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猫没有黑眼圈”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2篇一个零售店主眼里的光瓶酒营销,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一个零售店主眼里的光瓶酒营销,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篇1:一个零售店主眼里的光瓶酒营销

我的一个朋友最近开了家零售店,主要卖烟酒茶糖和日用百货,周末我去店里看他,跟他聊了好一会儿。《糖烟酒周刊》的每一个记者都有点“职业病”,去了卖场和小店,都直奔卖酒的地方。我也不例外,到了他的店里,先看酒,聊的也是哪个酒卖得好,哪个酒最近又搞了什么活动。这位朋友也是个善于观察的人,于是他根据店里的情况,给我讲了很多光瓶酒的销售。
两类光瓶酒卖得好
店主:在我这个小店里面主要有这么几个光瓶酒卖得比较好。第一是龙江家园,在我这儿的零售价是5块钱/瓶,买的人主要是菜市场里菜贩和周边的居民,从总体上来说,在我们这里龙江家园的销量要大于老村长。龙江家园卖得好的原因有三个:一是连环设奖,激励作用比较大。比如龙江家园在户外有大型广告,在我们这里每箱都有奖,有洗衣粉、有打火机,这对我们零售店来说是有利润的。因为我们是微利经营,所以有利润就愿意推。龙江家园每瓶酒里面也有奖,就象啤酒的盖奖一样让利消费者。可以说从上到下,龙江家园给每个环节都设置了利润空间,因此零售店愿意推,消费者愿意买。第二是龙江家园总会不定期在菜市场口做一些免费品尝的活动,这对我们的销售也有很大促进作用。第三,要归结到人的原因了,相比其它光瓶酒的业务来说,龙江家园的业务动作最迅速,他们会经常寻访市场,有了问题能马上解决。而其它光瓶酒的业务员很多时候打了电话也不来。所以,有人说龙江家园在石家庄光瓶酒市场上能卖到第一,是因为进入时间早,先入为主,我认为不是,就象我上面说的,龙江家园无论是从渠道利润的分配还是活动、业务,都做得很到位,我想这是根本原因。(就在这位朋友给我讲龙江家园的时候,正巧来了个顾客买了两瓶龙江家园)
我:看来你这儿确实卖得不错,除了龙江家园、老村长外,还有哪些光瓶酒卖得不错?
店主:最近泥坑有两个品种卖得不错,
一个是醇香型陶瓶装的,在我这儿卖10块钱/瓶,这个价格是光瓶酒中比较高的。为什么销量不错呢?我分析了一下,主要是这个产品包装比较高档,酒质也不错,10块钱的价位满足了一部想喝便宜酒又好面子人的需要,我觉得泥坑对这个产品的定位把握得比较好,大部分买酒的顾客都是周边小区的人。泥坑还有一款卖6块钱/瓶的酒在我这儿销量也不错。这款酒的特点是打纯粮酿造的概念,酒质不错,喝了不上头。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它的价位订得比较好,在零售店卖6元~9元。如果这个酒卖5块钱/瓶,肯定是卖不过龙江家园和老村长,所以泥坑索性把价格订高,然后在瓶盖里多加奖,刺激消费。我想,泥坑这个酒厂里一定有个优秀的操盘手在做,因为这种方式很有效,避开了和龙江家园和老村长的直面竞争,又保证了自己的利润。
我:的确,看起来泥坑这两款酒的包装很高档,我看你这儿也有衡水老白干和红星二锅头,现在卖得怎么样?
店主:这属于产品比较有特点的酒。买衡水老白干光瓶酒的大部分是衡水人,对这个酒有感情,是点名购买。而喝红星二锅头的主要是固定顾客,他们就好喝这个口味,比如附近的一个大爷,来了之后放下钱,自己拿两瓶就走,每次都是这样,也可以说我这儿的红星二锅头就是卖给他喝的。
店主:总结起来,就是两类光瓶卖得好,一是市场操作比较好的,象龙江家园,二是有特点的,比如说衡水老白干、红星二锅头。
篇2:浅析龙江家园光瓶酒营销困局
千禧年以来,中国白酒行业风云变幻,跌宕起伏,东北白酒也走过了不寻常的13年,曾经是“东北白酒东北转,外地白酒转东北”的格局,如今的东北白酒在高端有榆树钱、道光廿五等品牌在京津、华东等地大受好评;中低端有老村长、龙江家园、黑土地、小村外等一批优秀品牌,在华东、华中等地地位空前,尤其在光瓶酒市场,很多地产品牌也需用尽浑身解数与之拼杀。
在以光瓶酒市场为主的企业中,老村长一路走来,最为引人注目。销量与品牌价值同时提升,每一步都有章有法,毫无争议的成为了东北白酒一个闪光的符号。可在这个阵营中,龙江家园和老村长几乎同时起步,初期还曾超越过老村长,风光一时。近几年,龙江家园不但在策略上看不到新意,还市场表现上也略显颓势,销量早已被老村长落下几倍之遥。
是什么原因导致龙江家园陷入欲振乏力营销困局呢?我认为,战略失当导致策略失效,从而失去了领先的行业位势。具体分析如下:
品牌战略,过于强化品牌势能,忽略品牌基因与定位
2010年末开始,龙江家园力推“爽朗”概念,并深度诠释,大力推广。力求将品牌“爽朗”与品质“爽朗”进行高度对接,即建立行业的爽朗认同和建立消费者的爽朗认同。一时间,”中国爽朗型白酒“、”爽朗•中国味“的广告语,出现在不同的宣传渠道。并聘请白酒专家高月明等专家为“爽朗”定冠加冕,通过舆情营销,强化“爽朗”概念的可信度和含金量。这个品牌核心概念的提炼和深度挖掘,无可厚非,也恰逢其时,是企业积蓄和强化品牌势能的点睛之笔,
可是,接下来的品牌实践却错招连连。
首先,品牌推广所求的势能不是在现有成熟市场的优势渠道谋求,而是在自身相对薄弱的高端人群大肆鼓吹。龙江家园品牌一直专注于三、四线市场,多年的品牌运作和营销积累,品牌基因清晰可见,中低端人群才是其核心的粉丝团的来源。终端建设还没有明确的战略部署,直接加入高端拼杀阵营,严重违背了现阶段龙江家园的品牌定位,注定的结局是曲高和寡,高端不见成效,低端不能有效借势。
其次,龙江家园摇旗呐喊“爽朗型白酒”,少有共鸣的同时,老村长却立足于自身品牌基因,稳定低端人群基础,向上辐射中档人群,扩大生意来源。依托老村长的品牌基因,倡导“踏实生活,积极向上”的价值观,提出“好好生活 天天向上”的品牌定位,抢占了亿万消费者的公共心智资源,与中低端奋斗人群进行心灵共振。
产品战略,高端产品过于自信,中低端产品迭代乏术
在产品战略上,龙江家园错把“原珍”作为承载龙江家园品牌升级的载体。多品牌策略的重心放在了高端产品,盲目的自信使营销重心严重偏离。中低端产品,10年间一直以精品高粱为主力,销量最好年份曾占总份额65%左右,现零售价10――-18元,无论在外观还是口感都已经形成审美疲劳。虽然有广大的群众基础,但产品结构始终没有形成有机的组合,相对单一,升级或替代产品反映迟缓。木海、三宝系列产品也备受冷落,以致市场关注度有下滑之势。
与此同时,老村长仍然坚持“老村长”主品牌不变,继续深耕细作。并分步推出更具有品质和价值的“生活”系列中档酒,提升和丰富产品结构。
促销战略,舍本逐末,高大上的创意致使核心渠道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