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仔514”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5篇关注每一个孩子的师德体会,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关注每一个孩子的师德体会,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关注每一个孩子的师德体会

篇1:关注每一个孩子的师德体会

关注每一个孩子的师德体会

9月,开学月,朋友圈里晒的最多的就是朋友们的孩子刚上幼儿园的活动照片或者是作为家长的她们的感受。我是一个一岁多孩子的母亲,也将会成为一名家长,看着朋友们的感受,我深刻反思了自己作为一名教师的一言一行:一定要关注每一个孩子,因为他是一个家庭的全部。

这个朋友在空间中的更新深深触动了我:

今天中午,女儿幼儿园的老师在群里发了孩子们上午体能课户外活动的照片和视频,我好兴奋,在那一张张照片,一段段视频里使劲的找,可就是没发现女儿的影子。当时我就纳闷了,难道女儿今天没有上幼儿园,于是我打电话给婆婆,婆婆告诉我,今天是她亲自送上车的!于是,我又把照片和视频看了一遍,还是没有看到我的女儿。

难道,我的女儿她还是不愿参加集体活动?我边联系她老师问一下情况,边自己再将照片认真看一遍,终于,我在一张照片的角落里,也就是他们教室门口的位置看到了一个小小的落寞的影子,那一刻,我的心突然揪起来,甚至有种隐隐的疼,她就在那个角落里,怯生生的站着,也在做着和同学一样的动作,可她和那个教室只是孩子们的背景……我不明白,她为什么宁愿选择在那一个角落,也不愿意和同学们一起!上次和老师交流时,老师就说她上课时不愿意和小朋友们做到一起去,没想到过了个把星期,她还是如此!过了一会,老师发来一段乖乖在学校午睡的视频,她就是那样和小朋友一起睡在小床上,,眼睛闭着,可显然还没睡着,她的小手分明还在动着。那一刻,我竟有种想哭的.冲动!这就是我的孩子,虽然,在班上,她是最普通,甚至可能是有点难对付的一个孩子,是众多孩子中的一个,但在父母的眼中,她就是全部。

在老师眼中,是众多孩子中的一个,但在父母眼中,孩子就是全部。忍不住,我开始反思自己,从教八年来,曾经在很多场合,这样不经意间,忽视了孩子或家长的感受,有的我曾意识到,而有的,我却一直错过了!如果我没有成为一个孩子的母亲,或许我真的无法亲身感受到作为家长最真切的希望!

在以后的教学生涯中,我会时刻提醒我自己:不管这个孩子成绩好与歹,听话或不听话,我都应该耐心对待,都应该给予足够的关心,关注每一个孩子,因为他是一个家庭的全部。

篇2:和孩子在一起幼儿教师师德体会

和孩子在一起幼儿教师师德体会

“眼中有孩子,心中有目标,随时有教育”,是二期课改对幼儿教师提出的新要求,也是学前教育成功的前提和关键,作为一名新时期的幼儿教师,通过学习实践,对二期课改的精神有了进一步理解,要尊重孩子,让孩子成为学习的主人。

要用积极的方式正面引导,告诉孩子应当做什么,而不是指出他不应当做什么,积极的指示往往比消极的指示更加有效果,能帮助儿童建立更明确的观念,指导同伴行为,作出良好的榜样。例如:一群孩子正在等待洗手,由于空间小,孩子之间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些纠纷,这时老师对孩子们说:地方比较小,每个人能站稳而且尽快出去听故事会比较好。问题很快解决了,如果老师说:刚才是谁在撞人呀?则孩子们会互相推委,彼此责备。

给孩子的错误行为找个正当的理由,有的孩子愿意和别人分享玩具,而有的孩子则不愿意呢?作为老师如果按照成人的规范来判断,会认为前者大方、慷慨,而后者自私、不友好,一旦孩子没有符合教师的要求,教师很可能会对孩子产生偏见,从而伤了孩子的自尊心。通过二期课改的学习,我们知道要解决的不是表面问题,而是行为的实质问题,愿意与同伴分享玩具的儿童是有安全感,容易与别人相处的。而不愿意拿出东西和别人一起玩的儿童则很可能是缺乏安全感的,他并不是自私或不友好,而是对自己应付的别人的能力没有信心,这样的儿童在面临新情况或困难时,常常会退缩,反抗甚至攻击别人,教师要做的不是要求孩子改变行为,而是先要充分给予孩子安全感,帮助他建立自信心。

教师是儿童心目中崇敬的人,如果教师在遇到困难的时候,能做到态度从容不迫,镇静自若,心平气和,能适当的.控制自己的情感,她就为儿童树立了正面的榜样。反之,即使工作能力再强的教师也不是时时处处能给儿童作出榜样的,例如,教师也要在适当的时候学会向孩子说“抱歉”,当你诚心诚意向孩子说“对不起”时,孩子们一定会原谅你的。

以前,教师常常会用比赛的方式来督促幼儿,认为这样能鼓励孩子的竞争心,培养幼儿的能力,通过学习使我知道,这个方法虽能改变幼儿的行为,取得一些效果,但不可能建立一种良好的社交情感,这是因为儿童还没有把自己看做是一个有能力的人,还经受不住竞争带来的紧张和不可避免的失败,经常获胜是不现实的期望,太多的失败又会产生自卑,这两种极端都不利于为儿童适应竞争的世界作好准备,我们不应当让儿童觉得只有“得第一”“打败别人”或“做的最好”时,才能获得成人的注意和赞许,而应当让他们确信无论成功还是失败,自己都是受欢迎的,例如,我今

年带的是新小班,他们的能力相对比较弱一些,当他们取得一点点的进步,我就适时的给他们表扬和鼓励,而不是一味的去强调要求他们去做些什么。

成人的情感需要向他人表达,情绪需要有适当的途径排解。同样,儿童的情感也需要有途径予以表达。我们经常看到,儿童用哭、用侵犯性的动作等方式来表达情感,这些方式有时容易伤害到别人,也伤害到他们自己,所以,教师要予以引导。对儿童来说,把问题直接说出来比较容易。

关注每一个孩子的师德体会

儿童的哭可能是遭受了多次失败,挫折,那么老师说“我知道你是怎么想的”比说“你这么大了,还哭什么”对儿童的帮助要大的多。儿童的情感和行为方式都是有原因的。在制止孩子行为时,先不要责备他们,要试着向他们说明我们理解和接受他们的情感,再向他们提出积极的建议,帮助他们用适当的方式表达情感,期待儿童改变行为,培养他们的自尊和自信,并让他们感觉到成人是相信他们的,这样做才是真正的尊重儿童。

尊重儿童,说易做难,这需要我们不断学习,不懈努力。

篇3:幼儿园教师师德演讲稿:爱每一个孩子

幼儿园教师师德演讲稿:爱每一个孩子

尊敬的领导、老师、家长们:

大家好!

从古到今,那一位优秀教师不热爱自己的学生,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在现代教育中,热爱学生自然具有了时代的特点,而那些曾经呕心沥血哺育我的老师更给了我无限的熏陶,使我的心灵深处镌刻下:我要做一名好老师,我要用真诚的爱去浇灌儿童的心田。

幼儿园是孩子从家庭生活到集体生活的一个转折。孩子们要求教师象父母一样去爱护、关心照顾、体贴他们。教师不光给孩子知识,更要给予爱。因此我用我的真情去爱每一个学生。令我至今记忆犹新的是:一次午睡前,我班的一个女孩哭的特别伤心,细问原因才知她今天穿的新长统袜勾坏了一个大洞,怕回家挨骂害怕地哭起来,不管我怎么安慰也不见效,后来我终于灵机一动说:“今天午睡起来,你就会有一双新袜子的”。她终于止住了哭声疑惑的问我:“真的.吗?”我看着她微笑着点点头。为了不失信于自己的诺言,我便去买了一双一模一样的新袜子,午睡起床后给她穿上,她激动的亲了我一下,可爱的脸蛋上又露出了笑容,

我没想到这一举措温暖了她的心,更感动了其他的孩子,一个小男孩突然张大嗓门说:“沈老师,你真好!”这时,其他的孩子都异口同声地说:“沈老师,你真好!”这突如其来的事情让我受宠若惊,霎时,我的眼泪在眼眶里打转,没有比这更让人欣慰的了;没有比这更让人幸福的了!因为我用爱打开了一颗颗纯洁、美丽的心灵。

我给孩子播种着真挚的、无私的爱,孩子们也使我收获着他们独有的、天真的、纯洁的爱。他们会亲昵的在你耳边说着悄悄话:把好吃的糖果偷偷的塞你口袋里;画张美丽的画送给你;节日里打个电话问候你。是啊,孩子的执着,孩子的火热,孩子的爱,已使我感动。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更多幼儿教师师德演讲稿分享:

幼儿园优秀师德演讲稿

幼儿教师师德师风演讲稿

幼儿教师师德演讲稿:师德体会

幼师师德演讲稿:让教育与爱同行

优秀幼儿教师演讲稿 一切为了孩子

篇4:应关注孩子每一个微小的进步的教师读书笔记

应关注孩子每一个微小的进步的教师读书笔记

教师读书笔记:应关注孩子每一个微小的进步!

阅读《孩子期待的是鼓励和表扬》一文,让我即时感悟,要在乎孩子每一个微小的进步,尤其对于孩子后天努力所表现出来的微小的进步。

文中克丽亚特夫人讲述这样一件事:

当她去洗漱间时,看到儿子亨特的牙刷又扔在台子上,便叫他:“亨特,你怎么又把牙刷放在外面了?我不是对你说过牙刷用过后要放在牙缸中吗?”……

这段话告诉我们,孩子是非常需要注意和表扬的。当孩子做错事时,我们应该提醒和纠正他们,但是在他们改正错误,养成了好习惯后,即使在大人看来是微不足道的事情,我们也应该给他们足够的肯定,使他们对自己的正确行为有信心,并有足够的兴趣去巩固自己的成果。

作为教育者,要学会教育激励。所谓教育激励是教育者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其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其朝着所期望的目标努力前进的过程。

当然,在激励的'过程中,对孩子的微小进步行为,我们要在乎并及时给予激励。克丽亚特夫人由于没有在乎孩子“把牙刷放到了杯子里”这微小行为www.i1766.com的进步,所以孩子也就没有兴趣保持自己的行为成果。对孩子的鼓励是非常必要的。当孩子意识到自己的好行为被大人注意时,便会在内心调整自己行为的取向,使好的行为一直巩固下去。

不断地关注孩子的每一点滴的进步,并不失时机地予以鼓励,是一件不容易的事。但我们还是应该学会善于发现孩子,表扬孩子,不要忽视生活中对孩子有好处的一点一滴的机会,要在乎孩子努力后每一个微小的进步,以激发孩子努力学习,积极上进,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使其向健康的、积极的成长道路和方向前进。

篇5:关注每一个孩子让师爱的阳光温暖每一颗心灵

关注每一个孩子让师爱的阳光温暖每一颗心灵

秋天的太阳暖烘烘地照着。下午的校园热闹非凡,一年一度的秋季田径运动会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我们二(3)班今天下午的比赛已经结束,此刻孩子们都亲密地围坐在我周围:有的给我讲家里发生的小趣事,有的争着把自己带来的故事书给我看,有的要打谜语给我猜,还有的在我的手上贴了好多亮闪闪的五彩贴画……我充分享受着和孩子们在一起无拘无束交流的快乐。

“张老师。”只听一声喊。我一回头,原来是闻思懿的妈妈。找我一定有事,我让她在旁边的板凳上坐下。她跟我反映:闻思懿这段时间情绪好像很低落,中午回家说自己运动会没有拿到名次,这次期中考试也没有考好,问她自己是不是很差劲。并说闻思懿以前是一个活泼、开朗的孩子,这学期似乎变得不是那么爱说爱笑了。看着她忧郁的神情,我耐心地劝慰她,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是非常正常的事,关键是家长的观念要正确,并要及时耐心地引导,要多鼓励孩子……她听了连连点头,说自己平时太关注孩子的成绩,给孩子造成了压力。又说,孩子认为老师特别喜欢张可人,不喜欢她,说老师总是表扬张可人。听了这话,我心头一震。怎么会呢?闻思懿的妈妈说,也许是因为闻思懿在幼儿园和一年级受到了一些特别的关注。(闻思懿的奶奶是学校的老领导,去年才退休。)并说孩子应该适应各种环境,让孩子受一点挫折也好……

我们的谈话进行了一个多小时才结束,最后她带着笑容而归,而我的心情却非常沉重。“老师喜欢张可人,不喜欢我。”这句话萦绕在我脑际,挥之不去。我自认为是一个非常公正无私、非常具有亲和力的人。尤其是进行课改实验以来,作为学校首批参加课改的实验教师,我觉得自己的教书育人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成绩不是衡量一个孩子成功的唯一标准,我对孩子们多了一份理解,多了一份宽容。对学生我总是一视同仁,从不因为学生成绩的好差、相貌的美丑、经济条件的好差而对学生另眼相看。课堂上的氛围是平等和谐的,我总是面向全体学生,我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发号施令的权威,孩子们成了活跃的主体。课余我喜欢和孩子们打成一片,融在一起;孩子们也喜欢和我亲近,有什么话都愿意对我说。我觉得自己在对待学生方面做得比以前更好了,老师当得也有了一些成就感,没想到家长的来访把我从陶醉中拉醒。在台灯下,我扪心自问:除了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方法有问题和孩子自身有问题,难道作为老师的我真的没有一点问题吗?我真的做到了面向全体,公平无私吗?开学来,有关两个孩子的一幕一幕像放电影似的在我眼前一一滑过:

张可人是我们班的班长,她的.学习并不优秀,但她各方面全面发展。上课时,她总是认真听讲,勤于思考,积极发言,是同学们学习的榜样,名字经常写在红花、红旗里。而闻思懿呢,虽然上课完全是我行我素,是个典型的自由神。但当她积极地自我改正时,我是否都细心地给予了鼓励?

课余时间,张可人总是与同学打成一片,遇事宽容大度,有一次,一个男同学把她碰伤,胳膊都流了血,可她却什么话也没有说就原谅了别人,还一如既往地为那个男同学打满豆奶。这就是一个当班长的风度,也是现在独生子女中特别提倡的一种品质。当时我大张旗鼓地进行了表扬;闻思懿课间十分钟喜欢到我这儿来打小报告,诸如谁打了我一下之类的,我是否每次都给予了正确的引导?……

张可人每次跟我讲话,我都是耐心地听完;而有一次闻思懿要跟我说一件事,我由于有一点事而没有把话听完,我看到孩子的眼睛里有泪光在闪烁。。。。。

由闻思懿一个孩子,我想到了全班的每一个孩子。表现好的学生只占班级的少数,而除此之外的大多数学生都属于不声不响,成绩一般,表现一般,甚至成绩差,表现也差,我是否主动地去关注了解了他们呢?说实在,这方面我做的还很不够。特级教师孙双金曾说,他的口袋里总是装满了“高帽子”要送给学生。是的,我确实也送给了学生许多高帽子,但是这些高帽子都送给了谁呢?仔细想想,绝大多数都送给了表现好的学生,只有少数是送给表现一般的学生,各方面表现差一点的学生就更少了。这样不是好的更好,信心十足;而表现差的会更差,灰心丧气吗?喜欢好学生是每一个教师都会做的事,但是发自内心地关爱表现一般甚至表现差的学生却能看出一个老师的师德。反思自己,我觉得自己在以后的教育工作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通过教学、课外活动、谈心等多种途径,尽可能多地了解班上的每一位学生,走进每一个学生的心灵,打开他们的心结,并在此基础上融洽师生关系,最终达到教育他们的目的。

2对各方面表现优秀的学生严格要求,要求他们将好的方面继续发扬光大,不断克服自身的不足之处;对表现一般的学生热心引导,利用早读、下课时间积极教育和引导他们,尽量使他们不断进步;对表现差的学生高度重视,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怀和和爱心。作为班主任我将从态度、言语等各方面表现出对他们的爱护、关心、尊重和信任,捕捉他们身上的每个闪光点,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让他们在某一方面树立信心,从而更好地发展自己和提升自己。

3教师只有一个,时间和精力都有限,要调动集体的力量,通过集体的关心使学生感到温暖,相互影响、帮助、扩大和深化师爱的作用。

4对表现一般和表现差的学生时不时委以重任,将班级中的一些事务交给他们去负责,比如收缴作业、记载教室日志、帮老师发本子、帮同学打豆奶等,虽然这些事情似乎微不足道,但他们却很乐意去做,因为他们感受到了老师对自己的关注。

有位学者说过:“教师要向学生释放知识的能量,首先自己要有丰富的库藏;要散布阳光到人心里,自己心中必须先有一轮太阳。”我愿做那一轮太阳,把师爱的阳光撒向每一颗需要温暖的幼小的心灵,让每一个孩子在师爱的天空下健康成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