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路的乖乖虎”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8篇写铁饭碗的散文,以下是小编整理后的写铁饭碗的散文,希望你喜欢,也可以帮助到您,欢迎分享!

写铁饭碗的散文

篇1: 写铁饭碗的散文

写铁饭碗的散文

“铁饭碗”,乃铁所铸就。捧在手里,永远打不破。一辈子心安理得,过着衣食无忧、波澜不惊的生活。谁人不向往?

那时,我和老公,因为生意上的意见不同而争执不休。那些无休止的争吵,持续了整整三年。纠结伴随着怨恨,缠绕在彼此的内心深处,勒出一道道隐隐作痛的伤口,一直无法治愈,走不出心中的阴影。后来,我在无望中选择了妥协,不再参与生意上的一切事情,保持意见上的沉默。也由此我变得沉默寡言,只想一个人安静地生活,也许是心真的累了。

日子像一杯泡过的茶水,从浓郁的苦涩到渐渐淡到无味。我在柴米油盐里细数生活里的每一天,无形的寂寥开始向我蔓延。我终不是闲情逸致的女人,脑袋里装满了金钱的诱惑,厌倦了一日三餐的平淡。感觉每天那几个破菜炒来炒去的很没意思。终于,压抑很久的怒火爆发了。

那天,我将盛满饭的碗连同多年的委屈一起摔到了楼下。那一刻,我突然感觉自己彻底解放了,身体轻松得像要飞起来。好像世间所有的一切都离我远去,就是天塌下来也与我无关。这种轻松和坦然也让我的大脑一片空白,一切又好像都归于零。“从头开始吧!”我不停地安慰自己。要想改写自己的人生,改变命运,从调整心态开始。

生活把梦击碎,将我抛在现实的人生当中。我必须为自己重新打造饭碗,一个永远摔不碎的铁饭碗。不是固定在某个不变的位置上,而是到哪里都有饭吃的那种。于是,冒着即将流离颠沛的生活危险,我踏上了寻找工作的艰程。

那年的冬天似乎格外寒冷,“呼呼”的北风尖叫着拼命地追赶我,用无情的刀子生生地割在我脸上,却痛在心里。虽然前途一片渺茫,我毅然迈着坚强的步子走进了人才招聘市场。

对于从未打过工的我来说,这也许是一场实质性的挑战,什么脸面、尊严,统统都抛在脑后。我把所有的自信写在脸上,故作沉着冷静,一边走一边仔细打量每一家招聘启示。它们用不同的.方式吸引着我的眼球,但同时又好像在排斥我。无论我怎样努力显摆自己,都找不到我的位置,就像找不到人生中的那个点。

其实,我心里很明白,这些事情都不适合我,不是学历就是年龄问题。我已不再是刚刚踏入社会的年青女孩,沧桑的岁月出卖了我,将我锁定在一穷而白的地步,也早已为我的前途下了结论。

正在哀叹,被两家保险公司盯上。经过一番盘问,说我最适合卖保险。什么太平洋、人寿保险,一股脑摆在我面前,让我选择。我显得有些矜持,任他们用各种办法引诱我,但我却对此豪无兴趣。

后来,我看重了一家化妆品公司。但条件有两个:(一)一天负责十几家店子。(二)每个星期出差周边小城市三次。听完这些条条框框的划分,我虽然嘴里答应了,但心里却没了底。感觉每天跑来跑去的,会晒得像黑人,还怎么面对客户?我绝望了,也彻底没了信心。这一个个看似精美的饭碗,却沉重得让我无法端起。难道我的价值只体现在销售行业上吗?我人生的那个点早已被固定了吗?

带着一颗失落的心,走出不属于我的人才市场。抬头看看头顶上那片蔚蓝的天空,白云悠闲地躺在苍穹的怀抱里,鸟儿也早已回了家。好像全世界只有我一个人在流浪,在彷徨,我该去何方?

纠结了半天,我鼓足勇气,最终选择了回家的路。

一脚踏进门槛,一股熟悉而亲切的暖流扑面而来,温暖了全身,给了我真实而无法抗拒的力量。也由此明白,我终不是群立中的女强人,只是一个依赖性很强的柔软女子。最终的答案告诉我,我只想要一个小鸟依人般的生活,一个温暖的胸膛,一个可靠的肩膀,一个能让我安然熟睡的家,做一场完整的美梦。

看到我归来,老公高兴不已。他坏笑着问我,外面的饭碗不好找吧!要不,我再重新给你买一个铁饭碗,让你永远打不破。我含泪而笑,不知道是高兴还是委屈,但所有的不愉快都在一笑中悄悄化解。

也许,一个完美的家庭,才可能给你一个真正意义上的铁饭碗。虽然不经意间被岁月的刀子划满伤痕,却在盛满日子的碗底,沉淀出耀眼的金石,闪烁着幸福的光环。

篇2:散文怎么写

散文的艺术特点是情景交融,作者的情感是寄托在具体的景物之中,因而作者在处理这些景物时,常常有多种处理手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相应地指导,引导学生掌握这些方法,对帮助学生学会阅读散文理解散文,作用是非常大的。现归纳如下,以就教于大方之家。

1、优选

景物各异,其营造的情境自然不同,但选取何种景物应与全文情感基调一致,才能使文章情景交融。

如,《荷塘月色》中的第2、5、6自然段用很多笔墨写路上、塘边的树,但有名称且多次提及的只有杨树和杨柳,而有的却只字不提,或“不知道名字”。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处理呢?因为,本文要表露的是作者不满现实、幻想超脱的淡淡哀愁和难得偷来片刻消遥的淡淡喜悦,其氛围是静谧清幽,因此选取属阴柔美类的植物杨和柳,用以表现素淡朦胧的意境是最合适不过了。

又如《故都的秋》,由于作者追求的是清、静、悲凉的特定情调,所以作者不写暖色调的香山红叶,也不写游人如织的公园商场,而偏偏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在破壁腰中静对着蓝色的牵牛花,而且以为花的色彩是蓝色或白色最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其余的景,也都以冷色调为主。由此可见作者的苦心。

2、组合

单一景物的组合当以全景取胜。如《故乡的榕树》第4自然段,以小溪、鹅卵石、少女、鸭子、石桥、石碑、小石狮子组成了特有的农村风光,充满浓郁的诗情画意。有的文章以单调的自然景烘托人的活动,如《风景谈》中的“石洞雨景”用沉闷的雨天、寂寞的荒山、原始的石洞使促膝谈心的一对男女的内生活得以展现,也使大自然顿时生色。其实,古诗词中更多此类名句。温庭筠《商山早行》“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以六个典型意象勾画出乡村东方破晓时分的意境,把“早行”写的极生动逼真,真可谓诗中有画。又如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10个名词点染出萧瑟苍凉凄怆的氛围,漂泊在他乡异地的游子形单影只、孤单寂寞的形象跃然纸上。以上诗句不用动词,全用名词组合。

3、设境

即把所绘之景设置在某一特定氛围,用带有特定底色的背景使画面境界全出。如《天山景物记》中的“迷人的夏季牧场”,落日、红光给群山、草原、蒙古包、牧群、牧女镀上了金碧辉煌的暖色光芒,表现出千里牧场的富丽安祥和牧民的欢乐。这里的落日、红光便是黄昏时的背景底色。《风景谈》中“桃林即景”选定花时已过却没有一个桃子的特定时段,景物本身平淡无奇、土气十足,但茶社中的青年却使风景值得留恋,这样便表现出人类的崇高精神填补自然的贫乏,突出内生活充实的人对风景的点染和主宰,很好地体现了文章的主题。

4、对比映衬

散文中的景,有时直接描写难以表现出那特有的情韵,因此作者往往借助对比映衬的方法来曲尽其妙。如《绿》以北京什刹海拂地绿杨的太淡、杭州虎跑寺绿壁的太浓、西湖的波太明、秦淮河的水太暗来反衬梅雨潭之绿的浓淡相宜、明暗适度。还有《风景谈》“沙漠驼铃”选取漫漫黄沙、哄哄火响的热空气、驼马的枯骨等极其单调平板的意象与驼阵、猩红的大旗、悦耳清脆的铃声构成鲜明的对比,使境界全活,令人鼓舞。此外《天山景物记》以日影衬森林枝叶茂密,以水声衬幽静,以鸟鸣衬幽深,以红火光衬幽暗,借以表现天山森林的树高林密,也是异曲同工。

5、想象与联想

有些景物较为平常,也无特别引人之处,画面是静态的,可拓展的思维空间较小,但散文家却可以不囿于狭小的时空,巧为安排以化腐朽为神奇,使画面动起来,活起来了。这里,想象和联想就成了必要的处理手段。《荷塘月色》中以“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一句将作者和读者一下子由北京清华园带到了遥远的江南水乡,带到了如诗如画的美妙境界之中。正是凭借着想象和联想,作者营造了诗意般的艺术氛围,读者才能得到美妙的艺术享受。

此外,想象和联想还常常表现为引用神话传说。因为单纯的景色本身多是静态的,现时性的,而古老的神话传说因其历史的久远更富神奇浪漫色彩而使文章具有历史纵深感,内涵也更为丰富。如《天山景物记》由天然湖想及哈萨克少女的眼泪,既点出湖的神奇又使不幸和幸福相对比,表现天山牧民的生活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长江三峡》中的巫山神女、大鱼驮屈原、《雨中登泰山》的洗头盆、虬在湾也是明证。

散文以景取胜,以情动人,而找到进入散文宫殿的钥匙是准确理解文意所不可缺少的,掌握散文描写的方法其作用也在于此。

篇3:关于怎么写散文呢

散文作为一种有别于小说的文学体裁,通常是作者将自己的经历,所见所闻的真情实感用动人的文字抒发出来、一篇能够打动人心的散文,是作者发自灵魂里面的东西,运用语法修辞生动的表达出来。它可以是不拘一格的散体文章,包括杂文、随笔、游记等,也可以是地点人物俱全的记叙文章,常见的散文有叙事散文、抒情散文和议论散文。

文字的创作、在于作者的审美观,把锁定的对象以优美的句子表现出来,成为文学艺术中的一种体裁形式。它是随着文学发展不断的演变过程。通常以记叙或抒情为主。

写好一篇散文,首先要学会选题,其实散文的题材很广泛、把自己的所见所闻,用灵活生动的笔法表现出来、力求篇幅短小、情文并茂,把看似简单的东西淋淋尽致的表达出来。散文的写法一般以第一人称进行文字推演,写自己的山水游记、传记。注重文理和美感。是一种声情并茂的文学样式。特点是通过对现实生活中某些片断或生活事件的描述,表达作者的观点、感情,并揭示其社会意义,它可以在真人真事的基础上加工创造,不一定具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而是着重于表现作者对生活的感受,

散文具有选材、构思的灵活性和较强的抒情性。散文中的“我”通常是作者自己。语言不受韵律的限制,表达方式多样,可将叙述、议论、抒情、描写融为一体,也可以有所侧重。根据内容和主题的需要,可以像小说那样,通过对典型性的细节欲生活片段,作形象描写、心理刻画、环境渲染、气氛烘托等,也可像诗歌那样运用象征等艺术手法,创设一定的艺术意境。

散文的写作手法多种多样,写作形式自由,随意、灵活、用优美的语言,比较迅速地反映出作者生活的写照。通过对人和事的叙述和描绘、突出的反应出作者的心态,同时表现出作者的认识和感受,带有浓厚的抒情成分,字里行间充满饱满的感情。在人物和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中反映事物的本质,表现出作者的思想感情,具有强烈的抒情性。它或直抒胸臆,或触景生情,洋溢着浓烈的诗情画意,即使描写的是自然风物,也赋予了深刻的社会内容和思想感情。

一篇优秀的散文,首先要感情真挚,语言生动,运用象征和比拟的手法,把思想寓于形象之中,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可读性。它是感悟的参透,思想的升华,理念的凝聚,睿智的结晶。它以包容的心态,穿透人生社会,寄寓于人生百态家长里短,闪现在思维领域万千景观。 高明的作者,善于抓住哲理闪光的瞬间,形诸笔墨,写就内涵丰厚、耐人寻味的美文。时常涵咏这类美文,自然能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启迪和熏陶,洗礼和升华,这种内化作用无疑是巨大的。散文以种.种形象来参与人生经历最真切的诠释,给我们一种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事物的底蕴、观念具有震撼性的审美效果。散文所体现出作者的思维方式,蕴藏着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文化积淀。

散文因为超越日常经验的意义和自身的自然物理性质,构成了本体的象征表达。它摒弃的是浅薄,而是达到一种与人的思想情性相通、生命交感、灵气往来的境界,我们从象征中获得理性的醒悟和精神的畅快,由心灵的平静转到灵魂的震颤,超越一般情感反应而居于精神的顶端。散文中的联想思维:是个立体的、综合的思维体系,经过联想,文章拥有更丰富的内涵,不至于显得单薄,把自然、社会、人生多个角度进行了融合。

散文是作者表达对情感的一种宣泄。由于作者对生活的感悟过程中有情感参与,理解的结果有情感及想象的融入,所以散文中的思想,就不是一般干巴巴的文字,而是寓含了生活情感的思想,是蘸满了审美情感液汁的浓厚色彩文章。字里行间都提现了作者心智的深邃,理解生命的本义。这就是散文艺术美之所在。传递作者情感、思维信息。

我们如今很多作者都擅长于网络散文,它是一种高度的自由化写作,网络在空间维度上的宽容性和时间维度上的快捷性,使得其文本可以在网络上以最快的时间传播和流通。它有别于传统的以语言文学为载体的形式、能够快速的作用于人的思维想象力,这样散文取材十分广泛自由,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表现手法不拘一格:可以叙述事件的发展,可以描写人物形象,可以托物抒情,可以发表议论,而且作者可以根据内容需要自由调整、随意变化。

写铁饭碗的散文(共8篇)散文的精髓是形散而神不散,做到这一点,就要在选材上注意材料与中心思想的内在联系,在结构上借助一定的线索把材料贯穿成一个有机整体,散文中常见的线索有:⑴以含有深刻意义或象征意义的事物为线索;⑵以作品中的“我”来作线索,由于写的都是“我”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侃侃而谈,自由畅达,使读者觉得更加真实可信、亲切感人。意境深邃,注重表现作者的生活感受,抒情性强,情感真挚。作者借助想象与联想,由此及彼,由浅入深,由实而虚的依次写来,可以融情于景、寄情于事、寓情于物、托物言志,表达作者的真情实感,实现物我的统一,展现出更深远的思想,使读者领会更深的道理。

散文语言优美凝练,富于文采。清新明丽,生动活泼,富于音乐动感,行文如涓涓流水,叮咚有声,如娓娓而谈,情真意切。所谓凝练,是说散文的语言简洁质朴,自然流畅,寥寥数语就可以描绘出生动的形象,勾勒出动人的场景,显示出深远的意境。散文力求写景如在眼前,写情沁人心脾。

散文素有“美文”之称,它除了有精神的见解、优美的意境外,还有清新隽永、质朴无华的文采。看了让人感觉赏心悦目,余韵绵长。经常读一些好的散文,不仅可以丰富知识、开阔眼界,培养高尚的思想情操,还可以从中学习选材立意、谋篇布局和遣词造句的技巧,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篇幅短小精粹,是中国散文的优良传统,散文的精粹短小,不仅是字数少,而且要在短小的篇幅中表现丰富深邃的内容,达到尺幅千里,言微意深的效果。题材广泛对于散文尤其明显。散文侧重于通过一些片段材料,表现作者的生活感受和思想见解,因而它描写的对象和范围就更加广泛和多样。它除了选取生活中的重大题材,刻画典型人物,深刻反映社会现实之外,还可以选取那些看来平凡、零碎的材料,而且往往在“小”题材方面有广阔的天地。例如,生活中的一段经历、一丝感触、一星冥想、一次奇遇、一次邂逅、一点纠葛、一场梦幻、自然界的一丛草木、一块山石、一朵鲜花、一片雪花、一场风暴、一只飞鸟、一颗流星等这些难以构成小说和剧本,却可成为散文的好题材。

真实是散文的生命。散文是一种以描写真人真事为特点的文体。“散文,一般写的是真人真事,它并不像小说那样,靠奇特的情节和典型化的人物来吸引人;又不像诗歌那样,靠高度的节奏声韵之美和强烈的诗的意境来感染人。好的散文,所以也能够具有艺术魅力,就靠它所选择叙述的是精彩的材料,而又写得简练、深刻、优美、生动的缘故。

散文是最长于抒情的文体。一般采用第一人称,写“我”的所见所闻所感,通过对人物、事件等的描写,抒发作者的生活感受和思想见解。散文不像小说那样塑造典型人物形象,不像戏剧那样结构戏剧矛盾冲突,而往往是真诚而坦率地直抒胸臆,因此,散文比起任何一种文体,作家的自我主体意识都更为强烈。散文有自己特殊的笔调,即散文的语言。所谓散文笔调,首先是语言凝练、优美,富于文采;其次是笔法灵活疏放,挥洒自如,讲求语言美。由于散文不是以情节曲折取胜,也没有更多的技巧可以凭借,主要是靠语言本身的魅力。

散文鉴赏,构思精巧、富有意境含蓄,一个字、一句话、一个细节、一缕情丝,乃至一景一物,都能准确把握文章的立意。结构是文章的骨架,线索是文章的脉络,二者是紧密联系的。抓住线索,便可对作品的思路了然于胸,不仅有助于体现作者的写作意图,而且也是作者谋篇布局的本领,透过散文的“形散”的表象达到其传神的精髓,遵循作者的思路,分析文章的立意。线索通常有以事物的形象为线索,以感情的发展为线索,以时间顺序为线索,以空间顺序为线索,以人物活动为线索,以事理为线索几种。

散文常常托物寄意,为了使读者具体感受到所寄寓的丰富内涵,作者常常对所写的事物作细致的描绘和精心的刻画,就是所谓的“形得而神自来焉”。我们读文章就要抓住“形”的特点,由“形”见“神”,深入体会文章内容。联想的方式有:串联式:辐射式:假托式:屏风式:作者要注意丰富的联想,由此及彼,由浅入深,由实到虚,这样才能体会到文章的神韵,领会到更深刻的道理。

5散文的一大特色就是语言美。一篇好的散文,语言凝练、优美,又自由灵活,接近口语。优美的散文,更是富于哲理、诗情、画意。“意”,就是作者通过作品的内容所表现出来的主题思想,所揭示的生活道理。立意要求正确、深刻、新颖。文学作品尤其贵在创新。一篇好的散文,能够吸引人、感染人,首先在于立意新颖脱俗、别开生面。

选取典型材料。无论是重大题材,还是日常生活的题材,都需独具慧眼和匠心开拓其新意。要有独特感受。立意的新颖,关键在于作者对生活有独特的感受。这种感受,不是作者世界观的强贴和硬塞,而是对题材认识和开掘的结果。要倾注真实感情。出自肺腑的言语,才会新颖感人。

一篇散文的写作,往往是作者在生活中受某种事物的触动,心有所感,联想生发,然后构思成篇。触发物可能是一个人物,一件事情,一处场景,它往往是不完整的。联想的基本特点是:从眼前所见的“此物”,想到不在眼前的“彼物”,并通过对事物的外形特点和内在气质的描绘,或借助类比,或取其寓意,或以形传神,或虚实相生,表现一种深刻的思想含意。从具体的事物联想到深刻的道理。从自然景物联想到社会生活。从历史、过去的回顾联想到现实生活。

联想要选择新的角度。作者要通过对事物的细致观察,摄其特点,触发新的联想。“横看成岭侧成峰”,即使对同一事物,也能从自己的生活感受出发,选择新的角度。精心布局,一般来说,写人记事的散文,尤其是记叙一人一事的散文,多以时间空间的变化或事件的发展为线索来安排 篇章;记游性的散文,也多用这种方式。另一种结构方式,则以思想感情为线,组合关联材料。散而不乱,即所谓“形散而神不散”。所谓“散”,就是要撒得开,即取材广泛,笔法灵活;所谓“不乱”,就是要收得拢,即主题集中。不管题材天南地北、古今中外,笔法纵横驰骋、挥洒自如,都紧紧围绕一个主题。“散文虽‘散’而不乱,全靠思想把那一切材料统一起来,用一根思想的线串起生活的珍珠,珍珠才不会遍地滚乱,这才成其为整齐的珠串。

散文的布局,不但要能把零散的材料组合成篇,做到线索清楚、散而不乱;而且要使线索的发展曲折变化,摇曳多姿、引人入胜。疏密有致:详略得当。所谓疏密有致,就是说在布局行文中,哪些应当粗略,哪些应当详细,要配置得当,不要平均用力。关键是要从表现主题出发,把详略处理地恰如其分。散文通常以直接的方式抒情,篇幅比较短小,讲究文采,力求做到准确生动、朴素优美、简洁潇洒,而又富于节奏感。用恰切的词语描绘事物的性质、状貌,恰到好处地抒情表意。准确是用语的基础。在这个基础上,还要求生动。朴素优美。朴素就是要求把文字写得朴实平易。朴素的语言,常是作者真情的自然流露。朴素,又不是粗糙,而是一种出于自然、工于匠心的美。

散文的意象类别及美学特征,如再现性意象、表现性意象、象征性意象。散文意象的组合艺术,意境是以物境、情意这两个实体因素作为基础,以感应、孕育、激变这些变体因素为主导,经过适时、适机的化合而生成的。意境创设。一种是真挚、而又深蕴于心的情意偶然被特定的物、景、境触发而产生悸动,于是发生强烈的感应,发生一种奇妙的激变;另一种是触境而生意生情,再经过孕育、感悟而使物境变为意境。

精心设计型,如园林建构式、线索串珠式、情节摹写与拼贴剪辑式等。自然流走,灵活多变的叙述技巧。巧妙的视角设置和叙述视角的变换;呈现型的表达目的与再现性的客观化描写;描写技巧的运用也是极为灵活的而又富于创意的。写真的工描。用简约的白描。用极富创造性的细节化、具象化描写。运用虚拟性想象进行的再现性描写,着意于具象化。多种多样的抒情手段,如运用传统的抒情手段、新创的抒情手段、内力充盈的直抒胸臆。诗化与意化,如用诗性激情写散文;诗文融和;打破叙述、描写、议论、抒情的笔法局限,用一种全新的语体来创造诗境;抽象的理念意象化,是散文的精华。

篇4:关于怎么写散文呢

小学生散文写作方法之培养表达能力

作文能力一般包括认识生活和反映生活两方面的能力。认识生活需要敏锐的观察力和深刻的分析能力,而反映生活则需要准确的表达能力。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采用多种方式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

1、课堂上进行口头表达能力训练。

学生表达能力的体现,首先表现在是否有敏捷的思维和准确的语言表达能力,因此,训练口头表达能力是不能忽视的。在课堂教学中,训练口头表达能力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例如讲提纲,可让学生口述自己作文的提纲大意,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构思能力,而且可以了解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再如,可采用讲故事、谈感想等方法培养学生不仅言而“有物”,还要言而“有序”。否则七嘴八舌,前后无序,虽训练了说的能力,却不能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就提出的问题进行研讨或辩论,这样可以锻炼学生“言之成理”、“出口成章”的本领。

2、采用多种方法,训练学生书面写作能力。

写作训练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但无论哪种方法,目的都是为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它包括观察能力、分析判断能力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因此,我们应首先让学生养成写日记和记笔记的好习惯,这样有益于学生积累作文的素材,有效地解决作文时感到“无话可说”的问题。同时,培养学生写真事、说实话的好文风,以及快速准确的文字表达能力。因此,它一向是语文教师作为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一项重要的经常性的工作。

其次,可进行模仿性写作练习。因为我们的课文就是很好的范文,在学习了文章的写作技法、特点后,可以让学生模仿范文自行命题。如,学习了抒情散文《白杨礼赞》可让学生模仿其笔法,写一些抒情性文章《烛火赞》、《粉笔赞》、《雪》等等。如学习了说明文《景泰蓝的制作》,可以让学生模仿说明文的写作方法,介绍一下自己的小制作、小发明或对某一事物进行观察后,写成说明文。像这样类型的写作训练,既结合了教材、范文,又可跳出教材范文的框框,能较好地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对所学的文体能做到较好的掌握和训练。

再者,教师可收集一些材料、漫画、哲理故事等,让学生根据所给的内容进行写作,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观察力、思考力、想象力,又能挖掘出学生的思想深度和认识程度,既培养了学生写作的基本能力,又开发了他们的智力。

语言教学中能力的培养,重在写作能力的培养。因为对学生作文能力的考核,实际上是对其思想认识水平、知识水平、能力与智力的综合性考核,这种考核能在一定的广度与深度上反映出学生实际的语文水平。由此可见,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

篇5:散文怎么写

抒情散文,或称写景散文,指以描绘景物、抒发作者对现实生活的感受、激情和意愿的散文。

注重表现作者的思想感受,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这类散文有对具体事物的记叙和描绘,但通常没有贯穿全篇的情节,其突出的特点是强烈的抒情性。它或直抒胸臆,或触景生情,洋溢着浓烈的诗情画意,即使描写的是自然风物,也赋予了深刻的`社会内容和思想感情。优秀的抒情散文感情真挚,语言生动,还常常运用象征和比拟的手法,把思想寓于形象之中,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例如:茅盾的《白杨礼赞》、魏巍的《依依惜别的深情》、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冰心的《樱花赞》、当代作家田茂泉的《哦,棋山》。

以描绘景物为主的。这类文章多是在描绘景物的同时抒发感情,或借景抒情,或寓情于景,抓住景物的特征,按照空间的变换顺序,运用移步换景的方法,把观察的变化作为全文的脉络。生动的景物描绘,不但可以交代背景,渲染气氛,而且可以烘托人物的思想感情,更好的表现主题。例如:刘白羽的《长江三峡》。[3]

篇6:散文怎么写

哲理,是感悟的参透,思想的火花,理念的凝聚,睿智的结晶。它纵贯古今,横亘中外,包容大千世界,穿透人生社会,寄寓于人生百态家长里短,闪现在思维领域万千景观。 高明的作者,善于抓住哲理闪光的瞬间,形诸笔墨,写就内涵丰厚、耐人寻味的美文。时常涵咏这类美文,自然能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启迪和熏陶,洗礼和升华,这种内化作用无疑是巨大的。

哲理散文以种种形象来参与生命的真理,从而揭露万物之间的永恒相似,它因其深邃性和心灵透辟的整合,给我们一种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事物的底蕴、观念具有震撼性的审美效果。把握哲理散文体现出的思维方式,去体悟哲理散文所蕴藏的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文化积淀。例如:尼采的《我的灵魂》、王逸竹的《背向坐人生之车》、等;

1.哲理散文中的象征思维:哲理散文因为超越日常经验的意义和自身的自然物理性质,构成了本体的象征表达。它摒弃的是浅薄,而是达到一种与人的思想情性相通、生命交感、灵气往来的境界,我们从象征中获得理性的醒悟和精神的畅快,由心灵的平静转到灵魂的震颤,超越一般情感反应而居于精神的顶端。

2.哲理散文的联想思维:由于哲理散文是个立体的、综合的思维体系,经过联想,文章拥有更丰富的内涵,不至于显得单薄,把自然、社会、人生多个角度进行了融合。

3.哲理散文中的情感思维:哲理散文在本质意义上是思想表达对情感的一种依赖。“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由于作者对生活的感悟过程中有情感参与,理解的结果有情感及想象的融入,所以哲理散文中的思想,就不是一般干巴巴的议论,而是寓含了生活情感的思想,是蘸满了审美情感液汁的思想。从哲理散文的字里行间去读解到心智的深邃,理解生命的本义。这就是哲理散文艺术美之所在。

怎样写好散文?

写文章并不难,但写散文却很难,真正写好散文是难上加难,更不要说创作出散文精品了。一般性的文章还谈不上文学意义上的东西,一般性的文章写得再好也不会成为作家,只有创作出优秀的文学作品的作者才有成为作家的可能。

不要把一般性的文章看成是散文,也不要把学生的作文看成是散文,学生作文还不是文学意义上的散文,学生作文只是练习写作的开始,所以一般意义上的记叙文还算不上散文,这个是要搞清楚的,否则学生岂不都成了文学创作者了吗?

散文不宜篇幅过长,一般都在两千字以下为宜,以一千五六百字为佳,不要有废话,语言要精练,要向诗看齐。

写好一篇散文非一日之功,那是长期积累的结果,不要小看这一千多字的散文,真正写好了,写得出彩,那是见作者的真功夫的。这种功夫不是一朝一夕就得来的,这之前要付出多少啊,要读多少书啊!要写多少东西啊!你以为他只写了这样一篇,写出这篇散文之前他写了多少篇散文连他自己大概都记不住了,要不是达不到这样的写作水平的。

写好散文就要在语言上下功夫,语言过不了关还谈什么写散文?还写什么散文?所以这就需要有一定的文字功底,没有文字功底是写不好散文的,写出的东西也是半成品,上不了台面。

写什么就要有什么语言,用什么语言,写散文就要是散文语言;什么是散文语言,什么不是散文语言,真正的读者一看就能够感觉出来:散文语言与一般语言味道不一样,区别是很大的。

写散文不要追求语言的华丽花哨,这样往往弄巧成拙。不要说散文,就是小说、诗歌的语言也是一样,都要追求语言的朴实、生动、实在,用朴、生动、实在的语言表现丰富的思想内涵,这样往往收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写好散文就要放开自己的视野,不要只写自己的那点儿伤感,自己的那点儿情感,写作的范围应该更广泛一些,因为伤感的、自己个人情感的那点儿东西很难征服众多的的读者,很难上层次,倒把自己局限住了。实际上很多个人伤感的东西往往难有积极向上的思想取向,容易产生消极的影响,很难产生有质量的作品,更不要说经典的作品了。

为了自己的爱而写自己的那点儿所谓爱情,写自己的那点儿感情;自己在爱情上经历了痛苦的过程,遇到爱情上的打击,自己爱的人不爱自己了,自己失恋了,伤感就出来了,自己整天被伤感缠绕着,就通过文字表达出来。不是不应该表达,但这类东西只适合给自己看,或者压在箱子底。

真正写好散文除了丰富的生活积累,更重要的就是对生活要有深刻的感受,对人生有深刻的感悟,这样你的心灵世界才丰富多彩,肚子里东西才会多;肚子里有东西散文的语言就会很自然地流露出来,就像清清的泉水一样奔涌而出,不要刻意雕琢,语言就能够出彩。

一个散文作者情感和心灵世界很重要,心灵不但要丰富,而且要纯洁,纯洁如水,感情纯真,写出的东西也干净,给人以美的享受。

写好一篇散文还要注意题目的形象简洁,题目不要过长。我看过网上一些所谓的散文,光从题目上看就不是散文的题目,让人仗二和尚摸不到头脑。其实无论写什么,题目都要简洁。比如朱自清的《背影》就是写父亲的,两个字多么简洁;茅盾的《白杨礼赞》就是赞美白杨的,四个字多么简练;冰心的《寄小读者》就是写给小朋友的,四个字多么简洁,一下子就看出是写给谁的……

上的散文题目多到十几个字,这是不可思议的,这叫散文吗?就连小说、电影的题目字数一般都在三五个之间,散文也应该这样,写散文应该注意这个问题,首先把题目定好了,这很重要。我看有的作者就是在还没有定好题目的情况下就写了,这样写出的散文也不会怎么样,读者一看题目就很糟糕,谁还会欣赏下面的文字呢?都是废话一大堆。

散文的语言是不同于一般性的文章的,也不同于小说,散文就要用散文的语言来写作,小说当然是用小说的语言来写作,如果小说语言能够有散文语言的那种美,这样的小说无疑在语言上是更胜一筹的。但现在很多的网络小说的语言实在平庸,这是缺乏散文写作经历所造成的,在语言上还没有过关就去写长篇小说了,这是很不明智的。

其实写散文比写小说难,难就难在语言上。要知道:写散文是最能够见作者的语言功底的,现在的剧本也好,小说也好,都见不到作者的语言功夫,很多作品的语言实在太差。

写好一篇散文难,若想写出更多的好篇章,不但需要写作的经验,需要长期的生活积累和感受,需要长期刻苦的写作实践,这不是任何人都能够做到的,必须把文学创作作为自己一生的精神追求,把散文写作看成是自己人生的一种事业,无论在生活上,还是在人生的道路上遇到任何的挫折和艰难,也不会使你放弃文学的热爱和追求。

篇7:散文怎么写

叙事散文,或称记叙散文,以叙事为主,叙事情节不求完整,但很集中,叙事中的情渗透在字里行间。侧重于从叙述人物和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中反映事物的本质,具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因素,从一个角度选取题材,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根据该类散文内容的侧重点不同,又可将它区分为记事散文和写人散文。

偏重于记事

以事件发展为线索,偏重对事件的叙述。它可以是一个有头有尾的故事,如许地山的《落花生》,也可以是几个片断的剪辑,如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在叙事中倾注作者真挚的感情,这是与小说叙事最显著的区别。

偏重于记人

全篇以人物为中心。它往往抓住人物的性格特征作粗线条勾勒,偏重表现人物的基本气质、性格和精神面貌,如鲁迅《藤野先生》,人物形象是否真实是它与小说的区别。[3]

篇8:关于怎么写散文呢

记叙散文模式

开头

①感情化语言概括叙述“我”和该人,重点在后,介绍该人,如肖像描写。②两者关系及该人精神特质的议论。

中间

一种情况:一件事。从开头、发展到结尾,细致叙述和描写。另一种情况:几件事。每件事即每层次前,可以用对该人精神特质的一个因素领起,以对该人的感情体验及整体议论来贯穿几件事。

结尾

①重申特质,照应开头。②深化感情关系,发出感慨。

抒情散文模式

开头

①叙述自己与景物的关系。②议论景物和自己。

中间

①描写景物,分出层次,细致动人。②发挥联想。

结尾。

抒情散文模式

【开头】1叙述自己与景物的关系。2议论景物和自己。

【中间】1描写景物,分出层次,细致动人。2联想发挥,更大意义。

【结尾】感慨

(一)精于立意

“凡文以意为主”。散文的“意”是存在于深厚的生活土壤和浩瀚的生活海洋中的。要获得它,必须依靠我们对生活的深入观察、感受、理解。因此,散文立意只要从生活实际出 发,凭着鲜明的感受,锋锐的观察能力,同人民同时代共同跳动的脉博,深厚的感情,丰富 的想象,深沉的思索,就会感到我们生活中洋溢着的诗意。这诗意,就是使我们心灵受到触 动的东西,使我们眼睛豁然开朗的东西,思想突然升华的东西,感情更为纯洁的东西,它就 诗的灵感。我们要为自己的散文立意就要赶紧捕捉住它。因为这里面有心灵的颤动,思想的 闪光。刘白羽说:“哪怕是微弱的闪耀也比没有闪耀要好,这才不是一般的照相,这才是文 学。”

譬如,一个作家去看茶花,品种繁多,美不胜收的茶花引起了他的思索:“茶花是美啊。 凡是生活中美的事物都是劳动创造的。是谁白天黑夜、积年累月,拿自己的汗水浇着花,象 抚育自己儿女一样抚育着花秧,终于培养出这样绝色的好花?应该感谢那为我们美化生活的 人。”这就是思想的闪耀,作家十分宝贵它,就及时把这个意思记下来。后来,他听一位花 匠介绍一种茶花说:“这叫童子面,花期迟,刚打开骨朵,开起来颜色深红,倒是最好看的。” 并没有引起思索,但他是记住这种茶花的名称的。过了一会,恰巧一群小孩也来看茶花,这 事引起了作家的注意,他看见孩子们一个个仰着鲜红的小脸,甜蜜蜜地笑着,唧唧喳喳叫个 不休,心灵猛然一颤,不禁脱口说出:“童子面茶花开了。”而花匠听了这话省悟后说:“真 的呢,再没有比这种童子面更好看的茶花了。”这话使得一个念头突然跳出他的脑海,他说:“我得到一幅画的构思。如果用最浓最艳的朱红画一大朵含露乍开的童子面茶花,岂不正可 以象征着祖国的面貌?”于是,作家就把看茶花引起的感受、思索写成一篇文情并茂的散文 《茶花赋》。这个作家就杨朔。而读者、评论者通过阅读就可以悟出作家写此文的立意:歌 颂如花的祖国,歌颂美化祖国的劳动人民。

(二)善于构思

是写作者对生活素材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加工、提炼 的过程。写作者要在构思中为散文的思想内容寻找尽量完美的艺术形式,使思想性与艺术性 达到和谐的统一。因此,构思要解决立意、选材、创造意境、确定体裁、基本手法、布局谋 篇等问题。这里着重讲讲确定体裁、寻找线索、创造意境三个问题。

第一、确定体裁。散文的体裁灵活多样。我们有了一个好的意思(思想),并且选取了 表现这一意思(思想)的材料,那么就要考虑:是写成书信体,还是写成日记体?是写成随 笔,还是写成偶感?是写成游记,还是写成回忆录?是写成序或跋,还是写成读后感?确定 具体体裁的原则是内容决定形式,形式为内容服务。譬如到苏州旅游之后,你感到要向父母 报告一下自己的游踪和观感,你就可以写成书信;你在游玩中遇到一些使你感动的人或事, 你就可以写随笔、漫录;你在游玩虎丘、狮子林、寒山寺、西园、留园等地之后,觉得寒山 寺的钟特别吸引人,并引起你的遐思,你就可以写成如《社稷坛抒情》那样诗意浓郁的抒情 文;你如果是旧地重游,吃到苏州某种土特产而忆起往事,则可以偏重于回忆,写成《小米 的回忆》那样的回忆式的散文……总之,要根据立意内容来确定表现形式--具体的体裁。

第二、寻找线索。散文的材料应该是很“散”的,每一个材料都是一颗珍珠,但这些珍 珠互相之间有内在的联系,我们写作者要寻找一根线,用笔作针,将这些散乱的珍珠穿起来, 成为一串光彩夺目的珠圈、项链。那末,有哪些东西可以作为线索呢?

一是感情线索。我们的感情在生活中发生变化,如由厌恶到喜爱,或从喜欢到厌恶,就 可以用这条感情的线索把一些似乎没有关联的材料联结起来。如杨朔写《荔枝蜜》就是利用 感情线索,才把儿时记忆、从化疗养、荔枝树林、苏轼诗词、喜尝蜂蜜、参观蜂场、赞扬蜜 蜂、农民劳动和夜晚梦蜂等事串连起来的。

二是事物线索。如曹靖华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今天仍然需要发扬延安时期“小米加步 枪”的艰苦奋斗精神,就搜罗记忆中有关小米的往事,用小米把发生在不同地点、不同时间、不同情况下的事件组合在一起。许多托物咏志的散文也是以物为线索的,如茅盾的《白杨礼赞》。

三是人物线索。如写某一个人物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活动,可以用这个人物作为线 索串连起来,也可以用另一个人物把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不同人物、不同内容的事物串连 起来。这个人物还可以是写作者本人——“我”。

四是思绪线索。如面对某一事物、景物沉思遐想,“鹜趋八极,心游万仞”,“观古今于 须臾,抚四海于一瞬”,“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就能通过联想与想象,把有关的 材料组织在一起,表达原定的主题思想。如秦牧的《土地》、杨朔的《海市》、贾平凹的《丑 石》等。

五是景物线索。“一切景语皆情语也”。通过景物描写,在写景中融进写作者的思想感情。如《天山景物记》、《西湖即景》。

六是行动线索。如游记以游程行踪为线索。刘白羽写《长江三日》就以游程为主线来写, 当然,全文还有一条哲理性的思绪线索:“战斗——航进——穿过黑夜走向黎明”。 “文无定法”,散文的线索很多,以上六种线索是较为人们常用的。

第三、创设意境。

散文的意境是情和景的交融,是意和境的统一,是作者浸透了时代精 神的主观感情、意志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统一。意是灵魂,境是血肉。意高则境深,意 低则境浅。散文的这种意境应是诗的意境,即所谓“诗情画意”。它是可以捉摸的,可以感 受的,是物质的,形象的,但它又是动人心弦的,震颤魂魄的,是精神的,性灵的。如朱自 清写《荷塘月色》,全篇着力于“淡淡的情趣’,顺着沿路走来、伫立凝想的线索,通过描绘 使小路、荷塘、花姿、月色、树影、雾气、灯光……色彩斑烂,可见可感,而叶香、蛙鸣、蝉声,又可味可闻。更加上心情的抒写,巧妙的譬喻,创造出一种淡雅、闲静、情景交融的 意境。这种优美的意境,正是散文写作者要努力追求、刻意创造的。 构思方法可以向前人借鉴,更需自己创新。过去就有一个青年作者发明出一种“散文快 速构思法”,为《青春》、《采石》等刊物的编辑所重视。

(三)巧于布局 。

散文一般篇幅短小,布局有方便的地方,但要布局得好,却因篇幅短小而有其难处。这 犹如一座大山上有小堆的乱石,常常无损大山的壮观。但是一个小园中有一堆乱石,就很容 易破坏园林之美。因此,散文的布局--结构十分重要。参观苏州园林,从它精巧的建筑布 局上,我们可以得到启示,可以借鉴它的园林建筑布局来考虑散文的布局。叶圣陶在《苏州 园林》中写道,苏州园林建筑的设计者和匠师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 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 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作为散文的写作来说,也要这样讲究材料的布局、配合、映 衬、层次。苏州园林不讲究对称,但散文布局有时则需讲究对称,或对比。叶圣陶又说:“苏 州园林在每一个角度都注意图画美。”那么,散文的整体布局要讲究艺术性,它的局部的布 局不是同样要讲究艺术性吗? 至于布局的具体方法是很多的,前面讲的线索问题也与布局有关。这里可以着重提一下 的是:不少散文的布局都要巧设文眼,开头往往似谈家常,结尾则加以深化,画龙点睛, “卒章显其志”,并且首尾呼应,通体一贯,有机结合。初学散文写作,不妨学习这种布局 的方法。

(四)明于断续 。

散文要“散”得起来,除了选材要有技巧之外,就是在叙写上要注意断续的技巧。明于 断续,才能使散文的行文上挥洒自如。贾平凹说:“记住:越是你知道多的地方,越要不写 或者写得很少;空白,这正是你要写的地方呢。”他认为,“讲究了‘空白’处理,一是散文 可以散起来,断续之,续断之,文能‘飞起’,神妙便显也。二是散文可以含蓄起来,古人 也讲过:意在笔先,故得举止闲暇,看似胡乱说,骨子里却有分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