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图在干嘛”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3篇基础护理学知识点辅导:射流式吸入法给药,下面是小编整理后的基础护理学知识点辅导:射流式吸入法给药,欢迎阅读分享,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基础护理学知识点辅导:射流式吸入法给药

篇1:基础护理学知识点辅导:射流式吸入法给药

射流式雾化器雾化吸入法(氧气雾化吸入法)

超声波雾化吸入法(ultrasonic nebulization)应用超声波声能,使药液变成细微的气雾,再由呼吸道吸入的方法。

1临床作用

2结构及作用原理[见图]

3用物

4 常用药物及作用:使用根据病情同超声波雾化吸入法。

5注意事项

1.严格执行消毒、查对制度,以防交叉感染。

2.氧气的湿化瓶内勿放水,防止水进入雾化器内而使药液被稀释。

3.氧流量不可过大,以免损坏雾化器颈部。

4.药液喷完,一般需10~15分钟。治疗时嘱病人深吸气,使药液充分达到支气管和肺内,呼气时松开手指,以防药液丢失。

5.如患者感到疲劳,可关闭氧气,休息片刻,再行吸入。

6.操作时要注意用氧安全,远离明火。

基础护理学知识点辅导:射流式吸入法给药

篇2:基础护理学知识点辅导:蒸汽吸入法给药

蒸汽吸入法

蒸汽吸入法是将药液加热,使之成为蒸汽后,从呼吸道吸入,以达到治疗目的的方法。

1结构及作用原理[见图]

2 目的

1.减轻呼吸道的炎症和水肿,利用热的物理作用,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减轻充血水肿,并利用药物作用使炎症消散。常用于咽喉部炎症患者。

2.减轻支气管痉挛,稀释呼吸道分泌物,帮助祛痰。

3.使吸入的空气温暖、湿润,减少呼吸道刺激,以减轻咳嗽。

3常用药物

4 用物

治疗盘内:蒸汽吸入器(一套)、药液(按医嘱备)、火柴、弯盘、治疗巾或病人毛巾等。

5注意事项

1.治疗后嘱病人暂不要外出,以防感冒。

2.要注意安全,防止烫伤。小锅内开水及酒精灯内的酒精勿加太满,以免外溢引起火灾或烧伤、烫伤等。

3.中途需加水或酒精者,应先熄灭火焰,待蒸汽排净后方可加入,以免发生意外。

4.危重病人或小儿使用时,护士应在旁看护,防止烫伤。

以上是几种雾化吸入法,根据病房情况以及病人病情,选择使用。

篇3:基础护理学知识点辅导:手压式给药吸入法

手压式雾化器雾化吸入

1 原理

手压式雾化器是将药液置于由适当的抛射剂制成的送雾器,由于送雾器内腔为高压,将其倒置,用拇指按压顶部时,其内阀门即打开,药液便从喷嘴喷出。雾滴的平均直径为2.8~4.3μm,由于其出速极快,故80%的雾滴会直接喷到口腔及咽部粘膜。[见图]

临床多用于哮喘病人,以减轻支气管痉挛。操作方法比较简单,要教会病人自行使用。

2 操作方法

取下保护盖,充分摇匀药液,倒置药瓶→将喷嘴放入口中,先平静呼气→然后深吸气,在吸气开始时,按压气雾瓶顶部,使药喷出,随着深吸气的动作,药物经口缓慢地吸入→尽可能屏住呼吸(10秒左右)→呼气。每次1~2喷。间隔时间不少于3~4小时→用后将药瓶置阴凉处保存。

3 评价

(1)观察、记录疗效和不良反应。如拟肾上腺素类药物使用后,在短时间内应见呼吸困难有所缓解,常见的不良反应有心动过速、头痛、头晕等。

(2)严重病历疗效不满意时,切勿随意增加药量,可遵医嘱适当增加用量或缩短使用间隔时间。

(3)喷嘴及塑料壳应用温水清洁,待完全干燥后再将气雾剂铝瓶收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