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冬的面”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4篇什么是令人发指及其造句,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什么是令人发指及其造句,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篇1:什么是令人发指及其造句
什么是令人发指及其造句
[释义]令:使得;发指:头发竖起来。愤怒得使人头发都竖直起来。也作“令人发竖。”
[语出]清·岭南羽衣女士《东欧女豪杰》:“历年以来;不知害了我们多少同志;说来真真令人发指!”
[正音]发;不能读作“fā”。
[辨形]指;不能写作“旨”。
[近义]怒气冲冲怒不可遏怒形于色
[反义]喜形于色兴高采烈欢欣鼓舞
[用法]含贬义。多用来形容人愤怒到了极点。一般作谓语、定语。
[结构]兼语式。
令人发指的造句:
1、日寇杀戮妇女小孩的行为,简直令人发指。
2、这些法西斯匪徒竟然把荼毒生灵当作一种乐趣,真令人发指。
3、他的所作所为,真是令人发指。
4、这伙歹徒残害孩子的罪行令人发指。
5、这种巧取豪夺的行为,实在令人发指。
6、这种利用职权巧取豪夺的行为,实在令人发指。
7、这些十恶不赦的暴行,令人发指。
8、这种巧取豪夺的行为,令人发指,天理难容!
9、他所干的坏事令人发指。
10、敌军所过之处,杀人如麻,这种残酷罪行,令人发指。
11、愚人节有一个最令人发指的功能,那就是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犯傻上。但今天我不会启用这个功能,因为。。。你已经在傻乐了!愚人节快乐!
12、警察正在搜寻那个有7个成员的令人发指的家庭犯罪团伙的主犯。
13、妻子,女儿,孙辈被处以火刑,他们令人发指的兽行宣告结束。
14、总统称这些血案为令人发指的罪行。
15、库达斯山脉的荒山野岭多得令人发指,我们要小心不要遇到流浪骑士,他们残忍而且冷酷,除了钱他们不认任何人。
16、曹操不分青白,纵容士卒烧杀抢掠,所犯罪行,令人发指,吾曾对天发下宏愿,谁能击退曹操,就我徐州百姓,吾便将徐州让与他。
17、那几个顽劣的孩子在他身边转圈,编着令人发指的儿歌:“臭鸡蛋,烂鸡蛋;比不过,臭笨蛋!”。
18、黑得令人发指!小说:都市至尊天骄。
19、他是暗夜帝国的金牌杀手,3Q指数令人发指,她是腹黑狡诈的伪淑女,3Q指数忽略不计。
20、还没等若添回答他令人发指的话,全身黑兮兮似的林涛就一手揪起自己的刘海,摆出一副傲世轻物的姿态。
21、落凡城的占地面积大的令人发指,就算站在城中央最高的五十米的城堡上也看不到边际。
22、接受能力良好到令人发指的汉子变身后,在无限世界(测试版)中的日常。
23、网文发展到今时今日,如果想要看盗版,简直简单到令人发指。
24、大唐公主刁蛮跋扈,持宠而骄,其昭彰之恶行,实在令人发指,驸马之命更是贱如猪狗,时人云:娶公主,命凄苦,当驸马,贱如狗。
25、不过,拥有难以计数的数量、强大的战力、令人发指的繁殖能力的虫族始终还是星际最为强大的族群之一,亘古不灭。
26、到了顺驰集团高层领导层,会议的数量虽不见得更多,而会议的长度却绝对是“令人发指”的。
27、这柄匕首据说是半神巫妖王所使用过的匕首,只有实力强大人才能使用铭文秘法——空间突击,这一强大到令人发指的秘技。
28、十几个人,几十双手,当们脱下人皮的外衣,露出禽兽的`本质,所作出的事才更令人发指。
29、纳兰若虚的奶奶突然病故,临死之前留下遗言,令纳兰若虚匪夷所思,心生寒意,紧接着一场突如其来的死亡,引发出一段令人发指的灭门惨案。
30、在那个礼乐崩坏的末世里,人们抛弃了伦理道德的束缚,整个世界变得残酷的令人发指,而董锋这样的单纯孩子想要活下去太难。
31、门外一女子扯开喉咙发声说道,虽然是女子可是却一点也不淑女嗓门之大令人发指。
32、而从这款连连看之中我们也能看得出来,实际上叉教授在编程语言方面毫无天分,这致使连连看十分粗糙,图像处理更是差的令人发指……
33、老姐姐,现在看人,不能看外表,上次新闻里说的那个B态,专门杀害未成年少女,还做出各种令人发指的行为,不是还只有十九岁吗?
34、王不二发指眦裂,狠狠的别过头,发红的目光,不忍目睹,这灭绝人性的凶手,真乃令人发指,人怨天怒。
篇2:令人发指是贬义词吗
令人发指是贬义词吗
典故出处
《庄子·盗跖》:“谒者入通,盗跖闻之大怒,目如明星,发上指冠。”
近义词
怒气冲冲、怒不可遏、怒形于色
反义词
喜形于色、兴高采烈、欢欣鼓舞
英文翻译
make one bristle with anger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发指:头发竖起来,形容极为愤怒。使人头发都竖起来了。形容使人极度愤怒。
成语举例:历年以来,不知害了我们多少同志,说来真真令人发指。(清 岭南羽衣女士《东欧女豪杰》第二回)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贬义词
语法用法:兼语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成语结构:动宾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正音:发,不能读作“fā”。
成语辨形:指,不能写作“旨”。
成语谜面:致富术
成语故事
公元前227年,秦国打败赵国迫近燕国。燕国太子丹请荆轲去刺杀秦王。荆轲带上秦王的'仇人樊于期的人头及督亢地地图。太子丹把他送到易水边,高渐离击筑,荆轲高唱:“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歌声激昂,场面真是令人发指。
篇3:令人发指是褒义词吗
不是,是中性词。指因愤怒而致头发直立。形容愤怒之极。
令人发指解释
令人发指
读音:lìng rén fà zhǐ
基本解释:
因愤怒而致头发直立。形容愤怒之极
但报总不能不看,一看,则昏话之多,令人发指。——《鲁迅书信集》
英文释义:
(1)[Literal Meaning]
(2)make/people/hair/stand on end
(3)to make one's hair stand up in anger
(4)[解释]
(5)发指:头发竖起来,形容极为愤怒。使人头发都竖起来了。
(6)[Explanation]
(7)to make people very angry
(8)[例子]
(9)动物园饿死动物的事情真令人发指,他已经决定给联合国写信唤起他们的关注。
令人发指典故
典出《史记·刺客列传》: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羽声慷慨,士皆睼目,发尽上指冠。
战国末期,秦国要统一全中国,采取了远交近攻的策略,一步一步地消灭其余六国。当秦国大兵开到燕国的西部边境易水河边的时候,燕太子丹非常紧张。于是,他找了一个叫荆轲的勇士,让他到秦国去刺杀秦王赢政(即后来的'秦始皇)。
太子丹假装把燕国督亢这个地方献给秦国,让荆轲去送地图,并把一把匕首藏在图卷里,好让荆轲见机行事,刺杀秦王。
这一切都准备好以后,荆轲带着一个随员前往秦国。太子丹和荆轲都明白,这次去秦国可能凶多吉少,说不定会送命。于是太子丹带了一批官员穿上白衣服,戴着白帽子,把荆轲送到易水河边。临别时,荆轲悲切地唱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送行的人们见荆轲唱得如此激昂、悲切,一个个都睁大眼睛,连头发都直竖了起来。
“令人发指”这句成语中的“令”是使的意思,“发指”就是头发直竖起来。后人用这个典故比喻愤怒到了极点。
篇4:令人发指成语
【拼音】:lìng rén fà zhǐ
【简拼】:lrfz
【解释】:发指:头发竖起来,形容极为愤怒。使人头发都竖起来了。形容使人极度愤怒。
【出处】:《庄子?盗跖》:“谒者入通,盗跖闻之大怒,目如明星,发上指冠。”
【示例】:历年以来,不知害了我们多少同志,说来真真~。 清·岭南羽衣女士《东欧女豪杰》第二回
【近义词】:怒气冲冲、怒不可遏、怒形于色
【反义词】:喜形于色、兴高采烈、欢欣鼓舞
【语法】:作谓语、定语;指十分愤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