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翔的猪69696”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4篇脂肪肝患者饮食治疗注意事项,这次小编在这里给大家整理后的脂肪肝患者饮食治疗注意事项,供大家阅读参考。

篇1:脂肪肝患者饮食治疗注意事项
脂肪肝患者饮食注意事项
1、少脂多蔬
现代社会物质极为丰富,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于是人们为了满足味觉需求,饮食摄入过量的脂肪和热量,就是缺少五谷杂粮和蔬菜等膳食纤维,再加之活动量越来越少,使机体代谢紊乱,脂肪堆积在肝脏、皮下,形成脂肪肝、肥胖等。有人总结出现代十大垃圾食品:油炸食品、腌制食品、加工肉食品、奶油制品、肥肉和动物内脏食品、方便类食品、罐头类食品、果脯蜜饯类食品、冷冻甜品、烧烤类食品。这些都是高脂肪、高热量食品,确实美味诱人,但若长期食用,则害人不浅。蔬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膳食纤维和多种矿物质,是人体不可缺少的。早在多年前的《黄帝内经》中就提出,“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的合理饮食、平衡营养的饮食结构。
2、少盐多醋
盐是调味品中用得最多的,号称“百味之祖(王)”。人体每天需要一定量的盐才能保持心脏的正常活动、维持正常的渗透压及体内酸碱的平衡。但食盐过多,可以给身体带来很大的危害,不仅会造成高血压,还会增加患动脉硬化、冠心病、脑卒中等疾病的风险,这些也都是引起脂肪肝的危险因子。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正常人每人每日盐摄入量不超过5克,我国《居民膳食指南》中提倡每人每日食盐量应少于6克。食醋又名“苦酒”,它含有对人体有益的营养成分,如合成蛋白质的氨基酸、葡萄糖、果糖、麦芽糖及丰富的钙、铁、磷等,都是人体新陈代谢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成分。现代科学研究证实,醋可以杀菌、消肿、软化血管、降低血脂。由于它能促进消化液的分泌,因此还具有保护肝脏、增强肝脏解毒能力的作用。另外,醋还能抑制人体衰老过程中氧化物质的形成,促进维生素C的吸收,达到美容的效果。适量地食醋有助于钙的吸收,但食醋过量对人体健康及钙的吸收是极为不利的。“少盐多醋”是中国人传统的健康饮食之道,减少饮食中的含盐量,适量食醋,善用醋来增加菜肴风味,如以醋拌新鲜蔬菜减少食盐摄入量,并取代罐装蔬菜和盐渍蔬菜,对健康大有益处。
3、少食多嚼
肥胖是脂肪肝的帮凶,研究资料表明,50%的成人肥胖者患有脂肪肝,重度肥胖者脂肪肝的检出率可高达90%。所以,减肥是防治脂肪肝的重要手段。要想减肥,吃主食时最好要放慢速度,每一口食物要咀嚼30~50次,这样可以有饱腹感,从而减少食量。美国罗德岛大学研究人员通过研究胖人的饮食习惯发现,吃饭速度、饮食种类与身体体重密切相关:胖人比苗条的人咀嚼快,吃的速度也会快一些。研究人员让身体较胖和较瘦的人吃一些主食,并计算其每分钟摄入的热量,结果发现胖人每分钟吃335焦耳,而瘦人则是218焦耳。所以,充分咀嚼,吃八分饱,有益健康。
4、少车多步
“少车多步”就是为了健康,能步行不乘车,每天少坐一段车,每天少乘几层电梯,每天快步行走三四千米,每天爬楼5~6层,但要循序渐进。走路时要抬头挺胸,双臂自由摆动,有节奏地呼吸,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坚持。
5、少坐多动
现代社会,科学发达,体力解放,一些人久坐不动。这些人常是出门坐在汽车里,办公坐在电脑前,回家坐在电视机前。如果上述三者兼而有之,再加之高热量饮食,能不招惹上脂肪肝吗?人要活就要动,你不动就活不下去。但是“多动”也要因人、因地、因时而异,要做到适量运动,持之以恒,才能促进身体的血液循环,加快新陈代谢,降脂减肥。
预防脂肪肝的方法
1、根据病因采取相应的预防
慢性嗜酒者约60%可出现脂肪肝,因此长期大量饮酒者应当戒酒;营养过剩、肥胖者应当积极控制饮食,减轻体重;有脂肪肝的糖尿病人应当积极有效的控制血糖;营养不良性脂肪肝患者应适当增加营养,特别是增加蛋白质和维生素的摄入。
2、适当运动
长期久坐,缺乏运动,不仅使机体摄入的营养物质得不到转化,成为脂肪在体内堆积,造成肥胖,而且还会使肝内脂肪堆积过多,形成脂肪肝。因此,久坐人群或脂肪肝患者应当根据自身的体质选择适宜的运动项目,如慢跑、游泳等,加强锻炼,减少脂肪肝的发生。需要注意的是,运动时应注意循序渐进,避免过度运动造成损伤。
3、调整饮食结构
现代人饮食结构的不合理是导致糖尿病、脂肪肝等疾病高发的原因之一,因此应多提倡人们高蛋白质、高维生素、低糖、低脂肪饮食,不吃或少吃动物性脂肪,多食新鲜的蔬菜、水果。
脂肪肝的典型症状
1、急性小泡性脂肪肝
急性小泡性脂肪肝临床表现类似急性或亚急性重症病毒性肝炎,常有疲劳,恶心,呕吐和不同程度黄疸,甚至出现意识障碍和癫痫大发作,严重病例短期内迅速发生肝性脑病,腹水,肾功能衰竭以及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DIC),最终可死于脑水肿和脑疝,当然,也有部分急性小泡性脂肪肝临床表现轻微,仅有一过性呕吐及肝功能损害的表现,肝活检提示小泡性脂肪变,但炎症细胞浸润和坏死并不明显,电镜可见线粒体异常。
2、慢性大泡性脂肪肝
慢性大泡性脂肪肝即通常所述脂肪肝,好发于中老年人,男性可能多于女性,起病隐匿,一般多呈良性经过,症状轻微且无特异性,即使已发生脂肪性肝炎和肝硬化,有时肝病相关症状仍可缺如,故多在评估其他疾病或健康体检作肝功能及影像学检查时偶然发现。
肝脏肿大为脂肪肝的常见体征,发生率可高达75%以上,多为轻至中度肝脏肿大,表面光滑,边缘圆钝,质地正常或稍硬而无明显压痛,门静脉高压等慢性肝病的体征相对少见,脾肿大的检出率在脂肪性肝炎病例中一般不超过25%,局灶性脂肪肝由于病变范围小,临床表现多不明显,但同时并存其他肝病时例外。
篇2:有哪些脂肪肝患者的饮食治疗方法
脂肪肝患者的饮食治疗方法
一、一些人由于在生活中过量饮酒,导致患者出现了酒精性脂肪肝,因此出现这类脂肪肝的患者,应该通过戒酒及改善营养状况进行基本的治疗。禁酒和纠正营养不良可使大部分脂肪肝在1~6周内消退,也有需4个月或更长者。饮食主要为高热量、高蛋白(每日高于正常60g),适量补充维生素。蛋白质摄入不足,可促使继续形成脂肪肝,所以脂肪肝患者对这方面的问题要重视起来。
二、还有一些人由于自身肥胖的原因,出现了脂肪肝这种疾病,对于这类脂肪肝患者,关键在于减重。减轻体重可改善肥胖伴同的糖尿病、高脂血症,并使脂肪肝消退,饮食疗法和锻炼是减重的基础,减重10%可使脂肪肝引起的转氨酶增高恢复正常。但减重方法需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特别是伴有糖尿病、心肾疾病及肝损害明显的病人更要注意,不然会对自身带来不必要的伤害。
三、人们在进行脂肪肝的饮食调理时,对于身体肥胖的脂肪肝患者,应该可以通过进食低热量饮食或饥饿疗法使肥胖者体重减轻,这样可以使脂肪肝的病情改善,并使肝功能恢复正常。但如体重骤减(一个月减下5公斤),则会导致动员脂肪组织入肝增多,并刺激胰岛素分泌增多,也易发生脂肪肝并使原有脂肪肝的患者病情进一步加重,所以大家知道脂肪肝的饮食调理应该怎么做后,对这个问题要重视起来。

正确的饮食习惯可以减少很多疾病发生,所以人们在了解脂肪肝的饮食调理应该怎么做后,如果发现自己得了脂肪肝,平时就要针对这些方面做好护理,这样才能减少脂肪肝带来的危害,患者在治疗脂肪肝时一定不要盲目进行治疗。
脂肪肝病发的原因
1、化学性致病因素
包括化学毒物(黄磷、砷、铅、苯、四氯化碳、氯仿等)、药物(甲氨蝶呤、四环素、胺碘酮、糖皮质激素等)、酒精等,嗜酒一直是欧美脂肪肝和肝硬化最常见的原因;
2、营养因素
饮食过多、体重超重造成的肥胖是近年来引起脂肪肝最常见的因素之一,蛋白质及热量缺乏是脂肪肝的另一重要原因。
营养不良是一种慢性营养缺乏病,主要是由于人体长期缺乏能量和蛋白质所致,根据原因不同,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
(1)原发性营养不良:主要因食物蛋白质和能量供给或摄入不足,长期不能满足人体生理需要所致,多发生在发展中国家或经济落后地区。
(2)继发性营养不良:多由其他疾病所诱发,欧美等发达国家以及年长儿童和成年人中发生的营养不良以继发性为多,常见于吸收不良综合征、慢性感染与炎症性疾病和恶性肿瘤等慢性消耗性疾病。食物中缺乏蛋白质,即使热量足够也可引起脂肪肝。营养不良引起的脂肪肝主要见于儿童许多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如皮质醇增多症、甲状腺功能亢进、高尿酸血症、高脂蛋白血症和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均可引起肝细胞脂肪变性,其中以非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与脂肪肝的关系最为密切。
3、遗传因素
主要是通过遗传物质基因的突变或染色体的畸变直接致病的。在肝脏,它们主要引起先天性代谢性肝病,其中肝豆状核变性、半乳糖血症、糖原累积病、果糖耐受不良等遗传性疾病可引起大泡性脂肪肝,而尿素循环酶先天性缺陷、线粒体脂肪酸氧化遗传缺陷等则可引起小泡性脂肪肝。此外某些家庭中的人具有某种疾病的素质,如肥胖、Ⅰ型糖尿病、原发性高脂血症等,此种现象称其为遗传易感性。
4、生物因素
包括病毒和细菌等病原微生物及寄生虫,这些致病因素主要引起肝细胞变性坏死及炎性细胞浸润。近来研究发现部分丙型肝炎病毒、丁型肝炎病毒感染可分别引起大泡性和小泡性肝细胞脂肪变性。肺结核、败血症等一些慢性细菌感染性疾病,也可因营养不良、缺氧以及细胞毒素损害等因素导致肝细胞脂肪变性。此外各型病毒性肝炎恢复期以及慢性病毒感染均可诱发肥胖性脂肪肝。
脂肪肝的分类
1、酒精性脂肪肝。对长期酗酒的人进行肝脏穿刺活检,发现75%到95%有脂肪浸润。还有人观察,每天饮酒超过80到160克,则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生率增长5到25倍。
2、快速减肥性脂肪肝。因为过分节食或者快速减轻体重,可以引起脂肪分解短期内大量增加,消耗肝脏内谷胱甘肽,使得肝脏内丙二醛和脂质过氧化物大量增加,损伤肝细胞,导致脂肪肝。
3、营养不良性脂肪肝。这多见于摄食不足或消化障碍的患者。这类人不能合成载脂蛋白,导致甘油三酯积存在肝脏内,形成脂肪肝。
4、糖尿病脂肪肝。糖尿病患者有50%可发生脂肪肝,以成年病人为多。研究证实,脂肪肝既与肥胖程度有关,还与进食过多糖类有关。
5、药物性脂肪肝。某些药物或者化学毒物通过抑制蛋白质的合成而导致脂肪肝。比如四环素、肾上腺皮质激素等等。降脂药也可以通过干扰脂蛋白的代谢而形成脂肪肝。
篇3:中度脂肪肝饮食注意事项
目前,中度脂肪肝是一种危害人体健康的一种疾病,如果不及时的治疗,后果是很严重的。中度脂肪肝在进行治疗时,主要是在饮食上加以调整。那么,中度脂肪肝的饮食有什么注意事项呢?中度脂肪肝患者的饮食有18条注意事项,现介绍如下:
1.中度脂肪肝患者绝对禁酒。
2.选用去脂牛奶或酸奶。
3.中度脂肪肝患者每天吃的鸡蛋黄不超过2个。
4.忌用动物油;植物油的总量也不超过20克。
5.不吃动物内脏(即下水、下货)、鸡皮、肥肉及鱼籽、蟹黄。
6.中度脂肪肝患者忌食煎炸食品。
7.不吃巧克力。
8.常吃少油的豆制品和面筋。
9.每天食用新鲜绿色蔬菜500克。
10.中度脂肪肝患者吃水果后要减少主食的食量,日吃一个大苹果,就应该减少主食50克。
11.山药、白薯、芋头土豆等,要与主食米、面粉调换吃,总量应限制。
12.每天摄入的盐量以5-6克为限。
13.葱、蒜,姜、辣椒等“四辣”可吃,但不宜多食。
14.中度脂肪肝患者应该经常吃鱼、虾等海产品。
15.降脂的食品有:燕麦、小米等粗粮,黑芝麻、黑木耳、海带、发莱以及菜花等绿色新鲜蔬菜。
16.晚饭应少吃,临睡前切忌加餐。
17.每天用山楂30克、草决明子15克,加水1000毫升煎煮代茶饮,如嫌麻烦,可以服用嵩山首乌茶。
18.如果中度脂肪肝引起肝功能异常,或者转氨酶升高时,应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降脂药、降酶药物和鱼油类保健品,但不宜过多服用。
篇4:脂肪肝如何进行饮食治疗
脂肪肝饮食治疗的方法
一、一些人由于在生活中过量饮酒,导致患者出现了酒精性脂肪肝,因此出现这类脂肪肝的患者,应该通过戒酒及改善营养状况进行基本的治疗。禁酒和纠正营养不良可使大部分脂肪肝在1~6周内消退,也有需4个月或更长者。
饮食主要为高热量、高蛋白(每日高于正常60g),适量补充维生素。蛋白质摄入不足,可促使继续形成脂肪肝,所以脂肪肝患者对这方面的问题要重视起来。
二、还有一些人由于自身肥胖的原因,出现了脂肪肝这种疾病,对于这类脂肪肝患者,关键在于减重。减轻体重可改善肥胖伴同的糖尿病、高脂血症,并使脂肪肝消退,饮食疗法和锻炼是减重的基础,减重10%可使脂肪肝引起的转氨酶增高恢复正常。
但减重方法需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特别是伴有糖尿病、心肾疾病及肝损害明显的病人更要注意,不然会对自身带来不必要的伤害。
三、人们在进行脂肪肝的饮食调理时,对于身体肥胖的脂肪肝患者,应该可以通过进食低热量饮食或饥饿疗法使肥胖者体重减轻,这样可以使脂肪肝的病情改善,并使肝功能恢复正常。
但如体重骤减(一个月减下5公斤),则会导致动员脂肪组织入肝增多,并刺激胰岛素分泌增多,也易发生脂肪肝并使原有脂肪肝的患者病情进一步加重,所以大家知道脂肪肝的饮食调理应该怎么做后,对这个问题要重视起来。
预防脂肪肝的食物
一、燕麦
含极丰富的亚油酸和丰富的皂甙素,可降低血清胆固酸、甘油三酯。
二、玉米
含丰富的钙、硒、卵磷脂、维生素E等,具有降低血清胆固醇的作用。
三、海带
含丰富的牛磺酸,可降低血及胆汗中的胆固醇;食物纤维褐藻酸,可以抑制胆固醇的吸收,促进其排泄。
四、大蒜
含硫化物的混合物,可减少血中胆固醇,阻止血栓形成,有助于增加高密度脂蛋白含量。
五、苹果
含有丰富的钾,可排出体内多余的钾盐,维持正常的血压。
六、牛奶
因含有较多的钙质,能抑制人体内胆固醇合成酶的活性,可减少人体内胆固醇的吸收。
脂肪肝的危害
肝脏代谢异常
营养过剩形成的脂肪肝是一种良性肝病,如果波及的肝细胞不多,患者常常没有特异性的症状。但是,脂肪肝反应出的肝脏代谢异常,却有可能影响其他器官产生严重的疾病。脂肪肝是各种肝毒性损伤的早期表现。
肝脏功能受损
脂肪肝使肝内合成的磷脂和血浆脂蛋白减少,长此以往将会影响神经和血管功能,并引起记忆力衰退和动脉硬化。
转化为肝硬化
有人担心脂肪肝会不会变成肝癌,其实脂肪肝与肝癌并无直接关系,但如果同时罹患病毒性肝炎,或者继续嗜酒无度,则有可能迅速形成肝硬化。研究显示,70%的肝硬化最终会演变为肝癌,肝硬化因此被认为是一种癌前状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