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糖糕”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0篇寓言故事:中州之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寓言故事:中州之蜗,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寓言故事:中州之蜗

篇1:寓言故事:中州之蜗

寓言故事精选:中州之蜗

寓言故事是文学体裁的一种。含有讽喻或明显教训意义的故事。它的结构简短,多用借喻手法,使富有教训意义的主题或深刻的道理在简单的故事中体现。

中州之蜗

一只生长在中州的蜗牛对蚂蚁说:“我快定去看看泰山的日出!”

蚂蚁非常的诧异,问它:“你知道泰山离这儿有多远吗?”蜗牛说:“这倒没有想过。”

蜗牛仔细询问了来往的飞鸟,才得知道泰山遥遥,江汉迢迢。“以我的爬行速度,东去泰山,估计走完这路程需三千年;南到江汉平原,算一下也要三千多年;而我的生命却只有短短的几年!上天对我真是太不公平了,让我什么志向都无法实现!我活着还有什么意义呢?”蜗牛越想越悲愤,终日不食不睡,很快就忧郁而死。

蚂蚁十分悲伤和惋惜地说:“唉,你为什么不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再去定目标、树立志向呢?”

寓意启示:应根据自身的客观条件去确定合适的发展方向,不应眼高手低,好高骛远。

奉承和谩骂

乌鸦又衔着一块肉在树上休息,一只狐狸来到树下。

乌鸦想,他肯定又是来奉承我的。这回我可不上他的当了。任凭他把好听的话说上十箩筐,我也不理他。

谁知,狐狸却开口大骂起来:“你这臭嘴婆娘,顶风臭十里!穿一身丧服,叫人看了就作呕!还有你那破嗓子,比驴叫还难听100倍! ”

乌鸦没料到狐狸会来这一手,听着听着,便气得浑身打起战来。她刚开口回骂,肉从嘴里掉下来,狐狸叼着肉,一溜烟跑了

乌鸦叹息道:“看来,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抵御不了奉承不行,抵御不了谩骂也不行啊!”

无论是过分的赞扬还是贬斥,都易使人情绪冲动而丧失基本的判断力。因一时冲动而酿成大错的例子不少,后来者如何能不三思!

麻雀与雕大哥

在低空飞旋的麻雀,见一只雕悄悄飞落地面,好奇起来。他快速飞到了雕的上空。只见雕张开翅膀,猛地抓住一条浑身花花绿绿的长蛇,用嘴快速啄碎蛇头后,将蛇吞进肚中。整个过程一气呵成,看得麻雀胆战心惊。他担心地问道: “雕大哥,你刚才吃的是眼镜蛇吗?”

“是啊。”雕点了点头。

“真是吓人,你不怕他咬伤你?”麻雀睁大了眼睛。

“我跗跖(fūzhí)上长着坚硬的'鳞片,身躯有丰满的羽毛保护,再说我速度特快,眼镜蛇都没反应过来就结束小命了,有什么可怕的?!”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万一不小心被蛇咬一口怎么办?”小麻雀仍然很担心。

“只要胆大心细,就不会有万一。”吃完蛇的雕,在羽毛上抹了一下嘴,说。

“难道就没有万一吗?!”边飞边想的小麻雀,一不留神撞在了眼前的树干上,晕倒在地,恰巧被小猫捉住吃了。

说谎话的人

有个人卧床不起,病情十分严重,他绝望地祷告众神,说若能使他病愈,他一定奉献一百头牛。众神想试验他一下,便用灵丹妙药,使他康复了。他病好下床后,没用真正的牛来酬谢众神,而用面团做成了一百头牛,放在祭坛上烧了,并念念有词地祷告说:“诸位神明,请接受我所许下的承诺吧。”这时,众神们认为他用骗术亵渎了神灵,便在晚上托梦告诉他,要他到海边去,说在那里可以找到一千块雅典钱。他醒来后,高兴极了,直往海边跑去。结果在那里遇到海盗,被他们抓去卖了,卖了一千块钱。

这适用于说谎话的人。

篇2:寓言故事之袋子

寓言故事之袋子

一个穷人和老婆的生活是怎样的?当然能够想到。没有一天老婆不责怪他,不骂他,甚至有的时候她把老公拖到灶台后边用扫帚打他,他根本没有一刻安宁和惬意,有时候真的不知道怎么忍受。

今天故事的主人翁就是一个穷人。他老婆特别凶,有一天,打得他全身青一块紫一块的。

他漫步到田野里,觉得无所事事,就张了张大网。

你能想到他网到什么鸟吗?他捉到一只仙鹤。仙鹤对他说:放我走吧,我会感激你的。

穷人说:不,我亲爱的小家伙。我要带你回家,我老婆可能就不会老责骂我了。

可是仙鹤说:你还是带我回我自己的家吧,你肯定不会后悔的。

于是他们往仙鹤家走去。

到了那儿,仙鹤从墙上取下一个袋子,说道:

袋子里出来两个人!

立刻从袋子里跳出两个漂亮的男孩。他们搬来橡木饭桌,用丝绸桌布铺上,摆上各种美味佳肴和提神的饮料。男人从没有见过眼前这些美好的东西,心情很愉快。

仙鹤对他说:现在把这个袋子带给你老婆吧。

男人接过袋子表示感激,然后就走了。

到家还有很远的路,而天渐渐变黑,他感到疲倦,就顺路到表姐家休息。

表姐有三个女儿,她们备了一桌诱人的晚饭,可是男人什么都不想吃,他对表姐说:你们家的晚饭太糟糕了。

噢,你就少吃点吧。表姐说,可是男人却说:拿走!同时取出袋子学着仙鹤喊道:

袋子里出来两个人!

两个漂亮的男子出现,他们迅速地搬来橡木桌,铺上丝绸桌布,摆上各种美味佳肴和提神的饮料。

表姐和她的女儿们这辈子从未吃过这样的饭,她们高兴地呆呆看着。表姐暗暗打定主意偷走袋子,于是她对女儿们叫道:赶快去加热洗澡水,我想我们亲爱的客人睡觉之前肯定想洗个澡。

男人舒服地洗澡时,她让女儿们尽快缝了个一模一样的袋子。然后把两个袋子调包,把男人的袋子藏起来。

男人好好洗了个澡,美美睡上一觉,第二天就走了,带走了他以为是仙鹤送给他的那个袋子。

回去的路上他心情舒畅,一边唱着一边吹着口哨穿越树林,根本没有注意到鸟在叽叽喳喳地嘲笑他。

远远地看到家,他就大叫起来:喂,老婆子!出来接我!

他老婆尖声回应道:你给我过来。我要用棍子好好抽你几下!

男人走进房子,把袋子挂在钉子上,同时学着仙鹤叫道:

袋子出来两个人!

但是袋子里什么都没出来。

他接着又按仙鹤教他的话说了一次:

袋子出来两个人!

他老婆听到他在那儿念着咒语,拿起湿湿的扫帚打得他满地跑。

男人再次逃到了田里,在那儿他看到仙鹤正在踱步,上前把发生的事情告诉它。

回到我家去吧。仙鹤说,这样他们前往仙鹤的家,一到达那儿,仙鹤又会从墙上拿出什么呢?当然拿出个袋子,同时它说道:

寓言故事:中州之蜗(集锦10篇)袋子里出来两个人!

立刻袋子里跳出两个漂亮的男孩,他们搬来桌子,上边铺上丝绸桌布,摆上各种美味佳肴及提神饮料。

仙鹤说:把这个袋子拿走吧。

男人诚心地感谢它,拿着袋子走了。他走了好久,感到饿,就按仙鹤教他的话对着袋子说:

袋子里出来两个人!

袋子里立刻爬出来两个粗鲁的男人,手里举着棍子狠狠地揍他,边打,他们口中还喊着: 不要向你的表姐吹嘘你得到的东西,要不然你会发现袋子

他们不停地打,直到男人喘着气喊:

两个人回袋子。

话音未落,两个人又爬回袋子。

男人把袋子背上肩膀,径直向表姐家走去。他把袋子挂在钉子上,然后说:表姐,请把浴室的水加热。

表姐暖好了浴室,男人走进去,但是他没有洗也没有搓,他只是坐在那儿等着。

同时表姐感到饿了,于是她叫来女儿,四个人坐在桌边。然后表姐说道:

袋子里出来两个人。

袋子里立刻爬出来两个粗鲁的男人,边揍她们还边喊:贪婪的东西!偷偷摸摸的东西!把袋子还给农夫!

他们不停地揍着,最后女人对大女儿喊道:去浴室把你的表叔叫来。告诉他这两个恶棍打得我青一块紫一块。

农夫答道:我还没搓完澡呢。

两个恶棍继续揍着,嘴里还唱道:贪婪的东西!偷偷摸摸的`东西!把袋子还给农夫!

女人又对二女儿说:快点,快去把表叔找来。

男人说:我正在洗头呢。

女人又让小女儿去喊,男人说:我还没擦干呢。

最后女人再也受不了了,只好把偷的袋子还给他。

男人这才结束洗澡,他走出浴室时大声叫着:

袋子里的两个人回去吧。

那两个人立刻爬回袋子里。

男人拿上装着好人的和坏人的两个袋子回家去了。

临近家时他大喊道:喂,老婆子,出来接我!

他的老婆只是尖叫着回答:

欠揍的,你过来!你的背又痒痒了吧。

男人走进农舍,把袋子挂在钉子上,按照仙鹤教他的话念道:

袋子里出来两个人。

两个漂亮的少年立刻跳出袋子,搬来橡木桌,铺上丝绸桌布,摆上各种美味佳肴和清凉饮料。

女人大吃大喝,称赞自己的丈夫。

嗯,老头子,我不会再打你了。她说。

吃完饭,男人把变出饭菜的袋子藏到储藏室,而把变出两个粗鲁人的袋子挂在钉子上。然后他就去院子里散步去了。这时候他老婆渴了。她用期盼的眼神看着袋子,最后学着她丈夫的话说:

袋子里出来两个人。

两个举着粗棍子的粗人立刻爬出袋子痛打她,边打口中还唱着:你真的打你的老公吗?不要哭!现在我们要打得你青一块紫一块!啊哟!啊哟!

女人尖叫着:老头子,老头子!来呀,快点来呀!有两个恶棍打得我骨头断了。

她的丈夫只是来回地踱步子,笑着,他回答道:对,他们会狠狠地揍你,老婆子。

那两个人呯呯啪啪地揍着女人,又唱道:拳头会伤人,记住,老太婆。我们是认真的,我们是认真的,以后不许再打人,因为这有多伤人,你现在尝到滋味了吧。

老头还是心疼老婆子的,他同情地叫道:

袋子里的两个人回去吧。

他一喊完两个人就再次回到袋子里去了。

从此男人和他的老婆幸福地生活在了一起,哎,真为他们高兴。

篇3:寓言故事之纸上谈兵

寓言故事之纸上谈兵

公元前262年,秦昭襄王派大将白起率兵攻打韩国,占领了野王(今河南沁阳)。截断了上党郡(治所在今山西长治)和韩都的联系,上党形势危急。上党的韩军将领不愿意投降秦国,打发使者带着地图把上党献给赵国。

赵孝成王(赵惠文王的儿子)派军队接收了上党。过了两年,秦国又派王龁围住上党。

赵孝成王听到消息,立即派廉颇率领二十多万大军去救援上党。他们赶到长平(今山西高平县西北),上党已经被秦军攻占了。王龁变本加厉,想率秦兵进一步向长平进攻。廉颇连忙守住阵地,叫兵士们修筑堡垒,深挖壕沟,跟远道而来的秦军对峙,准备打持久战。

王龁三番五次向赵军挑战,廉颇说什么也不跟他们交战。王龁想不出什么法子,只好派人回报秦昭襄王,说:“廉颇是个富有经验的老将,不轻易出来交战。我军老远到这儿,长期下去,就怕粮草接济不上,该如何是好呢?”

秦昭襄王请范雎出主意。范雎说:“要打败赵国,必须使计让赵国把廉颇调遣回去。”

秦昭襄王说:“这哪儿办得到呢?”

范雎说:“让我来想办法。”

过了几天,赵孝成王听到左右的人纷纷议论,说:“秦国就是怕让年轻力强的赵括带兵。廉颇老了,不中用了,眼看就快投降啦!”他们所说的`赵括,是赵国名将赵奢的儿子。赵括小时爱学兵法,谈起用兵的道理来,头头是道,自以为天下无敌,连他父亲也不在他眼里。赵王听信了此番议论之词,随即把赵括找来,问他能否打退秦军。赵括说:“要是秦国派白起来,我还得考虑对付一下。如今来的是王龁,他不过是廉颇的对手。要是换上我,打败他肯定没问题。”赵王听了非常高兴,于是,拜赵括为大将,去接替廉颇。

蔺相如劝阻赵王说:“赵括只懂得读父亲的兵书,不会临阵应变,不能派他做大将。”可是赵王对蔺相如的话当成耳旁风,不予理睬。

赵括的母亲也向赵王上了一道奏章,请求赵王别派他儿子去。赵王把她召了来,问她什么理由。赵母说:“他父亲临终的时候再三嘱咐我说,‘赵括这孩子把用兵打仗看作儿戏似的,谈起兵法来,就眼空四海,目中无人。将来大王不用他还好,如果用他为大将的话,只怕赵军会葬送在他手里。’所以我请求大王千万别让他当大将。”

赵王说:“我已经决定了,你就别管吧。”

公元前260年,赵括领兵二十万到了长平,请廉颇验过兵符。廉颇办了移交,回邯郸去了。赵括统率着四十万大车,声势十分浩大。他把廉颇规定的一套制度全部废除,下了命令说:“秦国再来挑战,必须迎头打回去。敌人打败了,就得追下去,直到杀得他们片甲不留。”

秦国范雎获知赵括替换廉颇为将的消息后,知道自己的反间计成功,就秘密派白起为上将军,去指挥秦军。白起一到长平,布置好埋伏,故意打了几阵败仗。赵括不知是计,拼命追赶。白起把赵军引到预先埋伏好的地区,派出精兵二万五千人,切断赵军的后路;另派五千骑兵,直冲赵军大营,把四十万赵军切成两段。赵括这才知道 秦军的厉害,只好筑起营垒坚守,等待救兵。然而,秦国又发兵把赵国救兵和运粮的道路切断了。

就这样,赵括的军队,内无粮草,外无救兵,守了四十多天,兵士都叫苦连天,无心作战。赵括想带兵冲出重围,秦军万箭齐发,把赵括射死了。赵军听到主将被杀,也纷纷扔了武器投降。四十万赵军,就在纸上谈兵的主帅赵括手里全部覆没了。

成语“纸上谈兵”便由这个故事而来。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纸上谈兵的意思】在纸上谈论用兵。比喻空谈理论,不解决实际问题。兵,打仗,用兵。

【妙语点拨】大将军赵括仅仅懂得兵法原理,但是缺乏实践战法,最终兵败身亡。这启示我们,做事情时,需要理论联系实际,没有实际意义的理论是站不住脚的。四十万赵军被秦军打败,赵括固然逃脱不了责任。但真正导致赵国失败的原因其实在于赵括的大王。这位大王从选拔理论能力高,操作技能低的赵括率兵抗秦,便给赵军埋下了悲剧的伏笔。实际生活中,管理者要想取得成功,知人善任是非常关键的因素。

篇4:寓言故事之望梅止渴

东汉末年,曹操带兵去攻打张绣,一路行军,走得非常辛苦。时值盛夏,太阳火辣辣地挂在空中,散发着巨大的热量,大地都快被烤焦了。曹操的军队已经走了很多天了,十分疲乏。这一路上又都是荒山秃岭,没有人烟,方圆数十里都没有水源。将士们想尽了办法,始终都弄不到一滴水喝。头顶烈日,战士们一个个被晒得头昏眼花,大汗淋淋,可是又找不到水喝,大家都口干舌燥,感觉喉咙里好像着了火,许多人的嘴唇都干裂得不成样子,鲜血直淌。每走几里路,就有人倒下中暑死去,就是身体强壮的士兵,也渐渐地快支持不住了。

曹操目睹这样的情景,心里非常焦急。他策马奔向旁边一个山岗,在山岗上极目远眺,想找个有水的地方。可是他失望地发现,龟裂的土地一望无际,干旱的地区大得很。再回头看看士兵,一个个东倒西歪,早就渴得受不了,看上去怕是难得再走多远了。

曹操是个聪明的人,他在心里盘算道:这一下可糟糕了,找不到水,这么耗下去,不但会贻误战机,还会有不少的人马要损失在这里,想个什么办法来鼓舞士气,激励大家走出干旱地带呢?

曹操想了又想,突然灵机一动,脑子里蹦出个好点子。他就在山岗上,抽出令旗指向前方,大声喊道:“前面不远的地方有一大片梅林,结满了又大又酸又甜的梅子,大家再坚持一下,走到那里吃到梅子就能解渴了!”

战士们听了曹操的话,想起梅子的酸味,就好像真的.吃到了梅子一样,口里顿时生出了不少口水,精神也振作起来,鼓足力气加紧向前赶去。就这样,曹操终于率领军队走到了有水的地方。

曹操利用人们对梅子酸味的条件反射,成功地克服了干渴的困难。可见人们在遇到困难时,不要一味畏惧不前,应该时时用对成功的渴望来激励自己,就会有足够的勇气去战胜困难,到达成功的彼岸。

篇5:寓言故事之伯乐相马

传说中,天上管理马匹的神仙叫伯乐。在人间,人们把精于鉴别马匹优劣的人,也称为伯乐。

第一个被称作伯乐的人本名孙阳,他是春秋时代的人。由于他对马的研究非常出色,人们便忘记了他本来的名字,干脆称他为伯乐,延续到现在。

一次,伯乐受楚王的委托,购买能日行干里的骏马。伯乐向楚王说明,千里马少有,找起来不容易,需要到各地巡访,请楚王不必着急,他尽力将事情办好。

伯乐跑了好几个国家,连素以盛产名马的燕赵一带,都仔细寻访,辛苦倍至,还是没发现中意的良马。一天,伯乐从齐国返回,在路上,看到一匹马拉着盐车,很吃力地在陡坡上行进。马累得呼呼喘气,每迈一步都十分艰难。伯乐对马向来亲近,不由走到跟前。马见伯乐走近,突然昂起头来瞪大眼睛,大声嘶鸣,好像要对伯乐倾诉什么。伯乐立即从声音中判断出,这是一匹难得的.骏马。伯乐对驾车的人说:“这匹马在疆场上驰骋,任何马都比不过它,但用来拉车,它却不如普通的马。你还是把它卖给我吧。”

驾车人认为伯乐是个大傻瓜,他觉得这匹马太普通了,拉车没气力,吃得太多,骨瘦如柴,毫不犹豫地同意了。伯乐牵走千里马,直奔楚国。伯乐牵马来到楚王宫,拍拍马的脖颈说:“我给你找到了好主人。”千里马像明白伯乐的意思,抬起前蹄把地面震得咯咯作响,引颈长嘶,声音洪亮,如大钟石磐,直上云霄。楚王听到马嘶声,走出宫外。伯乐指着马说:“大王,我把千里马给您带来了,请仔细观看。”楚王一见伯乐牵的马瘦得不成样子,认为伯乐愚弄他,有点不高兴,说:“我相信你会看马,才让你买马,可你买的是什么马呀,这马连走路都很困难,能上战场吗?”

伯乐说:“这确实是匹千里马,不过拉了一段车,又喂养不精心,所以看起来很瘦。只要精心喂养,不出半个月,一定会恢复体力。”

楚王一听,有点将信将疑,便命马夫尽心尽力把马喂好,果然,马变得精壮神骏。楚王跨马扬鞭,但觉两耳生风,喘息的功夫,已跑出百里之外。后来千里马为楚王驰骋沙场,立下不少功劳。楚王对伯乐更加敬重。

拓展阅读:

寓意 指个人或集体发现、推荐、培养和使用人才的人。

启示:

有的人确有真才实学,但不一定能得到赏识和重用,因而需要有像伯乐这样的人来发现和举荐。骏马待伯乐至而增价,说明权威的重要,但又不可盲目地崇拜和迷信别人,更要提防有的庸才借助或冒用权威之名来抬高自己的身价从而达到目的。作为权威人士而言,说话做事都要凭良心,实事求是,要爱惜自己的名誉,不能被贪欲蒙蔽,随便收别人好处而办事。

篇6:寓言故事之麻袋

寓言故事之麻袋

寓言故事是文学体裁的一种。含有讽喻或明显教训意义的故事。它的结构简短,多用借喻手法,使富有教训意义的主题或深刻的道理在简单的故事中体现。

麻袋

一条麻袋丢在走廊的墙角里,被用来蹭掉人们脚上的泥。连那些卑贱奴仆也把它来回踢,谁想它忽然被用来装满了金币。这真是交了天大的好运气,从此它被安置在铁皮箱里。风吹不透,苍蝇不得来侵袭,主人对待它,真是万般亲昵。

于是,麻袋的名声全城皆知,朋友来了,乐于把它当话题,望着开口的麻袋人人心喜。谁若有机会坐在它的身旁,便把它轻轻抚拍,爱惜无比。

麻袋赢得了如此的荣耀,它便变得自大、逞能、骄傲。它的话开始多了,胡说八道。这样也不对,那样也不好,对这也议论,对那也管教。别人张着嘴聆听它的训导,尽管它说得简直莫名其妙。

不幸啊!人类的这个弱点,不管钱袋说啥,他们都叫好!麻袋的荣耀和聪明能几何时?难道人们真的永远把它爱抚?不不,当袋里的金钱拿光时,它被丢弃,无声无息如初。

我们的寓言并不专门把谁说,这样的麻袋,世上何其多!包税商们曾是可怜小贩,狂热赌客一文大钱未曾见过。他们骤然间成了百万巨富,相好至交中不乏公爵、伯爵。豪饮狂赌朱门随意出入,以前哪敢在门前坐坐!朋友们啊,不要骄傲自诩,我愿把真理悄悄告诉给你:愿老天保佑,可不要破产,否则,你将和那被弃的麻袋无异。

大车队

一列拉着陶瓷罐儿的货车到达山顶,面临着下陡坡。管事人吩咐其余车辆待命,他驾驭着第一辆车儿先行。驾辕的那匹大马着实干练,骶骨顶着车辆,步稳行慢。

山顶上有匹马儿年纪轻轻,它一边观望,一边不住批评:“哎呀!这事实在太稀奇。它是素负盛誉的马匹,拉车却慢得与虾子无异!你看,几乎碰上石头,走得简直歪歪扭扭。喂,喂,朋友!加油,加油!啊!又一次撞进了坑里。他为什么不向左避避?这笨货实在太没有本事。既不是上坡,既不是黑天,又是下坡,又是大天白日。没有本事,哪里配拉陶瓷器!这种事叫人看着干着急。呆一会儿,且看看我们的,我们绝不浪费分秒,车儿将全速飞驶。”

过了一会儿,该着那马起步,它挺胸昂首,背也老直。但是,一个小丘刚刚过去,重载下压,车儿已刹不住,把马儿往下直推,往旁直挤,他的.四只蹄儿已不由自主。妙极了!车儿颠簸跳动,撞撞跌跌,管什么路上的石块、深辙!车儿越来越左,越来越左。忽听得轰地一声,连车带马掉进了沟壑。报销了,主人的一车陶瓷货!

世上许多人都犯这个毛病,别人干事,我们全盘否定。一旦该着我们自己干起,却弄出加倍糟糕的结局。

强盗与桑树

强盗在路上杀了一个人,被路过的人们追赶。他带着一身血迹逃跑。迎面而来的行人问他,双手为什么染红了,他说他刚才从桑树上爬下来。正说着,那些追赶的人来了,抓住了他,把他吊死在桑树上。那桑树对他说:“我很高兴帮助人们处死你,因为你杀了人,却把事情赖到我身上。”

当被别人毁谤为恶人的时候,有些本性善良的人,也往往会毫不犹豫地进行反击。

篇7:论《中州音韵》入作三声之实质

论《中州音韵》入作三声之实质

明代中叶前后的南曲韵书,一直相沿<中原音韵>“入派三声”之旧.这与有明一代南曲演唱用韵的实际情况是相吻合的.王文璧<中州音韵>的'“入作三声”,实乃“唱作”,而非“变作”三声,并不会磨灭所据方言语音中入声的实际存在.

作 者:张竹梅 ZHANG Zhu-mei  作者单位:江苏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江苏,镇江,21 刊 名: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PKU英文刊名:JOURNAL OF JIANGSU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 年,卷(期): 8(6) 分类号:H114.2 关键词:南曲韵书   入声   唱作三声  

篇8:森林之鸟寓言故事

森林之鸟寓言故事

在很古老的时代,菩萨转生为鸟。它高居鸟群之首,以森林里一棵枝叶繁茂的大树为家,群鸟都喜欢聚集在这棵大树上嬉戏。

一天,大树的枝丫因群鸟的活动而相互摩擦起来,碎成细屑,在风中飘坠。青烟凫凫,从林间升起。

心忧众生的菩萨见此情景,不由思忖道:“如果丫杈总是这样摩擦下去,总有一天会迸发火星的。而火星迸落到树的枯枝上,就会引着枯枝,烧毁这棵大树,引发熊熊的森林大火。那时候,红色烈焰将窜到半空中,浓烟将飘弥于方圆几十里的村庄和集市。靠森林打柴狩猎的人们会挨饿受冻;林中的动物们会无处藏身,从此在这一地区销声匿迹。而猎人的荣光也成为过去的回忆。我们不能继续以这儿为家。为了不给亲爱的邻居们带来灾难,让我们迁到远远的地方去吧。”

于是,它用柔和、宽缓的音调向群鸟念了一首偈颂:

众鸟所栖树,枝丫迸火星,

展翅飞他方,此处有险情。

念罢,它又对群鸟说:“即使不为别人着想,森林大火也会危及我们自己的。”

一些聪明的鸟听从菩萨的告诫,随同它远走高飞了。它们在空中拍打着各种翅膀,像一片巨大的'云彩飘向远方。而另一些愚蠢的鸟不信菩萨的告诫,眷恋着枝丫中亲手营造的巢,并且不屑地说:“它总是这样,”一滴水里见鳄鱼’。”

可是,没过多久,菩萨的预言就真的应验了。大树起火,浓烟滚滚,烈焰腾腾。众鸟的眼睛被烟火熏瞎,在林中乱撞一气,终于纷纷坠入火中丧命。

篇9:化雨之云寓言故事

化雨之云寓言故事

几缕白云在天空中飘呀、飘呀,洒脱无拘、悠然自得。垄上的一位老农站起身子望了望天空,又低下头看着枯渴欲焦的稻苗,挥着涔涔而下的汗滴,不禁脱口诅咒道:“这该死的云,每天只会骗人空喜欢一场!”云朵听了,自然十分惭愧。

“农民们真辛苦,烈日下还在劳动。我们应该帮助他们抗旱才是正经事。”云朵们有了这一念头后,都纷纷聚拢过来,商量着对付旱魔的办法。于是它们挤压成一片,熙熙攘攘的`眨眼间就热汗淋淋了……云朵们的汗水化成了滴滴雨点,朝着地面洒落下来了,啪啪有声。老农喜出望外伸出长满粗茧的双手去接雨滴,还眉开眼笑地称赞:“这真是一场及时雨啊!”

雨点有限,仅下了几分钟就戛然而止了,但老农的心里已感到极大的满足。他的嘴里喃喃自语着——显然,是在感激这场甘霖能缓解旱情哩!

听了老农的欢呼声、赞美声,云朵变成的雨点们都感到无限的自豪:是呀,只要你肯为他人的利益着想,并且努力地付诸行动,哪怕仅是做了一件微乎其微的事情,也会赢得受惠者的感激与赞赏!

篇10:寓言故事之蝴蝶脱险

寓言故事之蝴蝶脱险

一只虫子被啄木鸟捉住。虫子哀求道:“求求你放过我吧!不要把我吃掉。”

啄木鸟没有答应虫子的请求,说:“我最讨厌的就是虫子,怎么可能放过你”。

虫子急忙解释道:“我现在虽然是虫子的外形,但实际上我是一只美丽的蝴蝶,只是现在还没有长大。”

就这样啄木鸟放了它。

虫子慢慢长大破茧而出变成美丽的`蝴蝶,一次它被蜘蛛网黏住,又一次哀求道蜘蛛希望蜘蛛不要吃它,蜘蛛说什么也不同意。说:“你是我的食物,放了你我吃什么?不行。”

见蜘蛛态度坚硬蝴蝶便说:“如果你放了我,我会给你带来更多的吃的,你看你每天在这里等待猎物,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吃上一顿饱饭,还要饿上好几天。倒不如放了我,我还能给你带来一顿丰盛的食物。”

蜘蛛听信了蝴蝶的花言巧语,放走了蝴蝶。侥幸的第二次脱离了危险。

这个故事告诫我们凡事要学会多动脑筋,随机应变才是聪明的办法。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