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xico”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7篇一次强飑线边界层气象要素模拟分析,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一次强飑线边界层气象要素模拟分析,欢迎大家前来参阅。

篇1:一次强飑线边界层气象要素模拟分析
一次强飑线边界层气象要素模拟分析
使用WRF中尺度数值模式,分别选用两种不同边界层参数化方案(MYJ,YSU),对-06-25洛阳地区一次强飑线边界层结构进行模拟,对比分析近地面层风场、温度场以及边界层日变化特征,结果发现:WRF模式基本模拟出了强飑线过程边界层变化特征;在边界层方案中,MYJ方案描述的边界层结构较YSU方案合理.这表明,用WRF模式能较好地模拟预报飑线的边界层气象要素特征.
作 者:马洪彬 付伟基 作者单位:马洪彬(解放军理工大学,江苏,南京,211101;96251部队,河南,洛阳,471000)付伟基(96251部队,河南,洛阳,471000)
刊 名:贵州气象 英文刊名:JOURNAL OF GUIZHOU METEOROLOGY 年,卷(期): 33(3) 分类号:P456 关键词:强飑线 WRF模式 边界层结构 方案对比篇2:南疆沙漠腹地大气边界层气象要素廓线分析
南疆沙漠腹地大气边界层气象要素廓线分析
利用塔中80 m观测塔梯度系统采集的'8月、10月和1月、4月的风、温度、湿度资料,结合气象站的同步气象资料,对南疆沙漠腹地近地层四季的晴天平均风速、温度、湿度廓线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晴天平均风速白天随高度升高增加缓慢,夜间较快,低层风速白天比夜间大,高层则白天比夜间小.春夏季风速较大;四季平均温度廓线表现为夜间辐射型、早上过渡型、白天日射型和傍晚过渡型等四种类型,早、晚过渡时间四季各有不同,日最低、最高温度出现时间四季则相差不大;冬季夜间比湿随高度升高而增大,整个80 m近地层表现为逆湿状态,其他季节逆湿一般出现在0.5-1 m、1-2 m、32-47 m、63-80 m等4个层次上,各逆湿层出现的时间各季节有所差异.
作 者:缪启龙 王晶 何清 温雅婷 李兰兰 Miao Qilong Wang Jing He Qing Wen Yating Li Lanlan 作者单位:缪启龙,王晶,温雅婷,李兰兰,Miao Qilong,Wang Jing,Wen Yating,Li Lanlan(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苏南京,210044)何清,He Qing(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苏南京210044;乌鲁木齐沙漠气象研究所,新疆乌鲁木齐830002)
刊 名:气象与减灾研究 英文刊名:METEOROLOGY AND DISASTER REDUCTION RESEARCH 年,卷(期):2009 32(2) 分类号:P404 关键词:沙漠腹地 近地层 气象要素变化 逆湿篇3:6月3日商丘市强飑线过程分析
6月3日商丘市强飑线过程分析
利用商丘新一代天气雷达(CINRAD/SB)观测资料,以及MICAPS资料和自动气象站观测资料,对206月3日发生在商丘的.一次以大风为主,并伴有降水、雷电发生的强飑线天气过程进行了分析.分析表明:地面辐合线是这次强对流和飑线天气过程的触发机制.高空冷涡后部冷空气南下,近地层为暖中心,形成了上冷下暖的位势不稳定层结;风力突增、气压涌升、气温骤降、湿度猛升等气象要素变化符合飑线特征.飑线最大回波强度达69 dBz,最大负径向速度值达-37 m/s,强回波区呈“厂”字形,位于回波区前沿,移动速度快,并具有径向风速辐合等特征.径向速度场上表现为高层负径向速度中心值的迅速减小和低层负径向速度中心值的快速增大.
作 者:张怡 徐凤梅 汤新海 李百祥 康邵钧 杨君建 农国傲 朱博 Zhang Yi Xu Fengmei Tang Xinhai Li Baixiang Kang ShaoJun Yang Junjian Nong Guoao Zhu Bo 作者单位:张怡,徐凤梅,李百祥,康邵钧,杨君建,农国傲,朱博,Zhang Yi,Xu Fengmei,Li Baixiang,Kang ShaoJun,Yang Junjian,Nong Guoao,Zhu Bo(商丘市气象局,河南,商丘,476000)汤新海,Tang Xinhai(睢县气象局,河南,睢县,476900)
刊 名:气象与环境科学 英文刊名:METEOR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年,卷(期): 32(3) 分类号:P458.3 关键词:飑线 临近预报 要素指标 雷达特征篇4:黄土高原一次冷涡飑线的综合分析与数值模拟
黄土高原一次冷涡飑线的综合分析与数值模拟
通过云图、环流背景和数值模拟等对6月16日出现在黄土高原区域内的一次典型的冷涡飑线天气分析, 揭示了该类天气的'一些规律和特征, 并运用数值模拟与实况进行对比验证.其结果对此类天气有一定的预报意义.
作 者:侯建忠 王繁强 方建刚 李平HOU Jian-zhong WANG Fan-qiang FANG Jian-gang LI Ping 作者单位:侯建忠,王繁强,HOU Jian-zhong,WANG Fan-qiang(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甘肃,兰州,730020;陕西省气象台,陕西,西安,710015)方建刚,李平,FANG Jian-gang,LI Ping(陕西省气象台,陕西,西安,710015)
刊 名:高原气象 ISTIC PKU英文刊名:PLATEAU METEOROLOGY 年,卷(期): 26(2) 分类号:P458 关键词:黄土高原 冷涡飑线 综合分析 数值模拟篇5:一次飑线天气过程的综合分析
一次飑线天气过程的综合分析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和自动气象站资料、雷达回波图,从天气学、不稳定层结及水汽条件和雷达回波特征等方面综合分析了6月25日影响洛阳的一次飑线天气过程的活动规律和物理成因.分析表明:此次较强的飑线天气过程是在高空冷涡后部西北气流的`天气尺度形势下出现的,中尺度对流系统飑线以后续线型为主的型式形成.高空弱冷空气的入侵加剧了层结的不稳定性.弓形或带状回波、强(55 dBz以上)又高(或高度突降)的雷达反射率因子、逆风区、入流缺口、强的风速辐合带、高VIL值(50 kg・m-2以上)或VIL值突变及冰雹指数等雷达回波特征,对此类强对流天气的发生有较好的预警作用.
作 者:姬鸿丽 常红丽 陈红霞 关丽娜 张丽娟 Ji Hongli Chang Hongli Chen Hongxia Guan Li'na Zhang Lijuan 作者单位:姬鸿丽,陈红霞,关丽娜,张丽娟,Ji Hongli,Chen Hongxia,Guan Li'na,Zhang Lijuan(洛阳市气象局,河南,洛阳,471000)常红丽,Chang Hongli(汝阳县气象局,河南,汝阳,471200)
刊 名:气象与环境科学 英文刊名:METEOR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年,卷(期): 32(2) 分类号:P458.3 关键词:飑线 双峰状 雷暴高压 稳定度 雷达回波特征篇6:一次飑线的多普勒雷达回波特征分析
一次飑线的多普勒雷达回波特征分析
根据长沙CINRAD WSR-98D天气雷达在-04-11获取的雷达资料,利用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的`部分基本产品和二次产品对飑线过程进行分析,总结了一些能有效识别飑线的特征.
作 者:刘伟 顾松山 郑钢 Liu Wei Gu Songshan Zheng Gang 作者单位:刘伟,郑钢,Liu Wei,Zheng Gang(中国气象局上海物资管理处,上海,50)顾松山,Gu Songshan(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遥感学院,南京,210044)
刊 名:气象水文海洋仪器 英文刊名:METEOROLOGICAL,HYDROLOGICAL AND MARINE INSTRUMENTS 年,卷(期):2009 26(2) 分类号:P41 关键词:多普勒雷达 飑线 二次产品篇7:一次飑线过程的多普勒雷达资料分析
一次飑线过程的多普勒雷达资料分析
利用承德多普勒雷达的反射率因子、径向速度、垂直积分液态含水量(VIL)等产品,结合环流形势和自动站资料.对2008年6月25日发生在承德境内的一次飑线天气过程进行了分析,初步探讨了承德地区飑线天气过程的.多普勒雷达回波演变特征,分析结果表明:大风位于弓形飑线回波的凸起部位.负速度中心值逐渐增大到>27m/s且逐渐靠近雷达,预示大风天气的出现.VIL值的剧减、跃增和持续高的ET与大风、冰雹等强对流天气有一定的对应关系.对利用多普勒天气雷达识别和预报强对流灾害性天气提供参考.
作 者:王宏 马凤莲 王万筠 WANG Hong MA Feng-lian WANG Wan-jun 作者单位:王宏,马凤莲,WANG Hong,MA Feng-lian(承德市气象局,河北承德,067000)王万筠,WANG Wan-jun(天津市塘沽区气象局,天津,300457)
刊 名:沙漠与绿洲气象 英文刊名:DESERT AND OASIS METEOROLOGY 年,卷(期):2009 3(3) 分类号:P458.2 关键词:多普勒雷达 飑线 回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