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yacaoer”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8篇在一个硬盘上安装两个Linux操作系统方法,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后的在一个硬盘上安装两个Linux操作系统方法,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篇1:在一个硬盘上安装两个Linux操作系统方法
一个硬盘已安装Fedora 8 Linux系统,并安装grub引导管理程序,现要在这个硬盘的
空闲分区中安装Fedora 9,操作如下:
1.将Fedora-9-i386-DVD.iso文件放到一个Windows Fat32分区((hd0,4))的根目录,将这个iso文件中的isolinux目录解压到更目录(hd0,4);
2.进入Fedora 8 Linux系统,在文件/boot/grub/grub.conf中追加如下内容:
title install linux FC9
root (hd0,4)
kernel /isolinux/vmlinuz
initrd /isolinux/initrd.img
3.重新启动机器,选择[install linux FC9]就能开启Fedora9安装程序,当要求选择介质安装源时,选择硬盘。
说明:
1.(hd0,4)是grub对硬盘分区的编号,hd代表硬盘,不管是IDE还是SCSI都用hd表示,0表示第一块硬盘,4表示第五个分区;
2.若Fedora9安装过程中,选择了更新grub,则grub的启动选择菜单将以Fedora9中的为准。最好更新grub,因为 Fedora9的grub启动配置参数与Fedora8不同。进入Fedora9系统后,将Fedora8的启动配置参数从原grub.conf更新到文件Fedora9中的grub.conf文件。
篇2:硬盘上安装LINUX FC4全过程
在这里下载了四个ISO
linux.duke.edu/pub/fedora/linux/core/4/i386/iso/FC4-i386-disc1.iso“>mirror.linux.duke.edu/pub/fedora/linux/core/4/i386/iso/FC4-i386-disc1.iso
mirror.linux.duke.edu/pub/fedora/linux/core/4/i386/iso/FC4-i386-disc2.iso
mirror.linux.duke.edu/pub/fedora/linux/core/4/i386/iso/FC4-i386-disc3.iso
mirror.linux.duke.edu/pub/fedora/linux/core/4/i386/iso/FC4-i386-disc4.iso
由于没有刻录机,只有选择从硬盘安装(当前系统是XP)
准备:
共需要四个启动文件,分别是loadlin.exe、TRANS.TBL、vmlinuz、initrd.img、autoboot.bat一单独FAT32分区,切记,这几个文件和ISO一定得在FAT分区中,且这个分区不要有其他文件,以免干扰安装loadlin.exe,这个小程序在以前版本的linux光盘(如Redhat 9.0或Fedora 1.0)的dosutils目录中,将它拷出放到这一独立FAT32分区的根目录下如D:\
(loadlin.exe下载地址:)
TRANS.TBL在FC4第一张ISO的根目录下,ISO镜像文件用虚拟光驱软件如winiso
vmlinuz、initrd.img在FC4的isolinux文件夹里可以将ISOLINUX文件夹直接拷出来放到根目录下
autoboot.bat需要自己编辑在记事本输入 :loadlin isolinux\vmlinuz initrd=isolinux\initrd.img ramdisk_size=9216
(这个AUTOBOOT.BAT文件得说明一下,isolinux和isolinux后面都有”\“从网上看的资料里这个斜杠可能被过滤掉了,当时只知道initrd.img是个文件,单单把initrd.img前面加了一”\“,而vmlinuz我直接写成了isolinuxvmlinuz,当时还纳闷了,这是个什么命令啊,启动时提示找不到某某文件,估计就是vmlinuz找不到,琢磨一下才知道错误出在了哪,其实这两个文件也可以单独拷出来放到根目录下直接把autoboot.bat文件写成loadlin vmlinuz initrd=initrd.img ramdisk_size=9216保存为autoboot.bat文件退出,
从网上下载的四个ISO文件放到这个FAT32分区的FC4文件夹里,估计也可以直接放到根目录下,没有尝试
一张DOS启动光盘是必不可少的,不过这里又有问题了,DOS启动盘不能用早期的启动软盘,因为它没有加载高端内存,只能利用640K,安装LINUX时会提示less than 4MB memory,即内存不足,接着LINUX会当掉。所以得用一张98引导盘或者自己通过修改启动软盘的CONFIG.SYS文件加载高端内存即可顺利安装,修改CONFIG.SYS如下:
查找 himem.sys 和 emm386.exe 的所在位置 编辑 config.sys 加入 device=<盘符>;\<路径>;\himem.sys device=<盘符>;\<路径>;\emm386.exe ram 重启,重新进入 dos 模式
##在这里非常感谢CU的shadowmin和platinum,他们帮我解决了此关键问题,我就是遇到了内存不足的故障憋了整整一天百思不得其解,后由两位老师指点才顺利安装##
这些做完后剩下的就很简单了启动到DOS,找到刚才存放LINUX安装文件的分区,运行autoboot.bat
一路NEXT到选择安装媒体,选择硬盘安装,然后选择iso所在分区,如是D:盘,那么就应该是/dev/hda5(逻辑分区从hda5开始,也可能是hdb5等)然后按一下tab键,在下面的选择目录框中输入根目录FC4注意,他前面不要有”/“直接写目录名即可,否则可能会提示找不到镜像文件。这种情况在网上见到很多问的,估计就是这个原因吧。
NEXT DD>;NEXTDD>;分区DD>;NEXTDD>;开始安装DD>;拷贝文件DD>;END
到此就完全结束了
篇3:在同一硬盘上安装WIN98/WIN/UNIX/LINUX
我乃菜鸟,本不应发表这类介绍经验的贴子,但这点经验是我历时一个星期,不断尝试安装,直至上火牙疼,最终拨掉了一颗牙换来的,所以我想把它奉献给需要它的人,
多系统安装的步骤本来应该是UNIX->WIN98->WIN2000->LINUX,这样比较简单,但由于借到安装光盘的顺序与此不同,我的安装顺序是:LINUX、WIN2000、WIN98、UNIX。虽然在安装过程中遇到了不少困难,但作为补偿,我也得到了一点新的知识。
一、安装LINUX
我的硬盘是80G,先分一个8G的DOS主分区,将来准备删掉给WINDOWS和UNIX用(SCO UNIX目前版本只能识别8G硬盘空间)。剩下的空间一部分给扩展分区,最后一部分留给LINUX。然后在扩展分区上根据需要建立若干逻辑分区,我把扩展分区的最后256M留给LINUX作交换区,如果LINUX除交换区和根分区外还需要其它的独立分区,这里就应多留点空间。我是用WIN98的FDISK进行分区的,由于WIN98不能识别大硬盘,分区时不能以M为单位,应以百分比为单位。LINUX的安装过程不再详述,但要注意把LILO安装在LINUX分区引导扇区,以免下一步装WINDOWS时把它覆盖掉。
二、安装WIN2000
删除DOS主分区,把前3G留给UNIX,4-8G分为DOS主分区,安装WIN2000。激活LINUX分区,启动LINUX,用超级用户注册,备份引导扇区:
cd /mnt
mkdir fat
mount -t vfat /dev/hda1 fat # 把DOS分区安装在fat目录
dd if=/dev/hda1 of=fat/bootsect.wnt bs=512 count=1 # 把DOS分区的引导扇区备份在C盘根目录下bootsect.wnt中
umount fat
三、安装WIN98
将WIN98与WIN2000安装在同一个分区中,目的是98与2000下的应用程序可以安装在同一目录,以节省磁盘空间。安装完成后,WIN2000不能启动,可用下列方法恢复原先的分区引导扇区:激活LINUX分区,启动LINUX,用超级用户注册,备份和恢复引导扇区:
cd /mnt
mount -t vfat /dev/hda1 fat
dd if=/dev/hda1 of=fat/bootsect.dos bs=512 count=1 # 备份新的DOS分区引导扇区
dd if=fat/bootsect.wnt of=/dev/hda1 bs=512 count=1 # 恢复先前备份的DOS分区引导扇区
vi fat/boot.ini # 修改WIN2000的启动配置文件,将2000的分区号修改为1(最后一行距离等于号最近的那个数字就是分区号),在最后增加一行:“C:=”WINDOWS 98“”
umount fat
cd /etc
vi lilo.conf # 修改LILO配置文件,在文件最后增加两行:
other = Windows
label = /dev/hda1
lilo
此时在启动计算机时可选择“LINUX”和“WINDOWS”,如果选择了“WINDOWS”,可进一步选择“WIN2000”和“WIN98”。
四、安装UNIX
安装UNIX时遇到的最大困难就是安装介质不能引导,有内存配置错误的报告,经请教本论坛高手,得以下方法:引导时在boot行回车,按“暂停”键,记下引导参数,重新启动,在boot行输入刚才记下的参数,将参数中的“mem=/p”修改为“mem=1m-512m”(我的内存是512M),
安装完UNIX后,UNIX的分区号是:
1 LINUX
2 扩展分区
3 DOS主分区
4 UNIX
WIN2000和LINUX的分区号是:
1 UNIX
2 DOS主分区
3 扩展分区
4 LINUX
因分区号改变,WIN2000和LINUX不能引导,需进行以下工作:
1.启动WIN98,修改C盘下的boot.ini,将WIN2000的分区号修改为2。
2.从光盘引导LINUX,进入安装介面后按“Ctrl+F6”切换屏幕,执行以下命令:
cd /mnt
mkdir ext
mount /dev/hda4 ext # 将LINUX分区安装在ext目录下
chroot ext # 将ext目录作为根目录
cd /etc
vi fstab # 因LINUX分区由“/dev/hda3”变成了“/dev/hda4”,需要将所有的“/dev/hda3”修改为“/dev/hda4”
vi mtab # 需修改的内容与上面相同
vi lilo.conf # 需修改的内容与上面相同,另外由于同样的原因,需要将“/dev/hda1”修改为“/dev/hda2”,再在最后增加两行:
other = UNIX
label = /dev/hda1
将第一行的“/dev/hda4”修改为“/dev/hda”,意思是将LILO安装到主引导扇区,接下来执行:
lilo -v
exit
取出光盘,重新启动LINUX,一切正常。如果需要备份引导扇区,可执行:
cd /mnt
mount /dev/hda2 fat
dd if=/dev/hda of=fat/bootsect.mbr bs=512 count=1
dd if=/dev/hda1 of=fat/bootsect.unx bs=512 count=1
dd if=/dev/hda3 of=fat/bootsect.3 bs=512 count=1
dd if=/dev/hda4 of=fat/bootsect.lnx bs=512 count=1
dd if=/dev/hda5 of=fat/bootsect.5 bs=512 count=1 # 第一个逻辑分区
dd if=/dev/hda6 of=fat/bootsect.6 bs=512 count=1 # 第二个逻辑分区
……………………
以下内容是在NT LOADER中增加引导项“MBR”,功能是启动时如果误选了“WINDOWS”可选择重新进入LILO:
vi fat/boot.ini # 在最后增加:
c:bootsect.mbr=”MBR“
umount fat
至此,四个操作系统安装完毕。需要注意的是,UNIX分区必须激活,否则不能用LILO引导。
加班的空闲时间仓促写完此贴,如有错误之处,敬请各位高手指正。
篇4:在同一块硬盘上安装WIN98、WIN、UNIX、LINUXWindows系统
我乃菜鸟,本不应发表这类介绍经验的贴子,但这点经验是我历时一个星期,不断尝试安装,直至上火牙疼,最终拨掉了一颗牙换来的,所以我想把它奉献给需要它的人, 多系统安装的步骤本来应该是 UNIX ->WIN98->WIN2000-> LINUX ,这样比较简单,但由于借
我乃菜鸟,本不应发表这类介绍经验的贴子,但这点经验是我历时一个星期,不断尝试安装,直至上火牙疼,最终拨掉了一颗牙换来的,所以我想把它奉献给需要它的人。
多系统安装的步骤本来应该是UNIX->WIN98->WIN2000->LINUX,这样比较简单,但由于借到安装光盘的顺序与此不同,我的安装顺序是:LINUX、WIN2000、WIN98、UNIX。虽然在安装过程中遇到了不少困难,但作为补偿,我也得到了一点新的知识。
一、安装LINUX
我的硬盘是80G,先分一个8G的DOS主分区,将来准备删掉给WINDOWS和UNIX用(SCO UNIX目前版本只能识别8G硬盘空间)。剩下的空间一部分给扩展分区,最后一部分留给LINUX。然后在扩展分区上根据需要建立若干逻辑分区,我把扩展分区的最后256M留给LINUX作交换区,如果LINUX除交换区和根分区外还需要其它的独立分区,这里就应多留点空间。我是用WIN98的FDISK进行分区的,由于WIN98不能识别大硬盘,分区时不能以M为单位,应以百分比为单位。LINUX的安装过程不再详述,但要注意把LILO安装在LINUX分区引导扇区,以免下一步装WINDOWS时把它覆盖掉。
二、安装WIN2000
删除DOS主分区,把前3G留给UNIX,4-8G分为DOS主分区,安装WIN2000。激活LINUX分区,启动LINUX,用超级用户注册,备份引导扇区:
cd /mnt
mkdir fat
mount -t vfat /dev/hda1 fat # 把DOS分区安装在fat目录
dd if=/dev/hda1 of=fat/bootsect.wnt bs=512 count=1 # 把DOS分区的引导扇区备份在C盘根目录下bootsect.wnt中
umount fat
三、安装WIN98
将WIN98与WIN2000安装在同一个分区中,目的是98与2000下的应用程序可以安装在同一目录,以节省磁盘空间。安装完成后,WIN2000不能启动,可用下列方法恢复原先的分区引导扇区:激活LINUX分区,启动LINUX,用超级用户注册,备份和恢复引导扇区:
cd /mnt
mount -t vfat /dev/hda1 fat
dd if=/dev/hda1 of=fat/bootsect.dos bs=512 count=1 # 备份新的DOS分区引导扇区
dd if=fat/bootsect.wnt of=/dev/hda1 bs=512 count=1 # 恢复先前备份的DOS分区引导扇区
vi fat/boot.ini # 修改WIN2000的启动配置文件,将2000的分区号修改为1(最后一行距离等于号最近的那个数字就是分区号),在最后增加一行:“C:\=”WINDOWS 98“”
umount fat
cd /etc
vi lilo.conf # 修改LILO配置文件,在文件最后增加两行:
other =Windows
label = /dev/hda1
lilo
此时在启动计算机时可选择“LINUX”和“WINDOWS”,如果选择了“WINDOWS”,可进一步选择“WIN2000”和“WIN98”。
四、安装UNIX
安装UNIX时遇到的最大困难就是安装介质不能引导,有内存配置错误的报告,经请教本论坛高手,得以下方法:引导时在boot行回车,按“暂停”键,记下引导参数,重新启动,在boot行输入刚才记下的参数,将参数中的“mem=/p”修改为“mem=1m-512m”(我的内存是512M)。安装完UNIX后,UNIX的分区号是:
1 LINUX
2 扩展分区
3 DOS主分区
4 UNIX
WIN2000和LINUX的分区号是:
1 UNIX
2 DOS主分区
3 扩展分区
4 LINUX
因分区号改变,WIN2000和LINUX不能引导,需进行以下工作:
1.启动WIN98,修改C盘下的boot.ini,将WIN2000的分区号修改为2。
2.从光盘引导LINUX,进入安装介面后按“Ctrl+F6”切换屏幕,执行以下命令:
cd /mnt
mkdir ext
mount /dev/hda4 ext # 将LINUX分区安装在ext目录下
chroot ext # 将ext目录作为根目录
cd /etc
vi fstab # 因LINUX分区由“/dev/hda3”变成了“/dev/hda4”,需要将所有的“/dev/hda3”修改为“/dev/hda4”
vi mtab # 需修改的内容与上面相同
vi lilo.conf # 需修改的内容与上面相同,另外由于同样的原因,需要将“/dev/hda1”修改为“/dev/hda2”,再在最后增加两行:
other = UNIX
label = /dev/hda1
将第一行的“/dev/hda4”修改为“/dev/hda”,意思是将LILO安装到主引导扇区,接下来执行:
lilo -v
exit
取出光盘,重新启动LINUX,一切正常。如果需要备份引导扇区,可执行:
cd /mnt
mount /dev/hda2 fat
dd if=/dev/hda of=fat/bootsect.mbr bs=512 count=1
dd if=/dev/hda1 of=fat/bootsect.unx bs=512 count=1
dd if=/dev/hda3 of=fat/bootsect.3 bs=512 count=1
dd if=/dev/hda4 of=fat/bootsect.lnx bs=512 count=1
dd if=/dev/hda5 of=fat/bootsect.5 bs=512 count=1 # 第一个逻辑分区
dd if=/dev/hda6 of=fat/bootsect.6 bs=512 count=1 # 第二个逻辑分区
……………………
以下内容是在NT LOADER中增加引导项“MBR”,功能是启动时如果误选了“WINDOWS”可选择重新进入LILO:
vi fat/boot.ini # 在最后增加:
c:\bootsect.mbr=”MBR“
umount fat
至此,四个操作系统安装完毕,
需要注意的是,UNIX分区必须激活,否则不能用LILO引导。
加班的空闲时间仓促写完此贴,如有错误之处,敬请各位高手指正。
纳兰婷 回复于:-12-27 22:37:01支持一下~~
秋意正浓 回复于:2004-12-27 23:12:58多谢楼主共享经验!
俺以前有一段时间耶热衷于安装多操作系统,耶成功安装了不少于6个系统,后来
发现没有什么用处,玩玩还可以。
mrzhjp 回复于:2004-12-27 23:31:49对需要在不同系统下编程的程序员有用,对想学LINUX的人有用。
vickiq 回复于:2004-12-28 07:34:47找好久了,这样的帖子,好!
kugoo 回复于:2004-12-29 12:48:04支持一下,我以前也装过(试着),没成功。我现在用的是UNIX和XP双系统,后来找了个虚拟PC,安装的LINUX,挺简单,用着也挺爽的。嫌麻烦的朋友可以用虚拟PC玩玩。
接吻猫 回复于:2004-12-29 13:05:23楼主辛苦了,试验多次终于成功了,为你的成功干杯。
siemone 回复于:2004-12-29 13:57:51最简单的办法就是WIN98--WIN2K/XP--SCO--LINUX,每个后来的系统都会自动接管前一个系统的引导程式,干吗那么费劲啊。
yutian 回复于:2004-12-29 17:12:42我成功装过4个系统
但发现一点用都没有,还是老实学其他的去了,呵呵
不过,在测试的时候,还是很有用的
garychang 回复于:2004-12-30 19:45:24在 x86 下b unix ,有]有搞e?
pujiefeishuang 回复于:2004-12-30 21:48:08不错,很值得学习!
pujiefeishuang 回复于:2004-12-30 21:48:43我在一台p3/866,20G硬盘机器上装这三个系统。
先用DISKMAN分了两个主分区:先分3G给UNIX分区,再分3.5G装98,其余的做扩展分区,在里面装2000和备份数据。
现在98和2000都已经装好了,在激活UNIX分区后,装UNIX过程中我没有选将整个硬盘都给UNIX,也没有选CUSTOM,而是选了interactive divvy/fdisk选项。但在接下来的安装选项有些多也不知该选什么了,好像有一项我选第3个什么rest的,好像是将其余空间装UNIX,但有时候进行不下去,只有输入了q,才能继续。反复试了好几次,每次都到这个地方卡住了,有时候是不让装,有时候好不容易装上去了,重启时在应该出现BOOT的地方,却出现了下面的提示:
not a directory
boot not found
cannot open stage 1
boot failure:error loading hd(40)/boot
也查了不少资料,实在不知道是哪里出了问题,恳请大侠们指导批评,小弟不胜感激!
海鹰77 回复于:2004-12-30 22:42:32我的 顺序是windowsXP--->linux--->unix还可以在扩展分区里装win98/2000
weizhengchina 回复于:2004-12-31 15:42:00请问各位安装高手,sol-9-u7-install-x86.iso, sol-9-u7-lang-x86.iso,sol-9-u7-x86-v1.iso,sol-9-u7-x86-v2.iso这四张盘的安装顺序? 需要用光盘启动吗?
sdclearcase/” target=“_blank” >ccf 回复于:2004-12-31 15:50:06你这是sun的系统,需要刻录到光盘安装。
gdzcm 回复于:-01-06 17:39:28请教:可以在同一块硬盘上分别安装WIN98、WIN2000、Redhat LINUX和红旗LINUX吗 ?要求WIN98和WIN200分装在不同的分区上,WIN2000采用NTFS格式,因为要安装Exchange 邮件系统。该怎么分区才好呢?知道的请回复,谢了
大大狗 回复于:2005-01-09 10:46:22好支持,我只成功安过三个系统,xp->win98->linux
han_xu 回复于:2005-01-09 19:46:09偶装过unix、win2K server、red hat liunx,但还是没有装好
此帖正是偶需要的
学习ING
.netrover 回复于:2005-01-10 08:48:10顶一下先
不过在实际中用不着这么多哟!我也没事情干装了6个系统,和和
后来发现根本用不了,一般弄两个就够了,最多3个罢
98,xp,unix就够用啦,学习,玩,都行
liqxy 回复于:2005-03-10 22:29:05我的系统是win2000
英文版win2000 server中文版
unix5.0.5
redhat linux 7.2
用着都很方便
sdccf 回复于:2005-03-10 23:11:53我这里也有一个安装实例,请参考:
unix-cd.com/unixcd12/forum_view.asp?view_id=726&forum_id=2
sharplau 回复于:2005-03-11 14:42:46谢谢你的经典一贴!
我回去实验一下再看看效果怎么样!
虫豸 回复于:2005-04-21 20:58:20有用.
见“好”就收,
谢了.
jevonyu 回复于:2005-04-22 18:33:54支持一下,我是按unix-xp-linux安装的,楼主的方法有借鉴意义
yjmsx 回复于:2005-04-28 16:53:33谢谢楼主的分享
wwashington 回复于:2005-05-13 23:54:16不涉及 Solaris 和 SCO 的时候,一个 NT OS Loader 搞定全部系统。如果装 Solaris 或 SCO,最好是通过 Grub 来启动。可以装个Linux,并且把 Grub 放到 MBR,或者直接装个 Grub for DOS,非常方便的。
原文转自:www.ltesting.net
篇5:在U盘上安装ESXi 4.1.0
通过U盘启动ESXi,可以使虚拟化管理更加灵活和稳定,ESXi在启动后,除非在写入配置时,很少访问启动盘,所以U盘在运行中脱落也不会使整个系统宕机,
有两种方法可以通过U盘启动ESXi,这里以最新的ESXi版本4.1.0为例,做个简单介绍。
方法一:
在安装时候选择U盘存储,这个方法比较简单,下载ESXi镜像文件后,刻盘安装即可,而后按照流程选择U盘存储。
方法二:
直接把镜像写入到U盘,这样效率更高,推荐这个方法。
1,下载ESXi 4.1.0镜像,并解压。
在解压后的目录中,选择imagedd.bz2再解压,解压出文件为imagedd
2,下载U盘写入工具,并将imagedd写入到U盘,
这里使用:RMPrepUSB
官方地址:sites.google.com/site/rmprepusb/
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google sites是打不开的,下面这个地址可用:
dl.dbank.com/c0uovjky6b
下载后,解压运行即可,界面如下
可以选择中文显示
选择目标U盘后,点击“文件到U盘”,而后选择imagedd,文件
一路OK,知道提示写入完成
这样便完成U盘写入,之后把U盘插入到服务器,即可启动,完成相应配置(ip)
篇6:在大于8GB的IDE硬盘上安装SCO OpenServer 5.0.5Windows系统
在大于8GB的IDE硬盘上安装SCOOpenServer5.0.5 -------------------------------------------------------------------------------- 解决方法: 当前版本的OpenServer只能够自动地检测到8BG的IDE硬盘,如果要成功地在超过8GB的IDE硬盘上安装OpenServer,你必
在大于8GB的IDE硬盘上安装SCO OpenServer 5.0.5
--------------------------------------------------------------------------------
解决方法:
当前版本的OpenServer只能够自动地检测到8BG的IDE硬盘,如果要成功地在超过8GB的IDE硬盘上安装OpenServer,你必须将IDE硬盘的参数提供给系统核心,
首先,你必须知道你的IDE硬盘的参数。IDE硬盘的参数,你可以通过系统的BIOS得到或你可以运行相应的DOS工具来发现它。例如,一个13GB IDE硬盘的参数为:
25249 cylinders
16 heads
63 sectors-per-track
在安装OpenServer时,有两种方法:
1. 在OpenServer 5安装到对硬盘的分区划分时,选择“interactive/divvy”方式,然后手动调整硬盘的cylinder/heads/spt的值。以后的安装按照通常的方式。
2. 在用OpenServer引导盘引导,在“boot”提示符下,输入以下内容:
defbootstr biosgeom=(25249,16,63)
longxm 回复于:-02-19 23:20:18我喜欢用第二种方法
godservant回复于:2003-02-21 09:08:55谢谢,第2种可以用吗?好简单,
ssw 回复于:2003-02-21 11:19:31其实5。0以后的都可以认出8G以上的硬盘
午夜聆听 回复于:2003-02-21 13:33:30真是精华.
文戈居士 回复于:2003-03-19 18:51:28sco提供了安装补丁: bltd.img
用hdcopy把映像文件写到软盘, 然后在OpenServer光盘引导时将软盘插入,在“boot”提示符下,输入以下内容:
defbootstr link=wd 回车安装即可。
好象最大可支持160G的ide硬盘。
5.0.6版本已经解决了这个问题。
simonzhan 回复于:2003-03-19 19:06:56我前几天在20G硬盘上安装506的,CMOS中把硬盘的模式设为LBA,第一遍安装选全自动安装,使用全部的空间给unix,结果是用了4G,用dparam看到系统没有把所有的柱面用到,也不知是没有认到,还是不想用这么大的空间。后来想手工调整的,尝试手工用dparam调整成正确的,想在多出来的空间上再构建一个文件系统,结果在divvy成功后,在mkfs这一步是系统出错了。第二遍重装时是选交互方式的fresh安装,在dkinit这一步中看到系统是按CMos中的显示的设置,也是选使用全部空间给unix,结果是用足所有空间。真是有点怪。
wwwps 回复于:2003-08-11 14:06:26我安装的Sco Openserver 5。0。5,分区使用的是Custom,只安装一个系统,显示能认出整个硬盘40G,但当要先安装Windows后再安装UNIX时,无论使用哪种UNIX分区工具,都只认前8G。
maidx 回复于:2003-08-19 20:49:595.0.5 安装20-40g,与2-4g一模一样!我全装过!!
salaciouswolf 回复于:2003-08-25 22:40:19good!
海德 回复于:2003-11-01 18:30:01还没有注意这个问题
原文转自:www.ltesting.net
篇7:如何用硬盘装系统,硬盘安装操作系统方法
如何用硬盘装系统,硬盘安装操作系统方法,有时候我们没有系统光盘,没法从光驱安装系统,这个时候可以下载一个硬盘版操作系统进行安装,
大家在安装系统的时候一般是采用光盘安装系统的,可是有时候没有光驱,想要重装系统,那么该怎么做呢,那么就可以使用硬盘安装系统具体方法步骤如下:
1:你可以从网上直接下载你要安装的操作系统文件,或者你电脑里面有系统文件的安装程序,把这些文件 放到一个文件及里面命名为英文名称 要记住这个名字 以后要用到,在这个系统安装程序的文件夹里面要有format.exe和Smartdrv.exe 这两个文件 如果没有可以到网上去下载
2:你电脑要能进dos系统,那么你可以安装一个矮人工具箱 这个工具很方便
3:重启电脑,进入dos系统,首先一般要格式化c盘问题 运行format.exe这个工具
运行 硬盘缓存使用程序 加速安装速度Smartdrv.exe一般运行两次,然后 进入i386文件夹,运行 winnt.exe进行安装就可以了一般半个小时就可以搞定了 祝大家好运,就是这么简单
篇8:Windows服务器中安装 GruntJS方法介绍Windows服务器操作系统
本文章来给大家介绍Windows服务器中安装 GruntJS方法,但我们必须注意的是安装 Grunt.js 之前你需要先安装 Node.js,对于本教程而言,我已经安装好了 node.js v0.10.0了,希望此文章对各位有所帮助。
我将要安装 Grunt.js v0.4.1。警告:如果你已经安装了 Grunt.js 0.3.x 或者更低的版本,请先卸载它。
Grunt 的命令行界面
为了安装 grunt.js,我们需要要安装好全局的 Grunt 命令行界面(CLI),当前的 CLI 版本是 1.0.6。打开 Windows 命令窗口(CMD)并输入以下指令:
代码如下复制代码npm install grunt-cli -g这条指令会把 grunt 添加到你的系统环境变量,然后你就可以在任何目录运行 grunt 了。
Windows 小技巧 —— 在文件夹中打开命令提示符
1. 在地址栏里输入“CMD”并回车
2. 按住 Shift 键然后在文件夹空白处右键鼠标,选择“在此处打开命令窗口”
建立文件夹和 package.json
现在我们需要安装 Grunt.js 了。在命令提示符中进入项目文件夹,我喜欢把编译文件放在一个名叫 _build 的文件夹中,因此,这个例子的路径是“C:/Users/codebelt/Desktop/first-grunt-project/_build”。
有好几种安装 Grunt.js 和插件的方法,但是我会分享其中我认为最简单的一种方法。我们需要先新建一个 package.json 的文件,把它放到 _build 文件夹中,复制并粘贴以下代码到 package.json 中。
代码如下复制代码{
“name”: “Test-Project”,
“version”: “0.1.0”,
“devDependencies”: {
“grunt”: “~0.4.1”,
“grunt-contrib-concat”: “~0.1.3”
}
}
当下面的代码被运行后,grunt v0.4.1 和 grunt 插件 concat v0.1.3 就被安装进了 _build 文件夹。
命令如下:
npm install建立 Grunt 文件
现在 Grunt.js 和 Concat 插件应该已经安装好了。现在我们需要新增一个 Grunt 文件来配置和编译我们的项目。新建一个 Gruntfile.js 文件到 _build 文件夹下,然后粘贴以下代码到 Gruntfile.js。
代码如下复制代码module.exports = function(grunt) {
// Project configuration.
grunt.initConfig({
//Read the package.json (optional)
pkg: grunt.file.readJSON('package.json'),
// Metadata.
meta. {
basePath: '../',
srcPath: '../src/',
deployPath: '../deploy/'
},
banner: '/*! <%= pkg.name %>- v<%= pkg.version %>- ' +
'<%= grunt.template.today(“yyyy-mm-dd”) %>/n' +
'* Copyright (c) <%= grunt.template.today(“yyyy”) %>',
// Task configuration.
concat: {
options: {
stripBanners: true
},
dist: {
src: ['<%= meta.srcPath %>scripts/fileone.js', '<%= meta.srcPath %>scripts/filetwo.js'],
dest: '<%= meta.deployPath %>scripts/app.js'
}
}
});
// These plugins provide necessary tasks.
grunt.loadNpmTasks('grunt-contrib-concat');
// Default task
grunt.registerTask('default', ['concat']);
};
如果你有看以上代码内容,你可以发现我在 ../src/scripts 目录下新建了 fileone.js 和 filetwo.js 两个文件,
这个 GruntJS 脚本会把这两个文件合并导出到 ../deploy/scripts 文件夹下的 app.js。我用 作为常量或基础路径来定义我的文件夹路径。这样我就可以只在一个地方修改基础路径,而不用在 Gruntfile 中修改所有的路径了。
现在,在命令提示符中输入 grunt,接下来就是见证奇迹的时刻。
grunt它会运行 Default 任务,也就是合并两个 js 文件到一个文件中。试试吧,希望这对你有用。你应该可以看到命令提示符中输出:
代码如下复制代码Running “concat:dist” (concat) taskFile “../deploy/scripts/app.js” created.
Done, without errors.
######### 翻译完成的分割线 #########
Grunt 是个好东西,搞前端开发的同学都有必要学会使用这样的工具来方便管理自己的开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