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香”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8篇三赏红梅散文,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三赏红梅散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篇1:三赏红梅散文
三赏红梅散文
二月,虞城氧吧,春妆着林园,疏是梅枝艳是花,流泉山坡缀红霞。桃梨芳华未到时,唯有红梅驱寒笑东风。静美时光里,欣赏眼眸下的梅姿,不时用相机定格收藏。缕缕馨香和着春风入怀,花不醉人,人自醉。高山流水还依旧,可经年流光,催老了记忆里的容颜,而今又东风,红梅却一如初见,吾甚是喜爱。
漫步在氧吧植物园,感知光阴真是飞快啊,只一个转身,匆匆又过一年,来不及感慨,来不及叹息,似水流年,已是新春二月。记得孟春时节,首次来植物园时,只见红梅蓓蕾,淡香微透;梅林斜径,弦音悠扬,游者两三。当下,二月春风微暖,悄悄吹绿了大地,吹醒了梅苞,吹红了花蕊。赏梅者甚众。听名曲,闻梅香。料峭中一抹暖阳洒向缀满花朵的梅枝,仿如给虞城梅园披上了霞红霓裳。桃李莫相妒,夭姿元不同。远处青山眉黛,近处春鸟欢鸣,几只勤劳的蜜蜂围缠着绯红的梅花时而上下飞舞,时而轻捻梅蕊吮吸不休,更加衬托出初春梅园的灵动与风情。
红梅,你为何这般迷我呢?我爱腊梅,然后我更喜欢红梅。猜想红梅定是在冬日里酣睡过头而拖搁了开放时期,或者又担心自己在冰雪融化时洒香d彩不适时宜?是否怀疑自己太过洁白,而故意开出桃花的色彩来融合春景?回忆起苏轼的“寒心未肯随春态,酒晕无端上玉肌。”其实红梅有着自己特立独行的孤高与妩媚。这不是目中无人,飞扬跋扈,而是地道的不与群华争芳菲的姿态。梅,你曾在寒冬腊月里经受朔风凛冽,冰雪裹压的严峻考验,在逆境里始终傲然挺立,静心酝酿,悠然地伫立在山坡。无论热闹或冷寂,毅然朝着自己的执念努力穿越冰冷的严冬,去深情拥抱来年新春,待到花开时则无私奉献自己,为虞城林园幽香四溢倾尽所有。这一刻,我觉得你走过的苦寒日,都是为了当下的馨香弥漫,给世人带来美的享受。我爱红梅,爱你对恶劣环境的藐视及无所畏惧,不媚俗,不附和苟同。你默默无闻,用与众不同的方式实现着自身的价值。
当下,又将迎来观赏春花的好时节,梅花,樱花,桃花……将次第开放,人面桃花,你是否亦如红梅?香自苦寒来。
生活中我们该当学会“偷取浮生一日闲”,亲近拥抱大自然,倾听自然物语,领略梅林禅意。随时光的步履,穿越春夏秋冬,走过凹凼之路,把生活中那些范围之内意料之外事,或惊喜或失落或悲伤……慢慢地纳入心怀,学会泰然处之。四季更迭,花开花谢总关情。这二月梅园给了我们太多的感动!每一次来植物园赏梅,每一次都是一种领悟,同时也丰盈了我的平凡人生。记得那次和先生一同来赏梅,我们不仅拍下许多张红梅绽放的靓照,在赏梅的同时,还彼此指点调侃:那一株红梅像我,那一株红梅像你。还傻傻凝望着梅花来个即兴赋诗:“梅又红,情依旧。年年携手共梅园,几多思绪酿成词。东风抚,花正嫣。满腹诗文……”这一刻,在别人看来或许是很普通很普通,但我心里觉得此刻是特别浪漫,特别温馨,也充满着诗意。
东风轻抚,梅朵含笑,那片梅林早已生长在我的心田。上个周末我带着孩子再次走进梅园,已是我在这个闰二月里第三次来园赏红梅了,此时赏梅,虽没像前些日子那般昂首怒放千万朵,可幽香如故。早开的花朵已扑簌簌地凋谢,那梅树的铮铮傲骨永恒永存,深灰色的梅枝像阅尽世事沧桑的`长者,不卑不亢,泰然如若。梅林风景招游仙,梅魂惹我心,迷醉此刻的我,于是少了一份谨慎,在返回的路上,一不留神,将手里的新手机滑落在毛糙的石径上翻了个大跟斗,于是伤痕不浅,此刻的我心里不是特别难受,说实话也不好受。孩子忙安慰我说:“知道老妈是个完美主义,你现在的心情我很理解哦,不过,没事的,6S防震防水,像梅那般既美丽又经得起恶劣环境的考验呢。红梅盛开固然美好,可好景不长,有的梅朵已悄悄坠落着地眠,在我看来这是必将遵循的自然规律,化作春泥更护花。其实事物的残缺和凋谢也是一种美!其生命的本质特性不会改变。”我被孩子的这番话深深触动着!他长大了,真的长大了,我将随着孩子的成长一同成长。
事物总是从崭新走向陈旧,学会看淡。像一株红梅一样顺应天时,遵循自然。红梅,你不仅带给我们满园的芬芳与美丽,还给予我许多启示与感动,也让我们明白,凋谢其实是下一次繁华的伊始,是为孕育下一个新花期而暂时告别。有时残缺也是一种美,不必追求完美,否则得不偿失,会劳心伤神呢。
梅花香自苦寒来,没有一番刺骨寒,哪来红梅扑鼻香?相信,人生的每一次遗憾,都是一种成全。用一种洒脱,一份诗意,感化跌宕起伏的人生路。其实生活中最曼妙的风景是不计小节,从容淡定。
娥江青山妩(baiyun)
稿于20**.2.29晚上.
篇2:小学生作文《赏红梅》
小学生作文《赏红梅》
小学生作文《赏红梅》
听说红梅公园一年一度的梅花节开幕了,我和妈妈闻讯而至,想一睹梅花的风采。虽说已是初春了,但空气里仍透着几分寒意。
一走进红梅阁,整个人仿佛进入了梅花的世界。梅花清香扑鼻,纯净疏淡,让人觉得心旷神怡。梅树高低错落有致,且形态各异。有的把树枝长长地伸出去,像好客的主人热情地欢迎游客的到来,有的优雅地立在那里,尽情展示自己美丽的姿态。眼前的梅花仿佛早已耐不住一冬天的寂寞,迫不及待
、竞相绽放。繁花开满了整个树枝,不留一点空隙。走近一瞧,呵,里面还有许多可爱的花骨朵儿正涨红了脸,鼓足了劲,准备为春天再多添一抹亮丽的色彩。梅花不仅形态各异,颜色也各不相同。有的是淡粉色的,就像小女孩的脸颊,看了谁都想捏一下;有的是鲜红色的,红出了春的勃勃生机。最引人注目的'还是那浅绿色的梅花,这花远看像白色的,近看却是浅绿色的,它超凡脱俗的气质,在梅花群中脱颖而出!
梅花开得热闹,赏梅的人更是热闹。有的走在小路上,时不时在花下驻足欣赏,情不自禁地啧啧赞叹;有的踮起脚尖,嗅着梅的清香,陶醉其中;有的举着相机,压低身子,专注拍摄,想用照片定格住梅花婀娜的姿态……
“红梅花儿开,朵朵放光彩……”当第一缕春风吹过,梅花就昂首怒放,喜报春的消息……
篇3:红梅赏春高一作文
红梅赏春高一作文
走近红梅公园,仿佛嗅到了大自然的气息,波光粼粼的湖面上,一座长桥引导着赏春的旅途,有人说叫它奈何桥吧——神话故事中那座据说可以让人忘却前世,走向新生的大道。而现在,我们不必忘却前世姻缘,只需款款行走在桥上,暂时忘却教师里污浊的空气,迎接自然的芳香;暂时忘却老师的讲授,聆听天地间的音响;暂时忘却那让人喘不过气的压力,沐浴阳光,感受春风,与自然冥合…… 走过小桥,右转,在漫天落英中向青草更青处漫溯。穿过木香廊,穿过那幽幽木香与婆娑的`藤影。抬头,举目,竟有“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感——青山,凉亭,绿树,哦,不,又不尽是绿色,更有一种难以掩饰的淡粉,复前行,缘小径,上山,方知那一抹淡粉的真实面貌——是樱花。她不及牡丹的红艳,不比梨花的洁白,但她有自己的美一片白中隐约的粉,装点得恰到好处。
她不是浓妆艳抹的公主,不是清高自傲的君子,只是人群中平凡却又淡雅,清新而让人无法不关注的奇女子。山下的落英之景远不及山上之缤纷,踱着铺满樱花的山径,看者那缓缓飘落的樱花瓣,有些还未着地便被手掌似的芭蕉轻轻托住,有些将要着地,又被微风转瞬卷起,飘向更远处,此时内心竟有了久别的喜悦与冲动,向更高处走去,止步于一座造型别致的凉亭,名曰半山亭,据说此名取自王安石的别号,真正的半山亭应建于武进惠民桥西北逸码头处小学生作文,这里大约是借名罢了,在亭中坐定,沿山体向下俯瞰,放眼青松,红梅,樱花,树影婆娑,叠石成影,光影交织的奇景又给人别样的感受。 最终,还是不舍地原路下山——或许只是为了再度感受一下那漫步于春风花瓣中的惬意。 峰峦起伏,山道弯弯,长廊漫溯,花木丛生,湖光山色交相辉映,天宁古刹庄严肃穆,此情此景,又岂是短短时间所能感悟的?! 红梅春景,自然风情,请想前,悉心领悟。
篇4:红梅的散文
红梅的散文
红梅是奶奶的一个朋友。
当我还小的时候,因为子女不在身边的缘故,奶奶与跟她同样寂寞的同龄人都玩得很好,红梅家里只有一个女儿,去外地念书了,清闲的她总是来奶奶家串门,每次来都带点蔬菜,奶奶也回敬她自己做的饼,拉拉家常,度过半天的时光,就这样两人熟络起来。奶奶跟我说红梅在“环境保护局”工作,我也并不很在乎,以为她就像爸爸妈妈一样,坐在办公室里忙着各种各样的大人事。年岁稍长了一点,我明白了奶奶话中的意思,渐渐和看着我长大的红梅有了些距离。
红梅,是清洁工。对于城市里大多数自视高贵的学生与家长来说,红梅是一个他们摒弃的人,人们带着不屑从她身边经过,如果手上还牵着一个自家的小孩,总要说一说:
“看,你要是不好好学习,长大就像她一样。”
刚开始,我还怒气冲天的看着这些不明事理的人,哼一两声。可是后来,在同学炙热的目光与疑问下,我变得甚至在路上遇到她,都好像看不见似的不打招呼,红梅也不主动与我招手,只是盯着着我,看我红着脸逃跑似的离开,好像这样的事情,她经历过很多。
越长大,越是更了解处于这一阶层人的不幸。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我的缘故,她也并不像以前那样经常来坐坐了,只是偶尔托人带来当季的蔬菜给我。她,在我的记忆中慢慢变得透明,甚至努力回忆的.时候,还是那么模糊不清。
我想这没什么好可惜的,也许这就是世事,难以改变。
然而某一年的新年伊始,我却意外地看到红梅坐在我们家的沙发上,用方言与奶奶谈话着。
我用不解与疑惑的神情看着她,几年过去了,她的皮肤只是变得更黑更紧实了,脸还是那么瘦小,耳朵上挂着又细又大的银耳圈,手上还有那个不知真假的金戒指。是她!没错!我看到她她把整个身子向后缩着坐在沙发上,眼睛忽闪忽闪的向这边看,我忽然感到有些凉气。
见到我,她大声的说:“哟,姑娘回来啦,放学啦?”
我不予回答,也没有叫她,只是径直地走进自己的卧室。关门时,听到奶奶的声音:“孩子内向,不怎么叫人,也不喜欢说话。最近作业也多,回来就去房间做作业。”红梅嘿嘿地笑,说:“文静好,文静好……”
午饭时,因为红梅也在的缘故,我借口肚子不饿并没有同桌而吃,在房间,我因饱受肚子饿而愤愤地想:她来干什么!
正在做着作业来分担些身体的负担,红梅突然推门而入,手里还攥着什么。她看到我在写作业,找了一句话来与我搭:“还有多少作业啊?”本来她进来不曾敲门就令我不快,现在这农村人的大嗓门在我耳边突兀地响起,我态度很不好,也很大声地说:“还有好多呢!”
她似乎以为我正常的音量也是这么大,还是站在我的桌前,我也不支声了,忽然她在我右手里塞了什么东西,我仔细一看,是一张50元的钞票,还用一张红纸简单的包着,她说过年了,这是压岁钱,让我别嫌少,还有一些琐碎的什么。然后就离开了我的房间,我至始至终都没说一句话。
直到现在我都没有再见到她,也许以后也不会。上次她来,就是来与奶奶告别的,因为女儿已经毕业,要接她到另一个安了家的城市。至于那张有些破旧的五十元,我一直压在奶奶家的桌布下。
我想这没什么好可惜的,因为这就是世事,难以改变。
篇5:古汉三墩赏候鸟散文
古汉三墩赏候鸟散文
初冬三墩,椰林环绕、白鹭飞舞,溟波奏歌,渔舟唱晚。此时去三墩赏候鸟,感受汉港遗风,其乐无穷……
遥望大自然的舞者
走进风光绮丽的偏僻的小渔村,候鸟聚集在红树林和湿地湖里栖息觅食或半空飞翔,而村童在悠然自得地垂钓,好像穿梭了历史:上马石静候衙门大宅前的官人,八卦航标灯座犹见烽烟狼火,祭海神台万人祈祷,宋代古井商贾熙熙攘攘……
站在海岸边举目远望,港湾的出海口浮现着三个小岛,岛上绿树掩映,分称头墩、二墩和三墩,自东至西,依次远去,仿佛传说中的海上仙洲,故三墩美名其曰“瀛岛联璧”。远远瞭望三墩就像北京的“鸟巢”,大伙都称北京的鸟巢只是巢没有鸟,三墩才是真正的鸟巢。
诗情画意的湖泊湿地四边生长着高高的椰子树,羽叶拂空,风姿绰约,一派南海热带风情。每年秋冬季节,候鸟都迁徙到这里过冬,成千上万只白鹭鸟翱翔而至,云集三墩湿地湖,蓝天白云倒映在湖里,蔚为壮观。穿过亭亭的椰林,或泛舟湖上,吹着清新的海风赏候鸟,惬意人生由此而来。
候鸟一群群不约而至,在这片湖滩湿地和红树林里栖息觅食,飞鸣盘旋,呈现着自然生命的多彩和欢乐,满是自然季节的画景和诗意。远看,白色点点,偶然几只白鹭展开翅膀,如领舞者出场;接着,数十只飞了起来,把如钻石蓝的湖泊当舞台,跳起舞,又一群白鹭飞起,它们升高,如音符跳动在湖面上,骤然,她们展开翅膀斜翔,静静的天空出现奇观,这些白色的宠儿把蓝天涂成一片白色,把天空照亮,把湖泊照亮,把人心照亮;树上、湿地湖泊上、空中到处是候鸟,群鸟向远处飞去,它们时分时聚,一会长击蓝天,如天空盛放的花朵,一会迅速回笼聚成一团,在上帝之手的指挥下自由自在翩翩舞蹈……
候鸟简直就是大自然的舞者,在鸟儿面前,你根本不能妄自尊大;在鸟儿面前,你不得不丢掉浮躁,亲近自然,视众生如平等,我更倾向于融入自然,陶冶情怀,感悟生命。
拥抱和谐生态的精灵
漫步在仿汉大堤,堤边红树林郁郁葱葱,形态婀娜多姿,水清且静,蓝天白云倒映在水里,蔚为壮观。百鸟穿梭其间,构成了一幅美丽的风景画,在这里近距离观鸟让人情趣顿生。
朝霞初露,白鹭早已飞离枝头前往海滩湿地觅食。有时漫步于滩涂,有时静伫立于水边,伺机捕食。当猎物出现时,它轻轻地涉水漫步向前,眼睛一刻不停地望着水里的小鱼,然后突然地用长嘴向水中猛地一啄,准确地把鱼啄到嘴里。
或许她们站立红树林树的绝顶,看来像是不安稳,而它却很悠然,或站着或蹲着在红树林上打着瞌睡,有的在整理身上漂亮的毛发,有几只年幼的候鸟趴到母亲的翅膀上,调皮的甚至用嫩黄的小嘴去啄母亲羽毛,候鸟们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进行在晨曦下沐浴,悠闲无比,好像在期待新的一天……
她们身体纤瘦而修长,嘴、颈、脚均很长,冬季嘴变为暗褐色,下嘴的基部呈黄色,眼先为黄绿色,脚也是黄绿色,身体轻盈,姿态十分优雅,披着一身白色的羽毛,一尘不染,显得高傲。几只白鹭在海面上低低地飞行,犹如小小的云裳飘到人间玩水嬉戏,微风携带着淡淡地咸味飘散在每个角落里,她们又细声低语地交头接耳。
她们飞行时头往回收缩至肩背处,颈向下曲成袋状,两脚向后伸直,远远突出于短短的尾羽后面,两个宽大的翅膀缓慢地鼓动飞翔,动作显得从容不迫,十分优美。在蓝宝石般的'滩涂时有一只两只站着,整个的海滩成了一幅美景,即使是静态的鸟儿也会成为一个动人的精灵。朝阳东冉,北鸟南飞,水光天长共一色,格外动人。
倾听上帝的歌唱家
登上候神岭,整个旅游区景色可尽收眼底,相传秦皇汉武,沉迷长生不老药,下令在三墩湾建港,既可以对外通商,又可以寻访海上仙人。一只只灰白色的鹭鸟展翅于仙人承露台与八角航标灯座之间,稍栖在候官神座仰天长唧……
未闻人声,先听鸟鸣,白鹭、黑嘴鸥等多种候鸟南迁于此歇脚或过冬,这里顿时成了鸟类的乐园,鸟语充耳。它们呼朋引伴集结,蓝天为其拉幕,大海为其搭台,她们铺开翅膀斜翔登场“演唱会”:只见,最左边的鸟儿们唱着低音,低声唱着“叽叽喳喳”"叽叽喳喳”,最右边的鸟儿们唱着中音,在中间的鸟儿唱着高音。“叽叽喳喳”,“叽叽喳喳”鸟儿们的“歌声”悦耳仿佛歌唱古汉的遗风……人靠近,也不飞,人们向她们吹口哨,她们也喳喳回敬,好像演唱会的互动气氛十分和谐热烈。瞧!那只白白的歌唱家欢快地在红树林顶端边唱边跳。听!歌声一会是感伤惆怅的,一会是哀婉暗淡的,一会是欢快的调子,一会是叮咚的泉水……
海堤那里有一排浓荫匝地的海麻树,虬茎蛇臂,三五个网床上村民聊农事渔情,或夫妻俩埋头织网,顽皮的海鸟哼着调儿掠过渔民头顶,或顽皮地骤然下坠叼走渔民刚捕捞的鱼虾,然后骄傲地胜利欢呼。仿汉南大门前大片的盐田上,人近鸟不惊,她们悠哉地走在雪白白的盐田上觅食,时而用清脆的呼叫伙伴过来分享美味的佳肴,时而集体倏然飞起。候鸟叫声很平凡,却很美妙,候鸟简直就是上帝钦点的歌唱家。
感悟灵魂的升华
夕阳西下,烟波漾漾千里平,晚霞多姿多彩如万般不断地变幻着,黄昏的空中偶见白鹭的低飞,鸟语如歌,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日落候鸟戏潮,品渔家风情,感受浓浓的古港遗风,让人身心放松,更是生活中的一种恩惠。
落日斜照海面,波光潋滟,碎金洒银,万鸟归巢,候鸟彼起此落,依恋着红树林,安然栖在树顶,悠然自得,安静驻扎在这个生态家园。“如有长风吹,青云在俄顷。”观赏到落霞与千鸟齐飞、静水共蓝天一色的自然美景,
大海无垠,三墩承载过浩大的航海壮举,见证着积极进取的历史伟绩。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候鸟用安静的语言向人展示着生命的本质与要义,希冀月圆时,候鸟归航,在茫茫尘世,人,是多么孤单,多么卑微而又无知啊,他们一天到晚忙忙碌碌,为名为利争得心力交瘁,为了所谓的生活奔波着,而忽视了如候鸟在蓝天下自由飞翔的乐趣……
篇6:赏经典散文
赏经典散文
不经意间,享受花草,却也觉到了品格的高低、香味的浓淡。文静的丁香快开了,那香味淡淡的,品格却最高,去年的影和味犹如在眼前;玫瑰也快来了,犹如浓艳的.少妇,却也不媚凡俗,鲜艳得让人爱不释手。去年也曾采来插入瓶中,枝数宜单,亭亭玉立,飞舞横斜,花蕊参差,全在会心者的画意中了。正是随意断续,意态天然。明窗、净几、古瓶、花晓,真惬意也。
何谓尤物?菜蔬中的笋、水果中的荔枝、海鲜中的螃蟹、饮食中的美酒、上天中的弯月、山水中的西湖、文字中的词曲、凡人中的可人。这些都是上天的怀中物,带着这些灵气的物事,脸上也就显出春天的气色,则事事如意;词曲文字着色于春气,则百读不厌。
所以,赏,也就要在春天去山中,随意听鸟鸣叫之声,才不虚生一双耳朵;如若在净室,听琴唯有萨克斯一曲最妙;欣赏轻音乐最好是在曼舞之中,有《梁祝》顿觉与众不同。但是,赏花不可在花将落的时候,要见其开;赏月一定在十五月圆,不可沉下;红颜一定不能悦其夭,朴实畅适方成知己;著书写字不通,虽觉可爱终将无成,要多改才成其为佳文。此等把握,全在平时的一个“赏”字上。
篇7:红梅公园赏梅花的作文
梅花是春的使者。你瞧,寒气还没有褪尽,红梅公园的梅花就成片地开放了。红梅公园正值“梅花节”,周六,我们在耿老师的带领下,饶有兴致地来到红梅公园赏梅。
进入园门,那梅花的香气便淡淡地飘过来,让人心旷神怡。梅花一片片、一丛丛、一簇簇,粉的似霞、红的似火、白的似雪、黄的似蝶……它们零星地点缀着公园,使公园更加引人入胜。
靠近两棵梅花枝头,香味更是浓郁。这棵红梅,仿佛是“天然盆景”,枝干艺术性地曲折着,向外伸展,在向我们展示着它那动人的身姿;一旁的白梅虽然不是很多,但是小而娇嫩,星星点点,别有一番独特的韵味。
我们边走边欣赏着。每棵枝头上的梅花似乎都有不同的风格,或多或少,或疏或密,或大或小。枝头上,有的还是含苞欲放的花骨朵儿,只露出一个尖尖角,好似一位腼腆的少女;有的刚刚开放,正好奇地张望着这个世界;有的已完全绽放,花瓣层次分明地绽开着,有厚有薄,若隐若现。它们吸收着温暖的阳光,吐着芬芳的花蕊,向游人展现着它们那旺盛的生命力,一展它们的风采。
篇8:红梅花儿开散文
几天没去公园了,自己也不知道在忙些什么,反正日子满满的,时间对我来说似乎不够用了。春意渐深,期盼中的梅花想必早已开放了吧。今晨,似有神奇在召唤,迎着拂面的春风,来到了公园。
前几日还毛茸茸一簇簇的白梅已开始谢了。枝头的花朵已没有前些日子的美丽和壮观。默然站在树下,地上散落着斑斑点点的白色花瓣,铺满了树的周围。更有小小的花瓣儿,簌簌的从枝头落下,纷纷跌落下来。抬头,满树枝丫,花儿正慢慢发黄、变枯。一直在期待,然,不经意间,我错过它最好的花期。一声轻叹滑出我的心间。
继续朝前走,是两棵红梅,小小的花瓣圆圆的,谨慎而庄严地紧钉在黑枯的枝头。就算是一枝看起来行将枯朽的老杆上,也缀着一点殷红,骄傲自信的.张着美丽的眼,纯洁又可爱,像有些调皮的孩子一样。它们正当年,红得年轻,红得精神。风的吹拂下,有少数几瓣落到了地上。
踏上几级石阶,上面小型游乐场地边也有一棵梅树,花是粉红色的,朵大而色艳。比起刚才谨慎而庄严开着的红梅,它显得张扬妖娆,顾盼生辉的端立枝头。心不免生出几分爱怜和惊喜来。禁不住诱惑,偷偷地轻轻掐下了一朵,放在掌心,我要像上次一样,把它带回家去,我要一路捧着它,把它看个够。
近旁还有几株红梅,正做着春天的梦,紧闭心门,依然虔诚酝酿着。这样也好,参差落第的,不一声号令一齐开放,给游人们不是更多赏心悦目的时间么。它们像精灵、像天使,善懂人们爱美的心思。
那一朵朵或粉、或白、或红的花瓣中间,长着那么多细密细密的、比绣花针还要细的花蕊,柔柔弱弱的,可比拟成什么呢?那可是花儿的触角,深情触摸感知着这缤纷的世界,它们觉得世间的甜蜜与美好了吗?但愿它们永远只感知这人间的美好与温馨,其他一切的痛苦和忧伤都从不知晓。
伫立树下,徜徉在梅花丛中,一首老歌飘上我的心头《红莓花儿开》。此梅和彼莓是不是同一物种,我无从知晓,但这首前苏联的经典老歌却一直是我既熟悉又喜欢的。那优美动听的异国曲调,那纯洁清新的爱情的心曲——谁听了都会怀念起一些美丽的爱的故事。
田野小河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