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vid2027”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8篇乡村风情录的散文诗歌,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后的乡村风情录的散文诗歌,希望大家喜欢!

篇1:乡村风情录的散文诗歌
乡村风情录的散文诗歌
乡礼
乡村的礼节,是长满枝桠的树,缀着一年三百六十五天——
说不清哪天表叔结婚;
说不清哪天姨妹生孩;
说不清哪天三婶造屋;
说不清哪天二奶祝寿......
乡村的礼节,最受乡里人器重。他们是爱面子的:鲜艳的红纸包,渲染着炫耀;肥大的老母鸡昭示着情分。乡里人的眼睛很刻薄,个个眼里都有一杆秤:称着大方,也称着吝啬。
乡村的礼节是古老的,一种礼节,就是一个充满人情味的传说;乡村的礼节是常新的,像田野的禾苗年年吐新穗......
乡村的礼节很繁琐,繁琐的礼节使人无法摆脱;乡村的礼节很简单,对贫富者都是一项必须履行的义务。于是,有人很轻松地承担,有人却被压得喘不过气来......
酒席
四方饭桌,方方都有乡村的规矩;
八个坐席,个个都有不同的涵义。
乡里人是好客的,真情实意全都包含在酒席中;乡里人是慷慨的`,满桌的菜碗里盛着小山般实惠......
总有那么多扯不尽的酒理,总有那么多猜不完的拳。输了,便痛痛快快地受罚,杯与杯碰得“叮当”作响,一扬脖——干!杯底,证实着男子汉的豪爽!
酒席,是乡情的浓缩——叫人真正陶醉不在酒!
酒席,是生活的缩影——丰富的菜肴给人无穷的回味......
酒席散后,呕着酒气的男人们,摇晃着在女人面前吹嘘着酒量。
篇2:《川东风情录》散文
《川东风情录》散文
对中国东部情况了如指掌,而对中国西部民族风情却所知甚少,不甚了了,这种情况不仅华侨与外国人,甚至低连我们自己也是如此。
为了填补这个空白,为了振兴民族文化,开发西部电视资源,扩大国际文化交流,四川电视台、重庆电视台等十一家省级电视台(包括西南、西北两地区)组成西部集团,决定从1990年年初起,开始拍摄25集电视系列片《中国西部民族风情》,搜集、反映中国西部四十多个少数民族的民风、民俗、民情、民间文艺和民族生活,并把此片作为国际文化交流节目。《川东风情录》是其中的一集,由重庆电视台拍摄。
《川东风情录》摄制组由5人组成,其中3人到石堤,一个是王庆师傅,另两个是他的.助手。
为了在酉水流域取一些重要镜头,他们从1990年8月8日至13日在四川省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石堤区实地拍摄。
仅仅6天时间,他们行程几百公里,奔波三个乡,拍摄了里仁苗家祭祖、“打绕棺”(办丧事,做道场)、土家苗族对歌会、海洋土家花灯、酉水日出、石堤街景(包括背夫、小吃等)等六组镜头。他们还尽量挤出时间,让当地干部、群众观看样片,征求群众意见。
他们一行三人跋山涉水,风尘仆仆地活跃在石堤的山水之间。8月10日、11日,为了拍摄打绕棺的镜头,他们连干了两个通宵,王庆师傅在48小时内仅睡眠了一小时。8月12日晚,在海洋乡小坪村二组拍摄花灯镜头,直到8月13日凌晨3点才结束,赶回下榻的石堤旅社,上床不久,6点钟又起床到酉水河畔拍摄日出镜头。
摄制工作效率高,进展快,态度好,给石堤土家、苗、汉各族人民留下了难忘的记忆。
摄制组在石堤的工作,得到了秀山县民委、石堤区委、区公所、文化站等单位和群众的大力支持和协助,顺利地完成了任务,于8月13日上午离开石堤,又匆匆赶往酉水流域其他拍摄地点——秀山峻岭、酉阳后溪等地。
篇3:商州风情录散文

商州风情录散文
没有石板房,不是商州。
没有包谷酒,也不是商州。
而离开了那如泣如歌如诉的“孝歌”,商州也就失去了她独绝的地域文化特色。
余跋涉商州7县山山水水20余载,感慨颇深,如是有《商州风情录》之笔墨。是为记。
石板房
石板房是我的那些先人们发明的。
他们满身长毛胼手胝足地住进山洞。好多年过去了,他们从山洞里走出来,突然感到外面的阳光很好,可满眼仍然只有石头、石头,无边无沿重重叠叠的石头!于是我们只好用方形的石块砌墙,用宽大的石板缮盖屋顶。从此风雨在石板房之外。恶禽猛兽在石板房之外。
我们荷锄从堡垒步出,在瀑布一样直直照下来的阳光下,大口大口地喘息。寒冷的日子,在石板房里烧一堆疙瘩火,有女人为我们送来饭菜,石板房里就浓浓的,就有了温温暖暖的话题。夏日的夜晚,我们坐在石板房外的月光下闲聊,看狗们蹿入对门的山涧,仰天对月狂吠,松荫里顿时惊起一片鸟声。狗们疯够了野够了,又懒懒地跑回来,卧在石板铺就的房阶上,默默地守望场圃如水的月光。
大山从此更加亲近我们,亲近得挤扁了我们的身体。因此我们只好是一片包谷林,只好是一片在山凹凹抽穗的谷子,甚至只好是一片默默生长又默默死亡的山芋。山中的岁月,只有布谷鸟的叫声年年依旧,而三两枝红杏又老是忍不住地探出篱笆墙外,探出篱笆墙外!
月色乘虚而入,映照得石板房皮明晃晃薄如蝉翼。有清泉自石上叮叮咚咚而来,蓦然感觉,我们早已风化成了一块块石头。
我们也是一片山间的石板房呀!
包谷酒
从粮食垛里溢出来的,是包谷酒。
从商州文化渗出来的,也是包谷酒。
命运如斯。我们只好挥镢开挖,烧一片草莽,种一片土地。于是大片大片的荒地上呼啦啦长起一片满山遍野的包谷。赤日炎炎的正午,我们挥汗如雨地在庄稼地里锄草,任阳光如荒火一般铺天盖地烧,任老太阳给我们赤裸的肌肤镀一层古铜的颜色。宽宽长长的包谷叶子刀刃似的,划破了我们的手臂,汗与血交融的时候,我们便想起了祖先那些酿酒的细节,并且嗅到了从包谷林里散发而出的浓烈的酒香。我们高兴得发狂,粗喉咙大嗓子唱起了商州歌谣,我们又将有好酒喝了。后来,我们背起背篓,一天到晚汗流浃背地收获,如何士光小说中那位种包谷的老人。有三两颗星子,也似乎嗅到了包谷酒的气味,它们呼啦啦地,从我们攀援的山路上追赶而来!
烧酒呀,烧酒呀!
在大雪飘飞的日子里,满山满村都飘溢着浓烈的酒香。腊月天,是烧酒的好日子啊。我们赤裸着古铜色的肩膀,双手捧着满满的一碗包谷酒,高高举过头顶,遥祭天地祖宗,多亏老天爷保佑,风调雨顺的,我们才收了这么多包谷,才酿出了这喷香的包谷酒啊!祖先们呀,你们也来饮酒吧,好叫你老在天之灵得知,儿孙这一年来苦扒苦累,没有一天偷过懒啊!饮了吧,我的先人……女人高兴得哭了,我们是骠悍粗犷的男人,这时也忍不住淌下了大滴大滴的泪水。
再斟起大碗大碗的包谷酒吧,与父亲乡亲一饮而尽。兄弟们呀,这山地太苦寒了,我们怎能不大口大口的`醉饮呢?咋,不会喝,不会喝酒的男人算啥商州汉子?!娃他娘,你也喝点吧,暖暖身子。也许,我们不会唱《红高梁》里的插曲,但我们的男人,是包谷酒一样刚烈的男人!我们的女人,是包谷酒一样醇美的女人!包谷酒的香味,已渗透进了我们的血肉与灵魂啊!
唱孝歌
人生在世哎——有什么好哟,
说声死了就死了,
亲戚朋友不知道——
——《商州孝歌》
那哀哀婉婉的调子呀!
那忧伤欲绝的吟唱呀!
总使我们忍不住泪流满面,总是把我们善良的心像挠钩一样地抓扯撕拽着。我们敲起锣鼓吧,我们围着棺材绕着圈儿唱孝歌。
从《开路歌》一直唱到《还阳》,从天麻麻黑一直唱到第二天黎明,生命是带着歌声离开这片乡土的。亡人生前已经很累很累了,我们不会奏哀乐,权且长歌当哭。
全村人都来默默看你呀,我的老哥!女人们都在为你鼻涕一把眼泪一把地失声痛哭呀,我的兄弟!
你早上还活得好好的,还在对门的山凹凹里锄包谷,晚上一蹬腿就离开了人世,就永远告别了这个给了你苦难又给了你欢乐的山里世界。遗憾的是命运如此无常如此无奈。活的活着,死的却永远死了。而青山依旧,老太阳依旧啊。于是一种深深的悲哀,就如一片积雨云一般,沉甸甸地笼罩了我们的整个灵魂。于是我们为你唱孝歌,唱娓娓的安魂曲。
村里那些满脸沟渠纵横的老人们,又总是在你的灵前,扶着孝子们抽搐抖动的肩膀,默默地流泪,或仰天欷嘘长叹。想起你生前的恩德和你的勤劳苦做,他们就忍不住地跳跃起来,加入我们歌师的行列,用酸涩沙哑的嗓子咏叹你死得超脱,更为自己吟唱活着的痛苦。
唉!我的父老兄弟呀,活着,你把石板房筑在山上。死了,我们把你的坟墓也筑在山上,我们知道,你是生也离不开这山,死也离不开这山的呀!枕山而眠,这何尝不是一种幸福?以石为窝巢以石为墓穴,这又何尝不是一种人生呢?从此你就静静的享福吧,麦妞他娘。石柱他叔,寂寞了,我们唱的孝歌,就会在你安息的田园,日日夜夜地回响……
篇4:乡村情仇录散文
乡村情仇录散文
下午两点,派出所的值班室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电话声,小王赶忙拿过话筒,只听到电话那头传来一段惊慌无措的话语:“快-快-快来人——杀人了——人死了!!!”然后啪的一声,再也没听到别的声音。小王赶忙查看电话的来源,是附近那电屯的,虽不敢确定消息的真假,可从报案者惊慌的语气中一定发生了严重的事件。小王不敢怠慢,赶紧报告了所长,所长感到很震惊,这一带的乡民一向遵纪守法,邻里相处和睦,就连打架的事件都是鲜见,何来杀人之仇呢?
所长赶忙带领5名干警一同前往那电屯,车子刚进入村庄,那凝重的气氛就直袭击而来,所长感到事情比预期中更严重,他们随着村民来到了事发现场,那惨像真是不堪入目,一年轻女孩脖颈处竟然断开,胸部、腹部、背部,都有不同深度的捅痕,到底是怎样的仇恨竟让凶手对一名年轻的女孩痛下杀手呢?
他们赶紧查明女孩的身份,结果很让人吃惊,这是一个背景很简单的女孩,高中毕业后一直在这里租住,在镇上做一点小生意,三年来从没跟人发生口角,做事公平合理,小生意挺红火,平常还挺热心,邻里有个事只要吱声,她准会帮忙,人缘一向很好,按理不该有仇人呀,更让人震惊的是与她一同遇难的还有一名63岁的老人,是她的房东。
这更让人费解,这老人丧偶多年,没有子女,也没见他有亲戚走往,老人多年来一直把剩余的房间租给人,以此来获取生活费用,生活简单而无忧,他不会因没没生活来源而去做违法的事,因此也不该有仇家呀,为什么还被人凶残的杀害于自己屋内呢?警察仔细查看现场,地上一片琅籍,桌椅被砍断在地,血迹撒满一屋,看出来老人在死前与凶手经过激烈的搏斗。
从现场来看,凶手并非老手,手法愚笨而凶残,事后也未清理现场,看来是初犯,初犯案发后往往惊慌失措,乱寻藏身之处,不敢动弹,这样看来凶手并未走远,一定还在附近躲藏,等待夜幕降临后借机逃离。警察把村长找来,让他召集村民到各个隐秘处查看,这时,民警小李看到老人屋后的女卫生间门紧关着,用力推也不开,说明有人在里面,可大声叫唤很久也没人应承,情况很可疑,就一脚把门踹开,门刚打开,就看到一男子浑身发抖的萎缩在墙角,衣服撒满斑斑血迹,口里不停的说:“不是故意的,不是故意的,没想这么做……”
经过医生几日的治疗,这名嫌疑犯终于能安静下来,他说出了事情的经过:原来,他在三年前遇到了小菊,两人一见钟情共坠爱河,很快同居,开始非常恩爱,可因两人都没工作,日常生活成了问题,为了养活小菊,他每天起早摸黑,可因没有学历,没有文化,他只能出卖苦力,尽管如此辛劳,还是只能维持最基本的温饱,一年后小菊就开始嫌他没本事,让他到外地打工,说那样还能多赚些,他为了让心爱的女人过的好些,听从小菊的安排,到邻县打工,每个月回家一次,可小菊对他辛苦付出苦力获取的报酬毫不珍惜,他前脚刚走,她就去和人家打麻将,一天就把他一月给的生活费花光,没钱了就用身子去换取,她的行为很快传到他的耳里,9月,忍辱多时的他再也无法继续保持沉默,就大声追问,她说:“谁让你没本事养活我,你以为我愿意呀?”她毫无怯意的眼睛直视着他,倒让他深感内疚,他说他以后一定更努力挣钱,让她过好日子,让她别再做这种丢人的事,她答应了,可当他放心再到邻县打工回家,却发现她早已离家而去,谁也不知道她的去向,他去她家询问,可她家人也不知她现在何处,最后从与她关系不错的秀梅的嘴里知道她曾说想去投靠邻县那电屯的老韦,是不是到那去了?
他从10月开始,不定期到那电屯守侯,却依然没有小菊的音训,他追问老韦,他也矢口否认曾与小菊有过密切关系,更不知其下落,他说:“虽然曾与她接触过,可没什么见不得人的,我跟她只是认识而已,她去哪我咋知道,你要找人就登寻人启示,别来烦我。”他看到老韦如此强硬,就悻然离开,他本是老实巴交的农民,哪敢招惹别人呀。
可他准备回家的时候却听到了一些传闻,说黄土都快埋到脖子的老韦几个月前曾有一年轻女人与他同出同入,态度暧昧,真是艳福不浅呢。他一听就联想到小菊,是不是她呢?他觉得对付老韦光靠好言相问是打探不到任何消息的`,于是他上街买了一把宰猪刀,想以吓唬的方式从老韦嘴里套出消息。当他兴冲冲的直奔韦家,看到大门紧锁,他就使劲拍门,租住此房的小丽从里面开门,问他有何事?他说让她把老韦叫来,他有事相问,小丽看到他气势凶凶,似乎来闹事的,就赶忙说老韦不在家,出去串门了,只有她在睡午觉,家里没别人了,就想把门关上,他看到一个小女孩也敢如此对待他,顿时怒火中烧,就用刀向小丽脖子挥去,还向她身上一阵乱捅,她惨烈的叫喊声惊动了在隔壁房睡午觉的老韦,老韦连忙打开房门,这时已经疯狂的他冲了上去,把刀向老韦挥去,老韦情急之下赶忙退回房里,随手拿起一条长凳来挡,可却被他一脚踹开,老韦又拿起桌上热水瓶向他砸去,却被他灵活躲开,他看到再没办法拿别的物件,只好徒手搏斗,最终倒在血泊之中。
可当他杀人入狱后,还一直没有小菊的任何消息,到底小菊与老韦是否有染,小菊的失踪与老韦是否有关联,他都没真凭实据,只凭一些传闻就犯下了不可弥补大罪,他说要是能重新选择,他宁可从没认识小菊,更不会让怒火把良知埋没,让两个无辜的生命在他手里断送。可他的悔恨已经太晚,他将为他的愚昧与冲动付出沉重的代价。
篇5: 乡村风情作文
五一期间,我回到了乡下的外婆家,那里山环水绕,绿竹葱葱。真是幽径闲适的小村庄。
山村的早晨是美丽的,清早推窗眺望,只见一缕缕淡淡的晨雾像绸带飘在湛蓝的天空,好像一个个身穿白纱裙的少女在翩翩起舞,在夕阳的照耀下婀娜多姿。
外婆带着我看村里的伟大杰作。我一瞧,有点诧异:山上山下,一层一层绿色梯田。把山堆砌地像一座座玻璃宝塔,田水反射着阳光,像无数数不清的眼镜,照亮了深山的莽林。已久开出的梯田,最高的竟有86层,直像架了云梯上青天。
到了8点多钟时,一个个小村庄开始沸腾了。家家户户的大白鹅,还有我家的小鸡仔、老母鸡、大公鸡都叫着争食。孩子们打打闹闹地走在上学的路上;大人们呢,则拿着镰刀下地干活去了。之后,又是一片“叮叮当当”的声音。
山村的傍晚最令我难忘:农民们收工时,故意像猪八戒一样扛着锄头大模大样地走回家,孩子们也唱着欢乐的歌曲,回到家。一回家,包一丢,又约别的孩子玩儿去了。逮蛐蛐、捕虾蟹了。
夜晚,我正准备洗澡,可是乡下哪儿有水呀?我看别的孩子,直接把衣鞋裤帽脱个精光,从桥上往河里一跳,享受大浴缸去了。唉,一个城里娃哪里受得了那么脏的水。
乡村就是这样一个好玩的地方,虽然环境没有城市好,但当地的村民的淳朴风情是美好的。
篇6: 乡村风情作文
乡村的房子虽然没有城里的大厦那么高大,但乡村的景色却比城里的景色美丽多了!清晨,打开窗子,出现在我眼前的是一大片白茫茫的雾,像轻纱弥漫在空气中,散发着淡淡的香气……雾渐渐地散去,我来到小河旁,站在小河边,凝望着水平如镜的河水,时而听见河水汩汩的`流淌声……阵阵微风吹来,拂在脸上,轻轻的,柔柔的,时而听见几声虫鸣,几声鸭叫。
河面泛起一波一波的细纹,刚升起的太阳把阳光洒在河面上,像洒了许多亮亮的碎金……河边的芦苇又抽出了新绿,被风吹得摇摇晃晃的,远处的田野,广阔无垠。青青的麦苗像一块大地毯,在蓝天下轻轻飘动;蚕豆和油菜,碧生生,绿油油,在阳光下,在微风中,伸展着自己柔软的身躯。中午,太阳高挂空中,虽然艳阳高照,但清风习习。在人们的谈笑中,夹杂着几声鸟叫,别有一番情趣。放眼望去,田野里盛开着星星点点的野花,红的、白的、黄的……在绿叶的衬托下,显得更加美丽了。农田里各种各样的庄稼在阳光的照耀下,生机勃勃。走在田间的小土坡上,阵阵香气扑鼻而来,沁人心脾。
我俯下身子,摘一朵小野花,它嫩嫩的,香香的,我要把它带到繁华的城市去,给城市增添一份清新,一份自然,一份芳香。傍晚,夕阳西下,落日的余辉照在河面上,把旁边的云彩映成了红的,黄的,紫的……在宝蓝的天空中随风飘向远方,留下一条条丝绸般的脚印。乡村的黄昏,是秀美恬静的。晚上,漆黑的夜空里偶尔听见几处蛙鸣,如同把所有的一切罩在了魔法师的长袍里,让辛苦了一天的人们在安静的环境里好好休息,准备迎接明天的太阳。乡下人家,不论在什么时候,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篇7: 乡村风情作文
我的家乡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科右前旗归流河镇,最有名得到是科尔沁王酒业公司。我的家乡虽然没有高楼大厦,没有城市的繁华热闹,也没有霓虹闪烁,更没有西沙群岛那样富饶。但却有着朴素中带着几分华丽的美。
家乡,有绿绿的连绵起伏的群山,清澈的河水,碧蓝的天空,一望无际的原野,鲜艳的花儿,茂盛的小草,像忠诚的卫士一样守护着大地母亲的肌肤。家乡的人民是纯朴热情的,只要你们有机会来这里做客,家乡的人一定会拿出上等的科尔沁王酒和纯正的饮料来,热情的款待你们。
我们这的乡村人家还喜欢在房前屋后中华、栽花,如:月季花、芍药、高粱菊、大丽菊、玫瑰、串红、美人蕉等。春天,花儿动开了,芳香扑鼻,我都沉醉在那花丛中迷人的香味中。
家乡四周群山环抱,一座座大山像是手牵手,连绵不断,重重叠叠,美丽极了!尤其是春夏两季,家乡的田园山野是那样的美丽,让人流连忘返。春天百花盛开,花丛中蜂飞蝶舞,小草也从地下探出了小脑袋,夏天,蚂蚱、蛐蛐、蝈蝈和螳螂也一展歌喉。草丛中偶尔开出几多小花,把草丛点缀得更加美丽!
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我向往现代的大都市的热闹繁华,也憧憬着江南水乡的清悠恬静,然而我更加迷恋家乡朴素中带着几分华丽的自然之美。
篇8: 乡村风情作文
我的家乡十分美丽,到处山清水秀、鸟语花香,有一道独特的农家风情……
过去的时候,经过弯弯曲曲的小路,终于来到了家乡……
现在是秋天,是收割时期。看见农民伯伯在地里拿着镰刀 去收割稻谷,他们的头上全都是汗,但也笑得像一朵菊花一样。我感到很好玩,便兴冲冲地跑下田,学者农民伯伯一起收割。到了中午,我虽然满头大汗,但有很大的收获……
傍晚,我躺在柔软的草地上看日落 ,天上的白云变得火红火红的,就像一个害羞的小姑娘一样,再仔细的 看一看,红当当的天上还有许多成群结队的燕子,它们是我们的好朋友,在我们的屋顶上筑巢,帮农民伯伯捉害虫呢!晚上,我们不睡在床上,只睡在硬硬的地板上,我睡不着,只好走出去家门口,抬 头一看,漆黑的天空上挂着闪闪发光的小星星,正在一眨一眨的眨着眼睛,就像蓝宝石一样,照亮了无边无际的天空啊!一天就这样过去了,乡下的生活多么美好呀!乡下的生活多么自然呀!乡下生活多么和谐呀!我以后要经常去乡下游玩、观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