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美意”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9篇老师的校园回忆:我的赵老师,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老师的校园回忆:我的赵老师,欢迎阅读与收藏。

篇1:老师的校园回忆:我的赵老师
和赵老师结识是二十几年前我刚上高一时,他带我们班历史课。很多老师的第一印象都已交给了岁月,但赵老师的第一印象却是记忆犹新:老师在走进教室门走向讲台的那一瞬间,扫视了一下教室。我那时的第一感觉,这个老师挺年轻,眼睛挺大。之后的许多就不太记得了。似乎和赵老师就再没有了交集。后来听别人说他又继续深造了。
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也成了一名教师。在一次的上班路上,迎面碰见了赵老师,在此之前好像高中毕业之后第一次见他,匆匆而过,我没给他打招呼,我怕他不认识我了,因为当年的我学习普通,平平淡淡的,也不是突出的学生,或许内心可能有那么一点自卑吧,但在过去的瞬间,我内心突然冒出一个莫名奇妙的想法:说不准哪天赵老师会到我们学校当了校长。当时,我只知道他在我们县一中上班,其余一概不知。
没想到第二年他居然真的调到我们学校当校长了。我当时听的到这个消息的时候,连我自己都有些震惊了,竟然变成真的了。后来,在他刚上任不久后的一次上班路上又碰见了赵老师,我叫他校长,他说他更愿意我叫他老师,我说,老师,你还能想起你带过我?还能记得我的名字?我还以为你都不记得了呢?就这样,我们一路交流到学校。我深切的感受到老师虽然现在已经是校长了,但还是这样的平易近人。
转眼之间,赵老师到我们学校当校长已经有五个年头了,在这几年时间里,尽管我只是一名普通的老师,和校长仍然没有太多的交集,但从平时的对学校、对老师的日常管理中我对赵老师还是有了一些较为深刻的理解,让我感觉到他二十多年前是我的老师,现在他仍然是我学习的榜样。
他是一个善于思考的人,而且总是指给方法、引领我们前进。这是他任校长之后,让我感受最深的地方。我以前凡事都不去思考,在赵老师的影响之下,现在慢慢地开始了学会思考,比如学生出现了问题,我会和他一起去分析问题的原因,然后从原因一一找到对应的解决方法并帮助他去解决。是的,任何问题都会找到适合它的解决方法的,这其实也是他在会上多次讲到的方法。包括我现在能够看到一些事物、现象,然后能坐下来写出来也得益于老师的影响。
他假期给老师们布置作业,让我们做三到五年的中考试题,然后开学考试。其实对于像我这种懒惰的人来说,这就迫使我不得不静下心来去做,去感悟。但回过头来仔细想想,老师想要我们提高的心情真是非常理解。我们的学生要中考,我们不了解中考的内容、方向、题型,我们怎么去教学生,依据是什么。只有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在他的这种思想影响下,在这两年的中考过后,我都自觉的去找中考题看。
现在,大家都意识到阅读的重要性,我们的赵校长也不例外。对老师,一开始,他让我们读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和魏书生老师的《班主任工作漫谈》并写出自己的学习体会。这几年间的假期他都会给我们老师发书,先后发了《班主任工作漫谈》、《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论语通译》、《爱学习、会学习、能学习》、《心灵七游戏》等等,今年暑假还根据学科的不同特点发了不同类型的书。以供我们假期的自我成长。现在一到放假前我就会期待校长给我们发的书。对学生,他要求学生每周每班每个同学都要到学校的图书馆去借一本书阅读,并以开展读书报告会、写读书笔记等形式来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效果,可以说阅读已经成为我们学校的新常态。这种精神上的引领让我受益颇多。
他不仅在精神上引领,而且在行动上他也带领我们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只要有外出学习的机会,他就会为我们提供,有时甚至是亲自带领。他还从市里、县里请来各科的专家到我们学校来与我们老师共同教研、上示范课以及解决我们平时在教学中的困惑,每次他都亲自参加。他也多次请一些专家来我们学校做报告,魏书生老师就曾被邀请到我们学校做报告,魏老师的乐观和松静匀乐的讲解让我至今难忘。另外,作为校长,他也意识到心理健康对老师和学生的重要性,因此,心理学方面的老师也多次被请到我们学校做报告。不仅如此而且对于有心理学方面爱好的老师也是极力提供资助和各种学习的机会。总之,他把老师的自我发展看的非常重要。
他说,为师三年,当为学生的终生负责;他说,我们要做幸福的老师,怎样做到幸福,就是要计较的少;他说,学校有责任把每一个优秀的教师推出去;他说,我们要做有感恩、有担当的人---------
他说的多,但他做的更多,我希望我能在他的引领下,学的更多。这就是我的赵建功老师------一个平凡却很有思想、很有作为的校长。
篇2:教师的校园回忆文章:我的初中语文老师
前几日,去教育局参加一个中心教研组的开班仪式,居然见到了我的初中老师——吴士才老师。
我非常激动,只是拙嘴笨舌的我竟然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只是很程式化的寒暄几句,我真得恨自己的木讷迟钝。
想留老师吃顿饭,老师一说学校还有事,我竟然不知道该怎么说了。于是,眼睁睁看着老师离开了,连一张老师的照片也没有留下,只留下满心的回忆!
吴老师是我最敬佩的老师,也是对我影响最大的老师,他的教导让我终生受益!
我觉得,自己能够成为一名语文老师,吴老师的影响给我埋下了启蒙的种子。成为吴老师的学生之前,我对语文似乎是懵懂的,没有什么深刻的印象。只是把语文当成一门科目而已,但是,自从成了吴老师的学生,潜藏在内心深处语文的种子被激活了,开始对语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多年之后又见吴老师,与吴老师相处的一幕幕也在心头复苏、绽放。
吴老师对学生的要求是严格的。记得有一次,我们学习《岳阳楼记》,吴老师要求学生背诵全文,第二天检查。我已经忘了是什么原因,总之自己没有背会那篇课文。早读课的时候,老师检查背诵。居然就检查到我了,我磕磕巴巴半天也没有背出一段文字,吴老师非常生气,脸色铁青。沉着脸对我说:“你也会偷懒了,站到外面去!”
从小学到中学,从来没有罚站的经历我,站到教室外面羞愤难当。愤愤地站在外面背书,很难背的一篇课文,居然在早读课没结束就完成了背诵。也是从那一刻开始,我再也没有拖拉作业的情况,每次都按时完成作业,本来读书无望的我,居然成绩慢慢上升,学习兴趣渐浓。
我感谢我的老师,他教会我要敢于面对自己的错误,开始反思自己。
吴老师的课堂是有趣的。吴老师学识渊博,课堂上的他总能旁征博引,口若悬河,一个个故事,一篇篇美文,经由他的口讲出来,便有了不一样的味道,我们如痴如醉的沉浸其中,感知文字的魅力,感受语文的精彩。
印象最深的是他的朗读,声情并茂的朗读常常让我们沉醉,也让我们越来越喜欢语文。记得有一次,他给我们读《高山下的花环》节选,我已经记不清到底读的是哪一部分内容,只知道被他的朗读感染,我哭得稀里哗啦、哽咽难平。读书声早已停下,可我的泪水还在肆意流淌。那一刻,我发现了语文的魅力,对语文的热爱愈加深刻了。也是那一刻起,我打算要当一名语文老师的理想开始萌芽,扎根!
现在,我似乎突然理解了李磊主任说的话:“没有教师朗读的语文课堂,是有缺憾的课堂!”老师的精彩朗读,是可以为孩子学习语文打开一扇窗的!
我感谢吴老师,他有趣的课堂激发了我对语文的热爱,让语文的种子在我心中萌芽!
吴老师让我爱上了写作。我爱上写作,源于他把我的一篇文章当例文。记得那个时候,吴老师让我们写议论文,我也不大记得写了什么题目的一篇文章。只知道,我写的一篇议论文,竟然被吴老师给老师培训时当成了例文,也只记得那次培训结束后,许多老师指着我说,“看,那篇文章就是这孩子写的,这孩子很有文学天赋呀,写得真好!思路清晰,论证严密。”那一刻的我,完全可以用“心花怒放”来形容,猛然间挺直了脊梁,感受到前所未有的自信。
要知道,从小时候起,由于性格的原因,我一直很自卑,总感觉事事不如人,被别人欺负也不敢回应的,哪能受过这等夸奖!我突然发现,属于我的黑暗天空,打开了一扇窗户,有一缕阳光照进来了。从那时起,写作成了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读师范的三年,我写了有十本厚厚的日记,一天也不曾拉下。后来几次搬家,日记未曾见过天日就已经遗失。但是,对于我的文字表达却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我感谢吴老师,启发了我写作的种子,让我今生与文字相约。
,吴老师担任校长兼任我们的语文老师。那一年,我们学校的中考取得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战绩,四位同学升入了高一级学校(两位考取中专,两位考取师范)。
吴老师也因此被调往一所更大的学校担任校长。坚守在那片土地上已经二十多年了,又为那片土地培养了无数的人才,那片土地不会忘记他,永远不会!
吴老师,您永远都是我敬仰的老师,永远都是我最感激的老师。
吴老师,再次说声:谢谢您!
篇3:我的赵老师作文
说到我最喜欢的老师,当然是赵宏老师了。我跟赵老师很有缘分,从二年级一直到四年级都在赵老师的班上,这在我们实小来说是很难得的。
赵老师长得很漂亮,她中等身材,不胖也不瘦。以前是长发,现在剪成短发,显得很精神、洋气。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睛透过眼镜射出或温和、或严厉的目光,让我们既爱她,又怕她。
平时我们最喜欢上赵老师的课,每一节课都上得生动有趣,一节课总是不知不觉地就过去了。在课上她不仅耐心地引导我们探讨每一个题目,还鼓励我们多提问,常常说只要我们的小脑袋里装满问号,并且勇于探究,长大后就能成为了不起的人才。听着赵老师的话,我们每个人都鼓着一股劲,用心的学习着,提问着,探究着。
赵老师不仅关心我们的学习,还关心我们的生活。平时若是谁感到不舒服或碰到问题,赵老师总能察觉到,并会不时到他(她)身边问问情况。记得有一次,老师带我们去春游,我带着饭菜和一大杯水。我们走了很远很远,直到中午才到达目的地。老师便让我们坐下休息,顺便吃午饭。吃完饭,我觉得口渴了,可拿出水杯一看,却发现水杯空了,当我拿着空水杯四处张望的时候,赵老师一下子便发现了我的情况。只见她拿着一瓶水来到我身边轻声地问我:“口渴了吗?给你。”“谢谢赵老师!”接过那瓶水,我开心地笑了,心里充满了感激之情。赵老师真是了解我们呀!
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赵老师就像妈妈一样关心着我们,爱护着我们,我爱赵老师!
篇4:我的赵老师作文
犹如正在燃烧的蜡烛,将光亮奉献给了我们;又如辛勤的园丁,用心血培育着我们……我们作文班的`赵老师正是这样。
记得第一次上课时,我跟着妈妈走进教室,同学们都很陌生,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这时,一位精神矍铄的女老师走进来,她正是赵老师。赵老师留着齐耳短发,戴着淡紫色眼镜,显得格外精神,说话走路都像一位学识渊博的智者,讲起课来更是滔滔不绝。由于是上第一节课,同学们都格外紧张。是赵老师的幽默打破了课堂上的尴尬,同学们都受了感染,纷纷争着抢着发言。赵老师更来劲儿了,在教我们描写人物的神态时,她忍不住兴高采烈地模仿起来,张牙舞爪的老虎、鬼鬼祟祟的狐狸……都被赵老师模仿得惟妙惟肖,我们写作文也更带劲儿了。
还有一次在课堂上,一个同学偷偷地玩了起来,赵老师气得火冒三丈,可教鞭只是在同学的脑袋上如蜻蜓点水般轻轻点了两下,也没有过多地责备,只是叫他好好听课。那位同学羞愧极了,连忙认认真真地听课,再也不贪玩了。
我们的赵老师,脸上永远挂着和蔼的微笑,课讲得也永远那么清晰有趣。她是我在文学之海中畅游的灯塔,指引着我前行的方向;她又是我前行的马达,为我这艘小船驶向理想的彼岸提供着不竭的动力!
篇5:我的赵老师作文
有一位老师,我印象深刻,她幽默、搞笑,每次上课我们都被她哄得哈哈大笑。
有一次我们在订正基础训练,订正到第三题“被子句改把子句,把子句改被子句。””赵老师说:“小明把书包整理好了。能不能这样改:小明被书包整理好了……”我们顿时哄堂大笑。
还有一次,上课时老师看到有人在睡觉就悄悄地走过去,还问我们借了一点水往那位同学的脖子里倒。然后,他突然醒过来说:“下雨了!下雨了!”他猛然抬起头着老师。老师说:“下雨了,对吧?我让雨下得更大些吧!”说完,又在他头上倒了一点水……
还有一天,我放学回家,妈妈给老师打了一个电话,说:“今天我有事,不能去接她了。老师您能不能把我家孩子接到苏果超市那呢?”老师爽快地答应了。到苏果我看到小摊上卖的烤串,我很想吃。老师看透了我的心思,她问:“你饿了吧,反正你妈妈现在不会回来,要是她很晚回来,你就饿坏了。”老师买了些肉串给我吃。一只狗来了,在桌腿上撒尿。老师说:“这么多的桌子,它只在你吃饭的桌腿上撒尿,说明你有福气。”我笑了,她也笑了。
今天是教师节,亲爱的老师,我祝您万事如意,永远年轻!
篇6:我的赵老师作文
一头黑发虽然不长,却打理得整整齐齐,眼镜是她的标记,眼神是她的语言,她博古通今,我最喜欢听她上课,她总是那么轻松地让我在不知不觉中学到很多知识,懂得很多做人的道理,也逐步懂得了写作的“奥秘”。
她就是我的班主任—赵老师。
别看她平时文文静静的,讲起论语、诗经来却像一位大名鼎鼎的演说家,比如在给我们讲“子游问孝”的时候:她先读给我们听,也许是她深深陶醉在其中了,她的声音越来越高,读完一遍又读第二遍——“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我们正陶醉着呢,这时,老师的声音戛然而止,她停止了大声朗读,又给我们讲起了乌鸦反哺、羔羊跪乳这些小故事,她表情丰富,绘声绘色地讲,我们聚精会神地听,偶尔有个调皮的同学不认真听故事,她走过不动声色地摸摸他的头,笑眯眯地看着他,什么也不说我们就知道她是提醒他:上课时要认真听讲!老师说:“乌鸦、羔羊这些小动物都知道如何感恩,何况我们还是人类,这些最基本的事对于小动物都能做得到,如果仅仅是做到这些,人类和它们又有什么区别呢?”说到这里,她停下来,看着我们大家,并不说话,好像给我们充足的时间让我们进入思考。一开始,有几个同学还窃窃私语,后来看着老师严肃的表情,大家就自然而然地安静了下来。
然后,她又继续讲起了下一句:“不敬,何以别乎?”这次,老师不自己给我们讲了,她让我们先读几遍,然后再讨论它的意思,最后她给我们总结说:人的孝敬,与动物的区别就在一个“敬”字。敬是“孝”、敬也是“畏”。有“敬”之心,才是真正的“孝”。看到我们都弄懂了,她又让我们背诵、PK,同学们深深地被赵老师的这种教学方式吸引了,我们互争互抢地回答问题,激烈地讨论,最后她又像平时一样加一句话:“同学们回家别忘了整理做笔记呦!”
说到做笔记,还值得一提的是她总喜欢教我们积累好词、好句,她告诉我们平时只有记得多了,写作时才能如蚕宝宝吐丝。赵老师还经常引导我们总结、归纳重点,积累好词好句,教我们从一件件身边小事中提炼人生哲理。从她一遍遍讲解中,我明白了“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从《三顾茅庐》里,我懂了“礼贤下士、达济天下”;从《第一次抱母亲》中,我明白了“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的`道理……赵老师就是这样,不仅教书,还处处育人。
这就是我的老师,最好的老师,你们说,有这样的好老师我们怎么会对学习和写作不产生浓厚的兴趣呢?
篇7:我的赵老师作文
年华似流水,转眼间我已经从稚嫩的儿童长成了一个机灵的少年,在那记忆深处的花园里,有一朵叫开朗的花,有一个人将它种在我的心里。
她正是我五年级的数学老师,她虽然不是班主任,但在我看来,她就是一个比校长还负责任的人,她虽然不是我的母亲,但在我开朗性格培养上比母亲付出还多的人,她就是我的老师——赵燕老师。当我刚上五年级时,我听别人说她是一个留作业超多,讲课超严,超不负责任的老师,由于四年级时对大量作业的厌烦(三四年级的语文老师一晚上让我们写一篇日记,两篇作文和一张积累,怎么样!够多了吧),这些成堆的作业以至于当时12点都写不完,所以听人家这么一说,我头又大了。但事实并不是这样,数学老师和蔼可亲,第一节课就和我们打招呼,交朋友,做游戏,使我对她有了新的看法,而老师下来说了一句话叫我的心似乎躺在了棉花绒一样,舒服极了,她说:“我们以后不留作业,只要课堂任务完成。”结果她真的这样干了,一般都不留作业,只是写一张口算题卡,只有周五或多或少的留一些。不过这老师挺奇怪,举手的人一个也不叫,不举手的人叫的一次比一次多,对于但是性格内向的我根本不敢大声回答。有一回,老师出了一个题,这题有点难,是个方程,有两个X,全班同学都傻眼了,而我一想到这道题是口算题卡上的题的时候,一下子解法就蹦到了眼睛上。看一下李江怡,她都难住了,我一直想证明我比她强,现在正是个大好机会,我犹豫了一下,然后咬了咬牙,连手都没举,站起来一下子把解法全说了出来,看到老师和同学对我张大了眼睛,我顿时害怕了,我怕我冲撞了老师,老师会批评我,但老师并不是这样,她手里攥了一枚糖,微笑着走了过来,说:“董泽新!你真是棒,不仅很勇敢,而且回答也十分正确,这颗糖奖励给你。”“我……”老师好像看出了我的心思,说了一句:“大家给董泽新一些掌声!”我高兴极了。心里很有成就感下课的时候,我轻轻地撕下了糖皮,慢慢放入口中,感受到了一丝一丝的甜味。后来老师也十分关注我,喜欢多给我讲题,多让我发言,多给我讲课外的许多知识,当我在学习上找不到方向时,她是指引我的路灯。后来我离开了赵燕老师,但我还是经常去赵老师的辅导班玩。
赵老师我感谢你,在你没来之前,我仿佛是躲在黑暗中孤僻一人,而你的到来把我从中领了出来,使我变得活泼开朗。赵老师将活泼开朗这颗珍贵的种子埋在我内心的花园里,使我拥有了活泼开朗的一片天空。
篇8:回忆我的老师
令我难忘的老师是李宁老师。她曾经教过我三、四年级两年的语文。我非常喜欢她和她的课,我的同学也很喜欢她。
李宁老师大概二十四五岁的样子,圆圆的脸庞,白白净净,两只发亮的大眼睛如同两颗钻石。李老师有一头乌黑油亮的长发,直到腰际,让人以为“飞流直下三千尺”。她个子不太高,遇到比她高的学生,她会乐观的说:“好好长个!不要像我一样矮。要多吃饭哦!”
李老师是一个幽默的老师。有一次,她发现有个同学上课正在看漫画,漫画上画的正是主角不小心吃了毒蘑菇。李老师突然在那位同学的后面出现,她对那个同学说:“你是不是吃了书中的那种‘毒蘑菇’,所以才发病上课看漫画的?必须要用书中的‘解毒蘑菇’来解读毒?”同学们哄堂大笑,那位同学也不好意思地把书收起来了。
李老师是一个勇敢的老师。有一回,我的朋友的一本书被一个顽皮的同学扔到墙头上了,墙头上全是碎玻璃,在太阳下闪着吓人的光。李老师身手敏捷,纵身一跳,如同练过轻功一般,一下子把书取了下来。但是,她的手却受伤了。
李老师是一个时尚的老师。她每次上课都穿得漂漂亮亮,让人以为是仙女下凡一样。有一次,一位同学问她问什么这么时尚,她幽默地说:“这可是‘养眼式吸引法‘,让更多的同学注意到我,那样才会有更多的人听课!”那个同学听了如梦初醒。
我喜欢李老师的语文课。她语音清脆悦耳。她总是鼓励我们积极发言,启发我们动脑筋思考。每次背诵课文,她总会先给大家讲解一下,我们理解了,很快就能背诵下来。我们很喜欢这种背诵方式。跟李老师学语文,感觉很轻松愉快!
李老师是一位幽默的老师,一位勇敢的老师,一位时尚的老师……我爱我的李老师。
篇9:回忆老师和校园的小学作文
回忆老师和校园的小学作文
回忆我读书时的情景,校园一片生机盎然。
草本的花卉,在春季次第开放,艳的浓郁,淡的高雅。木本花卉,清香扑鼻,异彩纷呈。操场不大,却能满足学生们的需求,跑步、做操、上体育课。清晨,我们背着书包,走进校园,感到校园每天都是清新的,乡村的空气,本来就没有污染,花儿开了,树木高了,青草绿了,山青了。朗朗的读书声,打破校园的寂静。乡村也因有我们的读书声,而响彻四方。乡村也因有我们的打闹声,而沸腾不止,乡村也因有我们的存在,而得到社会的认可。
校园的周围,有浓密而高大的洋槐树,夏季来临,我们爬上树,摘去一串串洋槐花,装进书包,带回家,缠着母亲弄油炸饼解馋。在校园里读书,有洋槐花的陪伴,我们感到幸福无比。
冬天来了,校园周围也有我们的足迹。外地来拉石料的人,这时候渐渐多了。他们为自己准备的干粮,通常是面饼和油炸菜,精明而又贪吃的同学,从教室里拿来削铅笔的小刀,趁人家寻找料石的机会,小心翼翼地划破干粮袋,偷出面饼和油炸菜,躲起来,美美地饱食一顿,那时,对面食的渴望,超过今天的比萨饼和法式小面包。当然此后,也免不了家人的谩骂。
那时候,上课就是敲钟,钟声一响,我们聚拢在教室里,老师开始上课了,调皮的孩子,玩累了,倒头在桌上,睡着了,醒来就叫:“不要抢我的饼,不要抢我的饼”。随后就是哄堂大笑。
老师没有办法地摇头大笑,黑板擦拍得啪啪响,随后是肃静了。老师又开始进行讲课了,一张嘴,一支粉笔,进行四十五分钟的.单循环。
冬日里,校园冷得出奇,我们下课后就在教室后面,玩“挤脑油”的游戏,我们好多人挤在墙角处,你挤我,我挤你,为的是取得一丝的温暖,那时的教室不是水泥地面,游戏下来,满屋子全是尘土,当尘土落定时,上课已经进行大半了。女孩们则在教室里,三五个一群踢鸡毛毽子,动作优美,姿态各异,每一个动作,是一个优美的弧线,每一个姿态,是一个矫健的亮点。
回忆给我们上课老师的相貌、举止、言行,记忆最深刻的是:一个姓姜的老师,他教我们语文课,水平不高,却为人厚道,教学认真,就是课堂纪律较差,他在讲台上津津有味地讲,我们照样在台下做小动作,他为人和善,我们感到好玩,就给他起绰号,好像是叫“小皮人”。
当他讲课到高潮时,动情时,眉飞色舞,两嘴角全是白沫,他进入境界,进入忘我的境界。我们仍是不理会,他生气时,就是给我们讲道理,讲学习的重要性。他为人善良,他发火时,也不舍得打我们,他实在没有办法,就打自己的脸,打得通红,我们看上去都心疼。这时,课堂静下来了,他也脸色蜡黄,气愤不已,有时还上气不接下气。那时,我们不懂事,不知道读书的重要。今天想想,姜老师真的辛苦,我们不理解他的苦心。
校园,我们渴求知识的乐园,会一直在我们的心里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