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宙宇”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7篇书“鱼”的快乐,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后的书“鱼”的快乐,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篇1:书“鱼”的快乐
文三教育集团嘉绿苑小学 三(2) 包容
书是一片蓝色的海洋,
一群群书“鱼”在海中遨游,
咬嚼着波浪里的`文字。
我是其中一条最快乐的书“鱼”,
忙着采集各种各样的文字珊瑚:
这是悲伤童话《海的女儿》;
这是美妙神话《女娲补天》
这是欢乐故事《鲁西西传》;
这是温情小说《小公主》
……
书是一片知识的海洋,
海洋让我如痴如醉、流连忘返,
我真想永远在这里畅游!
(投稿:Ariel 于 -9-4 21:57:09 编审: llan)
篇2:鱼书说课稿
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鱼书》。接下来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方面对本课的教学进行说课。
一、说教学思想。
《新课标》提出语文课程的特点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随着课改的深入,“人文性”的这一特点,在当今社会的快速发展,急剧变革中似乎分量相比更重,我们的语文课需要人情味、需要文学味。根据马斯洛的五个需要层次理论,自我实现的需要处于最高一级,这其实就是课堂上以学生为主体的依据。
二、说教材
《鱼书》是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的第三单元第四篇课文,是一篇自读课文。本单元是散文单元,更细一些说是议论散文单元。在此之前,学生们已经学习了必修一的一个散文单元,因为有了一些散文知识的基础,所以为本课的学习起到了铺垫的作用。但是因为这一单元是以议论散文为主,学生可能是第一次接触议论散文,所以有必要做一个介绍。议论散文与抒情散文是有不同的,抒情散文重在情与义的抒发,而议论散文则是理与思阐释,情中悟理,理中渗情,思想内涵是理,当然是散文就少不了情感的流露。
《鱼书》是作者柯灵的一篇随笔,作者从自己近期的疏于写信,朋友来信的稀少,而引发的寂寞谈起,点明作为维系人与人之间真挚情感的书信,缩短了心灵的距离,想到友谊的重要:“古往今来,多少扣人心弦的故事,都建立在无垢的友谊之上”,伟大的人格,崇高的友情,是人生中“一盏明灯”。 接着作者从写信和读信两个方面,写出书信往返对于滋润感情的特殊效果。书信不仅可以表达感情,而且书信里还“保存了一些生命的痕迹”,“值得吟味的人生小景”。于此作者撷取了个人生活中一些值得吟味的人生片断,从中折射出对现实生活的思考,自始自终洋溢着对弥足珍贵的友情的渴望。
本文的一大特点是作者非常重视语言的锤炼,在遣词造句中,传达出中国文字所独有的典雅凝练之美。作者善于将文言和白话、书面语言和口语熔为一炉,在他笔下,句式灵活多变,如行云流水一般,信笔而往,挥洒自如。毫无做作之感,倒增古朴文雅之味,这都源于作者深厚的国学底蕴和丰厚的情感经历。通过对本文的内容的感知和作者情感的把握,激发学生对人类真挚情感的的向往与赞美。通过对文中优美词句的鉴赏,进一步地培养学生们审美鉴赏的情趣,提高学生学习汉语言文字的兴趣,使学生正确的审视传统文化,并更好的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
三、说学情
就一般情况看,学生对学习散文都缺乏较浓厚的.兴趣,大概原因是学生社会阅历少,对文章要达到深层理解有一定的难度,但是对于一些贴近现实、能让学生产生共鸣的性灵文章,学生还是乐意阅读的。高一学生经过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已具备一定的语文素养及一定的文学欣赏能力。加之高一学生思维活跃,个性鲜明,参与意识强,有一定独立思考能力。可以利用这些优势积极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另外这一篇课文本身和现实有很大触碰点,也可以让学生讨论学习。
四、说教学目标
新课程标准强调,既要重视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和发展,也要重视学生阅读过程中的情感体验。结合语文三维目标的要求,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为:
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与《鱼书》相关的书信的常识。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学理解文中重点语句的含义,通过合作交流理解语言表达上文白相间、典雅舒展的特色。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从书信的发展、变迁和现状中感悟人生与社会的演变,让学生珍视书信文化深厚的距离美、情感美,并更好的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情感目标是基于新教材对于学生心理的关注而确立的。随着对学生心理学研究的深入,我们发现智力因素有时显得无能为力,因为非智力因素在某种情况下占主导地位,用非智力因素来促进智力因素,达到真正使学生健康地发展。)
五、说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1、识记与书信相关的常识。
2、理解文中重点词句的含义及语言表达上文白相间、典雅舒展的特色。
(二)教学难点:
1、理解议论散文的特点。
2、领会作者在对人间真情的呼唤探寻精神和对崇高友情的的赞扬之情。
六、说教法
采用多媒体课件与板书相结合,运用朗读法、讨论法(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集体和分组语境讨论,促使学生在学习中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由于本课题内容与社会现实生活的关系比较密切,学生已经具有了直观的感受,可以让学生自己阅读课本并思考,这样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问题生成法法完成本课。(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回答一个问题更重要”)
七、说学法
这节课在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方面主要采取以下方法:自主探究法、合作学习法。让学生从“会答”向“会问”转变,从“学会”向“会学”转变,成为学习的真正的主人。
八、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的导语设计是:在我们的人生旅途中,总有一些我们的至爱、至友、至亲不会常伴我们身旁,他们流转迁徙,天南地北,是什么在维系着这一份至纯至真的情感呢?是的,是思念。那么又是一种什么样的物体承载着这份绵绵不绝、浓浓可嗅的思情?或许是那天空中的一轮明月,抑或是怀里早已干枯的柳枝。可惜啊!明月只可远观,不可抚摸,而那柳枝虽可观,可触摸,但却是无声无言。唯有那一封书信,是看得到的回忆,是摸得到的思念,是品得出的情思。今天,就让我们跟随作家柯灵,一起来回味一下书信对人类的恩泽,或许《鱼书》一文会勾起你对往事的美好回忆,对不在身边亲朋好友的思念。
课前预习,解决重点字词。
(二)初读文章,质疑探究
古人云:学而不通则读,读而不通则思。足以看出诵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是连接学和思的桥梁。陶继新老师就很强调读的作用。在读的时候,提出自己的一些疑问。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回答一个问题更重要”。鼓励他们在文本范围之内以及适当的拓展情况下尽可能多的质疑。然后把本组最有价值的的问题写到黑板上,接下来有另外的小组解答,教师适当的点评。(新课标要求,要注重学生个性化的阅读,培养他们研究性阅读的能力,要善于发现前人还未触及到的地方,来获得一种独特的感悟。大家知道“诗无达诂”,对诗歌的鉴赏没有固定的方向,其实任何文本的阅读都没有一种固定的阐释,只要解读合乎情合乎理即可。)
当然一些基本的疑问应该了解:疑问:①鱼书的由来?
②为什么用鱼书作标题,有什么好处?
③作者为什么要写匿名信这件事?
④“从不谒人贪过客,惯迟作答爱书来”是什么意思?
⑤作者通过对“写信”、“收信”往事的感悟与回味,想表达怎样的情感?
(三)再读语言,品味鉴赏
鼓励学生自主鉴赏:侧重点情感方面或语言方面 ,例如:
①“有了殷勤的绿衣使者,形体隔绝的痛苦便可取偿于精神的密接。千里暌违,只要借几行雁羽,便能将一曲衷情,寄与远人,使彼此快如觌面。”
②给远在他乡的友人写信,神驰心往,仿佛剪烛西窗,促膝长谈,心情舒畅,近乎薄醉。
③但聚散无常,即使亲如家人,也难免彼此参商,天南地北,各奔前程。
④故人久阔,忽然尺素飞来,那种乍来的喜慰,温暖的感觉,也很难找到近似的境界相比拟。 ⑤伟大的人格,崇高的友情,是生涯中的“一盏明灯”,可以照亮人们“灵魂的黑暗”,使“生存有了一点光彩”。
明确:作者在流畅的现代汉语的行文中自如地穿插着文言词汇,不仅使所要表达的意思言简意赅,而且产生一种文雅、含蓄的修辞效果。这些词语古朴典雅,典故叠现,含义丰富而又意思明白浅显,一点也不晦涩、深奥,反而增强了表情达意的力度和深度。
(四)沉淀思想,争鸣交流
随着时代的变迁、科技的进步,纸质的书信似乎淡离了我们的视线。因而有人说网络的推广、电话的普及,还用得着写信吗?接下来我们就这一话题进行简短的辩论,正方辩题是:当今社会离不开纸质书信。反方辩题是:当今社会用不着纸质书信。
(五)课后作业
1、查找书信的相关典故。
2、给远方的亲朋好友写一封信。
篇3:鱼书的阅读及答案
鱼书的阅读及答案
《鱼书》
①在这光怪陆离的社会里,利害冲突常使朋友间产生隔膜,使人与人之间的正常关系为之蒙羞。但友情在任何时侯,都是可珍贵的东西,古往今来,多少扣人心弦的故事,都建立在无垢的友谊之上。伟大的人格,崇高的友情,是生命中的“一盏明灯”,可以照亮人们“灵魂的黑暗”,使“生存有了一点光彩”(巴金语)。而鱼书往还,正是友情的具体表征。
②近代物质文明对人类的恩泽是可感的,因为它们填平了多少的人间缺陷,邮政的发明就是一种。因为它缩短了人类心灵的距离,天涯海角,变得近在咫尺。
③人是情感的动物,或者因为长期融洽无间的相处,或者因为意气相投,一见如故,都会产生一种情感的丝缕,把双方的心牢牢地系在一起。但聚散无常,即使亲如家人,也难免彼此参商,天南地北,各奔前程。离情别绪,使人产生依恋和怀念,是很自然的事。有了殷勤的绿衣使者,形体隔绝的痛苦便可取偿于精神的密接。千里暌违,只要借几行雁羽,便能将一曲衷情,寄与远人,使彼此快如觌面。
5.如何理解画横线句子的含意?(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这句话的意思是:相隔千里的亲人朋友,只要借助于书信,就能把一腔的情意,寄与远方的亲人,其给人的`快乐和安慰,并不亚于亲人间的直接的欢聚。
6.第①段的中心句是什么?(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鱼书往还,正是友情的具体表征。
7.第②③段作者谈到了鱼书的哪些作用?(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缩短了人类心灵的距离;(2)使形体隔绝的痛苦取偿于精神的密接。
8.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在语言上有什么特点?有怎样的表达效果?(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在流畅的现代汉语的行文中穿插文言词汇,不仅使所要表达的意思言简意赅,而且产生一种文雅、含蓄的修辞效果。
篇4:快乐的鱼作文
今天,我已长大了,作为一个上班族,我在西雅图的一个公司上班。可就在我上班的时候,收到领导的通知,领导说我好不容易拉到的一个大客户不希望我为他服务,于是别人顶替了我。我心想:我费尽心思,却白忙一场。这不是欺人太甚么!于是我咬咬牙,握紧拳头,可面对事实,我无法逃避。我心灰意冷、怒气冲冲地离开公司,想找个地方平息自己的愤怒。对了,我何不去那个神奇的鱼市,也许去哪儿可以收获快乐,甚至可以让我转怒为喜呢。
我来到鱼市,闻着那沁人心脾的空气,心情立刻轻松了许多。我来到一位鱼贩子面前,鱼贩子立刻唱到:“这位先生,挑一条鱼吧。本店的买法有意思呀有呀有意思。”哟,这事儿可真新鲜,吆喝都改唱的了。后面肯定更好玩,我感觉自己离快乐越来越近了。鱼贩又唱道:“这位先生你莫忙挑,看我表演便知道。”唱完便拿起几条鱼耍起了杂技。他和另外一个鱼贩用手快速传递鱼,丝毫不停歇,让我在这种情况下挑鱼,真是视力大考验。不过我的视力加上我的专注,这只是小菜一碟。我挑了一条鲤鱼,“闯到下一关”了。我看见鱼贩们互相传递鱼,鱼在空中划出了一道美丽的弧线。传到第一位鱼贩,刮鱼鳞。第二位,掏内脏然后洗净……一直完成了前几道工序后轮到最后一项了——称重。但鱼贩却把鱼扔给我,唱:“这位先生请注意,称秤须有好球技。”我一看秤与我相隔五米,上面有像靶子一样的分数圈,靶心是五折哦,轻重都不好掌握。于是我来个“精准高抛”。耶,五折。“这位先生不简单,五折价格轻松得。”然后鱼贩唱着给我说价格。一共三十块,同样不是简单地递,而是折成纸钱飞机飞过去。啊,鲤鱼被丢过来了,快乐也似乎被丢过来了。
这次购鱼让我得到快乐、放松。我的好心情油然而生。是时候去面对那个现实了,不过不是愤怒地面对,而是十分坦然、轻松地面对。有时候其实不是上天与你过不去,而是你和自己过不去,自己平静了就可以冷静处事了,那个和自己过不去的心结也随之解开了。
篇5:快乐的鱼作文
从前有两条鱼在水里快活地游来游去,大一点的鱼叫金金,小一点的鱼叫点点。
点点说:“我们在水里吐泡泡吧。”金金一声不响直接在水里吐了一串又大又长的泡泡,点点也吐了起来,它吐了一串又小又密的泡泡。金金说:“我们来捉迷藏吧。”点点说:“那好啊!我来藏,你来找。”就这样,它们在水里开心地玩了起来……
有一天,它们在觅食,点点看见一个东西,上面有很多食物,点点连忙游过去,金金立刻咬住点点的尾巴,把点点拉到一边。点点说:“你干嘛不让我吃东西呀!”金金说:“我听妈妈说过,凡是线吊着的食物不能吃,因为他会把你钩上去吃掉。”点点吓死了,赶紧离开了。正在离开的路上,一个人用网把金金和点点全部罩住了,捞上来的时候,它们使劲地蹦啊跳啊,结果还是没能出来。
它们被送到了一个家里。主人说:“老婆,今天我捞到了两条大鱼,星期天我们吃火锅吧。”两条鱼听了又愤怒又害怕。点点说:“我们马上就要被吃了,难道你不着急吗?”金金说:“我正在想办法呢。”点点说:“你有什么办法,快点说呀?”金金说:“我们装死。”点点说:“他们会把我们扔进垃圾桶的。”金金说:“那怎么办啊?”
就在这时一只大猫跑了过来,准备吃了两条鱼,它用它的爪子一直够两条鱼,两条鱼用它们的尾巴打猫的脸,一边打一边说:“你这不要脸的`,竟然想吃我们!”就这样猫被打了几十下,选择了放弃。
星期天,爸爸正准备把鱼拿出来吃,爸爸在拿鱼的时候,金金和点点一下咬住爸爸的手不放,爸爸手上的肉都快被咬下来了。一家人坐在沙发上讨论。儿子说:“我们还是把鱼放了吧。”妈妈说:“放了,放了。”爸爸无语了,只好把鱼放了。
爸爸拿着一个桶,桶里装着鱼。爸爸把鱼拎到河边的时候,金金和点点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当爸爸把鱼放到水里的时候,金金和点点头也不回,飞快地游走了。
篇6:快乐的鱼作文
小时候,有一次吃鱼时,我不小心让一根鱼刺卡在了喉咙里,痛得我“哇哇”大哭,后来还是去医院才把那讨厌的鱼刺给弄了出来。从此,我就不爱吃鱼了,任妈妈怎么说都没用。
记得有一次放学了,我奔回家里,把书包一放便大叫起来:“奶奶,快点开饭,肚子饿得唱‘空城计’了”!“早好啦,快去吃鱼!”奶奶在厨房说。
我跑到餐桌前,哇!不会吧?奶奶烧了一桌的鱼,什么红烧鱼、清蒸鱼、酸菜鱼、炒鱼片……我看得傻眼了,赶紧跑进厨房,对奶奶说:“奶奶,今天咱们家开鱼肉馆呀?怎么都是鱼!想让我光吃白米饭吗?”奶奶正忙着盛汤,没搭理我。我凑过去,想要再次向奶奶发出抗议。咦,锅子里是什么汤啊?红彤彤的西红柿,奶白色的汤,还有鲜嫩的鱼丸子,真是色香味俱全,好诱人呀!连我这个痛恨鱼的人也忍不住顺手拿起汤勺尝了一口。真鲜呐!我刚才的不满也随着这鱼汤的入肚飞到九霄云外了。
我一边回味一边奇怪的问奶奶:“奶奶,今天是什么日子呀?烧那么多菜,还都是鱼!”谁知,我话一出口,奶奶比我更奇怪了:“咦?今天早上你不是说什么‘鱼人节’吗?我问你是什么,你说是吃鱼的日子,所以我就做了这一桌子的鱼喽!你不知道,做这一桌鱼费了奶奶多少脑细胞哟……”
啊?原来是这样!唉,本来只是想在“愚人节”和奶奶开个玩笑的,谁知反而被奶奶“愚”了一把,真是太好笑啦!哈哈哈哈.我正独乐着,奶奶又喊了:“婷婷,那鱼丸子汤你不是要喝吗?快来喝啊!”嘿嘿,还有什么话可说呀,吃鱼去啰!
“鱼人节”!“鱼人节”!“鱼人节”!哈哈,就这样,我爱上了奶奶心中的“愚人节”,之后每年愚人节我都吃鱼,那个“愚人节”还真好玩!
篇7:快乐的鱼作文
在六一这个让孩子们兴奋的节日里,我跟和我同样上三年级的男孩季千昊在一起,我们的目的地是太平河的浅水区。
当我们来到这片湿地时,放眼望去,有好多的人挽着裤腿,提着渔网,在水里走来走去,我们飞快地跑去,加入了他们的行列。我们弯下腰,睁大眼睛,仔仔细细地寻找水中那些可爱的小鱼,可是小鱼好像在和我们捉迷藏,刚看到它们的身影,没等我们下网,它就跑得无影无踪。突然,我听见季千昊喊了一声“我抓到小鱼了!”我赶忙淌水过去,果真,他手里攥着一条小鱼。“赶紧给你爸,他那里有袋子!”在我说话的同时,我把我手里的渔网提了起来,一不小心,把他手里的小鱼碰掉了,入水后的小鱼飞快地逃走了,季千昊非常恼火,但于事无补,我们又开始了一轮捞捕行动……
时间很快过去了,我们的捉鱼活动接近了尾声,扭头看看季千昊,再低头看看我自己,我们两个一身狼狈――满脚的沙子,湿漉漉的衣服,通红的面庞。可是在我们脸上却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快乐的一天,快乐的节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