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具人”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4篇底电源用不了高级显卡,下面是小编整理后的底电源用不了高级显卡,欢迎您阅读,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篇1:底电源用不了高级显卡
近来国内外新款游戏和大型软件纷纷亮相,对显卡的3D性能要求骤增,看着自己的TNTUltra已然力不从心,于是下定决心升级显卡。几经探查,最终选定RADEON8500。购卡、安装一切顺利,机器性能猛增一个档次。可是好景不长,电脑用户最担心的问题死机发生了。
我马上开始分析原因。电脑原先一切正常,系统稳定,换显卡后出现故障。如显卡不存在硬件故障,则问题应该出在其驱动程序上。早听说RADEON8500驱动bug多多,于是找了最新的催化剂3.0版,该版通过WQHL认证,稳定性应该有保证。安装新驱动程序后游戏速度明显提升,可不久问题重演。考虑到RADEON8500发布较晚,Windows98支持能力有限,换用WindowsXP,问题依旧,
郁闷中我随手播放起电影文件。突然画面一黑,伴随主机中一声清脆的鸣笛,电脑自己重启了。待我关机想查看究竟时,新的问题出现了:画面静止在您可以安全的关闭您的计算机了。我只好通过按住电源键6秒来手动强制关机。反复实验多次,我确认是WindowsXP将我的电源系统识别为老式的AT电源!打开机箱,看着显卡错综复杂的供电元件,摸摸烫手的CPU风扇层层迷雾逐渐散开,诸多线索汇集到一个交叉点上问题似乎在电源!
AMD的CPU和Ati的GPU都是电源大户,且对电压稳定性要求很高。原先系统中只有前者,故老电源还可勉强支持;当二者并存时,老电源就吃不消了,系统的稳定性大大降低。在播放DIVX影片时GPU和CPU同时全效工作,老电源无奈只好罢工。
篇2:如何设置显卡的电源管理
提示:
由于驱动程序版本的不同,即使是同一显卡的设置界面也可能不同,此外,ATI显卡(即AMD显卡)在Windows XP下、Nvidia显卡在Windows 7/8下可能没有电源设置选项。
一、ATI显卡的电源设置(Windows 7/8下)
1、桌面空白处,单击鼠标右键,在弹出的菜单中点选“显示卡属性”;
2、根据图示,在弹出的“基本”对话框中点选“高级”,弹出的“通知”对话框点击“是”,点击“下一步”; 3、点击“显示卡”,在下拉菜单中点选“PowerPlay”; 4、在“PowerPlay设置”里,选择勾选“启用PowerPlay”即启用电源管理,取消勾选即为禁用电源管理,根据需要设置即可; 5、禁用电源管理后的状态如下图,顺序点击“应用”、“确定”完成操作。 二、Intel显卡的电源设置1、Windows XP下
(1)桌面空白处,单击鼠标右键,在弹出的菜单中点选“图形属性”;
(2)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顺序点选“显示设置”,点击“电源设置”按钮; (3)根据具体需要拖动滑块,选择相应的选项,其中“禁用节能”是禁用电源管理,选择好后点击“修改设置”,顺序点击“应用”、“确定”完成操作, 2、Windows 7/8下(1)桌面空白处,单击鼠标右键,在弹出的菜单中点选“显示卡属性”;
(2)在弹出的对话框,顺序点选“电源”、“电源计划”,通过下拉菜单选择“接通电源”或“使用电池”的计划设置,根据需要选择具体的电源方案,选择“最高性能”即为显卡全速运行,点击“应用”、“确定”设置完成。(提示:根据您目前的供电环境适当的选择“接通电源”或“使用电池”) 三、Nvidia显卡的电源设置(Windows XP下)1、桌面空白处,单击鼠标右键,在弹出的菜单中点选“NVIDIA控制面板”;
2、在弹出的“NVIDIA控制面板”对话框里,选择“移动”里的“更改PowerMizer设置”; 3、在更改PowerMizer设置里,可根据需要进行选择。其中,选择“不控制我的耗电量(禁用PowerMizer)(N)”即为禁用显卡电源管理。之后,点击右下方的“应用”按钮,完成操作。篇3:蓝屏是显卡还是电源问题
最近我的电脑经常蓝屏和死机,看视频有斑点,用老显卡FX5600换下FX6600LE(此卡需外接电源,AGP接口)后,一切正常。是显卡问题还是电源问题?
最佳答案:个人认为是6600的外接电源供电至卡本身时,因为使用的AGP插槽是AGP4X或8X而并没有桥接PCI-E管理芯片,从而导致整个显示模块电压不稳定.如果一定要使用6600的话,可以购买电源整流器.至于3D游戏卡和电源没有关系,问题应该在硬盘和虚拟缓存的设置上.
篇4:Linux操作系统的高级电源管理Windows系统

在 Windows 下我们已经对系统的电源管理非常熟悉了,我们可以通过主板的高级电源管理模块实现STR、S TD 等功能,对于笔记本电脑用户使用高级电源管理方式,让笔记本电脑处于休眠状态,节省电池就更加重要。上面说的这些功能在Windows平台下实现对于我们来说
在Windows下我们已经对系统的电源管理非常熟悉了,我们可以通过主板的高级电源管理模块实现STR、STD等功能。对于笔记本电脑用户使用高级电源管理方式,让笔记本电脑处于休眠状态,节省电池就更加重要。上面说的这些功能在Windows平台下实现对于我们来说,可能都已经不再是困难的事情。但如果换成Linux恐怕就很少有人知道了,今天我们就来介绍一下在Linux操作系统下的电源管理的实现。由于许多服务器都采用了Linux,电源管理的重要性也就变得非常明显了。
在x86机器中,存在两种电源管理方法:APM (Advanced Power Management,高级电源管理)和ACPI (Advanced Configuration and Power Interface,高级配置和电源接口)。APM是老标准,而ACPI则提供了管理电脑和设备更为灵活的接口。Linux支持这两种协议,不过有时还需要手工配置。另外,两个标准不能同时运行。缺省情况下Linux运行ACPI。
APM可以让你把机器处于Suspend(悬挂)或Standby(备用)状态,以及检查电池容量。而ACPI还可以让你把外设(如:显示器、显卡、PCI总线)单独断电,在节省电能方面有更多的控制。为了让电源管理功能生效,需要在BIOS和Linux核心里要打开它,并且在linux里加载必需的应用软件。
检查系统是否支持电源管理
在较新的核心里,都包含了对ACPI和APM的支持。一般地,ACPI是激活的。使用dmesg来检验一下:
dmesg |egrep -i (apm|acpi)
Kernel command line: vga=274 quiet console=ttyS3,9600acpi=no-idleoot=/dev/hda3
ACPI: Core Subsystem version [20010208]
ACPI: Subsystem enabled
ACPI: System firmware supports: C2
ACPI: plvl2lat=99 plvl3lat=1001
ACPI: C2 enter=1417 C2 exit=354
ACPI: C3 enter=-1 C3 exit=-1
ACPI: Not using ACPI idle
ACPI: System firmware supports: S0 S1 S4 S5
另外,支持ACPI的系统也将增加/proc/ sys/acpi的目录,
如果它存在,就表示核心已经加载ACPI驱动。
具体的应用实例
建议用最新的核心(如:2.4.5)。因为旧的核心支持的特色较少,而2.2.x的核心就是支持ACPI,也只有极少的功能。
1、Advanced Power Management
APM应用包含:apmd(APM的后台服务程序)和其他的应用程序(如APM)。建议到rpmfind.net找最新的适合你使用的版本,安装和运行OK后,我们可以试验APM命令了。
APM最简单的使用就是显示机器里的电池容量。
APM
AC on-line, no system battery
如果不支持APM,就显示“No APM support in核心”。这时,先检查是否有/proc/apm。如果没有,检查是否运行安装APM后的核心。如果你把APM作为了一个模块,检查是否加载这个模块。apm还能用-S/-s分别进入备用(Standby)和悬挂(Suspend)状态。
图1
图1是KDE系统界面,它采用APM来检查电池容量,还可以管理其他硬件的节能模式(图2),并在任务栏显示。进一步的了解可到www.linuxdoc.org。
2、ACPI
linux对ACPI的支持较好,而且相关的文档也比APM的要多。
ACPI的权威网站是phobos.fs.tum.de/acpi/,其中在下载栏中包括了两个内容:acpid和pmtools,它们可以更好地优化和管理ACPI。
图2
Pmtools里面有个命令是Pmtest,它让你检测设备。一般地,它显示你系统里的ACPI设备,并能让你对它们进行“悬挂”或“备用”处理。它必须用root来运行。
/pmtools/pmtest
VGA (D0)
keyboard (D0)
PCI 0x0 (D0)
system 0x0 (D0)
看来,VGA显示器、键盘、PCI总线和系统都被识别为ACPI设备。它们的状态都是D0,就是活动状态。我们可以把状态设为D1/D2 (耗电最小化)或D3 (完全关闭)。比如:
/pmtools/pmtest -d1 VGA
现在显示器应该变黑。这并不会让显卡停止产生视频信号(显示器也表示有输入信号),只是把信号全部转变为黑色。/pmtools/pmtest -d0 VGA可以恢复。
上面我们仅仅是举了几个例子,大家可以举一反三,管理好您的系统,充分发挥出高级电压管理功能。
原文转自:www.ltesting.ne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