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快饿死啦”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7篇关于家乡的美文:记忆中的小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后的关于家乡的美文:记忆中的小院,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篇1:关于家乡的美文:记忆中的小院
天津,是一个让我梦萦魂牵的地方。也是让我永远怀念的地方。
我们小时候,我爸爸在天津跟着大姑上班,每天吃住在大姑家。那时候,每逢我们放假或是农闲的时候,妈妈便会带着我们姐妹其中的一个去天津大姑家探亲。小时候我们最渴望的一件事情大概就是跟着妈妈去天津走亲了吧!
大姑的家在天津河北区的一个四合院里住,院子很小,这在当时以住房最为困难的天津来说是很正常的。这个院子不光小,而且住着四户人家。
进门的第一家是二梅家,二梅用大家的话来说是一个天不怕地不怕的野丫头。她谁也不怕,也很不怵事,逃学打架是很平常的。而且她还瞒着爸爸妈妈偷偷的烫了爆炸式头发。印象最深的就是当年二梅骑着她那辆破飞鸽自行车驮着我飞一样的在人潮涌动的天津大街上如入无人之境的往来穿梭!身后留下的是我俩开心的毫无拘束的大笑声……
第二家是升子家,他家是炒干货的。每天天不亮的时候他们全家就会早早的起床闹腾着点火搬东西,新的一天就在他一家的吵嚷声中开始了。等到我们起来大姑父出去买豆浆油条的时候,小院子里他家已经炒出来很多的大箔萁的五香瓜子、松子、板栗等好多的干货了!我们便会偷偷的在走的过程中偷偷的抓一小把放进裤兜里。现在想起来他家的五香瓜子是最好吃的。里面有八角,茴香籽,等好多的料,吃起来嘎嘣脆,香的诱人!赶上生子他爸高兴的时候会给我们拿一张裁剪好的折成三角形的报纸装上一兜慢慢品,我们吃的很慢,只能是品,舍不得吃太快!
闲暇的赵婆婆每天的事情就是剪窗花。她当时才60多一点,却显得很老的样子,整天驼着背,后面鼓起一个大大的包,常年坐在院子里自言自语的剪窗花,她究竟说的什么永远也没人能揣摩的出!
大姑父在天津桂顺斋糕点厂上班,他每天基本上都是不在家里呆的。等到下班的时候他会带回来用牛皮纸袋子装的糕点的下脚料给我们吃。里面全是好东西,有半边拉块的核桃酥,上面有杏仁,核桃仁,有花生仁和瓜子仁什么的,总之,简直是太好吃了!还有 很多的叫不出名字的小点心,白色的小圆点心上面中心点缀着一点点的粉色,粉颜色的中心是一颗绿色或紫色的葡萄干,真的是又美观又好吃!偶尔的还会吃出一两块月饼,月饼里面的馅是五花八门的,有白糖馅儿的,有豆沙馅的,里面还放有一种叫做青丝玫瑰的东西,花花绿绿的很是好看,现在想来那大概就是现在的果脯吧!
在小院的最东面,有一棵很古老的桑葚树,记得当时我和表哥牵着手用胳膊都搂不过来,究竟有多少年了,院子里的老人们谁也说不清。每到桑葚熟了的时候,我们都会早早的起床,为的捡落了一地的桑葚吃。
现在,令我梦萦魂牵的小院早已经不复存在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片片的高楼林立。而我,却依然活在当年的那个小院落里,那是我一生永远也走不出的记忆。用来世今生都无法抹去的童年最为美好的回忆!
篇2:记忆中的小院作文
记忆中的小院作文
记得小时的自己,总喜欢在乡村的外婆家,与他们一起,在房前的小院里嬉笑玩耍。清晨的风微微泛凉,带着花香,小院的门轻轻作响。
每每到了春天,外婆种的花会在小院里开放,让小院变成一片花的海洋。我会与外公一起,跑遍青砖铺成的院墙内外,用小手捧起随风飘落的花瓣,满脸骄傲地向外婆炫耀。
到了烈日炎炎的盛夏,我会迎着清风,迎着花香奔跑、嬉笑。累了就坐在外婆的摇椅上,听着外婆的往事沉入梦乡。每到繁星闪耀的夏夜,外公会用他的手臂托起幼小的我,把我放在他肩上,一起在浩瀚的星空下,追寻着小院里闪着金光的萤火虫。璀璨的星光下,张开双手挥舞的是我,一脸慈爱的是他。夜来香扑鼻的馨香弥漫小院,与“沙沙“作响的树叶,点缀着这发光的夏夜。
即使到了沉寂的寒冬,小院里仍洋溢着欢乐的气氛。当雪花仙子迈着轻盈的舞步翩翩起舞时,我也快乐得手舞足蹈。我会拉着外公、外婆,让他们和我一起堆雪人。外公外婆蹲在我的两侧,时不时地把我红红的小手放在嘴边哈一口热气,用粗糙的双手帮我揉搓,一边揉搓一边叮嘱:“当心感冒!”那时的冬天,我从不感觉寒冷。
时间如流水,当外公的臂膀再也托不起我时,当外婆再也无法去照料那些娇艳的花朵时,当花儿再也不飘香,庭院铺满枯枝时,当青砖绿瓦的小院已无人问津时,别离,近在眼前。
时间是很吝啬的,当你尝到到幸福的.味道时,它却急急忙忙地收了回去。
母亲再次带我回到小院时,这里已不再是往日的模样。春天的风泛着凉意,没有了扑鼻的芬芳。蝴蝶嫌弃地飞过枯瘦的花朵,逃离这个院子。外婆的摇椅还在轻响,但往昔那个给我摇着扇子,一脸慈爱的讲着故事的外婆已经不在了。眼前所见之景再也不似原来,我能感觉到的只有悲凉,浓浓的悲凉。
远方的几支海棠还在顽强开放,可似乎风雨一来,便会零落成泥。欢歌、笑语、花香、繁星,还有那微笑着的雪人,一切已不是我记忆中的模样。
母亲说,我们迟早要别离,可我竟没想到,一切都来得如此之快,如此之狠。心里隐隐作痛,就像一把刀,直直扎进了我的心里。不过,流出来的不是血,而是浓浓的悲伤。

别了,那记忆中美好的小院;别了,我最多彩的童年。微风带着枝叶轻轻作响,没有了百花怒放的十里飘香,只有怅然,和心底最深处的忧伤。
篇3:童年记忆中的小院散文
童年记忆中的小院散文
多少年来,让我始终忘不掉的,是我童年时居住过的小院。丁香花开了满树,玫瑰花开了满院的情景,经常在我的梦境中出现,有时一首经典流传的茉莉花开的老歌,也能把我带回那花园般,纯美的意境中。往日那些童趣,快乐的日子,就会 一 一呈现在我的眼前,童年的记忆是那么的刻骨铭心,是那么的难以忘怀,也在我的脑海里留下了永恒的图象。
那时我们家居住的是一个日式房子,红砖,灰瓦,尖顶,往外凸的宽敞明亮三角式的大落地窗。每天清晨,窗户就会把那明媚的一陽一光收尽屋内,照在身上暖融融的。房子的周围是用灌木和红砖围成的小院。在离房子前十多米处,有一条一尺宽的小水沟,我们都叫它洋沟,洋沟是用石头凿成的园弧底型,有半米多长一块,每块相接而成,能有几百米长,向两边伸延到两端的下水井口,每当雨过天晴时,洋沟里的积水就象一条小溪流经门前。洋沟的前面是我们家的“自留地”,每年的春天,我们就掐些树枝插在菜地的周围,干树枝有着顽强的生命力,在一陽一光的照射下,发出了嫩一嫩的绿芽,在春风里,使劲的伸着懒腰向上挺拔着。在厕所的窗外下面,有个小鸡窝,母亲圈养了几只鸡,我和妹妹弟弟们,每人都“领养”一只小鸡,母亲说:自己喂自己的鸡,自己吃自己鸡下的蛋,所以我们有时就偷家里的大米,喂自己养的小鸡,把鸡撑的嗉子都歪了。有时鸡撑的快要死了,母亲想把鸡杀了,因父亲不在家,母亲也不会杀鸡,我们也帮不上忙,忙了半天母亲也没把鸡杀死,鸡就带着伤口在小院里又蹦又跳,扑腾了一会,血流干了,鸡也死了。到现在我们一想起这件事就笑的前仰后合。小院的中间有一棵杨树,那高大宽广的树冠,在一陽一光下,招展它的枝叶,洒下一地的荫凉。天热的时候,我们就坐在树下看书,母亲择着从地里拔的菜,这种情景至今想起还是那么犹新。窗外母亲栽种些丁香,玫瑰,月季等花卉。在小院里栽上樱桃树,桃树,葡萄等果树。 离门前不远处, 摆放着朋友用 腻子粘成的玻璃鱼缸,在里边养些金鱼,草鱼等 ,鱼儿在有限的小天地里自一由自在畅游着。
每年的夏季,小院都笼罩在一片绿色和花簇之中,在姹紫嫣红的花丛和绿树里,显得那么整洁漂亮,那一棵棵樱桃树上的小樱桃红红点点,害羞的躲在密密的叶子里。那枝枝的丁香花星星闪闪,放出浓郁的香气。那白色的小玫瑰花爬满小院的墙上,散发出淡淡的玫瑰香味,参杂在空气里沁人心肺,让人的心情也跟着怒放。
那一株株红玫瑰,月季,地瓜花等盛开着一朵朵大花,显得那么富贵美丽。那些步登高花,假桃花等各种小草本花卉,虽不争奇斗艳,但却静静吐露阵阵芬芳的清香。
每天早晨,鸟儿清脆的歌声回荡在小院的上空,小院在蓝天,白云,绿树的辉映下显得那么的幽静。小院就象一个小花园,这小院虽不象园林那种雅致,经典和名气。但也能让人感到,人间仙境般的'心醉,在鸟语花香的境界里,我的家人可以悠然自得地感受生活的平静,快乐和充实。
还有母亲带领我们栽种的各种各样的蔬菜,绿油油的一片,微风吹来,一阵幽香,清新,淡雅的泥土气息迎面而来,这小院,又象一个农家小院。那黄瓜架上,根根黄瓜披着绿衣,顶着黄花挂在上面。还有挂满葡萄的葡萄架上,一陽一光从叶子的缝隙中投下细碎的光影,落在地上星光粼粼。这些藤棵生命,就这样叶与藤蔓的唯美缠绕,淡淡的相牵着,去迎接春,夏,秋,冬四季的轮回。在这小院里,我和家人共同拥有和度过了那些幸福,闪亮的日子,这小院也伴我走过悠悠岁月。
小时候,我尤其喜欢夏天的傍晚,夕一陽一西下的情景。吃过晚饭,在小院中间放上一个小桌子,左邻右舍的大人小孩聚集在小院里,孩子们在一旁嬉戏着,奔跑着。来自天南海北的大人们,南腔北调的狂侃着,风趣幽默的谈论着家常里短,一边喝着茶,一边欣赏着夏日的自然夜景,在阵阵的清风里,就会闻到玫瑰,月季,丁香花散发出的香气,那些蛐蛐也来凑热闹,在这恬静的小院里轻轻的歌唱着。
有时到了晚上,我和妹妹就把两把椅子对上,中间再放个凳子,把小被铺上,就象个小摇篮,躺在上面仰望着夜空,看着北斗,数着星星。琢磨着月亮上的小兔子是在给小树在浇水吧?月光下,那斑驳的树影印在衣服上,就象穿了件花衣服......。这些影像,象古老的童话,伴我慢慢长大,小院的一切,印在了童年的记忆中,也留下了那些永远也抹不掉的美好回忆。
时光带走了一切,时光留下了一切,我在时光里回忆,在回忆中慢慢的老去。
我怀念逝去的童年,还有小院里的一切......
篇4:记忆中的小院作文600字
一年了,我回来看了这个小院,可我对故乡的记忆,因为时间的微风轻轻的拂过,在脑海中渐渐的不再清晰。被吹得越来越远……而这个院子里记录了我和姥爷那只剩一点的记忆……
姥爷有烟瘾,可姥姥管的严,他经常坐在门口吸烟,白色的烟向上飘,仿佛在那一刻,他才觉的解脱。今天我又来到这个院子,门还是那个门,上面有点生锈,姥姥自从姥爷去后,便搬到了姨家里,我正要敲门,妈妈说:“没人住了。”我想:对啊,没人了。我推开了门,院子里杂草已没过了脚脖,记得以前衣服挂在晾衣绳上,衣服随着风轻轻扬起,像在跳舞一样,可现在缺了梁医生上的衣服,也缺了那声:“回来了?”院子里有一个摇椅,在微风的带动下,发出了“吱——吱”的声音,还梯子上也都是爬墙虎,我轻轻推开了门,光照进了屋里,像是黎明中的第一缕阳光,我轻轻掀开屋里的帘子。,里面还环绕着淡淡的烟味,屋里十分暗,就算打开了灯也没用,他们节省了一辈子,电灯泡的瓦数也很低,厨房的碗筷上,落的都是灰尘,地下有几个烟盒,我又看见了一个大纸箱,里面竟然有猫,虽然,家里没人住,可它依然在这里守护着这个荒凉的院子,守护着它曾经的家,在屋里还有一排木制的柜子,因为时间太长了,上面的漆都卷了起来。柜子的上面还有一个老式摆钟,算起来,也有些时候了,可却依旧很准,嘀嗒——嘀嗒,突然哐的一声,好像在,一下子叫醒你,让你知道了,时间像水滔滔向前进,从不曾停留半分。
那时我属鸡,装棺的时候不让看,在装好后,盖上了红布,那红布盖住了姥爷的气息,那红布也带姥爷去了一无忧无虑的地方,那里没有邪恶,也没有病魔,也正是那块红布,带走了我对姥爷的一些记忆……
我对姥爷的记忆,也只剩这个院子里的了。
篇5:关于家乡的记忆的美文
冷墙一堵,流年偷换,怎奈匆匆路上陌人;百花落尽,万般萧条,从此繁华烟消云散。
我轻轻抚摸着干干的土地,仔细凝视着它那布满皱纹的皮肤,我相信,它会记得我曾经的一切,即使一切都变了,它,也会像现在一样,温和的出现在我面前,永不改变。远处,几个已枯黄的玉米杆在寒风中瑟缩着,弯着瘦巴巴的腰,我呆呆的看着,这土地所给予我的、似曾相识的纪念品。
我们家的地,是有趣的。
当时,父亲有一块玉米地,还出钱在旁边挖了一口水塘,不大,两三平米的样子,但并不是很浑,在水塘上方有几棵白杨树,一到了春天,白色的柳絮就如朵朵白雪落入水中,但一落进去,却不会消失,而是轻浮的在水上飘荡,小的时候,我常想,大概天鹅远处看也就是这个样子吧,
不过,我和琪琪并不在乎这些轻浮的东西,我们在乎的是池中的精灵。这个池子,是个寂寞的池子,只有小蝌蚪才会来安家。这种小精灵并不怕人,甚至有点调皮,它在水底,你在水上,你瞧它,它也瞧你,大眼瞪小眼,相安无事,可你一旦想跟它们玩玩,把手伸进水里,它们就都摆着黑不溜秋的小尾巴开了,把“屁股”对着你,显然的鄙视!我和琪琪几次眼疾手快的去抓,结果连个毛都没抓到,只跌了一身泥!
我们家的地,是松散的。
记得那一年夏天,特别热。就连蝉,也是有一搭没一搭的叫,一会低,一会高,不知是什么时候,从西边来了一些挖掘机,干了好久,后来又不干了,土被挖去了好多,地面被分割称不同的形状,有的地方被孤立起来,像一座“小丘”。我和琪琪一人拿着一把扇子,边扇边向地里走,我们特别想尝试一下攀登的滋味。
放下扇子,撸起袖子,干!琪琪先爬,我再爬。看着琪琪在上面打滑的身影,我哼了一下鼻子,不就是个小土堆吗,看我的!我提了提裤腰,后退几步,嗯,这个地方有个树根,可以用来攀登,想到这,我一个箭步冲上去,扒住树根。哎呀,不好!这土看上去结实,没想到这么软,那树根一拉就下来了!而且,每迈一步,脚都会埋在沙里。眼见我就要滑下山坡,情急之下我一把抓住了其其的裤子,幸好“小丘”不高,我又拉了一下琪琪,总算是爬了上去,我看看在下面提裤子的琪琪,略带歉意的一笑,“抱歉啦!”
我家的地,是荒凉的。
转眼已入秋天,有人在我们地周围垒了一道墙,很高,很厚,冰冷冰冷的,听人家说,是要盖楼,一个很大的小区。
一天,我带着琪琪绕过墙,看到了我们的地,已荒了,而且大半都被挖掘机吞噬了。留着的地方,竖着几个玉米杆子,已经枯了,在寒风中瑟缩着,弯着瘦巴巴的腰,我们互相看了一眼,没有说话。半天,琪琪忽然说∶“真没意思,你带我来干什么?”
我呆住了,没说话。但自此,我们两个,就不知为何疏远了,终于,有一天,我们彻底再也不在一起玩了。
时光流转,流过不同风景的两岸,现在,一切都变了,唯有这片土地,静静地守在这里,像一个人看破尘世的老人,冷冷的看着这世间的变化。
公众号:最好的我们一直在路上
篇6:关于家乡的回忆美文:记忆中的故乡
“喔喔喔”的鸡鸣清晨,或落日夕阳暮晚时分,我的故乡则坐落在江边的一个小村庄,那一缕缕或一股股炊烟袅袅升起,依稀清晰可见;而横在小村庄前方的是一段笔直且铺有厚厚一层鹅卵石子的大公路,随之这条公路并一点点地蜿蜒曲折地向着西南方向延伸而去……
那时的公路儿,高低起伏,时隐时现,极似风中的一条长长飘带,沿着西南方向的小山坡,朝向山中重重叠叠的岗峦顺势飘去。它既能通向长江边,又能通向县城和市里的一条路,而它的两旁,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些不同的树木。这条公路,且人来人往,是进城买卖、进城上学、进城办事的必经之路。所以,这条公路是致富之路,也是希望之路。
20世纪六七十年代,那时公路两旁的树木高大挺拔,郁郁葱葱,是乡村道路上一条自然且秀丽的风景线,当然,更是整个夏秋之季进城办事的人,偶尔在树底下避暑纳凉的最佳去处。只是在““””末期,公社解散,和即将实行分产到户,那时不知因谁起哄瞎闹而胡编一说——所有公家的东西,都要分到家、分到户;再后来又不知怎么就被人讹传成了——谁家先抢到公物,就归谁家。谣言一经散布,顷刻间公路两旁的大树,就被附近各个村庄的人们团团围住,胳膊粗壮的大人们抡起那闪着寒光的砍刀,把一棵棵大树给放倒了,且抱起大树的主干,余下部分——树的枝桠则由家中的小孩们负责着,他们就这样乐颠颠地抱回家中,占为己有。一时的混乱现象,引起当地政府的高度重视,幸亏当地政府采取了果断措施,及时刹住了这股“歪风”,抑或“邪气”。可是,公路两旁好端端的树木,就这样被无情地给毁掉了,实在是令人心痛与叹惜!然而,在这片土地上出生长大的人,不管是现在依然选择了坚守故土,还是有人跳出“农门”后选择到外地工作与生活,可对过往的那些事儿不会轻意忘记,时常却会在脑海中浮现并怀恋一番,而后又要匆匆地珍藏于心底——且小心翼翼!
20世纪八十年代,进城实现“山鸡变凤凰”,中考——对于那时的农村娃来说,则是一条最便捷之道,而高考却应算次之。关键那时农村的生活,还远比不上城市的生活水平。可以说,那个时候的大部分农村人家的生活依旧相当穷苦,也就是说农村生活依然十分困难与紧巴。如果在那个岁月,一个农村孩子能够考上中专,可成了当地的香饽饽了!因为一旦考上中专,毕业后国家不仅给安排单位,分配工作,还拿不菲的工资,比在农村里干农活的人挣得可多了去咧,而且还把农村户口转成了城市户口,这在当时不仅相当光荣,还相当引以为傲的!这对一个农村家庭来说,是一件十分利好的大事。那个年代,国家正是靠着这种激励机制把当地农村,抑或是说把整个中国广袤的农村里所有上学的孩子们的上学热情与竞争意识给激发了出来。孩子们相互竞争异常激烈,暗地里相互较劲也异常残酷!特殊的时代造就了一批人,更影响了一批人。有些影响,甚至会让经历过这一时代的人,终生难忘!
每个人对故乡都有属于自己的独特记忆,也许是一件玩具,也许是一粒糖果;每个人的一生印记,尤其是那些漂泊在外的游子,始终缺少不了对故乡的记忆,或许它只是一座桥,又或许它只是一条河。而对故乡的记忆,无论是疼痛与伤痕,还是甜蜜与幸福,最后,每个人总会自发地生出一种祝福——祈盼故乡越来越美好!
篇7:长长的小院经典美文
长长的小院经典美文
小时候,我总喜欢躺在院子中央月亮门的台子上,看看院东头,再看看院西头,看看院东头的月季花,是否已经开出了清香的朵儿,再看看院西头夕阳下的无花果树,是否已经长满了风致的叶子。
那时候啊,我总是一个人静静地躺着,痴痴地仰望着天空。天空是湛蓝的,湛蓝的像一条绸缎,上面不沾染一粒尘埃,湛蓝的好像它有了生命一样,你深呼吸着,深呼吸着,就能嗅到那天空的香。湛蓝的天空宛若一片海,只是那海水没有汹涌澎湃,而如一股清泉,默默地流淌着,我想,那是天上海的样子。
小院不宽,却很长。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院子东西的长度足有二十六米。二十六米啊,什么概念呢?我可以在院子里踢足球,跑步,骑自行车,甚至帮父亲来来回回推着他那发动不开的摩托车。三五趟下来,我便已气喘吁吁了,身上的衫子被汗水打湿了一大片,在阳光的照耀下,那被汗水浸透的地方,呈现出一道比疆土还要辽阔的光芒。父亲看着我那呼呼地喘着粗气的样子,一边和蔼地笑着,一边关切地说:“怎么了,累了是不是?你先歇会儿,待会儿再来推。”我傻傻地摇着头,说:“还,还行。我不,不累。”那时的我啊,真是太懒,太懒了,我一面帮父亲推车,一面在心里偷偷地想:“什么破车子啊,怎么这么难发动呀。什么破院子啊,怎么这么长呀!”在我的企盼下,天公作美,飘来一片乌云,雨珠如豆,打在了我和父亲的身上。父亲挥挥手,说:“下雨了,别着凉,赶紧进屋,今天不推了。”
多年之后,父亲走了,流干最后一滴泪的.我躺在床上,怔怔地出着神,晚风,急雨,沙拉拉响的窗户。我拉开了窗帘,透过那蒙蒙雨雾,似乎看到了一个残缺不全的世界。世界破碎了,那流淌在大地上的雨水,就是碎掉的玻璃渣子。此时,我那早已麻木了的耳朵忽的颤动了一下,父亲那熟悉并带着关切的话语如一道闪电,劈开了这初秋时节的冷雨,清晰地送到了我的耳畔:“儿子,外面下雨了,你冷不冷啊!你关紧窗,别着了凉。”我猛地抬起了头,看到窗外那原本布满沙土的大地,此刻被雨水冲刷的干干净净。脑海中立刻浮现出当年帮父亲推车的往事。我想:“原来当年的小院那么长,是有道理的。小院长点好,还是长点好啊…”
夏日的傍晚,小院里飘荡着一阵阵蝉鸣的声音,而结满果子的无花果树上,也传来一股股的香味儿。一家人舒服地躺在凉席上,聊着天儿,聊着当年艰苦的日子,再摘下一盘果子,吃上几颗,咀嚼着眼下火红日子的甜味儿。
岁月一点点的流逝着,萧瑟的秋风摇曳着地上沉睡的落叶,光秃秃的树干就在着寒风中孤独地伫立着,寂寞的冬天就要来了。然而小院的冬天并不是寂寞的,院子的一角有一个父亲用雪花堆成的雪人,它的眼睛是煤块,鼻子是胡萝卜,而嘴巴,嘴巴是什么呢…
春天的早晨,太阳还没有升高,羞涩的脸蛋隐蔽在云雾中,只露出了半个眼睛。院子里雾腾腾的,窗台上的花儿还悬挂着没有挥发的露水,好像是小姑娘那迷人的泪。。我踩着楼梯,爬到房顶上,俯视着小院儿里的一草一木,俯视着小院那长长的水泥路,上面有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的脚印,还镶嵌着我幼年时的笑脸。我仰望着天空,天空已经不再湛蓝,坏了双眼的我面前已不再清晰,或许小时候心中那些天蓝色的梦,已经隐隐绰绰的,变成了泡沫,变成了天空中的雾影。
后来,村里要拆迁,我们一家人从小院里搬了出来,过上了居无定所的日子。搬了家的我太想老房子了,我也太想小院了,所以就偷偷地回去了几次。看着眼前那陌生的景象,我心中空荡荡的,好像整个世界都变的低矮和压抑,整个大地变得满目疮痍,失去了原有的蓬勃和生机。房子早已被推倒了,坍塌的砖块被人搬了个干净,而小院已经不复存在了,上面长满了密密的杂草,堆积着厚厚的黄土,铺满了千百块碎石。,上面还飘着凄惨的风。凄惨的风啊,你能卷起地上的黄土和杂草,掀开那些顽固的碎石,却再也不能吹过小院那长长的路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