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版女装饰品店”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5篇三年级语文开学第一节课 教学案例(S版三年级上册),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分享的三年级语文开学第一节课 教学案例(S版三年级上册),希望大家喜欢!

篇1:三年级语文开学第一节课 教学案例(S版三年级上册)
同学们好!首先,老师想要祝贺同学们!有没有同学能猜到为什么老师想要祝贺你们呢?想想今天有什么特别的吗?“今天是你们上三年级的第一天”祝贺同学们长大了,祝贺同学们升入高一年级学习。希望同学们把缺点永远留在二年级,将优点带入三年级继续发扬光大。”
好。有没有同学知道我姓什么?大家能猜一下吗?我姓陈,叫雪仪。雪是冰雪聪明的雪,因为我爸妈希望我长大是一个冰雪聪明的人,仪是仪表,礼仪的仪,也因为我爸妈希望我长大是有礼貌的人。那以后大家就叫我“陈老师”吧!
我说:“谁来喊我一声?”一位小女孩站起来喊:“陈老师好!”我与她握握手,说:“你好!你真懂礼貌。”我接着说:“你叫什么名字?能告诉我爸爸妈妈给你取这个名字的含义吗?”好几位学生站起来说了他们的名字,并说了名字的含义。我说:“我记住了这些同学的名字。”
我又说:“今天是我们的第一次见面,我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份礼物--写给你们的一封信。”
亲爱的孩子们:
你们好!
当你们看到这封信时,你们已经看到我了。真的很抱歉,我没办法在事先就联系上你们,所以只能在开学的第一天将信念给你们听了。
你们是不是有点难受,因为你们看到的不是原来的熟悉的老师?我能理解你们的心情。仔细想来,我们能够相识纯属偶然--用个比较通俗的话,叫做“缘分” !你想想,这世上那么多的学生,我为什么就遇到了你呢?这世上那么多老师,你为什么就遇到了我呢?呵呵,这是不是缘分?
今天是新学期的第一天,第一节语文课。我送给同学们一件礼物--一句发自我肺腑的话语。
“让人们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
我把这句话作为礼物送给你!(请你闭上眼睛,在心里默念一遍:“让人们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并且记住这句话 )亲爱的孩子们,做一个“让人们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的人,往往只需“举手之劳”:在家里,你为妈妈煮饭烧水,你的妈妈就会因为你而感到生活在一个温暖的家庭是一种幸福;在街头,你热情耐心地回答一位外地人的问路,他就会因你而感到能够得到一位素不相识的人的真诚帮助是一种幸福;在教室楼道,你主动上前帮老师抱作业本,老师会因为有你这样的学生而感到幸福;有同学病了,你哪怕是送上一句亲切的问候,他也会感到有你这样的同学是一种幸福……今后在我们班,当某个同学遇到困难时,是你第一时间出现在他的面前并伸出温暖的手臂:“别着急,有我呢!”那样,他会因为有你而感到班集体的无比温馨!我希望在我们的班级中,同学之间互相友爱,互相帮助,谁也离不开谁:每一个人为班级的挫折感到难过与忧虑,每一个人为班级的成绩感到欣喜与自豪。
孩子们,从现在开始,你们在学校的每一天,我都将和你们一起度过。我会和你们一起诵读美妙的儿童诗,用我们快乐的声音迎接每一个黎明的来临。我会和你们一起学习课文,一起领略语言文字的魅力。我会给你们讲故事,讲一个又一个好听的故事,在故事中一起去感受人性的真善美。我还要带你们读一本又一本的故事书,哦,这一本本美妙的故事书,曾经怎样地吸引了我教过的孩子们,我相信它们一定也会深深地将你们吸引,并且将它们编织进我和你们的生命里。当然,我还会和你们一起做游戏(如果你们愿意,能教我一些新的游戏吗?),我还愿意听你们说说你们的心里话,如果你们愿意告诉我的话,你们最好把这些话写在你们的日记本上,我愿意分享你们的喜与忧。8月30日,陈老师
刚刚听老师读完信:“在这封信里,老师送给同学们一句话,知道是哪句话吗?”一位学生回答:“让别人因为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
我把这句话写在黑板上,让学生齐读了两遍。
我说:“让别人因为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往往只需要举手之劳,你在暑假里做了哪些事让别人感到幸福了?”有的说在爷爷生日的时候送小礼物,有的说在爸爸妈妈上班的时候在家里洗碗,有的说帮爸爸妈妈抹地……我让学生将这句话牢牢地记在心间:“让别人因为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
好,同学们说得真好,老师很开心你们能跟老师分享这么多让人感到幸福的事,希望在以后的语文课上,大家能好好听课,不打扰其他同学上课,让同学们因为有这样认真学习的同学而感到幸福,也让老师因为有这样听话的学生而感到幸福。
接下来,老师对你们提出几点简单的要求,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语文课上能做到以下几点:
1.上课时必须认真听课,不交头接耳,不玩其他与课堂无关的东西,不打断老师讲课,有问题先举手得到老师的允许后再说话;
2.上课认真做笔记,以后的语文除了要有平时的写字的笔外,还要备齐铅笔,红笔和尺子,听老师的指令,什么时候该用铅笔或红笔划横线,或用尺子画波浪线
3.必须按时完成作业,如果没有特殊情况,没有按时完成作业的话,除了要补回那些作业,还要额外加以处罚,比如:老师会布置额外的作业让你完成,总之,同学们一定要记得按时完成作业
1、认识封面:仔细看看语文书的封面,说说:你看到了些什么?
2、读读目录:
认真读读语文书的目录,说说:
(1) 这本书一共有几篇课文?标*号的有几篇?标△号的有几篇?
(2) 认真读读课题,你最喜欢哪些课文?为什么?
作业:
1.以前的语文科代表,帮忙收起暑假作业
2.回家包好语文书皮。
3.预习第一课,回家读一读课文,不会读的字词问问家长
[三年级语文开学第一节课 教学案例(S版三年级上册)]
篇2:语文s版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一、学生情况分析
三年级一班共有学生41名,其中男生19名,女生22名。从整体看,本班属于前面优等生出色,后面后进生较多这种情况。优等生能要求上进,在课堂上认真听讲,养成了主动阅读的好习惯,并有一定的语文素养,发展也比较全面。后进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能自觉做好上课准备,不能积极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上课听讲不够专心,课下阅读时间少,课外积累欠缺。在本学期对他们需要多一些关注与指导,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给学习方法,使他们能和大家一起快乐学习,共同进步。
二、指导思想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三年级下册》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的精神为指导,以《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为依据编写的。本册教科书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从选文到练习设计,从编排结构到呈现方式,有不少新的突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重视学生知识的积累情况,更要着眼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增强语文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三、教材分析
本册共有课文32篇,其中精读课文24篇,略读课文8篇。教材后面还编排8篇选读课文。每组教材包括导语、课文和语文园地三大部分。第二组和第五组各安排了一次综合性学习活动。附录部分包括生字表
(一),要求会认的字;生字表
(二),要求会写的字;词语表。教材共八个专题。它们依次是:感受大自然的美好;爱护周围环境,怎样看待总是、怎样想问题;丰富多采的儿童生活;可贵的亲情、友情;神奇的科技世界;国际理解和友好;神话故事、传说。每个专题人文内涵丰富,贴近儿童生活,体现时代特点,蕴涵教育价值。本册要求认200个字、写300个字。本册教材有以下几个特点:
1、围绕专题整合教材内容。
2、结合专题继续安排综合性学习,体现课程标准倡导的理念和目标。
3、大量更新课文,使教材更加贴近儿童生活。
4、着力改进课文和课后练习的编排,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5、保持语文园地的框架结构,加强内容的整合和创新。
6、完善图像系统,注重图文并茂。
四、学习目标1.在语文学习中,体现8个专题的思想。2.认识200个字,会写300个字。累计认识2200个字,会写1600个字。3.会使用字典、词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继续练习用钢笔书写正楷字,用毛笔仿影。4.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5.继续学习默读,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6.学习联系上下文或其他方式,理解词句的意思,继续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7.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8.继续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9.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诵读优秀诗文,练习复述课文。10。继续培养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11.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12.能用普通话交谈。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并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请教,就不理解的意见与人商讨。继续具体生动地讲述故事,努力用语言打动他人。能逐步清楚明白地讲述一件事情。13.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书面与口头结合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篇3:语文s版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一、教学目标和要求:
㈠.思想道德方面
在语言文字训练过程中,受到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的教育;了解革命战争的艰苦,懂得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学习革命前辈的远大志向和献身精神,从小立志为祖国刻苦学习的思想;继承和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受到尊敬师长、关爱他人、助人为乐等社会主义思想品德教育;培养热爱科学,勇于实践和创新的精神,培养环境保护意识和社会责任感,陶冶爱美的情趣。
㈡.语文知识方面
1.识字和写字
①对学习汉字有浓厚兴趣,能利用汉语拼音识字,学习普通话,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学会240个生字,会认85个生字。
②会使用字典、词典,具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
③能使用硬笔正确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不断提高写字质量。
2.阅读
①加强朗读指导,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的课文。
②初步学会默读,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③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学过的词语大部分能在口头或书面中运用。
④能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动脑筋,多读多想,把课文读通,初步把握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⑤在理解语句的过程中,体会句号与逗号的不同用法,了解冒号、引号、问号、感叹号的一般用法。
⑥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⑦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鼓励学生摘抄好词佳句,加强语言的积累。
⑧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
⑨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
3.习作
①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
②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
③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他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④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
⑤根据表达的需要,正确使用冒号、引号。
4.口语交际
 ①能用普通话交谈,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并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请教,就不同的意见与人商讨。
①能用普通话交谈,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并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请教,就不同的意见与人商讨。
②能具体生动地讲述故事、讲笑话、办画展,评一评,努力用语言打动他人,能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③会接待客人,动脑筋解决问题等。
5.综合性学习
①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有目的地搜集资料,共同讨论。
②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书面与口头结合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③能在老师的指导下组织有趣味的语文活动,如“举办童话故事会、编童话集”、“动手制作新年礼物、写上祝福语“等,在活动中学习语文,学会合作。
④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中,尝试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解决简单的问题,做个社会学生。
二、全册教材简析:
本册教科书以专题组织单元,设计了八个专题,围绕专题以整合的方式安排了八组教学内容(可参看目录)。它们依次是:多彩的生活;名人故事;心中的秋天;细心观察;灿烂的中华文化;祖国壮丽的河山;科学的思想方法;献上我们的爱心。每个专题的内涵都比较丰富,为学生知识和能力、方法和习惯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和提高提供了广阔的平台。教材内容贴近儿童生活,体现时代特点,蕴涵教育价值。每组教材都包括导语、4篇课文和一个“语文园地”。这几部分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本册共有32篇课文,精读课文24,略读课文8篇。每组教学内容包括3篇精读课文和1篇略读课文,略读课文用“*”加以标明,位于精读课文之后。在每篇精读课文后面,除了要求会认和会写的生字内容之外,教材还安排了与词句理解和课文内容有关的习题。学生开始刚刚开始一般意义上的习作,为了增加训练机会,教材在部分课后练习中增设了“小练笔”这个栏目,力图使学生通过经常性的练笔提高习作水平。
每个“语文园地”都有5个栏目,与以往教材一致的“口语交际”“习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等4个栏目属于固定内容,“宽带网”“展示台”“趣味语文”“成语故事”作为第5个栏目,它们在本册教材中各出现了2次。“趣味语文”和“成语故事”,它们在本套教材中都是第一次出现。
八组精读课文之后,安排了8篇选读课文(参看目录),供学生作为延伸、扩展阅读之用。本册要求认识200个字,会写300字。要求认识的字,分散安排在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中,再课后生字条里列出;要求会写的字只在精读课文中安排,列在课后的方格里。教材后面附有两个生字表和词语表,“生字表一”是要求认识的字,“生字表二”是要求会写的字。
三、全册教学要求:
1.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感受生活的丰富多彩,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了解祖国壮丽的山河、富饶的物产,培养热爱祖国、热爱自然的思想感情;认识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厚博大,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学习革命领袖、科学家的优秀品质;受到关爱他人、助人为乐的思想品德教育;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启迪学生的思想,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善于思考的能力。
2.认识200个字,会写300个字。累计认识个字,会写1300个字。
3.会使用字典,学习使用词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开始练习用钢笔书写正楷字、用毛笔描红。
4.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继续学习默读,学习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6.学习联系上下文,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词句的意思;初步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
7.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初步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8.开始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9.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背诵优秀诗文10篇(段)。练习复述课文。
10.初步培养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万字。
11.开始练习习作。不拘形式地写出见闻、感受和想象。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12.讲述故事努力做到具体生动,用语言打动他人;讲述见闻努力做到清楚明白,能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13.结合语文学习,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书面与口头结合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四、全册教材重点、难点:
1、学会240个生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字词在语言环境中的意思,并能正确书写;会认85个生字,只要求读准字音,不抄不默不考。具有一定的识字能力。
2、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词句的意思。学过的词语大部分能在口头或书面中运用。注意语言的积累,初步养成积累语言的习惯。
3、助字典或有关资料独立阅读程度适合的读物,了解主要内容。逐步养成课前预习、课后复习、课外阅读的习惯。课外阅读量不少于7万字。
4、逐步养成勤于观察思考和乐于动笔的习惯,能在观察的基础上写出比较具体的内容。学写想象中的事物,能展开想象和幻想,不拘形式、自由地把自己的见闻和想象写出来,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语句完整通顺。学会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冒号和引号。学习写日记。
5、用普通话清楚明白地说几句话、一段话,做到语句完整通顺,说话有礼貌。能在双向互动的语言实践中,提高口语交际的能力。能无拘无束地进行交流,在日常生活中积极主动地锻炼口语交际能力。
篇4:语文s版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1.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更新教学理念,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推行素质教育,为培养合格人材而努力。
2.加强政治业务学习,虚心学习先进经验,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大胆实践,加强学法指导,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二.教学目的
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扩大知识面,掌握常用的文字和最基本的听说读写的技能技巧,使学生具有一定的听说读写能力。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对学生进思想教育。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1)会使用字典,学习使用词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
三.教学目标
1.识字与写字
(2)认识250个生字,会写300个生字。
(3)继续练习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整洁。
2.阅读
(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要求背诵的课文、段落。
(2)继续学习默读课文,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3)学习联系上下文,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词句的意思。继续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
(4)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背诵优秀诗文10篇(段),练习复述课文。
(5)继续学习略读课文,粗知文章大意。
(6)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7)继续培养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万字。
3.习作
(1)留心观察,展开想象,乐于书面表达。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2)学写感谢信。
(3)能够在习作中合理地运用收集的资料。
(4)能够有顺序地安排文章内容,并把印象深刻的部分写具体。
4.口语交际
(1)能用普通话交谈,继续培养讲普通话的习惯。
(2)能具体生动地讲述故事,努力用语言打动他人,讲述见闻做到清楚明白,能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3)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并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请教,就不同的意见与人商讨。
5.综合性学习
结合语文学习,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书面与口头表达结合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中,尝试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解决简单问题。
(一)识字与写字
1.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左右,其中1800个(比原减少200个)左右会写。
3.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会运用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词典。(原:会使用字典、词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
4.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用毛笔临摹正楷字帖。
(有条件的地方,可学习使用键盘输入汉字)(原5条,现4条)
(二)阅读
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初步学会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原属第一学段要求)。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
4.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5.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6.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领悟内容。
7.在理解语句的过程中,体会句号与逗号的不同用法,了解冒号、引号的一般用法。
8.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
9.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原10条,现9条)
(三)习作
1.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原第3条)
2.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像,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原: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
3.能用简短的书信便条进行书面交流。
4.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
5.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根据表达的需要,正确使用冒号、引号等标点符号。
6.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原8条,现6条)
(四)口语交际
1.能用普通话交谈。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养成向人请教、与人商讨的习惯。
2.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
3.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讲述故事力求具体生动。(删:努力用语言打动人)(原4条,现3条)
(五)综合性学习
1.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有目的地搜集资料,共同讨论。
2.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书面与口头结合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3.能在老师的指导下组织有趣味的语文活动,在活动中学习语文,学会合作。
4.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中,尝试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解决简单问题。
5.有条件的地方,可学习使用键盘输入汉字。(原识字、写字中的目标,调整)(原4条,现5条)
篇5:语文s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本册共有课文32篇,其中精读课文24篇,略读课文8篇。此外,教材后面还附有8篇选读课文。设计了八个专题,它们依次是:多彩的生活、名人故事、心中的秋天、细心观察、灿烂的中华文化、壮丽的祖国山河、科学的思想方法、献出我们的爱。每个专题内涵丰富,贴近儿童生活,体现时代特点,蕴涵教育价值。每组由导语、三篇精课课文、一篇略读课文、一个语文园地组成。精读课文后面有会认和会认的字,略读课文后面没有安排会认的字,哪字属于生字就随文注音。精读和略读之间有连接语,并适当提出略读的要求。一部分后面有资料袋,有两组课文安排了综合性学习。
全册书要求认识200个字,会写300个字,第一次会写的字超过了会认的字。要求认识的字排在横条里,要求会写的字排在方格里。此外,教材在语文园地一、四、五、七还归类安排了一些要求认识的字,如不便于安排在课文里的反映人体器官的字等。每个语文园地由五个栏目组成。其中有四个固定的栏目:“口语交际”“习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第五个栏目是机动栏目,为“宽带网”“趣味语文”“展示台”或“成语故事”,这四项内容分别在八个语文园地中交叉安排两次。
二、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全班46人,其中男24人,女22人
上 学 期 成 绩 最低分学生姓名
(3人以上) 备注
平均分 及格率 优秀
人数 中间成绩人数 不合格
人数
66 73 10 20 16 朱伟业 邹慧春 胡可平蓝巡 黄志远
学情简要概述:
我班共有学生46人,大部分学生态度端正,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能按时完成作业。但是有三分之一部分学生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上怕苦怕累,敷衍了事,怕动脑筋,在词汇的运用、口头表达、与人交往合作、自能学习及习作方面还有一定的欠缺,有待进一步的提高。所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本学期的重点。
三、本学期的教学目标:
项 目 学生成绩提高设想
语文平均分 及格率 优秀率 差生转化率 备注
目 标 指 数 67 76 27 12
四、教学措施和方法:
(本学期教材的重点、难点及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培优补差的主要措施。)
教学重难点:
1.学会240个生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字词在语言环境中的意思,并能正确书写;会认85个生字,只要求读准字音,不抄不默不考。具有一定的识字能力。
2.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词句的意思。学过的词语大部分能在口头或书面中运用。注意语言的积累,初步养成积累语言的习惯。
3.助字典或有关资料独立阅读程度适合的读物,了解主要内容。逐步养成课前预习、课后复习、课外阅读的习惯。课外阅读量不少于7万字。
4.逐步养成勤于观察思考和乐于动笔的习惯,能在观察的基础上写出比较具体的内容。学写想象中的事物,能展开想象和幻想,不拘形式、自由地把自己的见闻和想象写出来,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语句完整通顺。学会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冒号和引号。学习写日记。
5.用普通话清楚明白地说几句话、一段话,做到语句完整通顺,说话有礼貌。能在双向互动的语言实践中,提高口语交际的能力。能无拘无束地进行交流,在日常生活中积极主动地锻炼口语交际能力。
教学措施和方法:
(1).引导学生读书、思考,逐渐悟到读书时应在什么地方想想什么,怎样想,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2).指导学生兴盛使用工具书、资料库的意识和习惯。鼓励学生独立阅读思考,探索发现尽量自己解决问题。
(3).在教学方法上倡导,自主、合作、探索的学习方式。
(4).紧密联系学生的阅读或是生活实际,进行小练笔以加强读写之间的联系。要引导学生注意运用语文中的一些表达方式和写作方法。穿插使用多媒体教学,使学生的感受立体化。
(5).在口语交际及习作指导要求方面,注意循序渐进逐步提高,理论服务和实际操作相结合。
五、教学进度表
周次 章节 教学内容 课时
1 开学准备工作
2 第一单元 第一课 6
3 第一单元 第二课,第三课 8
4 第一单元 第四课 语文百花园一 7
5 第一单元、第二单元 单元整理 习作讲评 第五课,第六课、 7
6 国庆放假 7
7 第二单元 第七课,第八课 7
8 第二单元 语文园地二 熟悉的人单元整理 习作讲评 7
9 第三单元 第九课,第十课 7
10 第三单元 第十一课,第十二课 7
11 第三单元、第四单元 语文园地三 第十三课 7
12 第四单元 第十四课,第十五课 8
13 第四单元 第十六课 语文园地四 单元整理习作讲评 7
14 第五单元 第十七课,第十八课 7
15 第五单元 第十九课,第二十课 7
16 第五单元、第六单元 语文园地五 说收集的资料单元整理 习作讲评 第二十一课 7
17 第六单元 第十二课,第十三课 7
18 第六单元 第二十四课 语文园地六 习作讲评 7
19 第七单元 第二十五课,第二十六课 7
20 第七单元 第二十七课,第二十八课 7
21 第七单元、第八单元 语文园地七 习作讲评 第二十九课,第三十课 7
22 第八单元 第三十一课,第三十二课 语文园地八 7
23 复习7
24 考试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