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杰力柯狗”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8篇石河子艾青诗歌馆金雨,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后的石河子艾青诗歌馆金雨,欢迎大家前来参阅。

石河子艾青诗歌馆金雨

篇1:石河子艾青诗歌馆金雨

中国首家以诗人名字命名的诗歌馆——艾青诗歌馆,坐落在美丽边城石河子市中心,交通便捷,环境幽雅,四面绿树环合,草坪花坛掩映其间。这座现代化的诗歌馆,造型新颖别致,典雅气派,功能齐全。占地面积65 00平方米,建筑面积2484平方米。

艾青诗歌馆于1994年规划投资,建筑工程于1995年正式实施,总投资350万元,其中农八师、石河子市人民政府投资250万元,兵团投资 100万元,建筑面积约10亩,馆内使用面积也达2484平方米,于11月正式落成。自治区部分领导和艾青夫人高瑛女士都来参加了剪彩仪式。

以《大堰河,我的保姆》等诗作蜚声海内外的中国“红色”诗人代表人物艾青于1959年底来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1960年正式到了农八师驻地石河子市。1967年遣送艾青到条件最艰苦的、有“小西伯利亚”之称的偏远连队农八师一四四团参加劳动。1975年底,艾青回到北京,1978年正式平反。艾青在石河子居住了长达之久。

艾青对石河子怀有深厚的情感,为石河子写下了诗句:“我到过许多地方,数这座城市最年轻,它是这样漂亮,令人一见倾心,不是瀚海蜃楼,不是蓬莱仙境,它的一草一木,都由血汗凝成。”

为纪念艾青在石河子垦区度过了15年的难忘岁月而修建的艾青诗歌馆,是全国唯一以艾青本人命名的诗歌馆,占地面积约6700平方米。馆内使用面积达2484平方米,总投资350万元。纪念馆落成时,艾青夫人亲临参加了剪彩仪式。

建一座以诗人名字命名的具有永久纪念意义的诗歌馆,是垦区65万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建馆动仪得到艾青生前首肯,得到中国作协领导的热情支持,得到兵团、农八师石河子市党委的直接关心和鼎立支持。诗歌馆一九九六年五月二十一日正式奠基兴建,一九九八年十一月六日举行了盛大的开馆庆典。

自开馆以来,艾青诗歌馆先后接待了中国文联党组副书记甘英烈、国家公安部副部长朱恩涛、著名作家诗人舒婷、陈忠实、白桦、杨匡满、杨牧、著名导演吴贻弓、中国当代文学馆、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中国革命军事博物馆的领导和文艺界知名人士及观众达3万余人次。

艾青诗歌馆被中国作家协会选定为“中国作家协会生活创作基地”,同时成为石河子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面向海内外发行的、全国三大诗刊之一的“绿风”诗刊就在该馆内。

篇2:石河子艾青诗歌馆金雨

艾青,中国诗坛泰斗,世界文化名人。他以其毕生对土地、人民、光与火的挚爱和礼赞以及难以齐肩的传世力作和坚韧顽强的人格魅力,赢得了中国乃至世界各国人民的广泛敬仰与推崇。艾青辉煌而坎坷的`一生,‘曾在素以“戈壁明珠“、“文化绿洲”、“诗城”著成的军垦新城….石河子生活过近1 6个春秋。石河子人民以其特有的胸怀和满腔赤城,热情地拥抱过这位大堰河的宠儿、诗歌王子;艾青对这片绿洲热土也情有独钟,曾满怀激情挥笔写下《年轻的城》等诗篇予以颂扬。

19阴历2月17日,艾青出生在浙江省金华与义乌的邻接处,一个名叫“畈田蒋”的小村庄。艾青出生在一个地主家,原名蒋正涵,字养源,号海澄,由于算命先生说“克父母”,所以被送

去了大堰河家,也就有了艾青著名的抒情长诗《大堰河,我的保姆》。青年时代的艾青对绘画、剪纸格外有兴趣,1929年去了巴黎,1932年回国,由于加入“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被判刑6年。1935年,艾青提前出狱,投身于抗日的先进分子之列,1945年到达张家口。50年代,艾青访问了苏联、智利等很多国家,并于1956年与高瑛结婚。但于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分子”,1958年发配去了北大荒,1959年来到新疆,直到1978年才正式平反。5月5日,著名诗人艾青因病逝世。

篇3:石河子艾青诗歌馆门票

以《大堰河,我的保姆》等诗作蜚声海内外的中国“红色”诗人代表人物艾青于1959年底来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1960年正式到了农八师石河子市。1967年遣送艾青到条件最艰苦的、有“小西伯利亚”之称的偏远连队农八师一四四团参加劳动。1975年底,艾青回到北京,1978年正式平反。艾青同志在石河子居住了长达十五年之久。

艾青对石河子怀有深厚的情感,为石河子写下了诗句:“我到过许多地方,数这座城市最年轻,它是这样漂亮,令人一见倾心,不是瀚海蜃楼,不是蓬莱仙境,它的一草一木,都由血汗凝成。”

篇4:石河子艾青诗歌馆门票

为纪念艾青在石河子垦区度过了的难忘岁月而修建的艾青诗歌馆是全国唯一以艾青本人命名的诗歌馆,占地面积约6700平方米。馆内使用面积达2484平方米,总投资350万元。纪念馆落成时,艾青同志的夫人亲临参加了剪彩仪式。

艾青诗歌馆主体分三个展厅。一展厅:艾青同志的生平及主要著作。详细记叙了艾青同志出生及成长过程以及一系列遭遇。二展厅:记叙了艾青同志的晚年及国家领导、文艺界著名人士对艾青的评价。三展厅:展出了众多艺术界名流怀念艾青同志的珍贵书画等纪念品。

艾青诗歌馆主体分三个展厅。一展厅:艾青同志的生平及主要著作。详细记述了艾青同志的出生及成长过程以及一系列遭遇。19阴历2月17日,艾青出生在浙江省金华与义乌的'邻接处,一个名叫“畈田蒋”的小村庄。艾青出生在一个地主家,原名蒋正涵,字养源,号海澄,由于算命先生说“克父母”,所以被送去了大堰河家,也就有了艾青著名的抒情长诗《大堰河--我的保姆》。青年时代的艾青对绘画、剪纸格外有兴趣,1929年去了巴黎,1932年回国,由于加入“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被判刑6年。1935年,艾青同志提前出狱,投身于抗日的先进分子之列,1945年到达张家口。50年代,艾青访问了苏联、智利等很多国家,并于1956年与高瑛同志结婚。但于1957年被错误地划为“右派分子”,1958年发配去了北大荒,1959年来到新疆,直到1978年才正式平反。二展厅:记叙了艾青同志的晚年,各国领导人及文艺界著名人士对艾青的评价。三展厅:是许多艺术家对艾青同志怀念的珍贵文笔、书画。

篇5:石河子艾青诗歌馆门票

艾青,1910年3月27日生于浙江金华,现代文学家、诗人。

1928年中学毕业后考入国立杭州西湖艺术院。1933年第一次用笔名发表长诗《大堰河——我的保姆》。 1932年在上海加入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从事革命文艺活动。1935年,出版了第一本诗集《大堰河》。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曾赴黑龙江、新疆生活和劳动,创作中断了二十余年。1979年平反后,任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国际笔会中心副会长等职。1985年获法国文学艺术最高勋章。

篇6:艾青诗歌馆营业时间

艾青以“最伟大的歌手”要求自己,无论是在烽火连天的战乱岁月,还是在解放后的生活里,写作已然成为他的生活方式。他说道:“我永远渴求着创作,每天我像一个农夫似的在黎明之前醒来,一醒来,我就思考我的诗里的人物和我所应该采用的语言,和如何使自己的作品能有一分进步……甚至在我吃饭的时候,甚至在我走路的时候。”一个诗人,始终渴求着写作,坚持着写作,这一点,深深地感动着同为写作者的我这样一个晚辈,也让我们看到一个作家对于文学至死不渝的热爱。(铁凝评)

伟大的抗日战争为诗歌创作开辟了一个新的时代,艾青随之扩大了政治视野和精神天地,他所创作的长诗《向太阳》和《火把》,以磅礴的气势表现了中华民族所焕发出的振奋精神和英雄气概。(张同吾评)

艾青对现代诗内容和形式审美标准的探讨,大大推动了中国新诗的规范化和现代化进程。

艾青在30年代初走上诗坛,他作品深沉而忧郁的抒情风格受到了人们普遍的注意。抗战爆发后,艾青事实上已成为最具代表性的诗人之一,30年代末到40年代中期,可以称之为“艾青的时代”,他的创作不仅开了一代诗风,而且深刻影响了这一时期乃至40年代后期的诗界。

篇7:艾青诗歌馆营业时间

《我爱这土地》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石河子艾青诗歌馆金雨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冬天的池沼》

冬天的池沼,

寂寞得像老人的心——

饱历了人世的辛酸的心;

冬天的池沼,

枯干得像老人的眼——

被劳苦磨失了光辉的眼;

冬天的池沼,

荒芜得像老人的发——

像霜草般稀疏而又灰白的发

冬天的池沼,

阴郁得像一个悲哀的老人——

佝偻在阴郁的天幕下的老人。

《树》

一棵树,一棵树

彼此孤离地兀立着

风与空气

告诉着它们的距离

但是在泥土的覆盖下

它们的根生长着

在看不见的深处

它们把根须纠缠在一起

《时代》

我站立在低矮的屋檐下

出神地望着蛮野的山岗

和高远空阔的天空,

很久很久心里像感受了什么奇迹,

我看见一个闪光的东西

它像太阳一样鼓舞我的心,

在天边带着沉重的轰响,

带着暴风雨似的狂啸,

隆隆滚辗而来……

我向它神往而又欢呼!

当我听见从阴云压着的雪山的那面

传来了不平的道路上巨轮颠簸的轧响

像那些奔赴婚扎的新郎

——纵然我知道由它所带给我的

并不是节日的狂欢

和什么杂耍场上的哄笑

却是比一千个屠场更残酷的景象,

而我却依然奔向它

带着一个生命所能发挥的热情。

我不是弱者——我不会沾沾自喜,

我不是自己能安慰或欺骗自己的人

我不满足那世界曾经给过我的

——无论是荣誉,无论是耻辱

也无论是阴沉沉的注视和黑夜似的仇恨

以及人们的目光因它而闪耀的幸福

我在你们不知道的地方感到空虚

给我生活的世界

我永远伸张着两臂

我要求攀登高山

我要求横跨大海

我要迎接更高的赞扬,更大的毁谤

更不可解的怨,和更致命的打击——

都为了我想从时间的深沟里升腾起来……

没有了个人的痛苦会比我更甚的——

我忠实于时代,献身于时代,而我却沉默着

不甘心地,像一个被俘虏的囚徒

在押送到刑场之前沉默着

我沉默着,为了没有足够响亮的语言

像初夏的雷霆滚过阴云密布的天空

舒发我的激情于我的狂暴的呼喊

奉献给那使我如此兴奋如此惊喜的东西

我爱它胜过我曾经爱过的一切

为了它的到来,我愿意交付出我的生命

交付给它从我的内体直到我的灵魂

我在它的前面显得如此卑檄

甚至想仰卧在地面上

让它的脚像马路一样踩过我的胸膛

篇8:鹧鸪天候馆灯昏雨送凉诗歌赏析

鹧鸪天候馆灯昏雨送凉诗歌赏析

“西园何限相思树,辛苦梅花候海棠”出自金末元初词人元好问的词作《鹧鸪天·候馆灯昏雨送凉》

鹧鸪天

候馆灯昏雨送凉,小楼人静月侵床。多情却被无情恼,今夜还如昨夜长。

金屋暖,玉炉香。春风都属富家郎。西园何限相思树,辛苦梅花候海棠。

创作背景

这是元好问以“鹧鸪天”词调所写“宫体八首”的第一首。元好问于词,似有集大成之意。这八首宫体词,并不像过去的宫体诗那样,偎玉倚香,剪红刻翠,不过偏重于写男女相思之情而已。

元好问(1190-1257)金末元初文学家。字裕之,号遗山,世称遗山先生。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

赏析:

《鹧鸪天·候馆灯昏雨送凉》是金末元初词人元好问的词作。词主要是写别情。上片主要在写分离之后,两地相思的深厚情感。下片不再怨天,却转而尤人。在艺术上,构思新颖,单纯恳挚。以景结情,语浅情深。用语素朴清新,表意明确,有乐府民歌语言特色。

这首词主要是写别情。“候馆”是行人寄住的旅舍,昏灯凉雨是此时与他作伴的凄凉景物。“小楼”是居人所在的闺楼,明月照床衬托出她静夜无侣的孤栖境况。两者对举,构成一种典型的伤别怀人的抒情背景,由此决定了全词的.情调氛围。“多情却被无情恼”。“今夜还如昨夜长”,分别借用苏轼《蝶恋花》和贺铸《采桑子》词原句,巧成对仗。在这里,多情的是人,无情的是前边两句所描写的环境中的自然之物。这种萧索的时令和孤独的环境,最容易唤起人的离愁别绪。“今夜还如昨夜长”一句,看似说得无谓,却告诉读者两层意思:一是受着相思的煎熬,耿耿难眠,故觉夜长;二是夜夜相思,不止一天了。

下片不再怨天,却转而尤人。“金屋暖,玉炉香”,与候馆、小楼清境相对,不仅标明是富家器物,而且又有金屋藏娇典故潜在的暗示,使人想到富家男女终日厮守,这和词中主人公的孤独况味形成强烈的对比。结尾两句寓情于景,谓将像梅花那样熬过寒冬,迎来海棠开放的春天。然而海棠开时,梅花也就凋零了。在自我宽慰中,希望与悲感交织,一线亮色中仍不免忧郁的灰青。

这首词在写法上有几点令人称赏。在构思上,打破了柳永等人写羁旅愁思常用的今、昔、今的三段式,目光专注于眼前情景,把回忆的画面处理到幕后。这样就避开了往日相依相偎耳鬓厮磨的一般化描写,少了点曲折,却更显得单纯恳挚。其次,词的结尾以景结情,语淡情深。景又不似实景,乃近于诗的比兴,置于结尾,淡宕涵浑。其三,这首词擒离词造语,素朴清新,力避绮靡甜腻字面。若“金屋暖,玉炉香,春风都属富家郎”数句,直是乐府民歌之俊语。凡此诸方面,构成了质朴清纯的风格,依稀晚唐小词风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