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妖”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7篇社日试题内容及答案,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社日试题内容及答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篇1:社日试题内容及答案
社日试题内容及答案
试题内容: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8~10题。
社 日
在充满自然信仰的上古时代,从土地中讨生活的先民,很容易对土地生发万物的功用产生神秘的理解,将土地神化,所以在商周时代出现“社”这一土地之神是自然而然的事情,“社,所以神地之道也”。既然土地有灵,就需礼敬献祭,所以人们“封土以为社”,“封土”为社神原始的象征。
社稷在周代即被奉为国家主神,列入祀典,并作为国家政权的象征;国家有太杜,王室有王社,诸侯国有国社,诸侯有侯社,大夫以下与百姓一起按地域立社。周朝因俗制礼,将祭祀活动作了系统的整饬与安排,因此 大致有了祭社的日期,时间确定在仲春之月。这是根据土神自然属性的选择。仲春之月,阳气发动,万物萌生,自然是祭祝的好时机,“元日”为二月的甲日,即选用二月中吉利的甲日作为百姓祭祀社神的日子,这也就是最初的社日。
秦汉时期,社日有了进一步发展,为适应春祈秋报的需要,形成了春社与秋社两个社日。汉代以后,社日时间虽出现过几次变化,但一般确定在立春后第五个戊日(春分前后),立秋后第五个戊日(秋分前后)。这一时期,由于统一的封建政权的建立,形成了官社与民社的区别。上层社会的社祀活动庄严、隆重,祭品丰厚,享以太牢之礼,民间社祀简朴,随意。尽管民间社日活动在生时为上层人士所讥讽,但因其更接近人情、人性的本原,因而具有更生动的色彩,更能体验到社日的欢乐。
魏晋南北朝时期,传承了汉代社会风习,但稍有变化,这一时期的基层社会组织——“里”已开始过渡为地域性的“村”,村虽然大小不一,但“百家为村”的形态较为常见。因此,村社活动表现为“结综会社”的形式,春社日,村邻纠集,准备社猪、社酒,在社树下搭起供台,祭祀社神,然后分享祭肉,百家共度社日,社日活动的规模较前代为大。秋社一如春社,并有卜问年成的内容。此时亦由于佛、道信仰渗入,村社生活相应地发生了一些变化,出现了与佛、道有关的社会活动。
唐宋时期,社日达到全盛状态,社日的欢愉成为唐宋社会富庶大平的标识。社日在传承汉魏以来神人共娱传统的同时,不断她吸收民众的愿望与思想。社日是妇女儿童的节日,在社日,勤劳的'妇女有了难得的闲暇,“今朝社日停针线,起向朱樱树下行”(张籍《吴楚歌词》)。儿童亦兴高采烈,“大平处处是优场,社日儿童喜欲狂”(陆游《春社》)。成年男子更是社日活动的主角,他们共祭社神,分享社酒、社肉,笑语欢歌不绝;“春谬酒共饮,野老暮相夸”。社日是乡村的集体公共节日,家家参与,人人踊跃,“桑拓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的咏社佳句给我们传递了社日宴乐的盛况(王驾《社日》)。在礼教束缚较少的唐宋社会,社日给人们提供了狂欢的机会,民众在社日中的尽情娱乐,又为社日增添了喜气与热闹。
社日在盛极唐宋之后,元明顿衰,虽然在一些地方(主要是偏远地区)仍有保留,有的还比较热烈,犹有古风,但社日在整个节日文化体系中乃至社会生活申的地位大大下降。
秦汉以前,社腊并称,为一年中数一数二的重要节目,及至唐宋,社日依然盖过中秋、重阳诸节,成为民众生活的兴奋点。但元明之后,社日连保持一般节日地位都不可能。社日衰落的原因,有人说是元蒙主政,蹂躏汉俗的结果。恐怕不仅仅如此,衰落的根本原因,当从社会结构内部变动与社会文化背景方面去寻找。
8.下列关于“社日”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社日”时中的“社”为土神,出现在商周时代,人们“封土以为社”,对社神礼敬献祭。
B.“社日”这一盛大的古代节日,可以说是发端于中国古代的先民对土地崇敬与膜拜之情。
C.“社日”的内容随着社会结构内部变动与社会文化背景的变化而不断地发生变化,但组织形式直到唐宋都没有发生变化。
D.“社日”起源于商周,初兴于秦汉,传承于魏晋南北朝,兴盛于唐宋,衰微于元明。
9.下列对“社日”发展演变过程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汉代以后,由于统一的封建政权的建立,又形成了官社与民社的区别,同时村社生活中出现了与佛、道有关的活动。
B.魏晋南北朝时期,百家共度社日,活动的规模较前代为大;秋社较春社增加了卜问年成的内容。
C.唐宋时期,社日在传承前代传统的同时,不断地吸收民众的愿望与思想,成为了人们尽情娱乐的狂欢节日,增添了喜气与热闹。
D.在元明时期,社日衰落,虽然在一些地方仍有保留,古风犹存,但社日在整个节日文化体系中乃至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大大下降。
10.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周朝把自发性质的祭祀活动作了整饬与安排,大致确定了祭社的日期,选用二月的甲日作为祭祀社神的日子,这也就是最初的社日。
B.秦汉时期的民间社祀活动简朴、随意,但因其更接近人情、人性的本原,因而具有更生动的色彩,更能让人体验到社日的欢乐。
C.从众多唐宋文人对民间社日的生动咏唱中,我们在千年之后仍能强烈地感受到当时社日气氛的浓烈。
D.关于社日衰落的原因,众说纷纭,外族文化入侵仅仅是根本原因,更多原因还应该从社会和文化层面加以探寻。
试题答案:
8.C(“组织形式直到唐宋都没有发生变化”错误。)
9.A(“出现了与佛、道有关的活动”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
10.D(作者说根本原因“当从社会内部结构变动与社会文化背景方面寻找”。)
篇2:奥校试题及答案参考内容
奥校精选试题及答案参考内容
【二年级】
课内知识:植树节到了,老师带着同学们去种树,要求大家把6棵树种成3条直线,每条直线上都有3棵树,你知道怎么种才能是老师的要求吗?
课外趣题:有20个小朋友排成一排,第一次从左到右1至3循环报数,第二次从左到右1至4循环报数,请问既报过1又报过4的小朋友都多少人?
【三年级】
课内知识:如果把1到999这些自然数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成一排,这样就组成了一个多位数:12345678910111213…996997998999。那么在这个多位数里,从左到右的第个数字是多少?
课外趣题:标有A,B,C,D,E,F,G记号的7盏灯顺次排成一行,每盏灯各安装着一个开关。现在A,C,D,G这4盏灯亮着,其余3盏灯是灭的。小方先拉一下A开关,然后拉B,C,…,直到G的开关各一次,接下去再按从A到G顺序拉动开关,并依此循环下去。他这样拉动了1990次后,亮着的'灯是哪几盏?
【四年级】
课内知识:甲、乙、丙三只盘子里分别盛着6个苹果。小明按下面的方法搬动5次:
第1次,把1个苹果从一只盘子里搬到另一只盘子里去;
第2次,把2个苹果从一只盘子里搬到另一只盘子里去;
第3次,甲盘不动,把3个苹果从一只盘子里搬到另一只盘子里去;
第4次,乙盘不动,把4个苹果从一只盘子里搬到另一只盘子里去;
第5次,丙盘不动,把5个苹果从一只盘子里搬到另一只盘子里去。
最后发现,甲、乙、丙三只盘子里依次盛有4,6,8个苹果。你知道小明是怎样搬动的吗?
课外趣题:小明共有贰分和伍分硬币208枚。小明从中取出两枚硬币放在手中作为标准,剩余硬币两枚一组分成103组,每组得到一个币值和。他发现有67组的币值和比他手中币值和大,有12组的币值和比他手中币值和小,有24组的币值和与他手中币值和相等,那么208枚硬币的币值总和是多少分?
【五年级】
课内知识:从1、2、3、4、…、19、20这20个自然数中,至少任选几个数,就可以保证其中一定包括两个数,它们的差是12?
课外趣题:123456789101112……484950是一个多位数,从中划去80个数字,使剩下的数字(先后顺序不变)组成最大的多位数,这个最大的多位数是多少?
【二年级】
课内知识:植树节到了,老师带着同学们去种树,要求大家把6棵树种成3条直线,每条直线上都有3棵树,你知道怎么种才能是老师的要求吗?
解答:如图。
课外趣题:有20个小朋友排成一排,第一次从左到右1至3循环报数,第二次从左到右1至4循环报数,请问既报过1又报过4的小朋友都多少人?
解答: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篇3:《假如是你的话》阅读试题内容及答案
《假如是你的话》阅读试题内容及答案
试题内容:
20、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假如是你的话
【日本】都筑道夫
“这个戒指真的白给我?大概是人造钻石吧,但人造钻石这么大也妙极了。”
“是真的钻石。不嫌弃的话,请戴上试试。”
推销员交出了戒指盒。女的双颊一红,捏起了戒指。推销员按住这只手,说道:“请等一下,太太。不行。我不能说谎。”
“还是有什么条件吧?这么贵重的东西,不可能白给嘛。”
“说实在的,这不是平常的戒指。是一个遥控开关。我不是这个地球的人。是从一个遥远的星球来的。我们那个星球,由于人口过剩,眼看要爆发危机,不得不采取非常措施。结果,决定杀死五百万无用之人。可是谁也不肯按执行死刑的开关。因此派我到这里来。一戴上这只戒指,立刻要死五百万人。这颗钻石可以说是执行死刑的报酬。对不起,太太。”
“尽开玩笑。到底是给还是不给?”
“肯戴的`就奉送。不过,要等我回去以后再戴。”
推销员把戒指留在女的手中,跳出门外。女的手拿戒指端详了片刻。然后——假如是你的话,怎么办呢?
(1) 请简要概括文中女主人公心理的变化过程。(4分)
(2) 这篇小说带给你怎样的思考?(8分)
试题答案:
20、
(1)【答案】兴奋—怀疑—犹疑不定
(2)【答案】示例:这篇小说带给我们关于自己与他人关系的思考。小说用荒诞的笔法给了我们一个学生的选择。一边是唾手可得的物质利益,一边是可能存在的他人的生命丧失,孰轻孰重,考量人心。
面对这样的选择,我们不能因为自己的利益而置他人于不顾,不能做有可能损人利己的事情。一个人不可能独立地存在,关注他人也就是关注自己。自私不仅关乎道德,也同样关乎自身的命运。物质利益的取得不应以牺牲他人为代价,所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建立在他人痛苦之上的获得不会带给人幸福。
因此,如果面临这样类似的选择,我们要决然说不,坚守自己的道德底线。
篇4:小升初奥数试题及答案的内容
有关小升初奥数试题及答案的内容
二年级
1.下图左边是由9个小人排列的方阵,但有一个小人没有到位,请你画出第9个小人
2.将无法区分的7个苹果放在三个同样的盘子里,允许有的盘子空着不放。问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放法?
三年级
1.下图表示”宝塔”,它们的层数不同,但都是由一样大的小三角形摆成的。仔细观察后,请回答:五层“宝塔”的最下层包含多少个小三角形?整个五层“宝塔”共包含多少个小三角形?
2.数一数:下图中长方形分别有多少个?
四年级
1.将1-10分别填入图中,使得每个小三角形3个顶点上的数字之和为图中所表示的数字。
2.观察图形发现规律,在?处填入正确的数。
五年级
1.从1,3,5,7,9中取出三个数字组成没有重复数字的三位数字,在这些三位数中两两相减(大减小),其差为198的两个三位数称为“一对”,那么共有多少对?
2.在方格中填入适当的数字,使得竖式成立。
六年级
1.某个自然数被247除余63,被248除也余63,那么这个自然数被26除的.余数是多少?
2.一次知识竞赛共3道题,每题满分7分,给分时只能给出自然数1,2,……,7分,已知参加竞赛后每人3道题得分的乘积都是36,而且任意两人各题得分不完全相同,那么参加竞赛最多有多少人?
二年级
1.下图左边是由9个小人排列的方阵,但有一个小人没有到位,请你画出第9个小人
解答:
2.将无法区分的7个苹果放在三个同样的盘子里,允许有的盘子空着不放。问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放法?
解答:7=7+0+0=6+1+0=5+2+0=5+1+1=4+3+0=4+2+1=3+3+1=3+2+2,共8种。
三年级
1.下图表示”宝塔”,它们的层数不同,但都是由一样大的小三角形摆成的。仔细观察后,请回答:五层“宝塔”的最下层包含多少个小三角形?整个五层“宝塔”共包含多少个小三角形?
解答:最下层的小三角形个数依次为1、3、5、7,所以五层“宝塔”最下层应该有9个。整个五层“宝塔”共有1+3+5+7+9=25个小三角形。
2.数一数:下图中长方形分别有多少个?
解答:4+3+2+1=10(个)
四年级
1.将1-10分别填入图中,使得每个小三角形3个顶点上的数字之和为图中所表示的数字。
解答:五个三角形的总和为10+13+12+16+20=71,中心五个被重复计算两次的小圆圈之和为71-(1+2+3+……+10)=16,16只能是1+2+3+4+6,所以中心五个圆圈里填1、2、3、4、6。根据和为20的三角形可以判断出,20只能是4+6+10,然后顺次填出其它圆圈。
2.观察图形发现规律,在?处填入正确的数。
解答:20=(42+12+6)÷3,13=(12+21+6)÷3,20=(21+6+33)÷3。因此?处应该为19×3-42-6=9或者是16×3-33-6=9。
五年级
1.从1,3,5,7,9中取出三个数字组成没有重复数字的三位数字,在这些三位数中两两相减(大减小),其差为198的两个三位数称为“一对”,那么共有多少对?
2.在方格中填入适当的数字,使得竖式成立。
解答:被乘数的81倍要大于10000,10000÷81≈123.46,那么被乘数至少为124。被乘数的8倍是三位数,小于1000,1000÷8=125,那么被乘数至多为124。因此被乘数只能为124。填法如图。
六年级
1.某个自然数被247除余63,被248除也余63,那么这个自然数被26除的余数是多少?
解答:这个数减去63后应该既是247的倍数,又是248的倍数,那么这个数为247×248×n+63(其中n为非零自然数)。247是13的倍数,248是2的倍数,那么247×248是26的倍数。要考虑这个数除以26的余数,那么只需要考虑63除以26的余数即可。63÷26=2……11,所以答案为11。
2.一次知识竞赛共3道题,每题满分7分,给分时只能给出自然数1,2,……,7分,已知参加竞赛后每人3道题得分的乘积都是36,而且任意两人各题得分不完全相同,那么参加竞赛最多有多少人?
解答:36=2×2×3×3,可以分解为6×6×1、6×3×2、4×3×3。然后考虑题目顺序,第二种情况可以有6种排法,其它两种情况都只有3种排法,所以最多3+3+6=12人。
篇5:魏晋时代的啸试题内容及答案
魏晋时代的啸试题内容及答案
试题内容: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魏晋时代的“啸”
魏晋名士,风流倜傥,雅好长啸。然而啸却不是由他们所首倡,早在《诗经》里就屡次提到啸,《小雅?白华》中就有“啸歌伤怀,念彼硕人”之语。啸,郑玄说它的意思是“蹙口而出声”,也就是现代所说的吹口哨。值得注意的是《诗经》里出现的啸者多是女性,她们心怀忧怨,发而为啸。在其他记载中也常提到妇女作啸,如《古今注?音乐篇》说商陵牧子婚后五年无子,将别娶,妻闻之,中夜起,倚户而悲啸。妇女用吹口哨来舒其不平之气,大概是古代所常见而现代已较陌生的一种习俗。不过,啸也不完全是抒情的,它也用在某些行施巫术的场合中。葛洪的《神仙传》记西汉人刘根学成道术,郡太守知道后,命刘召鬼,如召不来,将加刑戮。刘根于是“长啸”,啸音非常清亮,“闻者莫不肃然,众客震悚”。忽然南壁裂开数丈,有许多兵护送一辆车出来,车上以大绳缚着郡守已亡故的父母。
至东汉时,这种音调既清越、用意又含有若干神秘色彩的啸,逐渐从妇女和巫师那里进入文士的生活圈。魏晋以后,关于吟啸的记事更加常见。这时的吟啸不仅出现在情绪激动的场合,而且当其意趣恬适、心境旷放、谈玄挥麈、登高临远之际,也常常且吟且啸。但于大庭广众之前放声长啸,自然有点旁若无人的样子。可是在“魏晋之际,天下多故”荦卓不群之士由主张达生任性而走向逸世高蹈的时代背景下,这却正是他们很欣赏的一种姿态。所以吟啸之风,不胫而走,广泛流行,成为名士风度的一个组成部分。其实啸只是形式,倨傲狂放才是它的灵魂;《世说新语》用“傲然”来形容周顗啸咏时的神态,可谓搔中痒处。而这种动作和神态又可被简称为“啸傲”,即郭璞《游仙诗》所说的“啸傲遗世罗,纵情任独往”,陶渊明《饮酒诗》所说的“啸傲东轩下,聊复得此生”。至于《归去来兮辞》中的“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虽不言傲,而傲世之态,已尽在其中。
但魏晋时的吟啸,现代却有时把它理解为“唉声长叹”(新版《辞源》)或“感慨发声”(新版《辞海》),果如是,它就只不过是一种哼哼唉唉的声音,既谈不上什么音乐性,也和讲风骨、讲谈吐的魏晋名士的气质颇不相投了。实际上并非如此。《世说新语?任诞篇》说刘道真少时“善歌啸,闻者留连”,《陈留风俗传》说阮籍的歌啸“与琴声相谐”,都反映他们的啸声是带有旋律且相当优美的。啸之发声的特点不是唱,而是吹。正像《啸旨》中说的:“夫气激于喉中而浊,谓之言;激于舌而清,谓之啸。”
文士吟啸的习俗在唐代尚有孑余。王维《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李白《游太山》“天门一长啸,万里清风来”等句便可为证。唐以后,此风渐息。到了宋代,学者讲义理,士子重举业,没有谁再像魏晋时那样动不动就长啸了。诗文中偶或提到啸,多半是在掉书袋,不一定实有其事。在宋、金至元的杂剧演出中,吹口哨是丑角行当的一项重要表演技巧。但它和魏晋之长啸的艺术风格和社会意义,已经完全不同。经过长时间的隔膜,现代人对魏晋之啸不甚了然,也就不足为奇了。
1.下列关于“啸”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啸”虽不是由魏晋名士首倡,但却成为魏晋名士风度的一个组成部分。
B.“啸”先秦时代即已有之,“啸”音调清越,发声特点是吹而不是唱。
C.古代妇女作“啸”主要是舒其不平之气;术士作“啸”主要是用来召鬼。
D.文士“吟啸”的习俗在唐代尚有孑余,唐之后,“吟啸”之风渐渐平息。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诗经》里出现的啸者多是女性,在记载中常常提及的妇女作啸大概是古代所常见而现代已较陌生的一种习俗。
B.因为啸的用意含有若干神秘色彩,所以至东汉时,啸逐渐从妇女和巫师那里进入文士的生活圈。
C.魏晋时的“吟啸”并不是一种哼哼唉唉的`声音,而是带有旋律的、相当优美的声音,有一定的音乐性。
D.宋代诗文中偶或提及的啸多半是在掉书袋,大多并不像魏晋长啸那样反映着一代风流荦卓不群的气质了。
3.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3分)
A.魏晋时吟啸之风广泛流行。究其原因,“魏晋之际,天下多故”,长啸应该是魏晋士人精神苦闷的一种象征和心灵倨傲的一种表达。
B.魏晋时吟啸不仅出现在情绪激动的场合,也可以出现在意趣恬适、心境旷放之际,但于大庭广众之前放声长啸却不被人接受。
C.啸是形式,倨傲狂放才是它的灵魂。王维《竹里馆》、李白《游太山》、陶渊明《归去来辞》等都体现了作者的傲世之态。
D.在宋、金至元的杂剧演出中,吹口哨已经失去魏晋时代长啸的艺术风格和社会意义,吹口哨在杂剧演出中已经是可有可无了。
试题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1.(3分)C.“术士作‘啸’主要是用来召鬼”原文没有依据,无中生有。
2.(3分)B.强加因果。
3.(3分)A. B,“大庭广众之前放声长啸却不被人接受”属无中生有;C,王维《竹里馆》、李白《游太山》只是证明吟啸的习俗在唐代尚有孑余;D,“可有可无”并不准确,原文吹口哨是丑角行当的一项重要表演技巧。
篇6:“走进图书馆”综合性试题及答案的内容
“走进图书馆”综合性试题及答案的内容
7.语文活动探究:走进图书馆。(4分)
(1)在“走进图书馆”的综合实践活动中,老师要求某一小组借阅鲁迅先生的作品《朝花夕拾》,请你说说查找的'方法。
(2)活动中,老师要求探究《朝花夕拾》反映的主题,如果你是小组组长,你将会如何安排这次活动呢?
(3)走进图书馆,小刚看着高高的书架,面对众多的图书,他不知道该选择哪本书来读。假如你要向他推荐《汤姆?索亚历险记》这本书,你准备从哪些方面来说?(注意:内容要切合作品本身特点)
(4)读了《汤姆?索亚历险记》中有关“‘海盗’生活”的精彩片段之后,句子“林子里弥漫着深沉的静寂和安详,给人一种甜蜜的安泰与和平的感觉。没有一片叶子在颤动,没有一丝声音干扰大自然的沉思,一滴滴露珠凝在树叶和青草上”深深感染了小刚同学,他想做读书卡片,该怎样设计?(至少含3个基本信息)
参考答案:
(1)主要包括:在借书处获得借书卡――根据图书分类,在文艺类里查找作者鲁迅――根据作品体裁精彩语句等。(本题是探究性习题,平时应注意多参与探究性实践活动,在实践中提升自己的探究能力。)
篇7:小升初英语高分冲刺试题及答案的内容
小升初英语高分冲刺试题及答案的内容
一、选出下列单词中划线部分读音不同的选项,将其序号填入题前括号内(1×5分)
1. A. forget B. her C. work D. nurse
2. A. these B. father C. think D. mouths
3. A. any B. catch C. black D. stamp
4. A. book B. good C. food D. classroom
5. A. pens B. teachers C. apples D. cats
二、根据所给中文、英文释义及首字母提示完成句子(1×5分)
6. How many ____________ (猴子) does the zoo have ?
7. He listens to the teacher as ___________(仔细) as his cousin.
8. The old man lived in a __________(not quiet) street, so he couldn’t sleep well every day.
9. W___________ (the fourth day in a week) is my busiest day.
10. My ideal school starts at 9:00 a.m. and f_________ at 3:00 p.m..
三. 根据句意写出所给单词的'正确形式。(1×5分)
11、Look! One of the children __________(swim)in the lake.
12、Lily is much __________(health) than her sister.
13、They _________(fly) to the UK, didn’t they ?
14、Is _________(eat) too much good or bad for your body ?
15、Mr. Lee _______________ (give) us a talk on the history of China tomorrow, isn’t he?
四. 选择最佳答案。(1×10分)
16.--- Could you help me , please ?
--- _____________________.
A. Yes , please . B. Yes , I could. C. Yes, I can. D. You’re welcome .
17.There is _____________sheep on the hill .
A. little B. a few C. a little D. few
18.There is ______ h , ______ o,_______u and ______ r
in the word hour .
A. an ; an ; a ; an B. a; an; a; a C. a; an ; an; a D. an; an ; an ; an
19.---I had a really good weekend at my uncle’s.
---___.
A. Oh, that’s very nice of you. B. Congratulations.
C. It’s a pleasure. D. Oh, I’m glad to hear that.
20.---Can I get you a cup of tea?
---_____.
A. Thats very nice of you B. With pleasure
C. You can, please D. Thank you for the tea
21---Does she work here?
---No, but these days she _____ here.
A. helps B. help C. is helping D. helping
22. ---__________ today! ---Yes. Shall we have a picnic in the open air?
A. What fine weather is B. How fine weather it is
C. What a fine weather it is D. How fine the weather is
23. I _____tired yesterday, so I ________ go shopping with her.
A. am, don’t B. was, am not C. was, didn’t D. am, am not
24. ---Could you get to the park before 3 o’clock?
---__________. I’ll still be at the meeting then.
A. I think so B. Yes, I could C. I’m afraid not D. I’m afraid so
25. Miss Gao is ________teacher. She teaches _____ English.
A. our, my B. us, me C. us, our D. our, us
五. 根据明信片内容及26-30的提示语,将英文代号A-E填在相应的横线上(1×5分)
To_____A________
You’re an excellent person. I am sure your new job will be a great success.
Best wishes from
Mrs Bell
Dear__B___________
Wish you every success in your exams. We’ll be thinking of you.
All our love,
Granny Grandpa
Dear___C________
People like you make the world brighter with the special things you do.
Love from
Andy
To____D______
Hoping that good health will soon be yours.
With very best wishes from
everyone at Better Books
To dear ____E______
Life is boring without you. Hurry back.
Love,
Angela
26_____________________ Simon is working in another city for four weeks.
27 __________________ Mary is in hospital.
28 __________________John has just started a new job.
29 __________________Karen will start her final exams next week.
30 __________________Ann cleaned her friends house when her friend was on holida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