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孤城”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5篇比喻修辞手法的成语,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后的比喻修辞手法的成语,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比喻修辞手法的成语

篇1:小学比喻修辞手法课件

小学比喻修辞手法课件

定义

比喻就是“打比方”。是根据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之间的相似之处,用一种事物来比方另一种事物的修辞手法。

结构

比喻一般由三个部分组成,即本体(被比喻的事物或情景)、喻体(被拿来用作比喻的事物或情景)和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性词语)。

构成条件

构成比喻的关键:

①甲(本体)和乙(喻体)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

②甲乙之间必须有相似之处。

①②两条必须同时成立,否则比喻不能成立。

注:一个句子是不是比喻,不能单看比喻词。

下面几例不是比喻句:

①他的性格像母亲。——同类事物做比较

②这天黑沉沉的好像要下雨。——表示猜测

③不要带着思想包袱去工作。——词的比喻义

下面几例才是比喻句:

(1)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荷花》

(2)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两丈多高的白色长城。《观潮》

(3)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静夜思》

比喻的目的

比喻旨在于用形象的语言阐明思想。即通过比喻的手法,让人对不明白、不理解、不清楚、不认识的事物得到认识和理解。

比喻的具体目的主要有下面几种:

【第一种】说明本体的可能性。本体被一件令人诧异的事物所修饰,须运用比喻消除这种诧异性。例如:

残酷的战争起于片言之语,君不见熊熊烈火大多来自些微火星。

某人少时劳累老时休息,恰如一只蚂蚁,夏天努力收集食物,以便冬天坐享。

【第二种】阐明本体的情况。本体的特性原先不为人知,用比喻加以形容,大家便一目了然。

地球圆圆的,象只橙子。

她体段柔软,仿佛生就一身藤骨。

【第三种】阐明本体情况的程度。原先对本体的特性只有概括性的了解,经过比喻,指明了这种特性的程度。这常常是可以感觉得到的事物。例如:

病人服用了一种苦药,它仿佛就是苦瓜。

房子着了火,我仿佛觉得地狱移到了人间。

【第四种】肯定本体的情况。叙述本体的事物须用比喻来肯定和阐明。这种情况下是用可以感知的事物来比喻理性的事物。例如:

学者的长处即使不让发挥,它也像麝香那样,被遮盖住,却不能阻止它香气四溢。

轻浮的人正在不知不觉中走向毁灭,就像飞蛾扑火那样。

【第五种】美化或丑化本体。前者(例1、例2是歌颂本体,后者(例3、4)则是贬低、鄙视本体。例如:

例1:狗像忠实的朋友。

例2:垂老之年是生命成熟之果。

例3:夏日炎炎如地狱之火。

例4:冬天是穷苦人为之瑟瑟发抖的幽灵。

比喻的作用

比喻的作用主要是: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化冗长为简洁。

比喻的分类

根据比喻结构的三个部分的异同和隐现特征,可分为四种。

【第一种】明喻。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像、似、仿佛、犹如、宛如、像……一样、仿佛……似的,恰似”等连接。常见形式是“甲像乙。

如:叶子出水很高,像婷婷的舞女的裙。

【第二种】暗喻。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是、成了、变成“等连接。典型形式是:甲是乙。

例如:广场上是雪白的.花圈的海洋,纪念碑已堆成雪白的山冈。

此外,暗喻还有一些变体需注意的是:

①修饰式暗喻:本体与喻体之间以修饰与被修饰、限制与被限制的形式来实现比喻关系。例如:这是花的海洋。

②同位式暗喻:本体与喻体之间以同位复指形式表现比喻关系。

例如:散文 这枝花 ,现在自然也和“文学树”上各个枝丫的花一样,都必须盛开。

③注释式暗喻:本体与喻体以注释说明的形式表现比喻关系,常用破折号连接。

例如:五点钟,上工的汽笛响了。红砖“罐头”的盖子——那扇铁门一推开……

【第三种】借喻。不出现本体和喻体,直接叙述喻体。借喻的典型形式是甲代乙。例如:最可恨那些毒蛇猛兽,吃尽了我们的血肉。

【第四种】博喻。连用几个喻体共同说明一个本体。例如:一只巨大的白丁香把花开在了屋顶灰色的瓦楞上,如雪,如玉,如飞溅的浪花。

常用比喻词

像、好像、似、似的、似乎、好似、恰似、如、犹如、有如、仿佛、好比、一样、成了、是、变成

比喻的修辞举例

(1)带有比喻的成语

恩重如山 冷若冰霜 成竹在胸 胸有成竹

呆若木鸡 风烛残年 挥汗如雨 浩如烟海

门庭若市 虚怀若谷 轻如鸿毛 震耳欲聋

声名狼藉 易如反掌 切肤之痛 亲如手足

人面兽心 如虎添翼 如胶似漆 丧家之犬

对答如流 刀山火海

a明喻:

虚怀若谷 门庭若市 如火如荼 如饥似渴

味同嚼蜡 寿比南山 归心似箭 如鱼得水

如虎添翼 冷若冰霜

b暗喻:

车水马龙 有口皆碑 唇枪舌战 草木皆兵

冰清玉洁 明珠暗投 人老珠黄 犬牙交错

血海深仇 犬马之劳

c借喻:

望穿秋木 破镜重圆 风平浪静 班门弄斧

铜墙铁壁 豺狼当道 掌上明珠 画龙点睛

柳暗花明 愚公移山

(2)比喻句举例:

①露似珍珠月似弓。

②阳光下盛开的百合花就是您的笑容。

篇2:比喻的修辞手法的诗句

比喻修辞手法的成语(集锦5篇)

1、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2、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

3、不知庭霞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开。

4、落尽琼花天不惜,封他梅蕊玉无香。

5、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

6、雪似梅花,梅花似雪,似和不似都奇绝。

7、燕山雪花大如席,纷纷吹落轩辕台。

8、谁将平地万堆雪,剪刻作此连天花。

9、才见岭头云似盖,已惊岩下雪如尘。千峰笋石千株玉,万树松萝万朵云。

10、战退玉龙三百万,败鳞残甲满天飞。

11、梅须逊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12、晨起开门雪满山,雪晴云淡日光寒。

13、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14、残雪压枝犹有橘,冻雪惊笋欲抽芽。

15、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16、凄凄岁暮风,翳翳经日雪。倾耳无希声,在目皓已洁。

17、地白风色寒,雪花大如手。

18、天寒色青苍,北风叫枯桑。厚冰无裂文,短日有冷光。

19、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

20、江山不夜月千里,天地无私玉万家。

21、大雪纷纷何所有,明月与我何相见。

22、满山遍野的.雪,就像那仙女头上的白头巾,盖在了大地上。

23、那雪,就如白玉,铺满了大地,让你感觉来到了天界。

24、飞雪断道冰成梁,侯家炽炭雕玉房。

25、古戍苍苍烽火寒,大荒阴沉飞雪白。

26、千峰笋石千株玉,万树松萝万朵云。

27、岘山一夜玉龙寒,凤林千树梨花老。

28、宫城团回凛严光,白天碎碎堕琼芳。

29、雪似胡沙暗,冰如汉月明。

30、朝来试看青枝上,几朵寒栈未肯消。

31、瑞叶飞来麦已青,更烦膏雨发欣荣。

32、天街飞辔踏琼英,四顾全疑在玉京。

33、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34、美妙的小雪花呀,像只只空灵飘逸的玉蝴蝶,扇动着薄翼,初降人间。

35、借问飘飞雪:盈盈欲为谁?空留昨日情,不见旧时人。蕊寒香冷菊难觅,泪洒空枝梦不寻。踏雪有痕藏不住,疏影一抹亦报春。

篇3:比喻的修辞手法的诗句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出自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出自苏轼的《中秋月》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出自李贺的《马诗》

卷地朔风沙似雪,家家行帐下毡帘.出自萨都刺的《上进即事五首》之三

东门沽酒饮我曹,心情万事如鸿毛.出自李颀的《送陈章甫》

半夜军行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出自岑参的《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出自李煜的《望江南》

明月如霜,好风如水,清景无限.出自苏轼的《永遇乐》

画堂晨起,来报雪花坠.高卷帘栊看佳瑞,皓色远迷庭砌.盛气光引炉烟,素草寒生玉佩.应是天仙狂醉,乱把白云揉碎.出自李白的《清平乐》(这个之所以给全文,是因为本喻体不在同一句里,而是一头一尾,

篇4:比喻修辞手法的诗句

比喻修辞手法的诗句

比喻修辞手法的诗句

1、《雨后池上》刘攽

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

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

水面如同轻轻磨过的明镜一样,倒映出池塘边的房檐和楹柱,以此表现了雨后池塘水面的平静。

2、三江小渡

杨万里

溪水将桥不复回,小舟犹倚短篙开。

交情得似山溪渡,不管**去又来。

诗人采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山溪渡”比作 “交情”、“水上**”比 作“人生波折”,赋予”山溪渡”、“**”象征意义,从而表达了友情恒久不变,能经得起风浪考验的主旨。

3、柳梢青送卢梅坡

刘过

泛菊杯深,吹梅角远,同在京城。聚散匆匆,云边孤雁,水上浮萍。

教人怎不伤情?觉几度、魂飞梦惊。后夜相思,尘随马去,月逐舟行。

上片用“云边孤雁,水上浮萍”的比喻来表现离别之苦,下片用“尘随马去,月逐舟行”的比喻来表现思念之切。

4、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把西湖比作西施,有明显是比喻词“比”。苏轼用这个比喻来表明西湖的美丽。

5、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孔雀东南飞》

此句中本体是君和妾,喻体是磐石和蒲苇,喻词是作。这里用磐石来比喻男子的敦厚,用蒲苇来比喻女子的坚贞。作者用这个比喻来表明焦仲卿和刘兰芝二人之间感情的深厚和笃定。

篇5:比喻的修辞手法诗句

⑴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⑵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⑶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君。

⑷君看一叶舟,出没**里。

⑸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