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源源”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3篇语文S版《i u ü》优秀教学设计,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整理后的语文S版《i u ü》优秀教学设计,希望您能喜欢!

篇1:iuü 教学设计 (S版一年级上册)
学设计一
教学目标:
1、i u ü的正确发音,u和ü读音的比较。
2、i u ü的四声读法。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具准备及辅助活动:彩色挂图、i u ü的四声卡片、画有四线格和描红笔顺的小黑板。
主要板书计划:
作业设计和安排:
课内
课外
第一课时
一,复习
1,抽读字母卡片。
2,听写a o e。
3,说说这三个字母叫什么。
二,引出新授内容
1,导看情景图。
(1)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
(2)图上画了哪些动物?
(3)它们正在干什么?
(4)蚂蚁为什么坐在乌龟的背上?小鱼会说什么?
2,教学语境歌,出示iu ü
(1)谈话。
乌龟,多么了不起啊,看到别人有困难,就主动帮助。编书的叔叔为了赞扬这种精神,就写了一首儿歌。
(2)出示语境歌
小蚂蚁、要过河,
乌龟伯伯把它驮,
鱼儿见了笑呵呵
(3 )领读儿歌,相机在图片上出示I uü
三,教学iu ü读音和写法
1教学i
(1)i的读音 出示蚂蚁图及i
告诉学生蚁的第三声,如果把它改成第一声,读音就有点像i了。
教师范读i三遍。
讲述发音方法。
读这个音时上下牙齿要对齐,舌尖抵住下牙背。
教师再次范读,学生跟着练读。
“开火车”,指名读。
教学顺口溜:牙齿对齐iii
(2)i的书写
指导看蚂蚁图,说说i像什么了
i的一竖像蚂蚁的身子,一点像蚂蚁的头。
引导学生自学课本中的书写教材
谁来说说i先写什么,再写什么?
教师范写,学生用手指在桌上书空
讨论i在四线格中的位置。
i和aoe可不一样了。它的头上多了一部分,谁来想想,我们怎样安排,才适合?
引导看书上的摆布方法
学生在书上描红两遍。
2,u的教学
(1)u的读音
出示乌龟图及字母u
告诉学生u的读音就有点像乌龟的“乌”。
教师范读u
讲述发音方法
读u时,嘴巴要拢圆、中间只有一个小孔,舌头要往后缩。
教师再次范读,学生跟读。
指名读,“开火车“读。
教学顺口溜;圆圆嘴巴uuu
(2)u的写法
引导看图
u像乌龟身上的哪一部分?
指导写法
谁来说说u有几笔?先说什么?再说什么?
教师范写,学生书空。
讲述书写注重点:两竖垂直、第一笔的歪要平滑。
讨论u在四格线中的位置。
u和aoe一样,也在二层楼。
学生在书上描红。
3,ü的教学
(1)ü的读写
出示金鱼图及字母ü
提问:鱼是第几声?
告诉学生:把“鱼”改成第一声就和ü的读音差不多。
教师范读ü三遍
讲述发音方法
读ü时,双唇拢成圆形,差不多闭合,像吹笛子似的,舌尖抵住下牙背。
教师再次范读,学生仿读、练读。
指名读
教学顺口溜:口吹笛子ü ü ü
(2)ü的书写 (3)引导看图,ü像图中的什么?
(4)谁能用我们学过的字母来记ü?
(5)指导书写笔顺
(6)自学书上的相关内容、指名说说书写方法。
(7)讨论ü在四线格中的位置
(8)学生练习描红
四,巩固练习
1,告诉学生:iuü也是单韵母。
2,抽读字母卡片。
3,看口形,拿卡片。拿对了,齐读三遍。
五,作业
抄写iuü各一行。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指读卡片:a o e i u ü
2.听写6个单韵母。
二.教学iuü的四声
1.教学i的四声。
A、讲述书写规则:i加声调时要省写一点。
讲故事:aoe每人都有四顶好看的帽子。i看了以后,羡慕极了,他找到编书的叔叔说:“叔叔,请您也给我戴上顶帽子,行吗?”叔叔说:“行啊!”在叔叔给i戴帽子的时候,问题来了,i的头上扎了个蝴蝶结,这帽子怎么戴也不好看。i想了想说:“叔叔,有了,我戴上帽子的时候,就把蝴蝶结拿掉,不戴帽子的时候,再把蝴蝶结扎上。”从此以后,人们在给i标声调时,就省写圆点,不标声调时,就把圆点加上。
B、出示:
C、教师领读。
D、指名读i的四声。
2.教学u的四声。
A、教师在四线格上写u的四声,指出u在中格,声调符号写在上格。
B、指名试读u是四声。
C、引导用u的四声组词。
D、指名读u的四声。师生共同纠正读错的音。
3.教学ü的四声。
A、教师在四线格上范写ü的四声。
B、学生自由练读。
C、指名试读,教师纠正读错的音。
D、引导用ü的四声组词。
E、“开火车”读ü的四声。
三.比较单韵母的不同形体
1.出示:a-o,然后指名读。
2.指名说说a和o形体有什么不同。
3.齐读a-o,体会形体的不同。
4.知道比较u-ü,o-e两组单韵母的形体,方法同此。
四、比较带调单韵母的读音
1.出示:a-a,i-i,u-u
A、指名读。
B、指名说说横线左面和横线右面的两个单韵母分属哪种声调,它们的读法有什么不同。
C、齐读a-a,i-i,u-u。
2.出示:o-o,e-e,u-u
A、指名读。
B、指名说说横线左面和横线右面的两个单韵母分属哪种声调,它们的读法有什么不同。
C、齐读o-o,e-e,u-u。
五、作业
练读课文
[iuü 教学设计 (S版一年级上册)]
篇2:iuü 教学设计 (S版一年级上册)
学习i、u、ü
教学目标
1.学会i、u、ü三个单韵母,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2.掌握i、u、ü的四个声调,能直接读出声调。
3.学会使用四线格。教学重点
1.读准三个韵母的音,认清字形,正确书写。
2.准确读出单韵母的四个声调。
教学难点
读准单韵母的四个声调,其中二声和三声较难掌握。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复习
1.出示“a o e”字母卡片请同学读。
2.读“a o e”的四声。
3.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是怎样学习单韵母“a o e”的音和形的?在学生总结的基础上,出示“i u ü”三幅图和三个字母,让学生看图,自己说说怎样记住“i u ü”的音形?
二、学习“i u ”的音形
(一)学习单韵母i
1.观察“i”的图
(1)图上画的是什么?
(2)这个字母怎么读?借助衣服的“衣”读“i”的音,
(3)教师范读讲发音要领:发“i”的音时,口开得很小,上下牙齿对齐,舌面前部抬高,嘴角稍往两侧咧。
(4)学生自己练习读,体会发音要领。
(5)同桌同学互读,相互纠正。
(6)开火车读。
2.学习“i”的形
(1)你们仔细观察这幅图,看看有什么好办法记住“i”的形呀!
(2)学习记忆小儿歌:牙齿对齐“i i i”
3.学习“i”的四声
(1)出示单韵母“i”,问:“你们知道“i”怎么标声调吗,可以看看书。谁愿意说一说?
(2)师强调:给韵母“i”标声调时,要去掉“i”头上的小点。教师板书:“īíǐì”。
(3)自己试着读一读i的四声。
(4)教师范读,学生随读(顺读)
(5)同桌同学互相读(顺读)
(6)指名读。教师纠正二声三声的读音。
(7)问: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可以借助哪些字的读音读“i”的四声呀!
(ī医院;í怀疑;ǐ可以;ì艺术)
(8)同桌同学打乱四声顺序读。直呼带调韵母“ī í ǐ ì”
(9)指名读四声。
(二)学习单韵母u
1.观察“u”的图
(1)图上画的是什么?
(2)这个字母怎么读?自己试试借助乌鸦的“乌”学习“u”音。
(3)教师范读讲发音要领:发“u”音时,双唇尽力拢成圆形,嘴巴突出,使中间只留一个小孔,舌头后缩。
(4)学生练习读,体会发音要领,读准字母的音。
(5)指名读。
(6)同桌互读,相互纠正。
2.学习u的形
(1)观察插图:你觉得哪部分与“u”相似?
(2)学习记忆“u”的小儿歌:嘴巴突出“u u u”。
3.学习“u”的四声
(1)出示“u”的四声 “ū ú ǔ ù ”,自己试着读一读。
(2)指名按顺序读,注意纠正学生读不准的音。
(3)问:谁能用“u”的四声练习组词?
(4)打乱顺序读四声,直呼带调韵母“ǔ ù ū ú ”
三、指导书写“i u”
1.出示四线三格中写好的“i u”。
请同学们观察“i u”的占格位置。
2.指导书写出“i”
(1)认识拼音字母的基本笔画:“丨”竖、“ ”点。
(2)教师边范写边说笔顺:先在中格写小竖,然后在上格中间写点。写后请同学们说“i”的笔顺。
(3)说书写韵母“i”的小儿歌:中格写小竖,一点在上边。
(4)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个别辅导,同时纠正学生的写姿和执笔方法。
3.指导书写u
(1)教师边范写边说笔顺:先在中格写一个竖右弯,再写一个竖小弯。注意无论是竖右弯,还是竖小弯,竖一定要直。
(2)请同学试着编一个小儿歌:中格写一个竖右弯,再写一个竖小弯,先大后小紧相连。
(3)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个别辅导。
(4)在巡视的过程中找出有代表性的问题,
放在实物投影上大家评议。请同学们说说哪笔写得好?哪笔你觉得不太满意?应该怎样写?
(5)学生修改自己书写不满意的字母。
(6)再次展示学生书写好的、有进步的进行表扬鼓励,调动学生书写的积极性,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
四、小结
刚才我们学习了“i、u”的音形和它们的四声,同学们学得很认真!
附:板书
第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i u”及带调的“i u”。
二、学习单韵母“ü”。
1.观察字母“ü”的图:
(1)图上画的是什么?
(2)这个字母念什么?
(3)师讲:我们借助小鱼的“鱼”平读第一声就是“ü”。
(4)教师范读讲发音要领:发“ü”的音时,双唇成扁圆形,舌头向前接触下齿背,口形象吹笛子。
(5)学生自己练习体会发音要领。
(6)同桌同学互读,相互纠正。
(7)指名读、开火车读。
2.学习“ü”的形
(1)问:“ü”的音同学们读得挺准的,怎么记“ü”的形呀?
(2)看图,它与“ü”哪一部分相似?
(3)读记忆小儿歌:像吹笛子“ü ü ü”。
3.学习“ü”的四声
(1)出示“i”的四声与“ü”的四声进行比较,你发现了什么?
(2)师强调:单韵母“ü”标四声调时小点不能去掉,要带点写成“ǖ ǘ ǚ ǜ”。
(3)自己试着读读“ü”的四声。
(4)指名读。
(5)请发音准的学生领读。
(6)教师强调二声和三声的读法。
(7)请大家选择一个声调的音组词语。
(8)打乱顺序读“ü”的四声。
3.指导书写
(1)引导学生看书上“ü”的笔顺,先写什么再写什么?观察两个“点儿”的位置。
(2)教师范写,强调两个“点儿”稍*近一点,点写在*下一点,在上格的下面。
(3)书写韵母“ü”的儿歌:竖右弯,竖小弯,再写两点在上边。
(4)学生练习书写“ü”,教师巡视,表扬写字姿势、执笔方法好的,同时纠正学生写姿和执笔方法。对书写不规范的同学进行个别辅导。
(5)通过实物投影让学生欣赏书写好的学生作业。
三、读儿歌
1.出示书中的儿歌内容,读读红色的单韵母。
2.教师范读或请学生读。
3.学生当小老师领读,学生随读。
4.同桌同学互读。
5.指名读。
四、小结: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3个单韵母“a o e”,这节课我们又认识了3个拼音朋友,就是单韵母“i、u、ü”。现在我们一共学习了6个单韵母,分别是“a o e i、u、ü”。你们能试着背一背吗?同学们学得不错,写得也很认真,要想把拼音字母学扎实,回家要多读读书呀!
[iuü 教学设计 (S版一年级上册)]
篇3:《ɑo ou iu》 教学设计 (S版一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1、学会复韵母ao ou iu及其四声,读准音,记清形,正确书写。
2、学会声母与ao ou iu拼读音节。
3、能够看图说话,根据音节拼读句子。
4、能够自己拼读儿歌,做到词语连读。
5、认识“小、爱、吃、鱼、和、牛、草、好”8个生字,并能在一定的语境中使用。
教学重点:学会ao ou iu三个复韵母,并且能拼读这三个复韵母构成的音节。
教学难点:使学生能区分iu和ui,注意ou和o的发音和口形。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会复韵母ao ou iu及其四声,读准音,记清形,正确书写。
2、能够看图说一句话。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出示卡片a o i u,看老师的口形,猜一猜读的是哪一个单韵母。
2、指名读复韵母ai ei ui,说说读这三个复韵母时口形是怎样变化的,轻重又该怎样?
3、对比读:a--ai e--ei u--ui说说每组有什么不同?(如:a是单韵母,发音时口形不变。ai是复韵母,发音使口形从a向i滑动,a重i轻。)
(二)引出新课,提出要求。
上一课我们学了3个复韵母,知道复韵母发音时口形要从前一个音向后一个音滑动。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3个复韵母,看谁学得最好,能认清字形,读准字音,还会带调读。
(三)教学复韵母ao ou iu。
1、教学复韵母ao。
(1)看插图说话引出ao:图上画着什么?(奥运会的标志)领读:“奥运会”,复韵母ao 就是“奥”的第一声。板书:ao。
(2)ao怎么读呢?先发a音,紧接着向o音滑动,a重o轻,就成了ao。(教师示范读ao,领读、齐读、指名读)
(3)练读四声,标调在a上:āo(凹进凸出)áo(熬药)ǎo(棉袄)ào(骄傲)
2、教学复韵母ou。
(1)看插图:图上画的是什么?(图上画的是藕。)谁能把ǒu改成第一声来读一读,出示:ou。
(2)看老师念ou,说说口形是怎样变化的?(先发o音,很快地向u滑动,o重u轻。)
(3)教师领读、指名读、齐读。
(4)ou的声调标在o上,谁会给ou标上四声?练读ou的四声:ōu(海鸥)óu(óu,真奇怪)ǒu(鲜藕)òu(怄气)
3、教学复韵母iu。
(1)看插图:图上画着谁在干什么?(人们在游泳池里游泳。)出示:iu。
(2)iu:i在前,u在后,读的时候口形应该怎么变?谁会读?
谁能说说怎么发iu这个音?(先发i,口形再变到u,i重u轻。)指名读、齐读。
(3)告诉学生iu的声调标在u上,指定一位学生上台标声调。
四声练习:iū,努力学习要得优。iú,我替妈妈去买油。
iǔ,他是我的好朋友。iù,我们要尊老爱幼。
(四)巩固练习。
1、看卡片,认读复韵母ao ou iu。
2、打乱次序读带调的ao ou iu。
(五)指导书写。
[《ɑo ou iu》 教学设计 (S版一年级上册)]
篇4:《ɑo ou iu》 教学设计 (S版一年级上册)
ɑo ou iu
教学目标:
1、学会ɑo、ou、iu三个复韵母,能读准音,认清形,能在四线格中正确书写。
2、学会ɑo、ou、iu的四个声调。
3、学会儿歌,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4、让学生感受到学习语文的作用,知道汉语拼音的工具性。
教学重点:
1、学会复韵母的音、形,能在四线三格中正确书写。
2、读准ɑo、ou、iu的四个声调。
教学难点:能准确读出ɑo、ou、iu的四个声调。
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ɑo、ou 2个复韵母,能读准音,认清形,能在四线格中正确书写。
2、学会ɑo、ou的四个声调。
3、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教学重点:
1、学会复韵母的音、形,能在四线三格中正确书写,能认清形,正确发音。
2、读准ɑo、ou四个声调。
教学难点:准确读出ɑo、ou的四个声调。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认读单韵母及四声
2、认读ai ei ui及四声
3、回忆:ai ei的发音方法
二、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认识了3个复韵母朋友,你们还记得吗?读ɑi ei ui卡片,体会发音方法。今天我们再认识2个复韵母朋友好吗?
板书:ɑo、ou
三、看图学习复韵母ɑo、ou的音形:
(一)学习复韵母ɑo的音形:
1、出示ɑo图:你们知道这图形代表的是什么吗?(奥运会的标志--五环旗)(课件)
2、这个字母怎么读呢?自己试着读一读。
3、指名读后教师纠正发音:ɑo是由两个字母组成的。发音时,从前一个字母ɑ滑向后一个字母o,口形由大到圆,一口气呼出,ɑ声响长些,o音轻短,就可发出ɑo的音了。
4、教师范读,学生随读,同桌互读。
5、指名读,开火车读等多种形式练习。
6、学生练习朗读。
(二)学习复韵母ou的音形:
1、出示ou的图,以小组为单位学习ou的音形。
2、请小组中的代表进行讲解,其他同学补充。
3、教师结合学生的讲解适当进行指导,发音时先摆出o的口形,然后口形收拢发出u的音,口形由大圆到小圆,教师范读。学生随读体会。
4、同桌互读,相互纠正。
5、采取多种形式读。
(三)练习:
1、抽读ɑo、ou的卡片,巩固读音。
2、游戏:把5个单韵母做成头饰,分别戴在同学们头上,教师读出一个韵母的音,如:ɑo,戴ɑ和o头饰的同学就跑到一起面向大家站好。
四、书写ɑo、ou 2个复韵母:
1、说出ɑo、ou 2个复韵母的组成。
2、说说每个字母应占什么格?
3、教师范写,让学生观察书写顺序,学生抄写字母,教师巡视,纠正姿势。
4、展示学生书写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评改。比如ɑo的两个字母写成ɑ o,让学生说说哪儿写得好,哪写得不太好,教师强调两个字母要写得紧凑
五、学习ɑo、ou的四声:
1、请学生回忆标调小儿歌。
2、请同学说说儿歌。
3、教师强调要按ɑ、o、e、i、u、ü的顺序标声调。
4、出示ɑo、ou 2个复韵母请同学给字母标调号
5、让学生自己试着读一读。
6、同桌同学互读。
7、指名按顺序读和打乱顺序读,打乱读给学生思考的时间。
六、练习朗读。
七、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八、教学反思:学生能够读准四声,但是仍有个别的学生读得不好。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复韵母iu,能在四线格中正确书写,能认清形,读准音。
2、学会iu的四个声调。
3、学会儿歌,培养学生认真书写的习惯。
教学重点:学会读写iu,会读iu的四个声调。
教学难点:iu和ui的区别,标调的位置。
教学过程:
一、导入:上一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5个复韵母,你还记得怎样读吗?出示读一读,读一读他们的四个声调,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个新的复韵母。
二、学习iu:
(一)学习复韵母iu的音形:
1、出示iu图:你们知道这图形代表的是什么吗?
2、这个字母怎么读呢?自己试着读一读。
3、指名读后教师纠正发音:
4、教师范读,学生随读,同桌互读。
5、指名读,开火车读等多种形式练习。
6、想一想:你用什么方法记住iu是怎样写的?(学生像出自己的办法:利用图形记忆。)
(二)书写iu:
1、请你观察说说怎样写好看请你试着写一写。
2、学生练习书写。
3、展示:对于学生的进步给与充分的肯定。
(三)学习iu的四个声调:
1、教师强调要按ɑ、o、e、i、u、ü的顺序标声调。
2、出示复韵母iu请同学给字母标调号
3、让学生自己试着读一读。
4、同桌同学互读。
5、指名按顺序读和打乱顺序读,打乱读给学生思考的时间。
三、学习儿歌:
1、请你找一找你学过的韵母,读一读。
2、教师领读。
3、学生练习朗读、背诵。
四、课堂练习:
1、游戏找朋友:韵母找音调,然后读一读。
2、抽读卡片。
五、课堂小结:说说你学会了什么?
教学反思:大部分学生能够区分两个易混得复韵母
[《ɑo ou iu》 教学设计 (S版一年级上册)]
篇5:《ɑo ou iu》 教学设计 (S版一年级上册)
教材分析:
《ɑɑo ou iu 》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汉语拼音部分的第10课。本课包括四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三个复韵母ɑɑo ou iu及它们的四声;第二部分是声母与ɑo ou iu 的拼读;第三部分是看图读句子,识字,同时让学生了解一些有关动物的常识;第四部分是一首儿歌,进一步巩固音节并认识汉字。
本课时为第一课时,完成本课一、二部分内容的教学。
设计理念:
1、趣味性:《课标》指出:“汉语拼音教学尽可能有趣味性,宜以活动和游戏为主。”因此,在教学中,教师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全国正在鼎力举办的奥运会吉祥物、大家喜闻乐见的小福娃为线索,贯穿教学始终,激发学生兴趣。
2、活动性。活动是儿童喜欢的学习方式,在教学中,以活动为教学载体,通过设计多种有趣活动,,使学生乐于参与,从而轻松学习和巩固拼音知识。
3、主体性: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学中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景,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虽然一年级的孩子年龄小,但也有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因此,在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和学习经验,来学习本课新的知识。同时引导学生自教自学,使每位孩子在学习中都能获得成功的情感体验。
(点评:1、教学理念催生着教学行为。从老师设计这节课的理念中,能看出老师的教学着眼点切合学生实际,符合低年级学生心理特征,也符合刚由幼儿园以游戏为主进入小学后学习方式的衔接。注意教学的趣味性和活动性,把枯燥的语文拼音知识教学融入孩子们喜欢的游戏和活动中,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保持学习枯燥拼音的注意力的持久力。2、体现了老师较强的课程意识。本节课执教时间是7月暑期,时值奥运前期,全国人民对北京奥运充满了期待,老师抓住奥运中的信息,开发成教学资源,既有利于教学,更及时地对学生进行了时事的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目标:
1、学会复韵母 ɑo ou iu及其四声,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2、学习声母与 ɑo ou iu组成的音节,能准确拼读音节。
教学重点:
ɑo、ou、iu的发音、声母与它们所组成音节的拼读是本课教学的重点。
教具准备:
拼音卡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复习单韵母:
复习ɑɑ o e i u ü
2、它们有个共同的名字谁知道?(单韵母)。
3、复习复韵母ɑi ei ui
你是怎么读出复韵母的?
(设计意图:复习环节侧重于单韵母和复韵母ɑi ei ui的发音特点和方法,这为学习新知识ɑo ou iu作了铺垫。这样的设计在新旧知识之间架设一个桥梁,有利于复韵母学习方法的迁移与运用。)
(点评:“温故而知新”,这既是古语,也是一条教学原则。建构主义的学生观中也强调“学习者并不是空着脑袋进入学习情境中的。在日常生活和以往各种形式的学习中,他们已经形成了有关的知识经验,他们对任何事情都有自己的看法。即使是有些问题他们从来没有接触过,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但是当问题呈现在他们面前时,他们还是会基于以往的经验,依靠他们的认知能力,形成对问题的解释,提出他们的假设。”此时,老师在学习新的知识前,复习和本节课相关的单韵母、复韵母,既起到复习巩固原有知识的目的,又为学生在本节课学习的自主学习给了予铺垫。)
二、学习ɑo ou iu
1、认读复韵母ɑo
⑴出示奥运福娃、奥运主会场、奥运标志,让学生说名称。
(设计意图:联系学生喜爱的福娃形象,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
⑵你能用奥运会说一句话吗?
⑶板书ɑo。
⑷把“奥”读得平平的就是ɑo的读音,谁会读?
学生读
⑸ɑo是由哪两个单韵母组成的呢?听老师读,并让学生注意看老师的口型。(由ɑ 快速地划向ɑo )→学生开火车读
2、认读复韵母ou
⑴板书
⑵谁会读这个复韵母?看看28页的第二幅插图,自己再来练一练。
⑶你用什么好办法读出ou 的音?
⑷请你教教小朋友。
(设计意图:根据语文学习规律和孩子的认知水平,教师要创设自主学习空间,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从第一个复韵母的教,到第二个复韵母的放,让孩子充分自主参与、观察、思考、发现,从而掌握复韵母的发音方法。)
3、认读复韵母iu
⑴奥运福娃把我们带到哪里了?(出示水立方)
你知道要在这里举行什么奥运项目吗?(游泳)
⑵我国有许多游泳选手在奥运会中为我们祖国争了光,看,他们是林莉、钱红、罗雪娟、庄泳。我们学习的第三个复韵母就是游泳的游的第一声。
⑶板书iu ,谁来读读这个复韵母?
⑷发这个音的时候,嘴型由i快速地划向ou ,看老师的口型
⑸学生读
4、老师做ɑɑo ou iu口型,学生发音。
5、学习ɑɑo ou iu的四声
⑴给 ɑo ou iu标调,复习标调儿歌。
⑵出示 ɑo ou iu的四声。自由练习读准它们。
⑶开火车读,并用一些读音组词或说一句话。
(点评:1、在学习“ao ou iu”时,老师由学生感兴趣的奥运福娃入手,非常自然地引出来“ao”的读音;由美丽壮观的水立方引出游泳,将游泳和我国著名的游泳冠军林莉、钱红、罗雪娟、庄泳自然联系在一起,此基础上引出了复韵母“iu”,整个环节集知识性,思想性为一体,集本节课知识和相关拓展为一体,信息量多且自然顺畅。2、教学中,既尊重学生已有知识经验,把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学生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新的知识经验,让学生自读自练,有很好地体现了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该领读则领读,该示范读则示范读,向我们展示了一幅和谐的师生在共谈奥运的情境中共同学习的学习图景。)
三、拼读音节。
1、练读两拼音节。
出示:z-ɑo→zɑo l-ou→lou j-iu→jiu
自由拼→指名拼→开火车拼。
2、练读28页的其他音节
(1)小组互相交流读书上的其他音节。
(2)指名请学生领读
3、三拼音节的学习 jiɑo qiɑo xiɑo
指名拼→同桌互拼→标声调拼→选一个音节扩词说句子训练。
四、巩固练习:
1、小组比赛读音节:
⑴ 两拼音节:
yāo qiú lǎo niú gāo lóu kǒu
zhào shuì jiào zǒu lù jiù jiu
⑵三拼音节:
diū diào jiāo ào xiǎo gǒu tiào gāo kǎo ròu qiǎo miào
2、奥运福娃买了好多东西,咱们看看他们都买了些什么?
⑴水果:shuǐ mì táo shí liu pú tao cǎo méi dà zǎo
⑵蔬菜:là jiāo dòu jiǎo jiǔ cài yóu cài ǒu
⑶食品:bāo zi niú ròu qiǎo kè lì jiǎo zi shāo jī
3、奥运福娃也要给大家表演一下了,看,它在做哪项运动?
Lěi qíu tǐ cāo shǒu qiú yǔ máo qiú tiào shuǐ
Róu dào shuǐqiú pái qiú shuāi jiāo zú qiú
(设计意图:一年级的孩子活泼爱动、喜欢游戏,难以长时间的保持注意力,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以激趣为手段,为学生创设主动学习的情境,在小福娃的引领下,以多种游戏形式巩固了教学内容,调动了学习积极性。)
4、同桌互相读一读卡片上的音节,读对了,这张卡片就送给你。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的设计,体现了对每一个孩子的关注,通过学生之间的合作,让不同知识水平的学生在小组学习中进行互补、互帮、互学,这是一种高效的学习活动形式,同时有助于培养自主合作的意识和能力,使更多的学生获得更多的成功感,让每个学生都能有所收获。)
(点评:三、四环节中,老师步步引着学生走进了学习的深处,因为老师将学习内容融在了学生喜欢的“福娃购物”中,有以学生喜欢的游戏为教学方式,因此,学生丝毫不会感到学习内容多,练习量大,仍然学得愉快、轻松。)
五、书写练习:
⒈说说写时要注意什么?
⒉学生书写,教师巡回指导,强调写字、拿笔姿势要正确。
六、总结延伸:
今天我们在奥运福娃的带领下,学会了ɑo ou iu,还拼读了ɑo ou iu和声母组成的音节,回到家后,把你的收获给爸爸妈妈说说吧。
(207月全国汉语拼音教学观摩会上获一等奖
[《ɑo ou iu》 教学设计 (S版一年级上册)]
篇6:语文S版老人与海教学设计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作家海明威的生平与文学功绩
2、掌握内心独白对任务形象塑造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
在分析情节的过程中来把握人物——桑提亚哥这位硬汉子形象,找出文中人物的内心独白,进一步明确人物的永不屈服的精神和丰富的内心世界。通过教师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讨论,从而把握课文的知识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老人的永不服输的顽强精神
教学重点:分析故事情节,找出人物内心独白,把握人物“硬汉”形象
教学难点:掌握内心独白对人物形象塑造的作用
教学方法:情境法、启发法、问题探究法、讨论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步骤及过程:
(一) 导入
[以课前视频欣赏导入]
同学们,刚才欣赏的是大家熟悉、喜欢的电视剧《亮剑》中的精彩片段----李云龙论述什么是“亮剑”精神?同学们听后觉得好不好?牛不牛?“亮剑”精神简单理解就是敢于与强大的敌人(对手)做斗争,无论对手多么强大,都要满腔勇气和信心,永不放弃、永不言败,要敢于亮剑……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世界100部著名文学作品之一、美国里程碑式30部文学作品之一的世界名著——海明威的《老人与海》,看看主人公桑提亚哥“硬汉”性格和李云龙“亮剑”精神有么相似的地方。(请同学们翻到课文,课件显示课题《老人与海》)
(二)课前小测试(积累文学名著中的名言名句)[课件展示]
(三)作者简介[课件展示]
(四) 故事梗概[课件展示]
海明威因《老人与海》这篇小说而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这篇小说的创作素材来源于一位古巴老渔夫的亲身经历。这篇小说的故事情节非常简单。小说叙述的是古巴一位饱经沧桑的老渔夫桑提亚哥已经八十四天未捕到鱼了,在第八十五天,他又一个人出海远航,在海上经过三天两夜的搏斗,终于捕到了一条足有一千五百多磅的大马林鱼。然而,在归航途中,马林鱼却被鲨鱼吃掉。本文节选的是主要是老人与鲨鱼搏斗的情景,是小说临近结尾的部分,也是小说情节的高潮。
(五)梳理课文情节
因为小说节选的部分比较长,共有几段?(97)那我先给大家一些提示,大家可以根据五次与鲨鱼搏斗、两次搏斗后的心理活动、最后返港回家把全文分为八个部分。 [学生从文中找,讨论交流后明确] [课件展示]
(六)问题探究:
1. 老人在什么状况下与鲨鱼接二连三进行搏斗的?
年老体衰 精疲力竭 头昏眼花 右手受伤
左手抽筋 没有食物 缺乏武器 孤立无援
2. 小说为什么要描绘鲨鱼的凶残?
鲨鱼:接二连三 成群结队 凶残强悍
对比——力量悬殊的对抗
3. 老人先后几次与鲨鱼搏斗?结果如何?
①用鱼叉杀死一条鲭鲨
②用刀子杀死两条星鲨
③用刀子杀死一犁头鲨
④用短棍击退两条星鲨
⑤用短棍劈打成群鲨鱼
每次胜利都付出惨重的代价,最终遭到无可挽救的失败。
4. 如何理解老人与鲨鱼的搏斗?
人—--自然(象征:不幸 厄运 困境)
弱----强 (象征:敢于挑战,永不屈服、永不言败)
5. 你如何看待桑地亚哥的失败?
这是一场人与自然搏斗的惊心动魄的悲剧。老人每取得一点胜利都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最后遭到无可挽救的失败。但是,从另外一种意义上来说,他又是一个胜利者。因为,他不屈服于命运,无论在怎么艰苦卓绝的环境里,他都凭着自己的勇气、毅力和智慧进行了奋勇的抗争。大马林鱼虽然没有保住,但他却捍卫了“人的灵魂的尊严”,显示了“一个人的能耐可以到达什么程度”,是一个胜利的失败者,一个失败的英雄。这样一个“硬汉子”形象。小说中的大海和鲨鱼象征着与人作对的社会与自然力量,而老人在与之进行的殊死搏斗中,表现了无与伦比的力量和勇气,不失人的尊严,虽败犹荣,精神上并没有被打败。可以说,这样一个形象,完美地体现了作者所说的“你尽可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的思想。
6. 桑地亚哥是个怎样的人?(人物形象分析)
硬汉形象: 孤独,背运,贫穷,年老体衰,但是他乐观,自信,坚韧
忍着饥饿,疼痛,贫穷,竭尽全力,不屈不挠,顽强
(一个面临厄运甚至绝境 永不屈服 永不放弃…… 的硬汉子!)
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以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
----桑地亚哥
7. 文中的独白有什么特点?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本文除了有关老渔夫桑地亚哥与鲨鱼搏斗场面的描写,还有大量人物的内心独白,它们忠实地记录了桑地亚哥的内心活动,写出他在海上漂泊的这几天的心态,通过自由联想的方式,真实地再现了老人的思想与感受。这些内心独白不仅深刻揭示了主人公那内心的自豪感、坚毅以及寻求援助的孤独感,而且闪烁着深邃丰富的哲理光彩,丰富了小说的思想,构成小说的重要特色。海明威早期小说中的硬汉子多是“哑巴公牛”,言语不多,缺乏思想,而老渔夫桑地亚哥却具有丰富的内心世界,具有坚强的理性,是用思想支配行动的人,因此成为海明威小说中刻画最为成功的人物形象之一。 (从刻画人物性格和表现文章主题两方面分析)
(七)板书设计:
(八)课外拓展:
1.从桑地亚哥身上你获得什么启发?(说话训练)
“如果有一天厄运来临,我……”
2. 阅读《老人与海》可以领悟到很多做人的道理,尤其是懂得如何面对困难,做生活的强者。请写一篇读后感(800字左右),记下自己读书的收获。(写作训练)
篇7:语文S版蝴蝶花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本文设计以培养学生的兴趣为主,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通过朗读去解决问题,明白事理。
教学目标:
1、会认13个生字,正确书写“扎、把、结”等7个生字,认识一个新部首“爪”。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从小养成讲究卫生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识字,写字。
教学难点:
从小养成讲究卫生的好习惯。
教具:
投影、小黑板、挂图
教学方法:
讲授法谈话法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猜谜语,激发兴趣
1、圆圆的头、晃又晃
红红嘴巴、喳喳喳
小小翅膀、飞飞飞
你们猜一猜,它是谁?(小鸟)
2、学习22课:板书课题、读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让学生借助拼音,自由拼读课,做到不丢字、不添字、不错字。
2、同桌互读。帮助纠正读音。
3、通过手拉手合作的形式朗读课文。
(一位男同学在五秒之内找到一女同学,手拉看手一起合作朗读全文中的一个段)
三、小组合作,识记生字
1、课件出示本课的生字,读学自已拼读。
2、把生字融入到课文中去,让学生在课文中圈出生字、词,再读。
3、拿出自已准备好的生字卡片在学习小组里,说说自已是怎样记住这些生字的,或者还有什么更好的方法记住这些生字。
4、检查学生掌握生字的情况,并指导学生正确书写“扎、把、结、乱、爬、穿、忽”7个生字。
五:同步练习
bùpínǎliwūhēihusè
()()()
yǐqiánfānɡxiànɡqiánmian
()()()
六:作业:
1、书写生字。
2、词语接龙。
好——()——()——()——()
美——()——()——()——()
进——()——()——()——()
七、请你照样子说。
例:天上什么弯?天上月亮弯
1、天上什么飘?天上——飘
2、天上什么闪?天上——闪。
3、谁的耳朵长?——的耳朵长。
小结:这节课我们认识了生字,会写7个生字,并且认识了火字傍这个部首,在这课的生字中,比较难写的有“哥,诉定”三个字,书写时要注意笔顺规则。
篇8:语文S版夜色教学设计
语文S版《夜色》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针对学生胆小的心理,在亲近自然、热爱生活的教育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
3、正确认读本课文中“胆、敢、勇、事、窗”等10个生字,会写 “再、讲、拉”等八个生字。
【教学重点】
1、掌握两个偏旁“扌”和“夕”。
2、正确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使孩子们在亲近自然,热爱生活的教育中,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
【教学准备】
小黑板出示生字和词语、课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情境导入:
1、同学们,你们会唱《小星星》这首歌曲吗?(教师和学生一起表演一起唱。如果学生不会唱,教师可以唱给学生听,学生要认真听。)
[设计意图: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无意注意较强,设计此环节可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又可有效的将所学内容有机的联系起来。]
2、你们喜欢这首歌吗?谁知道这首歌唱的是什么时候的景色?(夜晚时候的景色)那老师想知道你们眼中的夜色是什么样的?(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自由谈论眼中的夜色。)
[设计意图:将学生的生活体验和课文内容自然的结合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的引出对课文的学习。]
3、今天还有一位小朋友也想和我们一起谈谈自己眼中的夜色。你们想不想知道他眼中的夜色是什么样的?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学习它。
板书课题:《夜色》学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布置预习
1、自读课文。要求:自己试着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并把不认识的字圈出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记住它。
[学生按自己的方法边读课文边识字。教师巡视,对平时识字能力差的孩子尤其关注。]
[设计意图: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字,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合作意识,树立良好的学风和识字习惯。]
三、展示汇报,交流成果
1、小组内检查生字,谁全认对了,就是“识字大王”。
出示生字:再 外 事 此 讲 故 拉 步
组长利用生字卡片检查生字的识记情况,对全读对的同学奖励小红星。
[设计意图:把检字环节设计为小组内完成,并合理利用评价机制,这样可充分调动孩子们的识字兴趣,使学习真正成为一件乐事。]
出示:胆子、勇敢、讲故事、睡觉、原来、从此、微笑
[问:你能说一段话,用上其中的一两个词语吗?]
2、检查读文情况。
以小组为单位选择自己喜欢的形式汇报读文情况。(可小组齐读,也可个别学生代表)其他学生听后评议。
[设计意图:尊重学生的意愿,使孩子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检测反馈
学习了这篇课文,你受到了什么启发?同学之间交流体会。
第2课时
一、复习巩固
1、课文中生字你认识了吗?;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读生字。
2、做猜字游戏,加以巩固。
3、读课文,用文中的词说说“我”以前是什么样的。
4、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文,进一步了解课文内容。
二、展示交流,理解课文
1、教师范读,大家认真听。问题:听了老师的朗读,你们都听懂了什么?
[学生听教师范读,听后自由谈论自己收获。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随机板书。如:害怕——不害怕。]
2、师:你们理解的真好。这个小朋友开始时怎样怕黑,后来为什么又不怕了?下面同学们带着问题小声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思考这个问题。
3、好,哪个同学读懂了这个问题?先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预设:
(1)开始这个小朋友胆子很小。你是从课文中哪句话体会到的?让学生练习朗读。
小朋友和爸爸散步时看到了什么?
(2)后来爸爸带他去散步,他发现原来花草都像白天一样美丽。你能给大家读读这句话吗?让学生练习朗读。
重点抓住“原来花草都像白天一样微笑”引导学生说一说你体会到了什么。(黑夜和白天是一样美的)
设计意图:教师在相信学生能力的前提下,引导孩子们理解文中内容。通过教师恰如其分的引导,使他们在读中感悟,自己成为学习的主人。
4、师:小朋友在和爸爸散步时还可能看到什么美景?你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说一说。
[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想象小朋友看到的美丽的事物。]
5、在夜晚也能看见美丽的景色,教师出示:从此(出示:再黑再黑的夜晚,我也能看见小鸟怎样在月光下睡觉。)引导学生体会意境。
[学生体会后展开想象,自己在漆黑的夜晚可能会看到什么?练习用书上的句式说话。进一步体会夜晚的美丽。]
6、教师指导感情朗读课文。
学生练读后,各自展示。听者评议
三、背诵课文。
四、延伸拓展:
1、美读课文。
2、搜集所学生字。
3、观察夜色。
[设计意图:从小培养学生们搜集整理知识的良好习惯,由课堂延展开去,观察大自然,亲近大自然。]
五、指导生字书写。
“步”,上小下大,下面是的第一笔是竖,不要写在竖钩,右边没有点。
“光“第一笔是竖,不是点,第四笔横写在横中线上。
讲:“讲”与“井”比较。把“讲”与“说、读、话”放在一起找规律。
故:提醒学生注意“攵”旁在“古”的右边,不要写成“夂”旁。
事:教师书写“事”字,学生认真观察,记住“事”的笔画顺序,第六笔是长横。注意中间是“竖勾”,不要写成“竖提”。
六、课堂总结:
这篇课文写一个胆小的孩子变得不胆小的故事。从而让我们学会去亲近自然、热爱生活,养成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
《夜色》教学反思
《夜色》是一首儿歌,用第一人称来写。写从前“我”胆子很小很小,很怕黑,后来爸爸晚上带“我”出去散步,“我”发现夜晚也像白天一样美好,从此“我”不再怕黑。
在教学本课时,开课前我利用谈话引入新课:你们到了晚上怕黑吗?为什么?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一谈,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情境下学习课文,然后让学生自读课文,自学生字词,对课文中出现的字词,采用自由读、指名读、领读等多种形式,为学生扫清字词障碍。
在理解课文时,我先让孩子们自由读第一小节,读后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并抓住重点句子让学生体会感悟自己对夜晚的感受。有的学生说他怕黑时,我就让他说说为什么怕黑,有的学生说动画片看多了,外面有妖魔鬼怪;有的学生说黑漆漆的,让人看了就害怕。我就问其他的学生到底是不是这样,不怕黑的学生就回答不是这样,晚上也和白天一样美好。同时指导学生带着自己的感受读第一小节,读出害怕的语气。然后我让学生读第二小节,看看文中的我有什么变化,引导学生理解“爸爸晚上偏要拉我出去散步”,于是在爸爸的帮助下,我战胜了对黑的恐惧,让学生明白晚上并不可怕,它像白天一样美好而可爱。“从此再黑再黑的夜晚,我也能看见小鸟怎样在夜光下睡觉……”是一幅多么静谧、安详的图画呀!在此时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一下自己眼中夜晚美丽的景色,然后让学生通过朗读来体会夜晚的美,并说说自己看到的夜景,自己眼中的夜景,并且感觉自己的胆子不再小,懂得黑夜也是自然界一道独特的风景。
最后,我让学生在小组内说说自己看到的夜色,并带着自己对夜色的理解度课文,读出我胆子由小到大的原因。
篇9:《老人与海》语文S版教学设计
《老人与海》语文S版教学设计
在五彩缤纷的世界文学的历史长廊中,有很多享有崇高荣誉的作家与作品。今天,我们要认识又一位这样的作家(出示海明威头像照片),阅读他的一部受人推崇的作品(先展示《老人与海》的全文读本,后板书课题)。
(二)自由初读
可先朗读,做到字音准确、句子通顺;再默读,标出全文段序,想想主要讲了些什么内容,给自己印象最深的情景是什么?
(三)深入细读
1.静下心来,边读课文,边想问题:老渔夫是怎样与大马林鱼和鲨鱼进行搏斗的?
2.交流认识,朗读课文。
先谈与大马林鱼搏斗,注意引读第49自然段有关语句,并结合观看插图一,体会课后第3题的第一个句子。
再谈与鲨鱼搏斗,注意引读第10自然段有关语句,并结合观看插图二,体会课后第3题的'第二个句子。
(四)巩固练读
1.想想老渔夫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以读《老人与海》有感为副标题写一篇读后感,要自拟一个正标题。
2.先背诵你认为本文中写得十分精彩的语句或片段,再朗诵你对此作出的赏析评语。
3.参加讨论,各抒己见:你认为老渔夫是成功者还是失败者?说明理由。
4.用《不以成败论英雄》为题目,或以一个老人的故事一曲英雄的赞歌为内容办一期小报。
5.抄一抄,记一记,想一想。
真正优秀的作品,不管你读多少遍,仍然不知道它是怎么写成的。一切伟大的作品必有神秘之处,而这种神秘之处是分析不出来的。
篇10:语文S版《古诗》教学设计
语文S版《古诗两首》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在理解古诗词句的基础上,想像诗句所描绘的画面,体会诗中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默写《塞下曲》。
二、教学重、难点:
用自己的话出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中的感情;想像诗句所描绘的画面,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歌。
三、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学习《从军行》。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简介作者
二、图文结合,初读古诗。
(一)学习《从军行》
1、出示课文挂图,引导学生边观察,边想象。
(1)你喜欢这幅画吗?
(2)图上的画是什么景象?将士们在军营里的情景。
(3)你能找出课本中的词语来说吗?故城、金甲、百战。你最喜欢图上的什么?(学生自由发言)
2、板书课题:从军行。
3、全班齐读课题。质疑。
4让我们走进那战争岁月吧!让我们共同来感受浓浓的爱国情怀吧!
5、学生自由、大声地朗读古诗。
6、你读懂了什么?今天,我们学习的这首古诗是唐朝伟大诗人王昌龄的一首诗,诗中从西部边疆的自然风光写起,以守边疆将士的豪迈气概结尾,情景交融。
三、学习古诗《从军行》
1、简介作者。
2、释题。跟着作战的军队一起行进。
3、朗读诗歌。
4、抓住重点字词,理解诗意。
(1)难理解的词、句。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教学。
(2)串讲诗意。青海上空的阴云遮暗了雪山,站在孤城遥望着远方的玉门关。塞外身经百战的将士磨穿了盔甲战衣,不打败入侵的敌人誓不回还。
(3)教师在学生串讲诗意的基础上进行小结。
5、出示问题,引导读、悟:
(1)诗的前两句描绘了怎样的景象,从中你有什么感受?
前两句描写了青海的阴云滚滚,遮天蔽日,连绵千里的雪山也因此而暗淡无光了。
你知道暗字在这里有什么作用吗?
这里用了一个暗字十分准确地表现了云块的广大、云层的厚重,从而隐喻着边疆生活的`艰苦和战场拼杀的凶险
(2)诗的后两句描写了哪些内容,表现了戍边将士的什么精神?
后两句具体地写出战士们的险恶处境,仅仅战场的风沙已经足以穿透将士们的铠甲,而无数次战斗中,敌人刀剑不是更严重地威胁着他们的生命吗?但是,为了国家,他们早已奋不顾身,实践着不破顽敌、决不回师的誓言。
6、过渡:是呀!青海的阴云滚滚,遮天闭日,连绵千里的雪山也因此而暗淡无光了。但是将士们的决心是那么地坚定。那么我们该怎么来朗读这首诗歌呢?
8、指名朗读诗歌,师生共评。
指名读,体会诗情:假如你是作者王昌龄,你该怎样读才能把自己的情感表达出来?
四、总结
诗人从西部边疆的自然风光写起,以守边将士的豪迈气概结尾,情景交融,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五、作业:
1、认认写写,正确识字
2、背诵并默写《从军行》。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学习《塞下曲》。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昨天学习了《从军行》,谁来展示背诵情况。(指名背诵古诗《从军行》)
2、指名说说第一首古诗所描写的内容。
3、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描写战争时期的古诗。
4、板书:塞下曲。
二、初读古诗:
1、检查学生读书情况。自读,扫清障碍,画出不认识的字,借助字典读准字音。
反复读,读正确,读熟,为理解古诗扫清障碍。
2、展开朗读比赛。
三、再读古诗,理解诗意
1、解题。《塞下曲》塞是边界的意思。《塞下曲》是边界上的歌曲,是唐代的一种歌曲名称,内容大都描写边疆的战斗生活。卢纶:曾经参过军,他写的描写军队生活的诗歌,内容充实,富有生气。卢纶的《塞下曲》组诗六首,这里选的是第二首。
2、找出重点字词,结合课后注释理解或请教老师、同学。
草惊风
引弓
白羽
没
3、有谁愿意讲讲它们的意思?
4、教师进行总结:
草惊风:草忽然被风吹动。
引弓:拉弓准备射箭。没:插。
5、串讲诗句的意思。
6、教师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进行小结。
7、思考:《塞下曲》描写了一位怎样的将军?是从哪些诗句中看出来的?
四、总结
1、这首古诗写了一个怎样的将军?
2、你要对这位将军说什么?
五、作业:
1、背诵并默写《塞下曲》。
2、用自己的话说说《塞下曲》的意思。
篇11:小学语文iuü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iuü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 学会iuü3个单韵母,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2 掌握iuü的4个声调,能直接读出带调韵母的音。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复习
1 小朋友们,到今天我们一共认识了都少个字母王国的朋友?它们各叫什么名字?
2 指读卡片:iuü
3 看口型,猜拼音。
二、引新授内容
小朋友,我们昨天认识的三位新朋友也有四顶好看的帽子,你们想去看看吗?
①出示
②看谁最聪明,能按照正确的顺序为它们带好帽子。(叫学生到黑板上为 戴上帽子。)
③读儿歌:一声高平又平,二声就像上山坡,三声下坡有上坡三,四声就像下山坡。(并作相应动作)
1 出示:īíǐì
①教师领读
ī ,衣服的衣,医生的医
í ,阿姨的姨,移动的移
ǐ,可以的以,椅子的椅
ì ,容易的易,注意的意
②指名读i的四声
③开火车读
2出示ūúǔù
①指名试读的四声
②引导用的'四声组词(四人为一组讨论)
ū,乌鸦的乌,屋子的屋
ú,无用的无,吴老师的吴
ǔ,中午的午,五号的五
ù,动物的物,服务的务
③指名读的四声。/soft/
3出示:ǖǘǚǜ
①指名试读的四声。
②引导用的四声组词(四人为一组讨论)
ǖ,淤泥的淤
ǘ,吃鱼的鱼,剩余的余
ǜ,玉米的米,体育的育
③指名读ǖǘǚǜ四声。
4书写iuü 的四声
(1)iuü的四声
①叫学生观察iuü的四声住在拼音王国的第几楼?(住在拼音王国的三楼)
②特别强调iuü 四声的书写
i因为戴上了帽子,所以把头遮住了。在写的时候,应该把头去掉。
ü因为戴上了帽子,不方便,所以也把眼镜摘下了,所以写的时候应该把两点去掉。
③书空三次
④练习本练习
三 比较单韵母的不同形体
1 出示:αo eiuü ,然后指名读。
2 指名说说有什么不同。( α是两笔写成,像个小豆瓣;o是一笔写成,是个小圆圈。)
3 齐读 αo eiuü ,体会形体不同。
指导比较两组单韵母的形体,方法同此。(u是两笔写成,ü 是四笔写成,比 多了两点;u和αo e都是一笔写成 ,但α 是个封闭的圆,中间没有横笔,e 的中间有横笔,右下部不封闭。)
四 比较带调单韵母的读音。/sjbwz/
1、出示:í-ǐ ǘ-ǚ
(1)指名读
(2)指名说说横线左面和横线右面的两个单韵母分别属于那种声调,他们的读法有什么不同?
(3)齐读
2、出示
(1)指名读
(2)指名说说横线左面和横线右面的两个单韵母分别属于那种声调,他们的读法有什么不同?
(3)齐读
五 作业
练读课文
篇12:语文S版做灯笼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良、受、赞”等14个生字,会写“良、使”等7个生字和以下词语:咱俩、泥人、使劲。学习新部首工字旁和力字旁。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团结、合作的好处。
教学重点:
1.识记本课的生字、新词。
2.通过对课文内容的学习,懂得团结、合作的好处。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议题导课,激发兴趣。
从课题入手,课文可能会写些什么内容?请大家围绕题目猜想。
二、初读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1. 自读。轻声朗读课文,画出不容易读准、不容易读好的字、词、句反复练习。
2. 帮读。同桌互读,互相正音、评议,再互相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三、细读,理解课文内容
1. 指名分段读课文,读后评议交流。
2. 质疑解疑,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
请学生再读课文,画出不理解的词句,同学之间互相合作解决。
3. 讨论“王京为什么在灯笼下写下‘合作真快乐’”这几个字。
4.说说自己和别人合作的事情,谈谈自己的体会。
5.学了课文之后,你明白了什么?和老师同学互相交流。
四、巩固识字,指导写字。
1. 巩固会认字。
2. 教师指导写字,提醒学生注意各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以及重点笔画的书写运笔方法。
五、学习课文。
1.做灯笼讲了谁和谁之间的故事呢?
2.你能介绍一下王京和李良的情况吗?
3.齐读1至3自然段。
4.你们看这就是王京同学画的画。
5.画出示小泥人、飞机模型和草叶编小蚂蚱。让学生再夸夸李良。
6.转眼新年就快到了,他们都有一件心事。王京的心事是什么呢?李良的心事又是什么呢?指名朗读第四自然段。
7.王京和李良合作做什么呢?
8.兰兰在灯笼上写了什么话呢?
9.我想他们共同做的灯笼,肯定会是班级中最亮的一个,想想看:如果你是他们的同学,你会说些什么呢?
六、作业
1.学了这篇课文 以后你有什么感想?
2.向同学们说一说合作的重要性,并写下来。
篇13:语文S版小熊和小鹿教学设计
一、复习。
二、选第二幅图,进行想像说话训练
1、出示本幅图,让学生边观察边听录音。
2、配上音乐让学生闭上眼睛杨:小熊等呀等,小鹿都没有来,这时,它的主里都想了些什么?你能猜出来吗?
3、让学生把自已想到的大胆说出来,同时鼓励学生带着表情配上动作敢地说。
三、选学第四幅
1、播放本幅图的动画,让学生分角色读出它们之间的对话。
2、通过互读、同学评一评、比赛读、表演读等形式读它们之间的对话。
3、读了它们的对话,你喜欢小鹿吗?为什么?(并解决课后第二题的第二个部问题)
4、发散思维;你怎样向小熊和小鹿学习呢?
5、扩展词汇、积累语言
课件出示;小熊和小鹿都是守信用的好孩子。
我们都学踢足球。
让学生读一读,并联系生活实际用?_______都__________的格式练习说一说。
[练习指导]
1、第二题,我们可以从小熊想起了自已和小鹿的约定就不跟妈妈去奶奶家,自已一个人在家里等;小鹿生病住院来不了请他的爸爸来向小熊说对不起,可以看出他们都是守信用的好孩子。
2、第三题,可以从生活各个方面引导学生说。
例:苹果和梨都是水果。
蜜蜂、蜻蜓都是益虫。
3、词语花篮
4、让学生自由读,挑自已最喜欢的词语记住。
小结:守信用的人,才能得到别人的信任,这是一种美好的道德品质,希望我们班的同学都能做一个守信用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