无心观赏。转过一片竹林,就发现旁边的芦苇花深处,几对青年男女正在拍婚纱照,妻倒在旁直羡慕起他们来。呵!看青春美丽,忆流光年华。我嘲嘲的无言暗笑了一声。
此时,夕阳已坠在乱云深处,一切都渐渐的模糊起来了。可这个美丽的地方却在我心里更加灿烂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