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赵小猴”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6篇给人生算出一个新高度美文,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后的给人生算出一个新高度美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给人生算出一个新高度美文

篇1:给人生算出一个新高度美文

给人生算出一个新高度美文

学习要加,骄傲要减,机会要乘,懒惰要除。

最近,数学的专业领域“卡迈克尔数”的研究有了重大发现,而在这之前,该领域一直是世界各数学家一个头疼的问题。但令人没有想到的是,该项研究的发现,竟然归功于中国的一名普通打工小伙,他叫余建春。

河南农村娃余建春毕业于一所普通的专科学校,一直在外打工。父母过早离开人世,家中只有一个大哥。余建春小时候学习成绩一般,但唯有数学在班里是拔尖儿。他从小就对数学十分感兴趣,一有空就去学校的图书馆看与数学有关的书,并且希望上大学时能选择数学专业。但到了高考选择专业时,大哥不同意他选择数学专业,一个农村孩子学数学有什么用。余建春无奈选择了牧业专业。

尽管如此,余建春从未放弃过对数学的热爱。上大学期间,除了专业以外,余建春几乎所有的'时间都沉浸在数学的研究当中,有时对一个知识感兴趣了,连课都不去上,在宿舍里一个劲地钻研。

大学毕业后,余建春开始了打工生涯,郑州、苏州、东莞等多个地方都留下了他的身影,他做过保安、车间工人等。可他对数学的那分热情之火,烧得越来越旺盛了。闲暇时,余建春就买数学方面的书籍,下班后就躺在床上阅读,有了新的想法,就在本子上演算。他的同事们都把他当作一个怪人来看,一个人竟然可以对数学这么痴迷。

在自学数学的道路上,余建春遇到了几次新的发现,可是,身边的人没有在数学领域方面精通的。这时他就想到在网上搜索国内知名数学学者的信息,打算把他的发现写下来,然后寄给他们求证。可是这些寄出去的信件往往都石沉大海。不过,余建春并没有气馁。自从发现能给学者寄信以来,他不断研究、不断写信,桌子上的手稿越来越厚,向专家学者投稿已成了他的习惯。

余建春通过看书认识了“卡迈克尔数”,他开始识别关于它的新算法研究,他认为以前数学界的查找方法太过烦琐,而且准确率不高,他想找到一种更加高效的算法。有一天,余建春算了一个式子,工作的时候他还在想着这个式子。回家后把本子拿出来,一算就有了新的发现,经过几天的努力,余建春得出了这个新算法的雏形。得出新算法后,余建春非常激动,他相信自己的发现是正确的,所缺的就是一个验证。那时他正巧在杭州打工,了解到浙江大学数学系教授蔡天新是这方面的专家,决定把他的新发现连同其他研究成果发送电子邮件投给他。

在20天的焦急等待后,他收到了蔡天新的回信。蔡天新邀请他到浙江大学参加讨论班,向博士生介绍他的成果。余建春得知后兴奋得睡不着觉。来到浙江大学的课室内,余建春站在讲台上,发现下面坐着的都是博士、研究生,他紧张得拿粉笔的手都在不停发抖。随后他慢慢调整了状态,在之后一个半小时里,他一口气在黑板上推演了五个新发现的公式,中途没有看一眼笔记。演讲结束,余建春的表现技惊四座,台下的研究生、博士生纷纷拍手叫好。蔡天新教授听完余建春的演讲,也大加赞赏,对余建春说:“虽然有些地方的确有缺陷,但不能掩盖你很出色的事实。”蔡天新还表示,余建春的可贵之处在于他非常谦虚踏实。

就在那时,余建春第一次感觉到了这么多年来的努力,终于换回了如洗礼般的成就感。余建春的发现获得肯定后,有企业愿意为他提供工作。对此,余建春并不在乎,他在这时还想着数学,他想要进一步地进修,完善他的理论体系。

谁说普通人就不能达到一个让众人仰望的人生高度?余建春证明了普通人可以做到。在他的不懈坚持之下,他用他的数学公式,给人生算出了一个新高度。

篇2:给人生一个耳光美文

给人生一个耳光美文

在经受挫折跟人生给我沉重打击的时候,我总是选择还击人生一记耳光。

岁月太匆匆,人生总是喜爱喜怒无常。很多的时候,特别是阳光灿烂,人生得意的风口,人生总会跟你开个不大不小的玩笑,或是困难,或是打击,或是让你找不到了方向。在漫长的人生岁月之中,人生或多或少总会给你几记响亮的耳光。

人生漫长的岁月里,总是给你设置太多的十字路口,在每个十字路口的站点让你迷惘,让你找不到坐标,让你找不到前进的方向。

在每一个十字路口,只是有一个对 的方向,未来的对与不对,人生只管设置,不管你的取向。对与不对,也是我们迈出那关键的一步而决定我们未来的成功与失败。太多的十字路口,太多的对与不对,要看我们是不是在关键的路口是不是走对了方向,走对了,很ok,可以节省我们很多的努力跟时间。然而走错了,又能怎样?那要看你是不是真的能不能够及时回头,舍弃前面迷人的光景,而继续寻找我们人生对的方向,如果只顾着欣赏,而忘了归途,那,只能会让你南辕北辙。

困难也就好比是一座山,走过了十字路口,大山封堵了路径。有的人选择避让,有的人选择跟大山同归于尽,碰的头破血流,大有不到黄河不死心之斗志。我们不是愚公,也原本没有啃山的能力。不错,是有一部分的人会迎难而上,开山劈道,登到峰顶,振臂高呼,一览天下众山之小,享受着胜利的喜悦心情。但,我很相信这部分的人肯定没有了回头的路,如果回头,将会是一路下坡,接下来的几年甚至几十年让他难以接受失败的挫折,因为回头毕竟是下坡的路,他们选择迎难而上,他们是有勇气的,他们是有斗志的。然而殊不知,万丈悬崖的峭壁,会断送多少能人志士的奋斗的征程?

选择回头,选择另辟蹊径,绕开大山,也未必不会找不到成功的路。

然而,我喜欢的,总是给人生一记耳光。

人生给我开了无数次的玩笑,人生一次又一次地打了我耳光。

我怨恨过,我彷徨过,我迷惘过,我在人生的风口找不到方向过,我在困难的大山面前不知所措过。

经过了,就是人生的所得,不经历困难与挫折的人生怎会是完美的人生?不经历过打击的人生又怎会让你吃一堑而长一智?不经历过风雨,你又怎会看到彩虹的`艳丽?

我很讨厌甚至说是看不起一部分人,这部分人一经有一点挫折,不是整天以泪洗面就是整天抱怨。以泪洗面,怨恨人生给自己磨难,让自己经受这么大的打击。或是生怕找不到倾诉的对象,一旦被他逮到,好似遇到知音,便跟你滔滔不绝,诉说前因后果。

要知道,你跟困难就像是两个人坐在同一个跷跷板上,你下去他就会起来,你起来他就会下去。你弱他就强,你强他则弱。所以,不跟困难打斗,任凭他在你的面前耀武扬威,那么你永远战胜不了他。

你 哭也好,你恨也罢!旁人在你的人生里永远扮演者看客跟听客的角色,所能做的,只能是几句安慰而已。征服困难,永远还是你自己的努力。

不错,越来越多的富二代,开着豪车,傍着美女,出入奢侈豪华的场所而醉生梦死。假设,如果有一天一切从零开始,让你一无所得,你能勇敢地扛起困难而迎难而上吗?假设有一天让你身无分无,在复杂的社会竞争中,你又有几分把握在芸芸众生之中脱颖而出?

其实谁都会羡慕这种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奢侈生活,谁都愿意存活在这种没有竞争压力的特定环境之下。

但,他们快乐吗?或许他们是快乐的,但他们唯一不能如愿的就是老子不会跟随照顾他们一辈子。假设老子离去,自己独当一面,你是不是真的有能力守住老辈辛苦创下的基业?或许这真的应了那句话:“创业容易守业难”吧!

所以,很多知名的成功者都会看到这一点,在自己事业旺盛的时期,总不会忘记教育自己的后代,他们时不时地会制造困难,而勇敢地将自己的子女抛到困难之中去接受人生的历练。这是智者,没有困难也会制造困难,让他们在自己的拼搏之后看到因自己奋斗后而升起的彩虹。

给人生算出一个新高度美文对于困难,我早已经习惯了。我不是名人之后,亦不是成功者的子女。我只能依靠自己的实力在人生不断给予的困难之中而奋起扬帆。

对于困难的打击,我会哭也会笑,哭,是因为困难不够大,笑,是因为困难已经让我心神疲惫。但无论是哭还是笑,我都会坦然面对。

人生无数次地打了我耳光,足够响亮,又或许旁人听来抑扬顿挫。但对于我,我也是极不喜欢的。但尽管不喜欢又能怎样?事实摆在面前,也很无奈,也很迷惘。

所以我喜欢喝酒,我喜欢睡觉。当人生给我的耳光足够响亮,我便灌醉自己,醉了也就睡了,醉的一塌糊涂,当然也睡的一塌糊涂。短时间的麻痹,会让自己忘了疼痛,短时间的麻痹会让自己做最短时间的心态调整。

当醒来后,睁开惺忪的睡眼,洗一把脸,抻一下懒腰,深舒一口气,狠狠地重重地还击人生一记响亮的耳光,将困难打倒在地,迎难而上。

再怎么困难的人生我们终觉也要去面对,在怎么落魄的失意我们也要放平心态,因为我们坚信,只要我们活着一天,我们就要跟困难奋战到底,因为我们坚信,只要活着一切皆有可能,因为我们始终相信,风雨之后,我们终究会看到彩虹。

给人生一记响亮的耳光吧,不要被人生打倒,不要被困难击败,勇敢地还击它,或许你就站在了人生困难的肩膀之上。

篇3:给人生留一个缺口美文

给人生留一个缺口美文

巴尔扎克有一个癖好——只用有缺口的杯子。每次买了新杯子,他都会用调羹在杯子上轻轻敲出一个小小的缺口,而且无论是在家写作,还是参加宴会,巴尔扎克都会带着它。

有一次,雨果去找巴尔扎克,巴尔扎克照常用他的咖啡招待雨果。但他将书房找了个遍,也没有发现完好的杯子。巴尔扎克只好用有缺口的杯子给雨果冲咖啡。雨果这才注意到,巴尔扎克房间里所有的杯子都有一个小小的缺口。他很好奇,就问巴尔扎克为什么他的杯子都有一个缺口。

巴尔扎克停下手中的笔,微笑着说:“每次喝咖啡时,我都想喝满满一杯。但是,我用有缺口的杯子喝咖啡的时候,我就会想着,上一杯咖啡可不是完整的一杯呢。所以,接着我喝下一杯,再下一杯,喝得越多,流掉的咖啡就越多。我总是不能喝完整的`一杯咖啡,所以就不满足,总想把流掉的咖啡喝回来。这样,我就会不停地喝咖啡。”

雨果轻轻端起杯子,微抿了一口咖啡,再看巴尔扎克的样子,终于明白了。巴尔扎克用有缺口的杯子,是想提醒自己,无论写了多少作品,这些作品上都有一个缺口,以此来激励自己,写下一部时,将这个缺口补上,所以他才会不停地写下去。正因为抱着这样的心态,巴尔扎克在20余年的写作生涯中,写出了90多部不朽的传世之作。

篇4:给人生一个耳光励志美文

给人生一个耳光励志美文

已很久、很久没踏上外婆家附近的那条老街了,今天黄昏的时候,我一个人独步,又特意去看了看那条让我魂牵梦萦、难以忘怀的老街。

眼前的老街,依然是那条老街,但老街的风景却不再是我想念的风景,当我发现老街已不复我思念中的模样时,我突然有些后悔今日的决定,也许不来,我就不会有今日的失落和惆怅了。

记忆中的老街,它让我感觉既古朴、又亲切,老街犹如一位纯朴温婉的古意女子,浑身散发着无尽的优雅韵味和幽幽芳香。

我清晰地记得,曾经的老街是由青石板块铺就,街道两旁的木屋、木楼,一间紧挨着一间,一幢紧靠着一幢。那弯弯曲曲的街道,那林立的店铺,那古色古香的门匾,那班驳的墙面,还有那屋顶上疯长的瓦松,它们组合在一起,就如同一幅江南水墨画,意境深远,耐人寻味。

其实,那条老街长不过四百多米,但它留给我的却是丰厚、美好的回忆。我记忆中的老街,它犹如一首美丽的宋词,静静散落在我记忆的枕边;它犹如一支朴实的乡曲,轻轻飞扬在我回忆的天空。

小时候,我一直生活在外婆家,所以,对于那条老街我是再熟悉不过的了。以前,那条老街,白天是热闹的,晚上是静谧的。从小到大,关于老街的起源我从没追溯过,只是暗暗猜想,老街它一定饱经了人间的风雨沧桑,见证了许许多多的红尘悲欢离合。长大后,每次我望着老街,我都能体会到它的历史厚重感。

犹记得,小时候我最爱流连在那条老街,因为老街上的葱油卷、鞋底饼、红豆糕、棉花糖等诱人食物,总惹得我馋涎欲滴、不忍离开。

犹记得,老街上的那间老茶馆,不管晴天,还是阴雨天,几乎天天客满。白天,一般三四人,或五六人、七八人,围坐一桌。茶客们,谈天说地,调南侃北,每人只要花上三五分,或一两毛钱,便能品酌香茶满盅,坐上个老半天。那时,我虽不落座,但每次经过茶馆门口,总忍不住做几次深呼吸,那淡淡的茶香沁入心肺,令我心旷神怡。

很多时候,茶馆里还会有艺人来评弹、说书,只要评弹者一开腔,或说书人把惊堂木往台面上一拍,刹那间,乱哄哄的茶馆马上变得鸦雀无声,茶客们、听客们,个个睁大了眼睛、竖起了耳朵,聚精会神地观看起表演来。偶尔,我也会站在茶馆门外,踮着脚尖,依靠在门框上,不知不觉观看得入了神。

犹记得,老街上的那间铁匠铺,里面那个有着络腮胡子的壮实汉子,一年四季几乎都是光着膀子、满脸通红,挥汗如雨,他成天高举着铁锤,叮叮当当地敲打着铁器。那熊熊的炉火、四溅的火星,和烟熏的墙壁,至今想来,依然清晰如昨。

犹记得,老街上的那间棉花铺,一对中年夫妻,他俩背着巨大的弹弓,各自手持一枚如手榴弹般的木锤,整天不停地拨打弓弦,弹着棉花,“嘣、嘣、嘣、嘡——”的声音,从早到晚几乎不停。他俩的衣裤上、头发上、须眉上经常沾满了棉花絮,有时让我感觉像是雪人一样。有一次,我因为好奇,便跨进门槛,请求他俩让我弹几下过过瘾,我用木棰弹拨了几下弓弦,一种韵律如天外来音,霎时悠悠传遍老街,那感觉还真的不错呢。

还有老街上的鞋匠铺、缝纫铺、老虎灶等都让我迄今难忘,它们留在我心目中深深浅浅的印记,犹如乡村袅绕的炊烟,缥缈、悠远,辗转难以忘却。

每当夜幕降临,老街的店铺纷纷关门落锁,打烊的吱呀声夹杂伙计们的大呼小叫声此起彼伏。暮色四合,夜市小摊的油灯一盏接一盏的点亮起来。随着吆喝声愈发高涨,茶叶蛋的芳香,烤鲜鱼的烟火味,生煎包的焦香,渐次席卷老街的每一个角落,整个老街笼罩在舌尖的飞舞之中。

以前,老街旁边有一条小河,河上有座石拱桥,桥旁边有十几棵垂杨柳,那时候,我和我的玩伴们常常在那里躲猫猫、丢手绢、掏鸟窝、互相追逐、一起戏耍,那时的我们,其乐融融、乐不思蜀。

那记忆中的石拱桥就像诗人徐志摩眼里的康桥一样美,我忘不了那记忆中招摇的水草,也忘不了那在水草中自由穿梭的鱼儿。

今日,我静静走在那条老街,我感觉老街既熟悉,又陌生,我的心里真是五味杂陈、百感交集。老街两旁的房屋、店铺很多都已倾斜、坍陷,老街上早已是人去屋空、门可罗雀,不复从前。

曾经的石阶、青石板没有了踪影,取而代之的是黄沙、水泥。我放慢脚步,流连张望,我好希望在老街上能遇见旧时相识,寻得旧时印记,听得旧时的'叫卖声。

老街旁的那条小河也不知何时被泥土填满,那座石拱桥已消失得无影无踪,只有那老地方的三棵垂杨柳还在风中摇摆,招呼着我,为我幽幽诉说关于老街的前尘往事。

自从我爱上戴望舒的《雨巷》之后,我总不由地把记忆中的老街幻想成戴望舒笔下的那条幽巷,同时,也会把自己幻想成那个满结哀愁的丁香姑娘。今天,当我静静走在老街,虽然脚下青石板已不在,手中也没有油纸伞,但在那一刻,我感觉自己真的像极了丁香姑娘,因为一缕忧伤和惆怅一直蔓延在心底。

而今,老街上那一个用来捣米、捣花生、芝麻的石臼还在原地,只是再也无人问津,上面落满了厚厚的青苔。

想起老街曾经的喧闹、繁华,看着老街如今的冷清、萧条,我,怎么能不黯然神伤?

今日,当低飞的两只燕子蹁跹于老街上空,叽啾着从我头上掠过时,我多么希望那是旧时的燕儿,我多么希望,它们能帮我找回旧时的春景、春色,让我重温儿时的老街场景。

历史的脚步声渐渐远去了,当我今天独自徘徊在老街上,我真想拨开历史的烟云、推开历史的重门,轻轻地走进那旧时的老街。

如今,那低矮的屋楼、那斑驳的墙面、那老式的凳椅、那旧时的褂衫、那慢摇的蒲扇,都渐渐消失在远去的尘烟中,只有那评弹者、说书人的呀呀咿语声,和那抑扬顿挫的演讲音,以及那卖货郎的吆喝声,依然在我的记忆里久久回荡。

关于老街的一幕、一幕,早已在我的脑海中定格,镶嵌在记忆里。无论何时、无论何地,那条我思念的老街总会像一湾清流,静静地流淌在我的记忆深处。

曾经的那条老街,已成为我梦里梦外的一道牵绊,老街它可以走出历史的舞台,但它永远也走不出我的记忆。

我好想今夜有梦牵引,让我循着悠扬婉转的评弹小调,沿着儿时的记忆,再次踏上青石板,重新走在那条我深爱的老街,去细细解读老街的光阴故事。

能控制早晨的人,方可控制人生

南怀瑾先生曾说过,“能控制早晨的人,方可控制人生!”早睡早起,当别人还在被窝做着梦时,你已经走在为梦想拼搏的路上。

篇5:给人生一个努力的方向美文摘抄

给人生一个努力的方向美文摘抄

“随着手指在键盘上灵动地跳跃,一排排整齐的宋体字在电脑屏幕上快速涌现,我的心也会跟着手指的律动翩翩起舞。我知道,我的人生从此不再沉寂,我找到了自己努力的方向,梦想从此起航。”

一位年轻的朋友给我打来电话,告诉我说自己高考失利,可怜的分数连上大专都不够。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她不愿意再回学校复读,也不愿意去上一个只要花钱就能上的大学。每当被问及以后想干什么,怎么办时,我能够想象这孩子脸上的茫然,家里人着急,自己也很着急。年轻人向我抱怨说:“我现在真的不知道怎么办才好,现在大学生找工作都难上加难,一个高中生能干什么呢?”

听到这位朋友的抱怨,我不禁想起了一个叫段梦的`小女生。高中毕业便结束校园生活的段梦,没有大学学历,现在同样拥有理想的工作,精彩的人生。作为一个新兴的职业人——速录师,段梦有着自己的一段心路历程。

速录师,运用速录机设备,从事语音信息实时采集并生成电子文本的人员。通俗地来说,就是运用专业的速录机,边听边打字,做到“语音落、记录完、文稿成”,说话者讲完即可把讲话稿打印出来。在这个行业悄然兴起的时候,段梦并不知道自己的人生将因这个职业而改写。

“看了《我的青春谁做主》的朋友应该都知道里面的三姐妹之一钱小样吧,在里面,一份可媲美都市白领的工作让人能够承担起家庭的重担,那份工作就是速录,也是我现在所从事的工作。”说起自己的工作,段梦的脸上有着掩饰不住的自信和自豪。

可是谁又知道,一年前的她也曾在迷茫中苦苦徘徊,在茫然无助中消耗着自己的青春。“那时候,高中毕业后我没有再继续学业,整天在家无所事事,不知何去何从。每天躲避着我爸恨铁不成钢的脸和我妈焦虑的眼神,内心无比煎熬,却又无可奈何。我也想努力,想让自己活得更有价值,想让父母因我而骄傲,可是,我不知道怎么去努力,没有方向,有劲不知道往哪儿使,很迷茫!”

这样的情况一直持续到她知道了速录这个行业,知道了速录师这种职业人的存在。一个偶然的机会,她在一本杂志上看到了四川广汉速记秘书学院招收速录学员的广告以后,认识到这也许是自己做出改变的机遇。通过了解,她知道速录这个行业有着美好的前景——巨大的市场需求和高薪的待遇。同时,她对四川广汉速记秘书学院作了详细的了解,得知这是一家有着近30年历史的专业院校,其速录培训部又是整个西南地区唯一有资质的专业机构。“于是,我通过慎重的考虑,作出了决定,到广汉速记秘书学院去报名参加速录培训。”

学习的日子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苦并快乐着!“那些无聊的日子积累下来一股劲终于有了倾泻的出口,我有了一种重生的感觉。所以,每时每刻,我都加倍珍惜这个努力的机会,让自己能够不断进步。练习、练习、再练习!随着手指在键盘上灵动地跳跃,一排排整齐的宋体字在电脑屏幕上快速涌现,我的心也会跟着手指的律动翩翩起舞。我知道,我的人生从此不再沉寂,我找到了自己努力的方向,梦想从此起航。”

通过不断的努力,段梦成为了行业的佼佼者,作为一名职业的速录师,她常常戏称自己是“键盘上的舞者”。我相信,在将来,通过小小的键盘,段梦会为自己舞出更精彩的人生。

我把段梦的故事告诉了年轻的朋友,朋友听后释然。人生没有绝对,古人都说“条条大路通罗马”,我们又何必执着于人生的一种模式。只要为自己找到一个努力的方向,只要朝着这个方向不断地努力、努力、再努力,一样能拥有高品质的人生。

篇6:给自己一个用力的人生励志美文

给自己一个用力的人生励志美文

前段时间,微信圈里疯转一篇文章《美女都是狠角色》,当然这是基于我的朋友圈里大多都是雌性动物,容易有此类文章泛滥。一向对这种有明显性别特征的话题敬而远之,不过,眼角落到“狠”字上心脏那骤然跳动得有力一拍,促使我决定点开看看。

文章大意就是,那些表面看起来风光美丽、保养得宜的女性,你以为她所有的钱和时间都消磨在美容院里就能做到是吗?非也。她有自己的庞大事业,她还能有时间每天将自己的面部和身体安排得妥妥帖帖,二十年如一日。曾经在一个起跑线上以同样的姿势起跑的同学,六年后,是我坐在她面前采访她,她已经远远超出了我的速度。再比如,冰心,宋美龄,她们都是留下一箩筐传奇的风流人物。你可知,在人人称羡的口水背后,她们付出了多少耕耘。

作者的总结很犀利:这个世界上若有若无的才华很多,漫不经心的敷衍很多,被现实照碎的梦想很多,对别人的美丽和成绩云淡风轻说几句漂亮话的机会很多,可是,踏实的勤奋却不多。

我看得一时兴起,心有感慨:其实才华逼人的人很多,敲锣打鼓地奋斗的人也很多,豪言理想的人更多,大多数,就在一年年的自守和谈笑里流走了光阴,空负了年华。那看似毫厘般的将两者隔开了千里的距离,绊着你无法得偿所愿的,其实就是——狠劲。

同事看了也心有戚戚,在一次选题会上将这个主题隆重地呈报了上去。

人过三十,类似的感慨会持续不断地涌出来。跨过青春岁月,在社会上摸爬滚打一番,人生的姿态越来越向下,泾渭分明的命运格局能够将不同的人显而易见地区分。你的人生会有怎样的可能,有些人,恐怕一眼就望到尽头了吧。所不同的是,有的人乐在其中,有的人还在求变。

这几年结婚,生子,深感于生活的各种平庸琐碎是如何将一个人迫得低头的。偶尔仍是觉得不甘,我还有余情余力去享受一个人的生活吗,不必惦念任何人的阴晴冷暖,哪怕只是偶尔的孤独自处……

其实有些人做得到,在有家人理解并支持你,且你有意识无论什么时候都要保守自己的一个精神家园,并为此去努力时。

我身边有两个例子。一个是我的大学同窗,她在研究生毕业后,回到自己家乡的小城,寻常地嫁了一个可靠的男人,寻常地生了孩子,寻常地考取公务员,过起了很多人都在过的'安稳小日子。所不同的是,她开始写推理小说,她说写作是对抗平淡生活的一种方式。她就真的写起来,一部,两部,三部……我曾经纳闷,同样有孩子,为什么她能写而我不能?我为自己找过借口,她有老人帮着看孩子,她工作清闲,我身体不好熬不了夜……其实我明白,最重要的是她比我更坚定,有热情。

还有一个姐妹,就是刚刚,她策划的一次大规模的全城半马赛成功举办。她仅仅用了一个月的时间来做这个事情,她刚刚生完二宝,恐怕孩儿刚满月她就杀回职场打江山了。有两个孩子需要照拂,也有家长里短的麻烦事儿需要分心,夫妻感情需要经营,职场关系需要维系。但她做到了常人小心翼翼、斤斤计较而不能做到的热心、进取和投入。这两年,我看着她的心路历程一直在调整进步,一点点逼近自己的梦想,有傲人的成果。为她开心的同时,亦纠结自己的有心无力。

别再混了,至少你有意识反省自己时,要用力敲打自己,别再混了,人生恍惚几十年,莫留遗憾空悲切。除了爱情无法一厢情愿地事在人为,一切胜利果实都有赖狠狠的坚持,用力的付出。

又想起以前看的黎戈写的一篇文,标题是《给我一个用力的人生吧》,她起初是写日本文学艺术的疏离和轻浅,不够击中痛点,后来也是一路引申向人生,“说实话吧,活到我这把年纪,知道所谓生活也是门残酷的艺术,它好比按揭贷款,或是逆水行舟,除非你每时每刻都用正数的热情去填补它,否则它给你的账单一定是负的。聪明人,是可以看穿,啊,生活原来是入不敷出的骗局,书本是虚妄的,社会是灰暗的,男人是不靠谱的,还是袖手止步比较合算,可是,不消耗力比多的人生,是多么环保却无味啊……”

我是个隐逸气息浓重的人。“用力”一说,倒也不是想追名逐利,成龙成凤,不过为的是活得快意,体验一路横冲直撞努力逼近目的地的充实和快感。今天我在写这样的文字,已经比去年的懒散和茫然有所改进。明年,应该还会有所不同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