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ruru”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0篇怎样在vc、delphi中使用mysql数据库教程,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怎样在vc、delphi中使用mysql数据库教程,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怎样在vc、delphi中使用mysql数据库教程

篇1:怎样在vc、delphi中使用mysql数据库教程

怎样在vc、delphi、vb等程序中使用mysql呢(mysql odbc驱动程序的使用)?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问题,怎样在非web程序或asp程序中使用mysql数据库呢?对于这个问题有两个解决方案:

1、使用mysql提供的api函数库,

很多有名的mysql客户端工具就是这样实现的,大名鼎鼎的winmysql工具就是这样的。这在大部分的开发工具中都可以实现。

比如vc,bcb,delphi,vb等,只要能调用第三方的api就能实现。但对程序员的要求很高,而且要熟悉一套mysql的api函数集,这不是对每个人都 很轻松的事。而且这种方法不能用于asp等程序,因为它不支持com对象。

2、第二种是使用myodbc驱动程序。

你可以到www.mysql.com下载myodbc驱动程序,然后照着下面的做就可以了 第一种选择是下载完全安装包,这种包很大,但对于我们来说有用的只有myodbc.dll这个文件,却要下载这么大的文件,不太合适。当然,如果你 很菜的话,我建议你选择这种方式,这样容易些,但不符合cfans的作风,是吧。

第二种是直接下载myodbc.dll文件,只有几百k,但不太容易使用,本人经过很久摸索才找到使用它的方法。

首先你将包解开,将myodbc.dll 文件放到windowssystem 或 winntsystem32目录下,这取决于你的系统是win9x还是winnt(win2k),你应该 知道吧。然后打开一纯文本编辑器,如editplus,notpad之类,(取决于你的喜好)将下面一段话保存为一文件,扩展名为.reg,知道了吧,这是注册表文件,不要搞错呀(不包括下面的一长串等号) 如果你用的是win2k请将第一行换成 Windows Registry Editor Version 5.00

==========================================================从下行开始

Windows Registry Editor Version 4.00

[HKEY_LOCAL_MACHINESOFTWAREODBCODBCINST.INImyodbc driver]

“UsageCount”=dword:00000002

“Driver”=“C:WINNTSystem32myodbc.dll”

“Setup”=“C:WINNTSystem32myodbc.dll”

“SQLLevel”=“1”

“FileUsage”=“0”

“DriverODBCVer”=“02.50”

“ConnectFunctions”=“YYY”

“APILevel”=“1”

“CpTimeout”=“120”

[HKEY_LOCAL_MACHINESOFTWAREODBCODBCINST.INIODBC Drivers]

“myodbc driver”=“installed”

=======================================结束于上一行

(bill.gates)就这样吧.保存后,双击刚才的文件,应该叫 xxx.reg 吧,然后选择确定,ok,搞定了,

然后你打开odbc设置程序,建一新数据源,选择myodbc驱动程序,剩下的就看你自己了。

篇2:怎样在vc、delphi中使用mysql

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问题,怎样在非web程序或asp程序中使用mysql数据库呢?对于这个问题有两个解决方案:

1.使用mysql提供的api函数库,

很多有名的mysql客户端工具就是这样实现的,大名鼎鼎的winmysql工具就是这样的。这在大部分的开发工具中都可以实现。

比如vc,bcb,delphi,vb等,只要能调用第三方的api就能实现。但对程序员的要求很高,而且要熟悉一套mysql的api函数集,这不是对每个人都很轻松的事。而且这种方法不能用于asp等程序,因为它不支持com对象。

2。第二种是使用myodbc驱动程序。

你可以到www.mysql.com下载myodbc驱动程序,然后照着下面的做就可以了

第一种选择是下载完全安装包,这种包很大,但对于我们来说有用的只有myodbc.dll这个文件,却要下载这么大的文件,不太合适。当然,如果你很菜的话,我建议你选择这种方式,这样容易些,但不符合cfans的作风,是吧。

第二种是直接下载myodbc.dll文件,只有几百k,但不太容易使用,本人经过很久摸索才找到使用它的方法。

首先你将包解开,将myodbc.dll 文件放到windowssystem 或 winntsystem32目录下,这取决于你的系统是win9x还是winnt(win2k),你应该知道吧。

然后打开一纯文本编辑器,如editplus,notpad之类,(取决于你的喜好)将下面一段话保存为一文件,扩展名为.reg,知道了吧,这是注册表文件,不要搞错呀(不包括下面的一长串等号)

如果你用的是win2k请将第一行换成

Windows Registry Editor Version 5.00

==========================================================从下行开始

Windows Registry Editor Version 4.00

[HKEY_LOCAL_MACHINESOFTWAREODBCODBCINST.INImyodbc driver]

“UsageCount”=dword:00000002

“Driver”=“C:WINNTSystem32myodbc.dll”

“Setup”=“C:WINNTSystem32myodbc.dll”

“SQLLevel”=“1”

“FileUsage”=“0”

“DriverODBCVer”=“02.50”

“ConnectFunctions”=“YYY”

“APILevel”=“1”

“CpTimeout”=“120”

[HKEY_LOCAL_MACHINESOFTWAREODBCODBCINST.INIODBC Drivers]

“myodbc driver”=“installed”

=======================================结束于上一行

至于为什么要写这些,你就不要问我了,我也不想回答,这是收费门先生说了算的(bill.gates)就这样吧.保存后,双击刚才的文件,应该叫

xxx.reg 吧,然后选择确定,ok,搞定了,

然后你打开odbc设置程序,建一新数据源,选择myodbc驱动程序,剩下的就看你自己了。===============================================================

篇3:在Docker中使用MySQL的教程

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在Docker中使用MySQL的教程,介绍了简单的内部搭建步骤,需要的朋友可以参考下

提及虚拟化技术,我可是linuxContainer(LXC)的热爱者,但随着Docker技术的声名鹊起,我想在这展示一下如何使用带有Docker的Mysql

Docker是什么?

实际上,Docker就是LXC的封装。使用起来很有意思。Docker采用LXC来虚拟化每个应用。所以在接下来的示例中,我们会启动chroot环境中一个被封装在自己命名空间内的mysql实例(你也可以设置Cgroups对应的资源)使用Docker的一个亮点就是统一文件系统(aufs)。所以当启动一个Docker容器后,它会记录其aufs总数并只会更新新写入的数据。

Aufs对于大多数应用来说十分有用,并且也能很好地支持数据库测试。在这我只想做个简单的示例-仅仅抛砖引玉,实用性也许并不高- Dockerfile. Dockerfile是Docker镜像的构建脚本

咱们来看看Dockerfile的内容:

FROM ubuntuMAINTAINER erkan yanar ENV DEBIAN_FRONTEND noninteractiveRUN apt-get install -y python-software-propertiesRUN apt-key adv --recv-keys --keyserver hkp://keyserver.ubuntu.com:80 0xcbcb082a1bb943dbRUN add-apt-repository ‘deb mirror2.hs-esslingen.de/mariadb/repo/10.0/ubuntu precise main‘RUN apt-get updateRUN apt-get install -y mariadb-serverRUN echo “[mysqld]”>/etc/mysql/conf.d/docker.cnfRUN echo “bind-address = 0.0.0.0” >>/etc/mysql/conf.d/docker.cnfRUN echo “innodb_flush_method = O_DSYNC” >>/etc/mysql/conf.d/docker.cnfRUN echo “skip-name-resolve” >>/etc/mysql/conf.d/docker.cnfRUN echo “init_file = /etc/mysql/init” >>/etc/mysql/conf.d/docker.cnfRUN echo “GRANT ALL ON *.* TO supa@‘%‘ IDENTIFIED BY ‘supa‘;” >/etc/mysql/init EXPOSE 3306USER mysqlENTRYPOINT mysqld

你可以按自己的需求更改,

明白了大意后,可以进一步优化代码。比如,较少运行步骤:)

运行一下看看 (命名为mysql)

> cat $DOCKERFILENAME | docker build -t mysql -

很好!启动51个容器看看:

> time for i in $(seq 10 60 ) ; do docker run -d -p 50$i:3306 mysql ; done .. real 0m27.446suser 0m0.264ssys 0m0.211s

这都是在我笔记本上的结果. 如果使用KVM性能会更好 :)

> docker ps | grep mysqld |wc -l 51> docker ps | head -2CONTAINER ID IMAGE COMMAND CREATED STATUS PORTS NAMES6d3a5181cd56 mysql:latest /bin/sh -c mysqld About a minute ago Up About a minute 0.0.0.0:5060->3306/tcp lonely_pare

快来试试吧 o/

怎样在vc、delphi中使用mysql数据库教程

篇4:在Delphi中的Access技巧集数据库教程

1.DELPHI中操作ACCESS数据库(建立.mdb文件,压缩数据库)

以下代码在WIN2K,D6,MDAC2.6下测试通过,

编译好的程序在WIN98第二版无ACCESS环境下运行成功.

//在之前uses ComObj,ActiveX

//声明连接字符串

Const

SConnectionString = 'Provider=Microsoft.Jet.OLEDB.4.0;Data Source=%s;'

+'Jet OLEDB:Database Password=%s;';

//=============================================================================

// Procedure: GetTempPathFileName

// Author : ysai

// Date : -01-27

// Arguments: (None)

// Result : string

//=============================================================================

function GetTempPathFileName:string;

//取得临时文件名

var

SPath,Sfile&:array [0..254] of char;

begin

GetTempPath(254,SPath);

GetTempFileName(SPath,'~SM',0,SFile);

result:=SFile;

DeleteFile(PChar(result));

end;

//=============================================================================

// Procedure: CreateAccessFile

// Author : ysai

// Date : 2003-01-27

// Arguments: FileName:String;PassWord:string=''

// Result : boolean

//=============================================================================

function CreateAccessFile(FileName:String;PassWord:string=''):boolean;

//建立Access文件,如果文件存在则失败

var

STempFileName:string;

vCatalog:OleVariant;

begin

STempFileName:=GetTempPathFileName;

try

vCatalog:=CreateOleObject('ADOX.Catalog');

vCatalog.Create(format(SConnectionString,[STempFileName,PassWord]));

result:=CopyFile(PChar(STempFileName),PChar(FileName),True);

DeleteFile(STempFileName);

except

result:=false;

end;

end;

//=============================================================================

// Procedure: CompactDatabase

// Author : ysai

// Date : 2003-01-27

// Arguments: AFileName,APassWord:string

// Result : boolean

//=============================================================================

function CompactDatabase(AFileName,APassWord:string):boolean;

//压缩与修复数据库,覆盖源文件

var

STempFileName:string;

vJE:OleVariant;

begin

STempFileName:=GetTempPathFileName;

try

vJE:=CreateOleObject('JRO.JetEngine');

vJE.CompactDatabase(format(SConnectionString,[AFileName,APassWord]),

format(SConnectionString,[STempFileName,APassWord]));

result:=CopyFile(PChar(STempFileName),PChar(AFileName),false);

DeleteFile(STempFileName);

except

result:=false;

end;

end;

//=============================================================================

// Procedure: ChangeDatabasePassword

// Author : ysai

// Date : 2003-01-27

// Arguments: AFileName,AOldPassWord,ANewPassWord:string

// Result : boolean

//=============================================================================

function ChangeDatabasePassword(AFileName,AOldPassWord,ANewPassWord:string):boolean;

//修改ACCESS数据库密码

var

STempFileName:string;

vJE:OleVariant;

begin

STempFileName:=GetTempPathFileName;

try

vJE:=CreateOleObject('JRO.JetEngine');

vJE.CompactDatabase(format(SConnectionString,[AFileName,AOldPassWord]),

format(SConnectionString,[STempFileName,ANewPassWord]));

result:=CopyFile(PChar(STempFileName),PChar(AFileName),false);

DeleteFile(STempFileName);

except

result:=false;

end;

end;

2.ACCESS中使用SQL语句应注意的地方及几点技巧

以下SQL语句在ACCESS XP的查询中测试通过

建表:

Create Table Tab1 (

ID Counter,

Name string,

Age integer,

[Date] DateTime);

技巧:

自增字段用 Counter 声明.

字段名为关键字的字段用方括号[]括起来,数字作为字段名也可行.

建立索引:

下面的语句在Tab1的Date列上建立可重复索引

Create Index iDate ON Tab1 ([Date]);

完成后ACCESS中字段Date索引属性显示为 - 有(有重复).

下面的语句在Tab1的Name列上建立不可重复索引

Create Unique Index iName ON Tab1 (Name);

完成后ACCESS中字段Name索引属性显示为 - 有(无重复).

下面的语句删除刚才建立的两个索引

Drop Index iDate ON Tab1;

Drop Index iName ON Tab1;

ACCESS与SQLSERVER中的UPDATE语句对比:

SQLSERVER中更新多表的UPDATE语句:

UPDATE Tab1

SET a.Name = b.Name

FROM Tab1 a,Tab2 b

WHERE a.ID = b.ID;

同样功能的SQL语句在ACCESS中应该是

UPDATE Tab1 a,Tab2 b

SET a.Name = b.Name

WHERE a.ID = b.ID;

即:ACCESS中的UPDATE语句没有FROM子句,所有引用的表都列在UPDATE关键字后.

上例中如果Tab2可以不是一个表,而是一个查询,例:

UPDATE Tab1 a,(Select ID,Name From Tab2) b

SET a.Name = b.Name

WHERE a.ID = b.ID;

访问多个不同的ACCESS数据库-在SQL中使用In子句:

Select a.*,b.* From Tab1 a,Tab2 b In 'db2.mdb' Where a.ID=b.ID;

上面的SQL语句查询出当前数据库中Tab1和db2.mdb(当前文件夹中)中Tab2以ID为关联的所有记录.

缺点-外部数据库不能带密码.

补充:看到ugvanxk在一贴中的答复,可以用

Select * from [c:aaa.mdb;pwd=1111].table1;

ACCESS XP测试通过

在ACCESS中访问其它ODBC数据源

下例在ACCESS中查询SQLSERVER中的数据

SELECT * FROM Tab1 IN [ODBC]

[ODBC;Driver=SQL Server;UID=sa;PWD=;Server=127.0.0.1;DataBase=Demo;]

外部数据源连接属性的完整参数是:

[ODBC;DRIVER=driver;SERVER=server;DATABASE=database;UID=user;PWD=password;]

其中的DRIVER=driver可以在注册表中的

HKEY_LOCAL_MACHINESOFTWAREODBCODBCINST.INI

中找到

异构数据库之间导数据参见 碧血剑 的

www.delphibbs.com/delphibbs/dispq.asp?lid=1691966

ACCESS支持子查询

ACCESS支持外连接,但不包括完整外部联接,如支持

LEFT JOIN 或 RIGHT JOIN

但不支持

FULL OUTER JOIN 或 FULL JOIN

ACCESS中的日期查询

注意:ACCESS中的日期时间分隔符是#而不是引号

Select * From Tab1 Where [Date]>#-1-1#;

在DELPHI中我这样用

SQL.Add(Format(

'Select * From Tab1 Where [Date]>#%s#;',

[DateToStr(Date)]));

ACCESS中的字符串可以用双引号分隔,但SQLSERVER不认,所以为了迁移方便和兼容,

建议用单引号作为字符串分隔符.

篇5:在Lua程序中使用MySQL的教程

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在Lua程序中使用MySQL的教程,是Lua入门学习中的基础知识,需要的朋友可以参考下

导入MySQL

我们可以用一个简单语句导入SQLite库,假设Lua中正确实现并已完成,在安装过程中,文件夹libsql包含数据库相关的文件。

代码如下:

mysql = require “luasql.mysql”

可变的MySQL将提供通过参照主MySQL表访问该功能。

建立连接

我们可以设立一个启动MySQL的环境,然后创建环境的连接。如下所示。

代码如下:

local env = mysql.mysql()

local conn = env:connect(‘test‘,‘root‘,‘123456‘)

上面的连接将连接到现有的MySQL文件并建立与新创建的文件的连接。

执行函数

这将有助于我们做的创建,插入,删除,更新等,所有的数据库操作执行简单的功能。语法如下所示

代码如下:

conn:execute([[ ‘MySQLSTATEMENT‘ ]])

在上面的语法,我们需要确保conn是开放的和现有的MySQL连接并替换“MySQLSTATEMENT”使用正确的语句。

创建表的例子

一个简单的创建表的示例如下所示。它创建类型为int和varchar类型,两个参数ID和name的表。

代码如下:

mysql = require “luasql.mysql”

local env = mysql.mysql()

local conn = env:connect(‘test‘,‘root‘,‘123456‘)

print(env,conn)

status,errorString = conn:execute([[CREATE TABLE sample2 (id INTEGER, name TEXT);]])

print(status,errorString )

当运行上面的程序,表名为sample将有两列分别是id和name会被创建。

代码如下:

MySQL environment (004BB178) MySQL connection (004BE3C8)

0 nil

如果有错误,会返回nil的错误语句。下面一个简单的错误语句如下所示。

代码如下:

LuaSQL: Error executing query. MySQL: You have an error in your SQL syntax; check the manual that corresponds to your MySQL server version for the right syntax to use near ‘“id INTEGER, name TEXT)‘ at line 1

Insert语句的例子

MySQL的INSERT语句如下所示。

代码如下:

conn:execute([[INSERT INTO sample values(‘11‘,‘Raj‘)]])

Update语句的例子

对于MySQL UPDATE语句如下所示。

代码如下:

conn:execute([[UPDATE sample3 SET name=‘John‘ where id =‘12‘]])

删除Delete 语句的例子

DELETE语句-MySQL如下所示。

代码如下:

conn:execute([[DELETE from sample3 where id =‘12‘]])

Select语句的例子

就select语句而言,我们需要遍历每一行,并提取所需的数据。下面简单的SELECT语句如下所示。

代码如下:

cursor,errorString = conn:execute([[select * from sample]])

row = cursor:fetch ({}, ”a“)

while row do

print(string.format(”Id: %s, Name: %s“, row.id, row.name))

-- reusing the table of results

row = cursor:fetch (row, ”a“)

end

在上面的代码中,conn 是一个开放的MySQL连接,

由执行语句返回游标,可以通过表的反应返回获取所需的选择数据。

一个完整的例子

所有上述声明一个完整的例子给出下面的参考。

代码如下:

mysql = require ”luasql.mysql“

local env = mysql.mysql()

local conn = env:connect(‘test‘,‘root‘,‘123456‘)

print(env,conn)

status,errorString = conn:execute([[CREATE TABLE sample3 (id INTEGER, name TEXT)]])

print(status,errorString )

status,errorString = conn:execute([[INSERT INTO sample3 values(‘12‘,‘Raj‘)]])

print(status,errorString )

cursor,errorString = conn:execute([[select * from sample3]])

print(cursor,errorString)

row = cursor:fetch ({}, ”a“)

while row do

print(string.format(”Id: %s, Name: %s“, row.id, row.name))

row = cursor:fetch (row, ”a“)

end

-- close everything

cursor:close()

conn:close()

env:close()

当运行上面的程序,会得到如下的输出。

代码如下:

MySQL environment (0037B178) MySQL connection (0037EBA8)

0 nil

1 nil

MySQL cursor (003778A8) nil

Id: 12, Name: Raj

执行事务:

事务是确保数据一致性的机制。事务应该具有以下四个特性:

原子性:事务要么都完成或都没有任何变化发生。

一致性:事务必须启动一个一致的状态,让系统处于一致的状态。

隔离:一个事务的中间结果是不是当前事务外可见。

持久性:当一个事务被提交,这个效果是持久的,即使在系统出现故障。

事务开始START TRANSACTION;和commit或rollback语句结束。

开始事务

为了启动一个事务,我们需要执行在Lua下面执行语句,假设conn是一个开放的MySQL连接。

代码如下:

conn:execute([[START TRANSACTION;]])

回滚事务

我们需要做执行下面的语句来回滚执行开始事务后所做的更改。

代码如下:

conn:execute([[ROLLBACK;]])

提交事务

我们需要做执行以下语句提交执行开始事务后所做的更改。

代码如下:

conn:execute([[COMMIT;]])

我们已经在上面知道关于MySQL和下节介绍基本的SQL操作。请记住事务,但sqlite3不会再解释了,但相同的语句在sqlite3也能正常工作。

篇6:什么是mysql左链接查询 如何使用?数据库教程

MySQL左连接查询是连接查询中的一种方式,下面就为您介绍MySQL左连接查询中的一些问题谈论,如果您感兴趣的话,不妨一看,

我这里所说的主表是指在连接查询里MySQL以哪个表为主进行查询。比如说在MySQL左连接查询里,一般来说左表就是主表,但这只是经验之谈,很多时候经验主义是靠不住的,为了说明问题,先来个例子,建两个演示用的表categories和posts:

CREATETABLEIFNOTEXISTS `categories` (`id`int(10) unsignedNOTNULLAUTO_INCREMENT,`name`varchar(15)NOTNULL,`created` datetimeNOTNULL,PRIMARYKEY(`id`),KEY`name` (`name`));CREATETABLEIFNOTEXISTS `posts` (`id`int(10) unsignedNOTNULLAUTO_INCREMENT,`category_id`int(10) unsignedNOTNULL,`title`varchar(100)NOTNULL,`content`varchar(200)NOTNULL,`created` datetimeNOTNULL,PRIMARYKEY(`id`),KEY`category_id` (`category_id`),KEY`created` (`created`),KEY`category_id_created` (`category_id`, `created`));

先注意一下每个表的索引情况,以后会用到,记得随便插入一点测试数据,不用太多,但怎么也得两行以上,然后执行以下

SQL:EXPLAIN SELECT *FROM postsLEFT JOIN categories ONposts.category_id=categories.idWHERE categories.name LIKE 'foobar%'ORDER BY posts.created DESC

结果如下所示:

table      key         Extracategories name        Using where; Using temporary; Using filesortposts      category_id

在join查询的explain的结果中,第一行表示的表就是主表,

所以说在此查询里categories是主表,而在我们的经验里,LEFT JOIN查询里,左表(posts表)才应该是主表,这产生一个根本的矛盾,MySQL之所以这样处理,是因为在我们的WHERE部分,查询条件是按照categories表的字段来进行筛选的,且categories表刚好存在合适的索引,所以在查询时把categories表作为主表更有利于缩小结果集。

那explain结果中的Using temporary; Using filesort又是为什么呢,为什么created或category_id_created索引无效呢?这是因为主表是categories表,从表是posts表,而我们使用从表的字段去ORDER BY,这通常不是一个好选择,最好改成主表字段。不过很多时候改不了,那就没招了。

再看一个比较怪异的例子:

EXPLAIN SELECT *FROM postsLEFT JOIN categories ONposts.category_id=categories.idWHEREcategories.id= ‘一个已经存在的ID’ORDER BY posts.created DESC

这个例子里posts表仍然是从表,但是按照从表排序的结果却没有出现文件排序和临时表,这是因为已经确定了categories.id,所以主表相当于一个只有一行数据的常量表了,从表根据category_id_created索引在连接的同时自然就得到排序后的结果。但换个角度看,既然categories.id都是确定的了,那类似这样的需求,我们一般就不会再使用LEFT JOIN查询了,而会分成两个独立的查询去检索categories和posts才对。

主观上一旦搞错了主表,可能怎么调整索引都得不到高效的SQL,所以在写SQL时,比如说在写MySQL左连接查询时,如果希望左表是主表,那么就要保证在WHERE语句里的查询条件尽可能多的使用左表字段,进而,一旦确定了主表,也最好只通过主表字段去ORDER BY。

注意:大多数情况下,使用从表字段去排序都是低效的,我最初的例子误导了大家,已更正。

篇7:python中使用mysql数据库详细介绍

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python中使用mysql数据库详细介绍,本文起讲解了安装mysql、安装MySQL-python、mysql 的基本操作、python 操作mysql数据库基础等内容,需要的朋友可以参考下

一、安装mysql

如果是windows 用户,mysql 的安装非常简单,直接下载安装文件,双击安装文件一步一步进行操作即可,

Linux 下的安装可能会更加简单,除了下载安装包进行安装外,一般的linux 仓库中都会有mysql ,我们只需要通过一个命令就可以下载安装:

Ubuntudeepin

代码如下:

>>sudo apt-get install mysql-server

>>Sudo apt-get install mysql-client

centOS/redhat

代码如下:

>>yum install mysql

二、安装MySQL-python

要想使python可以操作mysql 就需要MySQL-python驱动,它是python 操作mysql必不可少的模块。

下载地址:pypi.python.org/pypi/MySQL-python/

下载MySQL-python-1.2.5.zip 文件之后直接解压。进入MySQL-python-1.2.5目录:

代码如下:

>>python setup.py install

三、测试

测试非常简单,检查MySQLdb 模块是否可以正常导入。

代码如下:

fnngj@fnngj-H24X:~/pyse$ python

Python 2.7.4 (default, Sep 26 , 03:20:56)

[GCC 4.7.3] on linux2

Type ”help“, ”copyright“, ”credits“ or ”license“ for more information.

>>> import MySQLdb

没有报错提示MySQLdb模块找不到,说明安装OK ,下面开始使用python 操作数据库之前,我们有必要来回顾一下mysql的基本操作:

四、mysql 的基本操作

代码如下:

$ mysql -u root -p (有密码时)

$ mysql -u root    (无密码时)

代码如下:

mysql> show databases; // 查看当前所有的数据库

+--------------------+

| Database          |

+--------------------+

| information_schema |

| csvt              |

| csvt04            |

| mysql             |

| performance_schema |

| test              |

+--------------------+

6 rows in set (0.18 sec)

mysql> use test;  //作用与test数据库

Database changed

mysql> show tables;  //查看test库下面的表

Empty set (0.00 sec)

//创建user表,name 和password 两个字段

mysql> CREATE TABLE user (name VARCHAR(20),password VARCHAR(20)); Query OK, 0 rows affected (0.27 sec)

//向user表内插入若干条数据

mysql> insert into user values(‘Tom‘,‘1321‘);

Query OK, 1 row affected (0.05 sec)

mysql> insert into user values(‘Alen‘,‘7875‘);

Query OK, 1 row affected (0.08 sec)

mysql> insert into user values(‘Jack‘,‘7455‘);

Query OK, 1 row affected (0.04 sec)

//查看user表的数据

mysql> select * from user;

+------+----------+

| name | password |

+------+----------+

| Tom | 1321    |

| Alen | 7875    |

| Jack | 7455    |

+------+----------+

3 rows in set (0.01 sec)

//删除name 等于Jack的数据

mysql> delete from user where name = ‘Jack‘;

Query OK, 1 rows affected (0.06 sec)

//修改name等于Alen 的password 为 1111

mysql> update user set password=‘1111‘ where name = ‘Alen‘;

Query OK, 1 row affected (0.05 sec)

Rows matched: 1 Changed: 1 Warnings: 0

//查看表内容

mysql> select * from user;

+--------+----------+

| name  | password |

+--------+----------+

| Tom   | 1321    |

| Alen  | 1111    |

+--------+----------+

3 rows in set (0.00 sec)

五、python 操作mysql数据库基础

代码如下:

#coding=utf-8

import MySQLdb

conn= MySQLdb.connect(

host=‘localhost‘,

port = 3306,

user=‘root‘,

passwd=‘123456‘,

db =‘test‘,

)

cur = conn.cursor

#创建数据表

#cur.execute(”create table student(id int ,name varchar(20),class varchar(30),age varchar(10))“)

#插入一条数据

#cur.execute(”insert into student values(‘2‘,‘Tom‘,‘3 year 2 class‘,‘9‘)“)

#修改查询条件的数据

#cur.execute(”update student set class=‘3 year 1 class‘ where name = ‘Tom‘“)

#删除查询条件的数据

#cur.execute(”delete from student where age=‘9‘“)

cur.close()

conn.commit()

conn.close()

代码如下:

>>> conn = MySQLdb.connect(host=‘localhost‘,port = 3306,user=‘root‘, passwd=‘123456‘,db =‘test‘,)

Connect() 方法用于创建数据库的连接,里面可以指定参数:用户名,密码,主机等信息,

这只是连接到了数据库,要想操作数据库需要创建游标。

代码如下:

>>> cur = conn.cursor()

通过获取到的数据库连接conn下的cursor()方法来创建游标。

代码如下:

>>> cur.execute(”create table student(id int ,name varchar(20),class varchar(30),age varchar(10))“)

通过游标cur 操作execute()方法可以写入纯sql语句。通过execute()方法中写如sql语句来对数据进行操作。

代码如下:

>>>cur.close()

cur.close() 关闭游标

代码如下:

>>>conn.commit()

conn.commit()方法在提交事物,在向数据库插入一条数据时必须要有这个方法,否则数据不会被真正的插入。

代码如下:

>>>conn.close()

Conn.close()关闭数据库连接

六、插入数据

通过上面execute()方法中写入纯的sql语句来插入数据并不方便。如:

代码如下:

>>>cur.execute(”insert into student values(‘2‘,‘Tom‘,‘3 year 2 class‘,‘9‘)“)

我要想插入新的数据,必须要对这条语句中的值做修改。我们可以做如下修改:

代码如下:

#coding=utf-8

import MySQLdb

conn= MySQLdb.connect(

host=‘localhost‘,

port = 3306,

user=‘root‘,

passwd=‘123456‘,

db =‘test‘,

)

cur = conn.cursor()

#插入一条数据

sqli=”insert into student values(%s,%s,%s,%s)“

cur.execute(sqli,(‘3‘,‘Huhu‘,‘2 year 1 class‘,‘7‘))

cur.close()

conn.commit()

conn.close()

假如要一次向数据表中插入多条值呢?

代码如下:

#coding=utf-8

import MySQLdb

conn= MySQLdb.connect(

host=‘localhost‘,

port = 3306,

user=‘root‘,

passwd=‘123456‘,

db =‘test‘,

)

cur = conn.cursor()

#一次插入多条记录

sqli=”insert into student values(%s,%s,%s,%s)“

cur.executemany(sqli,[

(‘3‘,‘Tom‘,‘1 year 1 class‘,‘6‘),

(‘3‘,‘Jack‘,‘2 year 1 class‘,‘7‘),

(‘3‘,‘Yaheng‘,‘2 year 2 class‘,‘7‘),

])

cur.close()

conn.commit()

conn.close()

executemany()方法可以一次插入多条值,执行单挑sql语句,但是重复执行参数列表里的参数,返回值为受影响的行数。

七、查询数据

也许你已经尝试了在python中通过

代码如下:

>>>cur.execute(”select * from student“)

来查询数据表中的数据,但它并没有把表中的数据打印出来,有些失望。

来看看这条语句获得的是什么

代码如下:

>>>aa=cur.execute(”select * from student“)

>>>print aa

5

它获得的只是我们的表中有多少条数据。那怎样才能获得表中的数据呢?进入python shell

代码如下:

>>> import MySQLdb

>>> conn = MySQLdb.connect(host=‘localhost‘,port = 3306,user=‘root‘,   passwd=‘123456‘,db =‘test‘,)

>>> cur = conn.cursor()

>>> cur.execute(”select * from student“)

5L

>>> cur.fetchone()

(1L, ‘Alen‘, ‘1 year 2 class‘, ‘6‘)

>>> cur.fetchone()

(3L, ‘Huhu‘, ‘2 year 1 class‘, ‘7‘)

>>> cur.fetchone()

(3L, ‘Tom‘, ‘1 year 1 class‘, ‘6‘)

...

>>>cur.scroll(0,‘absolute‘)

fetchone()方法可以帮助我们获得表中的数据,可是每次执行cur.fetchone() 获得的数据都不一样,换句话说我没执行一次,游标会从表中的第一条数据移动到下一条数据的位置,所以,我再次执行的时候得到的是第二条数据。

scroll(0,‘absolute‘) 方法可以将游标定位到表中的第一条数据。

还是没解决我们想要的结果,如何获得表中的多条数据并打印出来呢?

代码如下:

#coding=utf-8

import MySQLdb

conn= MySQLdb.connect(

host=‘localhost‘,

port = 3306,

user=‘root‘,

passwd=‘123456‘,

db =‘test‘,

)

cur = conn.cursor()

#获得表中有多少条数据

aa=cur.execute(”select * from student“)

print aa

#打印表中的多少数据

info = cur.fetchmany(aa)

for ii in info:

print ii

cur.close()

conn.commit()

conn.close()

通过之前的print aa 我们知道当前的表中有5条数据,fetchmany()方法可以获得多条数据,但需要指定数据的条数,通过一个for循环就可以把多条数据打印出啦!执行结果如下:

代码如下:

5

(1L, ‘Alen‘, ‘1 year 2 class‘, ‘6‘)

(3L, ‘Huhu‘, ‘2 year 1 class‘, ‘7‘)

(3L, ‘Tom‘, ‘1 year 1 class‘, ‘6‘)

(3L, ‘Jack‘, ‘2 year 1 class‘, ‘7‘)

(3L, ‘Yaheng‘, ‘2 year 2 class‘, ‘7‘)

[Finished in 0.1s]

篇8:如何保护MySQL 中的重要数据数据库教程

在日常的工作中,保护数据免受未授权用户的侵犯是系统管理员特别关心的问题,如果你目前用的是MySQL,就可以使用一些方便的功能来保护系统,来大大减少机密数据被未授权用户访问的风险。

企业最有价值的资产通常是其数据库中的客户或产品信息。因此,在这些企业中,数据库管理的一个重要部分就是保护这些数据免受外部攻击,及修复软/硬件故障。

在大多数情况下,软硬件故障通过数据备份机制来处理。多数数据库都自带有内置的工具自动完成整个过程,所以这方面的工作相对轻松,也不会出错。但麻烦却来自另一面:阻止外来 入侵窃取或破坏数据库中的信息。不幸的是,一般没有自动工具解决这一问题;而且,这需要管理员手工设置障碍来阻止 ,确保公司数据的安全。

不对数据库进行保护的常见原因是由于这一工作“麻烦”而“复杂”。这确实是事实,但如果你应用MySQL,就可以使用一些方便的功能来显著减少面临的风险。下面列出了以下几个功能:

◆删除授权表中的通配符

MySQL访问控制系统通过一系列所谓的授权表运行,从而对数据库、表格或栏目级别的用户访问权利进行定义。但这些表格允许管理员为一名用户设定一揽子许可,或一组应用通配符的表格。这样做会有潜在的危险,因为 可能会利用一个受限的账户来访问系统的其他部分。由于这一原因,在设置用户特权时要谨慎,始终保证用户只能访问他们所需的内容。在给个别用户设定超级特权时要尤其小心,因为这种级别允许普通用户修改服务器的基本配置,并访问整个数据库。

建议:对每个用户账户应用显示特权命令,以审查授权表,了解应用通配符许可是否恰当。

◆要求使用安全密码

用户账号的安全与用来保护它们的密码密切相关。因此,在安装MySQL时第一件事就应该设置MySQL根账号的密码(默认为空)。修复这一漏洞后,接下来就应要求每个用户账号使用一个密码,且不要使用生日、用户名或字典中的单词这些容易识别的启发式密码,

建议:应用MySQL-安全-授权选项避免使用旧的,不大安全的MySQL密码格式。

◆检查配置文件许可

一般来说,要使服务器连接更为快速方便,单个用户和服务器管理员必须把他们的用户账号密码存储在单用户MySQL选项文件中。但是,这种密码是以纯文本形式存储在文件中的,很容易就可以查阅。因此,必须保证这样的单用户配置文件不被系统中的其他用户查阅,且将它存储在非公共的位置。理想情况下,你希望单用户配置文件保存在用户的根目录,许可为0600。

◆加密客户与服务器之间数据传送 :

MySQL(及其它)客户与服务器构架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通过网络传送数据时的安全问题。如果客户与服务器间的交互以纯文本形式发生, 就可能“嗅出”被传送的数据包,从而获得机密信息。你可以通过激活MySQL配置中的SSL,或应用一个OpenSSH这样的安全应用来为传送的数据建立一个安全的加密“通道”,以关闭这一漏洞。以这种形式加密客户与服务器连接可使未授权用户极难查阅往来的数据。

◆禁止远程访问

如果用户不需要远程访问服务器,你可以迫使所有MySQL连接通过UNIX插槽文件来完成,从而大大减少网络受攻击的风险。这一过程可通过跳过网络选项启动服务器来完成。这样可以阻止TCP/IP网络连接到MySQL上,保证没有用户可以远程连接系统。

建议:可以在MySQL服务器配置中添加捆绑地址127.0.0.1指令来增强这一功能,迫使MySQL捆绑当地机器的IP地址来保证只有同一系统中的用户可以连接到MySQL。

◆积极监控MySQL访问记录

MySQL中带有很多不同的日志文件,它们记录客户连接,查询和服务器错误。其中,最重要的是一般查询日志,它用时间标签记录每名客户的连接和中断时间,并记录客户执行的每个查询。如果你怀疑发生了不寻常的行为,如网络入侵,那么监控这个日志以了解行为的来源是个好方法。

篇9:如何从 MySQL 数据库表中检索数据数据库教程

1、从数据库表中检索信息

实际上,前面我们已经用到了SELECT语句,它用来从数据库表中检索信息,

select语句格式一般为:

SELECT 检索关键词 FROM 被检索的表 WHERE 检索条件(可选)

以前所使用的“ * ”表示选择所有的列。

下面继续使用我们在上篇文章中创建的表mytable。

2、查询所有数据:

mysql> select * from mytable;

+----------+------+------------+----------+

| name | sex | birth | birthaddr |

+----------+------+------------+--------+

| abccs |f | 1977-07-07 | china |

| mary |f | 1978-12-12 | usa |

| tom |m | 1970-09-02 | usa |

+----------+------+------------+----------+

3 row in set (0.00 sec)

3、修正错误记录:

假如tom的出生日期有错误,应该是1973-09-02,则可以用update语句来修正: mysql> update mytable set birth = ”1973-09-02“ where name = ”tom“;

再用2中的语句看看是否已更正过来。

4、选择特定行

上面修改了tom的出生日期,我们可以选择tom这一行来看看是否已经有了变化:

mysql> select * from mytable where name = ”tom“;

+--------+------+------------+------------+

| name |sex | birth | birthaddr |

+--------+------+------------+------------+

| tom |m | 1973-09-02 | usa |

+--------+------+------------+------------+

1 row in set (0.06 sec)

上面WHERE的参数指定了检索条件。我们还可以用组合条件来进行查询:

mysql> SELECT * FROM mytable WHERE sex = ”f“ AND birthaddr = ”china“;

+--------+------+------------+------------+

| name |sex | birth | birthaddr |

+--------+------+------------+------------+

| abccs |f | 1977-07-07 | china |

+--------+------+------------+------------+

1 row in set (0.06 sec)

5、 选择特定列

假如你想查看表中的所有人的姓名,则可以这样操作:

mysql> SELECT name FROM mytable;

+----------+

| name |

+----------+

| abccs |

| mary |

| tom |

+----------+

3 row in set (0.00 sec)

如果想列出姓名和性别两列,则可以用逗号将关键词name和birth分开: myaql> select name,birth from mytable;

6、对行进行排序

我们可以对表中的记录按生日大小进行排序:

mysql> SELECT name, birth FROM mytable ORDER BY birth;

+----------+------------+

| name | birth |

+----------+------------+

| tom | 1973-09-02 |

| abccs | 1977-07-07 |

| mary | 1978-12-12 |

+----------+------------+

3 row in set (0.00 sec)

我们可以用DESC来进行逆序排序:

mysql> SELECT name, birth FROM mytable ORDER BY birth DESC;

+----------+------------+

| name | birth |

+----------+------------+

| mary | 1978-12-12 |

| abccs | 1977-07-07 |

| tom | 1973-09-02 |

+----------+------------+

3 row in set (0.00 sec)

7、 行计数

数据库经常要统计一些数据,如表中员工的数目,我们就要用到行计数函数COUNT,

COUNT()函数用于对非NULL结果的记录进行计数:

mysql> SELECT COUNT(*) FROM mytable;

+----------+

| COUNT(*) |

+----------+

| 3 |

+----------+

1 row in set (0.06 sec)

员工中男女数量:

mysql> SELECT sex, COUNT(*) FROM mytable GROUP BY sex;

+------+----------+

| sex | COUNT(*) |

+------+----------+

| f | 2 |

| m | 1 |

+------+----------+

2 row in set (0.00 sec)

注意我们使用了GROUP BY对SEX进行了分组。

篇10:在Delphi中使用动态图标.net

在应用程序的编写中,组合框(ComboBox)、列表框(ListBox)、等常见的部件,通常不仅要用于显示文字,而且还要显示其与文字相关的图标,在一般的 Windows 应用程序中,这些图标的显示都要随列出的显示文本的变化而变化,例如在组合框中列出当前目录下的所

在应用程序的编写中,组合框(ComboBox)、列表框(ListBox)、等常见的部件,通常不仅要用于显示文字,而且还要显示其与文字相关的图标。在一般的Windows应用程序中,这些图标的显示都要随列出的显示文本的变化而变化,例如在组合框中列出当前目录下的所有文件时,在组合框左边就显示与文件名相关联的图标,这就是所谓的动态图标。在Delphi中使用动态图标的步骤如下:

一、图标的获取

要使用动态图标,首先要解决的是如何获得显示文本和与其相关联的图标句柄。该图标通过文件关联由系统注册表决定,并且在Windows编程中同一文件(或子目录,或文件夹)在桌面上也可能有两种显示结果,这就是DOS文件名与显示名(Display Name)。如果我们的应用程序不需要有像Windows资源浏览器那样的效果,则可以使用FindFirst()和FindNext()二个函数以及FindClose()过程来获得DOS文件名,否则我们就应当使用WindowsAPI来获得显示名。在获得文件名的同时可通过使用ShellAPI.pas中的SHGetFileInfo()函数来获得其图标句柄HICON,说明如下:

function SHGetFileInfo(pszPath: PAnsiChar; dwFileAttributes: DWORD;var psfi: TSHFileInfo; cbFileInfo,uFlags: UINT): DWORDl;

pszPath 参数:指定的文件名。当uFlags的取值中不包含 SHGFI_PIDL时,可直接指定;否则pszPath要通过计算获得,不能直接指定;

dwFileAttributes参数:文件属性,仅当uFlags的取值中包含SHGFI_USEFILEATTRIBUTES时有效,一般不用此参数;

psfi 参数:返回获得的文件信息,是一个记录类型,有以下字段:

hIcon: HICON; //文件的图标句柄

iIcon: Integer; //图标的系统索引号

dwAttributes: DWORD; //文件的属性值

szDisplayName: array [0..MAX_PATH-1] of AnsiChar; //文件的显示名

szTypeName: array [0..79] of AnsiChar; //文件的类型名

cbFileInfo 参数:psfi的比特值;

uFlags 参数:指明需要返回的文件信息标识符,常用的有以下常数:

SHGFI_ICON; //获得图标

SHGFI_DISPLAYNAME; //获得显示名

SHGFI_TYPENAME; //获得类型名

SHGFI_ATTRIBUTES;//获得属性

SHGFI_LARGEICON; //获得大图标

SHGFI_SMALLICON; //获得小图标

SHGFI_PIDL;// pszPath是一个标识符

函数SHGetFileInfo()的返回值也随uFlags的取值变化而有所不同,

通过调用SHGetFileInfo()可以由psfi参数得到文件的图标句柄,但要注意在uFlags参数中不使用SHGFI_PIDL时,SHGetFileInfo()不能获得”我的电脑"等虚似文件夹的信息。

二、图标的加载

使用Delphi提供的TImageList组件,通过调用CommCtrl .pas中的函数ImageList_AddIcon()来加载得到的图标,并要保证其索引号与显示文本相对应。说明如下:

function ImageList_AddIcon(ImageList: HIMAGELIST; //加载图标的ImageList句柄

Icon: Hicon //加载的图标句柄 ): Integer; //返回图标在ImageList中的索引号

在需要指明图标索引号时可使用ImageList_AddIcon()的返回值。

三、图标和文本的绘图式输出

对于组合框、列表框等不能直接显示图标的组件,由于要求显示图标的同时又要同时显示文本,可通过设置其相应的Style属性达到目的,示例如下:

组合框:ComboBox1.Style.:=csOwnerDrawVariable根据实际使用经验最好不要在ObjectInspector窗体中直接设置,而应将代码添加在程序的适当位置,否则可能出现绘图区域高度不规则变化

列表框:ListBox1.Style.:=lbOwnerDrawVariable

状态栏:StatusBar1.Panels[i].Style.:= psOwnerDraw 不能使用简单状态栏,i是状态栏中要绘制图标的某一窗格索引号,图形输出可使用TImageList的ImageList1.Draw()方法,而文本输出则可使用TCanvas的TextOut()方法,它由组件的Canvas属性继承得到,显然没有Canvas属性的组件不能使用此方法显示图标。

对于可直接显示图标的组件,直接指定其Images、StateImages等需要的图标属性为相应的TimageList组件名,并通过指定图标的索引号则可显示图标。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大图标时,必须先调用TImageList的CreateSize()方法指定可加载图标的尺寸,并且在每次调用TImageList的Clear方法后都要重新调用CreateSize()。

使用TImageList的ImageList1.Clear方法清除已加载的图标,常在需要刷新时使用。

原文转自:www.ltesting.net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