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亮天的”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5篇别到职场卖萌,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后的别到职场卖萌,供大家阅读参考。

别到职场卖萌

篇1:职场之别到职场卖萌

售后部新来了位姑娘,叫甜甜,人如其名,声音含糖量十个加号。甜甜上任以来,售后部的工作反馈越来越好,恰好这时销售部有一位助理刚刚辞职,在售后部工作表现较为突出的甜甜获得了这次晋升的机会。

销售部与我仅一窗之隔,我也终于有幸目睹甜甜芳容。八点钟,伴随着一声嗲嗲的娇笑,一个粉嫩的身影闪了进来。甜甜梳着齐刘海儿的童花头,戴着大美瞳,着肉粉色蕾丝边的小西装,下身配着条深粉色的小蓬蓬裙,和简历上那个短发的于甜甜根本不是一个人。在向大家作自我介绍的时候,声音极细,表情极无辜,十分惹人怜爱。销售部的员工每日皆在销售计划和客户之间水深火热地活着,职场生活单调乏味,甜甜的出现,似乎如春雨般,唤醒了各位销售精英将死的神经末梢。

“张哥,这个肿(怎)么弄的嘛?哇!你好好厉害啊!”“李哥,打印机不好用啦,你帮人家看看是怎么回事好不好呀?”“王哥,那个客户我真的好害怕啊,太凶啦。”……休息时间,我站在百叶窗后,常看到那个粉嫩的身影到处流窜,我的那些销售精英们,个个如甜甜随叫随到的天兵天将一样,对待这个总是出错的娇憨公主,胸襟宽广得令人咋舌,难道这就是撒娇的魅力?

无事时,去销售部走走,甜甜一见到我,更是萌神上身,两只小粉拳托住下巴,作眼泪汪汪状。后来才知道,这是萌姑娘表达崇拜的方式。甜甜的办公桌可以与我五岁女儿的房间相媲美,鼠标垫是Hello Kitty的,电脑桌面是小叮当,椅子上的靠背是海绵宝宝,桌子上摆了一堆诸如蒙奇奇、愤怒的小鸟、流氓兔、米老鼠之类的玩偶,而与工作有关的文件夹全部被放在这些玩偶的后面。

不久后,茶水间里关于甜甜的闲话就多了起来,女员工们开始在背后说她“装天真、装纯洁”,而那些曾被萌得团团转的男员工们,随着与甜甜相处的时间的增多,也相继表示“受不了”、“节操碎一地”,尤其是甜甜的直属上司、销售经理李强,甚至跑到我的办公室里请求我为他换个助理,他说,像甜甜这样不食人间烟火的姑娘、不小心堕入凡间的精灵,让人不忍逼她行使助理的职责,一个能被打印机冒出的黑烟吓到“泪流满面”的助理,无法满足他时常需要助理与客户唱黑脸的需求。

甜甜只在销售部待了半年,就再次被调回售后部了。向她宣布这个决定时,我看见她的眼睛里闪烁了一丝经历丰富的女性才会表现出来的复杂神情。这也证实了我的猜测,28岁的甜甜并非是个真正的萌姑娘,卖萌,是她征战职场的武器,是她为了掩饰自己能力的缺乏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状态。我不否认,在男员工较多、女员工男性化的公司里,一个长得挺好看的、又会撒娇的姑娘,会很容易获得众人的怜悯之心与包容之情,甜甜大概也认识到了这一点。只是,她忽略了一个度的问题。凡事皆有度,来职场卖萌也是,每一个被萌姑娘俘获的男同事,除非他真的爱上了她,否则他不可能一直保持着替她收拾烂摊子的心甘情愿。就像甜甜的上司李强一样,曾经他不止一次说过“甜甜的样子真可爱”,可是,当这个可爱的姑娘影响了他的业绩,对他的利益构成威胁的时候,这个可爱的萌姑娘就再也不是“甜蜜的负担”,而是他恨不得一脚踹开的拖油瓶。

这就是职场,男女平等,最终,一切只拿业绩说话。为了成就一番事业,男性需在职场上真刀真枪地拼杀,女性也一样,无限放大所谓的性别优势,只能暴露自己不专业的一面。所以,与其费尽心思求人包容,倒不如摆正姿态,真正地强大起来。到那时,再也不必为难28岁的自己整日卖萌了。

[职场之别到职场卖萌]

篇2:职场卖萌,你会吗

职场卖萌,你会吗

“卖萌可耻”,如今的“萌”不再是“装嫩、扮可爱”代名词,职场上的“卖萌”已成为职场白领们的减压方式,“萌”更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职场研究专家在做了一份有关白领压力以及职场“卖萌”的调查,显示半数人觉得“萌”是时尚的减压方式。55%的人投给了“有苦水往肚子里咽,有泪水强忍着不哭,‘装嫩’ 偶尔也释放一下内心苦闷,认为现代的‘萌’是时尚的减压方式。”超过半数的职场人表示“虽然已成年,但是渴望每年都过‘六一’儿童节,或者每年正在为自己过节。”52%的人认为“喜欢买一些萌物,只为了看着开心。”“如果感觉压力时,上网看看萌照片,感觉压力减轻不少。”的占44%。“初入职场,曾经用 ‘卖萌’这招人际关系得到缓解或在为难之处有人援助。”占34%。“萌”为什么备受职场人士的青睐呢?

一、成人世界依旧渴望宠爱

‘卖萌’也是一种自我展示和满足的方式,其实,作为成人的我们也渴望被关爱、宠爱。在‘卖萌’的过程把自己可爱的一面展示给朋友或者同事,娱乐自己的同时也娱乐了他人,

通过自己‘制造’可爱的这种方式能够得到朋友间的关爱。‘卖萌’还可以作为一种新颖的职场打交道的方式。俗话说出手不打笑脸人,‘卖萌’绝对不乏杀手锏般的效果。

二、“萌”心态看职场

‘职场人网络集体庆六一’这一事件,其实是一种积极的自我减压法,他们有意识地退回到‘孩子’的.位置,以‘萌’的视角来看待原有的生活、工作以及在生活中遇到的人和经历的事儿。上班族不妨戴上‘萌’的有色眼镜看世界,这样会顿时发现整个世界似乎都多了几分喜感。那些原本令你难以招架的人和事儿一下变得缓和了许多。这样有助于上班族卸下工作、生活以及心理的重任,重温童真年代的种种乐趣,给心灵充充电。”

三、回归孩童有助减压

职场节奏太快,几乎每个人都被裹挟太多的责任、太多的任务中,强颜欢笑,故作坚强,让人们无法逃避和发泄,“而‘卖萌’恰恰使我们可以逃脱现实,卸下重任的一个出口。借着‘萌’让天性小小释放一下,偶尔撒撒娇,哭一下,在岌岌可危的重压中可以喘口气。简单来说就是尽量让自己倒退回儿时的心境,唤醒曾经无忧无虑的人生状态,以缓解现实加诸在成人自我身上的各种重担与压力。

文温馨提醒:“卖萌”有诸多好处,但可不是不分场合想卖就能卖,可爱也要讲究适度。比如在领导前经常翻着无辜眼眸故作可爱博同情,就会惹来其他同事的反感甚至嘲讽。‘萌’过了分,就会给人‘假’的感觉;‘萌’过了头,则难免会分不清轻重缓急,给现实的工作和生活惹上麻烦。

篇3:职场潜规则:卖萌的技巧

别到职场卖萌(共5篇)职场潜规则:卖萌的技巧

职场潜规则中卖萌需要很高超的技术,“萌”,现在不仅仅是指可爱、卖萌,它从漫画中走来,进入到了职场中,职场中的“萌”其实是一种解压方式,也是一种生活态度,卖萌越来越受到白领的喜爱。一些职场新人更是“无萌不欢”,把刚走出校园的那种萌劲也带入了工作中来。

职场潜规则之卖萌技巧:让别人感受到你的真诚

邵杨今年刚刚从浙江大学影视文化专业博士毕业,目前是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广电系的一名年轻教师。他能够成为一名教师,就因为在毕业之前,兼职当老师时,发挥了卖萌的功力。当时,他的广播电视学课程已在学生中广受好评,更是有学生亲切地叫他邵邵。邵杨在系里最被熟知的就是一件“阿童木”T恤,一些年龄大的老教师也知道小邵有一件上面画着一只“怪兽”的衣服,而这样可爱的卡通装备,邵老师还有很多珍藏,而在课堂上,邵杨也会跟学生“讨价还价”,比如用结婚喜糖换一次“零缺课”,更是会跟学生撒娇地指着自己鼻子上的痘痘问“我像不像米老鼠”,

但是,光是会卖萌是绝对得不到这么多学生的喜欢和“零缺课率”的。最重要的原因还是因为他是将卖萌的.本领,适度地融合到过硬的专业授课中来,让枯燥乏味的课堂变得更加贴近学生,而适当放低姿态跟学生“撒娇”,也能让学生们感受到老师的真诚。凭着这些,邵杨毕业后就顺利成为一名大学教师,而学校看到他的课受欢迎,也十分器重他。

职场潜规则之卖萌技巧:卖萌需要把握好度

邵杨说,卖萌还需要恰到好处。对于刚入职场的新人来说,稍微卖点萌容易被人接受而且能起到正面作用。但卖萌需要把握好度。

首先,卖萌场合要得体。卖萌说到底是一件比较私人化的事情,所以不适宜出现在一些公开的、正式的场合。想象下,在部门会议时,当着那么多同事的面卖萌,总会招来一些同事的反感;其次,卖萌时要注意轻重缓急。卖萌是一种解压的方式,是用来让气氛更加轻松愉悦的,但是如果在同事焦头烂额、火急火燎的时候,你依然还是一种慢慢悠悠的“萌状”,最后的效果可能就是火上浇油了;最后,不要以为卖得了萌就够了,职场还是要以工作为中心。跟领导撒娇,也许可以使小错误免于被批评,但是却不可以成为继续犯错的保护伞。本末倒置,最终只会让卖萌成为升职路上的绊脚石。

篇4:职场压力大不防试试去卖萌

1、“PM2.5指数”调研五座“大山”肆虐职场

我们中的许多人,竟然是如此讨厌工作。“每个月总有那么三十几天不想上班”、“周一就开始厌班了,不想上班”、“每次看着领导的脸,都让我有种不想上班的冲动,谈何工作”,在新年后的首个“7连班”工作周中,各种抱怨声此起彼伏,微博上爆出了许多白领的心声。

这绝不是简单的“节后综合征”。与之形成呼应的是,节后“跳槽热”提前来临,且来势更猛。数据显示,蛇年后的首个工作周,在线求职者投递简历数量比去年同期增长了90%,在线职位数日均增长达110%,同比增长近两倍。业内专家认为,职场出现逃避上班、跳槽率走高等现象,与近年来日趋严重的“职场雾霾”有关。

各种“雾霾”让职场人身心疲惫,多数处于忐忑、消极状态,失眠、焦虑、急躁、胃口差、体质弱、排斥上班……然而,面对工作和生活的严重失衡,大多数职场人选择了“低头”,默默承受或负重前行。最终导致,平时工作繁忙时大家如上紧发条的陀螺,玩命地转,节日过后各种不爽涌上心头,开工日就成为了辞职日。

根据数据显示:薪酬、加班、背房、健康和职场安全感已成为职场人“最不满”的五大要素。高达62%的职场人认为薪酬不满意是导致职嘲雾霾”的主要因素;其次是加班压力,56%职场人认为加班时间长导致职嘲雾霾”出现;再次是背房压力,50%的人认为背房压力也是构成职嘲雾霾”主要来源。此外,健康问题,职场安全感问题也被公认为导致职嘲雾霾”的主因,比例分别为42%、36%。

2、“负能量”积累“怨士族”亟须减压

工作节奏越来越快,职场人常常感叹的一句话便是“人在职场,身不由己”,许多白领似乎只能靠抱怨来宣泄心中无奈。人们把这些在工作、家庭、人际关系中产生压力而整天抱怨的一类人称作“怨士族”。

有过一个职场抱怨状态特别调查报告,在参与调查的5000余人中,65.7%的职场人表示自己一天抱怨次数在1―5次。虽然每个人都知道“抱怨是不起任何作用的”,但还是忍不住边上班边碎碎念,成了职场中的“怨士族”。

也许是社会的压力导致人们怨气无所宣泄,人们活着越来越没有安全感。除了抱怨老板不能体谅员工,不是克扣工钱就是脾气暴躁;剩下的就是同事之间勾心斗角永无止境的战争。任由这些“负能量”积累,很容易引发连锁反应,甚至危及家庭的和睦。回家后对老婆孩子大呼小叫,乱发脾气的人比比皆是。

去年岁末,一部《人再逋局泰濉菲狈砍中出人意料地走高,其背后推动的一大动力就是职场疲惫不堪的办公族。生活、感情、工作多重压力让职场男女陷入长期的焦虑和压抑中,就像电影中徐峥研发的油霸,为了眼前的利益,让自己的生命少了绿色和健康。“鸭梨山大”的职场人迫切需要像《泰濉氛庋的电影用笑声让自己暂时摆脱心灵上的束缚,获得一种释放。

3、缓解压力让心态“萌”起来

有职场专家在网上做了一份有关白领压力以及职嘲卖萌”的调查,调查显示,半数人觉得“萌”是时尚的减压方式,表示“虽然已成年,但是渴望每年都过‘六一’儿童节,或者每年正在为自己过节”。52%的人认为“喜欢买一些萌物,只为了看着开心”,“如果感觉压力时,上网看看萌照片,感觉压力减轻不少”的占44%。“初入职场,曾经用‘卖萌’这招使人际关系得到缓解或在为难之处有人援助”的占34%。

不少心理专家表示,职场人现在流行“卖萌”,有助于缓解心理压力,保持年轻心态。专家表示,时刻保持童趣和好奇心的人,身心健康指数更高。

专家认为,现代社会的生活节奏过快,人人都承担着不同的责任,扮演了过多的社会角色,无处寻找宣泄的出口,让职场人不得不故作坚强。“卖萌”这一种积极的自我减压法,可以使上班族卸下工作、生活以及心理的重任,有意识地退回到“孩子”的位置,重温童真年代的种种乐趣,借着“萌”偶尔撒撒娇,也许会令你原本难以招架的人和事儿一下变得缓和了许多。适度的“卖萌”还可以作为一种新颖的职场打交道的方式,在“卖萌”的过程把自己可爱的一面展示给朋友或者同事,营造融洽的办公氛围。

需要注意的是,职场中“卖萌”也是需要看时机和场合的,职场新人“卖萌”收到良好效果的几率还是比较大的。但是如果因为尝到了甜头,就得寸进尺,以为人家让着你宠着你是应该的,那就犯了职场大忌。在别人忙碌、烦躁、心情不佳的时候,最好不要轻易“卖萌”,否则只会徒然惹人厌烦;不要对风格刻板的同事或上司“卖萌”,对于这类人群,只有工作能力、工作成绩才是他们唯一看重的。

进入职场,作为社会人,谁也不该再把谁看成孩子,人人都得学着有所担当。所以“卖萌”不应当是职场中的常态,只能作为出其不意、偶尔为之的招数。只有掌握了分寸,下次“卖萌”的时候,才会同样奏效。

篇5:职场“卖萌”缓解压力 掌握分寸很重要

最新调查数据显示,薪酬、加班、背房、健康和职场安全感已成为压在职场人身上的“五座大山”。雾霾似的职场压力四处肆虐,大多职场人只得负重前行,各种抱怨声此起彼伏。十面“霾”伏,如何杀出重围?

1、“PM2、5指数”调研五座“大山”肆虐职场

我们中的许多人,竟然是如此讨厌工作。“每个月总有那么三十几天不想上班”、“周一就开始厌班了,不想上班”、“每次看着领导的脸,都让我有种不想上班的冲动,谈何工作”,在新年后的首个“7连班”工作周中,各种抱怨声此起彼伏,微博上爆出了许多白领的心声。

这绝不是简单的“节后综合征”。与之形成呼应的是,节后“跳槽热”提前来临,且来势更猛。智联招聘的数据显示,蛇年后的首个工作周,在线求职者投递简历数量比去年同期增长了90%,在线职位数日均增长达110%,同比增长近两倍。业内专家认为,职场出现逃避上班、跳槽率走高等现象,与近年来日趋严重的“职场雾霾”有关。

各种“雾霾”让职场人身心疲惫,多数处于忐忑、消极状态,失眠、焦虑、急躁、胃口差、体质弱、排斥上班……然而,面对工作和生活的严重失衡,大多数职场人选择了“低头”,默默承受或负重前行。最终导致,平时工作繁忙时大家如上紧发条的陀螺,玩命地转,节日过后各种不爽涌上心头,开工日就成为了辞职日。

根据数据显示:薪酬、加班、背房、健康和职场安全感已成为职场人“最不满”的五大要素。高达62%的职场人认为薪酬不满意是导致职场“雾霾”的主要因素;其次是加班压力,56%职场人认为加班时间长导致职场“雾霾”出现;再次是背房压力,50%的人认为背房压力也是构成职场“雾霾”主要来源。此外,健康问题,职场安全感问题也被公认为导致职场“雾霾”的主因,比例分别为42%、36%。

2、“负能量”积累“怨士族”亟须减压

工作节奏越来越快,职场人常常感叹的一句话便是“人在职场,身不由己”,许多白领似乎只能靠抱怨来宣泄心中无奈。人们把这些在工作、家庭、人际关系中产生压力而整天抱怨的一类人称作“怨士族”。

智联招聘网站曾发布过一个职场抱怨状态特别调查报告,在参与调查的5000余人中,65、7%的职场人表示自己一天抱怨次数在1―5次。虽然每个人都知道“抱怨是不起任何作用的”,但还是忍不住边上班边碎碎念,成了职场中的“怨士族”。

也许是社会的压力导致人们怨气无所宣泄,人们活着越来越没有安全感。除了抱怨老板不能体谅员工,不是克扣工钱就是脾气暴躁;剩下的就是同事之间勾心斗角永无止境的战争。任由这些“负能量”积累,很容易引发连锁反应,甚至危及家庭的和睦。回家后对老婆孩子大呼小叫,乱发脾气的人比比皆是。

去年岁末,一部《人再逋局泰濉菲狈砍中出人意料地走高,其背后推动的一大动力就是职场疲惫不堪的办公族。生活、感情、工作多重压力让职场男女陷入长期的焦虑和压抑中,就像电影中徐峥研发的油霸,为了眼前的利益,让自己的生命少了绿色和健康。“鸭梨山大”的职场人迫切需要像《泰濉氛庋的电影用笑声让自己暂时摆脱心灵上的束缚,获得一种释放。

3、缓解压力 让心态“萌”起来

有职场专家在网上做了一份有关白领压力以及职场“卖萌”的调查,调查显示,半数人觉得“萌”是时尚的减压方式,表示“虽然已成年,但是渴望每年都过‘六一’儿童节,或者每年正在为自己过节”。52%的人认为“喜欢买一些萌物,只为了看着开心”,“如果感觉压力时,上网看看萌照片,感觉压力减轻不少”的占44%。“初入职场,曾经用‘卖萌’这招使人际关系得到缓解或在为难之处有人援助”的占34%。

不少心理专家表示,职场人现在流行“卖萌”,有助于缓解心理压力,保持年轻心态。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杨平表示,时刻保持童趣和好奇心的人,身心健康指数更高。有网友发帖《六一喽,让我们在这一天回归小时候哇》,提议大家在6月1日把在线的用户头像都改成小时候的照片。微博上,更有60后、70后、80后喊着“我要过六一”,并纷纷上传自己的童年萌照。

杨平认为,现代社会的生活节奏过快,人人都承担着不同的责任,扮演了过多的社会角色,无处寻找宣泄的出口,让职场人不得不故作坚强。“卖萌”这一种积极的自我减压法,可以使上班族卸下工作、生活以及心理的重任,有意识地退回到“孩子”的位置,重温童真年代的种种乐趣,借着“萌”偶尔撒撒娇,也许会令你原本难以招架的人和事儿一下变得缓和了许多。适度的“卖萌”还可以作为一种新颖的职场打交道的方式,在“卖萌”的过程把自己可爱的一面展示给朋友或者同事,营造融洽的办公氛围。

需要注意的是,职场中“卖萌”也是需要看时机和场合的,职场新人“卖萌”收到良好效果的几率还是比较大的。但是如果因为尝到了甜头,就得寸进尺,以为人家让着你宠着你是应该的,那就犯了职场大忌。在别人忙碌、烦躁、心情不佳的时候,最好不要轻易“卖萌”,否则只会徒然惹人厌烦;不要对风格刻板的同事或上司“卖萌”,对于这类人群,只有工作能力、工作成绩才是他们唯一看重的。

进入职场,作为社会人,谁也不该再把谁看成孩子,人人都得学着有所担当。所以“卖萌”不应当是职场中的常态,只能作为出其不意、偶尔为之的招数。只有掌握了分寸,下次“卖萌”的时候,才会同样奏效。

正方―――“卖萌”是心灵释放

奔跑的蜗牛:我觉得上班族所面临的各种压力越来越重,其实“萌”就是一种天生的可爱状态,大家看到可爱的事物会打从心眼里喜欢,继而会心一笑。这样,一天所累积下来的各种苦闷、无奈也就一笑而过了。

坨坨:我觉得长大一点都不好,有压力了,闹心了,想哭了都要伪装起来,感觉很累。偶尔“萌”一次,像个孩子似的也发发泄,流流泪,不觉得丢人,也是让自己释放一次。

阿Ring:我觉得“萌”是一种心态,心态年轻了,生活才有动力。

反方―――“装嫩”很做作

胖小R:我看到那些“卖萌”的人就觉得幼稚,在那装可爱,太做作了。

@稀里糊涂:都是成年人了,还装啥嫩啊,就是萌起来了,也不觉得可爱吧。

这么怂的名字:我是如此的讨厌那些明明不萌不可爱,还在死命的卖萌装可爱的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