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tledaisyws”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2篇听常丽华《重构教室生活》讲座的心得体会,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后的听常丽华《重构教室生活》讲座的心得体会,欢迎阅读与借鉴!

篇1:听常丽华《重构教室生活》讲座的心得体会
听常丽华《重构教室生活》讲座的心得体会
今年暑期,为进一步提高全体教师的教科研意识,更新教室课堂模式重构意识,以及全面提升教师的爱心奉献意识,8月23日-24日,z区教育局组织全体教师进行了集体研修,先后听取了常丽华、嵇成中、郑立平三位大师的讲座。听后颇有感触,尤其是在听取了常丽华老师的讲座之后,个人感觉,常老师是一个伟大的导演,一个成功的导演,作为一名实践于教学第一线的教师,要想成功的进行新的课程改革,自己首先要成为一名“用心者”,用心使自己成为一名课程的导演。
一、要用心去规划自己的课程,为课程铺设一条主线

在常老师的讲座中,我深切感受到她如何以“梅”为主线,来贯穿于自己的整个新课程的始终,以诗词歌赋为主题,搜集中国古代所有咏梅赞梅的诗歌,并加以精心归类、整理,把“梅”的各种精神与现实生活中的作者相联系,从不同诗人所称颂的“梅”中,读出诗人的内心世界,与之产生思想的碰撞,从而激发出孩子内心深处的另外一种“梅”的精神。通过这种用心的规划,一条主线贯穿于课程的始终,让课程有所依靠,有所寄托,从这里,我看到了一个伟大导演的匠心独具之处。
二、要用心去思考自己的课程,为每一节课创设一个展示的舞台
童话剧,这是常丽华老师给我带来的另一个巨大震撼。她把孩子们喜欢的、尤其是是在小学课文中出现的一些童话,搬上了舞台:《哈利波特》、《丑小鸭》、《海的女儿》、《木偶奇遇记》……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一个角色,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语言,每一个孩子在舞台中都有展示的空间。而且更令我震撼的是,常老师为了让孩子们切实感悟每一个童话的原型,她把一些童话的原始版本都找到了,一字不漏的翻译给学生,让学生们在比较中学习,在对比中享受,寻求一种原始的美,一种亲临其境的美。每一个童话,都有自己独特的背景、独特的音乐、独特的灯光,小小的舞台,真正成了孩子尽情施展的歌剧院。这种用心的'思考,我看到了一个伟大导演的敏锐之心。
三、要用心去实施自己的课程,做到走出去、融进去
课程有魂,课程的魂要践行在实地中,如是乎,常老师遵循“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原则,每一个有跟课程有关的旅游景点、名胜古迹,常老师都要创造条件,充分发挥家长委员会的优势与潜能,带领孩子亲临其境,让每一个可开发、可利用的资源都能成为一个校外综合实践基地,把自己的课程开到社会中、蓝天下,于是,有了曲阜杏坛下的论语朗读、诚心膜拜,有了南京梅园中的颂梅赞梅、领悟梅魂……每一次课程的开展,常老师都带领孩子做到“人未到,心先到”,预先对所要到达的地点进行网上搜索、深入调查、个人所要达到的一种愿景,然后又针对性的开展实地调查研究,让孩子在游中有所收获、乐中有所思考,为课程的开发和实施铺设了牢固的基石,孕育了广袤的沃土。
每一个新课程的改革与实施,都要“用心”,都要付出呕心沥血的艰辛,同时要有一颗成为伟大导演的心,把自己置身与导演的境地,虽然每一所学校的实际情况有所不同,但总体而言,我们都需用心去经营,用心去导演,让我们的课程也能走出一条独特之路,为特色学校的发展而不懈努力。
篇2:听常丽华老师报告所感
感悟一:了不起的女性:
当我看着前后排陆续有人离开报告席的时候,我就在想,或许在他们眼里常老师的方法不可取,也不是凡人能所为的,除非家庭和孩子都不顾了,但我觉得对这么一位执著的坚守在自己的班级里,为孩子奉献自己几乎大部分的时间的女性,最起码的尊重应该是听完这个报告,但我们经幼的老师却不约而同没有一个临阵脱逃,都说细节决定成败,这一小细节是否说明了什么呢?我觉得足以证明了我们经幼的管理是成功的,我们经幼的教师是可贵的。台上有一个了不起的常老师,台下却有着无数默默无闻的平凡却优秀的教师。
感悟二:要成就大事需要做很多小事。
常老师为什么会成功,为什么会有如此卓越的教学,从她的报告里,我听出了一些方法,那就是要成就需要做很多小事。比如她每天给家长写便条,每周给家长写一封信,每个孩子生日时就会送一首诗,这些小事每个教师都会做,但要每个星期每天去做这些小事,有几个教师能坚持,是女性都上有老,下有小,有身体不适,有家庭烦恼,她如何能做到抛开一切,而全身心的投入到教学中去呢?我从她的报告里也听出了答案,那就是把孩子当成是自己的孩子,那么再小的事,再烦的事也会不辞辛劳、不索回报的去做,作为母亲,都应该有这种体验。当她把ppt时,我的眼泪眼眶里打转,如此深厚的感情是用五年的心血培育出来的,真的,不是“了不起”这三个字就能完完全全诠释得了她这其中付出的所有心血,不能!
感悟三:要成就卓越需要把人格教育放在首位。
常老师的旅游课程,生日课程,节日课程,都与孩子的生活息息相关,特别是生日课程,人性化的特点最能体现,她把生活、大自然都融入到了教学中,这也是我们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和陈鹤琴所倡导的。但我们要学习常老师的什么呢?她的课程很好,但不能照搬,因为象旅游课程的'话实施起来是有难度的,我们要学习的是她的执著的精神和生活教育理念,运用到我们的实际教学中就是首先应树立一日生活皆课程的教育理念,做个生活中的有心人,进行随机教育,把幼儿的人格教育放在第一位。比如早晨来园时,主动与孩子问早,教育幼儿要做个有礼貌的孩子;比如吃餐点的时候,教师要表扬拿得少但却不计较的孩子,教育孩子要懂得分享和谦让;比如孩子喝水时,教师也排在队伍里,引导孩子要学会耐心等待。这一点一滴的小事能体现我们的教育机智,我们不一定把孩子个个都培养成祖国的栋梁,但我们先得努力熏陶成一个个有着良好品质的孩子,再进行智慧教育,这些事可能我们的老师平时都在做,但我们要做出自己的特色来,真正让自己班的孩子受益。
感悟四:普通的女教师应追求什么
伟人的事业不是每一位女性都能通过坚持就能达到的,不是每个人都能随随便便成功,而作为一名普通的女教师,我觉得去踏实的做好身边的事务,做好孩子吃喝拉撒学的是也是一件不简单的事,把每一件平凡的小事做好,就是不平凡。我们身边有很多这样优秀的教师,中心有,分园也有,我们应该学习她们的求真务实,学习她们的日复一日坚守在幼教阵地上的奉献精神,虽然清贫,却从不计较个人得失,整个青春都耗在了孩子堆里,而我们的物质享受是她们编制教师的多少呢?但当满园桃李芬芳时,我们会感觉无悔吧,因为我们的精神财富是可贵的。所以我庆幸生活在我们这个大家庭里,我们身边普通女教师的身上同样闪耀着无私的光芒,也触动我向她们学习,俯身甘为孺子牛,做个普通但不平凡的女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