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小姥”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8篇文明来自西亚和北非,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后的文明来自西亚和北非,欢迎阅读与借鉴。

文明来自西亚和北非

篇1:文明来自西亚和北非

文明来自西亚和北非

古希腊的科学文化源远流长,其灿烂的文化成就对西方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成为近代欧洲科学文化起源的基础。然而,起步就生机蓬勃的古希腊科学文化却不是奥林匹克山上诸神创造出来赐予欧洲人的。现代美国科学史专家乔治·萨顿曾这样说过:“希腊科学的基础完全是东方的,不论希腊的天才多么深刻,没有这些基础,它并不一定能够创立任何与其成就相比的东西。我们没有权利无视希腊天才的埃及父亲和美索不达米亚母亲。”[1]因此,讨论古希腊科学文化的渊源必须首先从西亚和北非的文明中去寻找答案。

一、时空渊源

从空间看,古希腊文化的发育离不开爱琴海的哺育。“爱琴海区域是指以爱琴海为中心的地区,包括希腊半岛、爱琴海诸岛、克里特岛、小亚细亚半岛的西部海岸地带。它恰处于埃及和美索不达米亚这两个伟大文化的交汇处。这里海陆交错,山峦重叠,它东通阿拉伯半岛,南望埃及,西对亚平宁半岛,北通黑海,因而成为融通亚非欧不同文明的加工场。”[2]因此,在爱琴海区域中孕育出的古希腊科学文化正是在吸纳和借鉴了东方的先进文化,结合本民族特点基础上的伟大产物。

从时间上看,古希腊科学文化的渊源可追溯到克里特文明与埃及文明的接触。希腊文明从克里特——迈锡尼文明那里翻开了它的第一页。克里特岛和埃及的来往始于古埃及前王朝时期,约公元前40。在此后的一千年里,克里特岛凭借其地处埃及和希腊半岛之间的有利地理位置,成为埃及和希腊的贸易通道,使克里特文化吸取了许多古埃及文化的成分,“克里特岛的刻印、壁画、石器,更主要的是它的在文字中都可以感受到古埃及人对其的影响。”[3]与此同时,克里特文化还与其东边的古巴比伦、特洛伊、塞浦路斯、北叙利亚文化有密切的来往。

从范围看,相当多的系统性科学知识远在古希腊科学文化产生之前就已经在西亚、北非等地区存在了,《伊利亚特》和《奥德赛》等名著不可能是古希腊文明的最初成果。“像所有辉煌的开端一样,这不仅是一次进化的序幕,而且是另一次进化的终结和顶点。”[4]即无论是古希腊人的数学、天文学或医学都是在从北非的埃及和西亚的美索不达米亚借用了大量观察和原始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先进的东方文化为古希腊科学文化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有利条件,才使起步较晚的古希腊科学文化迅速产生与发展起来。

古希腊科学文化是古埃及、巴比伦、古印度以及其他东方文化与希腊科学文化相交汇、融合的产物。它不仅首次沟通了世界五大文明发源地,还揭开了欧亚非大陆的人类文化大交流、大汇合的序幕。在这一过程中,古希腊科学文化又将借来的东西重新整合,产生了具有独特风格的文化复合体,进而奠定了欧洲文化的根基。

二、形式渊源

古希腊科学文化的产生与发展经历了古风时期、古典时期和希腊化时期三个阶段,无论是古风时期的希腊文字与艺术,古典时期的希腊哲学,还是希腊化时期高度发展的自然科学,无一不深受东方文化的影响,这可从古希腊科学文化的具体形式上找到其渊源所在。

(一)文字

文字是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腓尼基人对古代世界文化的一个重要贡献是他所创造的文字字母。在古埃及象形文字逐渐简化成24个单辅音符号的基础上,腓尼基人创造了自己的文字字母,共22个,为线性符号,只有辅音而无元音。“古希腊史学家希罗多德说过,希腊人原本没有字母,是腓尼基人把字母传给了他们。”[5]希腊人在此基础上加上了元音,便形成希腊字母,为古希腊科学文化的发展和交流提供了必要的工具。

(二)艺术

每一种古老文明都为人类文明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埃及艺术也不例外。

古风时代的希腊,改变了早期建筑材料——木头和泥石,而学习埃及人采用大理石作为其建筑的主要材料。公元前7世纪中期,希腊人就开始采用大理石雕刻巨大的人像,他们制作这种直立人像的灵感直接来自古埃及,同时还从古埃及人那里学到了雕刻技术。对比一下古埃及与古希腊雕刻作品,便知用石头雕出同真人一般大小的雕像并非易事,任何无系统的策划都将导致失败。因此,古希腊人不仅采用了古埃及的雕刻艺术,还在很大程度上采用了埃及的比例系统。

同时,伴随着古风时代希腊人的航海和海上贸易,古希腊人不断带回西亚的金属制品、珠宝、象牙等。对古希腊工匠的制作风格影响最深的是彩陶制作工艺,从东方传来的动物图案也出现在古希腊的彩陶上,如用在古希腊自然环境中未曾有过的狮子来作装饰就是最好的证据。此外,象牙雕刻则完全是西亚的工艺,它使古希腊工匠们从几何图案的风格中解脱出来。

(三)宗教

在宗教方面,古希腊是开放的多神教宗教体系,在古希腊人所崇拜的神中,只有少数属印欧语系。古希腊众神中的阿波罗和阿佛洛忒可能都是舶来品,最早起源于西亚和小亚细亚,只不过它们传到古希腊的时间要大大早于古风时代。“在东西方宗教的联系中,对阿多尼斯神的崇拜又从西亚传入了希腊,腓尼基神话中的浦昂神(锤子神)也被希腊人接受,改称‘皮格梅’,即‘拳头大的神’”。[6]可以说,虽然在古希腊科学文化的发展过程中逐步建立起了较为成熟的独特宗教体系,但其中也折射出一部分西亚宗教的影子。

(四)文学

古希腊文学也受到美索不达米亚的诸多影响,如美索不达米亚的洪水故事和希腊神话中的笛卡利翁的传说相似,如伊阿宋和赫拉克勒斯的故事。上帝为惩罚人类而施的瘟疫是古希腊和美索不达米亚文学中相似的题材,希腊史诗的形式在美索不达米亚的史诗中也可以找到原型。《伊索寓言》中的故事在苏美尔也有原型,同时,在赫西奥德的《神谱》中首次创造了神权更替的神话,其结构和细节都同西亚的一些神权更替的故事相近,而所有的这些都不是纯粹的巧合,而是交流与借鉴的结果。

(五)哲学

“希腊哲学的根源在埃及,那种认为哲学起源于希腊的流行说法是明显有误的。早在希腊人之前,埃及人就对宇宙本质,人类社会伦理问题提出了他们的哲学思考。”[7]同时,希腊人又在美索不达米亚找到了适合自己的科学知识,带回了天文学和发达的数学原理,希腊人的思想和眼界也因此而大大拓宽。在此基础上,加之他们对自然现象的浓厚兴趣与实践相结合,便产生了古希腊哲学,并在公元前6世纪前后取得突破性的进展,有了朴素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萌芽。

(六)自然科学

严密的自然科学始于希腊化时代。这一时期是希腊自然科学发展到顶峰的时期,也是东西方科学文化交流、融合的时期。在真正意义上的文化汇合尚未开始之时,亚历山大对亚非广大地区的征服以及地跨欧亚非大帝国的建立已为东西方文化交流奠定了基础。亚历山大远征的过程也就是吸收系统的东方文化的过程,他死后,在帝国的废墟上建立起了托勒密、塞琉古、马其顿三大希腊化王国,相对稳定的国际局势促使各国采取多种方式加强文化渗透,兴办文化事业,在客观上进一步扩大了东西方文化的融合。因此,古希腊的自然科学也就深深地打上了东方文化的烙印,主要表现在:

1.医学。自古希腊人将古埃及的许多药物和治疗方法引入欧洲后,至今还被欧洲一些闭塞的山区和农村地区的村民采用。前3世纪初,在埃及亚历山大城作研究的希腊解剖学家希罗菲卢斯证明,脑是思维器官,人的一切感觉都是通过脑神经传递的。此外,他还提出血液循环理论

,认为脉搏的轻重缓急可以说明一个人的健康程度。毫无疑问,他的医学成就实际上是建立在古埃及人的医学之上的。希腊的阿斯克勒庇俄斯神庙中所举行的孵育仪式也可能源于埃及人的模式。埃及著名神庙中都收藏有大量临床观察的病例资料,这些资料不仅丰富了古希腊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的医案,也说明了希腊医学继承并延续了埃及人的医学成果。

2.地理学。亚历山大军队的远征可谓是一次异国探秘,远征军中有一批工程师、哲学家、地理学家和测绘师等专门人才,他们随军收集资料,绘制地图,在地理学上取得辉煌成就,大大丰富了古希腊人的地理知识。前3世纪中叶,在埃及亚历山大城图书馆担任馆长的希腊学者埃拉托斯提尼利用古埃及地理测绘资料及希腊各地航海信息完成了地理学专著《地理概论》。

3.天文学。古希腊的天文学在很大程度上源于巴比伦,同时也受到古埃及人的影响。古希腊天文学奠基人泰勒斯精心研究古埃及人、巴比伦人的数学和天文学后,在前人的研究成果基础上,预测出了日食和月食的发生时间。此外,希腊学者亚里斯托库斯根据巴比伦人的天文观测资料提出了“太阳中心说”。前1世纪中期,希腊学者尤利乌斯·凯撒引进埃及的太阳历,稍加改变后,成为用凯撒名字命名的“儒略历”。目前我们所使用的太阳历,也可以说是承袭了6000多年前埃及人的遗产。

4.数学。古希腊的泰勒斯还是一位数学家,他研究埃及的土地测量法后,制定出测量公式。毕达哥拉斯曾游历埃及、两河流域等地,吸取了许多先进的东方科学文化思想。相传他和他的弟子总结了当时的数学知识,发现许多数学定理,如“勾股定律”等。其实在他之前,两河流域等地的数学家早已懂得勾股定律,毕达哥拉斯可能只是作了验证和普及一类的`工作。前3世纪初,长期执教于埃及亚历山大城的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德总结了当时的数学知识,根据公理、定义制定了一系列计算公式,创立了欧氏几何,成就卓越。

由此可见,古希腊科学文化的各种形式都以东方文明精华为渊源,而并非其首创。

三、途径渊源

1.商贸。随着希腊历史进入古风时代,希腊人同古老的东方文明之间的交往也逐渐加深。“早在公元前9世纪,优卑亚和爱琴海上的希腊商人同冒险家就已经航海到西亚的西部沿海。他们在叙利亚北部的奥隆提斯河口建立起一个贸易点,开始同两河流域进行直接的商贸活动,不久,这里成为东西方贸易的一个重要中转站。”[8]与此同时,由于这时西亚社会动荡,不仅许多物产出口到希腊,也有相当数量的工匠为寻找生路,到克里特岛建立自己的手工作坊,从事珠宝饰品的加工和青铜器制作。

古希腊人还在埃及尼罗河的支流卡络色斯河岸建立了诺克拉底斯城。埃及法老萨美提克一世为争霸的需要,建立了强大的陆军和海上舰队,其士兵大多是希腊雇佣兵。他还邀请了许多希腊商人在埃及定居,诺克拉底斯城就是这一时期建造的,法老拉美西斯还答应希腊人把这里建成一个纯粹的希腊城,按自己的意愿经营市场。此后,诺克拉底斯就成了埃及和希腊以及其他地中海国家的商业中心。

此外,雅典的皮里优斯港也是当时著名的国际商港。在频繁的陆路和海上贸易中,古希腊人不仅带回了必需的消费品,还带回了精神产品,即东方的科学与文化。

2.殖民运动。对早期希腊科学文化有影响的还有殖民运动。早在迈锡尼文化时期就曾在爱琴海区域建立起了许多殖民地。随后,崛起于地中海东岸的腓尼基人在北非、西班牙、意大利等地建立殖民地。迈锡尼和腓尼基都是以西亚、北非繁荣的文化为基础,以商业、殖民活动为手段传播文明,创造出了自己的独特文化,对以雅典为代表的希腊科学文化的兴起产生了巨大影响。

随后,由于古希腊本土人口日渐饱和,耕地不足,出现经济、政治混乱时期。有航海传统的古希腊人迅速熟悉了气候、土壤与本土相似、而人口稀少的其他地区,他们沿爱琴海岸建立殖民地,甚至远达意大利和西西里,并在埃及地中海沿岸和东方的巴比伦建立起贸易中心。最终,希腊的扩张和殖民地使它在这一过程中更多地吸收和融合了东方文明精髓。

3.战争。古代东西方之间曾发生过多次大规模战争,影响深远的有前5世纪的希腊与波斯的战争、前4世纪的亚历山大东征。在希、波战争中,波斯向西传播了东方文明,使东方文明影响到多瑙河流域和希腊半岛。波斯、巴比伦、埃及和印度的古代文化沿着著名的波斯大道不断传向西方,直达希腊的各个城邦。亚历山大东征时,因其老师亚里士多德对印度哲学极感兴趣,便把一些印度人带回希腊,使希腊人更多地了解到印度哲学。此外,亚历山大还在各地搜集科学标本,送回希腊研究,其军队曾用过印度医生。而印度僧人也曾去过雅典传教布道。亚历山大死后,东方文明向西的传播有增无减,范围也更广阔,埃及的亚历山大城就是当时东方文明向西方输出的最大港口。同时,战争又需要越来越复杂的攻守器械,这便增添了对新科学和新技术的需求,促进了文化的流动。这些无疑都说明战争也是文化相互碰撞的过程。

4.旅行。古代西亚、北非的东方文明对欧洲人极具吸引力,促使他们到东方猎奇、探险和学习。希腊哲学家、科学家们每到一处都迫不及待地寻求与同行接触。古希腊的历史之父希罗多德曾游遍波斯、埃及、腓尼基、小亚细亚等地,他的力作《历史》中描写了他在东方旅行时的见闻,把东方古国的风俗习惯、文化成果、科学技术等详细介绍到西方,对东方文明在西方的传播起到了积极作用。

5.宗教传播。宗教是传播文明的特殊载体。犹太人在自己漫长的历史中创立了犹太教,其经典有《摩西五经》与《旧约》。公元前后,基督教在东方犹太教的基础上兴起,并首先进入欧洲希腊语地区。随着基督教的西进,希伯来人的《旧约》被译成希腊文。《旧约》连同东方的宗教思想一起传入西方,使希伯来的文化得以在欧洲传播,成为欧洲文化的又一源头。

综上所述,可知古希腊科学文化固然是古希腊人的杰作,然而它也是西亚、北非等东方科学文化基础上的产物,离开了西亚、北非的古老文明与东地中海特别是爱琴海区域特有的人文、地理环境,古希腊科学文化的起源便无法得到完整的解释,这不仅说明古希腊科学文化的产生有其高度发展的时空、形式、途径渊源,也有力地说明了“文明来自东方”[9]。

【参考文献】

[1][5][6]商昭印:《世界文化史》,华东师大出版社,第91、94页。

[2]郑敬高:《欧洲文化的奥秘》,上海人民出版社,第3~4页。

[3]兹拉特科夫斯卡雅:《欧洲文化的起源》,三联书店,第100页。

[4][美]乔治·萨顿:《科学史和新人文主义》华夏出版社,第61页。

[7][美]爱德华·麦克诺尔·伯恩斯等:《世界文明史》第一卷,商务印书馆,第23页。

[8]阿诺德·汤因比:《人类与大地母亲》,上海人民出版社,第148页。

[9][美]乔治·萨顿:《科学的生命》,商务印书馆,第116页。

篇2:西亚和北非教案

【教学重点】1.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2.自然环境的特征

【教学难点】1.教材中指出的重要地名及其位置的记忆

2.西亚北非热带沙漠广布的原因

【教学用具】西亚北非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导入)(展示课件)阿拉伯民族服饰图、石油产区景观图、撒哈拉沙漠景观图

(提问)这三幅图表现了世界上哪个地区的地理景观?

西亚和北非地区具有独特的自然地理特征和鲜明的民族特色,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这块神秘的土地。

(讲授研讨新课)

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开篇,讲解教材将西亚、北非合为一个地区的原因。

(提问)根据同学们的日常获得的知识和刚才提供的图片,能不能说说有哪些国家属于西亚和北非?

(课件展示)西亚北非政区图

引导学生先在地图中确认西亚北非的范围,然后依次找出主要国家并进行填图练习。

(教师演示课件)

引导学生观察西亚北非政区图

(提问)

1、西亚北非从纬度位置看,大体在多少纬度之间?属于什么纬度地区?哪一条重要纬线穿过本区?从他的纬度位置来看,它应该以何种温度带的气候类型为主?

2、西亚和北非周围面临哪些海洋?其中海有几个?大洋有几个?里海是不是海?

3、本区有哪些主要的海峡?

4、西亚、北非分别属于哪个大洲?除了这两大洲之外,周围还紧邻哪个大洲?

(引导学生在图中依次找出并进行填图练习,注意大洲之间的界限)

(总结)西亚北非的位置极其特殊,有人将其概括为“两洋、三洲、五海之地”

(启发式提问)西亚北非一直是一个不稳定的地区,从古至今发生了多次战争,这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是它的地理位置重要,使得很多强国都想控制这个地区,以便从中获利。那么,它的重要性到底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课件展示)丝绸之路、苏伊士航海线路图、土耳其海峡图

(学生讨论)注意在讨论过程中思考下列问题:

1.印度洋通往大西洋的航线最便捷的路线;

2.俄罗斯及中亚各国想通过黑海进入地中海必须经过哪个海峡?)

(讲解)陆路——有铁路、公路通三大洲。

航空——由我国飞往东非、北非、西欧,都经过新疆、西亚。

海运——苏伊士运河:印度洋-大西洋

土耳其海峡:黑海-地中海

(总结)西亚自古就是东西方贸易的交通要道,而今更成为海、陆、空运输的要道及中转站。(要求学生用笔勾画出来)

(承转)西亚北非不但地理位置特殊,而且在其它方面也有自己独有的特点,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该地区的地形。

(课件展示)西亚北非地形图

(提问)1、西亚北非主要以什么地形为主?

2、平原主要分布在哪里?

教师简要介绍两河流域及尼罗河谷地和三角洲。

(课件展示)西亚和北非地区的古代文明

(讲解)在西亚和北非地区,还有一个非常特殊的地方,它是目前世界陆地表面的最低点。

引导学生在地图上找到巴勒斯坦和约旦交界处的死海。

(课件展示)死海

简要讲解死海名称的来历及特点。

(课件展示)世界气温途、世界降水量图、世界气候类型图、阿斯旺气温曲线降水柱状图

(提问)西亚北非地区最主要的.气候类型是什么?这种气候有什么特点?

(讲解)由于该地区炎热干燥,大部分属于热带沙漠气候,在北非的阿齐济耶曾出现过57.8°C的世界最高温记录,而且本地区降水稀少,有的地区甚至几年不下雨。很多国家地面没有河流,成为“无流国”

(引导学生在地形图中找出没有河流的无流国)

(提问)造成这种气候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学生讨论,注意引导学生从纬度、海陆因素、地形、洋流的影响等方面考虑)

(教师简要总结)

(进一步观察气候类型图)在本地区是否只存在热带沙漠气候?

(课件展示)地中海式气候的气温曲线降水柱状图

(提问)该种气候有什么特点?为什么会形成这种气候类型?

(利用图表进行分析,简要讲解这种气候的成因)

(承转)通过前面几个区域的学习,我们能够发现,气候会对当地的环境产生巨大的影响。高温少雨的气候使得本地区形成独特的自然景观。大家从图上能看出有什么独特之处吗?——北非西亚地区在气候的影响下,沙漠广布,尤其撒哈拉沙漠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沙漠。

(课件展示)撒哈拉沙漠景观

(学生活动)沿北回归线量算撒哈拉沙漠从大西洋岸到红海边的距离(约5200km)

(讲解)刚才计算撒哈拉东西距离,表明横跨整个北非;现在再看一看南北纵贯情况,北起地中海,南抵苏丹草原。总共面积777万平方千米,占非洲总面积的1/3,比澳大利亚大陆还要大,堪称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沙漠。

(承转)“撒哈拉”原意是“一块广阔的不毛之地”。尽管“地上光秃秃,沙子砾石满地铺”,但是,地下却与地上有着截然不同的状况,撒哈拉沙漠的地下水、石油能源、矿产资源非常丰富。地下水出露地表的地方还分布有小块绿洲。

(提问)撒哈拉沙漠正在扩大蔓延,人们已经意识到沙漠化的危害。这么大的土地应当如何利用,如何改造?

(学生讨论)

(总结)人类是可以用植树种草的生物措施来预防。

(新课结束,小结)这节课我们了解了西亚和北非重要的地理位置、气候及其影响下的自然环境。通过学习,我们应该发现,自然环境的各要素如气候、水文、地形、生物彼此之间是密切联系的。它们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共同构成一个地理环境。而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之间也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只有生产方式合理,人类与地理环境才能协调发展。

(复习反馈)

【板书设计】

篇3:西亚和北非教案

第一节 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

1、范围和国家

2、两洋、三洲、五海之地——交通要道

苏伊士运河 土耳其海峡

3、高原为主的地形

4、炎热干燥的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地中海气候——地中海沿岸

5、撒哈拉沙漠——世界最大

教案点评

教案最明显的特点是注重对知识目标中重点、难点知识的落实与突破。教学设计上采用充分运用多媒体演示,注重“师生互动”的教学方法,通过教师的指导、演示,让学生根据观察,自己得出结论,从而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和主动参与意识,同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目标的达成。

篇4:西亚和北非“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

西亚和北非“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

【教学重点】1.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2.自然环境的特征

【教学难点】1.教材中指出的重要地名及其位置的记忆

2.西亚北非热带沙漠广布的原因

【教学用具】西亚北非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导入)(展示课件)阿拉伯民族服饰图、石油产区景观图、撒哈拉沙漠景观图

(提问)这三幅图表现了世界上哪个地区的地理景观?

西亚和北非地区具有独特的自然地理特征和鲜明的民族特色,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这块神秘的土地。

(讲授研讨新课)

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开篇,讲解教材将西亚、北非合为一个地区的原因。

(提问)根据同学们的日常获得的知识和刚才提供的图片,能不能说说有哪些国家属于西亚和北非?

(课件展示)西亚北非政区图

引导学生先在地图中确认西亚北非的范围,然后依次找出主要国家并进行填图练习。

(教师演示课件)

引导学生观察西亚北非政区图

(提问)

1、西亚北非从纬度位置看,大体在多少纬度之间?属于什么纬度地区?哪一条重要纬线穿过本区?从他的纬度位置来看,它应该以何种温度带的气候类型为主?

2、西亚和北非周围面临哪些海洋?其中海有几个?大洋有几个?里海是不是海?

3、本区有哪些主要的海峡?

4、西亚、北非分别属于哪个大洲?除了这两大洲之外,周围还紧邻哪个大洲?

(引导学生在图中依次找出并进行填图练习,注意大洲之间的界限)

(总结)西亚北非的位置极其特殊,有人将其概括为“两洋、三洲、五海之地”

(启发式提问)西亚北非一直是一个不稳定的地区,从古至今发生了多次战争,这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是它的地理位置重要,使得很多强国都想控制这个地区,以便从中获利。那么,它的重要性到底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课件展示)丝绸之路、苏伊士航海线路图、土耳其海峡图

(学生讨论)注意在讨论过程中思考下列问题:

文明来自西亚和北非(精选8篇)1.印度洋通往大西洋的航线最便捷的路线;

2.俄罗斯及中亚各国想通过黑海进入地中海必须经过哪个海峡?)

(讲解)陆路——有铁路、公路通三大洲。

航空——由我国飞往东非、北非、西欧,都经过新疆、西亚。

海运——苏伊士运河:印度洋-大西洋

土耳其海峡:黑海-地中海

(总结)西亚自古就是东西方贸易的交通要道,而今更成为海、陆、空运输的要道及中转站。(要求学生用笔勾画出来)

(承转)西亚北非不但地理位置特殊,而且在其它方面也有自己独有的`特点,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该地区的地形。

(课件展示)西亚北非地形图

(提问)1、西亚北非主要以什么地形为主?

2、平原主要分布在哪里?

教师简要介绍两河流域及尼罗河谷地和三角洲。

(课件展示)西亚和北非地区的古代文明

(讲解)在西亚和北非地区,还有一个非常特殊的地方,它是目前世界陆地表面的最低点。

引导学生在地图上找到巴勒斯坦和约旦交界处的死海。

(课件展示)死海

简要讲解死海名称的来历及特点。

(课件展示)世界气温途、世界降水量图、世界气候类型图、阿斯旺气温曲线降水柱状图

(提问)西亚北非地区最主要的气候类型是什么?这种气候有什么特点?

(讲解)由于该地区炎热干燥,大部分属于热带沙漠气候,在北非的阿齐济耶曾出现过57.8°C的世界最高温记录,而且本地区降水稀少,有的地区甚至几年不下雨。很多国家地面没有河流,成为“无流国”

(引导学生在地形图中找出没有河流的无流国)

(提问)造成这种气候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学生讨论,注意引导学生从纬度、海陆因素、地形、洋流的影响等方面考虑)

(教师简要总结)

(进一步观察气候类型图)在本地区是否只存在热带沙漠气候?

(课件展示)地中海式气候的气温曲线降水柱状图

(提问)该种气候有什么特点?为什么会形成这种气候类型?

(利用图表进行分析,简要讲解这种气候的成因)

(承转)通过前面几个区域的学习,我们能够发现,气候会对当地的环境产生巨大的影响。高温少雨的气候使得本地区形成独特的自然景观。大家从图上能看出有什么独特之处吗?——北非西亚地区在气候的影响下,沙漠广布,尤其撒哈拉沙漠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沙漠。

(课件展示)撒哈拉沙漠景观

(学生活动)沿北回归线量算撒哈拉沙漠从大西洋岸到红海边的距离(约5200km)

(讲解)刚才计算撒哈拉东西距离,表明横跨整个北非;现在再看一看南北纵贯情况,北起地中海,南抵苏丹草原。总共面积777万平方千米,占非洲总面积的1/3,比澳大利亚大陆还要大,堪称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沙漠。

(承转)“撒哈拉”原意是“一块广阔的不毛之地”。尽管“地上光秃秃,沙子砾石满地铺”,但是,地下却与地上有着截然不同的状况,撒哈拉沙漠的地下水、石油能源、矿产资源非常丰富。地下水出露地表的地方还分布有小块绿洲。

(提问)撒哈拉沙漠正在扩大蔓延,人们已经意识到沙漠化的危害。这么大的土地应当如何利用,如何改造?

(学生讨论)

(总结)人类是可以用植树种草的生物措施来预防。

(新课结束,小结)这节课我们了解了西亚和北非重要的地理位置、气候及其影响下的自然环境。通过学习,我们应该发现,自然环境的各要素如气候、水文、地形、生物彼此之间是密切联系的。它们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共同构成一个地理环境。而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之间也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只有生产方式合理,人类与地理环境才能协调发展。

(复习反馈)

【板书设计】

第十二章 西亚和北非

篇5:西亚和北非“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

1、范围和国家

2、两洋、三洲、五海之地——交通要道

苏伊士运河 土耳其海峡

3、高原为主的地形

4、炎热干燥的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地中海气候——地中海沿岸

5、撒哈拉沙漠——世界最大

教案点评

教案最明显的特点是注重对知识目标中重点、难点知识的落实与突破。教学设计上采用充分运用多媒体演示,注重“师生互动”的教学方法,通过教师的指导、演示,让学生根据观察,自己得出结论,从而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和主动参与意识,同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目标的达成。

篇6:《西亚和北非》练习题及答案

《西亚和北非》练习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西亚和北非的地形主要是,西亚和北非习题精选。

A.高原B.平原C.丘陵D.山地

2.西亚和北非的平原主要位于()。

A.伊朗和伊拉克境内B.沙特阿拉伯和也门境内

C.埃及和伊拉克境内D.利比亚和埃及境内

3.与我国相邻的西亚国家是()。

A.塔吉克斯坦B.阿富汗C.伊朗D.巴基斯坦

4.目前世界最高气温纪录出现在()。

A.西亚沙特的麦加B.北非利比亚的阿齐济耶

C.北非阿尔及利亚的阿齐济耶D.西亚伊拉克的巴格达

5.西亚和北非大部分地区的气候类型为()。

A.温带草原气候B.温带沙漠气候

C.热带草原气候D.热带沙漠气候

6.北非既靠地中海又临红海的国家是

A.摩洛哥B.阿尔及利亚C.利比亚D.埃及

7.北非沿地中海自东向西依次排列的港口是

A.塞得港、亚历山大港、的黎波里、阿尔及尔

B.亚历山大港、塞得港、阿尔及尔、的黎波里

C.亚历山大港、的黎波里、阿尔及尔、塞得港

D.塞得港、亚历山大港、阿尔及尔、的黎波里

8.关于阿拉伯高原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位于阿拉伯半岛的东北部B.四周环山,地形闭塞

C.四周临海,气候温和湿润D.气候炎热干燥

二、双项选择题

1.直布罗陀海峡()。

A.连接着地中海与大西洋B.连接着大西洋与印度洋

C.位于亚欧两洲之间D.位于欧、非两洲之间

2.苏伊士运河()。

A.全部位于埃及B.位于埃及与约旦交界处

C.全部位于非洲D.位于亚非交界处

3.关于死海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位于巴勒斯坦与以色列交界处巴湖面海拔—400米

B.湖面海拔-400米

C.由于断裂陷落而成风是地球表面的最低点

D.是地球表面的最低点

4.关于地中海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

A.冬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寒冷干燥

B.冬季受西风控制温和多雨

C.夏季受西风控制炎热多雨

D.夏季受到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炎热干燥

5.西亚与北非的内陆国有()。

A.伊拉克B.约旦C.阿塞拜疆D.叙利亚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A2.C3.B4.B5.D6.D7.A8.D

二、双选题

1.AD2.AD3.BC4.BD5.BC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一、填空题

1.西亚和北非地处两洋、三洲、五海之地,两洋为_______和_______,五海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五海中的_______叫“海”,实为一个_______。

2.西亚和北非处于联系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大洲,沟通_______洋与_______洋的枢纽地位,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古代著名的“_______”经过这里,现在这一带除有_______、_______、_______连接三大洲以外,还控制着交通要道。

3.自印度洋进人大西洋的最近航道通过的海域、海峡和运河依次是:_______海、_______海峡、_______海、_______运河、_______海、_______海峡。

4.古埃及文化的摇篮是在_______,古巴比伦文化的摇篮在_______。

5.西亚包括_______高原、_______半岛、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和小亚细亚半岛,地理试题《西亚和北非习题精选》。北非是指_______沙漠以北地区。

6.土耳其地跨____、____两洲,_______海峡是土耳其境内亚、欧两洲的分界线,_________是地跨亚、欧两洲的城市。

7.世界陆地的最低点位于_____,其湖面低于海平面______米,它还是世界上最_____的湖泊。

8.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又称_____,由底格里斯河和_____河冲积而成,主要位于_______国境内,又是_______文化的摇篮。

9.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是_______,地跨亚、非两洲的国家是_______。

10.西亚和北非大部分位于______(纬线)与北纬40°之间,气候特点是_______,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气候和地中海气候。

11.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沙漠是________沙漠,面积约占非洲总面积的_______。这里地面沙漠广布,但地下却埋藏有丰富的资源。

二、连线题

将下列海峡或运河与其沟通的海域对应连线

A.直布罗陀海峡①红海和阿拉伯海

B.曼德海峡②地中海和大西洋

C.土耳其海峡③黑海和地中海

D.霍尔木兹海峡④红海和地中海

E.苏伊士运河⑤波斯湾和阿拉伯海

三、综合题

1.读下图,完成下列要求:

(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国家:A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E____________、H____________

海域:C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F____________、G____________

(2)图中C与地中海之间的海峡为______海峡,它是由______海峡、______海峡和海峡共同组成的。

(3)图中D与地中海之间的运河为.运河,它的开通大大缩短了______洋与______洋之间的航程。

2.读图,A、B两地气温降水图,回答下列问题:

(1)A、B两地各属于什么气候类型:A__________气候,B________气候。

(2)A、B两地的气温和降水在全年变化上有何不同:________________。

(3)A气候在本区主要分布于________和_________。由于________线(纬线)穿过,所以主要受_________(气压带)控制,气候特点是_________。

B气候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由于_________(风带)和_______(气压带)交替控制,形成独特的气候特点。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印度洋大西洋阿拉伯海红海地中海黑海里海里海内流湖

2.亚洲欧洲非洲印度大西丝绸之路铁路公路国际航线海上

3.阿拉伯曼德红苏伊士地中直布罗陀

4.埃及的尼罗河谷地和河口三角洲伊拉克境内的两河流域

5.伊朗阿拉伯撒哈拉

6.亚欧土耳其伊斯坦布尔

7.死海400咸

8.两河流域幼发拉底河伊拉克巴比伦

9.苏伊士运河埃及

10.北回归线炎热干燥热带沙漠

11.撒哈拉四份之一石油

二、连线题

A——②B——①C——③D——②E——④

三、综合题

1.(1)土耳其沙特阿拉伯伊朗伊拉克黑海红海波斯湾阿拉伯海

(2)土耳其(或黑海)博斯普鲁斯达达尼尔马尔马拉

(3)苏伊士大西印度

2.(1)A热带沙漠B地中海

(2)A地全年炎热干燥B地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3)撒哈拉沙漠阿拉伯半岛北回归线副热带高压炎热干燥地中海沿岸西风副热带高压

篇7:西亚和北非“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地理教案

西亚和北非“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地理教案

【教学重点】

1、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2、自然环境的特征

【教学难点】

1、教材中指出的重要地名及其位置的记忆

2、西亚北非热带沙漠广布的原因

【教学用具】西亚北非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导入)(展示课件)阿拉伯民族服饰图、石油产区景观图、撒哈拉沙漠景观图

(提问)这三幅图表现了世界上哪个地区的地理景观?

西亚和北非地区具有独特的自然地理特征和鲜明的民族特色,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这块神秘的土地。

(讲授研讨新课)

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开篇,讲解教材将西亚、北非合为一个地区的原因。

(提问)根据同学们的日常获得的知识和刚才提供的图片,能不能说说有哪些国家属于西亚和北非?

(课件展示)西亚北非政区图

引导学生先在地图中确认西亚北非的范围,然后依次找出主要国家并进行填图练习。

(教师演示课件)

引导学生观察西亚北非政区图

(提问)

1、西亚北非从纬度位置看,大体在多少纬度之间?属于什么纬度地区?哪一条重要纬线穿过本区?从他的纬度位置来看,它应该以何种温度带的气候类型为主?

2、西亚和北非周围面临哪些海洋?其中海有几个?大洋有几个?里海是不是海?

3、本区有哪些主要的海峡?

4、西亚、北非分别属于哪个大洲?除了这两大洲之外,周围还紧邻哪个大洲?

(引导学生在图中依次找出并进行填图练习,注意大洲之间的界限)

(总结)西亚北非的位置极其特殊,有人将其概括为“两洋、三洲、五海之地”

(启发式提问)西亚北非一直是一个不稳定的地区,从古至今发生了多次战争,这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是它的地理位置重要,使得很多强国都想控制这个地区,以便从中获利。那么,它的重要性到底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课件展示)丝绸之路、苏伊士航海线路图、土耳其海峡图

(学生讨论)注意在讨论过程中思考下列问题:

1、印度洋通往大西洋的航线最便捷的路线;

2、俄罗斯及中亚各国想通过黑海进入地中海必须经过哪个海峡?)

(讲解)陆路――有铁路、公路通三大洲。

航空――由我国飞往东非、北非、西欧,都经过新疆、西亚。

海运――苏伊士运河:印度洋-大西洋

土耳其海峡:黑海-地中海

(总结)西亚自古就是东西方贸易的交通要道,而今更成为海、陆、空运输的要道及中转站。(要求学生用笔勾画出来)

(承转)西亚北非不但地理位置特殊,而且在其它方面也有自己独有的特点,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该地区的地形。

(课件展示)西亚北非地形图

(提问)

1、西亚北非主要以什么地形为主?

2、平原主要分布在哪里?

教师简要介绍两河流域及尼罗河谷地和三角洲。

(课件展示)西亚和北非地区的古代文明

(讲解)在西亚和北非地区,还有一个非常特殊的地方,它是目前世界陆地表面的最低点。

引导学生在地图上找到巴勒斯坦和约旦交界处的死海。

(课件展示)死海

简要讲解死海名称的来历及特点。

(课件展示)世界气温途、世界降水量图、世界气候类型图、阿斯旺气温曲线降水柱状图

(提问)西亚北非地区最主要的气候类型是什么?这种气候有什么特点?

(讲解)由于该地区炎热干燥,大部分属于热带沙漠气候,在北非的阿齐济耶曾出现过57、8°c的世界最高温记录,而且本地区降水稀少,有的地区甚至几年不下雨。很多国家地面没有河流,成为“无流国”

(引导学生在地形图中找出没有河流的无流国)

(提问)造成这种气候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学生讨论,注意引导学生从纬度、海陆因素、地形、洋流的影响等方面考虑)

(教师简要总结)

(进一步观察气候类型图)在本地区是否只存在热带沙漠气候?

(课件展示)地中海式气候的气温曲线降水柱状图

(提问)该种气候有什么特点?为什么会形成这种气候类型?

(利用图表进行分析,简要讲解这种气候的成因)

(承转)通过前面几个区域的学习,我们能够发现,气候会对当地的环境产生巨大的影响。高温少雨的气候使得本地区形成独特的自然景观。大家从图上能看出有什么独特之处吗?――北非西亚地区在气候的影响下,沙漠广布,尤其撒哈拉沙漠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沙漠。

(课件展示)撒哈拉沙漠景观

(学生活动)沿北回归线量算撒哈拉沙漠从大西洋岸到红海边的距离(约5200km)

(讲解)刚才计算撒哈拉东西距离,表明横跨整个北非;现在再看一看南北纵贯情况,北起地中海,南抵苏丹草原。总共面积777万平方千米,占非洲总面积的`1/3,比澳大利亚大陆还要大,堪称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沙漠。

(承转)“撒哈拉”原意是“一块广阔的不毛之地”。尽管“地上光秃秃,沙子砾石满地铺”,但是,地下却与地上有着截然不同的状况,撒哈拉沙漠的地下水、石油能源、矿产资源非常丰富。地下水出露地表的地方还分布有小块绿洲。

(提问)撒哈拉沙漠正在扩大蔓延,人们已经意识到沙漠化的危害。这么大的土地应当如何利用,如何改造?

(学生讨论)

(总结)人类是可以用植树种草的生物措施来预防。

(新课结束,小结)这节课我们了解了西亚和北非重要的地理位置、气候及其影响下的自然环境。通过学习,我们应该发现,自然环境的各要素如气候、水文、地形、生物彼此之间是密切联系的。它们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共同构成一个地理环境。而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之间也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只有生产方式合理,人类与地理环境才能协调发展。

(复习反馈)

【板书设计】

第十二章西亚和北非

第一节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

1、范围和国家

2、两洋、三洲、五海之地――交通要道

苏伊士运河土耳其海峡

3、高原为主的地形

4、炎热干燥的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地中海气候――地中海沿岸

5、撒哈拉沙漠――世界最大

篇8:初中《西亚和北非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地理教案

初中《西亚和北非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地理教案

【教学重点】1.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2.自然环境的特征

【教学难点】1.教材中指出的重要地名及其位置的记忆

2.西亚北非热带沙漠广布的原因

【教学用具】西亚北非教学 >课件

【教学过程】

(导入)(展示 >课件)阿拉伯民族服饰图、石油产区景观图、撒哈拉沙漠景观图

(提问)这三幅图表现了世界上哪个地区的地理景观?

西亚和北非地区具有独特的自然地理特征和鲜明的民族特色,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这块神秘的土地。

(讲授研讨新课)

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开篇,讲解教材将西亚、北非合为一个地区的原因。

(提问)根据同学们的日常获得的知识和刚才提供的图片,能不能说说有哪些国家属于西亚和北非?

( >课件展示)西亚北非政区图

引导学生先在地图中确认西亚北非的范围,然后依次找出主要国家并进行填图练习。

(教师演示 >课件)

引导学生观察西亚北非政区图

(提问)

1、西亚北非从纬度位置看,大体在多少纬度之间?属于什么纬度地区?哪一条重要纬线穿过本区?从他的纬度位置来看,它应该以何种温度带的气候类型为主?

2、西亚和北非周围面临哪些海洋?其中海有几个?大洋有几个?里海是不是海?

3、本区有哪些主要的海峡?

4、西亚、北非分别属于哪个大洲?除了这两大洲之外,周围还紧邻哪个大洲?

(引导学生在图中依次找出并进行填图练习,注意大洲之间的界限)

(/Article/Index.html>总结)西亚北非的位置极其特殊,有人将其概括为“两洋、三洲、五海之地”

(启发式提问)西亚北非一直是一个不稳定的地区,从古至今发生了多次战争,这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是它的地理位置重要,使得很多强国都想控制这个地区,以便从中获利。那么,它的重要性到底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 >课件展示)丝绸之路、苏伊士航海线路图、土耳其海峡图

(学生讨论)注意在讨论过程中思考下列问题:

1.印度洋通往大西洋的航线最便捷的路线;

2.俄罗斯及中亚各国想通过黑海进入地中海必须经过哪个海峡?)

(讲解)陆路——有铁路、公路通三大洲。

航空——由我国飞往东非、北非、西欧,都经过新疆、西亚。

海运——苏伊士运河:印度洋-大西洋

土耳其海峡:黑海-地中海

(/Article/Index.html>总结)西亚自古就是东西方贸易的交通要道,而今更成为海、陆、空运输的要道及中转站。(要求学生用笔勾画出来)

(承转)西亚北非不但地理位置特殊,而且在其它方面也有自己独有的特点,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该地区的地形。

( >课件展示)西亚北非地形图

(提问)1、西亚北非主要以什么地形为主?

2、平原主要分布在哪里?

教师简要介绍两河流域及尼罗河谷地和三角洲。

( >课件展示)西亚和北非地区的古代文明

(讲解)在西亚和北非地区,还有一个非常特殊的地方,它是目前世界陆地表面的最低点。

引导学生在地图上找到巴勒斯坦和约旦交界处的死海。

( >课件展示)死海

简要讲解死海名称的来历及特点。

( >课件展示)世界气温途、世界降水量图、世界气候类型图、阿斯旺气温曲线降水柱状图

(提问)西亚北非地区最主要的气候类型是什么?这种气候有什么特点?

(讲解)由于该地区炎热干燥,大部分属于热带沙漠气候,在北非的阿齐济耶曾出现过57.8°C的世界最高温记录,而且本地区降水稀少,有的地区甚至几年不下雨。很多国家地面没有河流,成为“无流国”

(引导学生在地形图中找出没有河流的无流国)

(提问)造成这种气候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学生讨论,注意引导学生从纬度、海陆因素、地形、洋流的影响等方面考虑)

(教师简要/Article/Index.html>总结)

(进一步观察气候类型图)在本地区是否只存在热带沙漠气候?

( >课件展示)地中海式气候的气温曲线降水柱状图

(提问)该种气候有什么特点?为什么会形成这种气候类型?

(利用图表进行分析,简要讲解这种气候的成因)

(承转)通过前面几个区域的学习,我们能够发现,气候会对当地的环境产生巨大的影响。高温少雨的气候使得本地区形成独特的自然景观。大家从图上能看出有什么独特之处吗?——北非西亚地区在气候的影响下,沙漠广布,尤其撒哈拉沙漠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沙漠。

( >课件展示)撒哈拉沙漠景观

(学生活动)沿北回归线量算撒哈拉沙漠从大西洋岸到红海边的距离(约5200km)

(讲解)刚才计算撒哈拉东西距离,表明横跨整个北非;现在再看一看南北纵贯情况,北起地中海,南抵苏丹草原。总共面积777万平方千米,占非洲总面积的1/3,比澳大利亚大陆还要大,堪称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沙漠。

(承转)“撒哈拉”原意是“一块广阔的不毛之地”。尽管“地上光秃秃,沙子砾石满地铺”,但是,地下却与地上有着截然不同的状况,撒哈拉沙漠的地下水、石油能源、矿产资源非常丰富。地下水出露地表的`地方还分布有小块绿洲。

(提问)撒哈拉沙漠正在扩大蔓延,人们已经意识到沙漠化的危害。这么大的土地应当如何利用,如何改造?

(学生讨论)

(/Article/Index.html>总结)人类是可以用植树种草的生物措施来预防。

(新课结束,小结)这节课我们了解了西亚和北非重要的地理位置、气候及其影响下的自然环境。通过学习,我们应该发现,自然环境的各要素如气候、水文、地形、生物彼此之间是密切联系的。它们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共同构成一个地理环境。而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之间也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只有生产方式合理,人类与地理环境才能协调发展。

(复习反馈)

【板书设计】

第十二章 西亚和北非

第一节 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

1、范围和国家

2、两洋、三洲、五海之地——交通要道

苏伊士运河 土耳其海峡

3、高原为主的地形

4、炎热干燥的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地中海气候——地中海沿岸

5、撒哈拉沙漠——世界最大

>教案点评

>教案最明显的特点是注重对知识目标中重点、难点知识的落实与突破。教学设计上采用充分运用多媒体演示,注重“师生互动”的教学方法,通过教师的指导、演示,让学生根据观察,自己得出结论,从而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和主动参与意识,同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目标的达成。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