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利”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2篇仙涌畅想散文欣赏,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仙涌畅想散文欣赏,希望对大家带来帮助,欢迎大家分享。

篇1:仙涌畅想散文欣赏
仙涌畅想散文欣赏
小车在陈村大道上行走,整座城市有一种梦幻般的陌生感,那些新建的高楼大厦,像镶嵌在油画里。生活在这个岭南小镇,每天都有新鲜的感觉。
第十三届华语传媒盛典要在仙涌小学启动,我陪同省、市、区的作家一起去仙涌村。小车在郁郁葱葱的绿树丛中穿行,花香随风而动。
小车转入仙涌路段那一瞬间,一片花海突然出现在眼前,我的心在刹那间“怦怦”直跳,这种浓烈的春天的馈赠让大家觉得太隆重,似乎是不应该这么不经意的出现。
仙涌的名字,据说与南宋理学家朱熹的后代有关,朱熹的三儿子当年从韶关南雄逃难这里,他被这里的景色所吸引,于是安顿下来,而“仙涌”的名字也由此得来。
我们来到朱氏祠堂。这座具有400多年历史的古旧建筑,是朱熹的后人为纪念朱熹而建。朱熹既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又是一位著名的教育家。他一生热心于教育事业,孜孜不倦地授徒讲学,无论在教育思想或教育实践上,都取得了重大的成就。在朱氏祠堂的前面,是一片莲池,据说是根据朱熹著名的诗句而特意设计的。朱熹在《观书有感》中写道:“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半亩大的方形池塘像一面镜子一样打开,清澈明净,天光云影在水面上闪耀浮动,是因为有永不枯竭的源头源源不断地为它输送活水。
是的,朱熹的后人并没有忘记朱熹的理想,仙涌的乡民也熟识朱熹的诗句。1948年4月23日,在朱熹忌辰那一天,朱熹后人与仙涌乡绅商议,在朱氏祠堂的侧边建一座学校,学校的名称用朱熹的别号,称“紫阳学校”。
曾任仙涌村党总支部副书记朱健伦老伯与我们回忆说:“现在的仙涌小学,即是原来的'紫阳学校,1948年建设学校期间,正值全国通货膨胀,当时的货币根本不值钱,一天一个价,而仅靠务农维持生活的仙涌村民,为了建设学校,宁可倾其所有,也要供子女读书。当时的校舍,是由每家每户村民捐赠稻谷折算,一担谷一担米捐建而成。”
“我家捐了50斤粮食。”朱老伯说,“当时我家里的收入都是靠父亲每日打散工换来几两米,但为了支持建设学校,我们全家节衣缩食了好几个月,最后捐出50斤粮食。”当时有一位朱氏富人,一下子捐了一万斤粮食。正是无数个朱氏后人慷慨解囊,无数村民齐心协力,紫阳学校才得以落成。
朱氏祠堂前面的荷池花开花落,一年复一年,可曾映下朱熹仰天吟哦、沉醉书林的身影?
仙涌的花四季飘香,有时闻着却是苍凉。仙涌曾经有一段日子被改为“先冲”,是因为那个“仙”字。仙涌今日成为陈村花乡的殊荣,却也是那个“仙”字。随着陈村花乡“以花为魂”,将仙涌村等村落打造成为旅游文化、历史文化的“花村”,陈村的“广佛都市圈城央花园”现已初具雏形。
改革开放后,陈村镇政府投入巨资,在紫阳学校的旁边扩建了崭新的校舍,改名为“仙涌小学”。“紫阳学校本来是要拆的。”在村委会工作了几十年的阿映跟我们说:“最后,在朱健伦老支书的极力坚持下,紫阳学校的校舍保留下来,方能保持原貌至今,这也是历史文化古迹呀!”
紫阳学校的沧桑,紫阳学校的忧愁,我们算是领略到了。校舍保留在今天,或许是陈旧破落,它的保留,却是一种崇尚教育的精神。
春天早已经从容不迫地为陈村花乡铺排它的种种细节了。漫步在陈村仙涌的大街小巷,街心公园和满城的树木都在泛出新绿。这花乡的绿,是有层次、有性格、有节奏的。
近年来,陈村在建设宜商宜居绿色小城的发展思路下,大手笔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全面提升道路、绿化、教育、文化、水利设施等水平。阿映告诉我们,陈村花乡内畅外联的交通格局正加速成型,除了广珠西线、佛山一环和正在建设的广珠轻轨经过陈村,正在计划筹备开工的广明高速、佛山一环南延线、佛山轻轨二号线等重大交通设施也都与陈村密切相关,佛山地铁2号线的仙涌出口站即将迎来历史上第一班地铁列车。
我想,如今美丽的仙涌,一定得到了朱熹文化的神韵,这一路上的见闻,联想开来,令人神往。
仙涌的变化,拨动了我的心弦,我简直要为仙涌的美景欢呼跳跃。在朱氏祠堂、在仙涌小学、在河涌两岸的岭南老屋,我们看到了那些古榕背后的故事,看到了隐约的记忆和传说,看到了公园里那些绽放的晶莹的新芽,它们和阳光如此地默契,共同酿造出满城芬芳的气息。
我们一路走一路看,大家不停地用手机将景色拍摄下来。我和作家们的表情一幅一幅被发到朋友圈,眼中的风景与照片中的画面激荡着我的思绪,多少年过去后,依然让人心动。
篇2: 思涌散文
思涌散文
此时的风,摩挲着我的肩膀,唤我去流浪,但我已在远方。
千里之外的地方,有个地方我一直难以遗忘,只因它的名字叫家乡。
我望着自己的轮廓,平添了些岁月的感伤,不知道这一路是在失去,还是在成长。
二十岁的年龄,我想是不值得骄傲的,而毫无目的.的迷茫却更是耻辱的,只是痛心自己,只能有一种等待,去成长。
古人的抱负,像一种平铺的日记,一次次敲打我的心灵,可为什么如今,我们已经失去?
欢乐和忧伤,在我的胸膛,那么和谐地成长,欢欣总不小心就沾染了惆怅。
篇3:关于涌金桥的文章欣赏
涌金桥,又名奎光桥。位于孔庙东侧国光楼旁的襄河上,是三孔石拱桥。明少司徒周继有《学宫图议》云:“当于此造桥,以镇下臂。”明崇祯(1628—1644)时,邑人金光辰、县令孔尚共同募集资金建造,后兵燹桥圯。清道光(1821—1850)年间,桥又圯,邑绅程小圃、江佩蘅、印芾村诸前辈各输巨金,鸠工庀材,重建兹桥。遂易今名。
涌金桥与积玉桥对峙,锁钥襄流,通衢南岸,积玉桥和涌金桥被称为姐妹桥,孔庙位于其间,故积玉桥与涌金桥间的襄河有“泮池”之称。
咸丰(1851—1861)年间,桥毁于兵火。光绪元年,县令吴以敬署县事,下车殷殷以兴废举坠为念。时余,县令吴以敬适由皖南返乡,路过此桥,提议重建涌金桥,并捐俸百金为首倡,其时与张澍棠、程雨荪、王幼峰三乡贤共议建桥之事。后来,工程未到一半而经费不足,复函椒陵老辈薛慰农(薛时雨)、张任庵两观察,汪渠仙直刺,盛云舫大令,均同意幕集善款,期成善举,把桥的剩余工程扫尾完工。此后因战火天灾,涌金桥命运多舛,光绪十五年(1889年),县令朱寿祥、邑人王澍等又筹款,几经复修。
民国九年(1920)增修桥面及桥栏。民国二十年(1931年),滁州到全椒的公路通车后,将桥面改造成平面,上世纪八十年代又把桥面加宽,增设人行双道。
从明清到民国期间,全椒的交通运输主要依赖水路。当时的襄河呈千帆竞发、百舸争流之势。从奎光楼到涌金桥,再到泰山庙一段均系民船停泊之所。每年端午节,龙舟竞渡于襄河,市民皆聚于桥上及两岸观赏,整个椒城万人空巷。
据县志载:涌金桥建成后全椒科举考试名声鼎盛。咸丰二年(1852年)科考,乡贤薛春黎就中了举人。(清•薛春黎,字雅农,号淮生。劬学勤政,颇有卓识。遇事敢言,不避权贵。官至御史,卒于官。著有《味经得隽斋集》《味经得隽斋诗文集》《秦汉魏晋大事表》等。)同时中举的还有汪鎏(金门)(著有《空谷传声》《枕襄吟社诗稿》)、杨焘(稻楼)。
癸丑年(1853年)乡贤薛春黎曾偕同弟薛慰农(薛时雨)走桥,以示敬畏。
薛时雨,字慰农,一字澍生,晚号桑根老人,安徽全椒人。生于清嘉庆二十三年(18)。出身书香门第,祖父凤翥,父亲鑫,皆教授乡校。咸丰三年(1853年),与仲兄春黎同科登进士第,传为佳话。分发浙江,任嘉兴县知县,年46时,由邑令擢知杭州。薛时雨为官十余载,卓有政绩。可能时逢战乱。亦可能是洞察官场争斗之卑劣,视忌者日众,48岁时却毅然称病辞官,执掌文教,退任杭州崇文书院山长。在杭州任教三年,家遭不幸。此前仲兄春黎病卒江西,此时伯兄暄黍又卒于安庆,乡关之思愈切。同治八年(1869年),器重薛时雨的浙江巡抚马新贻已调任两江总督,欲聘薛来宁掌教。薛时雨考虑江宁(今南京)去家乡全椒百二十里,风土最近,飘然东归,应聘领江宁尊经书院,后又主讲惜阴书院,直至终老,共。任教期间,人士蒸蒸,日劝于学,箸弟子籍,盛于浙江。时称“石城七子”的顾云、秦际唐、陈作霖、朱绍颐、何延庆、蒋师辙和邓嘉缉,皆出自门下。薛时雨又擅长诗文,且文思敏捷。滁州、南京胜迹,多留有题咏。
公众号:天府散文
篇4:诗歌欣赏仙劫
诗歌欣赏仙劫
幽谷花香,看醉人
塘水鱼游,笑春风
北冥流转,剑气杨
座忘巅峰,云浩荡
遥看无际,霞云堆
吹曲幽兰,夕阳睡
紫气东来,凝成霜
俯仰星月,任无常
抖落天地,万顷光
少年驰骋,青崖上
策马江湖,千万水
褴褛青衫,覆旧唆
掌中木剑,久消磨
三春桃花灼,御剑行天地
竹间饮幽兰,拈花嗅中嗅
怀笑无聊心,在独自呢喃
到不如堕仙落神缘
愿做百年人也不憾
梨花飘落你眼前
画中伊人闺中怨
谁的思念落心上
古镇上谁家炊烟
酝酿现在的'月圆
一曲枇杷声引路
一曲悠悠,断弦邂逅的古街
前世亏欠,等我今世人来还
篆刻你我烟雨江南
你的美我不认落款
红尘笑看偏偏为你眷恋
你手绣梅花画春的美间
夜未央繁星落眼眶
拾一段柔软的光芒
为你披上那彩的光
星河画出一道弧线
为你只伴生生世世
岂不只你以在梦里
梦醒来苦苦在冥笑
仙成劫,青丝断,堕落仙,何以叹!
旧梦如风,空望凡尘
万般只无奈醉眼冷看收起
篇5:鹊桥仙美文欣赏
鹊桥仙美文欣赏
凭栏处推开了谁家的窗,
便一眼看见了你的红妆。
思念的心已太过受伤,
才使得红颜弃了闺房。
长亭外鞭尘述说离殇,
离别曲浸浓了寒时秋霜。
胭脂落泪却举目眺望,
长风过残叶飘零四方。
七夕的喜鹊已飞聚牛郎,
情丝虽短长银河的长。
尺素流浪,锦鳞忧伤,
大雁飞来却已是曲终过往。
流泪的妆,不喜婚裳。
目送当年执手模样。
流年是场,不回的仗,
醉卧沙场有几人还疆?
鹊桥之上,织女何方
只留下一个人苦苦迷茫。
太多难忘,太多幻想
久长的两情,却是
朝朝暮暮成伤……
ps:
最近读了秦少游的鹊桥仙,觉得秦观那句“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说的甚是牵强。
相爱能有多长时间,又要有多少时光用来挂念?渐渐地,再浓的情也会淡,再深的爱依旧搁浅。有人钟情,也许十年也许二十年,甚至也有像金岳霖般,用一生去等待。至少,他可以看到那个心仪的.女子,哪怕一眼,也已足够。但是,人世间未必会有这样的相逢,哪怕是一眼,也许今生不会再见。那么,这样的爱,又会持续多久?
有些人,我们口口称称说一辈子不能忘,结果,在一个未知的时刻,被未知中的自己遗忘了。
有人说,爱情美在在暗香,也就是平淡中的美丽。
我觉得,爱情,美的不是暗香,是抵住时间的长。
篇6:鹊桥仙秦观欣赏
鹊桥仙秦观欣赏
鹊桥仙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注释:
鹊桥仙:此调专咏牛郎织女七夕相会事。始见欧阳修词,中有“鹊迎桥路接天津”句,故名。又名《金风玉露相逢曲》、《广寒秋》等。双调,五十六字,仄韵。
纤云弄巧:是说纤薄的云彩,变化多端,呈现出许多细巧的花样。
飞星:流星。一说指牵牛、织女二星。
银汉:银河。迢迢:遥远的样子。暗度:悄悄渡过。
金风玉露:指秋风白露。李商隐《辛未七夕》:“由来碧落银河畔,可要金风玉露时”。 金风:秋风,秋天在五行中属金。玉露:秋露。这句是说他们七夕相会。
忍顾:怎忍回视。
朝朝暮暮:指朝夕相聚。语出宋玉《高唐赋》。
评解:
《鹊桥仙》原是为咏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而创作的乐曲。本词的内容也正是咏此神话。
借牛郎织女的故事,以超人间的方式表现人间的悲欢离合,古已有之,如《古诗十九首》中的“迢迢牵牛星”,曹丕的《燕歌行》,李商隐的《辛未七夕》等等。宋代的欧阳修、柳永、苏轼、张先等人也曾吟咏这一题材,虽然遣辞造句各异,却都因袭了“欢娱苦短”的'传统主题,格调哀婉、凄楚。相形之下,秦观此词堪称独出机杼,立意高远。
上片写佳期相会的盛况,“织云弄巧”二句为牛郎织女每年一度的聚会渲染气氛,用墨经济,笔触轻盈。“银汉”句写牛郎织女渡河赴会推进情节。“金风玉露”二句由叙述转为议论,表达作者的爱情理想:他们虽然难得见面,却心心相印、息息相通,而一旦得以聚会,在那清凉的秋风白露中,他们对诉衷肠,互吐心音,是那样富有诗情画意!这岂不远远胜过尘世间那些长相厮守却貌合神离的夫妻?
下片则是写依依惜别之情。“柔情似水”,就眼前取景,形容牛郎织女缠绵此情,犹如天河中的悠悠流水。“佳期如梦”,既点出了欢会的短暂,又真实地揭示了他们久别重逢后那种如梦似幻的心境。“忍顾鹊桥归路”,写牛郎织女临别前的依恋与怅惘。不说“忍踏”而说“忍顾”,意思更为深曲:看犹未忍,遑论其他?“两情若是”二句对牛郎织女致以深情的慰勉:只要两情至死不渝,又何必贪求卿卿我我的朝欢暮乐?这一惊世骇俗、震聋发聩之笔,使全词升华到新的思想高度。
显然,作者否定的是朝欢暮乐的庸俗生活,歌颂的是天长地久的忠贞爱情。在他的精心提炼和巧妙构思下,古老的题材化为闪光的笔墨,迸发出耀眼的思想火花,从而使所有平庸的言情之作黯然失色。
这首词将抒情、写景、议论融为一体。意境新颖,设想奇巧,独辟蹊径。写得自然流畅而又婉约蕴藉,余味隽永。
集评:
张燕瑾《唐宋词选析》:秦观的这首《鹊桥仙》独具丰彩,是富有创造精神的好作品。它既没有慨叹会少离多,也没有抒发脉脉的相思。却自出机抒,歌颂坚贞不渝、诚挚不欺的爱情。
沈祖棻《宋词赏析》:这首词上、下片的结句,都表现了词人对于爱情的不同一般的看法。他否定了朝欢暮乐的庸俗生活,歌颂了天长地久的忠贞爱情。这在当时,是难能可贵的。
篇7:秦观《鹊桥仙》欣赏
秦观《鹊桥仙》欣赏
秦观《鹊桥仙》背诵与欣赏
鹊桥仙
秦观
体裁:词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
银汉迢迢暗度。
金风玉露一相逢,
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
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长时,
又岂在、朝朝暮暮。
【注释】《鹊桥仙》原是为咏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而创作的乐曲。本词的内容也正是咏此神话。上片写佳期相会的盛况,下片则是写依依惜别之情。这首词将抒情、写景、议论融为一体。意境新颖,设想奇巧,独辟蹊径。写得自然流畅而又婉约蕴藉,余味隽永。
纤云弄巧:是说纤薄的云彩,变化多端,呈现出许多细巧的花样。
金风:秋风,秋天在五行中属金。玉露:秋露。这句是说他们七夕相会。
忍顾:怎么忍心回顾。
【赏析】
此词熔写景、抒情与议论于一炉,叙写牵牛、织女二星相爱的神话故事,赋予这对仙侣浓郁的人情味,讴歌了真挚、细腻、纯洁、坚贞的爱情。词中明写天上双星,暗写人间情侣;其抒情,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倍增其哀乐,读来荡气回肠,感人肺腑。
词一开始即写“纤云弄巧”,轻柔多姿的云彩,变化出许多优美巧妙的图案,显示出织女的手艺何其精巧绝伦。可是,这样美好的人儿,却不能与自己心爱的人共同过美好的生活。“飞星传恨”,那些闪亮的星星仿佛都在传递着他们的离愁别恨,正在飞驰长空。
关于银河,《古诗十九首》云:“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盈盈一水间,近在咫尺,似乎连对方的神情语态都宛然在目。
这里,秦观却写道:“银汉迢迢暗渡”,以“迢迢”二字形容银河的辽阔,牛女相距之遥远。这样一改,感情深沉了,突出了相思之苦。迢迢银河水,把两个相爱的人隔开,相见多么不容易!“暗渡”二字既点“七夕”题意,同时紧扣一个“恨”字,他们踽踽宵行,千里迢迢来相会。
接下来词人宕开笔墨,以富有感情色彩的议论赞叹道:“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一对久别的情侣在金风玉露之夜,在碧落银河之畔相会了,这美好的一刻,就抵得上人间千遍万遍的相会。词人热情歌颂了一种理想的圣洁而永恒的爱情。“金风玉露”用李商隐《辛未七夕》诗:“恐是仙家好别离,故教迢递作佳期。由来碧落银河畔,可要金风玉露时。”用以描写七夕相会的时节风光,同时还另有深意,词人把这次珍贵的相会,映衬于金风玉露、冰清玉洁的背景之下,显示出这种爱情的高尚纯洁和超凡脱俗。
“柔情似水”,那两情相会的情意啊,就象悠悠无声的流水,是那样的温柔缠绵。“柔情似水”,“似水”照应“银汉迢迢”,即景设喻,十分自然。一夕佳期竟然象梦幻一般倏然而逝,才相见又分离,怎不令人心碎!“佳期如梦”,除言相会时间之短,还写出爱侣相会时的复杂心情。“忍顾鹊桥归路”,转写分离,刚刚借以相会的鹊桥,转瞬间又成了和爱人分别的归路。不说不忍离去,却说怎忍看鹊桥归路,婉转语意中,含有无限惜别之情,含有无限辛酸眼泪。
回顾佳期幽会,疑真疑假,似梦似幻,及至鹊桥言别,恋恋之情,已至于极。词笔至此忽又空际转身,爆发出高亢的音响:“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秦观这两句词揭示了爱情的真谛:爱情要经得起长久分离的考验,只要能彼此真诚相爱,即使终年天各一方,也比朝夕相伴的庸俗情趣可贵得多。这两句感情色彩很浓的议论,与上片的议论遥相呼应,这样上、下片同样结构,叙事和议论相间,从而形成全篇连绵起伏的情致。这种正确的恋爱观,这种高尚的精神境界,远远超过了古代同类作品,是十分难能可贵的.。
这首词的议论,自由流畅,通俗易懂,却又显得婉约蕴藉,余味无穷。作者将画龙点睛的议论与散文句法与优美的形象、深沉的情感结合起来,起伏跃宕地讴歌了人间美好的爱情,取得了极好的艺术效果。此词的结尾两句,是爱情颂歌当中的千古绝唱。
【历代评析】
张燕瑾《唐宋词选析》:秦观的这首《鹊桥仙》独具丰彩,是富有创造精神的好作品。它既没有慨叹会少离多,也没有抒发脉脉的相思。却自出机抒,歌颂坚贞不渝、诚挚不欺的爱情。
沈祖棻《宋词赏析》:这首词上、下片的结句,都表现了词人对于爱情的不同一般的看法。他否定了朝欢暮乐的庸俗生活,歌颂了天长地久的忠贞爱情。这在当时,是难能可贵的。
《文史知识》(1982.12):秦观的这首《鹊桥仙》上片以“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发抒感慨,下片词人将意思翻进一层,道出了“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的爱情真谛。这字字珠玑、落地若金石声的警策之语,正是这首词流传久远,历久而不衰的关键所在。——引自惠淇源《婉约词》
篇8:美文欣赏—畅想未来
美文欣赏—畅想未来
未来,是一个多么美好的词汇。
很小的时候,我觉得,我的未来就是好好学习,考上一所好大学。
上大学时,我认为,我的未来就是顺利毕业,找个理想的工作。
现在工作了,我对未来的要求和憧憬越来越多了,我希望得到一段美好的爱情、一个幸福的婚姻、一个温馨的家庭
……
为什么,我们总是对未来寄予厚望,却很少正视现在?难道真的没有想过,我们充满抱怨和不满的现在正是我们曾经殷切期望的未来吗?
以前的你,是真心地期待未来,你爱未来吗?
在我的身边,有这样一对夫妻,他们的婚姻是真正意义上的父母之命和媒妁之言,两人总共没有见过几面就步入了婚姻的殿堂。婚后的生活并不幸福,丈夫在事业上步步高升,却也越发不能理解妻子。他忽视了妻子为她辛苦操持这个家,她亦没有顾及一个男人的尊严,总是把“离婚”二字挂在嘴上。但是这样一个不够安稳、风雨飘摇的家,他们竟然共同走过了二十年。
有一段日子,她总是愁眉紧锁,打量着躺在病床上的这个男人。虽然常常惹她生气,可是经过这么多年,命运已经把他们牢牢系在了一起。她意识到,他已经是她生活中不可缺失的唯一了!她做了一个重要的决定,无论结果怎样,她都要和他在一起。
将两人分别送进手术室之前,所有人都哭了。他们却给彼此一个灿烂的微笑,带着对方的爱告别了……
“未来的每一天,我都不会让她再受任何委屈。”
“未来的日子里,我会以最体贴的.心去对待他。”
手术成功后,亲友们听到了他们对于未来的承诺,无不感动落泪。
如今傍晚散步时,我总能看到他们手牵着手,开心地在聊着什么。想必现在的她一定不后悔当初冒着捐肾的危险拯救丈夫,如今的他一定感恩身边这个曾经坚强自立勇敢无畏的妻。
走向未来的途中就是这样,充满了坎坷。所以必定要经过考验,历经险阻才能到达幸福的彼岸。
未来,真的是一个很干净纯粹的词汇,它公平地对待着每个人,谁都有权利去拥有它,而它的实现过程却需要自己的努力。
现在的你,回想过去,如今的一切与当初设定的未来一致吗?如果一致,那么就好好珍惜现在,不要忘记每一个追梦的日子,不要放弃每一个灿烂的明天。如果不一致,那又是为什么呢?你是不是曾经忘记了自己美丽的未来?你是不是抛弃过自己明亮的未来?未来如同你的恋人,你冷落和忽视了它,那么它自然不会积极和热情地回应你。
爱未来,心存美好。爱未来,满怀希望。爱未来,脚踏实地。爱未来,积极进取。
我爱未来,坚信未来定不负我!
篇9:诗歌欣赏:畅想春天
诗歌欣赏:畅想春天
当迎春花盛开的时候,
请捡起每一片莹香莹香的花瓣,
让季节纷踏而润泽的脚步,
漫过心灵的山丘,
漫过记忆的窗口,
漫过红火的季节。
知道吗?
那一股股的馨香啊!
早已弥满了知己的红颜残阳。
知道吗?
那一股股的馨香,
只是在夜幕降临的余辉里,
舒展着喜悦的光芒。
此时,
真的无法勾勒出,
你身边开放的.花蕾。
当有风流浪的时候,
只能托付于往来的信使,
将岁月的流沙和无名的借口,
捎给远方的你。
有雨轻落的时候,
只能托付绚丽的彩虹,
将流动的花伞和怀恋的梦呓,
装订成厚厚的云层,
飘过心愿的山峦。
那么,
停下你匆匆的脚步吧!
把每一支绽放的花蕊,
轻轻地放回原始的绿茵。
因为,
任何时候,
只有我能够理解你,
简单而急促的呼吸,
理解你欲飞向远方云端的心情,
理解你曾为自己,
折一束淡红的安慰,
理解你豪放的激情,
理解你宽阔的胸怀。
沉默,
我们同时沉默,
我们可以沉默为一棵棵树的姿势,
我们可以沉默为一片片云雾的标题,
我们可以沉默为一排排篱笆的屏障,
我们可以沉默为一股股盎然拂动的春风。
打开记忆的抽屉吧!
放飞精心扎致的红蜻蜓。
到那时,
在迎春花的盛开的季节里,
你定会发现天空的色彩中,
有种更壮丽的风景,
在激越地燃烧着
篇10:爱涌季节河散文
爱涌季节河散文
涌动在季节河里的情爱,与大自然的变幻情感相依,曾有寂寞孤独、困惑迷糊、郁闷烦躁、磨难痛苦,也曾有明朗舒展、豪情奔放、飘逸淡然、激动幸福……
【春】
沉睡的春姑娘醒了,她舒展腰枝,猛然的挣脱严冬的怀抱,喘着春暖的气息,杨柳须眉,含情脉脉,展露出羞羞答答的腼腆笑靥,舞起了绿韵春晓曲。季节河啊!你就这样纵容地拉开了春的序曲!
春姑娘哪里是娇姑娘啊!她有刚强的性格,有顽强的毅力,终于用炼狱之火修补冻伤的心灵。她撑着那一张小伞,载着四季起始的第一重任:承载着千斤重力,承载着播出优质种子的责任,面对天空的呼唤,她张开了美丽的翅膀,撒播出爱的希望。
小草恬静盈盈地笑了,花儿争先恐后地怒放,麦苗儿快乐地向上蹦跳,蝉鸣蛙叫汇演出一幕妙语如珠似的说唱,逗得栀子花一展白色衣裙,飘逸出沁人心脾的郁香花语,谐和在春姑娘思念茉莉花的灿烂阳光中,谐和在春姑娘惦记夏的和风细雨里。春的淡绿渐渐浓缩,树叶成荫,葱葱郁郁。春姑娘成熟了,待等不远的将来,她套上花红柳绿的嫁衣,会蜕变一个活脱鲜艳夺目的夏嫂呢。
我来探望你了,带着冬天的储藏来探望你了,亲爱的季节河!我不因春姑娘曾有过寒冬的寂寞孤独而却步不前,不因春姑娘有过雾里看花的困惑迷茫而冷淡你散播春的热情,让我与你一起,甩展着翩跹水袖,在蓝天白云的背景下,以万顷波涛为舞台,舞起明朗舒展的春之舞,好吗?
【夏】
有人比喻思念是尚未出阁的姑娘,意思是思念到来的时候,想挡也挡不住。然而,我则把思念比作为初为人妻的少妇,这岂只是能挡得住与挡不住之说?我心目中的思念,是完整人生历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不管你主观意识想不想思念,就像是姑娘必然历经婚嫁完善人生那样,这季节河中的夏嫂,是经历了春姑娘之后的必然……
夏嫂有很多很多的思念理由,尽管思念是不需要任何理由的,那只是一种心境,一种寄托。初夏,夏嫂思念茉莉花的芬芳四溢;仲夏,夏嫂思念絮絮叨叨的柳絮们在晚风中絮语生命之船能重载多少人生的价值;炎夏,夏嫂思念在干枯闷热的岁月里,杏花落尽青子枝头的时节,把一个个寂寥的意境织进片片杏林……夏嫂在缠绵的思念中,渴望着爱的衬托与依恋在季节河中涌涨,期待着秋的安逸与丰收。
我来探望你了,亲爱的季节河!我不因夏嫂曾有郁闷烦躁而压抑着对你的豪情奔放,我要放开歌喉为你唱一首纳凉且又充满爱的夏之俏浪漫曲,让爱的浪漫回肠荡气在你这季节河的上方传播,飘越东海,飞向山的那边……
【秋】
夏嫂从婆娑起舞的少妇状态,历经了思秋,念秋,恋秋,那向往、那执着、那追逐,终于步入了成熟丰硕的秋婶行列。秋婶,既有少女春姑娘腼腆中的峻毅,也有少妇夏嫂悠然自得的浪漫,更有中年深沉成熟且不失淡雅风范的美韵。瞧她,能让秋天在笔尖缓慢地呈现,携带自己的`心和落叶一起舞蹈,和初霜一起冷静,和秋月之夜的星辰一起寒噤,和午后的秋阳一起温暖。
秋婶扭动着杨柳细腰,系上漂荡的游丝,垂落烟湖,随秋水碧波,夜夜与梦会晤。湖畔小径,伴爱侣情丝,捻成纤绳,在秋雨中的小路上,用情拉纤,多少往事,多少责任,多少恩怨,多少相思,多少爱的故事,装在那条缠绕着用思念捻成纤绳的小船上,而写在湖面的,却是几行无字的情诗,在欢乐地跳动,尽情地歌唱。几多厚重的盼恋,距离的相思便成了相爱的一种寄托,无限的甜美中凝思着向往。在秋婶心中,相思有说不尽的故事,相爱有说不尽的期盼。
我来探望你了,亲爱的节季河!我不因秋婶曾有过郁闷烦躁而置飘逸淡然的秋景不顾,我要为你弹奏一曲《平湖秋月》,感受这平台宽广,视野开阔,高阁凌波,依窗观景,皓月当空,湖天一碧,金风送爽,水月相溶,秋夜在此纵横交错,高瞻眺望;让我再为你弹出心中的丰产乐曲《渔歌唱晚》,感受在舟船上看夕阳西下,端的是一种悠闲,喜的是一种心态。丝绸般的云彩向西飘落而去,峦青堆叠,太阳呈现血红的色泽,倾泻出耀眼的金光,将遮住碧波将云彩射穿,映照得那道云幕倒映在湖中,如一条喜悦艳丽的红锦鲤。
篇11:零度以下的暗涌散文
零度以下的暗涌散文
秋分过去两日,前两日燕儿还在廊角窃窃私语,这时仿佛销声匿迹了。秋风起,晨晚真的渐渐寒凉。婆婆说它们曾来告过别的,在小花园的上空盘旋了许久。忽觉得,很多时候,人还真是禽一兽不如。
其实每个人的内心都是一座城池,里面住着各种记忆。来来往往都是过客,发生着各种交易。
我觉得人与人之间,应当爱,非仅诚。听《约定》的时候,我感怀过雨中的茫茫钟声。我相信咫尺与天涯是同一种距离。取决于自己的目光,心的目光。心若遥远,咫尺也是天涯。选择从一些人的眼中消失,是我必须这样做的,我一直是刻薄之人,有时文字背后的寒凉,人事的阴暗与猥琐,是任何繁华都暖不起的,许我按下删除键,嘴角上扬,人事便覆了一番,漏下的光阴,无需计算短长。这总比黑了别人,嫁祸*客光明的多。茶凉了,续一续,当温给自己看,也是好的。
最近无诗。
写字于我,什么时候已成习惯,如吃饭*爱一样,有种归属感。在一些平静的框子里,我安置青春,安置我的少年、我捡来的流浪猫、我的流水和亲人,还有一些旧时光、爱情和途中的一个个惊喜・・・当这些安置找不到方向的时候,也是我最痛苦的时候。
有人说 ,诗事和性事一样,没有感觉和激一情就别做。 索性拿书来看,看《瓦尔登湖》,或者宋词元曲什么的,这些原本让人心静的东西,也看到两两生厌,心里的.那条清溪,也被流景埋葬。罢罢,获得了太多的赞美,那些特殊的关注也不是我想要的,叫好的背后掺杂太多的围观和揶揄。真正懂的人,寥寥无几或遥遥千里。
我是矫情了,但不想骗自己和他人 。我是很疼,那是秋风吹进骨头的疼,不是别的。我不能因为自己的特殊的训练,把搔首弄姿表演成纯真可爱,也不想写出来的东西成为偷袭别人的武器,更不想成为诱饵,令一朵朵女孩子雨水一样粉身碎骨。文字里拔高的人格会让我摔得很疼,轻者骨折,重者终身残废。有一天我死了,我的子孙后代,为这个热爱文字的老奶奶,想通过记忆和文字,搭建一个心灵的灵堂,居然找不到一篇有价值的东西,却不是可悲?!
不过还是有些小情怀,在那些世俗烟火的间隙里,薄雨轻烟的袭来。迷雾了心情。更多的便是逗一弄宝宝,长久沉默,心思澄明。宝宝近来很有些不欢喜的模样,总低头不言不笑。夜里也总浅浅一眠之后便很难哄睡。可那些深沉兀长的梦,依然一程程的向我压来。
我还算幸福的。尽管有些只是习惯,或者,需要。或者其他种种。人生严肃不得,一考究,就无趣得很。糊涂能装得过去时还是要装的,装来的幸福也诱人呢。所以,当天涯说,我喜爱的女子,我们都要幸福的时候,我不住的点头,告诉她,我与你有相似时。不是你正在我的路上,就是我正在你的途中。
如此,看起来歇斯底里的心最终也能稳如磐石的,沉入冰底之海的,打磨得冰清剔透的.借用茶青禅的一句话:我本凡俗之人,我只愿,只愿此生,心似琉璃,已然足矣。那么,亲爱的你们,请给我时间,可以吗?
篇12:新农村畅想散文
新农村畅想散文
一日闲暇,我驾驶着环保飞行器,邀游太空,寻找着天堂,有一片净土闯入我的视野,我仔细地审视着那清洁光明的一方,在水中央:湛蓝的天,洁白的云,碧绿的地,清澈的水;鸡鸭为伴,牛羊比邻,猪狗相望,骡马依偎,鱼虾戏水,鸟雀鸣唱;高楼栉比,青堂瓦舍;道路如织,通达条畅。
在那里,老人们有的自娱自乐,或手眼身法步,演练身段,学着戏腔;或一招一式,塌实步虚,缓舞刀剑,演习太极武当;或一板一眼,调琴鼓瑟,吹拉弹唱;或一字一句,低吟高哦,有抑有扬;有的团坐在一起,演说着和安详,没有闲言,没有碎语,没有难听的字眼,没有污秽的声腔,都是发自肺腑的咏叹,都是来自心房的赞扬;鹤发童颜里洋溢着灿烂的笑容,流淌出盈盈的慈祥。
在那里,孩子们在宽敞明亮,富丽堂皇的教室里,读书声悠扬朗朗;有的在电脑前轻轻地敲打着键盘,发出悦耳的声响;有的在电教室里观听荧屏上寓教于乐的讲堂,老师用纯正的普通话,身演语教着祖国的曙光。
有的在学习机旁一遍一遍地研读着国语的'锦绣篇章;有的在时髦的放映棚里观看着科学与幻想交织的宇宙之光。在孩子们幼稚无邪的脸上充满着乐观开朗,找不到一缕的愁苦,看不出一丝的忧伤,他们对未来寄托着远大的抱负和理想,矢志把人居环境建设的超过极乐西方。
在那里,成年人奋斗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尽情地发挥出自己的聪明睿智,营造着舒适安乐的家乡;有的翻腾着肥沃的良田,耕耘着布满希望的土壤;有的播种下健康的春苗,期冀着秋实的丰硕茁壮、
有的修剪着浓密的花木,以求为后代留下无边的荫凉;有的喂养着健壮的牛羊,给它们以绿色的食草,挤出乳白的营养,摆放在每家每户的餐桌上;有的饲养着肥胖的鸡鸭,精心管理,输送出人们不可或缺的鸡子鸭蛋,丰富充实了需要放心菜篮子的城乡。
虽然他们的劳动是艰辛的,是血汗的流淌,可是他们却心花怒放,充盈着愉悦的神情,因为现代化的实现减轻了他们的劳动量。在他们诚实质朴的脸上,无不透露出“三农”政策倾斜和逐渐“减负”的微笑,他们虽一身风霜,却斗志昂扬,满面春光。
在那里,法律的含义已经改写,只是公平正义的代名词,道德的范畴也已经浓缩,只有一层含义,就是善良礼让;在那里,每个人都有正确的世界观,积极的观和科学的价值观,人的全面发展已不是空想;在那里,畅漾着社会主义崭新的风尚,奏响着共产主义道德的和鸣,处处吹拂着和谐的芬芳。
这就是我们梦寐以求,殷切期盼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农村。我观察良久,确认出这就是我们世代居住的地方,我驾驶着飞行器,毅然地降落在这方净土——中国——我寻到的天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