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肉荣”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6篇上海继续推进高考改革?更多市属高校将参与自主招生,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后的上海继续推进高考改革?更多市属高校将参与自主招生,欢迎阅读与借鉴!

篇1:上海继续推进高考改革 更多市属高校将参与自主招生
上海继续推进高考改革 更多市属高校将参与自主招生
东方网1月19日消息:据《东方早报》报道,上海高考改革的步伐在加大。
早报记者昨天获悉,上海市教委近日发布了《上海市高等教育工作要点》,明确将继续推进自主招生改革,研究、探索市属院校参与的相关工作,同时将认真梳理和科学调整本市高考加分项目。
扩大免费师范生规模
根据上海今年高等教育的规划,将继续完善招生考试制度。按照“多元评价、多次考试、自主选择、自主招生”的原则,继续实施专科层次依法自主招生改革试点工作。试点开展专科层次依法自主招生改革试点使用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工作,制定本市普通高校招生方案,做好高考中取消“综合”科目的.各项准备工作。做好艺体类本科院校分批次招生各项工作。继续支持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实施“深化高等学校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验”。继续支持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实施“免费师范生”招生改革,进一步扩大免费师范生的规模,完善免费师范生的招生、培养、就业和继续教育体制。继续实施“高等学校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研究、探索市属院校参与的相关工作,认真梳理和科学调整本市高考加分项目。平稳实施成人高校招生工作。
篇2:研究生招生继续推进三项改革
教育部近日下发的《做好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工作的通知》表明,“提高质量,优化结构,突出创新,理顺体制”是研究生招生改革的总体目标。招生单位要提高初试选拔的有效性,就要进一步调整、优化初试科目和内容设置。在复试中,招生单位要改进复试的方法,强化现代教育测量理论和手段在复试中的'应用,发挥复试对考生专业能力和能力倾向、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以及综合素质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招生单位还要逐步建立和完善优秀创新人才选拔与培养质量、学科水平、专业特色、推免生名额确定等因素相关联的推免工作激励机制以及校际交流保障机制。
据了解,教育部20在保留学术型研究生招生考试的基础上,全面开通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初试科目设置总体上按照与学术型专业研究生招生“科目对应,分值相等,内容区别”的原则进行设置,一般为思想政治理论、外国语、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4个单元。另外,从明年起,外国语科目增加统考英语(二),供11个专业学位初试选用,原统考英语试题名称相应改为英语(一)。
中国矿业大学研招办副主任李帮三表示,学校将按照教育部关于研究生招生改革的决定,做好本校研招初试、复试和推免生的改革工作。(记者 陈霄飞)
篇3:浅谈如何完善高校自主招生改革
浅谈如何完善高校自主招生改革
自主招生改革是近年来我国高校招生选拔制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自教育部在全国范围内选择22所知名高校推行自主招生以来,自主招生改革在扩大招生自主权、为全面发展或具有特长的考生提供更多入学选择机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积极作用.本文就如何进一步完善高校自主招生改革进行了探讨.
作 者:明凤 作者单位:山东大学电气工程学院,250061 刊 名:中国成人教育 PKU英文刊名:CHINA ADULT EDUCATION 年,卷(期): “”(21) 分类号:G72 关键词:高考制度 自主招生 高校招生篇4:高校招生负责人:自主招生不是“小高考”
高校招生负责人:自主招生不是“小高考”
高校自主招生再次硝烟四起,目前已经形成四大联考阵营,“北约”、“华约”、“北京联盟”、“卓越联盟”,囊括了全国具有自主招生资格的34所高校。除去四大联盟之外,截至目前还有46所高校仍在单兵作战,进行自主招生。
如此激烈的揽才之争无疑为学生增加了机会,也增加了选择的难度。为了在自主招生试点院校与深圳高中学校以及高三学生之间搭建沟通与了解的平台,市招考办近日在深圳高级中学举办了20高校自主招生咨询会。
18所著名高校齐亮相
咨询大会在深圳高级中学运动场举行,参加咨询会的有来自全国各地的18所著名高校:北京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天津大学、东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河海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厦门大学、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武汉大学、中南大学、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西南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由此看来,四大联考阵营中的“北约”、“华约”、“卓越联盟”均参与了此次咨询会。
咨询会开始后,许多学生和家长就直奔自己心仪的高校的咨询台进行咨询。对于这种与高校老师面对面的直接交流沟通的形式,学生家长反应热烈,许多人围着咨询台,向高校老师拿出早已准备好的问题提纲,一一地详细询问。
第二高级中学的高三林同学一直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招生咨询台前逗留。他告诉记者,自己平时在年级排名均在前5名内,但二高是所新学校,因此对于自己在全市范围内的水平还并不了解。“想通过自主招生确认一下,而且面试也能培养综合能力。”目前他有意申请中科大的自主招生,“自主招生提供多重保险,而且可以降低门槛。通过自主招生可以在总分上加20-40分,或者专业加10分。”
记者在现场发现,第二高级中学不少同学都来参加此次咨询会。二高文科生褚同学常常是二高文科第一,他拿着小本子在北大和复旦咨询台前认真记着高校的自主招生方式。二高并未拥有复旦自主招生校长推荐的资格,褚同学只能通过自荐方式来获得自主招生准考证,“自荐材料上如果有校长签名的话说服力大一些”。对于复旦自主招生,他认为:“降低门槛帮助你进学校,但专业可能不一定满意,自主招生要求你服从专业调剂。”他还了解到,如果专业不合意,也可以在大二申请转院系。而在北大咨询台,褚同学也了解到,通过自主招生后,拥有加5-30分上北大或者加10分选专业的权利要抉择。“这就面临选择学校和专业的问题。我喜欢的是经济学,所以太早规划职业可能遇到各种问题,并不一定有利”。
“学生应量力而行”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对于自主招生,不少家长认为是把双刃剑,在为学生提供了进入大学更多机会的同时,也容易影响高考准备。
在武汉大学咨询台前咨询的王女士告诉记者,夫妻双双都是武大毕业生,所以也希望孩子能上这所学校,所以替孩子来了解自主招生的政策。王女士的'儿子在教苑中学读理科,成绩一般名列年级前30名-前50名。“咨询了一下,发现自主招生门槛很高,要求孩子有省级以上的获奖经历。”王女士此前也咨询过儿子的老师,“老师认为自主招生太花费时间,而且名额不多,不如集中精力好好准备高考”。
宝安中学的张姓女生则是一家三口早早来到高级中学咨询会。文科生的她关注复旦大学、山东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三所学校,“已经报名自主招生,但还没有寄材料”。张同学母亲告诉记者,完全尊重孩子,依照她的个人兴趣来选择学校。对于四大联考阵营,张妈妈认为,增加了机会,也方便了学生家长。而张爸爸却有不同意见,“我并不主张抱太多希望,自主招生往往会打乱孩子的学习计划,而且同学之间容易相互影响。高考制度执行这么多年,还是相对公平的。”
对此,参加咨询会的某高校招办主任特别提醒考生,自主招生的对象主要是有特长和品学兼优的学生,同学们应该把参加自主招生当作一次展示自己能力和特长的机会,当作一次锻炼自己的机会,而不是把自主招生变成“小高考”。学生不需为了参加自主招生而做过多的专门准备。
广东省教育考试院副院长黄友文则建议广大考生,要根据自己的学业情况,根据自己的特长爱好来选择。他表示,自主招生在于招收品学兼优,有一定特殊才能的学生,学生应量力而行。
8300多名学生和家长参加咨询会
在咨询会前的高校与深圳高中学校的对口交流会上,参会的高校认为,深圳的学生综合素质较高,希望深圳的高中学校多向他们推荐优秀的学生。高校代表发言时表示,市教育局搭建了与深圳广大师生直接接触的平台,希望活动能够成为常态。深圳市招考办负责人熊开明表示,今年6月的高考招生咨询会将坚持开展。
一些家长对于一次能接触这么多的高校老师感觉机会难得,除了自己最关注的高校,也对其他院校的情况进行了了解,拓展了思路。家长还向记者表示,这次活动非常及时,以前也有高校老师到中学去作说明会,但是都比较分散,有的还是在工作日进行很不方便,根本没有办法同时对这么多的高校进行了解和咨询。通过这次活动,他们心中积累多时的疑惑得到了解答,希望活动能开成惯例,每年定期举办。据统计,全天共有8300多名学生和家长入场参加了咨询活动。
篇5:高考改革后如何利用自主招生这个机会
高考改革后如何利用自主招生这个机会
01
你真的知道什么是自主招生吗?
自主招生又称自主选拔,是对高考招生制度的重要补充,由教育部推行实施,经过十余年的发展招生体系越来越规范化。
高校自主招生包括:自主招生试点、综合评价招生和高校专项计划招生(农村专项计划)三大类。由高校拿出一定比例的招生名额,在高考基础上通过高校的评价体系 (初审、笔试、面试考核等),选拔出符合高校自身培养特色的优秀学生,这类学生将获得高校拟录取优惠资格,在高考成绩达到院校要求标准时可在高考录取中享有一定的投档及专业录取优惠。
1、自主招生改革试点
自主招生改革试点即我们常说的自主招生,是目前高校开展招生的主要形式,该类招生由高校拿出本年度本科招生计划总数的5%进行。全国有95所高校具有自主招生资格,近年来只有90所高校参与自主招生试点,其中77所高校面向全国招生,13所高校面向本省招生。
选拔对象:具有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的考生。
报考流程:招生简章发布后考生统一在阳光高考申请报名,高校根据考生提交的报名材料进行审核完成初步筛选,通过初审的考生在高考后参加高校组织的测试(笔试、面试),高校根据考生测试成绩确定给予降分录取优惠的入选名单,入选考生在高考出分后只要成绩符合要求可填报志愿录取。
重要时间节点:3月中下旬集中发布招生简章,招生简章发布后开始报名。
2、综合评价
综合评价招生是高考改革逐步推动后兴起的新招生模式,每年有新的高校参与这种招生试点。该类招生最大的特点是基于考生高考成绩、高校综合测试成绩和高中学业水平测试成绩,按照一定比例计算形成考生综合总分,最后按照综合总分择优录取。目前,综合评价招生的典型模式有:
(1)全国范围招生:清华大学领军计划、北京大学博雅计划、北京外国语大学综合评价招生及中国科学院大学综合评价招生等。
(2)针对单个省份招生:上海市综合评价录取改革试点、浙江省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江苏省综合评价招生、山东省综合评价招生、广东省综合评价招生。
选拔对象:综合成绩优秀,全面发展的考生。
报考流程:各省政策不同,大多数流程与自主招生相同,上海等少部分省市在高考出分后先填报志愿再依据高考成绩组织校测。
重要时间节点:4-5月集中发布招生简章,招生简章发布后开始报名。
3、高校专项计划招生
高校专项计划,也称“农村学生单独招生”,全国共有 95 所高校参与,招生学校为教育部直属高校和其他自主招生试点高校,招生计划约为高校年度本科招生规模的 2%。高校专项计划竖家为畅通农村和贫困地区学子纵向流动的渠道之一。
选拔对象:主要招收边远、贫困、民族等地区县(含县级市)以下高中勤奋好学、成绩优良的农村学生。
报考流程:与自主招生流程相似,大多数高校不组织校测,报名材料审核通过后依据高考成绩择优录取。
重要时间节点:高校专项计划每年3月份左右发布招生简章,简章发布后开始报名。
1
02
如何规划自己的升学途径?
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自主选拔是把双刃剑。一方面,可以为考生升学上一个“双保险”,另一方面,如果选择了不适合自己路径,可能反而耽误了正常的升学。考生和家长务必合理规划升学途径,才能更好发挥自身优势,顺利进入理想高校。
考生在高一年级阶段可与家长一起对自身综合情况特点进行评估,选择适合的升学途径。具有某一学科特长的考生关注自主招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考生关注综合评价,贫困地区农村考生资源相对匮乏重点搞好学习成绩,关注高校专项计划。
确定好方向之后,高二年级重点培养。意向自主招生的考生可在自身兴趣特长领域重点培养,参加竞赛获得奖项,或参与相关学科领域活动。意向综合评价的考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
高三阶段关注高校招生政策,及时报考,同时做好复习冲刺,提高成绩。
特别注意的是,自主招生、综合评价等招生方式均是在高考成绩的基础上给予一定录取优惠,所以高中阶段校内成绩非常重要,特别是期中期末考试务必重视。
1
03
理性看待自主招生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中学、考生及家长关注到自主招生,很多人看到自主招生降分录取的一面,蜂拥报考,自主招生热度空前高涨,衍生出很多招生乱象。
教育部出台《关于做好20高校自主招生工作的通知》,从招生政策、招生程序、监督管理等方面提出了“十严格”要求规范高校自主招生,自主招生选拔流程严格,宁缺毋滥。
很多考生及家长比较迷茫,这条路是否还要准备?自主招生提醒,不管未来政策如何变化,新高考改革“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主旨和方向不会变。未来高考将呈现自主招生、综合评价、专项计划、普通高考等多元化自主选拔招生模式。
新高考从什么时候开始实行?
新高考改革正在进行时,首先上海浙江进行了新高考改革,全国其他省市也开始了准备工作。那么高考改革都改了什么?别的省市都是什么时候开始试行新高考?小编再为大家介绍一下北京得新高考有何不同。裸分上清北有多难?关于物理这一科目的优势和缺点做了总结,同学们快来看吧!
一、新高考改革都改了什么?
1.文理不分科——“3+3”科目组合
2.多元评价录取——自主招生、专项计划、综合评价
3.合并录取批次——本科批次合并
4.部分高水平大学全面推进大类招生与培养
5.以区域和阶层均衡为目标的高招计划改革
6.平行志愿
基本形成了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招生选拔格局。这些举措意图在根本上改变“唯分数论”,凸显个性化发展,扩大学生选择权,实现从关注“学习成绩”到关注“学生成长”。另一方面,也倒逼高中教育和高等教育变革,增强了学校优化专业结构、强化专业建设、深化教学改革的紧迫感。
二、新高考什么时候开始实施
第一批实施新高考的省份就是浙江和上海,时间是从开始,也就是说,在这两个省份的考生已经完成了第一次新高考。
第二批实施新高考的是北京、山东、天津、海南四个地区,已于209月开始启动,也就是说在年高考时,上述四个地区的考生将参加改革后的首次新高考。
第三批实施新高考的地区也就是在秋季高一新生入学时开始启动,这些省份分别是重庆,辽宁,福建,湖南,湖北,广东,河北,江苏。这些省市的考生将在参加首次新高考。
其余省份有些是暂时还没有实行新高考,有些是推迟实行新高考。但无论如何,新高考的实施都是势在必行!
三、新高考有哪些改变
新高考改革涉及的内容很多,但是各个省市已经公布的政策基本上都是大同小异。这里小编只做一个简单的概括。
新高考最大的改变就是取消文理分科,语数外三科是高考必考科目,数学取消文数和理数,在剩下的物、化、生、政、史、地,浙江还有通用技术,这些科目中任选3门参加高考。部分地区对于选考的科目实行等级赋分制。
英语听力和笔试分开,部分地区实施一年两考,取最好的成绩计入高考总分。
实行高考和学考成绩、参照综合素质评价的多元录取机制。
逐步取消高考录取批次,全面实行平行志愿。
四、新高考实行的好处有哪些
新高考的实施更有利于学生发挥特长,新高考采取选考模式,20种选择方式,可以说给了学生更多的自主选择权,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擅长和感兴趣的科目,不用再被文理分科所限制。
高考最让人诟病的一点可能就是一考定终身了,十几年的学习,可能就高考两天见结果。这样的话就有非常多的偶然因素影响学生的发挥,像是心态和身体状态问题,很多人高考时发烧、拉肚子等等,无疑对高考是有影响的。而新高考改革排除了很多偶然因素,使学生压力那么大。
篇6:自主招生加测体育高校将“扩容”
北大明年自主招生有望加入体质测试;多所院校希望在2013年尝试
北大正在讨论相关方案
北京大学体育教研部负责人表示,北大体教部门已提交相关方案,目前正在学校层面讨论商议,具体结果等本月中上旬自主招生办法正式公布时可知晓。
2011年开始,清华在自主招生复试中率先尝试增加体质测试环节。根据清华的设计,通过笔试的同学可自愿参加体质测试,体质测试成绩好的考生在确定认定结果时,在原有基础上增加分数优惠幅度;而体质测试成绩不理想的`学生,也不影响原有认定结果。
由于目前高中体育会考安排在高二学期末,学生为应付会考而锻炼身体,到高三阶段则放弃了身体锻炼和体育活动。
清华大学体育部主任刘波说,要改变学生身体素质下降的状况,需要在人才选拔机制上改进。清华从两年前开始在自主招生中增加体质测试,现在导向作用初步显现。本来高二后很多学校不再开设体育课,现在部分高三学生为在自主招生中有更好表现,开始每天挤出时间来锻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