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ujian30”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9篇杜甫著名诗句赏析,小编在这里给大家带来杜甫著名诗句赏析,希望大家喜欢!

篇1:杜甫著名诗句赏析
66条杜甫著名诗句赏析
1. 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杜甫《孤雁》
2.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杜甫《石壕吏》
3. 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杜甫《严郑公宅同咏竹》
4. 莫辞酒味薄,黍地无人耕。——杜甫《羌村三首·其三》
5. 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杜甫《八月十五夜月二首》
6. 兵戈既未息,儿童尽东征。——杜甫《羌村三首·其三》
7.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杜甫《月夜忆舍弟》
8. 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杜甫《前出塞九首·其六》
9. 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杜甫《孤雁》
10. 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杜甫《赠花卿》
11.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杜甫《登岳阳楼》
12. 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杜甫《梦李白二首·其二》
13. 一片花飞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杜甫《曲江二首》
14.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杜甫《秋兴八首·其一》
15. 庾信平生最萧瑟,暮年诗赋动江关。——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一》
16.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杜甫《春日忆李白》
17.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杜甫《旅夜书怀》
18.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杜甫《月夜忆舍弟》
19.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杜甫《石壕吏》
20. 且看欲尽花经眼,莫厌伤多酒入唇。——杜甫《曲江二首》
21.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杜甫《月夜》
22.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杜甫《月夜》
23. 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杜甫《赠卫八处士》
24. 颠狂柳絮随风去,轻薄桃花逐水流。——杜甫《绝句漫兴九首·其五》
25. 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雾中看。——杜甫《小寒食舟中作》
26.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杜甫《石壕吏》
27. 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万里桥。——杜甫《野望》
28.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杜甫《阁夜》
29. 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杜甫《阁夜》
30.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杜甫《秋兴八首·其一》
31. 胡马大宛名,锋棱瘦骨成。——杜甫《房兵曹胡马诗》
32. 昔别君未婚,儿女忽成行。——杜甫《赠卫八处士》
33.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杜甫《春日忆李白》
34.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杜甫《石壕吏》
35.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杜甫《绝句二首》
36.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杜甫《月夜》
37.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杜甫《阁夜》
38. 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杜甫《天末怀李白》
39. 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杜甫《房兵曹胡马诗》
40. 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杜甫《春日忆李白》
41.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杜甫《秋兴八首·其一》
42.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杜甫《江村》
43. 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杜甫《江汉》
44.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杜甫《月夜忆舍弟》
45. 庾信文章老更成,凌云健笔意纵横。——杜甫《戏为六绝句·其一》
46. 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杜甫《孤雁》
47. 竹批双耳峻,风入四蹄轻。——杜甫《房兵曹胡马诗》
48.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杜甫《石壕吏》
49. 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杜甫《夏夜叹》
50. 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杜甫《石壕吏》
51. 自去自来堂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杜甫《江村》
52.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杜甫《石壕吏》
53.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杜甫《客至》
54.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杜甫《月夜》
55. 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杜甫《江汉》
56. 翻手作云覆手雨,纷纷轻薄何须数。——杜甫《贫交行》
57.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杜甫《石壕吏》
58. 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杜甫《春日忆李白》
59. 林花著雨燕脂落,水荇牵风翠带长。——杜甫《曲江对雨》
60. 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杜甫《天末怀李白》
61. 十觞亦不醉,感子故意长。——杜甫《赠卫八处士》
62. 秋来相顾尚飘蓬,未就丹砂愧葛洪。——杜甫《赠李白》
63. 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五》
64. 已忍伶俜十年事,强移栖息一枝安。——杜甫《宿府》
65. 日长唯鸟雀,春远独柴荆。——杜甫《春远》
66. 怅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二》
篇2:诗人杜甫著名诗句
诗人杜甫著名诗句精选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十日画一水,五日画一石。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沾襟。
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志士仁人莫怨嗟,古来才大难为用。
细推物理须行乐,何用浮名伴此身?
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
公若登台辅,临危莫爱身。
人生有情泪沾衣,江水江花岂终极。
颠狂柳絮随风舞,轻薄桃李逐水流。
翻手为云覆手为雨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江山如有得,山木更无私
君看磊落士,不肯易其身。
非无江海志,潇洒送日月。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亭幽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入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随风潜入夜,滑物细无声。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蜀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人生七十古来稀
尔曹身为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人生交契无老少,论交何必先同调
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
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
不薄今人爱古人,清词丽句必为邻
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物情无巨细,自适固其常
篇3:杜甫著名诗句有哪些
杜甫著名诗句有哪些
1、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杜甫《旅夜书怀》
2、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杜甫《旅夜书怀》
3、厚禄故人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杜甫《狂夫》
4、况复烦促倦,激烈思时康。——杜甫《夏夜叹》
5、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杜甫《江汉》
6、暂语船樯还起去,穿花贴水益沾巾。——杜甫《燕子来舟中作》
7、今日潘怀县,同时陆浚仪。——杜甫《九日杨奉先会白水崔明府》
8、已忍伶俜十年事,强移栖息一枝安。——杜甫《宿府》
9、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杜甫《月夜》
10、江湖多**,舟楫恐失坠。——杜甫《梦李白二首·其二》

11、王师未报收东郡,城阙秋生画角哀。——杜甫《野老》
12、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杜甫《月夜忆舍弟》
13、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杜甫《戏为六绝句·其二》
14、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杜甫《梦李白二首·其二》
15、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二》
16、云气生虚壁,江声走白沙。——杜甫《禹庙》
17、野旷天清无战声,四万义军同日死。——杜甫《悲陈陶》
18、忆昨赐沾门下省,退朝擎出大明宫。——杜甫《野人送朱樱》
19、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杜甫《秋兴八首·其一》
20、羽毛知独立,黑白太分明。——杜甫《花鸭》
21、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杜甫《八月十五夜月二首》
22、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
23、南京犀浦道,四月熟黄梅。——杜甫《梅雨》
24、欲填沟壑唯疏放,自笑狂夫老更狂。——杜甫《狂夫》
25、林花著雨燕脂落,水荇牵风翠带长。——杜甫《曲江对雨》
26、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杜甫《八阵图》
27、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杜甫《曲江二首》
28、主称会面难,一举累十觞。——杜甫《赠卫八处士》
29、二年客东都,所历厌机巧。——杜甫《赠李白》
30、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杜甫《望岳》
31、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杜甫《孤雁》
32、朝回日日典春衣,每日江头尽醉归。——杜甫《曲江二首》
33、焉知二十载,重上君子堂。——杜甫《赠卫八处士》
34、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35、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杜甫《秋兴八首·其一》
36、禹庙空山里,秋风落日斜。——杜甫《禹庙》
37、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杜甫《赠卫八处士》
38、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杜甫《秋兴八首·其一》
39、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杜甫《端午日赐衣》
40、列郡讴歌惜,三朝出入荣。——杜甫《奉济驿重送严公四韵》
41、焉得附书与我军,忍待明年莫仓卒。——杜甫《悲青坂》
42、多病所须唯药物,微躯此外更何求。——杜甫《江村》
43、羞将短发还吹帽,笑倩旁人为正冠。——杜甫《九日蓝田崔氏庄》
44、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绝句》
45、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杜甫《春日忆李白》
46、岁暮远为客,边隅还用兵。——杜甫《岁暮》
47、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48、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杜甫《春夜喜雨》
49、雨荒深院菊,霜倒半池莲。——杜甫《宿赞公房》
50、城中十万户,此地两三家。——杜甫《水槛遣心二首》
51、日长唯鸟雀,春远独柴荆。——杜甫《春远》
52、黄头奚儿日向西,数骑弯弓敢驰突。——杜甫《悲青坂》
53、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杜甫《赠花卿》
54、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杜甫《登岳阳楼》
55、山雪河冰野萧瑟,青是烽烟白人骨。——杜甫《悲青坂》
56、维南有崇山,恐与川浸溜。——杜甫《九日寄岑参》
57、薄云岩际宿,孤月浪中翻。——杜甫《宿江边阁》
58、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杜甫《望岳》
59、舞石旋应将乳子,行云莫自湿仙衣。——杜甫《雨不绝》
60、落月满屋梁,犹疑照颜色。——杜甫《梦李白二首·其一》
61、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杜甫《端午日赐衣》
62、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杜甫《石壕吏》
63、瓢弃尊无绿,炉存火似红。——杜甫《对雪》
64、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杜甫《九日五首·其一》
65、江上小堂巢翡翠,苑边高冢卧麒麟。——杜甫《曲江二首》
66、支离东北风尘际,漂泊西南天地间。——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一》
67、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杜甫《又呈吴郎》
68、风含翠篠娟娟净,雨裛红蕖冉冉香。——杜甫《狂夫》
69、大明韬日月,旷野号禽兽。——杜甫《九日寄岑参》
70、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杜甫《江畔独步寻花·其五》
71、蜀天常夜雨,江槛已朝晴。——杜甫《水槛遣心二首》
72、天宇清霜净,公堂宿雾披。——杜甫《九日杨奉先会白水崔明府》
73、佳辰强饮食犹寒,隐几萧条戴鹖冠。——杜甫《小寒食舟中作》
74、归凤求皇意,寥寥不复闻。——杜甫《琴台》
75、数回细写愁仍破,万颗匀圆讶许同。——杜甫《野人送朱樱》
76、唯见林花落,莺啼送客闻。——杜甫《别房太尉墓》
77、云白山青万余里,愁看直北是长安。——杜甫《小寒食舟中作》
78、沉吟坐西轩,饮食错昏昼。——杜甫《九日寄岑参》
79、客睡何曾著,秋天不肯明。——杜甫《客夜》
80、一片花飞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杜甫《曲江二首》
81、对棋陪谢傅,把剑觅徐君。——杜甫《别房太尉墓》
82、意内称长短,终身荷圣情。——杜甫《端午日赐衣》
83、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杜甫《天末怀李白》
篇4:杜甫的著名爱国诗句
杜甫的著名爱国诗句
1、暂时花戴雪,几处叶沈波。《蒹葭》
2、草木岁月晚,关河霜雪清。《送远》
3、卷帘残月影,高枕远江声。《客夜》
4、初月出不高,众星尚争光。《成都府》
5、红稠屋角花,碧委墙隅草。《雨过苏端》
6、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旅夜书怀》
7、风林纤月落,衣露净琴张。《夜宴左氏庄》
8、花落辞故枝,风回返无处。《得舍弟消息》
9、驱马天雨雪,军行入高山。《前出塞其七》
10、中天悬明月,令严夜寂寥。《後出塞其二》
11、落月满屋梁,犹疑照颜色。《梦李白其一》
12、白沙翠竹江村暮,相送柴门月色新。《南邻》
13、杨花雪落覆白苹,青鸟飞去衔红巾。《丽人行》
14、山雪河冰野萧瑟,青是烽烟白人骨。《悲青阪》
15、皮干剥落杂泥滓,毛暗萧条连雪霜。《瘦马行》
16、夜阑接软语,落月如金盆。《赠蜀僧闾丘师兄》
17、冉冉柳丝碧,娟娟花蕊红。《奉答岑参补阙见赠》
18、鱼吹细浪摇歌扇,燕蹴飞花落舞筵。《城西陂泛舟》
19、几时杯重把,昨夜月同行。《奉济驿重送严公四韵》
20、红入桃花嫩,青归柳叶新。《奉酬李都督表丈早春作》
21、著叶满枝翠羽盖,开花无数黄金钱。《秋雨叹其一》
22、三峡楼台淹日月,五溪衣服共云山。《咏怀古迹其一》
23、赤县官曹拥才杰,软裘快马当冰雪。《投简成华两县诸子》
24、君家白碗胜霜雪,急送茅斋也可怜。《又于韦处乞大邑瓷碗》
25、稠花乱蕊裹江滨,行步欹危实怕春。《江畔独步寻花其二》
26、老去诗篇浑漫与,春来花鸟莫深愁。《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
27、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28 、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雾中看。杜甫《小寒食舟中作》
29、星临万户动,月傍九霄多。杜甫《春宿左省》
30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杜甫《蜀相》
31、殊方日落玄猿哭,旧国霜前白雁来。杜甫《九日五首其一》
32、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五》古代伤感的爱情诗句
33、相思一夜梅花发,忽到窗前疑是君。
34、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35、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
36、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37、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
38、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39、这年头,谁不是带着一箱子的面具走天涯?
40、生死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41、君当做磐石,妾当做蒲苇,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
42、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43、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丛中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44、今宵赏月似也醉,只见明月星以睡;明月明日何处寻,此生唯有影随行。
45、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46、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47、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48、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49 、数有关中乱,何曾剑外清。杜甫《春远》
50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杜甫《绝句二首》
51 、五夜漏声催晓箭,九重春色醉仙桃。杜甫《奉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
52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杜甫《春日忆李白》
53、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杜甫《春夜喜雨》
54 、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杜甫《春日忆李白》
55、故乡归不得,地入亚夫营。杜甫《春远》
56、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杜甫《赠卫八处士》
57、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58、唯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
59、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春望》
60、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篇5:杜甫的诗句赏析
杜甫唐七言律诗:《登高》原文: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怀。
《登高》参考注释:
①渚:水中的小洲。
②回:回旋。
③潦倒:困顿,衰颓。
④新停:指当时杜甫因患病而停酒。
⑤落木:落叶。
⑥萧萧:风吹树叶飘落的声音。
⑦悲秋:因秋生悲意。
⑧百年:人的一生,此指年老。
杜甫唐七言律诗:《登高》赏析:
这首诗是大历二年(767)年杜甫在夔州时所作。萧瑟的秋天,在诗人的笔下被写得有声有色,而引发出来的感慨更是动人心弦。这不仅由于写了自然的秋,更由于诗人对人生之秋所描绘的强烈的感情色彩。颔联状景逼真,是后人传诵的名句。颈联两句,十四个字包含了多层含意,备述了人生的苦况,更令人寄予强烈的同情。
这是一首重阳登高感怀诗。诗前半首写登高所闻所见情景,是写景;后半首写登高时的感触,为抒情。全诗通过登高所见秋江景色,倾诉了诗人长年漂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百感交集,思绪万千。全诗八句四对,对偶精巧,用韵讲究。其中颔联字字珠玑,已成为千古佳句。
篇6:杜甫的诗句赏析
杜甫唐五言律诗:《江汉》原文:
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
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疏。
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江汉》参考注释:
杜甫唐五言律诗:《江汉》赏析:
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
漂泊江汉,我这思归故乡的天涯游子,在茫茫天地之间,只是一个迂腐的老儒。“江汉”,长江、汉水之间。首联表达出诗人客滞江汉的窘境,有自嘲意。“思归客”是杜甫自谓,因为身在江汉,时刻思归故乡,但思归而不得,饱含天涯沦落的无限辛酸。“乾坤”,即天地。“腐儒”,迂腐的读书人,这里实际是诗人自指不会迎合世俗。如果说前一句还只是强调诗人飘泊在外的思乡之心,后一句则将自己在天地间的渺小孤独感吐露无遗。诗人原来的抱负是要经天纬地的,然而越到人生的最后阶段,他越是痛感自己的渺小无力。其中的痛楚和无奈该有多深!
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像飘荡在远天的片云一样远客异乡;与明月一起,孤独地面对漫漫长夜。颔联为工对。“天共远”,承江汉客;“月同孤”,承一腐儒。诗人表面上是在写片云孤月,实际是在写自己。他把自己的感情和身外的景物融为一片,慨叹自己飘泊无依。不过,在明月的皎洁和孤清中,我们又体会到了诗人的孤高自许,他的心,仍然是光明的。“永夜”,长夜。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
我虽已到暮年,就像日将落西山,但一展抱负的雄心壮志依然存在;面对飒飒秋风,我不仅没有悲秋之感,反而觉得病逐渐好转。颈联为借对,“落日”比喻暮年,而非写实。“秋风”句是写实。诗的意境阔大而深沉,形象地表达出诗人积极用世、身处逆境而壮心不已的精神,“苏”,复苏。
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自古以来存养老马是因为其智可用,而不必取其体力,跋涉长途。尾联用老马识途的典故,比喻自己身虽年老多病,但智慧犹可用,还能有所作为。《韩非子·说林上》里讲,春秋时管仲随齐桓公伐孤竹,春往冬返,迷失道路。管仲提议用老马领路,于是找到了归途。“老马”是诗人自比。
篇7:杜甫的诗句赏析
杜甫唐乐府:《新安吏》原文:
客行新安道,喧呼闻点兵。
借问新安吏:“县小更无丁?”
“府帖昨夜下,次选中男行。”
“中男绝短小,何以守王城?”
肥男有母送,瘦男独伶俜。
白水暮东流,青山犹哭声。
莫自使眼枯,收汝泪纵横。
眼枯即见骨,天地终无情!
我军取相州,日夕望其平。
岂意贼难料,归军星散营。
就粮近故垒,练卒依旧京。
掘壕不到水,牧马役亦轻。
况乃王师顺,抚养甚分明。
送行勿泣血,仆射如父兄。
《新安吏》参考注释:
①注:新安:地名。今河南省新安县。
②中男:指十八岁以上,二十三岁以下成丁。这是唐天宝初年兵役制度规定的。
③伶俜:形容孤独。俜:pīng。
④更:岂。次:挨次。
杜甫唐乐府:《新安吏》赏析:
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冬,郭子仪收复长安和洛阳,旋即,郭和李光弼、王思礼等九节度使乘胜率军进击,以二十万兵力在邺郡(即相州,治所在今河南安阳)包围了安庆绪叛军,局势甚可喜。然而昏庸的肃宗对郭子仪、李光弼等领兵并不信任,诸军不设统帅,只派宦官鱼朝恩为观军容宣慰处置使,使诸军不相统属,又兼粮食不足,士气低落,两军相持到次年春天,史思明援军至,唐军遂在邺城大败。郭子仪退保东都洛阳,其余各节度使逃归本镇。唐王朝为了补充兵力,大肆抽丁拉夫。杜甫这时正由洛阳回华州任所,耳闻目睹了这次惨败后人民罹难的痛苦情状,经过艺术提炼,写成组诗“三吏”、“三别”。“三吏”:《石壕吏》,《潼关吏》,《新安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新安吏》是组诗的第一首。新安,在洛阳西。
“客行新安道,喧呼闻点兵。”这两句是全篇的总起。“客”,杜甫自指。以下一切描写,都是从诗人“喧呼闻点兵”五字中生出。
“借问新安吏:”县小更无丁?‘“这是杜甫的问话。唐高祖武德七年(624)定制:男女十六为中,二十一为丁。至天宝三载(744),又改以十八为中男,二十二为丁。按照正常的征兵制度,中男不该服役。杜甫的问话是很尖锐的,眼前明明有许多人被当作壮丁抓走,却撇在一边,跳过一层问:”新安县小,再也没有丁男了吧?“大概他以为这样一问,就可以把新安吏问住了。”府帖昨夜下,次选中男行。“吏很狡黠,也跳过一层回答说,州府昨夜下的军帖,要挨次往下抽中男出征。看来,吏敏感得很,他知道杜甫用中男不服兵役的王法难他,所以立即拿出府帖来压人。看来讲王法已经不能发生作用了,于是杜甫进一步就实际问题和情理发问:”中男又矮又小,怎么能守卫东都洛阳呢?“王城,指洛阳,周代曾把洛邑称作王城。这在杜甫是又逼紧了一步,但接下去却没有答话。也许吏被问得张口结舌,但更大的可能是吏不愿跟杜甫噜苏下去了。这就把吏对杜甫的厌烦,杜甫对人民的同情,以及诗人那种迂执的性格都表现出来了。
“肥男有母送,瘦男独伶俜。白水暮东流,青山犹哭声。”跟吏已经无话可说了,于是杜甫把目光转向被押送的人群。他怀着沉痛的心情,把这些中男仔细地打量再打量。他发现那些似乎长得壮实一点的男孩子是因为有母亲照料,而且有母亲在送行。中男年幼,当然不可能有妻子。但为什么父亲不来呢?上面说过“县小更无丁”,有父亲在还用抓孩子吗?所以“有母”之言外,正可见另一番惨景。“瘦男”之“瘦”已叫人目不忍睹,加上“独伶俜”三字,更见无亲无靠。无限痛苦,茫茫无堪告语,这就是“独伶俜”三字给人的感受。杜甫对着这一群哀号的人流,究竟站了多久呢?只觉天已黄昏了,白水在暮色中无语东流,青山好像带着哭声。这里用一个“犹”字便见恍惚。人走以后,哭声仍然在耳,仿佛连青山白水也呜咽不止。似幻觉又似真实,读起来叫人惊心动魄。以上四句是诗人的主观感受。它在前面与吏的对话和后面对征人的劝慰语之间,在行文与感情的发展上起着过渡作用。
“莫自使眼枯,收汝泪纵横。眼枯即见骨,天地终无情!”这是杜甫劝慰征人的开头几句话。照说中男已经走了,话讲给谁听呢?好像是把先前曾跟中男讲的话补叙在这里,又象是中男走过以后,杜甫觉得太惨了,一个人对着中男走的方向自言自语,那种发痴发呆的神情,更显出其茫茫然的心理。照说抒发悲愤一般总是要把感情往外放,可是此处却似乎在收。“使眼枯”、“泪纵横”本来似乎可以再作淋漓尽致的刻画,但杜甫却加上了“莫”和“收”。“不要哭得使眼睛发枯,收起奔涌的热泪吧。”然后再用“天地终无情”来加以堵塞。“莫”、“收”在前,“终无情”在后一笔煞住,好像要人把眼泪全部吞进肚里。这就收到了“抽刀断水水更流”的艺术效果。这种悲愤也就显得更深、更难控制,“天地”也就显得更加“无情”。
照说杜甫写到“天地终无情”,已经极其深刻地揭露了兵役制度的不合理,然而这一场战争的性质不同于写《兵车行》的时候。当此国家存亡迫在眉睫之时,诗人从维护祖国的统一角度考虑,在控诉“天地终无情”之后,又说了一些宽慰的话。相州之败,本来罪在朝廷和唐肃宗,杜甫却说敌情难以预料,用这样含混的话掩盖失败的根源,目的是要给朝廷留点面子。本来是败兵,却说是“归军”,也是为了不致过分叫人丧气。“况乃王师顺,抚养甚分明”。唐军讨伐安史叛军,当然可以说名正言顺,但哪里又能谈得上爱护士卒、抚养分明呢?另外,所谓战壕挖得浅,牧马劳役很轻,郭子仪对待士卒亲如父兄等等,也都是些安慰之词。杜甫讲这些话,都是对强征入伍的中男进行安慰。诗在揭露的同时,又对朝廷有所回护,杜甫这样说,用心是很苦的。实际上,人民蒙受的惨痛,国家面临的灾难,都深深地刺激着他沉重而痛苦的心灵。
杜甫在诗中所表现的矛盾,除了有他自己思想上的根源外,同时又是社会现实本身矛盾的反映。一方面,当时安史叛军烧杀掳掠,对中原地区生产力和人民生活的破坏是空前的。另一方面,唐朝统治者在平时剥削、压迫人民,在国难当头的'时候,却又昏庸无能,把战争造成的灾难全部推向人民,要捐要人,根本不顾人民死活。这两种矛盾,在当时社会现实中尖锐地存在着,然而前者毕竟居于主要地位。可以说,在平叛这一点上,人民和唐王朝多少有一致的地方。因此,杜甫的“三吏”“三别”既揭露统治集团不顾人民死活,又旗帜鲜明地肯定平叛战争,甚至对应征者加以劝慰和鼓励,也就不难理解了。因为当时的人民虽然怨恨唐王朝,但终究咬紧牙关,含着眼泪,走上前线支持了平叛战争。
篇8:杜甫踏青的诗句赏析
杜甫踏青的诗句赏析
踏青之俗早在汉代已经形成,到了唐代更为盛行。杜甫的“江边踏表罢,回首见旌旗”即就是当时踏青盛况的真实写照。人们踏青归来,个个兴高采烈,家家杨柳满檐,故有“满街杨柳绿如烟,划出清明三月天”的诗句。
古人踏青,内容丰富多彩,观赏山川风光,游览名胜古迹,进行野炊,采摘百草,狩猎,放风筝等。“逢春不游乐,但恐就是痴人。”这话说的在理,春天万物苏醒满目葱茏,正就是一年中最美丽的季节。踏青不仅可以锻炼身体,还可以在青山绿水间陶冶自己的心情。所以,历代文人墨客更就是与踏青结下了不解之缘,吟诗作赋,为春游大抒雅怀。
白居易的《钱唐湖春行》:“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春燕啄新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语言朴素,情景交融,钱唐湖早春的美景读之如见,呼之欲出,读诗的人仿佛要身临其境了。
宋代吴惟信的《苏真堤清明即事》却就是一幅因恋春而流连忘返,以至日暮而归的春游画卷:“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真可谓文情并茂,脍炙人口。像徐元杰的“花开红树乱莺啼,草上平湖白鹭飞。风和日丽人意好,夕阳潇鼓几船归。”孟郊的'“日日出两园,只望花柳色。乃知田家春,不入五侯宅。”苏轼的“踏青游,拾翠惜,袜罗弓小。莲步袅。腰支佩兰轻妙。行过上林春好”,也都就是妙笔生花,各具特色。
自唐后,宋代的踏青春游愈加盛行。诗人王令就以《春游》为题,赋诗一首:“春城儿女纵春游,醉倚楼台笑上楼。满眼落花多少意,若何无个解春愁。”通篇诗文在盛与衰、热闹与孤独、欢乐与悲愁的对比中,把由春游而产生的独特感受意味深长地写了出来。诗人陆游春天到郊外踏青,也写下了令人心旷神怡的《山城踏青》:“天晴山雪明城廊,水涨江流近驿亭。客鬓不如堤上柳,数枝春动又青青。”短短四句,诗人踏青时的所见所闻便跃然纸上。
清代书画家、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有一年踏青,看到蝶飞鸟鸣,随口吟出一首《春词》:“春风、春暖、春日、春长。春天苍苍,春水漾漾。春荫荫,春浓浓,满园春花开放。门庭春柳碧翠,阶前春草芬芳,春鸟啼遍春堂……”全文46句,内却嵌入了54个“春”字,自然流畅,回味无穷,可谓描尽踏青时的美好风光。清代吴友如的《清明节放风筝》:“只凭风力健,不假羽毛丰,红线凌空去,青云有路通。”就就是清明民间体育娱乐活动的写照。
清明踏青的诗句
1、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2、时挑野菜和根煮,旋斫生柴带叶烧。
3、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4、一心一意等着你十分幸福拥有你百分之百爱着你千里迢迢难见你万分想念告诉你百万人中找到千万不能失去你。
5、八月长江去浪平,片帆一道带风轻。
6、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
7、刚被太阳收拾去,却教明月送将来。
8、小鼎煎茶面曲池.白须道士竹间棋.何人书破蒲葵扇.记著南塘移树时.
9、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晚春》
10、如果没有您思想的滋润,怎么会绽开那么多美好的灵魂之花?
11、北雁来时岁欲昏,私书归梦杳难分。井桐叶落池荷尽,一夜西窗雨不闻。
12、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李白
13、堂下何所有,十松当我阶。乱立无行次,高下亦不齐。高者三丈长,下者十尺低。有如野生物,不知何人栽。——白居易《庭松》
14、景文兄弟情,亩异禾同颖。日边多便驿,频书来越岭。
15、不要人夸好颜色,要留清气满乾坤。——《墨梅》
16、总有一个地方,一辈子不再提起,却也一辈子都不会忘记。总有一个人,一句对不起让你心痛,刻骨铭心。总有一段情一直住在心里,却告别在生活里。忘不掉的就是回忆,继续的就是生活,错过的,就当就是路过吧。来来往往身边出现了很多人,总有一个位置一直没有变。
17、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唐·王维《观猎》
18、塔从林外出,山向寺中藏。
19、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范晔《后汉书·广陵思王荆传》
20、斜阳疏竹上,残雪乱山中。 ——唐·韩翃《褚主簿宅会毕庶子钱员外郎使君》
21、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唐·韩翃·寒食)
22、人生就是一种艺术,每个人都就是艺术家,在生命的长卷上尽情挥洒。不一样的,有人画的就是宁静的田园风光,有的就是喧嚣的繁华都市,有的就是放荡不羁的山水写意,但就是,笔下画的,一定不就是你最喜欢的……
23、天若有情天亦老,我喊土豪不要跑。
24、真情犹如潮水,失恋化作晚风;无情只就是一时,友情有始有终。
25、不敢言遗爱,空知念旧游。
26、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27、床前明月光,疑就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28、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就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菽洲!
29、爱情就是一个精心设计的谎言。
30、可怜无定河边骨,犹就是春闺梦里人。
31、苍苍松桧阴,晓日露西岭。
32、《玉楼春》【宋】辛弃疾
33、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34、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35、烟波澹荡摇空碧,楼殿参差倚夕阳。
36、落红不就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37、欲清明把酒释别愁,欲赏春花且忘忧。《清明祭诗》
38、惊飞远映碧山去,一树梨花落晚风。
39、稚子牵衣问,归来何太迟共谁争岁月,赢得鬓边丝
40、北原草青牛正肥,牧儿唱歌牛载归。——李东阳《北原牧唱》
41、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42、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43、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
44、at the touch of love everyone becomes a poet.每一个沐浴在爱河中的人都就是诗人。
45、寒城一以眺,平楚正苍然。 优美的诗句
46、精诚所加,金石为开。《后汉书光武十王列传》
47、春晚绿野秀,岩高白云屯。南朝宋谢灵运《入彭蠡湖口》
48、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日知录·正始》
51、世人结交须黄金,黄金不多交不深。《题长安壁》
52、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客心洗流水,馀响入霜钟。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李白的《听蜀僧浚弹琴》
53、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就是云。
54、春来燕【唐】杜荀鹤我屋汝嫌低不住,雕梁画阁也知宽。大须稳择安巢处,莫道巢成却不安。
55、众人夸,眼角眉梢尽绽花。
56、夜夜不得眠明月何灼灼想间欢唤声虚应空中诺
57、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
58、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59、耐可乘明月,看花上酒船。
60、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汉乐府民歌<<悲歌>>
篇9:苏轼的著名诗句《守岁》赏析
苏轼的著名诗句《守岁》赏析
原文:
守岁
欲知垂尽岁,有似赴壑蛇。
修鳞半已没,去意谁能遮。
况欲系其尾,虽勤知奈何。
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
晨鸡且勿唱,更鼓畏添挝。
坐久灯烬落,起看北斗斜。
明年岂无年,心事恐蹉跎。
努力尽今夕,少年犹可夸。
赏析:
宋代大诗人苏轼的《守岁》,诗意明白易懂,旨在勉励自己惜时如金。作者用形象的蛇蜕皮喻时间不可留,暗示要自始至终抓紧时间做事,免得时间过半,虽勤也难补于事。努力应从今日始,不要让志向抱负付诸东流。
拼音:
yù zhī chuí jìn suì ,yǒu sì fù hè shé 。
xiū lín bàn yǐ méi ,qù yì shuí néng zhē 。
kuàng yù xì qí wěi ,suī qín zhī nài hé 。
ér tóng qiáng bú shuì ,xiàng shǒu yè huān huá 。
chén jī qiě wù chàng ,gèng gǔ wèi tiān wō 。
zuò jiǔ dēng jìn luò ,qǐ kàn běi dòu xié 。
míng nián qǐ wú nián ,xīn shì kǒng cuō tuó 。
nǔ lì jìn jīn xī ,shǎo nián yóu kě kuā 。
翻译:无
个人资料: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自号道人,世称苏仙[1-3] 。宋代重要的文学家,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汉族,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宋仁宗嘉祐(1056—1063)年间进士。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 又工书画。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