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美心善江湖骗子”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5篇关于父亲的美文欣赏:喝成父亲的模样儿,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后的关于父亲的美文欣赏:喝成父亲的模样儿,欢迎阅读与借鉴。

关于父亲的美文欣赏:喝成父亲的模样儿

篇1:关于父亲的美文欣赏:喝成父亲的模样儿

父亲爱喝酒。每天辛苦劳作之后走进家门,总是要向屋里喊一声:“我回来啦!”屋里有谁?屋里有妻子,有儿女,有盼望他平安归来的亲人们。父亲钻屋上炕,盘腿坐在小桌前,看着妻子笑眯眯地端来饭菜,取来酒壶,往桌子上一墩,说:“喝吧!”这份默契,这份恩爱,这份温馨,这份亲密,点亮了艰苦、贫瘠的岁月,点亮了儿女们感悟人间情与爱、甘与甜的幼小心灵。

贫穷,历来有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之分。

王新凯老师在父母的言传身教下,超越了物质生活的贫困,成长为一个精神上的富有者。何出此言?皆因王新凯老师的文字得此结论。他说:父亲是地地道道的农民,早年间一直面朝黄土背朝天。他说:父亲在兄妹六人中排行老大,成家以后又养育了我们兄妹六人。他说:那时,过活艰难,生活拮据。父亲从小就独自挑起家庭重担,重活累活都是他的。他说:父亲生来就是下力的命。在鲁中山区,推独轮车是壮年劳力最重的活。农忙时节,父亲肩搭车襻,两手驾车,每天翻岭下山,往地里送种子,运家肥,捎柴草,带吃喝。来来往往,不停不歇,不知道要跑多少山路。且不说六、七十年代,即使是现在,鲁中山区也富裕不到哪里去。但是,王新凯老师的笔下却没有半分哀叹和怨尤。他看到父亲裸露着壮实的上身有滋有味地喝酒,内心便滋生出几分与父亲同享的快乐;他理解父亲喝酒能够忘却疲惫,舒缓压力,放松紧张,激励父亲乐观前行。

王新凯老师的文字在近年来动辄看到的痛忆往昔的文章阵营里,不吝于吹入一阵清爽的风。

父亲喝酒不耍酒疯,不出洋相,不胡说八道,不拿孩子出气,不惹妻子烦恼。父亲喝酒还能够交到一位心甘情愿搭上酒的卖酒人做挚友,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父亲不但种地是一把好手,砖瓦工、木匠活也样样拿得起、放得下。改革开放以后,父亲收了徒弟拉起建筑队,等着盖房子的乡亲们就排起了队。用现在的话说,叫预约。在那个建筑队林立的年月,乡亲们预约的除了手艺,还有人品吧?

父亲老了以后,患上痛风病。医生不让父亲喝酒,父亲就偷着喝。喝来喝去,喝到现在也没有添啥毛病。我不由地想起《专家的话也能信》那则笑话,忍不住地笑。曹孟德说:“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来吧,咱们都喝点儿酒,喝成父亲的模样儿。

公众号:新时代文学平台

篇2:父亲的美文欣赏

关于父亲的美文欣赏:喝成父亲的模样儿

有关父亲的美文欣赏

五一期间和太大长途旅行,晚间住进旅馆收拾停当后,照例给家里打电话报平安。

是父亲接的电话,我寥寥几句,说一路无事,不必挂念.没有理会太大在旁边“告诉父亲我们现在在哪里”的耳语,短短几秒钟就挂断了电话。

太太埋怨我:怎么不告诉父亲我们现在在哪里呢?

我说:告诉他有什么用!他又没出过门知道哪儿是哪儿呀!

太太说:你告诉父亲我们走到哪里了,父亲会在家里看地图,在地图上找到我们的落脚点,然后会在电视上看当地的天气预报呢!

当时是晚上九点,离家千里之外一个镇郊简易旅馆,一楼杂货店的电话机旁。倦怠的店员;忙着收取我们的电话费,四周静悄悄的。这个世界上,没有第三个人知道我和大大的对话,也没人知道,一个慈父对远游儿女们深切的挂念。

父亲怎么不问问我们现在在什么地方呢?

或许,就像奇异的珍宝埋藏在深山一样,父亲对我们的爱,从来不会从他木讷憨厚的唇间露出——这样的夜晚,有多少个这样的.慈父慈母挂念和爱护着他们的子女,有多少这样的爱默默无闻,一如我和太太的对话般无人知晓,淹没于这人世间!

第二天再打电话的时候,我将住宿的地点告诉了父亲。洗漱完毕躺在床上,心想,父亲或许正在灯下,带着那副破旧的老花镜,翻看地图,寻找我们电话告知的地点。他的目光,一定在把我们遥遥而望。

当我的孩子长大后,我会告诉他,这个世界上有一双最奇妙最珍贵的眼睛,那就是父亲的眼睛,母亲的眼睛.那双眼睛,蕴涵着一个人对子女毕生的爱;那双眼睛,即使变得迟钝昏花,看不清旧时的街巷,熟悉的家门;看不清身边的老伴儿,床上的被褥,却依旧能够望见远在天涯的子女。

篇3: 父亲经典美文

虽然我父亲离开我们已经六年了,父亲始终活在我心中,我一直都不会忘记父亲!1985年农历8月22日奶奶去世了,我第一次看到父亲哭起来了,这是我第一次看到父亲哭。第二次看到父亲哭的时候是25年前(1993年年底农历腊月19日)爷爷去世时。

父爱如山,父亲的伟大不知道怎么形容,50年代末和60年代把我们姊妹5个养大真不容易,没有吃的,没有喝的,让我们吃饱穿暖,真不容易!本来我们有姊妹六个,有一个姐姐是1959年出生的,59年是中国的荒年,饿死了很多人,那时候没有什么可以吃,我妈妈自己吃些野菜和树皮以及观音土等,没有奶水,出生的姐姐没有多久饿死了。我是1968年出生的,是听爸爸和妈妈讲的,那时真的可怜。父亲在去世之前跟我说:“现在多好的社会,我还要多活在这个好社会上。

以前我们天还没亮,就被小队队长吹着哨子叫去干农活,傍晚放工回来,一天才挣10分,女的一天才挣6分,还是吃不饱,还每年超支。那时候5元可以承办一桌好宴席,现在一个菜都点不了。现在不种田地,还有吃有喝的,以前挖山造田地,现在都是退耕还林,60岁以上的老人国家还发钱,以前只有我们给国家的钱,现在反过来国家给我们钱,好国家,好领导,好社会,好政策!”没有三年父亲离开了我们,我的心真痛!到现在一想到父亲,我的眼泪自动的掉出来了!我的好父亲,我爱你,你始终活在我心中!

篇4: 父亲经典美文

“我今年要考个驾照。”当老爸在他五十五岁生日宴上,掷地有声地抛出这几个字时,我们都惊呆了。“这么老了,还费那个神干吗,现在考驾照可难了。”我故意夸大语气,劝他尽早打消这个念头。可父亲呵呵地笑起来,没把我的话当回事,回答我:“现在交通法规定,年满十八周岁至七十周岁的人都能考,我还没六十岁呢,这么长时间我连个驾照考不过?”

第二天,就见父亲喜滋滋地抱了两本考试的书回来,原本他用来打牌下棋的时间,全部用来看书了。我们这才知道,他是真的下了决心要考证的。

父亲要考驾照,我开始反省自己,是不是因为他几次外出,我因有事没有开车送他,他心里难过,所以才决定考驾照的?我忙表态:“爸,您若是因为我那两天没有送你而去考驾照,我会改,以后您随叫随到。”父亲微笑着回我:“不是的。我想考驾照,是想以后买辆车,带你妈出去转转。年轻的时候,因为忙着工作,没有好好陪她。现在不是流行自驾游吗?我想趁我现在体力还行,带她看看山山水水,她一辈子没出过远门,肯定会高兴的。”父亲沉浸在他美妙的想象里,两眼放光,全然没看到我感动得差点要趴在他怀里哭一场的冲动。

父亲的笔试顺利过关,接下来是场内考试,这下可难倒了父亲,由于年纪大了,反应迟钝,倒库怎么都进不去,还有上坡定点老是定不准。练了三个星期后,父亲喜滋滋地去考试,却“光荣”落败回来,他一点也不气馁,继续学习,反复考试,命运跟他开玩笑似的,连续考了几次都没考过。

之后的一个星期父亲没有再提这事,我以为他放弃了,没想到突然有一天告诉我说,他重新在另一个驾校报了名,他想换个教练。父亲还真是百折不挠呀!看到他意志坚决,我们也只好举双手赞成,并在休息的时候,陪他练车,有了上次的经验教训,这一次,父亲全部考试一次性通过,两个月之内就拿到了驾照。

背地里,我偷偷地问父亲:“爸,您当时考试考废的时候,有没有想过放弃?”他偷偷看了一眼正在厨房忙活的母亲,嘴角微微笑起来,握了握我的手,第一次说出了自己的心声:“真的,驾考好难,我好多次想过放弃算了。但一想到若是带你妈出去转转,她肯定会很快乐,我就坚持下来了。”

如今的父亲,在家人的资助下,已经买了一辆十万元左右的城市越野车,意气风发的他,正在筹划和母亲一起去自驾游呢。

篇5: 父亲经典美文

1958年父亲15岁,正是自然灾害最严重的那一年,村里家家户户都断了炊,大伯早早就随走西口的队伍到宁夏做工去了,二伯小小年纪也加入了“抗洪抗旱”去电灌站修老水渠了,工地每天管饱饭,不发钱。家里男人就是父亲,两个姑姑更小,每天饿得哇哇的哭。爷爷去世早,兄妹五个就靠奶奶一人做活养活,奶奶是小脚,生活的艰辛可想而知。

暑假时期,父亲和几个好友得知太原的许多工厂到处招工的消息。那时全国大炼钢铁到处都缺人,父亲他们决定到太原找工作去。因为都还是小孩子,和大人肯定商量不通,所以一致同意偷跑去。计划好了,各自回家准备行李,到村头大槐树下集合。

等到第二天一大早,共有七个集合到一起的,没来的就是被大人发现或者临时退缩了。父亲的行李很简单,一套粗布褂子,四个口袋里塞着四个昨夜攒下的榆树皮杂面窝窝,盘缠是半夜撬了奶奶的陪嫁柜,总共有5元钱,父亲抽走了4元。因为怕发现,父亲半夜就溜到村头树底下,睡在石板上等着天亮。

那会儿到太原的路都还是土路,为抄近路一路上还要翻过好几座大山,顺着前行人踩好的羊肠道一路往北。

父亲的这帮“队伍”里,数我家的状况最差了,沿路有不少村民在路边偷偷兜售红枣、麻糖、枣糕什么零嘴的东西,碰到卖这些的时候,父亲就很自觉地快步走在前面等,或者故意落在后面装着提鞋什么的……。父亲的四个干粮早就报销完了,四元钱父亲要计划着花,不能什么东西都瞎买,还好那会儿正是夏末了,沿途的山路上有不少野枣、野木瓜什么的还可以填填肚子,碰到有水的地方就死命的灌水,把肚皮撑得鼓鼓的。父亲他们这帮少年走一阵疯跑一阵,累了就聚在路边的麦草堆里睡一会,清点一下人数,不敢走散了,那时候山里游荡着许多饿扁肚皮的狼。

三天后他们到了介休,介休是个好地方,山沟里不少枣树挂满了半熟的果子,正是夜班时分,没有看树人,父亲他们猴一样的爬上去,各自占树为王,疯了一样的往嘴里塞,都来不及咬,等身上等兜里能装的地方都装满了,才悄悄的溜下树,继续前行。

父亲经常给我说这段事,这会儿的父亲一脸的幸福,父亲说吃了那么多半生不熟的枣子,又喝了凉水,走了没多久肚子就开始发涨。所以,走不了多久父亲就要躲在路边解决一下,等父亲第四次解决的时候,不经意间发现面前一窝牛粪,牛粪又被牛蹄踏了一下,就在蹄印的凹槽里,父亲发现了钱的颜色,揉揉眼,拿树枝拨拉一下,果然是钱,橡皮筋扎得紧紧地,零零碎碎的,数一数,十五元整,那一刻父亲觉得自己成了最富有的人,父亲说自己交上了牛屎运。

父亲没有学习雷锋好榜样,很私心地占有了那笔巨款。

此后的路上一切都很顺利,不同的是伙伴们买什么父亲再没有落后,他们买什么父亲也买什么,争抢着付钱和伙伴们一起共享。

从老家到太原两百八十多公里的路程,父亲他们走了整整七天,父亲走了他这辈子最长的路。到了太原,他们又分头在各个地方流浪了几个晚上,然后经过体检、选拔,最后都有了自己的一份工作,等全都安顿好了,父亲才记起给快要急疯的奶奶报了平安。

父亲说这些事情的时候,满脸的平静,我们像听故事一样,眼光里满是惊讶和疑惑,那么远的路真就这么走过来了么。我仿佛看见夕阳余晖下,一群活蹦乱跳的少年叫喊着往前飞跑,卷起一路风尘。父亲说,这不算什么,你大伯16岁去宁夏,走了整整一个月呢。是的,相对大伯来说父亲觉得要幸运的多呢,其实经历过那段岁月的人,这段经历并不算什么,但是谁又怎能忘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