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见电子羊”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8篇关于歌声的美文欣赏:半岛歌声暖人心,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关于歌声的美文欣赏:半岛歌声暖人心,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您。

篇1:关于歌声的美文欣赏:半岛歌声暖人心
一九八O年,我考上了江津师范。
学校坐落在长江岸边——江津白沙镇驴溪半岛上,两年的学习生活一晃而过。教书育人的专业知识有了系统的掌握,我尤其赞同学校的音乐教学。音乐老师尽职尽责,课堂上讲授音乐知识,课外辅导文娱委员持之以恒地教唱精典流行歌曲。我还依稀记得音乐老师常说:音乐应当使人们的精神爆出火花,歌声应当是生命血管中流淌着的血液……为此,学校优美而嘹亮的歌声时常在半岛上唱响回荡,令人经久难忘。
请听听吧,我班的文娱委员正在教唱歌曲《飞吧,鸽子》——
“鸽子啊,在蓝天上翱翔,带上我殷切的希望。我的心,永远伴随着你,勇敢地飞向远方。
云啊,懂得你的使命;雾啊,了解你的目光。飞吧,飞吧,我心爱的鸽子,云雾里你从不迷航。”
反复唱着这支歌,我在歌声中找到了心灵的家园。在这歌声的激荡和熏染下,我逐渐地变得沉静温和,从容豁达,原来坚硬的情感也变得柔软了,粗糙的性格也变得细腻起来……
电影《小花》上影不久,其优美动听的插曲《绒花》不久就在半岛上热唱起来,歌声此起彼伏,请听听:
“世上有朵美丽的花,那是青春吐芳华。铮铮硬骨绽花开,漓漓鲜血染红她。啊,绒花!绒花!啊,一路芬芳满山崖!
世上有朵英雄的花,那是青春放光华。花载亲人上高山,顶天立地映彩霞。啊,绒花!绒花!啊,一路芬芳满山崖!”
我对歌声的记忆刻骨铭心,它不会因岁月的流逝而失去色彩。我觉得,一个浸透着歌声的灵魂是不会被空虚无聊所吞噬的。
在即将毕业的一个周末,夜幕降临,天空细雨濛濛,我的心事重重,就在雨中漫步。走着走着,操场外林荫道上有深情的歌声在飘荡,而且唱了一遍又一遍,我仔细听听,哦,是班上两位男同学在齐唱电影《爱情与遗产》主题曲:
“爱情的海洋上,谁说只是顺风快帆。爱思千万缕,那缕是苦那缕是甜。
爱的烦恼,莫拨乱心弦,我不能再偏离了航线。离别了朋友,愿你永远乘风破浪,一切如愿。离别了朋友,让我把爱情埋在心间。”
这部电影我看过三遍,它讲述了年轻的眼科女医生韦伟和海军战士钟海在火车上重逢的故事,其主题曲动人心弦,如泣如诉,如怨如慕;时而低沉,时而高亢,令人荡气回肠……
时光一摇晃,离别母校就有三十六年了。睡梦中,奔流不息的滚滚长江,环境宜人的驴溪半岛,一些同学和老师的音容笑貌,常常在我脑海中展现和萦绕。学校各班此起彼伏的唱歌声,广播里播放的歌曲《渴望春天》、《兰花草》、《美丽的心灵》,以及同学笛子吹奏的《知音》、《牧羊曲》,二胡演奏的《赛马》、《奔驰在千里草原》……这些音乐声也常常在我耳边回荡,经久不息。
音乐能够把人们复杂微妙的感情和曲折丰富的经验幻化为无形的音符,在冥冥之中回荡,它叩动撞击着人们的灵魂,让浮躁的心灵变得宁静,让干涸的心田变得湿润。
啊,三十六年弹指一挥间。半岛的音乐还在颂扬人们的生活,半岛的歌声还在余音绕梁,温暖着我的心房。
公众号:天府散文
篇2:歌声
歌声正文:
歌声
歌声
浙江省平湖市 东湖小学 302班 汤音磬
・・大海的歌声,
・・是哗哗的;
・・小雨的歌声,
・・是沙沙的;
・・青蛙的歌声,
・・是呱呱的;
・・雷公公的歌声,
・・是轰隆隆的;
・・只有小朋友的歌声,
・・是甜甜的。
指导教师:沈云平
投稿:20xx-11-15 19:30:43
篇3:校园歌声
无数次漫步在校园里,听一支支曲子袅袅婷婷的从校园里传出。是清风习习,柳絮飘飘;是目光盈盈,歌声清亮。那些如歌的岁月,曾伴随着我们度过童年,度过花季,度过青春。春天也早来了,一旁的小花儿也开了,春天活起来了。乘着春天的活力,伴着校园的脚步,走进校园歌声,尽情的畅想,尽情的漫游,尽情地享受春天的活力,感受校园独特而美丽的歌声。
坐在校园的小桥旁,用手轻抚起一弯清水,是那么的明亮,不知不觉的,嘴里便哼起了小调,那是校园的歌声。
“春天在哪里呀,春天在哪里……”微风拂过,把这首童歌送入我耳中,在那刹那间,我仿佛回到了童年时代。谛听着那清脆的童声,虽然那音调并不是很准,但依然有一种独特的吸引力,我陶醉其中。(语文迷 zuowen.JY135.com)
“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在校园中响起。校园的这首歌声激励着我。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就应该继承革命先辈的光荣传统,爱祖国,爱人民,为人民的一切而服务,但我们现在还做不到,而我们就应该从现在起好好学习,为我们的祖国争光。
还有我们现在的校歌,《大梦想家》,细细品味这首歌曲,无不充满着青春的活力和远大的理想。
走在校园的小路上,听着一支支曲子袅袅婷婷的传出,细细品味,则能品味出校园歌声的一番情怀。我不仅是爱校园,但我更爱校园的歌声。
下一篇:这就是我! 相关推荐 三河古镇游记 文明交通我见证 我为自己点个赞作文500字 我的家 我的家乡——顺德 《变色龙》读后感500字 军训有感 我的理想——主持人 最美的风景在路上作文1100字 我喜欢的体育运动作文600字 老王 让我如此依恋作文800字篇4:歌声作文
歌声作文

歌声
・ 大海的歌声,
・・是哗哗的;
・・小雨的歌声,
・・是沙沙的;
・・青蛙的'歌声,
・・是呱呱的;
・・雷公公的歌声,
・・是轰隆隆的;
・・只有小朋友的歌声,
・・是甜甜的。
指导教师:沈云平
篇5:歌声作文
歌声作文
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感谢你的阅读与支持!
时光定格在盛夏,
那明亮的眸子里放出光彩,
Angel――关于歌声的童话,
静静听你浅唱那段时光……
――题记
韵律美妙的打响,飘出悠扬的音符,轻盈飘逸的字句,吐露心田的悄悄话……女孩,你究竟是何方神圣?第一次见到她,不对,是听到她的歌声。
时而悠扬,时而欢快,时而悲伤,时而轻盈……我真的无法找出能形容她歌声的词,只是只是喜欢。在许许多多的新生中,那女孩并不起眼,甚至显得很渺小很渺小。更没有人会想到那小小的身体里竟蕴含着如此大的能量,当然,这里指的是音乐方面。
说实话,她的成绩并不突出,只是在中下游水平徘徊。但歌喉却不同,绝对的明星范儿。最初听到她唱《想变成一棵树》时,很羡慕、很喜欢,但更多的是陶醉。“想变成一棵树,拥有无数的叶子,微风里沙沙沙地响,讲述着绿色的故事;想变成一朵花,去到山野里安家,拉起小草们的手,送给大地一幅画……”回响!回响!美妙!美妙!多少次在心中暗暗感叹,却没有当面对她发出过赞叹。当然也因为,她的性格跟我不相符,所以……很少在一起疯玩儿。更多的,是因为班级种种事情而交流。
我不能改变我的性格,也不能改变她的性格。我欣赏她,由衷的'欣赏,由衷的赞叹,可在一些小事上,自己也不习惯她的小心眼儿,不习惯她的小家子气。曾经试着跟女孩交流,却没说几句就恍然冷场,无助、尴尬,弥漫在周围本就刺骨逼人的寒气中。难道,我们真的不适合做朋友?
她还是会经常唱歌,唱出些我还理解不了的情感,琢磨不透的种种。婉转、悠扬却又透露着某种孤独。记得有那么一次,9月在繁茂的枫树下,我们一起兴致勃勃地采集着标本,那枫叶,美丽高雅,好像好像那女孩。我们相视一笑,收藏美丽,定格美丽,把叶子夹在日记本里保存。几天前忽然间想起,却没想它已经枯萎,上面点缀着斑驳的旧痕,突然感觉心里酸酸的。我真的已经把她当作朋友了么?不知道。
每天、每天,那歌声仍在继续。我不得不相信,她长大一定是一位很棒的歌唱家,也佩服于她在繁忙的学习生活中竟有这等放松心。串串歌声引出的女孩,串串歌声引出的故事,串串歌声引出的天使……而歌声的背后,是什么?是孤独?是热情?是一颗平常心?我想,她只是一个喜欢唱歌的孩子,而那背后,是对友谊的渴望,对梦想的执着,仅此而已。
在茫茫人海中遇到你,陌生又熟悉。尽管呼吸着同一天空的气息,却无法靠近你,如果转换了时间空间和姓名,但愿认得你。我只想,只想静静地聆听,聆听你浅唱那时光……
篇6:歌声作文
歌声作文
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感谢你的阅读与支持!
呼伦贝尔广袤的草原和大兴安岭上,世代居住着巴尔虎蒙古部落、布里亚特蒙古部落、鄂温克、鄂伦春、达斡尔等至今仍完好保存着自己独特传统文化的民族。草原各族儿女不仅自古能征善战虎视中原,而且能歌善舞心颂草原,“五彩呼伦贝尔儿童合唱团”更让着这些祖辈传下来的歌声继续飘荡在这草原上。
合唱团成员年龄为5―13岁,主唱是我的偶像――英格玛(《吉祥三宝》里的小姑娘),其余的多数来自呼伦贝尔的牧区和林区。他们的童年是城市中的孩子想像不到的,八、九岁就在风雪中放牧、训得烈马。茫茫草原几百里不见人烟,密林深处唯仰望雄鹰盘旋,陪伴他们的只有心灵深处世代相传的童谣与民歌。
草原儿女爱恋草原、感恩草原,他们为亲人而唱;为一座山、一条河而唱;为一匹马、一只羊羔而唱;为一切大自然赐予他们的恩惠而唱……草原的歌声中表达的主题总是那样朴实而清纯,又见浑厚,有如那句“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那苍凉的遏云长调,破声节促曼声悠扬,高亢似惊鸿远去,急落如底边上画垂直线、高层电梯失控,快坠到底时又给人拉上来;思念亲人的歌声能将人的心裹到仙人球上,如果你舍得将心撕裂逃离这痛,就要骑上草原的骏马快快跑,别让这有吸引力的痛再把心俘获;顽皮又霸气的童谣如新莺啼转、似嗔似笑、奇幻莫测,就像大人总是猜不出孩子们会藏在牛粪堆里还是羊群里。
合唱团的小歌手们天生就传承了这些草原与森林文化,他们的嗓音无需训练就拥有纯原生态的“野味”:沧桑得能听到千年的蒙古铁骑在征途里吹响的号角;清脆得透明,在都市里无处复制,除非你将学校的玻璃窗去逐个地敲碎。从小的游牧与狩猎生活让他们唱起这些歌就如同在向人讲述着自己的故事,只要一张口就能带人放马在草原上、蛰伏与密林中。
合唱团从起先后在内蒙古、北京、上海世博会、台北等地演出多场,用自己民族的母语为人们、包括很多的.国外政要带去了呼伦贝尔草原森林的胸襟与情怀、马背鹿畔赋予的率真与勇敢。
他们的歌声醉了观众,也惊了无数的艺术名人,余秋雨先生刚听到时就冲口而出:“这才是真正的天籁!”此后余老先生场场必到,追随着合唱团从首都唱到上海世博。他这样评价合唱团:“……他们正在做一件真正的大事,他们在用童声提醒,文化艺术的基座是什么?极致是什么?……这歌声是天籁,是没有被阻塞、被蒙蔽、被扭曲的自然生态,他们是那么可爱,那么纯净,那么无拘无束,那么呵护艺术本性……”
而这纯净、无拘无束的歌声也会永远飘荡在呼伦贝尔草原上,像一朵朵白云呵护着草原。我愿采撷一朵歌声的白云,让它化为圣洁的哈达,捧在手上、聆听在心里……
篇7:歌声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歌声》是语文第四册第四单元中的一篇文章,讲述了一个感人的故事:19的一个夜晚,一艘轮船不幸触礁沉没,落水的人们在海里拼命挣扎,一个不满10岁的小姑娘一边挣扎一边唱歌,她用歌声给了大家力量和勇气,引来了救援人员,人们从内心感谢这位小姑娘。
课文以“歌声”为线索贯穿全文,文章对那位用歌声救了众人的小姑娘的描写只有一句话,寥寥数语,小姑娘乐观、勇敢的个性跃然纸上。小姑娘通过歌声传达的是着面临死亡时的一种勇气和信心,激励大家坚持下去,正是在这种力量的支撑下,人们才转危为安。
二、学情分析
对文中危急情况及人们正面临死亡威胁的情景体验,以学生的生活经验是很难理解的,学生如不能较透彻地理解当时人们的绝望,对后面的学习会产生障碍。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认识本课10个生字及有关词语,正确书写“抹”、“添”。
2、能力目标:学会正确朗读词语,理解“精疲力竭”、“绝望”等词语在文中的意思;积累“隐隐约约”“断断续续”类型的词语
3、情感目标:体会歌声是怎样帮助人们获救的;知道在面临危难时勇气和信心往往能带来奇迹。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联系课文内容,体会歌声是怎样帮助人们获救的。
难点:使学生情感体验:面临危难时勇气和信心往往能带来奇迹。
五、教法与学法
1、我运用了多媒体创设课文情景,引着学生身临其境地去体验故事中人们的绝望,看似花费了一些时间,实质是很有必要的,为课文的学习奠定情感上的基础。
2、我教学生通过联系上下文、品评句子、做动作、想象说话等手段理解词语、句子的含义,学生从文本的理解自然过渡到情感体验。
六、设计意图
对于两年级学生来说,这是一篇深奥难懂的文章。由于缺乏这部分的生活经验,学生是很难理解歌声救人的原因。因此,除了让学生多读,多思,我还多次创设情景,让他们直接接触阅读教材,感受、体味、揣摩,走进作品的生命。下面就阅读教学中的体验感悟谈两点拙见。
(一)、亲历性。
所谓亲历性,就是采用各种手段,让学生直面文本,调动自己的知识、经验,与文本展开平等的对话。在本课教学前我先请学生唱歌,把他们的思绪直接带入到歌声这个主题上来。其后,又让他们听汽笛声,海浪声,利用音响效果帮助他们体验文本。这个小小的细节所带来的效果也是不可轻视的,正如我们在观看影片《泰坦泰尼克号》时,片头的一阵汽笛声很快就把观众带入了那遥远的故事之中,方法简单,效果不凡。在理解小女孩在怎样的情况下放声高歌,一段海浪声令小女孩的危险处境不必老师多说,跃然出现在学生的面前。
(二)、情感性。
所谓情感性,就是要让学生满怀激情投入到阅读活动中,与作者和作品中的人物心心相印,灵犀相通。要把学生带入情景,光靠上述手段还是苍白的,语文课就是要发挥语言的魅力,让学生的心有所感悟,有所震撼。所以,汽笛声之后教师语言的感染是十分重要的。同时,我发现适当的想象说话也很有必要,如请学生描述小姑娘的歌声仿佛告诉大家――,初步领会这歌声鼓励大家坚持下去,为人们增添勇气和信心。再通过一种假设:小姑娘如果高呼“救命”,与歌声作对比,不仅加深学生对这一意义的理解,还能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总之,没有理性的讲解,没有烦琐的分析,没有抽象的归纳,有的是形象再现,意蕴的品味,情绪的感染,学生入情入境,进入角色,从而获得对文本语言的真切体验。
篇8:歌声说课稿
一、说教材:
《嘹亮的歌声》是沪教版五年级音乐第二学期第二单元的一节歌唱教学的案例。是一首轮唱加合唱的歌曲。歌曲节奏平稳、旋律起伏不大,弱起节奏是歌曲的特点。歌曲表达青少年渴望走进大自然,亲近大自然的一种情感。教学重点:学生能精神饱满地演唱歌曲并感受歌曲的情绪。教学难点学生能以平稳的速度,和谐的二声部,较好的音准演唱歌曲。
二、说学生:
五(3)班是我一直带的班级,我对他们非常了解,和他们的关系也非常融洽。这个班级有差不多三分之一的学生在课外学习乐器或者有过学习乐器的经历。这对我们老师上音乐课是非常有帮助的。这个班级的孩子们是有一定的音乐素养的。所以在教学设计上我尽量让学生主动参与、主动体验、主动的发现问题。凸现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老师做到观察、引导、适当的帮助。
三、教学理念
第一:《小学音乐新课程标准》。
新课标中明确指出:5-6年级的学段目标:
1、保持对音乐的兴趣。
2、培养音乐的感受和欣赏能力,初步养成良好的音乐欣赏习惯。
3、能自信地、有表情地演唱,乐于参与各项音乐活动。
4、培养艺术想象力和创造力。
5、培养乐观地态度和友爱精神,增强集体意识,培养合作能力。
第二:我校的教育宗旨:乐智教学。
我校的乐智课堂理念明确指出制定教学目标要:准确、适合,要有提高。对教学内容把握要准确,还要有机整合。教师的教学要民主,有趣味性,突出学科性。在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善于发现、善于合作、乐于探究、乐于表达的能力。
四、教学目标
根据以上指导思想我制定了这样的教学目标: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体验并感受歌曲情绪。学生能较好地完成轮唱及二声部合唱。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提高欣赏水平。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听活泼欢快的《剪羊毛》进教室。
教学意图:与《嘹亮的歌声》形成鲜明对比。乐器进课堂我们已经坚持了十几年。因为课堂中有竖笛吹奏的部分,所以在课的开始阶段我安排让学生进一步熟悉指法。
(二)听赏中体验
教学意图:音乐是听觉艺术,学生主要通过听觉活动来感受和体验音乐的。围绕这一思想,我在教学过程中设计了大量的听赏活动。
第一遍:听老师范唱第一段歌词。(听出歌曲旋律连贯的特点)
第二遍:听老师范唱第二段歌词。虽然歌词不同,但旋律是相同的,所以说学生又一次完整听赏了一遍旋律。(这一遍听出旋律的起伏不大,较为平稳)
第三遍:听录音范唱。(听出不同的歌曲演唱形式)从而得出结论:变化歌曲的演唱形式可以让歌曲产生不同的意境。
第四、五、六遍:(听辨出清晰的两部轮唱,并用律动明确表达)
第七遍:(听出合唱)得出结论:合唱能表现不同的和声效果,使音乐作品更为饱满,表现的更丰富。
练一练合唱部分。这里我设计用上我们学生平时上课的小乐器:竖笛。而且布置了学生课前预习。看来效果是非常显著的。
(三)实践中发现
听完了好多遍以后,学生试着跟着录音唱一唱。让学生自己找问题,发现问题、师生共同讨论解决问题。在这一环节中我运用了:体验、模仿、探究、合作等方法来组织学生学习,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
(四)拓展与提升
新课标中指出5-6年级段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力和欣赏能力,初步养成良好的音乐欣赏习惯。所以我在这一部分根据教学内容挑选了经典的轮唱曲《保卫黄河》让学生通过自己对这节课的学习、感受和理解来欣赏音乐作品。从而达到知识的运用,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
反思:
第一:轮唱与合唱虽然都是学生接触过的演唱形式,但因为教材中还是以齐唱歌曲为主,学生练习的机会较少,平行班中学生素质差异较大,所以这两种演唱形式对孩子们来说要想在一课时中完成的较好还是非常困难的。建议在后面的课时中不断练习。
第二:教具竖笛的运用我觉得效果非常显著,可以运用在今后的合唱教学中。
第三:关于识谱教学。大家可能都注意到了在我的课堂中识谱的内容不是很多。新课标中指出音乐教育是培养和提高学生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我知道要想最终达到这一目的。是离不开一定的音乐知识储备的。我并不是舍弃了识谱教学而是放在第二课时进行。实践证明:当学生对歌曲熟悉以后再进行唱谱,练习竖笛效果更好。反之当歌曲不会唱时又可以用竖笛帮助学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