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木木”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3篇鄂尔多斯综合保税区获国务院批复,以下是小编整理后的鄂尔多斯综合保税区获国务院批复,欢迎阅读分享,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鄂尔多斯综合保税区获国务院批复

篇1:鄂尔多斯综合保税区获国务院批复

近日,鄂尔多斯综合保税区获国务院批复,下面是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2月14日,国务院批复同意设立鄂尔多斯综合保税区,规划面积1.21平方公里,验收合格后,享受现行综合保税区相关税收和外汇管理政策。

《国务院关于同意设立鄂尔多斯综合保税区的批复》主要内容为:一、同意设立鄂尔多斯综合保税区,规划面积1.21平方公里,四至范围:东至经三路、南至纬十三路、西至中央生态大道上行线、北至纬十六路。二、同意鄂尔多斯综合保税区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和政策优势,发展保税加工、保税物流、保税服务等业务。三、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要严格实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按规定程序履行具体用地报批手续,拟定综合保税区的开发实施方案和产业发展规划,在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资源的前提下进行建设。四、鄂尔多斯综合保税区实行封闭管理。要按照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有关规定组织综合保税区隔离监管设施的建设,待条件具备后,由海关总署会同有关部门进行验收。五、验收合格后,鄂尔多斯综合保税区享受现行综合保税区相关税收和外汇管理政策。主要税收政策为:除法律、法规和现行政策另有规定外,境外货物入区保税或免税;货物出区进入境内区外销售按货物进口的有关规定办理报关手续,并按货物实际状态征税;境内区外货物入区视同出口,实行退税;区内企业之间的货物交易免征增值税和消费税。六、海关总署要会同有关部门切实做好监管和服务工作,促进鄂尔多斯综合保税区健康发展。

鄂尔多斯综合保税区是呼包鄂榆城市群第一家综合保税区,更是鄂尔多斯市委、市政府着眼把鄂尔多斯空港物流园区打造成对外开放窗口迈出的坚实一步。综合保税区的批复设立,与该园区已获批的鄂尔多斯国际机场及航空口岸和正在建设的内陆港,构成鄂尔多斯乃至内蒙古对外开放的重要平台和前沿阵地。对于鄂尔多斯市扩大对外开放,推进外向型经济发展,实现资源型地区实体经济振兴、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对于内蒙古构建“北上南下、东进西出、内外联动、八面来风”对外开放新格局、提升开放层次,辐射带动蒙晋陕甘宁等西北地区发展、服务“一带一路”战略具有深远影响,也必将有力地促进鄂尔多斯空港物流园区快速健康发展和地区“产城融合”、协同发展。

据了解,综合保税区申建过程中,在市委、市政府和各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作为综保区申建责任单位和主体园区,空港物流园区坚持“综保区申建项目先行、基础支撑、产业集聚”的原则,经过20xx年历时9个多月的集中攻坚,不仅最终获得国务院批复,同时加大外向型项目招商力度,引进奇瑞汽车、京东方、神东天隆、华泰汽车等13个外向型项目,其中签约入区项目8个,为综合保税区申建和下一步发展提供了坚实的项目和产业支撑。

相关链接

国务院批复同意设立鄂尔多斯综合保税区。待验收合格后,鄂尔多斯综合保税区将享受现行综合保税区相关税收和外汇管理政策。批复指出,鄂尔多斯综合保税区规划面积1.21平方公里。同意鄂尔多斯综合保税区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和政策优势,发展保税加工、保税物流、保税服务等业务。

批复要求,要严格实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按照规定程序履行具体用地报批手续,拟定综合保税区的开发实施方案和产业发展规划。

批复指出,鄂尔多斯综合保税区实行封闭管理,要按照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有关规定组织综合保税区隔离监管设施的建设。

批复指出,验收合格后,鄂尔多斯综合保税区享受现行综合保税区相关税收和外汇管理政策。

综合保税区是目前我国开放层次最高、优惠政策最多、功能最齐全、手续最简化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其特殊性主要体现在三点:一是税收政策更优惠;二是海关监管更便捷;三是配套优惠政策更完善。

鄂尔多斯综合保税区获国务院批复鄂尔多斯申请设立综合保税区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一是鄂尔多斯市经济发展较快,开放型经济发展潜力较大;二是鄂尔多斯市地缘优势明显,符合国家产业战略转移政策;三是近年来地方招商引资力度加大,为综合保税区提供了项目支撑。

据悉,综合保税区的设立需经国务院批准,鄂尔多斯综合保税区的成功申报,填补了内蒙古自治区的空白。而A股上市公司中,鄂尔多斯、远兴能源等本地股则有望受益。

篇2:鄂尔多斯综合保税区获国务院批复

2月14日,国务院批复同意设立鄂尔多斯综合保税区,规划面积1.21平方公里,验收合格后,享受现行综合保税区相关税收和外汇管理政策。

《国务院关于同意设立鄂尔多斯综合保税区的批复》主要内容为:一、同意设立鄂尔多斯综合保税区,规划面积1.21平方公里,四至范围:东至经三路、南至纬十三路、西至中央生态大道上行线、北至纬十六路。二、同意鄂尔多斯综合保税区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和政策优势,发展保税加工、保税物流、保税服务等业务。三、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要严格实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按规定程序履行具体用地报批手续,拟定综合保税区的开发实施方案和产业发展规划,在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资源的前提下进行建设。四、鄂尔多斯综合保税区实行封闭管理。要按照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有关规定组织综合保税区隔离监管设施的建设,待条件具备后,由海关总署会同有关部门进行验收。五、验收合格后,鄂尔多斯综合保税区享受现行综合保税区相关税收和外汇管理政策。主要税收政策为:除法律、法规和现行政策另有规定外,境外货物入区保税或免税;货物出区进入境内区外销售按货物进口的有关规定办理报关手续,并按货物实际状态征税;境内区外货物入区视同出口,实行退税;区内企业之间的货物交易免征增值税和消费税。六、海关总署要会同有关部门切实做好监管和服务工作,促进鄂尔多斯综合保税区健康发展。

鄂尔多斯综合保税区是呼包鄂榆城市群第一家综合保税区,更是鄂尔多斯市委、市政府着眼把鄂尔多斯空港物流园区打造成对外开放窗口迈出的坚实一步。综合保税区的批复设立,与该园区已获批的鄂尔多斯国际机场及航空口岸和正在建设的内陆港,构成鄂尔多斯乃至内蒙古对外开放的重要平台和前沿阵地。对于鄂尔多斯市扩大对外开放,推进外向型经济发展,实现资源型地区实体经济振兴、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对于内蒙古构建“北上南下、东进西出、内外联动、八面来风”对外开放新格局、提升开放层次,辐射带动蒙晋陕甘宁等西北地区发展、服务“一带一路”战略具有深远影响,也必将有力地促进鄂尔多斯空港物流园区快速健康发展和地区“产城融合”、协同发展。

据了解,综合保税区申建过程中,在市委、市政府和各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作为综保区申建责任单位和主体园区,空港物流园区坚持“综保区申建项目先行、基础支撑、产业集聚”的原则,经过历时9个多月的集中攻坚,不仅最终获得国务院批复,同时加大外向型项目招商力度,引进奇瑞汽车、京东方、神东天隆、华泰汽车等13个外向型项目,其中签约入区项目8个,为综合保税区申建和下一步发展提供了坚实的项目和产业支撑。

相关链接

国务院批复同意设立鄂尔多斯综合保税区。待验收合格后,鄂尔多斯综合保税区将享受现行综合保税区相关税收和外汇管理政策。批复指出,鄂尔多斯综合保税区规划面积1.21平方公里。同意鄂尔多斯综合保税区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和政策优势,发展保税加工、保税物流、保税服务等业务。

批复要求,要严格实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按照规定程序履行具体用地报批手续,拟定综合保税区的开发实施方案和产业发展规划。

批复指出,鄂尔多斯综合保税区实行封闭管理,要按照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有关规定组织综合保税区隔离监管设施的.建设。

批复指出,验收合格后,鄂尔多斯综合保税区享受现行综合保税区相关税收和外汇管理政策。

综合保税区是目前我国开放层次最高、优惠政策最多、功能最齐全、手续最简化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其特殊性主要体现在三点:一是税收政策更优惠;二是海关监管更便捷;三是配套优惠政策更完善。

鄂尔多斯申请设立综合保税区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一是鄂尔多斯市经济发展较快,开放型经济发展潜力较大;二是鄂尔多斯市地缘优势明显,符合国家产业战略转移政策;三是近年来地方招商引资力度加大,为综合保税区提供了项目支撑。

据悉,综合保税区的设立需经国务院批准,鄂尔多斯综合保税区的成功申报,填补了内蒙古自治区的空白。而A股上市公司中,鄂尔多斯、远兴能源等本地股则有望受益。

篇3:马鞍山综合保税区获国务院批复

马鞍山综合保税区获国务院批复 可享四大税收政策

今后,马鞍山市民可以在家门口买到更丰富更便宜的全球商品。记者18日从马鞍山市政府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国务院近日正式批准设立马鞍山综合保税区,这意味着马鞍山拿到了一张期盼已久的“入场券”,继合肥、芜湖之后,正式加入综合保税区的“朋友圈”。

红利:可享受四大税收政策

马鞍山拥江而建,拥有长江及支流岸线62.17公里。马鞍山口岸是长江十大港口之一,也是安徽省外贸运量最大的口岸,占到全省总量的约65%。全市口岸拥有生产性泊位160个,其中5000吨级以上泊位19个,可兼靠万吨级海轮泊位13个。其中,郑蒲港区郑蒲港区拥有长江深水岸线24.5公里,可以停靠万吨级轮船。今年8月,马鞍山口岸相关设施通过国家验收,成为安徽唯一一个一江两岸同时对外扩大开放的国家一类水运口岸。

根据批复,马鞍山综合保税区位于郑蒲港新区,规划面积为2.001平方公里,东至和州大道,南至郑蒲大道,西至G347国道,北至望江一路。将发挥区位优势和政策优势,发展建保税加工、保税物流和保税服务等业务。

马鞍山综合保税区将实行封闭管理,按照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有关规定组织综合保税区隔离监管设施的建设,待条件具备后,由海关总署会同有关部门进行验收。

验收合格后,马鞍山综合保税区享受现行综合保税区相关税收和外汇管理政策。主要税收政策为:除法律、法规和现行政策另有规定外,境外货物入区保税或免税;货物出区进入境内区外销售按货物进口的有关规定办理报关手续,并按货物实际状态征税;境内区外货物入区视同出口,实行退税;区内企业之间的货物交易免征增值税和消费税。

进展:借鉴复制上海自贸区成功经验

目前,马鞍山正在推进落实土地指标、招投标、土地征迁等工作,尽快启动基础设施、房屋以及围网的建设,确保明年8月份具备验收条件。

招商引资作为综保区建设的重中之重,马鞍山积极吸引保税加工、保税仓储物流和保税服务类企业入驻。据了解,拟建的马鞍山综合保税区已实际签约入区项目9个,总投资41.6亿美元。综保区建成后,这9个项目将免征税额9.26亿元,可带动区外仓储物流、金融保险、机械加工制造、房地产及服务业发展,预计能带动项目总投资487.5亿元,纳税76.64亿元。

同时,马鞍山综合保税区将尽快完善集疏运体系建设,着力吸引船代、货代、运输、金融、保险等代理企业入驻郑蒲港,实现报关、报检、海事通航、边检安全等一站式联检服务。加快郑蒲港铁路、347含和段公路等周边路网建设,开通及加密郑蒲港至武汉港、上海港、宁波舟山港、营口港、广州港航线,尽早形成“公铁水”联运的集疏运体系。

此外,还将积极借鉴复制上海自贸区成功经验,开展与上海自贸区联动,做好承接安徽设立自贸区的准备工作。依托综保区政策优势引进设立跨境电商产业园,加强与合肥港以及皖北有关城市的合作,打造“内陆无水港”,将郑蒲港打造成为实现“皖货皖运”的出海口。

意义:带动皖北、中原地区开放型经济发展

据马鞍山市副市长王晓焱介绍,马鞍山综合保税区紧邻天然优质岸线,与郑蒲港一期码头无缝对接,能够实现区港联动,有利于大宗物资的保税加工、保税物流和保税服务,对带动临港产业进而发展口岸经济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另外,马鞍山综合保税区的设立有利于改善长江北岸地区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布点相对偏少的局面,辐射带动一江两岸共同发展,带动皖北、中原地区开放型经济发展,促进国家长江经济带战略顺利实施,对加快发展临港经济、开放型经济具有里程碑式的重大意义。

未来,马鞍山将通过实施“开放带动”战略,把长江、港口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更好地推进转型升级、加快发展,最终打造外向型临港制造业基地和国家级物流进出口基地,形成“口岸+产业+市场”的口岸一体化经济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