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enchuan”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2篇跟酒有关的随笔:草原的酒香,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跟酒有关的随笔:草原的酒香,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跟酒有关的随笔:草原的酒香

篇1:跟酒有关的随笔:草原的酒香

在你深情的目光里斟上一壶酒,让无尽的草原飘满酒香。

——题记

生在大中原,山和草原一直是我的向往。尤其草原,那蓝天,那白云,那翩翩如大鹏翱翔天空的鹰隼,那一望无际随风起伏的芳草萋萋,那如星辰般点缀在草丛中的毡房旗幡,那如泣如诉浑厚苍凉的马头琴音,无不拍击着我向往的心——那是遥远的天堂和神。

因为向往,多年前去了新疆的那拉提大草原,前年又去了美若仙境的江布拉克,但都随旅行社的匆匆行程和疲惫,来不及细细品味记忆就过去了。

这次接到草原的邀请,我想把草原留在心中,就特别在意。

踏上行程时,中原已是正在灌浆成熟的秋天,也许,北方的大雁正在往南飞。

我兴致勃勃地踏上空中旅程,越过地面的江山原野向草原靠近。

我最先看到了黄河和金黄的稻田,由远而近,又看到了高原、道路与花朵,再进一步,就看到了成吉思汗和他的子孙,在洁白的天空下寻找母语的一群人,在草原的河流上酿造美酒的一群人。

从中原到草原,在这里遇见一群诗意与酒意蒸馏出的爱做梦而富有醇香的人。

昨天,还是秋,我从中原出发,翻山越岭,把成片的玉米和高粱地翻过。那可是一望无际的大中原啊,平稳、中庸、温和、饱满、淳朴。但我要到西部区,到草原去。我要粗犷和阔大一次,我要真正地拥抱草原一次。

草原,可真是漂亮辽阔。

我在这里赶上了最美的季节,怎能不漂亮!我心向往的与天地接壤的远方,怎能不阔大!

透过车窗瞭望草原和天空,我的心里似乎也万马奔腾。草原的云很低、很柔,也很干净,完全不是内地灰不喇唧的那种。它像一张张柔和漂移的大床,多想上去睡一会儿啊。我闻着草原的清香等它,等它来到我的身旁,我懂的,这里有绝美的情爱和欢畅。

江山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用鹰隼的目光,长生天的祈祷,弯弓射雕,驰骋亚欧,无边的草原和大地,鞭指所向,就是我家。多么威武,多么雄壮!我们的生命、理想、梦想、思想为什么不能像草原和骏马那样,自由生长或万马奔腾呢。

伟人一去,千古难觅。最后定格鄂尔多斯,这块水草肥美的地方,这快梦牵魂绕的地方。

“江山有胜景,我辈复登临。”该是用最纯的马奶,最干净的酥油洗礼一次的时候了。

我的中原,也是金戈铁马,也是红高粱、红玉米酿酒的故乡。

昨天,我刚离开家乡,就听到了它的声音。是一朵青花在轻叩陶土,是一片经年的好山好水,在孕育千年酒香。哦,陶,青花和酒。元、明、清,清花瓷,是酒器,也是一种精神,盛放我千年轰轰烈烈的酒神精神。

五粮酿成了酒河,于是,中原的河流就有了酒香。

在中原大地上行走的人,皆安居于酒香中,他供奉神灵,敲响晨钟,采摘、耕种、涵养精神,造化万物。如果你从很远的地方赶来,它会打开氤氲的气息,用很轻但能燃烧的热情唤你,你会忍不住打开自己的呼吸和心扉。看那天空蔚蓝,浮云漫天,水草紧拥河水,所有的花朵都跃跃欲飞。

江水东流,露催秋熟,我朦胧中去赶一场和草原的约会。

草原涌动着大海般绿浪的时候,大地的气息铺天盖地。

如果中原是黄土黄河青花酒,那草原就是红色白色的格桑花和马奶酒,就像别无选择的青花与陶瓷,走着走着,就走到了彼此的心里。

如果文学是一颗心走向另一颗心,那草原的聚会就是一种温暖一种碰撞一种惺惺相惜。

用青花瓷杯盛酒,一滴既可满月。用驼囊盛酒,天地无边。

大草原上,你会醉得比月色还深。就是江河与诗歌,也难盛下这辽阔与苍茫。

就是这个样子吧:心中装着白云羊群,而月光是白色的、酒香是白色的、河流是白色的、炊烟是白色的、飞舞的蝴蝶是白色的,而手捧酒香醉于文学的人,对醉人的草原说:“把我也融化成干净的洁白吧。”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草原辽阔高远。

今天,我就到了鄂尔多斯,一座花的城市,一个朝着东方必胜的信念,一种喝了还想再喝的马奶或青稞酒。

我下榻的酒店紧邻马路和公园,在这里依然有女贞树,果子和叶子俱在。女贞也比内地干净,刚出浴洗过的样子,新媳妇一般。它可真是四季长青的高手,你连它什么时候换装都不知道,四季它都不能缺席,真是生死疲劳。心安处就是家,这几天,我就以鄂尔多斯为家了。

去看草原。

这是夏日的草原午后。格桑花最醒目,那些草和繁密的花,把地皮和鸟遮藏起来,没有路,只是望不到边的繁花,像银河中的星子,都眨着发光的眼睛。

草原起伏的缓坡如水流状,应该是鸟声啼圆铺平的,在鸟稍微缓息的时辰,是虫声,它们交替,此起彼伏。站在不同的地方听,声音仿佛就在眼前,可真俯下身趴在草丛中谛听,又觉得在远方。一个音域到另一个音域,好像声音通过草的琴弦连成了一片。只有硕大的心脏和耳朵,才能欣赏这草原的声音。

谁是草原的主人,敢如此理直气壮。天籁,大地、草原的声音。

玉米,可是比我走得更快,眼前和远方,一转眼就是一大片。我的眼睛装不下了。这么多绿,黑绿黑绿的,没有其它颜色容身的可能。玉米齐刷刷的,腰刚系红缨,仿佛草原的卫士。它们的身高,已经能隐藏我的秘密了。许是儿时饿怕的恐惧,我一见到粮食就心安,我一见到玉米就亲切。玉米是中原的青稞,是中原黄河的生命之粮,生命之根。

仿佛闻到酒香。

今晚,我又要喝酒了,草原的酒,神圣的酒。

我将喝到草原纯正的马奶酒,原产地的牧马之酒,而不是在想象中的酒。想到草原的美酒,我整个身子都是舒展的,想展翅欲飞。

我好馋啊!

我毫不掩饰对美酒的亲热,对,是亲热。来了就一定要热上。就算是不喝,就算是赏着,就算是闻上一闻也是很享受的。特别是瓶盖初启的那一刻,满屋子都是喷香的。一瞬间,酒魂儿都飞出来了,酒精都撒欢儿了,酒衣都落地了,它正晕着热着,直往我的怀里钻,直亲我的嘴,怎能不抱它?怎能不品它入心入肺呢?

那已不是酒了。而是活脱脱一个人了。一个男人心里装着这样一个人,偷偷想念也是幸福的。想着想着掉眼泪也是有的,肝肠寸断也是有的。

一定得是好酒!大草原的神酒。

一曲歌,一碗酒,我的脸已通红,连领子衣服都装满了酒香。

草原,已不陌生的地方,天堂而诗意的地方,我的心中已经装满了蓝天白云,牧草牛羊,更装满了大草原马奶酒的醇香……

我还会再来的,大草原,羊群和毡房。我远远望见,我中原家乡的一棵红枫树也已经醉了……

明天,我又要去一个叫天边的草原——乌拉盖草原。

听说,那是天边的草原。

有了前两次和草原的约会,这次,我就像是去会老朋友。虽远,但心里踏实。

举起中原的酒,仿佛,又被天地绿色酒香洗了一个大澡。沐浴完毕,我要启程了。

草原有故事,草原有暗香,草原有酒香,草原有诱惑!

我仿佛又醉了!我又穿越了——黄河,中原,草原,美丽的大草原,我急不可耐。

心里有个约定,等到草原最美季节,陪你一起看草原。草原在,人未老。我这就去赴约。

只是,乌拉盖,你真是天边的草原吗?你真是成吉思汗在马蹄塔塔声中,彻底消灭了曾不可一世的宿敌——塔塔尔部,为统一蒙古大业扫清了巨大障碍的一处闻名的古战场吗?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真流淌着一条哺育着无数生命的蒙古第一大河吗?

乌拉盖大草原,你可别让我失望。更别忘了,还有你草原的酒

公众号:红罗山书院

篇2:婚宴酒,如何酒香醉人

据统计,我国每年举行婚礼的新人数达1000多万,每年婚礼综合消费能力达2500亿,每年婚礼白酒消费额达120亿,这些数据像一块巨大的磁石吸引着众多酒企业的目光,近两年,国内数十家酒企业纷纷抢滩婚宴酒市场,如五粮液的“婚宴酒”、茅台的“贵州喜酒”、贵州醇的“贵州醇喜酒”、山东兰陵的“喜临门”等等,希望能在婚宴酒中分得一杯羹。

婚宴酒市场缘何不温不火

不可否认,婚宴酒的市场“钱”景鼓舞人心,然而,目前市场上许多婚宴酒品牌的表现却并不尽如人意,往往是雷声大雨点小,产品的销量始终不温不火,甚至面临进退两难的尴尬境地。

那么,是何原因使原本看起来诱人的婚宴酒市场陷入如此局面呢?仔细分析婚宴酒市场我们能够略见端倪。

第一,品牌缺乏影响力。品牌影响力是产品进军市场的敲门砖,婚宴酒市场也不例外。五粮液婚宴酒之所以能够开门红,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五粮液品牌的巨大影响力。同样是专做婚宴酒品牌,其它知名度低的品牌自然处在一个较低的起点,

例如,××喜酒已问世多年,虽然该酒质量、包装都不逊色,但较低的品牌影响力让消费者鲜有问津市场。

第二,消费方式特别。婚宴酒的消费方式不像一般白酒,婚宴酒只会集中在婚宴场合消费,离开婚宴场合消费婚宴酒的几率几乎为零。大多数消费者一生结婚只有一次,也就是说一辈子差不多就只会消费一次婚宴酒,这样的消费方式在整个快速消费品都显得很独特。

第三,价格定位上的尴尬。我国虽然每年有1000万左右的男女青年结婚,每年婚礼白酒消费额达120亿,但这些消费群体经济实力差距较大,分布在不同社会阶层,对婚宴酒的价格需求不同,这就造成了产品在价格定位上的尴尬,也难以明确自身的细分市场。同样是以白酒消费用途划分出来的行政事业用酒、商务用酒等,价格则很容易定位于高端白酒市场。

第四,不容易建立品牌文化内涵的差异性。提及白酒自然离不开酒文化,婚宴酒的品牌文化内涵很明确,就是一个 “爱”字,然而这也限制了婚宴酒品牌内涵个性的创新,众多婚宴酒都是“爱”,很容易千篇 一律,缺乏品牌的差异化个性。

篇3: 酒香.酒韵.酒情散文

酒香.酒韵.酒情散文

“他是唯一由国家批准的全蝎保健酒产品;他是畅销四十余年的山东老牌产品;他是市场全国化最强的全蝎酒;他是各地民众认知山东酒业的一个强烈符号;他是鲁酒的标志和骄傲!”――这是山东酒类流通行业最权威组织:山东省糖酒副食品商业协会“最具影响力鲁酒品牌评选”活动评审委员会给予蒙山全蝎酒的颁奖词。

跟酒有关的随笔:草原的酒香一个夜幕渐渐笼罩的冬日,我随同县里的现场观摩会来到蒙山全蝎酒的生产厂家――山东蒙山酿酒有限公司,又一次近距离领略了这个1945年建厂的老牌企业的风采。

进入位于汶河岸边的公司大门,古老的建筑似乎向人们诉说着企业70年发展的悠悠岁月,醇馥浓郁的酒香四散弥漫,沁人心腑。来到粮食酒车间,那浓浓的酒糟味夹杂着淡淡的清香,纯净透明的原酒从生产线上缓缓流淌下来,接一盅,抿一口,醇厚绵甜,回味悠长,寒气顿消。在地下窖藏库,那一排排整齐的窖缸,蒙着红红的盖布,似一个个待嫁的新娘,期盼着揭开她神秘的面纱,不禁想起了电影《红高粱》里开烧酒作坊的九儿和那低沉圆润的《九月九的酒》……

凡在蒙阴县城长大的,对他的前身――国营蒙阴酒厂都不陌生,厂区就是蒙阴古城的地标。我虽是“机关羔子”,但在乡下长大,偶尔随父母进城,印象中满城酒糟味弥漫,每逢赶大集,到处都是一头挑着几捆菜、一头挑着酒嘟噜的农村老汉,一脸的满足,全然看不出劳作的疲惫、生活的拮据,带着“不醉不罢休”的豪气,有的'干脆在集市上打上一壶、买块豆腐,当场就醉卧街头。因了年龄小的缘故,并不理解酒的韵味,反而对大人们隔三差五猜拳喝令非常反感。后来,自己也爱上了冰雪露,后来的后来,别说啤酒,抿上几口白酒也不在话下了。

中国是酒的故乡,4000多年的酒文化源远流长,底蕴厚重。“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杜康,作为酒的鼻祖,历来对他毁誉参半,对酒的认识也褒贬不一,因酒生祸,“借酒浇愁愁更愁”的事例亦不鲜见,但文人墨客们对酒大多情有独钟:李白的“举杯邀明月”道出了几多乡愁?苏轼的“把酒问青天”又表达了多少豪情壮志。如今,每每有朋自远方来,挂在嘴边的总是“酒逢知己千杯少”、“一醉方休”。《红楼梦》中史湘云醉卧芍药园,成为经典章节,惹得多少红学爱好者心生醉意?花要半开,酒要微醉,那感觉,那意境,只有亲身享受一番才能体会。

国人对酒的嗜好也各地不一,江南人爱喝米酒,性格大多细腻婉约,咱们北方人多喜欢白酒,大有梁山好汉三碗不过岗的豪爽。东北人一杯烈酒下肚,那声“贼辣啊”立时显露出性格的火辣奔放。

东西方文化不同,饮酒的方式也不同,那种高脚杯红酒慢饮的含蓄不是中国人的性格。其实,不论东西方,不管什么酒,都注重饮酒的雅兴和品味。“身边的一位哲人”曾诠释过饮酒的辩证法:“喝好了,是感情的纽带,友谊的桥梁,进步的助力器;喝不好,是穿肠的毒药,杀人的钢刀,进步的绊脚石”,纯属调侃,却也道出了喝酒讲究的“度”。当然,喝的好坏与否,与进步没有半毛关系,特别是中央八项规定以来,禁止工作日饮酒,大快人心。但逢年过节,家人团聚,凝聚亲情,还是少不了酒的。

“一壶浊酒喜相逢”,表达的是一种久别相聚、旧情欢叙的心情;婚庆喜宴,新人敬酒,亲朋好友举杯献上的是美满的祝福和贺喜;闲来无事,两碟小菜,一壶小酒,夫妻对饮,旧梦重温,也是快事。有一女友,久居高楼,喜欢独坐窗前,斟满红酒,遥望窗外沂河边的流光溢彩和车水马龙,闲聊时问她彼时想啥,她说什么也不想。这就是境界,天马行空,于晕晕乎乎中褪去红尘的纷扰,卸下满腹的惆怅,一觉醒来,又是一个清爽的自己!

思绪扯远,言归正传。近年,蒙山酿酒又在酒的纯度里加进了保健元素,以蒙山全蝎保健酒享誉省内外,70年时光酿造出鲁酒的骄傲,岁月悠长,打造百年企业已不遥远,祝愿山清水秀的家乡伴着芬芳四溢的酒香迎接着八方来宾。

篇4:父爱如酒酒香依然作文

父爱如酒酒香依然作文

成长到今天才明白,父爱如酒,这么多年过去,酒香依然,不曾消散,只是我,终于学会了如何品尝。——题记

我的父亲是一个冷漠寡言的人,尤其是与我的相处。我们之间的对话常常少得可怜,在家庭中,他也总是充当黑脸的角色,使我常常想顶撞他却又不敢。越是长大,越觉得我们的父女关系和其他人不同。

最近,综艺节目《爸爸去哪儿》大热。五个星爸带着他们可爱的孩子为观众呈现出了许多温情瞬间。我看着里面的孩子大声地为他们的父亲加油、呐喊,看见他们一点儿也不难为情地说“我爱你”时,感到十分羡慕。但仔细回想一下,我和父亲之间,也还是有过这样温情的时刻。如果不是努力地去仔细回想,我想这些零碎的记忆很快就会随年岁的增长而消失不见。

“小时候,我们的城市像郊外,我们的脚步很轻快。那时天空很蓝,心很小,路很宽。”

那时的我还很小,小到我已经完全不记得自己的年龄。我们一家三口蜗居在一间很小的房子里,每到睡觉前,我便会躺在父亲身上看电视。我总是爱踩他的肚皮,有时一不小心就扑倒在床上,然后便开始咯咯傻笑,父亲也跟着笑起来。温暖的笑声盖过了电视机的声音,充斥着整个房间。

“长大后,我们的存在像尘埃,我们的`距离被拉开。有时相处很难,想很多,话很短。”

曾经听母亲说,在我刚上小学的那个暑假,我被寄养在乡下外婆家,到快开学时,父母便到外婆家来接我。父亲走在前,母亲走在后。我早早就等在门口,远远地看到他们来时,高兴地跑上前去,嘴里喊着“妈——妈——”,直接绕过了走在前面的父亲,跑向母亲,一把抱住了她。这样的举动使走在前面的父亲十分尴尬。

路边的水杉不知什么时候长成了直插云霄的参天模样,丝毫看不到过度。就像我与父亲的关系一样。

“脑海最珍贵的一幅画,是你载着我叮咛我。要我抓牢你身旁,安心在你背后飞翔。”

那天,因为有事去找父亲,所以便去了他的办公室。进去时发现他不在。我突然看见玻璃案板下压着一张微微泛黄的画,上面的落款是“徐蕴仪七岁作”。我有些吃惊,甚至不记得我画过这样一幅画。他的皮夹摊开倒放在桌上,我拿起来一看,发现里面夹着一张我很小时拍的照片。我看着那上面长得跟现在不太像的面庞,微微红了眼眶。

揭开父爱这杯酒的酒盖,我如愿闻到了浓郁的酒香。我想,我终于学会了品尝。

篇5:跟酒的诗词

曾经海饮,

血脉里流的是五粮液。

酒精烧坏了的半个胃,

被医院的标本室收藏。

我喝下了洞庭湖,

双眼却涌出了太平洋。

而今 小饮半盏,

只为那一点点心动,

和那淡淡香浓的回味。

篇6:跟酒的诗词

小儿举樽空对月,无酒欢。

而立壮年皆大碗,语拙憨。

兴爱酌小口,倚阑干。月不明,云无端。

劲风凛冽嚎歌狂,箭指凄苍射天王。

非酌酒力不胜醉,属实浮沉浸心凉。

吾非狂,吾厌狂,小人见狂心慌慌。

小人遇狂还更狂,怒目碎言默语茫。

俗夫子,赶牛郎,呼尔入茅屋,浊酒道热肠,多叙苍茫。

篇7:跟酒的诗词

1

酒杯

酒杯你,是什么

你是,斟满泪水

的寂寞

2

酒杯

酒杯你,是什么

你是;爱情背叛

的承诺

3

酒杯

酒杯你,是什么

你是,挂着葫芦

的不倒翁

4

酒杯

酒杯你,是什么

你是,积满怨恨

的拳头

5

酒杯

酒杯你,是什么

你是,秧田里

的泥鳅

6

酒杯

酒杯你,是什么

你是,方向盘上

的悬崖

7

酒杯

酒杯你,是什么

你是,病痛床上

的折磨

8

酒杯

酒杯你,是什么

你是,人间灵魂

的坟墓

篇8:跟酒的诗词

半透的玻璃,半透的血液,

长长的木塞封不住你荡漾的柔情。

不与茅台比浓香,不与五粮比甘醇;

微微的熏,微微的酸,琼浆满金樽;

闻着你的香风,醉在你未尽的缠绵;

亦梦亦幻沐浴你戈壁沙漠的日照和热风,

呼吸的.是思念,品尝的也是思念,

夜光杯满,琵琶弦催,

相看泪眼滴滴都是思念。

对长亭晚,对月不眠,

阴晴圆缺,饮几杯,千里共婵娟!

看去浅黑、斟满紫红、沾染红艳艳,

每一滴、每一杯、你都旋舞在其间;

标年份,标度数,没有标你的诱惑,

波尔多,安第斯,魂牵戈壁的葡萄园。

啜饮你的浓情,醉在你轻轻的吻,

摇摇晃晃捧着欧罗巴和南美的祝愿。

眼泪也甘甜,微笑也甘甜,

欢聚甘甜,分别也苦中有甜,

睡熟和醒来嘴角都挂着甘甜。

良辰美景共一片天,

赏心乐事你我的小院;

满盏共祝愿:月圆人更圆!

篇9:草原小火锅随笔

游呼伦贝尔的第一天,我们准备中午吃草原小火锅。没有桌子、椅子和餐具,这个火锅怎么吃呢?带着这样的疑问,我们先到菜市场买了羊肉、水果、蔬菜、炭、调料和水,然后出发了。

一路上,我们被草原的美景震撼了。那绿绿的草原一望无垠,蓝蓝的天空飘着朵朵白云,有的像小绵羊,有的像蹦蹦跳跳的小白兔,也有的像棉花糖,可爱极了。我们还看见成群的牛羊在草原上奔驰。我想:在这么美的地方吃火锅一定非常美味。中午,我们找到了一处废弃的小房子旁的阴凉处,准备烧火锅。我们先铺好了垫子,切好了水果,妈妈和阿姨开始用矿泉水洗菜,

我在旁边帮忙。导游嘉哥承担了最艰苦的工作——生火,他用纸和酒精点燃了火,然后放了一些木炭。一开始因为风不大,一直烧不着,后来嘉哥用鼓风机不停地鼓风,还不停地吹,结果弄得满脸黑黑的,像小花貓。火终于点着了,我们把锅放上去,它很快沸腾起来,我们把羊肉、蔬菜、蘑菇等一起放进锅里,盖上盖子,一会儿,羊肉的`香味四溢。我们在旁边垂涎欲滴,迫不及待地打开锅开始吃了。羊肉辣中带鲜,渴了就吃块西瓜,简直是神仙的搭配。姐姐说:“这是我吃过的最好吃的羊肉。”吃完火锅,我和姐姐一起把地上的垃圾捡起来。一阵清凉的风吹来,小草微微地摇动着身子,仿佛在夸奖我们是爱卫生的小姑娘。

篇10:草原狂想随笔

草原狂想随笔

一望无际的绿,比起大海来,草原是另一种辽阔。没有那么汹涌的波涛,没有那么荒凉的孤岛,对于我们这些陆地上的动物,草原似乎来得更亲近一些。草原上的波浪是温柔的,随着牧民的歌声,一层层推向远方。草原上的孤岛是温馨的,住着牧民的欢笑,一间间点缀在绿野之中。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草原,更在乎它顽强的生命力。不同于水,只会把泥土带走,草原牢固住了它身下的土地,平凡而愉快地生长着。

“无边绿翠凭羊牧,一马飞歌醉碧宵。”就想渔民需要船只一样,牧民是生活在马背上的民族。我骑着马,走过草地。在拍照的张叔叔的教唆下,我频频挥手,委实有一种当领导的感觉。“一川草色青袅袅,绕屋水声如在家。”我慰问了小草,慰问了九曲十八弯的河流,慰问了喧闹的羊群。一只黑羊对我这一不速之客驻足观赏,于是我们对视了几分钟,其他的羊咩声四起,只有它,沉默地看着我,不知道它的'心里涌动着怎样的情绪:难道他以为自己是黑羊王子?或者我有着传说中救星的模样?亦或是一身白衣的我让他把我错当成它的白羊弟弟,如此骑在马背上令它惊奇?我开始在草原上狂想起来。

如果我是一棵小草,我愿意在这草原上生根发芽,和谐在这片绿野之中,哺育这纯朴的游牧民族,和黑羊大哥成为朋友……

篇11:草原教学随笔

草原教学随笔

老舍笔下的小学课文《草原》是一篇自然美、人情美和语言美为一体的感人之作,一起来看看草原教学随笔吧!

草原教学随笔

《草原》一文是著名作家老舍先生笔下一篇意境优美,诗情浓郁的叙事散文。文中字里行间浸润着浓郁的草原风情:那一碧千里的草原风光,那马上迎客、把酒联欢、依依话别的动人情景,那纯朴、热情好客的蒙古族同胞,都令人难以忘怀。本文是作者第一次访问内蒙古大草原时的所见、所闻、所感,并通过这些所见、所闻、所感,赞美了草原的美丽风光和民族之间的团结。本文层次井然,作者按照事情发展顺序叙述,先描写草原秀美的景色,再描写草原迎客场面和草原联欢的情形。作者移步换景,由景及人,最后,以简明有力、含义丰富的诗句结束。全文安排有序,脉络清楚,衔接紧密,推进自然。课文写景语言优美,善于运用比喻和拟人的写法,不但形似而且神似,生动贴切,同时又不失纯朴简练,生动感人。三是情景交融,无论是描写自然风光还是主客相见、联欢、惜别,处处流露出作者的赞美之情。

一、含英咀华,寻找“美”的支点

授课,首先要做就是解读文本、确立教学内容。而解读文本,关键是要找到“支点”,只有这样,才能让教学设计有所依,让教学现场有力量。本文无论是写人,无论是抒情,都根植于草原的美景之上。因此,第一课时我以“美”做支点,抓住 “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这一“景美”的特点,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是怎样将特点写具体的。

1.妙用比喻,形象鲜明。本文的比喻句形象、贴切。“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轻轻流入云际”。这就把草原的静态美和动态美显现在读者面前,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

2.选词精当,达意准确。“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

色的大花。”中的“绣”, “到处翠xx流,轻轻流入云际” 中的“流”,十分形象准确地描绘出了草原的和谐精致之美和蓬勃之美。

3.构段灵巧,即景抒情。文章第一段篇幅不长, 却有着很强的艺术魅力。作者先写景,后抒情,边写景,边抒情将初入草原时独特感受,溢于这详细的景物描写之间。我希望通过这一段落的学习,学生能从中习得这即景抒情的表达手法,写出的景物不再与文章的中心无关,杂乱地罗列。

二、化繁为简,吟咏“美”的意境

确立了教学内容,找到了本文的“支点”之后,架起文本、作者与学生之间对话交流的桥梁也尤为重要。反思本堂课,我做到了:

1.导有意。为了让学生阅读文本,通过文字文字去想象,在导入环节,我没有让学生观看大量草原的风光图。我首先让学生结合生活经验谈谈自己印象中的草原,再引用老舍先生在《草原》一文中的原话“自幼就见过‘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这类的词句。这曾经发生过不太好的影响,使人怕到北边去。”以此来激发学生对课文的阅读期待,这时,他们便自觉地参与到学习中,钻研课文。而且这句话的引用,也意在帮助学生理解文中“并不茫茫”。这样的导入有“情”有“意”。

2.读渐进。作者笔下的草原风情图,如诗如画,令人陶醉是美读品悟、激情体验的极好素材。因此,教学本文要多读少讲,把时间留给学生读书,让学生读得有层次,通过初读感知、品读感悟、精读品味、选读体味来读懂课文,读出草原的辽阔壮美,悟出作者的满腔热爱。

首先,采用“茶馆式”教学法,即让学生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充分谈出自己的见解:我请学生带着自己的理解和感受读读自己找到描写草原两个特点的句子。教师鼓励学生谈出自己独特的阅读体验,同时可适加以点拨和指导,帮助学生自读自悟。这样可以让学生在赏读文本的基础上进一步研读文本,循序渐进地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接着,通过想象画面、创设情境等方式引导学生关注语句中绝妙

的比喻、精妙的用词,让学生在宽松、愉悦的情境中很自然地将情感融入文本,读得有韵味。聚焦词句后,我又带领学生回归整体学习。出示文章的第一自然段,将作者写景和抒情的`句子分别标注,让学生通过男女生合作自读自悟构段特点,发现本段即景抒情的写作手法。在细节与整体研读的基础上,学生有滋有味地读文本,充分体味草原美的情趣和老舍先生语言文字的独特韵味。

最后,我先让学生闭上眼睛,配上音乐,跟着老师背。伴着优美的轻音乐,随着老师的朗读,教室里书声琅琅、诗意浓浓,学生的身心得到了放松,情感自然融入了文本。在经历了几个来回地读之后,我顺势让学生积累文中优美的语言,要求他们试背第一自然段。如此循环、复读成诵,意在引导学生沉淀语言,内化积累走进文本言语的深处,走进作者心灵的深处,去倾听文本的声音,去感受文本的色彩,去体验文本的意境,去触摸作者情愫。

3.写得法。课行至此,本文的写作特点已了然于学生心中。这时安排练笔,既能舒展学生表达的诉求,又能让他们运用本课所得方法,所以我让学生选择自己所熟悉的一处景物用上即景抒情的手法写一写。这样既加强了语言的训练,又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情趣,也使语文课堂情意深深,充满生机,充满活力,充满美的情趣。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课堂上,在伴着音乐,领着学生背诵课文的环节,为了降低学生的背诵难度,我将长句读断,破坏了语境的美感,没有很好的起到教师示范朗读的作用。

课堂有界,行者无疆。希望通过我的不懈努力,能让孩子在语文课堂上浸入其中,润泽灵智。

篇12:草原特产酒的广告词

1. 不品喜顺酒,枉到草原游。

2. 草绿,酒更香;心喜,事事顺。

3. 草原奔腾,美酒撩人。

4. 草原驰骋,醉比喜顺。

5. 草原大风情,杯酒可领会。

6. 草原的酒,真正的酒。

7. 草原的郎,喜顺的酒。

8. 草原的辽阔带不走,那就带走草原特色喜顺酒。

9. 草原的朋友,品喜顺美酒。

10. 草原风情,喜顺飘香。

11. 草原风情迷人,世界最高喜顺。

12. 草原好酒,顺柔生活。

13. 草原景美,喜顺酒好。

14. 草原酒家特色,喜顺豪情飘香。

15. 草原烈马,美酒醇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