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浪波浪鱼尾巴”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0篇LCOS投影技术详解论文,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LCOS投影技术详解论文,供大家参考。

篇1:LCOS投影技术详解论文
LCOS投影技术详解论文
投影机技术基本显影原理相仿,主要是由卤素灯、氙气灯等发光,集光至面板,将面板的影像经反射或透射投射出影像,再经过分光、合光系统,最后将影像投射到屏幕显像。LCOS(LiquidCrystalonSilicon)是一种全新的数码成像技术,它采用半导体CMOS集成电路芯片作为反射式LCD的基片,CMOS芯片上涂有薄薄的一层液晶硅,控制电路置于显示装置的后面,可以提高透光率,从而实现更大的光输出和更高的分辨率。 1、LCOS面板: LCOS面板的结构有些类似TFTLCD,一样是在上下二层基板中间撒布Spacer以加以隔绝后,再填充液晶于基板间形成光阀,藉由电路的开关以推动液晶分子的旋转,以决定画面的明与暗。LCOS面板的上基板是ITO导电玻璃,下基板是则矽晶圆CMOS基板,LCOS面板最大的特色在于下基板的材质是单晶矽,因此拥有良好的电子移动率,而且单晶矽可形成较细的线路,因此与现有的HTPSLCD及DLP投影面板相较,LCOS是比较容易达成高解析度的投影技术。 2、LCOS光学引擎架构: 由于LCOS技术仍在起步阶段,目前并无标准制程,所以有多家厂商开发出不同的LCOS光学引擎架构。在这些不同的技术中,可概分为三片式及单片式二大类。 (1)三片式光学引擎 LCOS光学引擎目前以三片式为主,三片式是将光源经分光棱镜将光束分为红、蓝、绿光后,再分别将光束投射入三片LCOS面板,将投射出的三色影像经过合光系统加以结合形成彩色影像。就Nikon设计的IBM4-Cube光学引擎架构来看,由于三片式LCOS光学引擎除了需要三片面板外,并结合多项的分光、合光光学系统,因此体积较大、成本也较高,不过由于可以达到较高的光学效率,又具备高画质的特性,因此主要是朝高阶的专业用途发展,主要的产品以JVC的'多款投影机为主,除此之外,三片式光学引擎还有ColorLink采用的ColoRQuard架构、Philips的Prism架构,致伸发展的Dichroic-PBS架构,及Unaxis的ColorCorner架构等。 单片式光学引擎 单片式ColorWheel光学引擎则是以快速旋转的ColorSwitch将白光形成循序的红、蓝、绿光,并将三原色光与驱动程式产生的红、蓝、绿画面,同步形成分色影像,再藉由人眼视觉暂留的特性,最后在人脑产生彩色的投影画面。
类似的技术有:Displaytech发表的FieldSequentialColor、Philip所采用的ScrollingColor-RotatingPrism架构、及JVC采用的SpatialColor–Hologram架构。 单片式的最大优点就是因为面板数仅需一片,加上分光、合光的系统架构比较简单,因此在成本上较具竞争优势,而且光学引擎的空间也相对较小。然而目前在技术上面临一些困难,以ColorWheel而言,白光经偏极化后的光源仅为先前的1/3,亮度明显降低;此外,由于LCOS面板得在红、蓝、绿画面快速的切换下合成影像,因此面板反应速度的要求更高,使得生产的难度也相形提高。 LCOS的成像原理如图1所示,其成像方式类似于三片式的LCD液晶技术,不过采用LCOS技术的投影机其光线不是穿过LCD面板,而是采用反射方式形成彩色图像。它采用涂有液晶硅的CMOS集成电路芯片作为反射式LCD的基片。用先进工艺磨平后镀上铝当作反射镜,形成CMOS基板,然后将CMOS基板与含有透明电极之上的玻璃基板相贴合,再注入液晶封装而成。LCOS将控制电路放置于显示装置的后面,可以提高透光率,从而达到更大的光输出和更高的分辨率。与其他投影技术相比,LCOS技术最大的优点是分辨率高,采用该技术的投影机产品在亮度和价格方面也有一定优势。由于硅基板与对向基板的热膨胀系数不同,难以组装,使成品率较低、成本较高。
篇2:投影技术
目前投影机主要通过三种显示技术实现,即CRT投影技术、LCD投影技术以及近些年发展起来的DLP投影技术,CRT(CathodeRayTube)是阴极射线管。是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显示技术。CRT投影机把输入的信号源分解到R(红)、G(绿)B(蓝)三个CRT管的荧光屏上,在高压作用下发光信号放大、会聚、在大屏幕上显示出彩色图像。LCD(LiquidCrystalDisplay)投影机分为液晶板投影机和液晶光阀投影机两类,
液晶是介于液体和固体之间的物质,本身不发光,工作性质受温度影响很大,其工作温度为-55oC~+77oC。投影机利用液晶的光电效应,即液晶分子的排列在电场作用下发生变化,影响其液晶单元的透光率或反射率,从而影响它的光学性质,产生具有不同灰度层次及颜色的图像。DLP投影机的技术是一种全数字反射式投影技术。其特点首先是数字优势。数字技术的采用,使图像灰度等级提高,图像噪声消失,画面质量稳定,数字图像非常精确。其次是反射优势。反射式DMD器件的应用,使成像器件的总光效率大大提高,对比度亮度均匀性都非常出色。DLP投影机清晰度高、画面均匀,色彩锐利,三片机可达到很高的亮度,且可随意变焦,调整十分方便。
篇3:什么是投影技术
什么是投影技术
投影机自问世以来发展至今已形成三大系列: 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液晶投影机、DLP(Digital Lighting Process)数字光处理器投影机和CRT(Cathode Ray Tube)阴极射线管投影机。
LCD 投影机的技术是透射式投影技术,目前最为成熟。投影画面色彩还原真实鲜艳,色彩饱和度高,光利用效率很高,LCD 投影机比用相同瓦数光源灯的DLP投影机有更高的ANSI流明光输出,目前市场高流明的投影机主要以LCD投影机为主。它的缺点是黑色层次表现不是很好,对比度一般都在500:1左右徘徊,投影画面的像素结构可以明显看到。
DLP投影机的技术是反射式投影技术,是现在高速发展的投影技术。它的采用,使投影图像灰度等级、图像信号噪声比大幅度提高,画面质量细腻稳定,尤其在播放动态视频有图像流畅,没有像素结构感,形象自然,数字图像还原真实精确。由于出于成本和机身体积的考虑,目前DLP投影机多半采用单片DMD芯片设计,所以在图像颜色的还原上比LCD投影机稍逊一筹,色彩不够鲜艳生动。
CRT投影机采用技术与CRT显示器类似,是最早的投影技术。它的优点是寿命长,显示的图像色彩丰富,还原性好,具有丰富的几何失真调整能力。由于技术的`制约,无法在提高分辨率的同时提高流明,直接影响CRT投影机的亮度值,到目前为止,其亮度值始终徘徊在300流明以下,加上体积较大和操作复杂,已经被淘汰。
投影机详细介绍:
LCD投影机的简介
LCD投影机的类型
LCD投影机的工作原理
LCD投影机的优缺点
DLP投影机的简介及类型
DLP投影机的工作原理
DLP投影机的优点
LCOS投影技术介绍
LCOS光学引擎架构
LCOS投影技术特色
篇4:PS层样式详解:投影(一)
添加投影(Dropshadow)效果后,层的下方会出现一个轮廓和层的内容相同的“影子”,这个影子有一定的偏移量,默认情况下会向右下角偏移,阴影的默认混合模式是正片叠底(Multiply),不透明度75%。 投影效果的选项有:
混合模式(Blend Mode) 颜色设置(Color) 不透明度(Opacity) 角度(Angle) 距离(Distance) 扩展(Spread) 大小(Size) 等高线(Contour) 杂色(Noise) 图层挖空阴影(Layer Knocks Out Drop Shadow) 混合模式(Blend Mode) 由于阴影的颜色一般都是偏暗的,因此这个值通常被设置为“正片叠底”,不必修改,
颜色设置
单击混合模式的右侧这个颜色框可以对阴影的颜色进行设置。
点击放大图片
不透明度(Opacity) 默认值是75%,通常这个值不需要调整。如果你要阴影的颜色显得深一些,应当增大这个值,反之减少这个值。角度(Angle)
设置阴影的方向,如果要进行微调,可以使用右边的编辑框直接输入角度。在圆圈中,指针指向光源的方向,显然,相反的方向就是阴影出现的地方。
点击放大图片
篇5:PS层样式详解:投影(三)
杂色对阴影部分添加随机的透明点,
点击放大图片图层挖空阴影(Layer Knocks Out Drop Shadow)
如果选中了这个选项,当图层的不透明度小于100%时,阴影部分仍然是不可见的,也就是说使透明效果对阴影失效。例如,我们将图层的不透明度设置为 小于100%的值,按说下面的阴影也会显示出来一部分,但是我们选中了“图层挖空阴影”,阴影将不会被显示出来,
通常必须选中这个选项,道理很简单,如果物体是透明的, 它怎么会留下阴影呢?
我们不选“图层挖空阴影”,并在“混合模式”中将“填充不透明度”减小,效果是这样的:
点击放大图片
如果选中“图层挖空阴影”,减小”填充不透明度“时得到的效果是:
点击放大图片
篇6:端口扫描技术详解
一:TCP/IP相关问题 连接端及标记 IP地址和端口被称作套接字,它代表一个TCP连接的一个连接端,
端口扫描技术详解
,
为了获得TCP 服务 ,必须在发送机的一个端口上和接收机的一个端口上建立连接。TCP连接用两个连接端来区别,也就是(连接端1,连接端2)。连接端互相发送 数据 包
篇7:详解硬盘技术
影响硬盘性能的几个参数
前一段时间有IBM带来的硬盘价格大战确实给用户不少好处,目前硬盘的容量象发馒头一样膨胀起来,接口技术也由以前的ATA/33发展到ATA/66,而这一切发展并没有在价格上表现出来,对用户来说确实是好处多多,但是目前硬盘品种繁多,参数更是时时都在变化,要普通用户了解每一个硬盘的性能和每一个参数的含义确实难处不少,但是当您需要装机时,了解您所买的硬盘性能,不被奸商以次充好,了解一些确定硬盘性能的参数含义还是很重要的。
硬盘的性能参数主要有以下几个:单牒容量、内部传输率、外部传输率、转速、数据缓存。
单牒容量:
单位面积的容量越大,至少有两个好处,一就是提供容量的前提下,成本保持低水平。比如20G的硬盘单牒容量为2G,那么需要十张盘片和20个磁头,但如果单牒容量提高一倍,则盘片数和磁头数都加少一半,无疑大大减少了成本,并且活动部件的减少也降低了故障出现的几率。
另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好处在于性能的提高。目前的硬盘大多为3.5英寸,单牒容量的提高意味着硬盘存储密度的提高,硬盘的数据存取方式都是通过盘片的旋转和磁头的移动来完成,转速一定的情况下,密度的提高意味单位时间内能读取得数据也就提高(实际也不完全对,后面会详细介绍),
由于硬盘内部结构不可能有大的变化的情况下,性能不可能有质的飞跃,单牒容量确可以有较大的增加,因此一个新的硬盘推出时,单牒容量就成为厂商不能不提的一个参数。
传输率:
硬盘的传输率分为两部分,内部传输率和外部传输率。内部传输率是磁头读出的数据传输到缓存的速度,一般比较高,可到200mb/s左右。另一个是外部传输率,也就是硬盘接口到主板控制芯片的传输率,比如UDMA66就是指外部传输率为66MB/S。这两个传输率对硬盘的实际传输速度的影响并不是其提升幅度所表现出来的那么高,很大一部分好处都在于降低了硬盘工作时的CPU占用率。对硬盘实际传输率影响最大的应该是磁头的读取速度,磁头读取速度可有下面公式计算:
速度=磁道的线密度X3.14X该磁道直径X硬盘主轴主轴转速/60
数据缓存:
硬盘的数据被磁头读取后先存到缓存中,因此如果缓存容量低于磁头一次连续读取数据的大小,必然会造成磁头重复读取同一磁道才能完成一次数据读取,因此缓存的容量大小很重要,不过缓存到了256K后,容量对速度的影响就不大了,考虑到操作系统的多工操作方式,高容量的缓存还是有利的。
单牒容量与性能的关系:
从上面的公式可以看出,对磁头读取数据速度影响最大的应该是磁道的线密度,因此不能单说盘片存储密度对性能的影响。因为相比之下磁道之间的距离比扇区间的距离大,所以提高道间密度比提高线密度容易,这是一些硬盘单牒容量增加了但性能增加不明显的原因。
篇8:Windows脚本技术详解
【目录】 1,前言 2,回顾WSH对象 3,WMI服务 4,脚本也有GUI 5,反查杀 6,来做个后门 7,结语 8,参考资料 【前言】 本文讲述一些Windows脚本编程的知识和技巧,
Windows脚本技术详解
,
这里的Windows脚本是指Windows Script. Host(WSH Windows脚本宿主),而不是HTML或ASP中的脚本
篇9:Intel EM64T技术详解
Intel官方是给EM64T这样定义的:EM64T全称Extended Memory 64 Technology,即64位内存扩展技术,它是Intel IA-32架构(Intel Architectur-32 extension)的一个扩展,且兼容原来的架构,通过增加CPU的运算位宽扩展增加CPU和内存之间的位宽,从而让系统支持更大容量的内存 (32bit处理器最多只能支持内存容量只有4GB,而64bit的最高则达64GB)。
寻址空间对应表
处理器
虚拟内存寻址
物理内存寻址
物理内存容量
Prescott(P4,普通PC处理器)
Nocona(Xeon,服务器处理器)
48 bit
36 bit
为 了实现64bit和32bit两种运算间的兼容,Intel在原来32bit处理器核心的基础上加入了8个64 bit GPRs(通用寄存器)和内存指针(memory pointers),从而实现了64 bit内存寻址。在理论上,虽然EM64T架构最高可以支持64 bit内存寻址,但由于设计和制造工艺等方面的因素,并非所有EM64T的处理器都能达到理论的上限,所以,在64 bit和32bit内存寻址之间提供一个48 bit的虚拟内存寻址,以增强两者间的兼容性。
EM64T模式的运行及识别
既然,EM64T是一种兼容性很强的64 bit扩展技术,那么它是如何工作的呢?
Intel为支持EM64T技术的处理器可分为两大类:传统IA-32模式和IA-32e 扩展模式,两大类下具体又可分为多种运行模式,具体如下表:在支持EM64T技术的处理器内有一个称之为扩展功能激活寄存器(Extended Feature Enable Register,IA32_EFER)的部件,其中一个被称作长模式有效(Long Mode Active,LMA)的Bit10控制器控制EM64T是否被激活。当LMA=0时,处理器便作为一颗标准的32 bit(IA32)处理器运行在传统IA-32模式;当LMA=1时,EM64T便被激活,处理器会运行在IA-32e扩展模式下。
EM64T的运行模式
传统IA-32模式
IA-32e扩展模式
保护模式
真实地址模式
真实8086模式
兼容模式
64位模式
在IA- 32e扩展模式下的兼容模式和64位模式,两者都需要64bit操作系统和64bit驱动程序的支持,但后者才是真正的64bit计算。在64bit模式 下,必须要有64bit的操作系统、驱动程序和应用程序三者合作。此时,处理器内的新增的8个GPRs和8个SSE寄存器(XMM8 -XMM15)才会被激活,原有的8个GPRS(RAX, RBX, RCX, RDX, RSI, RDI, RBP, RSP)的宽度也会同时扩展为64bit,并且启用64bit指令指针。此时,处理器才能利用64bit指令操作来支持64bit内存寻址,进行双精度 (64bit)整数运算。
而在另一种兼容模式下,计算机允许在64bit操作系统下不需要预编译就可以运行大多数传统16bit或32bit应用程序,这和传统IA-32模式下基本相同,只不过此时的操作系统和驱动程序都是64bit的,
从上面的描述我们可以看出,在不同模式的转换中,处理最大的变化便是寄存器的改变。这正是因为64bit与32bit定义的最大不同就是在寄存器上。我们可以从下表看出寄存器的具体变化情况。
64位模式
64兼容模式
名称
数量
容量bits
名称
数量
容量bits
通用寄存器(GPRs)
RAX,BX,
RCX,RDX,
RBP,RSI,
RDI,RSP,
R8-15
16
64
EAX, EBX, ECX,
EDX, EBP, ESI,
EDI, ESP
8
32
指令指针
RIP
1
64
EIP
1
32
浮点寄存器
ST0-7
8
80
ST0-7
8
80
多媒体寄存器
MM0-7
8
64
MM0-7
8
64
SSE寄存器
XMM0-15
16
128
XMM0-7
8
128
栈宽度
无
64
无
16或32
在上表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处理器的寄存器在不同模式下的变化情况。虽然支持EM64T的Prescott核心拥有16个GPRs(通用寄存器),但他们并非任何时候都会工作的,Intel根据不同的运行模式定义了他们的工作状态。
支持EM64T的处理器型号
EM64T技术最早是被应用在采用了Nocona核心的Xeon处理器上,尽管 Prescott核心支持EM64T技术,但直到最近的 Prescott 2M核心,EM64T才开始被激活。这样,支持此技术的处理器便有Xeon、Pentium 4 Extreme Edition、Pentium 4 600和酷睿系列等。酷睿之后的Intel处理器也将一直支持EM64T技术。
注:我们常说的64位指的是AMD公司出的64位CPU,而EM64T则是intel按照 自己的意思理解出来的64位,也就是和amd的64位对应的另外一种叫法。实际上EM64T是在32位基础上扩展来的,应该是一种伪64,是过渡期的一种 解决方案。说白了提到64位指的是AMD的64位CPU,而EM64T则指的是INTEL公司的CPU。
篇10:跨站入侵技术详解
总体介绍
简单介绍什么是XSS攻击
如何寻找XSS漏洞
对于XSS攻击的总体思路
来自内部的攻击:
如何寻找内部的XSS漏洞
如何构造攻击
如何利用
结何实例攻击,如DVBBS&BBSXP
来自外部的攻击
如何构造XSS攻击
如何欺骗管理员打开
XSS与其它技术的结何
与mssql injection的结合
QQ跨站的结何
国内大型统计网站的跨站漏洞
社会工程学
正文:
XSS总体介绍
什么是XSS攻击
XSS又叫CSS (Cross Site Script) ,跨站脚本攻击,
跨站入侵技术详解
,
它指的是恶意攻击者往Web页面里插入恶意html代码,当用户浏览该页之时,嵌入其中Web里面的html代码会被执行,从而达到恶意用户的特殊目的。XSS属于被动式的攻击,因为其被动且不好利用,所以许多人常呼略其危害性。而本文主要讲的是利用XSS得到目标服务器的shell。技术虽然是老技术,但是其思路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