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rsue2012”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8篇KINGCMS V5 IIS解析漏洞,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KINGCMS V5 IIS解析漏洞,一起来阅读吧,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篇1:解析漏洞总结
IIS 6.0解析利用方法有两种
1.目录解析
/xx.asp/xx.jpg2.文件解析
wooyun.asp;.jpg第一种,在网站下建立文件夹的名字为.asp、.asa 的文件夹,其目录内的任何扩展名的文件都被IIS当作asp文件来解析并执行,
例如创建目录 wooyun.asp,那么
/wooyun.asp/1.jpg将被当作asp文件来执行。假设黑阔可以控制上传文件夹路径,就可以不管你上传后你的图片改不改名都能拿shell了。
第二种,在IIS6.0下,分号后面的不被解析,也就是说
wooyun.asp;.jpg会被服务器看成是wooyun.asp还有IIS6.0 默认的可执行文件除了asp还包含这三种
/wooyun.asa/wooyun.cer/wooyun.cdx篇2:解析漏洞总结
Nginx解析漏洞这个伟大的漏洞是我国安全组织80sec发现的…
在默认Fast-CGI开启状况下,黑阔上传一个名字为wooyun.jpg,内容为
');?>的文件,然后访问wooyun.jpg/.php,在这个目录下就会生成一句话木马 shell.php
篇3:解析漏洞总结
影响版:0.5.,0.6., 0.7 <= 0.7.65, 0.8 <= 0.8.37
Nginx在图片中嵌入PHP代码然后通过访问
xxx.jpg%00.php来执行其中的代码
篇4:解析漏洞总结
Apache 是从右到左开始判断解析,如果为不可识别解析,就再往左判断.
比如 wooyun.php.owf.rar “.owf”和”.rar” 这两种后缀是apache不可识别解析,apache就会把wooyun.php.owf.rar解析成php.
如何判断是不是合法的后缀就是这个漏洞的利用关键,测试时可以尝试上传一个wooyun.php.rara.jpg.png…(把你知道的常见后缀都写上…)去测试是否是合法后缀
篇5:解析漏洞总结
在windows环境下,xx.jpg[空格] 或xx.jpg. 这两类文件都是不允许存在的,若这样命名,windows会默认除去空格或点, 可以通过抓包,在文件名后加一个空格或者点绕过黑名单.若上传成功,空格和点都会被windows自动消除,这样也可以getshell,
如果在Apache中.htaccess可被执行.且可被上传.那可以尝试在.htaccess中写入:
SetHandler application/x-httpd-php 然后再上传shell.jpg的木马, 这样shell.jpg就可解析为php文件
篇6:Qcms1.0漏洞解析
漏洞如下:
1.可以下载数据库,
2.注入:
后台的登陆文件
见Login.asp(登陆的判断处理)
代码如下:
admin_name=trim(request.Form(“admin_name”))
admin_password=trim(request.Form(“admin_password”))
admin_password=md5(admin_password)
if admin_name=“” then
session(“admin_name”)=“”
%>
<%
else
if admin_password=“” then
session(“admin_name”)=“”
%>
<%
else
sql=“select * from admin where admin_name='”&admin_name&“' and admin_password='”&admin_password&“'”
很明显,传说的万能密码,重现江湖,
上传漏洞。
没做任何判断,也没有。
也没用权限判断。
代码就不给了,大家自己找。
后台一处
插件:fckeditor
也有上传漏洞,网上有,大家自己看
暴库:
代码如下:
<%
set conn=server.createobject(“adodb.connection”)
conn.open “driver={microsoft access driver (*.mdb)};dbq=”&server.mappath(“ .mdb”)
%>
没任何处理
这个版本和我向作者提交漏洞的版本不一样!
这个版本没用防注入。
就这几个,简单,但很致命。
后面的这几个版本,我向作者提交了不少漏洞,基本修复,所以只有挑软柿子,给大家讲讲这个版本。
篇7:DLL劫持漏洞解析漏洞预警
手中的全新武器
艾瑞初发布的中国下半年个人网络安全报告中,包含这么一个数据:20下半年十大热点木马中,其中5个是利用DLL劫持漏洞来对系统进行破坏的,DLL劫持漏洞到底是何方神圣,竟然占领了木马技术的半壁江山?
图1 艾瑞安全报告中利用DLL劫持技术的热门木马截图
DLL(Dynamic Link Library),全称动态链接库,是Windows系统上程序正常运行必不可少的功能模块,是实现代码重用的具体形式。简单的说,可以把DLL理解成帮助程序完成各种功能的组件。
DLL劫持漏洞(DLL Hijacking Exploit),这个名字缘起微软在8月23日发布的2269637号安全公告。这个漏洞是通过一些手段来劫持或者替换正常的DLL,欺骗正常程序加载预先准备好的恶意DLL的一类漏洞的统称。利用DLL劫持漏洞,病毒木马可以随着文档的打开(或者其他一些程序正常行为)而激活自身,进而获得系统的控制权。
我们来看看DLL劫持漏洞到底是何方神圣。
高危害利用形式的爆发
DLL劫持漏洞伴随着Windows而存在,但是一直并未得到大家的足够重视。
直到208月份,有 在安全论坛上公布了一种危害极高的DLL劫持漏洞的利用形式,迅速引起强烈的反应。随后,著名安全组织exploit-db公布了一系列存在DLL劫持漏洞的软件列表,其中可以发现大家十分熟悉的应用软件,包括:AutoCAD 、Daemon Tools、Winamp、Media Player Classic、Mozilla Thunderbird、Microsoft Office、Adobe Photoshop、Adobe Dreamweaver CS5、Skype、Snagit10、Safari、WinDVD、Opera、Firefox等等。
图2 PCHOME针对DLL劫持漏洞的新闻截图
简单的讲,安装了上述软件的电脑,当用户在打开一个图片、音乐、视频、BT种子、网页文件都有可能感染病毒。当攻击者利用DLL劫持漏洞构造一个特殊的DLL文件,将这个DLL文件和一些JPG、PPT、MP3、MPG、HTML文件共同打包,用户解压后双击打开这些文档,病毒即被立即触发。也就是说,不需要其他漏洞,不需要可执行文件,只需要鼠标双击打开别人发给你的音乐、视频或者图片文件,就可能感染病毒!难怪国外安全公司authentium在官方博客中描述DLL劫持漏洞时,甚至用“The world is going to end!”做标题。
不过此次**,随着网民们的关注和各个产品漏洞的逐步修复,逐渐平息下去。
演变和进化
DLL劫持漏洞的生命力绝不仅限于打开文件这种触发这种形式。通过这种形式的启发, 们逐渐找到了DLL劫持漏洞的更大活力。二年之后的今天,当我们再看这个漏洞时,它已摇身一变更具威胁了。
了解客户端安全的同学应该都知道,现在的安全软件大都会采取白名单机制,把一些大公司的程序放在安全软件的白名单中,白名单中的程序不会进行监控并默认信任,以减少误报率。
都说安全性和易用性是相悖的。白名单这个特性是使安全软件和受信任程序的使用都方便了不少,但是,同时也更加方便了广大 。我们都知道,软件工作时都需要这样那样的DLL功能组件,那么在安全软件白名单信任策略支持下,即使“安全软件”要加载的DLL是被替换掉的恶意DLL,安全软件都会被认为是合法、正常的行为。因此, 们就开始利用各大公司软件中存在的DLL劫持漏洞,堂而皇之的在安全软件眼皮底下加载早已准备好的恶意代码,入侵用户的计算机。至此,更具“劫持”特性的广义DLL劫持漏洞正式诞生。
本文开头艾瑞报告中提到的那5个DLL劫持木马,都属于这种漏洞形式。是的,你没有听错,就是它,占领木马激活技术的半壁江山。由于效果极好,是 们杀人放火,打家劫舍的必备大杀伤性武器。
刨根到底看原理
DLL劫持漏洞之所以被称为漏洞,还要从负责加载DLL的系统API LoadLibrary来看。熟悉Windows代码的同学都知道,调用LoadLibrary时可以使用DLL的相对路径。这时,系统会按照特定的顺序搜索一些目录,以确定DLL的完整路径。根据MSDN文档的约定,在使用相对路径调用LoadLibrary(同样适用于其他同类DLL LoadLibraryEx,ShellExecuteEx等)时,系统会依次从以下6个位置去查找所需要的DLL文件(会根据SafeDllSearchMode配置而稍有不同)。
1. 程序所在目录;
2. 系统目录;
3. 16位系统目录;
4. Windows目录;
5. 当前目录;
6. PATH环境变量中的各个目录。
而所谓的劫持的,就发生在系统按照顺序搜索这些特定目录时,
只要 能够将恶意的DLL放在优先于正常DLL所在的目录,就能够欺骗系统优先加载恶意DLL,来实现“劫持”。
微软的“设计缺陷”?
从上面的原理来看,LoadLibrary API并不会去检查即将要加载进来的DLL是好人还是坏人,不管是李逵还是李鬼都有酒喝、有肉吃。这点我们能理解,毕竟判断DLL是好是坏不是系统的事情,而是安全软件的事情。
同时,当使用相对路径调用这个API加载DLL时,就会触发上一节所述的神奇的动态链接库搜索逻辑。由于系统搜索的位置非常多,而且其中的许多位置都能轻易被 劫持和控制,给了DLL劫持漏洞很大的利用空间。
但是,微软认为以上这些属于系统特性,不属于安全漏洞而不做修改,微软官方的介绍及安全建议请参考这里:Dynamic-Link Library Search Order,Dynamic-Link Library Security。
比较有意思的是,从Windows 7的KB2533623补丁开始,微软给我们带来了三个解决DLL劫持问题的新API:SetDefaultDllDirectories,AddDllDirectory,RemoveDllDirectory。这几个API配合使用,可以有效的规避DLL劫持问题。可惜的是,这些API只能在打了KB2533623补丁的Windows7,上使用。
刨根到底看原理
DLL劫持漏洞之所以被称为漏洞,还要从负责加载DLL的系统API LoadLibrary来看。熟悉Windows代码的同学都知道,调用LoadLibrary时可以使用DLL的相对路径。这时,系统会按照特定的顺序搜索一些目录,以确定DLL的完整路径。根据MSDN文档的约定,在使用相对路径调用LoadLibrary(同样适用于其他同类DLL LoadLibraryEx,ShellExecuteEx等)时,系统会依次从以下6个位置去查找所需要的DLL文件(会根据SafeDllSearchMode配置而稍有不同)。
1. 程序所在目录;
2. 系统目录;
3. 16位系统目录;
4. Windows目录;
5. 当前目录;
6. PATH环境变量中的各个目录。
而所谓的劫持的,就发生在系统按照顺序搜索这些特定目录时。只要 能够将恶意的DLL放在优先于正常DLL所在的目录,就能够欺骗系统优先加载恶意DLL,来实现“劫持”。
微软的“设计缺陷”?
从上面的原理来看,LoadLibrary API并不会去检查即将要加载进来的DLL是好人还是坏人,不管是李逵还是李鬼都有酒喝、有肉吃。这点我们能理解,毕竟判断DLL是好是坏不是系统的事情,而是安全软件的事情。
同时,当使用相对路径调用这个API加载DLL时,就会触发上一节所述的神奇的动态链接库搜索逻辑。由于系统搜索的位置非常多,而且其中的许多位置都能轻易被 劫持和控制,给了DLL劫持漏洞很大的利用空间。
但是,微软认为以上这些属于系统特性,不属于安全漏洞而不做修改,微软官方的介绍及安全建议请参考这里:Dynamic-Link Library Search Order,Dynamic-Link Library Security。
比较有意思的是,从Windows 7的KB2533623补丁开始,微软给我们带来了三个解决DLL劫持问题的新API:SetDefaultDllDirectories,AddDllDirectory,RemoveDllDirectory。这几个API配合使用,可以有效的规避DLL劫持问题。可惜的是,这些API只能在打了KB2533623补丁的Windows7,2008上使用。
DLL加载安全之道
首先,对于会打开图片、音乐等各种类型文件的程序,分为以下三种情况处理:
A. 对于外部第三方DLL和自己的DLL:
1. 使用LoadLibrary API加载DLL时使用绝对路径,类似的情况还包括其他API如LoadLibraryEx, CreateProcess, ShellExecute等;
2. 将所有需要使用到的DLL放在应用程序所在的目录,不放到系统目录或者其他目录。
B. 对于系统共享的DLL(如user32.dll, mfc80loc.dll等),不能放到程序目录下时,应该:
1. 使用绝对路径加载;
2. 对于无法准确预测绝对路径的情况,可以使用相对路径加载。
C. 程序启动时调用API SetDllDirectory(L“”)将当前目录从DLL加载顺序中移除.
其次,对于广义DLL劫持漏洞,我们只有一种有效的处理办法:加载任何DLL前先校验文件的签名,签名没有问题的才能加载。
检测方案
DLL劫持漏洞的检测比较简单,可以在虚拟环境将程序运行起来,对其中的DLL加载操作进行审计,找出加载顺序中可能被劫持的点;还可以为程序构建一个“劫持现场”(自己做一个劫持并转发给正常DLL的DLL文件看是否执行其中代码),并检查程序能否真正规避DLL劫持的威胁。
篇8:KINGCMS V5 IIS解析漏洞
默认的
www.xx.com/admin/system/editor/FCKeditorboyisx/editor/filemanager/connectors/asp/connector.asp?Command=CreateFolder&Type=Image&CurrentFolder=/o.asp&NewFolderName=o.asp
强制建立文件夹与爆出路径
www.xx.com/admin/system/editor/FCKeditorboyisx/editor/filemanager/browser/default/browser.html?Type=Image&Connector=../../connectors/asp/connector.asp
传jpg小马
另送EXP一个,
KINGCMS V5 IIS解析漏洞
,
传asp;jpg格式 保存为htm即可:
Upload a new file:
上传后查看源代码即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