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忍蕴”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5篇写一个尊敬的人的习作教学研讨课教案,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写一个尊敬的人的习作教学研讨课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篇1:写一个尊敬的人的习作教学研讨课教案
写一个尊敬的人的习作教学研讨课教案
教学内容:第九册语文第二单元“习作练习”
教学目标:(1)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调动学生观察思考和练笔的积极性,真正让习作练笔成为学生的生活需要,习作教学研讨课教案。(2)通过抓读写联系,帮助学生初步掌握如何抓具体事例和抓人物特点写入的习作方法。(3)培养学生独立构思和认真修改自己习作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指导学生通过具体事例表现人物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启发回忆,确定习作素材
为了激发学生习作的兴趣,教师可采用“迂回”的方式向学生提出习作的要求,启发学生从回忆自己的生活人手,帮助确定写作的素材。
1.启发谈话,唤醒学生记忆的表象
教师可采用这样的导语:同学们,在你们的生活中,经常和各种不同的人打交道:在这些人中,有你熟悉的人,有你喜欢的`人,有你讨厌的人,有你敬佩的人…能不能把他(她)们介绍给老师呢?今天先介绍你认为最需要尽早告诉老师的那一位。你所要介绍的这个人的哪些事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呢?请你按要求写下来:
最需要告诉老师的那个人:
这个人给你印象最深的事情(可以几件):
2.分四人小组互议,相互启发,确定习作题目
教师先组织学生分四人小组交流,让学生在互动中相互启发,并允许学生调换所要介绍的那个人,教案《习作教学研讨课教案》。然后启发学生根据自己所要介绍的人,自拟习作题目。必要时,教师可提供一组题目让学生自主选择。学生在自拟题目时,教师要教给学生有关拟题的方法。如:可按人物性格特点拟题,可按人物品质特点拟题,也可按典型事例拟题等等。
二、读写联系,领悟写法规律
学生的习作素材有了,紧接着教师要通过抓读写联系,帮助学生领悟写入文章的一般规律。
1.启发学生从学过的写人的课文中领悟写法。
同学们学过的课文中,有不少是描写人物的,想一想:在这些课文中,哪些人物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为什么?同桌先讨论一下,然后我们一起来交流。
2.指导学生从习作“病例”中领悟写法。
把写人的文章写成叙事的文章,人物特点不鲜明,内容不具体,这是学生写人习作中常见的通病。针对这种情况,教学时,教师可以先出示一篇典型的“病例”,然后组织学生讨论。
(1)启发谈话:最近老师收到一篇介绍人物的习作,老师看了不够满意。现在我把这篇习作带来了,请你们当小老师,给这位同学的习作提出修改意见,行吗?
她,令我佩服
说起来,她还不是我的同班同学,但我对她的了解却很多。她就是我的邻班――五年级一班的班长宋小月。
她乐于助人,刻苦用功,谦虚而不骄傲,光彩照人。
这样的一个优秀同学,令我佩服,值得我好好学习。
(2)出示“病例”。在学生自读的基础上分小组(或同桌)互议,然后教师组织学生讨论:这篇习作所介绍的人物为什么给人留下的印象不深?
(3)引导学生归纳写法:教师先组织学生讨论:从学过的课文和读过的优秀习作,以及从刚才讨论修改的“病例”中,你认为要介绍一个人物,必须注意哪几方面呢?然后教师揭示写人文章的一般规律:第一,要抓住具体的事写人,可以是“一人一事一品质”,可以是“一人多事一品质”,也可以是“一人多事多品质”。第二,要抓住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心理等描写来反映人物的特点。
三、构思起草,修改完善
1.创设情境,激发构思起草的兴趣:
教师可创设这样的情境:同学们都想把自己印象最深的那个人介绍给老师,但是,由于时间关系,老师不可能听同学们一个一个来介绍。如果你们将自己最需要告诉教师的那个人写下来给老师看,不就行了吗?在起草前先构思一下,然后再起草。
2.学生独立构思起草,教师巡视,并对习作有困难的学生作个别辅导。
篇2:《写一个熟悉人的一件事》的习作教案
《写一个熟悉人的一件事》的习作教案
《写一个熟悉人的一件事》的习作教案 一、复习导入 在第二单元里,我们学习了几位名人的故事,谁能说一说,你最喜欢谁?为什么?(他们是怎样的人?)好,大家说得很好。虽然这些伟人已经离开我们了,但是他们的精神和品质却永远影响着我们。然而,在我们身边有许多我们熟悉的人,在他们身上也有许多令人感动、佩服、难忘的故事,他们的精神和品质也会激励和影响我们,值得我们去写。大家想写吗?今天,老师就给大家这次机会,把你想写的人,值得写得事写出来吧。 二、明确习作要求 让我们看一看习作要求,千万别跑了题。请大家打开31页,自己读一读本次习作的要求。师生共同归纳总结习作的要点。 1. 熟悉的人.如爸爸、妈妈、同学伙伴、外公外婆、老师等。 2. 写一件事。 3、 值得写的事。(什么是值得写得事呢?就是写好事,能表现人物的高尚精神和优秀品质) 4.把事件的过程叙述清楚。(记事文章就要围绕中心把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写清楚。)尽量做到真实、生动。 5、题目自拟。 三、层层引导 步步完善 第一步:确定要写人物 找出感动(佩服)点 在我们身边有许多我们熟悉的人,你认为谁是你熟悉的人?(如爸爸、妈妈、同学伙伴、外公外婆等)但往往在他们身上发生的故事平时我们可能忽略了。不过,让我们仔细想想,还是有的。 1、我要写谁?人物有什么精神、品质?(教师适机把学生的回答有选择的写到黑板上,如,诚实守信、乐于助人、关爱孩子……)(这就是文章的中心思想) 2. 什么事表现了这个精神品质?(这就是文章的选材) 第二步:拟定题目 围绕中心写作 当我们确定写谁了以后,我们要给的文章拟定一个题目。注意:本次习作虽然让我们写一个人,但重要的是让我们通过这个人做的这件事突出这个人的高尚品质。习作的要求是写好一件事。因此在拟题时不能简单写成:《我的妈妈》《好伙伴》等。你可以根据自己所写的具体事件确定题目。如《让座》《发书》《大扫除》《做家务》......也可以根据文章所要表达的中心确定题目。如《助人为乐》《孝敬父母》《文明礼貌》《无私奉献》《保护环境》......题目拟好后就可以按照你确定的中心写作了。 第三步:注意写作顺序,内容要具体。 1、怎样把这件事写清楚呢? 记事文章就要围绕中心把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写清楚。 2、在记事过程中,怎样表现人物的.精神和品质,突出文章的中心? 我们先来看看本单元几篇文章中,都是通过什么描写表现人物精神和品质的,(大屏幕出示课文中的片段)我们可以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突出文章的中心;也可以用准确,形象化的语句让文章的情节感动人、吸引人。) 第四步:指导结构 列出提纲 1、结构:总----分----总 2、提纲 第一段:简单描写人物的外貌,交代人物的精神和品质,点明中心。 学生试说,师生补充。教师出示范例,帮助学困生,可以模仿练习。 第二段:按照记事文章的要领把事情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写清楚。在写作过程中加入语言、动作和心理的描写。 学生试说,师生补充。 第三段:对全文总结,特别是对你要写的人物的高尚品质做一总结,以突出你要写这篇文章的中心。 学生试说,师生补充。教师出示范例,帮助学困生,可以模仿练习。 第五步:小组讨论,代表叙述 按照中心思想相同的同学分成小组,在小组内互相说一说自己的思路。然后,找代表叙述,师生给予适当的评价和补充。 第六步:互相阅读 ,反复修改 写完文章后,要围绕习作的主题认真读,发现错字及时改正;对读起来不通顺的句子要根据自己所要表达的意思增删字词;对文中的标点符号要反复推敲,达到用得恰当而准确。如果自己觉得很满意,可以读给伙伴或爸爸妈妈听,听一听别人的建议。反复修改会使你的作文非常出色,你不妨试一试! 四、出示范文。篇3:只有一个地球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上册)
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上册《只有一个地球》教学设计
一、研读文本说教材
《只有一个地球》是人教课标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课文以说明文的形式,从人类生存的角度介绍地球“美丽而渺小、资源有限、不能移居”的特点,阐明了保护地球生态环境的意义。本单元的主题为环保,编者将此文编为本单元第一篇课文,其意图是让学生体会地球对人类生存的重要性与唯一性,明白保护地球的重大意义,为后面三篇课文的学习积淀思想基础。朴实流畅的语言,严谨的结构,清晰的条理,又饱含深情,是本文的一大特点。
二分析学生说学情
此前,学生通过看电视、听广告等途径,对保护地球有了一定的了解,这为学习本课铺垫了一定的思想基础。然而,小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还不强,知识面也不宽, 所以,理解“生态灾难、不能移居的道理将是他们学习中的难点。
三、有的放矢说目标
针对本课教材特点及把握的学情,我将教学目标定位在:
1、掌握本课生字词,了解地球的三大特点
2、读懂课文,了解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等说明方法的好处。
3、在品词析句中感悟语言文字的魅力,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萌发珍爱地球、善待地球的情感,树立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了解地球特点,树立环保意识。(说它是重点,在“教材分析”里已作具体阐述)
教学难点:理解生态灾难的危害、无法移居的道理。(说它是难点,在“学情分析”中已提及)
四、凸显主体说教法
新课标指出:课堂教学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本课教学我打算采用以下教学方法来凸显学生主体地位,达成教学目标。
1、情境激趣法。
2、疑问导学法。
3、读悟结合法。
4、资源整合法。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课件、视频。
2、学生准备:观察身边的生态环境,搜集地球的相关资料,得出初步结论。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环节一:轻风掠过惊鸿现--激趣导课
1.同学们,在茫茫宇宙,有一颗星球,她养育了亿万个生灵,无私地奉献着一切,请能猜出她的名字。然后播放课件:你瞧,她来了!跟她打声招呼吧
环节二:探得庐山真面目--研读探究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快速阅读,画出课文中能概括介绍地球特点的句子。(即宇航员的感叹)思考:你读到了一个什么样的地球?
自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交流生字:
谁来说说:“你读到了一个怎样的地地球?”
3、板书:
可爱、易碎。
二、精读感悟,品赏悟情
1、默读课文,思考:为什么宇航员会有如此感叹?边读边画出相关语句,可以写下自己的感想记下自己的疑问。
2、交流点拨,读中感悟:
⑴宇航员为什么会发出这样的感叹?我们一起交流交流好吗?
⑵抓住晶莹透亮,水蓝色“纱衣”人类的母亲,生命的摇篮,美丽壮观,和蔼可亲。这些词句来感受地球的美,
(2)你们还从哪里也能感受到地球的可爱?
(地球是无私的,它向人类慷慨的提供矿产资源。)
地球可爱在它的无私,地球可爱在它的慷慨。
(3)知道慷慨的意思吗?地球妈妈都慷慨的向我们提供了哪些资源?谁能读读课文中的相关语句?
(4)除了文中提到的你还知道地球妈妈向我们提供了哪些资源吗?(交流资料)
(增加了课堂的信息量,实现了课内外的沟通,同时,也让学生了解了地球丰富的资源,使他们深刻的认识到地球的美不仅在于外观,更在于它对人类的慷慨奉献)。
(5)小结过渡:同学们,这就是我们的地球,这就是人类的母亲。是她,无私地养育着我们;是她,精心地保护着我们。曾经,我们的地球母亲是那样的美丽壮观;曾经,我们的地球母亲是那样的和蔼可亲。但是今天,就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就在人类生活日益富足的今天,我们的地球,却面临着灭顶之灾。造成地球这一后果的罪魁祸首是谁呢?
出示录像:浓烟,伐木,焚烧,乱倒垃圾,随时意排放,猎杀生物。
(发挥课件的情境功能,从领悟到激发。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为静态单一的课堂诸如了新鲜的活力,录象极具震撼力,它既是文本的拓展,又加强了学生对文本的感悟,同时与开课时课件所展示的地球美丽的画面形成鲜明的对比,从而激发学生珍惜资源,保护地球的情感。)
(6)看了这些,你想说什么?
学生自主发言
教师小结:美丽可爱的地球妈妈如今已伤痕累累,我们禁不住心酸、心疼,禁不住想起了宇航员发出的那句感叹:“地球太可爱了,也太容易破碎了”(课件出示这句话)
(7)过渡:巧设曲问,引导自学:学习了第二段,看了录像,听了讨论,老师觉得同学们都和宇航员一样为人类的命运而担忧。可是,老师觉得宇宙不是大的很吗?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可不可以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离开满目疮痍的地球,你对此有什么看法?(反语设“曲问”,一石激起千层浪引发争论)
(8)课文中是怎样说的?谁来读读这段话?你们对这段话是怎么理解的?
(10)既然我们不能移居,那我们只能怎么做?
说的太好了,我们只能这样做,我们必须这样做,因为保护地球,就是保护我们人类自己。(板书:保护地球,造福人类)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环节三:千树万树梨花开--升华情感
大自然的警钟已经敲响,我国已经把环保作为一项基本国策,每年4月22日的世界地球日更让我们感到保护地球、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同学们,让我们行动起来,保护我们眼中美丽的地球吧!
茫茫宇宙,灿烂星河,只有地球,我们可爱的地球,才孕育了如此丰富的生命,所以我们越来越深刻的感受到:只有--才能-
(只有保护好地球,才能让地球更好的造福于我们的子孙后代)
千言万语,我们汇成一句话:(课题--只有一个地球)
痛定思痛,我们汇成一句话:((课题--只有一个地球))
让我们的子子孙孙都记住一句话:((课题--只有一个地球)
环节四:不拘一格显个性--拓展迁移
播放迈克尔杰克逊的歌曲《拯救地球》,来进一步引起学生思想的共鸣,达到感情的升华!
1、同学们,让我们大家行动起来,为保护地球设计一条公益广告,进行全班交流。(注意要简洁有力 句式多样 注重押韵 警醒、有号召力)
作业:
调查家乡环境遭破坏的情况,写一封关于环保方面的建议书。
【板书设计】
只有一个地球
可爱 易碎
唯一
保护地球造福人类】
[只有一个地球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上册)]
篇4:写一个有特点的人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五年级下册)
设计理念: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在设计本课时,我力求以生为本,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为主线,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现实与写作结合起来,通过模仿秀唤起学生记忆,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让学生有话可说,有话要说。并通过自评互评的方式鼓励学生交流自己文章的精彩之处,体验成功的快乐,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习作要求:
本次习作内容是五年级第十册第七单元的习作:一个特点鲜明的人,总是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这次习作,我们就来写这样的一个人。可以是身边熟悉的人,也可以是偶然见到的陌生人。写的时候,试着运用课文中的一些写人的方法,写出他某一方面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
1、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培养学生写作的自信心。
2、学习运用动作、语言、外貌描写等方法写人,力求突出人物的特点。
3、培养学生独立构思,相互评改和认真修改习作的良好习惯
课前准备:
分成六小组,每组六人;课件;观察一人物。
课前做培养自信心的小游戏
一 游戏导入,激趣揭题(3分钟)
师:同学们,喜欢做游戏吗?今天我们一起来做一个欢乐猜猜猜的游戏,(课件出示)大家看过《西游记》吧,唐僧师徒四人特点鲜明,一定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你们用具体的语言、动作模仿一下《西游记》中的一个人物,让大家猜猜你模仿的是谁。请说其特点,总结句式如:(憨厚老实)的(沙僧)。
是啊,同学们,不管是小说中塑造的人物,还是我们现实生活中的人,都有各自鲜明的特点(板书:特点),正是这些特点让我们对他们有了深刻的印象,也让我们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
今天我们就来写一个有特点的人(补充板书:写一个有特点的人)
二 激活生活积累,打开话匣子,明确本次习作要求(5)(说谁?)
1 在生活中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是谁?如下句式:(特点)的(人物)
2 静心思考,回忆;
3 小组内交流;
4 全班交流,说到特点和人物即可。
师根据学生所述板书:(健忘)的(爷爷)……
(教师顺势而导,梳理分类,明确范围:可以是亲人,同学,老实,陌生人,动漫卡通形象……)各小组派一代表说。
三 回忆模仿,引导生动刻画人物形象,把事例说具体说好。(15分钟)(怎么说?)
1请用一两个动作或语言模仿那个有特点的人。体会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及心理活动突出人物的特点.
2可在交流中穿插《冬冬是个胆小鬼》引路。教学生用具体事例说好人物。
3交流评价。教师可采用精彩回放和质疑追问的方式。
4 谈收获
四 构思写作,要求文从句顺(10分钟)
1那就把心中那个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人写下来吧。注意要给你的文章起个特别的名字哦。
2 在轻音乐中写作。
五 交流欣赏(7)
(1)指名阅读
(2)师生评议,交流收获。
评价面向全体(如:先写好的,写得生动的,写得有进步的。)
课后反思:
在上节课教学中,课堂气氛教热烈,学生的表演欲望也比较强烈,环节也清晰。但是作为习作指导课,时间分配不均,学生静心思考和写作的机会不多,教学方式好像是以教师为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不突出,建议在学生打开话匣子的基础上,教师顺势而导,采用质疑追问的方式让学生把自己心中留下深刻印象的人的特点说好。最后还应加一个欣赏交流的环节,评价应面向全体学生,如:表演最先写好的,写的有进步的,写得生动形象的。
[写一个有特点的人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五年级下册)]
篇5:写校园里的一处景物习作指导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四年级上册)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
写校园里的一处景物
习作指导
教学目标:1、带领学生走进校园,通过看、听、闻、摸问等,动用多种感官对校园进行细致观察,感受校园的美好。
2、引导学生能生动具体地描述观察到的景物或由此引发的联想。
3、学会按一定顺序把景物写具体,并能写出具有自己独特感受的语句。
教学重点难点:按一定顺序将自己观察到的景物生动、具体地写下来。
课前准备:带领学生实地观察、记录。并拍下相关照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表达。
导入:同学们,校园是美好的地方,你肯定对它非常熟悉,你们看这是。。。。。。。?
1、课件出示校园图片(校园的文化长廊、教学楼、操场上的花圃)
2、引导谈话:这三处景物中,你最喜欢的是哪一处?
3、学生汇报交流:(我喜欢文化长廊、操场中的花圃、教学楼......)
4、引导:多美好的校园呀!今天这节习作课咱们就来写校园里的一处景物。
二、审题,明确要求:
1、课件出示习作内容:“我们都爱自己的校园.............。”
(1)学生默读内容。
(2)归纳习作要求:
A写校园一处景物
B按一定顺序写,写具体,语句写通顺。
(3)引导谈话:同学们校园这三处景物是不是都写进去呢?选一处写,你会写哪一处呢?(花圃)
(4)小结:既然那么多的同学选择花圃,咱们就来说一说花圃吧!(师板书:花圃)
三、习作指导:
1出示花圃里的茶花、樟树、小草及花圃的整体图片。(整体图片可插入鸟声、蜜蜂的声音)
2教师引导:看到这样一幅幅图,你想说什么?
3学生反馈:(美丽、可爱、生机勃勃 师相机板书:美丽)
4教师引导:那么,我们写花圃的时候,可以写哪些呢?(师相机板书:樟树、茶花、小草、铁树、健身器材等)
5师生共同交流:
(1)把观察到的花圃的景物说具体:
预设: 生:可以写花圃里的樟树!
师:你可以说说樟树是怎样子的吗?
生:樟树长得十分高大。粗粗地干摸上去非常粗糙,叶子有的深绿,有的嫩黄。。。。。。)
师:谁还能说说花圃里的其它景物?
生:我想说的是茶花。茶花就像一位柔弱女子,婷婷玉立。雨后的茶花的叶片苍翠欲滴。茶花是粉红色的。。。。。。
(引导学生说具体的时候,可适当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的修辞手法 , 通过看、摸、闻和想到的来把景物说具体 )
(2)、按一定顺序把花圃的景物说具体。
1师引导:我们不光要把景物说具体,还得按一定的顺序来说。
2出示相关片段《鸟的天堂》描写大榕树片段。
3师生交流:
预设 师:谁能够按一定顺序来说一说花圃里的景物?
生:走近校园里的花圃,映入眼帘的是高大的樟树。。。。。。
(通过例文引导按一定顺序,从远到近,或者按游览的顺序来说)
3赞一赞我们的校园
(1) 师引导:校园多美丽的一个地方啊,我们在校园快乐地成长,此时些刻你想对我们的校园说什么呢?
(2)学生反馈:(生:我想说我爱你校园!)
(五)总结:同学们,写一处景物,我们还可以采用总分总的写作方法来写。当然除了美丽的花圃,你还可以写文化长廊、或教学楼。
六、板书设计:
写校园的一处景物
总 美丽
樟树
分 茶花
小草
铁树
........
总 喜爱
第二课时
习作讲评
师导入: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怎样写一处景,这节课,我们来习作讲评。师板书(习作讲评)那我们评这次习作该从哪方面去评呢?(是否符合习作要求)
1、评优。
A学生朗读习作。
B学生评习作。(可以从词语是否准确,句子是否通顺,好词,好句,好段展开评 )
C教师评习作:画出精彩的段落。好在哪里?说出欣赏?提出不足,及相关建议
2、评中
A教师朗读习作。
B学生提出相关建议。
C教师提出相关建议。
D共同修改。
3学生互评。推荐好的句段。共同品读欣赏。说说好在哪里?
总结:同学们,我们要写好作文就要用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仔细观察一景一物,留心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这样写出来的作文才会有血有肉。这就是:真情实感。
板书设计:
习作讲评
真情实感
[写校园里的一处景物习作指导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四年级上册)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