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狗汪汪”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2篇幽幽深兰诗歌,下面是小编整理后的幽幽深兰诗歌,欢迎您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篇1:幽幽深兰诗歌
幽幽深兰诗歌
死寂空洞的深山幽谷里,
没有杜鹃鸟的欢啼,
没有小溪明快的身影,
有的只是刺鸟的哀鸣,
有的只是荆棘的哭泣,
有的只是死寂,
与更多的死寂……
死寂空洞的深山幽谷里,
悬崖峭壁,乱坡陡石。
悬崖下,是令人不寒而栗的死亡的气息。
悬崖上,是看不到希望的云端幻影。
一丛兰草盛开,在那悬崖上,
淡淡的缟白,纤纤的腰肢。
她绽放了,不知所以地绽放了,
不知道山谷的'沉闷,
不知道山谷的凉凄,
从蜷缩着,到伸展着,
没有过伤心,没有过迷离。
是什么让她如此执着,
是什么让她如此坚强,
我们不知道,亦,
无法了解。
默默地开在这无人的幽谷里,
没有人看到她,
更没有人瞻仰她的美丽。
她依旧,无言盛开……
似乎兰,不谙世事,
无忧无虑,无恼无愁。
清高淡雅,馨香绕林。
正因如此,幽谷有了兰的灵气,
飘渺的云雾,也俯瞰她的容颜,
哀伤的刺鸟,也凝视她的美丽。
没有尘嚣的渲染,
没有繁华的嘈杂,
兰开无声,幽雅迷人。
山有了灵气,水有了生机。
兰目视一切,依旧无言语。
白云在她的头顶,
迷雾在她的脚下,
深山幽谷里,
静静,幻美朦胧的兰,
让这儿更纯洁,更美丽,
悬崖问她,为什么你不在意,
人们的目光投向哪里。
兰说,我的心,幽幽,
只为这山谷的生机与活力……
篇2:竹林幽幽「诗歌」
竹林幽幽「诗歌」
淮河明珠水
伏牛抱竹苑
五彩风轮吻栈道,团团转
笑了孩童,笑了情侣
笑了小花千朵石漫滩
一簇劲竹婷婷高
直笔刺天残
飞云流霭淡淡抹,阴了天
那只白蝴蝶,绿茵翩翩
女贞娓娓蔽日路
竹林幽幽赫眼帘
棵棵挺拔,你增我长
节节相扶,亲密无间
深绿袍,叶袖展
葇葇新枝融于天
风摇曳,轻声喚
婆娑影,疏朗心中的思念
不畏逆境,不惧艰难
清虚澹泊,宁折不弯
春夏之翠绿,秋冬之常青
岁寒三友,君子谦谦
竹林,诗苑,创作的灵感
苍翠,相思,滚河的遥远
不忍离去,又不可徘徊
因为,爱情岛,就在眼前
……
篇3:幽幽菊香诗歌
寒霜染红枫叶
山峦披上黄绿的绒装
风起处
秋叶飞舞飘零
秋阳洒下慈祥的柔光
菊
悄悄绽放
根,紧握于泥土
把母亲紧紧拥抱
茎,坚强挺立
向秋风庄严宣告
叶,延向天空
托起雁儿南归的翅膀
高昂的'枝头
心血凝成鲜艳的花束
菊
朵朵花儿,傲繁霜
一腔热血,付秋光
瓣瓣深情,含粉泪
香送天涯,湿衣襟
就这样,静静地开在晚秋
妆点成金秋一个斑斓的梦
大地捧上丰收的硕果
山川铺开绚丽的锦绣
湛蓝的天空白云悠悠
思也悠悠,爱也悠悠
篇4:幽幽琴音诗歌欣赏
幽幽琴音诗歌欣赏
竹林深深抚琴声,思念寄江南
泉水清清饮甘露,枫叶伴情丝
红尘滚滚 励我心,天涯知音客
凭栏憔悴 容,孤雁托妾心
远山乡音异,惆怅正浓
独依红纱曼,抚一曲相思 ,痴心邀阿郎
舞一曲玲珑轻柔,双双妩媚风情
临风听琴音,飘逸俊美和箫声
吟一曲高山流水,望山涧落红 ,相依相伴
妾嗅青梅郎骑竹,儿小无猜游戏间
云悠悠水清清,妾怀梦郎醉影
江岸叠翠峥,只想巫山梦
雪花舞塞北,南国酝酿女儿红
我生君未生,我北君赣南
一抹情怀寄孤鸿,枫叶片片
缘分天注定,前世的情今世的债
孤灯伴青衣,诵经冷红尘
迢迢观音紫竹林,我去做水莲
菩萨怜我痴心苦,甘露撒心怀
梦人皆醒来,莫缠绕莫心醉
瓦碎玉全婚姻莫成全
缘生缘灭,擦肩回眸笑
你幸福我微笑,不枉人世走一遭
快乐奕龙,快乐人生

篇5:幽幽的马莲花诗歌
幽幽的马莲花精选诗歌
这高原的精灵,影子一样
掬着露珠,把相思点燃
长在村庄的边沿,如幽游的轻叹
和村子的距离,不近不远
那些湛蓝的忧郁在乡村的`门槛外面
雾一样的旋转,雾一样的不甘
我知道,村庄有一粒很重的牵挂
让马莲花的痴迷弥漫千年
我知道痴迷是一次次吐血的博弈
思念,在一点点绝望的同时
许多个可能又顽强的发芽
开成湛蓝湛蓝的安慰,等待
从内心出发的脚步
踩疼原野上坚硬的风声
谁固执的把往事种植在你庭院
又残忍的把一场浪漫的花事,
搡出去,绊倒,踩成孤单
你不会哭泣,蓝蓝的花瓣准确的跳进
流向村庄的那条河里
怯怯的靠近,横卧在炊烟上的深呼吸
暖暖的心仪,像一封久居的诗笺
潮湿的墨香还和谁的心跳在一起
温暖着相思与相思的标准距离
高贵而优雅的守望,没有故乡
村庄的温暖,是花朵自己的凄凉
有时候低下头
执念,与一朵花不期而遇
季节走进时间的深处
幽幽的马莲,依然灿烂
远远的思想你温暖的呢喃
篇6:时光心雨,幽幽祝福-诗歌
——致八千岁老师生日快乐!
在这静静的夜里
为你斟上一杯大椿的期冀
这份来自远古的一枚枚寄语
将八千岁的春秋,捻指
一枝一叶间,悠悠的呼吸
夏雨如酥,淅淅沥沥
五十载的印记,如泣如诉
一声啼哭,那黝黯的小黑屋
和着水畔嘤嘤的渴望
宣告一场生命无言的奇迹
行走在濛濛烟雨
一路泥泞,静待花季
念尽,八千里路云的浩气
趟过,八千里路月的孤寂
一切,氤氲跌宕多舛的命理
黑夜铸就了闯荡的际遇
黑夜,练就甘受孤独的诗意
停下来,细数时光的轨迹
漫无边际的梦呓,流淌于
苦海中跋涉的万千心祺
你来的`如此沉重,百转千回
你走的如此波澜起伏,打马的尘土飞舞
那猛港桥下,划破晨曦的撕戾
那冬雨菲菲中无助的奔疾
都让我怜惜的心底,飘雪又落雨
生命,让你经历着坚守的风霜雪雨
生活,让你懂得了坚持的可歌可泣
成长,让你感悟坚强的祝厚度
一盏汤茶,蕴涵人生的真谛
一笺心语,镶嵌游子拳拳的情致
不堪回溯,那时光的记忆
母亲般的呵护,承载
浪子回头感恩的千千心语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的磨砺
写意三十功名尘与土的褴褛
生命不止,演绎爱的传奇
博爱不止,洒落思想的羽翼
思想不止,传承文明的生生不息
运动不止,璀璨生命的轮回更替
欲穷八千里的眼眸,望断天涯路
拖着疲惫的步履,游弋
在时空隧道斑斓的不羁
熬过漫漫长夜的贫瘠,崎岖
静受一份落日的余晖,将岁月
无痕的静谧,填满茅草屋的空隙
夏之心雨在静静飘逸
任一阕感恩的幽思情寄
艺海里拾贝,银河中舟楫
轻弹一袭悠扬的晚笛,指尖轻语
一份殷殷的祝福,一笺遥望的姿势
篇7:幽幽桂花情诗歌欣赏
撑一把花折伞
着一袭暖暖的衣衫
独自漫步于青石小巷
睐眼凝眸蒙蒙秋雨
看它如何把炎炎夏日变换
/
纷飞的小雨裹挟着
阡陌上的落花无数
有谁能够知道
所有的别离
有多少不舍和千言万语
/
雁南飞,秋又至
我伫立在桂花树下
紧握着桂花轻轻的`嗅
一遍又一遍
彳亍的身影落满了长长的记忆
/
一声幽幽的叹息
道出了心底的秘密
真的很想知道
如今的你过得好不好
很想打听你在哪里栖息
/
秋天的风吹在身上
已经有了深深的寒意
想起我们曾经的那段爱恋
还是那么的温馨美丽
谁说时过境迁就会忘记
/
桂花开了一季又一季
那些金黄金黄的花蕊
努力的散发着所有的香气
是不是也像我一样
心里藏着一个你
/
亲爱的,如果你
也闻到了桂花的香味
是不是也会想起我们的过去
相拥桂花树下的誓言
幽幽桂花情悄悄别离意
篇8:古城幽幽
就是这座城。
徜徉在这座城里,你不难感觉到扑面而来的水乡的气息。小巷依傍者河道,一块块染有苔痕的青石板一直延到河水里。偶见远方摇来一叶小舟,舟舷划出的水花一直荡漾到河边浣女的掌心。一声声吴侬软语钻入你的耳廓,你逃不开,只能任凭自己的听觉沉醉在这浅浅而寻常的音调中。在园林里闲逛,不时会遇上正下棋投入的老人们,左手娑着下巴的胡渣,右手食指中指间衔着一枚别致的棋子。往往周围会聚着好些个围棋爱好者,他们在那儿一站就是一个下午,似乎棋局的吸引力胜过在太阳下站着的辛苦。有时会从人群中迸出一声会心的赞赏,有时会有爱出风头的人忍不住上去为下棋路,有时他们睁着睁着就成了每天会聚于此打发时光的亲密朋友。
爱在雨天逛山塘是因为雨中的山塘有一种纸一样轻薄的质感,朦朦胧胧,小道却细细长长看得愈发真切,想必是雨的冲刷带来的效果。还有就是爱撑着买来的油纸伞,倚着栏杆,看雨点顺着屋檐滑落,听接下来清脆的扣打声。等雨停了,收了伞,在满鼻腔清新的空气熏陶下往前走。恰巧遇上一位老人和他的小重孙坐在屋檐下。老人苍老的手握着一把缠着纱布的剪刀,灵巧着剪着另一手上的薄薄的纸片。不一会儿,纸的一边就出现了织女的形象。老人戴着厚厚的圆眼镜,满脸慈祥,嘴里说着那牛郎织女的故事。小重孙撑着小脑袋在一旁边看边听得入神。时光仿佛慢下了脚步,太阳西斜,而老头手中的剪纸却越剪越快,更多的余晖透过缝隙投映到他布满皱纹的脸上,就像一幅安详的肖像画。
出了山塘回到都市,看着满目穿梭的车影,却感到恍然若失。正当我失意的时候,一声苏州话传过来,唉呀,都长这么大了?自己出来的?吃了没?我抬头看是奶奶家以前的邻居王奶奶,她刚买了菜准备回家。我条件反射地用苏州话回应着,最后用目光送走了她的背影。然后再看到她被一个苏州青年搀扶至马路对面,然后几句话之后,他们又分别。我笑了。那种失落感则不复存在。
这还是那座城。
那座曾经活在姑苏繁华图里的城市。她饱经风霜,却依旧幽幽,她发展如此迅速,改变了这么多,却依旧幽幽。她幽幽因为生活在那座城里的人们。
我是苏州人,而那座幽幽的古城便是我的家乡。我想无论将来苏州发生如何翻天覆地的变化,我只知道她会一直这样下去,她永远是我心中最美的家乡。
篇9:幽幽桂花香作文
幽幽桂花香作文
在江边,有无数的桂花树,但是我对我们家的桂花树却是情有独钟。
曾经在语文书中看过一篇《桂花雨》,里面描述到桂花香飘万里,我们家的桂花也一样。它试图用嫩绿的绿叶来掩盖着香气,还还没到门口,我便能闻到幽幽的桂花香,心情顿时大好。
桂花生长在秋天,远远望去,它像是一位位玲珑的美仙子在枝头摇曳。碧绿的树叶中隐隐约约看见一些灿烂的黄点,正如同朱熹诗中所讲的:“叶密千层绿,花开万点黄”。
它长得小,像小米粒似的。它虽然不起眼,但用鼻子轻轻地闻一下,便能嗅到阵阵迷人的芳香。
我也曾像《桂花雨》这篇文章中淘气地使劲摇着又粗又大的树干,想享受一次桂花雨的乐趣,但它好似顽皮的小孩非和你作对,你摇它,它却只掉叶子。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曾有许多的人来到我们的院子里享受这淡香。这桂花却依然静静地立在那儿,没有一丝的.骄傲,谦逊得让你佩服。
听说,桂花的用途也很多,人们喝过的米酒里面黑黑的东西便是桂花。桂花可以用来做酒,那酒里面还散发着桂花香气。真没想到桂花有这么多的好处呀!
我十分喜爱桂花的香味,更加欣赏那拥有桂花一样谦虚、乐于奉献精神的人。
篇10:幽幽优秀作文
“遮不住的青山隐隐,流不断的绿水幽幽”,望尽千帆,皆不是,儿的归舟。
这样的思儿之愁流淌在中国的千家万户。中国不仅有留守儿童,还有不计其数的留守老人。
这并不合理,自古多情伤离别的民族本不该让给予身体发肤之人凭窗守望甚至成为社会性的难题。可这又合理,翻开故纸堆随处可见的是想横刀立马却报国无门、想情人的肝肠寸断――少见想爷娘的脉脉亲情。传统文化以忠君爱国的赤诚褒奖前者,以“英雄难过美人关”为后者开脱,却将软弱之名扣在心系双亲之人的头上,逼得儿想娘不敢长过一根扁担。
近代这样理解孝心:卧冰求鲤、老莱娱亲,愚昧迂腐,不如连根拔除。所以有了冰心《小家庭制度下的牺牲》一文,有了儿女为了“新风尚”而丢弃老人不顾的“壮烈牺牲”。诚然独立自主是时代的主旋律,难道不闻不问任其孤寂留守就是“智孝”了?如此“智孝”之下,再虔诚的娘也盼不到儿女的归来啊!
我们总会关注伟人的儿时经历,希求汲取成功经验,总会忘记这一切促成其伟大的有利因素都绕不开一个人,那就是伟人的母亲,予其生命、育其成长的母亲,多半被冷落在空巢里的老母亲。孟郊云:“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我说“谁见扁担宽,宽过流水长”。尽孝报恩太多流于形式。小时候老师布置任务才想起端盆洗脚水,长大了缺生活费才想起写封慰问信,这水、这信真长不过一根扁担。而怠于形式的时日,一个电话击碎留守人的漫长等待,一句“妈,今年不回来了”摧毁一桌菜和老人的真心,不仅仅是广告才有的情节。每当看到那位母亲搁下话筒黯然伤神,正对着的电视机呈现着无信号的画面,我仿佛能听见幽怨的流水在空荡荡的房里穿过,绵延。
外国人常吐槽中国家庭里“电视机不看也开着”,我想他们不能理解留守老人对“人声”的渴望。试想,如果侯菊多伴伴侯银匠,他何以需要二两慢酒细品“夜半钟声到客船”呢?如果儿女们多陪陪老人们,他们何以需要整日开着电视在虚假的热闹里寻求安慰呢?老人的平均寿命长了,老龄化的柱形长了,对孩子们的思念也长了。
奔波在大江南北的中华儿女们,可否收起“一根扁担”的吝啬,常回家看看?
篇11:幽幽优秀作文
天牙山风景区是原平的风景名胜之一。这儿有很多景点,典故,个个都脍炙人口。
天牙山风景区位于子干乡停旨头村。后倚天牙山,左傍滹沱河,右有天牙山瀑布,前为梨园风光。天牙山风景区风光秀美,环境宜人是一个人杰地灵的好地方。
驱车前往天牙山,沿路风景也十分美丽,你可以亲眼目睹范亭广场雄姿,欣赏太平古街风采,领略滨河公园娟秀,体验红旗大桥的磅礴。
来到天牙山风景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富丽堂皇的牌楼,上面题着金碧辉煌的六个大字――天牙山风景区。
进入风景区,首先到达的是石鼓神祠,在寺门口,左边是钟,右边是鼓。在登上台阶两旁竖立着十多根石柱旗杆,这是古代人们在行善积德后修筑的。登上台阶有一棵千年槐抱榆,据说它已有五千多年的历史了,但仍然枝繁叶茂,遮天蔽日。进入寺庙,在你的眼前端坐端坐着一尊神像。他就是割肉奉公的介子推。
在介子推庙后有一个小院,院子的正殿里供奉着介子推的母亲,偏殿里分别供奉着送子观音和四大天王。只要在这里磕头上香便可财源广进,身体健康。
在庙的后面是一座形状酷似馒头的山丘,故称“馒头山”。在馒头山的半山腰有一块形状奇特的石头,它的形状呈象鼻状,中间是空的,在有风吹来的时候,会发出“咚咚”的鼓声,故这个景点称为“风吹石鼓”,石鼓寺也是由此得名的。
在馒头山的后面是一座莲花山,由于这座山的顶部是一朵盛开的莲花的形状,所以称为“莲花山”。莲花山的山体上的石头均为光滑的石头,所以在攀登时只能在石头间的空隙落脚。在莲花山的山脚下有一座莲花池,池中静静矗立着一尊送子观音像,池中的水清澈见底,池中的水是从滹沱河中引出来的。傍晚时分,在夕阳的映衬和微风的吹拂下湖面上犹如流金一般,这象征着原平的经济发展将犹如流金一般飞速发展。在莲花池旁有一个非常灵验的捞儿池。每逢清明节过会时,想要求子的人便一早到这里来,不和任何人说话,如果想要个儿子,便捞个尖形石头;如果想要个女儿,便捞个圆形石头。将捞出的石头包在一个红布中放在兜里,并给送子观音磕头上香。然后再回到家中,把石头搁置在家中最高的柜子里,便可如愿以偿。捞儿池非常的灵验,已有很多的人在这里求到了自己想要的孩子,现在在捞儿庙里挂满了大大小小的锦旗,金黄的流苏也熠熠生辉。
在莲花池的左面是一座忠孝台。一座高达10米,重大1吨的介子推背母的红木雕像赫然耸立。这座雕像讲述的是晋文公重耳在晋国称霸后,褒奖了当年与他同舟共济的大臣,而介子推却悄然隐居,带着老母去了无人问津的绵山,晋文公派人在山上搜了三天三夜也没有找到介子推,于是便命人火烧绵山,逼出介子推,大火烧了三天三夜,介子推也没有出来,他被烧死在了绵山上,但是他的魂魄却化作一缕青烟落在石鼓寺。在登上忠孝台的台阶上有一个别致的百孝图,它极力彰显着原平“孝”的优良传统。早在百孝图的下面还有几尊”孝“的雕塑,内容有“卧冰求鲤,黄香扇枕温席”等。在忠孝台下面面还有一个小广场,广场中央有一个香火炉,香火炉两旁分布着十二生肖雕塑。
从忠孝台往左走就是天牙山了,天牙山海拔1080米,在山上星罗棋布的分布着大大小小的凉亭。在寒冬下雪后,从来不需人工处理积雪。一夜之间,山上便没有了积雪,人们称之为”天牙扫雪"。登上天牙山的顶峰,鸟瞰天牙山风景区的全景,规模宏大,气势磅礴,别有一番风味。天牙山背后是一个瀑布,瀑布把山下冲开了一条峡谷,山清水秀,十分美丽。
在天牙山的山脚下是一个仿苏州园林的池沼,池塘上横架着一座十字桥,池中清波荡漾,鱼儿嬉戏。
我爱天牙山,爱它山清水秀;我爱天牙山,爱它景色宜人;我爱天牙山,爱它的气势磅礴。
篇12:幽幽优秀作文
如果说长笛是风度翩翩的少年才俊,如果说洞箫是气节高洁的高人隐士,那么古筝就是深闺里的佳人,一身的诗情,一身的画意……――题记
第一次认识并接触到古筝是在离堆公园。那几天,春的脚步踏上了这片朴素的土地上,顺手带来了绵绵的细雨,待雨将停未停之际,我和家人到离堆公园去游玩,散心。被雨笼罩着的公园,似戴了一张面纱,遮住她白皙的皮肤,呈现出不加修饰之自然美。正是在这充实着古朴之色的香园里,袅袅琴声回荡在耳边,使我不自觉地寻觅琴音之所在。
在不愿摆布的地方,我发现了隐藏在竹林之后的一座小凉亭,一人坐于其下,抚弄着一架古筝。那是一种以木为器,以丝为弦,以枝为托的乐器,简单而不失高雅,在周围雾气笼罩,竹林环绕的境界里,显得和谐融洽。其人用手轻抚筝弦,随即发出悦耳的声音,若根根丝绸掠过心田,那“层层琴音斑斓绕耳畔”的同时,“涓涓玲珑点滴舒心弦”也渗入这里。是的,我已爱上了这中华艺术精髓――古筝。
后来,我打算学习一种乐器来陶冶情操,不容置疑,当然就是古筝,从此,家里就多了一架古筝。那古筝长达一米六左右,右稍宽,左略窄,拱形筝面给人一种大方之感,两旁空出的实木上携刻着“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及“海纳百川,能容乃大,立碧千仞,无欲则刚”这二十六个字,当时的我只觉得特别好看,并没有仔细揣摩它的韵味。我高兴极了,下定决心一定要把它学会。然而,学习古筝谈何容易!整天面对二十一根弦,手指不停的在上面翻动,跳跃,练习着枯燥乏味的基本功。但是,我依然坚持着,因为我欣赏古筝的韵味,虽然学习过程中洒下过不少的泪水和汗水,但作以回报,古筝教会了我坚强,使我更有决心,耐心和恒心了。
慢慢的,我开始在MP3上听起了优美的古筝曲,从《纺织忙》到《春江花月夜》,从《渔舟晚唱》到《高山流水》,轻快婉转的筝音从其间流露出来,演绎着自然界中高高的山峰,回环的山谷,涓涓的溪流,汹涌的浪花,飞流的瀑布,平静的湖面……我朦朦胧胧发觉,筝之韵味似乎与水密不可分,不论抚琴弹出怎样的音调,都联系到了水。水是滋润万物之源,而古筝则是滋润心田之源。正因为如此,我感受到以前莫名其妙的浮躁、焦急都被筝的声音融化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平静、沉稳的心态。就在弹琴、听曲的过程之中,我对古筝上的两句诗词也有了更深的理解――“清泉石上,明月松间”那是需弹出的境界,“海纳百川”则是需弹出的心态。就这样我又多了一份宽容、平静。
逐渐我又感受到了筝的另一韵味――它的名字。为何叫做“古筝”呢?是因为古筝的音质是“筝筝”的,而不是取义于“争夺”。“筝”而不是“争”是弹古筝的一种完美境界。那是一种超然物外的情愫,包含着对万物的赞美和热爱,看似矛盾,实不矛盾。古筝的潜移默化带给我的是平和还有舍得,是五千年中华智慧思想的沉淀。
想起古筝,就会想起柳州的小令,那是怎样的清丽隽永;想起古筝就会想起敦煌的飞天,那是怎样的轻灵飘逸;想起古筝,就会想起柳荫的轻烟,那是怎样的淡远迷离;想起古筝就会想起那寂寞深闺的佳人,一身的诗情,一身的画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