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月”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9篇风暴潮研究综述及防灾减灾对策,下面就是小编整理后的风暴潮研究综述及防灾减灾对策,希望大家喜欢。

风暴潮研究综述及防灾减灾对策

篇1:风暴潮研究综述及防灾减灾对策

风暴潮研究综述及防灾减灾对策

风暴潮灾害居海洋灾害之首位,世界上绝大多数因强风暴引起的特大海岸灾害都是由风暴潮造成的.风暴潮对国民经济能造成巨大损失,严重威胁生命财产安全.因此,进行风暴潮预报的研究具有相当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 者:刘清容 于建生 韩笑  作者单位:刘清容(中国海洋大学,山东青岛,266100;国家海洋局北海预报中心,山东青岛,266033)

于建生,韩笑(国家海洋局北海预报中心,山东青岛,266033)

刊 名:科技风 英文刊名:TECHNOLOGY WIND 年,卷(期): “”(12) 分类号:X4 关键词:风暴潮   预报   灾害   防灾减灾  

篇2:城市桥梁防灾减灾的对策研究

城市桥梁防灾减灾的对策研究

通过对发生在美国、日本和中国的7个防灾减灾的典型案例进行了综合分析,诠释了城市桥梁防灾减灾的.内涵,客观地指出了当前我国在城市桥梁防灾减灾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指出了当今国际桥梁界在该领域的发展趋势,并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以期引起人们对城市桥梁的防灾减灾问题的高度重视,推动我国城市桥梁建设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作 者:穆祥纯 MU Xiang-chun  作者单位: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北京,100082 刊 名:工程建设与设计 英文刊名:CONSTRUCTION & DESIGN FOR PROJECT 年,卷(期):2009 “”(7) 分类号:U477 关键词:城市桥梁   防灾减灾   案例分析   对策研究  

篇3:成人学习研究综述及反思

成人学习研究综述及反思

“成人学习”是成人教育研究的核心问题,那么现在“成人学习”研究的`整体思路是什么?本文对现有的“成人学习”研究进行综述,在综述的基础上,对现有研究进行反思,并结合反思及我国的具体情况,提出了新的建议和看法.

作 者:杨慧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江苏,泰州,225300 刊 名:文教资料 英文刊名:DATA OF CULTURE AND EDUCATION 年,卷(期): “”(5) 分类号:G72 关键词:成人学习  研究   模式   综述及反思  

篇4:城市防灾减灾对策研究

城市防灾减灾对策研究

城市防灾救灾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主要讨论灾害在城市中造成危害的原因和影响,城市灾害的`类型,减灾和防灾的主要措施,克服危机的方法,以及可采取的对策建议,如加强城市规划等.

作 者:吴光伟 王松华 程俐骢 WU Guang-wei WANG Song-hua CHENG Li-cong  作者单位:吴光伟,王松华,WU Guang-wei,WANG Song-hua(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上海92)

程俐骢,CHENG Li-cong(同济大学,文法学院,上海200092)

刊 名:灾害学  ISTIC英文刊名:JOURNAL OF CATASTROPHOLOGY 年,卷(期): 21(2) 分类号:X4 关键词:防灾减灾   城市   对策建议  

篇5:临沂市主要自然灾害类型及防灾减灾对策

临沂市主要自然灾害类型及防灾减灾对策

摘要:对临沂市的旱涝灾害、地震灾害及地质灾害进行了研究,发现临沂市的旱涝灾害发生频率高,汛期暴雨日数与旱涝等级有很好的吻合.地震灾害在1668年以前,多发生于郯城、临沂、莒县和费县、蒙阴等地,震点分布较分散,1668年后多出现于沂沭断裂带以东地区,震点分布呈现出明显的`自郯城至莒县的带状特点;1970年以后的现代地震,主要发生在沂、沭断裂带上.地质灾害主要伴随洪涝、地震灾害发生.在综合临沂市自然灾害发生规律的基础上,提出了对各类自然灾害的防灾、减灾对策.作 者:赵兴云    赵兴学    罗丛彬    徐树建    ZHAO Xing-yun    ZHAO Xing-xue    LUO Cong-bin    XU Shu-jian  作者单位:赵兴云,罗丛彬,徐树建,ZHAO Xing-yun,LUO Cong-bin,XU Shu-jian(临沂师范学院,环境与旅游学院,山东,临沂,276005)

赵兴学,ZHAO Xing-xue(沂源县张家坡中心校,山东,沂源,256113)

风暴潮研究综述及防灾减灾对策期 刊:临沂师范学院学报   Journal:JOURNAL OF LINYI NORMAL UNIVERSITY 年,卷(期):, 32(3) 分类号:X43 关键词:临沂市    自然灾害    减灾对策   

篇6:会计准则制定模式 理论综述及研究新思路的论文

会计准则制定模式 理论综述及研究新思路的论文

【摘要】 文章就会计准则制定模式进行梳理,总结了会计准则制定基础、会计准则制定主体和会计准则制定程序的研究成果,对现有研究的关键问题进行了阐述,提出了利用演化经济学理论研究会计准则制定模式的新思路。

【关键词】 财务会计准则; 制定基础; 制定主体; 制定程序

一、引言

财务会计作为一个独立概念的出现是在20世纪30年代(更确切地说是“公认会计原则”出现之后),迄今财务会计的发展已经七十余年。值得注意的是,综观当代财务会计的发展,发现财务会计一经产生,就与财务会计及会计信息披露的规范与管制如影随形(葛家澍、杜兴强,)。会计准则作为对会计信息披露的规范,是财务会计研究领域的重要内容,财务会计的发展过程同时也是对制定高质量会计准则的追求过程。从20世纪30年代起,国外就已经开始研究会计准则制定问题,我国自1951年起,开始推行高度统一的会计制度。会计原则、会计准则等术语,在我国教科书中消失了近30年,直到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会计界重新开始讨论会计原则(葛家澍、刘峰,2003)。刘峰较早地通过完整的理论框架对会计准则的制定进行了系统全面的研究。对于会计准则的制定模式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按多种标准来界定,诸如会计准则的制定权归属、制定机构的选择、制定内容的详简、制定人员的来源构成、制定过程的公开独立性等。但一般而言,会计准则制定模式的研究涉及会计准则制定基础、制定主体和制定程序三方面内容。

二、会计准则制定基础(导向)

会计准则制定的基础也被称作会计准则制定导向,涉及了在会计准则范围内会计政策的选择空间,所以该问题一直是会计理论界、实务界等各方关注的焦点。在国外,倾向性的观点是原则基础的会计准则优于规则基础的会计准则。mason、gibbins(1991)认为,原则基础的会计准则从总体上优于规则基础,更有利于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如果会计准则是规则导向的,那些期望在会计准则上获取自我利益的组织,就有了可以进行“对策”的目标与方式(lys、vincent,1995)。12月的“aaa/fasb研讨会”上,美国会计职业界的代表john smith首次提出了“以概念为基础的准则”(concept—based—standards)的说法,并且认为概念基础的准则优于规则基础的准则(rule—based—standards)。engle()阐述了管理者利用会计准则形式规避经济交易实质的行为,他的研究发现,管理者通过虚构交易将本应确认负债的项目确认为权益,因此产生了43亿美元的成本。

安然事件后,国外对会计准则的原则基础和规则基础的研究可谓数不胜数。值得一提的是:nelson等()通过问卷调查研究得出结论,从业者包括公司会计师、注册会计师更偏爱具体的会计标准。dye(2002)的研究进一步证实了nelson的观点,认为规则基础的会计准则因增加了管理者操控会计报告结果的机会而使其有效性降低。nelson(2003)通过对上市公司管理层及审计师的问卷调查得出结论,会计准则越具体,管理层越可能通过交易进行利润操纵。webster和thomton()以加拿大资本市场为例,发现原则基础的会计准则及其所赋予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空间有助于提高财务报告盈利质量。

我国会计学者对会计准则制定基础的讨论主要是在安然事件之后。葛家澍(2002)对会计准则制定基础作了一个概括性描述,他认为制定一项高质量会计准则,其指导思想是按美国制定公认会计原则(gaap)所遵循的详细的“规则基础”,还是按照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制定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所遵循的简明的“原则基础”,是一个有争议而必须通过反复实践才能回答的问题。

关于“原则基础和规则基础哪个更优”的讨论研究文献有很多。例如,平禄、刘峰、雷科罗(2003)从自利经济人假定出发,推断出:每个自利的经济人在执行会计准则的过程中总是设法最大限度实现自己的利益,如果准则是规则导向的,这表明那些期望在运用会计准则中牟取私利的人就有了可借鉴的方式;如果采纳原则导向不给定具体的政策界限,当存在利益冲突时,最终只能诉求道德操守,这显然有违经济学自利经济人的基本前提,其长期有效性程度也值得关注。由于以原则为基础制定会计准则尚未在美国付诸实施,预测该方法的有效性程度为时尚早,可吸取原则和规则的优点,以目标为导向制定我国会计准则(路德明、邱昱芳,2003;裘宗舜、李栗,2004;林钟高、韩立军,;张美霞,2005),他们认为,目标导向的准则需要财务报告编制者、注册会计师、审计委员会等实施适当的职业判断,孕育职业判断氛围;需要变更与财务报告和审计有关的法律框架体系;需要解决准则制定的工作程序方法等会计准则体系中的问题,sec提出的“目标导向”为最优的'制定模式还有待于实践的检验,但是同时吸取原则和规则的优点,以目标为核心制定与我国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准则这种思路是可取的。从会计监管的视角,洪剑峭、娄贺统(2004)提出,会计准则的制定基础与会计监管的有效程度相关,准则基础的变迁应该与具体的会计监管环境相适应。在会计监管相对较弱的环境中,选择规则基础的会计准则。基于政治学视角,张力、陈许高()分析了美国2002会计改革法案的政治机会主义倾向,并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制定导向的内生性、会计准则的形成机理及财务舞弊行为的责任认定等角度探讨了我国当前会计准则制定导向的选择,认为规则导向的会计准则在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都有存在的合理性。

三、会计准则制定主体

会计准则的制定主体是指会计准则的制定者,结构合理的制定者有利于制定出高质量的会计准则。国外的研究倾向于支持由会计职业界来制定会计准则。carey(1969)认为,美国早期对铁路和公用事业会计的政府管制并未导致更可靠的财务报表,而未受管制企业的会计实务却有较大程度的改进,因此,其反对将上市公司会计规则的制定权赋予联邦贸易委员会这个政府管制机构。以georgemay为首的,与纽约证券交易所合作的专门委员会(aspecial committee on co—operation with stock exchanges)1932年向股票上市委员会提交了一封信,该信建议纽约证券交易所应要求上市公司遵循基本原则,这些原则应当由包括公司管理人员、律师、会计师等的专家委员会经过研究后确定(zeff,1972)。nolan(1972)认为,众多的规则必须由像fasb这样的机构来制定。most(1986)提出,会计准则应该由一个研究型组织制定,一个合适的研究型组织应该包括学术界的优秀人才,并得到职业界和产业界的资助。当然,这一研究型组织制定出的会计准则应该接受注册会计师协会的支持或否决。

我国关于会计准则制定主体的大部分研究结果并不支持完全由政府及相关机构制定会计准则。按照“无知之幕”的要求:准则制定者应该是毫无自身利益要求的无利益关系人(薛云奎,1999)。陈冬华、陈信元(2003)以世纪星源案例,研究了利益相关者在我国会计准则制定过程中的作用,发现会计准则的制定不仅仅是技术问题,而且是关乎利益协调的政治问题,利益相关者应参与会计准则制定。基于博弈分析,林钟高、韩立军(2005),高筠燕、卢锐(2005)指出,政府在准则制定权的博弈中处于强势地位,会计准则制定权合约配置应以政府为主导、民间机构为辅助的结合方式。綦好东、杨志强(2003),吴联生(2004)的实证调查数据结果显示被调查者大都赞成利益相关者参与会计准则的制定,社会各方广泛参与会计准则的制定,是在更大程度上提高会计准则公正性的基础。王建新(;2005),张嘉兴、张俊民(),宋英慧、高铭(2007),李宁(2007),李桂荣(2007),林钟高、徐虹(2007)分别从会计准则制定权的博弈视角、游说视角、创造性会计视角、熵理论视角对会计准则制定主体进行了研究,其研究结果也表明利益相关者应该更广泛地参与会计准则制定。

但是梁爽(2005)运用产权经济学等理论,分析了有效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应具备权威性、效益性和公正性的特征,得出了我国会计准则制定机构(财政部会计司)是一种有效的会计准则制定机构的结论。刘浩,孙铮(2005)从新制度经济学的企业所有权理论出发,对会计准则制定权的归属提出经济解释,为了遏制经理的“特定控制权收益”,政府拥有了会计准则的制定权,而经理仅拥有了在会计准则框架内作出会计判断的权利。

四、会计准则制定程序

会计准则制定程序指会计准则的应循程序,会计准则在制定过程中如果能够遵守一套完整、充分、严密、稳定的程序,准则制定的独立性、公平性和公开性就能够得到保证。我国学者对会计准则制定程序进行讨论,目的是保证会计信息的利益相关者能够有效地参与到会计准则的制定中,以制定出高质量的会计准则。

在借鉴fasb和iasb的会计准则应循程序的基础上,7月10日,财政部颁发了我国会计准则的制定程序,从此,我国会计准则的制定程序分为立项阶段、起草阶段、公开征求意见阶段和发布阶段。但是,有学者还建议对此进一步完善。遵守公开的应循程序,对拟立项的准则公开发布讨论意见稿或举行听证会,并将有关的问题、原则和方法、相关理论等全部加以公开,在制定过程中最大限度地让各利益集团参与并发表意见(裘宗舜、韩洪灵,2003)。会计准则的制定过程中有着保密性的特点(陈萍,2006),我国会计准则起草拟订的整个过程对普通公众而言都是保密的,缺乏多次征求意见的环节,对于准则制定过程中背景材料和讨论情况也很少向外界披露,这使有动力参与准则制定的利益相关者被拒之门外。因此,准则制定机构应当适当公开准则制定程序,方便大众加入制定讨论。基于演化经济学理论,林钟高、徐虹(2007)提出,建立会计准则征求意见稿反馈系统,让会计准则制定能够更多地听取各方面的意见。这些文献研究结果表明向利益相关者公开会计准则制定程序的程度仍然不足。

五、结论及研究思路

高质量的财务报告是财务会计的目标,而高质量的财务报告要求高质量的会计准则,因此,会计准则制定是财务会计研究永恒的主题。虽然国内外对会计准则的制定模式已经作了大量的研究并形成诸多研究成果,但至今没有一个国家或国际组织的会计准则能够提供完美的财务会计报告,这就说明对会计准则制定模式的研究还要继续。

经济是不断向前发展的,新情况、新问题的涌现势必要求会计准则随之演化,会计准则的制定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然而新古典经济学以原子论和机械力学为隐喻的静态均衡分析方法并不能真实地表现会计准则制定基础、主体、程序等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也不能反映外界环境变化对会计准则制定的影响。因此,使用传统制度经济学方法很难对会计准则制定进行动态分析。演化经济学理论是针对动态过程的演化分析方法,以此为基础对会计准则制定模式进行研究将是一种新的研究思路。

【参考文献】

[1] 葛家澍,刘峰。从会计准则的性质看会计准则的制订[j]。会计研究,1996(2)。

[2] 路德明,邱星芳。会计准则制定:以原则为基础还是以规则为基础[j]。财经论丛,2003(1)。

[3] 洪剑峭,娄贺统。会计准则导向和会计监管的一个经济博弈分析[j]。会计研究,2004(1)。

[4] 陈冬华,陈信元。中国会计准则制订中的利益协调:来自世纪星源的案例证据[j]。会计研究,2003(6)。

[5] 陈萍。会计准则制定的制度博弈思考[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6(3)。

篇7:基于科技服务的气象防灾减灾系统建设研究

基于科技服务的气象防灾减灾系统建设研究

本文介绍了基于科技服务的气象防灾减灾系统的建设意义、研究内容,建设内容以及应用前景,阐明了气象防灾减灾系统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

作 者:侯润兰 李芬 贾素贞  作者单位:侯润兰(山西省气象科技服务中心,030002)

李芬(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10044)

贾素贞(太原市气象局,030002)

刊 名:中国科技信息 英文刊名:CHIN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FORMATION 年,卷(期): “”(18) 分类号: 关键词:科技服务   气象防灾减灾系统   建设  

篇8:草地畜牧业雪灾灾害系统及减灾对策研究

草地畜牧业雪灾灾害系统及减灾对策研究

畜牧业雪灾灾害系统是由雪灾致灾因子子系统、雪灾孕灾环境子系统和畜牧业雪灾承灾体子系统共同组成的一个复杂系统,畜牧业雪灾脆弱性的形成和变化是畜牧业雪灾灾害系统整体结构和功能不断变化的结果,与各子系统及其组成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在此理论基础上,提出了实施区域雪灾防灾、抗灾、救灾的组织措施,并进一步构建了区域畜牧业雪灾承灾体脆弱性形成机制与可持续发展模式,即纯牧业区畜牧业承灾体脆弱性与可持续发展模式、农牧交错区畜牧业承灾体脆弱性与可持续发展模式.

作 者:郝璐 高景民 杨春燕 HAO Lu GAO Jing-min YANG Chun-yan  作者单位:郝璐,HAO Lu(内蒙古生态与农业气象中心,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51;北京师范大学区域地理研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875)

高景民,GAO Jing-min(内蒙古工业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62)

杨春燕,YANG Chun-yan(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北京,100875)

刊 名:草业科学  ISTIC PKU英文刊名:PRATACULTURAL SCIENCE 年,卷(期): 23(6) 分类号:X4 关键词:草地畜牧业   畜牧业雪灾   雪灾灾害系统   减灾对策   可持续发展模式  

篇9:小城镇基础设施防灾减灾决策支持系统的研究与开发

小城镇基础设施防灾减灾决策支持系统的研究与开发

利用信息技术研究灾害问题成为研究热点之一,但在小城镇防灾减灾方面仍缺少应有的关注和重视.笔者将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决策支持系统(DSS)集成应用于开发“基于GIS的小城镇基础设施防灾减灾决策支持系统”,简要介绍了该系统研制目标和原则、系统结构框架及各子系统的'功能,解决了系统实现过程中的一系列关键技术:快速、高效构建小城镇基础空间数据库及三维可视化、应急预案及历史灾情库的电子化及各类灾害分析模拟的专业模型等.实践证明,基于基础设施、灾害源、防护保卫目标、应急救援力量的可视化与数字化,该系统能够实现对其进行科学管理、对各单一灾种的模拟分析以及应急决策支持,有效提高小城镇政府的应急指挥决策水平,增强其灾害应急反应能力.

作 者:冯凯 徐志胜 冯春莹 徐亮 王冬松 李小艺  作者单位:冯凯,徐志胜,冯春莹,徐亮(南大学防灾科学与安全技术研究所)

王冬松,李小艺(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标准所)

刊 名: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ISTIC PKU英文刊名:CHINA SAFETY SCIENCE JOURNAL 年,卷(期):2004 14(6) 分类号:X9 关键词:地理信息系统   决策支持系统   灾害   小城镇   基础设施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